电路理论基础第四版第1章习题答案详解
- 格式:pdf
- 大小:65.61 KB
- 文档页数:4
电工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四版劳动社会出版社)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1—1 电流和电压一、填空题1.电流 电源 导线 负载 开关2.正 相反3. 相反4.直流 交流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交流电流 交流 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 直流电流 直流5.0.016.串联 + - 量程7.电场力 将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8.参考点 U ,—Ub Ub —U ,9.0 正 负10.负 正11. 并 一致12. c d c二、判断题1.X 2.√ 3.X 4.√三、问答题答:略四、计算题1.解:5min=300s)(12)(012.03006.3mA A t QI ====答:略2.解:(1)U ab =U a —U b= -6-(-3)=-3 (V)U cd =U c —U d =0-(-2)=2(V)(2)电压不随参考点的变化而变化由上可知: U cd =2V U d =0所以U 。
=2VU bd = -3-(-2)= -1(V)所以U b = -1 VU ab = -3 V所以U 。
= -4VU cd = -2 V所以U 。
= -2V答:略§1---2 电阻一、填空题1.导体绝缘体半导体2.阻碍3.正反环境温度4.导电 强 弱5.电导率容易6.增大 减小二、选择题1.C 2.B 3.D 4.C 5.C 6.A三、问答题略四、计算题解:(1) SL R ρ= )(5.1710*22000*10*75.168Ω==-- (2) )(75.82/5.17'Ω==R(3) )(704*5.17''Ω==R答:略§1~~3 欧姆定律一、填空题1.电压 电阻2.正 反3.内电压 外电压4.端电压 负载电流5.通路断路短路6.大 10Ω 5Ω7.= 非线性 线性8.2209.1 410. 1:111.小电流 大电流二、判断题1.X 2.X 3.X 4.√ 5.X 6.√7.√ 8.X 9.X三、选择题1.B 2.A 3.B四、计算题1.解:)(45.0484220A R U I === 2.解:V V 410*6600-=μ A A 510*330-=μrE I =短 )(2010*310*654Ω===--短I E r 3.解:U=IR=.0.3×5=1.5(V )rR E I += )(5.0565.13.0Ω=+=r r4.解:(1)S 打在“1”位置时,电路处于通路状态(A )=I=r R +E =1010=1(A) (V)=U=IR=1×9.9=9.9(V)(2)开关S 打在“2”位置时,电路处于断路状态(A)=I=0(v)=E=10V(3)开关S 打在 “3”位置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A)= 短I =r E =1.010=100(A)) (v)=05.解:根据U=E-Ir 得⎩⎨⎧Ω==⎩⎨⎧-=-=)(5.0)V (12410211r E rE r E 得 五、实验题解(1)步骤略 公式rR EI +=(2) ⎪⎪⎩⎪⎪⎨⎧+=+=r R EI r R E I 2211得E=1.88+0.2rE=1.76+0.4rE=2(v)r=0.6(Ω)(3)略§1-4 电功和电功率一、填空题1.电功 W 焦耳(J) 电功率 P 瓦特(W)2.度 1度=3.6×106J3. 电流的热效应 Q 焦耳(J)4. 电流的平方 电阻 时间5.额定 满载 轻载 过载 超载 过载6. 607. 1728 4.8×410-8. 0.45 484二、判断题1.√2.×3.×4.×5.×三、选择题1.C2.C3.B4.D四、问答题略五、计算题1.解)(1088.23600212101210220522J RtI Q ⨯=⨯⨯⨯⎪⎭⎫ ⎝⎛== 2.解: )(2201220)(111)(219219)A (12221219220W EI P W r I P W I R I P I rR EI E =⨯===⨯===⨯====+=+内负3.解:D 1:D 2=2:1S 1:S 2=4:1R 1:R 1=1:4又因为电压相等所以P 1:P 2=4:14.解:R I P 2=5521⨯=I 476.522⨯=I)(11A I = )(2.12A I =⎪⎪⎩⎪⎪⎨⎧+=+=202101R r E I R r E I )(10Ω=r )(6V E =5.解:W=UIt=25×10×1×60=15000(J)Q= 2I Rt=102×0.1×1×60=600(J)§2-1串联电路一、填空题1.相等 总U =U 1+U 2=U 3+……总R =R 1+R 2+R 3+……2.较大 电流 分压器 电压3.1:2 1:1 1:24.355.2006.串联 小于7.4.5V 0.9Ω二、选择题1.A 2.B 3.B 4.C三、计算题1.解(1) 0.01(A)6006 R R R U I 321==++=(2)1(V)1000.01IR U 2(V)2000.01IR U 3(V)3000.01IR U 332211=⨯===⨯===⨯==(3)1(w)0.0100101R I P 2(w)0.0200101R I P 3(w)0.0300101R I P 4-3234-222-4121=⨯⨯===⨯⨯===⨯⨯==2.解:触头滑到A 时,电压10(V )12600500 U R R R R R U 321321=⨯=+++= 滑到B 时,电压6(V )12600300 U R R R R U 32132=⨯=++= 0U 的变化范围为6—10V 。
第1章习题解析一.填空题:1.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和中间环节三个部分组成。
2.电力系统中,电路的功能是对发电厂发出的电能进行传输、分配和转换。
3. 电阻元件只具有单一耗能的电特性,电感元件只具有建立磁场储存磁能的电特性,电容元件只具有建立电场储存电能的电特性,它们都是理想电路元件。
4. 电路理论中,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电路图称为与其相对应的实际电路的电路模型。
5. 电位的高低正负与参考点有关,是相对的量;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其大小仅取决于电路中两点电位的差值,与参考点无关,是绝对的量6.串联电阻越多,串联等效电阻的数值越大,并联电阻越多,并联等效电阻的数值越小。
7.反映元件本身电压、电流约束关系的是欧姆定律;反映电路中任一结点上各电流之间约束关系的是KCL定律;反映电路中任一回路中各电压之间约束关系的是KVL定律。
8.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是:负载电阻等于电源内阻。
9.电桥的平衡条件是: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
10.在没有独立源作用的电路中,受控源是无源元件;在受独立源产生的电量控制下,受控源是有源元件。
二.判断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电力系统的特点是高电压、大电流,电子技术电路的特点是低电压,小电流。
(错)2.理想电阻、理想电感和理想电容是电阻器、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理想化和近似。
(对)3. 当实际电压源的内阻能视为零时,可按理想电压源处理。
(对)4.电压和电流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电量,因此它们都是矢量。
(错)5.压源模型处于开路状态时,其开路电压数值与它内部理想电压源的数值相等。
(对)6.电功率大的用电器,其消耗的电功也一定比电功率小的用电器多。
(错)7.两个电路等效,说明它们对其内部作用效果完全相同。
(错)8.对电路中的任意结点而言,流入结点的电流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必定相同。
(对)9.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仅适用于闭合回路中各电压之间的约束关系。
(错)10.当电桥电路中对臂电阻的乘积相等时,则该电桥电路的桥支路上电流必为零。
二、判断题1.导体中的电流由电子流形成,故电子流动的方向就是电流的方向。
(×) 2.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性质所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 3.电压和电位都随参考点的变化而变化。
(×) 4.我们规定自负极通过电源内部指向正极的方向为电动势的方向。
(√)三、问答题1.电路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电路主要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组成。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负载是实现电路功能的装置。
导线是在电路中起连接作用。
开关是控制装置。
2.简述电压、电位、电动势的区别。
电源内部电荷移动和电源外部电荷移动的原因是否一样?答:电压反映的是电场力在两点之间做功的多少,与参考点的位置无关。
电位反映的是某点与参考点的电压,与参考点的位置有关。
电动势反映的是其他形式的能转换为电能的能力。
电源内部电荷移动和电源外部电荷移动的原因不一样。
3.什么是电流?电路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答: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电路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电源电动势不为〇,且电路闭合。
4.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时,有哪些注意事项?答:(1)对交、直流电流应分别使用交流电流表和直流电流表测量。
(2)电流表必须串接到被测量的电路中。
(3)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端流入负端流出。
(4)选择合适的量程。
四、计算题1.在5 min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3.6 C,则电流是多少安?合多少毫安?解: I=Q/t=3.6/(5×60)=0.012(A)=12mA答:电流是0.012安,合12毫安。
2.在图1--2中,当选c点为参考点时,已知:U a=-6 V,U b=-3 V,U d=-2 V,U e=-4 V。
求U ab、U cd各是多少?若选d点为参考点,则各点电位各是多少?解:选c点参考点时Uc=0VUab= Ua- Ub=(-6)-(-3)=-3VUcd= Uc – Ud =0-(-2)=2VUbd= Ub – Ud =(-3)-(-2)=-1VUed= Ue – Ud =(-4)-(-2)=-2V选d点为参考点 Ud=0 运用电压不随参考点变化的特点Ucd= Uc – Ud = Uc –0=2V Uc=2V∵Ubd= Ub – Ud = Ub –0=-1V ∴Ub=-1V∵Ued= Ue – Ud = Ue –0=-2V ∴Ue=-2V∵Uab= Ua – Ub = Ua –(-1)=-3V ∴Ua=-4V6.一般来说,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硅等纯净半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率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答案1.7解:如下图所示①②③④⑤1A 2A1A8V 6V 7V5V 1i 2i 4i 3i 1A 1l 2l 3l 4l (1)由KCL 方程得节点①:12A 1A 3Ai 节点②:411A 2Ai i 节点③:341A 1Ai i 节点④:231A 0i i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回路1l :1412233419V u u u u 回路2l :15144519V-7V=12V u u u 回路3l :52511212V+5V=-7V u u u 回路4l :5354437V 8V 1Vu u u 若已知支路电压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压。
答案1.8解:各元件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元件1消耗功率为:11110V 2A 20Wp u i 对回路l 列KVL 方程得21410V-5V5V u u u 元件2消耗功率为:2215V 2A 10Wp u i 元件3消耗功率为: 333435V (3)A15W p u i u i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4131A i i i 元件4消耗功率为: 4445Wp u i 答案1.9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节点①:35A 7A2A i 节点③:47A 3A 10Ai 节点②: 5348A i i i 对回路列KVL 方程得:回路1l :13510844Vu i i 回路2l :245158214Vu i i 答案1.10解:由欧姆定律得130V 0.5A 60i 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10.3A 0.8Ai i 对回路l 列KVL 方程1600.3A 5015V u i 因为电压源、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所以电源发出的功率分别为S 30V 30V 0.8A 24W uP i S0.3A 15V 0.3A 4.5W i P u 即吸收4.5W 功率。
答案1.12解:(a)电路各元件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a)所示。
1-2 一功率管,它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否仅受其极限参数限制?为什么?解:否。
还受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影响,在极限参数中,P CM 还受功率管所处环境温度、散热条件等影响。
1-3 一功率放大器要求输出功率P 。
= 1000 W ,当集电极效率C 由40%提高到70‰时,试问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P D 和功率管耗散功率P C 各减小多少?解:当C1 = 40 时,P D1 = P o / C = 2500 W ,P C1 = P D1 - P o =1500 W当C2 = 70 时,P D2 = P o / C =1428.57 W ,P C2 = P D2 - P o = 428.57 W 可见,随着效率升高,P D 下降,(P D1 - P D2) = 1071.43 WP C 下降,(P C1 - P C2) = 1071.43 W1- 如图所示为低频功率晶体管3DD325的输出特性曲线,由它接成的放大器如图1-2-1(a )所示,已知V CC = 5 V ,试求下列条件下的P L 、P D 、C (运用图解法):(1)R L = 10,Q 点在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2)R L = 5 ,I BQ 同(1)值,I cm = I CQ ;(3)R L = 5,Q 点在负载线中点,激励同(1)值;(4)R L = 5 ,Q 点在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
解:(1) R L = 10 时,作负载线(由V CE = V CC - I C R L ),取Q 在放大区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由图得V CEQ1 = 2.6V ,I CQ1 = 220mA ,I BQ1 = I bm = 2.4mA因为V cm = V CEQ1-V CE(sat) = (2.6 - 0.2) V = 2.4 V ,I cm = I CQ1 = 220 mA所以mW 26421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1 =1.1 W , C = P L / P D = 24(2) 当 R L = 5 时,由V CE = V CC - I C R L作负载线,I BQ 同(1)值,即I BQ2 = 2.4mA ,得Q 2点,V CEQ2 = 3.8V ,I CQ2 = 260mA这时,V cm = V CC -V CEQ2 = 1.2 V ,I cm = I CQ2 = 260 mA所以 mW 15621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2 = 1.3 W , C = P L / P D = 12(3) 当 R L = 5 ,Q 在放大区内的中点,激励同(1),由图Q 3点,V CEQ3 = 2.75V ,I CQ3= 460mA ,I BQ3 = 4.6mA , I bm = 2.4mA 相应的v CEmin = 1.55V ,i Cmax = 700mA 。
电路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电路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电路是电子学的基础,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对于学习电路的人来说,课后习题是检验自己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电路第四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1. 电流的定义是什么?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2. 电压的定义是什么?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用字母V表示,单位是伏特(V)。
3. 电阻的定义是什么?电阻是导体抵抗电流流动的程度,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什么区别?串联电路是指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可以流动的电路,而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可以分成多条路径流动的电路。
第二章基本电路定律1.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是什么?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简称KVL)是指在闭合回路中,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2.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是什么?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简称KCL)是指在电路中,电流进入一个节点的总和等于电流离开该节点的总和。
3. 欧姆定律是什么?欧姆定律是指电流与电压之间成正比,电阻是两者之间的比例常数。
即I = V/R。
4.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 = VI,其中P表示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第三章电路分析技术1. 电路中的戴维南定理是什么?戴维南定理是指任何线性电路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电压源和电阻串联的形式来代替。
2. 电路中的诺顿定理是什么?诺顿定理是指任何线性电路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的电流源和电阻并联的形式来代替。
3. 如何计算电路中的等效电阻?对于串联电路,等效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对于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4. 如何计算电路中的等效电压?对于串联电路,等效电压等于各个电压之和;对于并联电路,等效电压等于各个电压的平均值。
第四章交流电路分析1. 交流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如何表示?在交流电路中,欧姆定律可以表示为V = IZ,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Z表示阻抗。
电路原理第四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介绍电路原理是电工电子工程的基础课程,是理解电子电路,掌握电子技术的必备基础。
电路原理第四版是一本经典的教材。
本文将提供该教材的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以供读者学习和练习。
课后练习题第一章电路基本定理1.四个1Ω的电阻分别连在电源的正极和负极,求它们之间的总电阻。
2.两个串联的电容C1=10μF,C2=20μF,两端的电压分别为50V和100V,求总电容。
3.RC电路充电后,电容器电压的夹角为45度,某一时刻电容器电压为6V,充电电阻R=2kΩ,电容C=0.1μF,求该时刻电容充电所经过的时间。
第二章电路简化技术1.简化下列电路:simplify_circuit2.已知电路中R1=3Ω,R2=4Ω,R3=5Ω,求R4使得电路平衡。
第三章交流电路基本理论1.已知某电路中电感为5mH,电容为8μF,电源交流电压为60V,频率为50Hz,求电流的有效值和相位角。
2.有一个平衡电桥电路,其两端分别为220V和200V,电桥中R1=100Ω,R2=50Ω,C1=0.1μF,C2=0.02μF,求电桥平衡时C3和R3的阻值。
答案第一章电路基本定理1.总电阻为4Ω。
2.总电容为6.67μF。
3.电容充电所经过的时间为2.2ms。
第二章电路简化技术1.简化后的电路如下:simplified_circuit2.R4=15Ω。
第三章交流电路基本理论1.电流的有效值为1.202A,相位角为-53.13度。
2.R3=5.52kΩ,C3=0.16μF。
总结本文提供了电路原理第四版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供读者学习和练习。
电路原理是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掌握了该理论,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电子电路技术。
同时,也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电工基础习题册第四版答案电工基础习题册第四版是电工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习题和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电工基础知识的理解。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电工基础习题册第四版的答案,希望对学习电工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第一章:电流与电阻1. 电流的定义是什么?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字母I表示,单位是安培(A)。
2. 什么是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用字母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3. 电阻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电阻的计算公式是R=V/I,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
4. 串联电阻的计算公式是什么?串联电阻的计算公式是Rt=R1+R2+R3+...+Rn,其中Rt为总电阻,R1、R2、R3...为各个串联电阻。
5. 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是1/Rt=1/R1+1/R2+1/R3+...+1/Rn,其中Rt为总电阻,R1、R2、R3...为各个并联电阻。
第二章:电压与电功率1. 什么是电压?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用字母V表示,单位是伏特(V)。
2. 电压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电压的计算公式是V=IR,其中I为电流,R为电阻。
3. 什么是电功率?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能量,用字母P表示,单位是瓦特(W)。
4.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VI,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
5. 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电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即P=VI。
第三章:电路图与电路分析1. 什么是电路图?电路图是用符号和线条表示电路元件和连接关系的图示。
2. 如何分析电路图?分析电路图需要根据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和电流、电压的关系,运用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如串并联电阻的计算、电压分压、电流分流等。
3. 什么是电路的等效电阻?电路的等效电阻是指将电路中的所有电阻合并为一个等效电阻,使得在相同电压或电流下,等效电阻与原电路具有相同的特性。
4. 什么是电路的戴维南定理?电路的戴维南定理是指任何一个线性电路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等效电阻串联的电路。
电工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四版劳动社会出版社)第一章电路基础知识§1—1 电流和电压 一、填空题1.电流 电源 导线 负载 开关 2.正 相反 3. 相反4.直流 交流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交流电流 交流 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 直流电流 直流 5.0.016.串联 + - 量程7.电场力 将正电荷从电源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 8.参考点 U ,—Ub Ub —U , 9.0 正 负 10.负 正 11. 并 一致 12. c d c 二、判断题1.X 2.√ 3.X 4.√ 三、问答题 答:略四、计算题1.解:5min=300s)(12)(012.03006.3mA A t Q I ====答:略2.解:(1)U ab =U a —U b = -6-(-3)=-3 (V)U cd =U c —U d =0-(-2)=2(V) (2)电压不随参考点的变化而变化 由上可知: U cd =2V U d =0 所以U 。
=2VU bd = -3-(-2)= -1(V) 所以U b = -1 V U ab = -3 V所以U 。
= -4V U cd = -2 V所以U 。
= -2V答:略§1---2 电阻 一、填空题1.导体绝缘体半导体 2.阻碍3.正反环境温度 4.导电 强 弱 5.电导率容易 6.增大 减小 二、选择题1.C 2.B 3.D 4.C 5.C 6.A三、问答题 略四、计算题解:(1) SL R ρ=)(5.1710*22000*10*75.168Ω==--(2))(75.82/5.17'Ω==R(3))(704*5.17''Ω==R 答:略§1~~3 欧姆定律 一、填空题 1.电压 电阻 2.正 反3.内电压 外电压 4.端电压 负载电流 5.通路断路短路 6.大 10Ω 5Ω 7.= 非线性 线性 8.220 9.1 4 10. 1:111.小电流 大电流 二、判断题1.X 2.X 3.X 4.√5.X6.√7.√ 8.X 9.X 三、选择题1.B 2.A 3.B四、计算题 1.解:)(45.0484220A R U I ===2.解:V V 410*6600-=μA A 510*330-=μrE I =短)(2010*310*654Ω===--短I E r 3.解:U=IR=.0.3×5=1.5(V )rR E I +=)(5.0565.13.0Ω=+=r r 4.解:(1)S 打在“1”位置时,电路处于通路状态(A )=I===1(A)r R +E 1010(V)=U=IR=1×9.9=9.9(V)(2)开关S 打在“2”位置时,电路处于断路状态(A)=I=0(v)=E=10V(3)开关S 打在 “3”位置时,电路处于短路状态(A)= ===100(A))短I r E 1.010(v)=05.解:根据U=E-Ir 得⎩⎨⎧Ω==⎩⎨⎧-=-=)(5.0)V (12410211r E rE r E 得五、实验题解(1)步骤略公式rR E I +=(2) ⎪⎪⎩⎪⎪⎨⎧+=+=r R E I r R E I 2211得E=1.88+0.2r E=1.76+0.4r E=2(v)r=0.6(Ω)(3)略§1-4 电功和电功率一、填空题1.电功 W 焦耳(J) 电功率 P 瓦特(W)2.度 1度=3.6×106J3. 电流的热效应 Q 焦耳(J)4. 电流的平方 电阻 时间5.额定 满载 轻载 过载 超载 过载6. 607. 1728 4.8×410-8. 0.45 484二、判断题1.√2.×3.×4.×5.×三、选择题1.C2.C3.B4.D 四、问答题略五、计算题1.解)(1088.23600212101210220522J RtI Q ⨯=⨯⨯⨯⎪⎭⎫ ⎝⎛==2.解:)(2201220)(111)(219219)A (12221219220W EI P W r I P W I R I P I r R E I E =⨯===⨯===⨯====+=+内负3.解:D 1:D 2=2:1S 1:S 2=4:1R 1:R 1=1:4又因为电压相等所以P 1:P 2=4:14.解:RI P 2= 5521⨯=I 476.522⨯=I )(11A I =)(2.12A I =⎪⎪⎩⎪⎪⎨⎧+=+=202101R r E I R r E I)(10Ω=r )(6V E =5.解:W=UIt=25×10×1×60=15000(J)Q= Rt2I =102×0.1×1×60 =600(J)§2-1串联电路一、填空题1.相等 =U 1+U 2=U 3+……总U =R 1+R 2+R 3+……总R 2.较大 电流 分压器 电压3.1:2 1:1 1:24.355.2006.串联 小于7.4.5V 0.9Ω二、选择题1.A 2.B 3.B 4.C 三、计算题1.解(1) 0.01(A)6006R R R U I 321==++= (2)1(V)1000.01IR U 2(V)2000.01IR U 3(V)3000.01IR U 332211=⨯===⨯===⨯==(3)1(w)0.0100101R I P 2(w)0.0200101R I P 3(w)0.0300101R I P 4-3234-222-4121=⨯⨯===⨯⨯===⨯⨯==2.解:触头滑到A 时,电压10(V)12600500U R R R R R U 321321=⨯=+++=滑到B 时,电压6(V)12600300U R R R R U 32132=⨯=++=的变化范围为6—10V 。
I 1接住图1 -34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的读数随时间变化的况如图中所示.试确定th、2s及35时的电流i・图1-34【分析】当电流由•・+”*«入电流表时•指针正向《转・电淺为正值;当电沆从“一”靖耳入电a表时・指针反向«转,电流为仓值•同时ffl中所求电流°的参考方向如®中箭头所示a表的接法所反映的电流*考方向与图中箭头参考方向相尺9锣因图中以箭头所示电流i的参考方向是从电流表负端到正端•所以t = 15 时.1 =— 1A:/ = 2s 时U = 0八;t = 3s 时u = 1A»⑴若元件A 吸收功杓譽::⑵若元件“吸收功率[阿求;⑶若元件C 吸收功率T°W,柑C, ⑷试求元件D 吸收的功率'W 叶 ⑸若无件E 提供的功率为RW •求丁⑹若元件F 提供的功率为TOW ,* “F.⑺若元件G 捷供的功率为lOmW •求心 就求云件H 提供的功率•赞由功率的定义知准取关联参考方向呗吸收功率曲提供如顾取轶 参考方向时,相反•(l)pA = «AM = inW. (3)A' = =一 lOWi⑷fc = »简=(10 X 1()7X 2 X lOT)W = (20 X 10 ")w砒⑴删卿义若钳艸梯处 -电何而訐也 論况如图',一,— ⑵⑶以上沟系指正 ,-3各元件'♦ “ - (I) 图皿,卄i 若参为方向假定为f ,切“\•娜汎动加必i M 皿Lb,两者不吻合M 电流应记为 “阳电谎实际豊b :血⑴⑵的答案均狈改变符号• -:动的删电亦则⑴、I 1-36所辰 lOV ⑵_ E --気♦(5)F幼(6图 1-36MA =( IO/1)V = lOVT 晋)AiAic =— lA (2)他==_ low.H 黑峡⑵缈岬 囂黑爲案阿郵 • 20羊考万I2mAD*10inV* (4)/cc♦ lOV - ⑶i oG♦ lOV* ⑺2mAH+ 2V - (8)It 关联參易方向•功率为正友发出功率・«吸收功率为伽=-处=-2Oxui*W ・(5)元件縄供功*为low •取关联参考方向,W 吸收功率为/> - W — low 所 W rE=-lA (6>元件为关联参考方向,P N W 为元件吸收功率,P — « **— WW所以圳=(-1O/1)V 1OV(7)元件为关联參考方向"=«为元件ft 牧功率"h W 所以 1/, N (— 10/l0)rnA = _ ImA⑻P H --““5 N (-2X2X lCr*)W —4mWI 4某兀件电” £«和电讯J 的波形如图1-37所不,Kfth 为关联♦号方向・试赫出值尤件 吸收功率洌门的披形,幷计算该无件从f - 0至『=25MM 所吸收的(feH.ffl 1 37❻ 111 f 尤件地关联•号方向・11为吸收功*・所以^^门-所议吸收能»Wfp ⑺击0・,5时图I 39⑺所示俗点•已知W 和心的渡够如图5山2所眉求⑷ 的渡形图■ lOmW・以流人节点的电潦为正•按黑所标示的电潦方向删KW 伽T 旧肿 go 翊创■如图卜39((0所示•冉与为渡形相加•得訂液形如图1-393所不.注教电路中•对任何电淹、电压都満足KgKg<4(f) •曲人廉形如图I :怡所爪.图 1-41> jA > h + 2 — 3 = 0 ii = lA b 点, i — h 亠 5 = 0 I* = 4A c A :i, + 7 — 5 二 0 1:二一2A dA< n + 4 — h =0 fi — — 6A t Aln — h — 2 L 0n —— 4A(3) W 据KVI.计算《八“一和s •ui - 6 = 2 u - 8Vu> — 6 — 12 八 0“ 1«V图 172;<1)由方程①町知.元件1、2、3所庄支路为回路•出左正右负t 正F 负•山力程 :町知•兀件仏2・6、5姐成冋路•址左正右负•段左负右正宀上正尸负・⑺由尸支路必涉及任何方程中•所以其参苇极件•并不能由已知的两个方删岀•呃 文支路4的參号ft 性为左正右负・血+ “9 •⑷ 0 I 7图丨42!蝕賂屮电丿农"的鬱芍极性已选定・£A 电賂的W 卜KVI.力用为U, U : — U K 0U 、“ 心 0< 1)I X N I 迄f(i.« »«收《*的・号极性》 (2>|6金艸遇 4确疋⑷的參写极性? ⑶人朮址“ lov.u. -.V.w - W ・试備疋W 余备咆压.0 --------“・ u> lit loV10V«u.I ----- LLJ ----•-CLHr-EP'd/b〜人h◊.“ * 上;RMHMKM- ZrW4〜■(>* U I Ut1 i\卜中t^ffH i 就町Hid 宜M 全电”"1I • 咯為岔也< «M♦弓〃剛.KCR 卜列箝}略电A H .2A.h■ V. '门野 3A2»电■•定MM 对編宦并木知电■銅《・疋"命电A 々V A 思■我电* ■电JI 書•第疋几卜电AlttM 定«^>^电就0—2 “林 —I -o.^W , 3AM ・9U0.WK( I 丿祐• *门八 .\. - »- ?A.i : - - ■, -^ - SA.浚电»右 >B AWR^KCL 方S皿",二■"HHUMUP•所以不足必帕必须全少M«bUI 电・»第任忆♦■!£・ICV.M :八“.m 史冒沽电廿"宦其“压'"■“a#• N11 - 6'・ .-V.u. 3V* - :、••♦ -~3\l@ 试«出电压g4««lu -"I ':V.U Mr W Ml<dl< VL I w^«MIIRVL 方W■斗 % ♦6I♦ ■~电略如图1・44所示•已知ii =2A ・U =3A 心=lOV.g 吸收的功拿•+由KCL 得由KVL 得h + h 十 i ,H ° 12 = (—2+ 3)A j lA/— U1 + “2 十卿=°n J 均=5V I HI +U , =0 \ui =均一旳=5V元件1是非关联参考方向,Pl — «> • i] = <-l0X2)W=-20W. 元件2是关联参考方向=血.*1 =(-5X2)W = 10W.元件3是非关联参考方向,R =—呛・八=[-5X(-3)]W= 15W. 元件4是失联参考方向宀=-W* 5 W(-5XnW =-5W ・J.n 电路如图1-45所示・(1)H(a)中已知« = 7cos(2r)V,求n(2) ffl(b)中已知 « = (5 + 4e~*)Vu = (lb + 12e-**)A.?)t R»<3) ffl(c)中已知 M = 3cofi(2CV,求 5£1 电阻的功 粉⑷图(a)中已知电压《的波形图1-7中的如•求《的波形•O-o-4门CZZ3 ----- 0 O-U +(«)(b)图P45(c)锣(l )i =背=⑵〉A… M 5+4严=±n ⑵尺=厂3(5 + 4严) 3^*3+ “I ■+M 60― 巧』 ■■方向卜效•则在聊时老3 \加"r;寫:%F'电2;績妙“"诃 1-型,'I SA, 7A 丄.叮:丫爲宀乳>十屮用W 叫yS I IhL|・}絡电!<・马〃向・剧丫; K 「lvr? n '-M7A4 -24 -们V「 ■ 2V■ r ・• HVJ • J(P CVfg 畑3毗利柚靳20gpflftJ * / * li t r 1■* r I6V\nI)•1 ;“・ bI ar(4UbrM4Xh= 5X6=livft4. 2A ・+ uw 36. 2\6X f, =25. 2V剛功亨/>s - “5152. 04 Wu^h ♦ uur 4 “b “ ++ (—十 M)r.时RN*购协电点电说K 「L 方.A bII Jr — ||*»电"电》1»,"按4出KVT 方K152. (MW(WU3ii + 切一“ 0~1 0 (> 1 -,二>0 0 1 10 10 2・J 1A ・*电■析1(的功♦之10为 电 UH 功“*"4 =(4 + 4+16》W ,24W呦电M 住功平:「;;;;;;⑴.2>W = 24W图1・49侈叭旳和⑹中标出节点编号和电流参考方飢 财0")猗示电路:N 土 = 1A ・= 3X6S+ I2V030Ally=2V=2 X is -293(«2 0 d1 n40d (b)c + 3 I<! - 2A-1AB1-50 ® y'先定文电路中各支魔电踣mu 将中闾柿支路祀为一 z 点•利用3 "5 ♦ f —6 K 0I - 1A —I — 15 —— 14 A俗点处 1» — 3A侨以4 3 X 18 12 Z II - <54 4 36W 9OV1 17 I 汕件{电ft 中•代爭作用便13.6 ■ Wf 电于由淡冷转移判悴壳•"转棒中 衣3•⑸的化林点求懺电催的电*堆事少?S 毎电了帯价肌他•4 转移的总电荷»Q rx N - 1.6OX 10 '• X 15.6X 10** - 2. 496(' W 昱型。
第1章 习题解答(部分)1.5.3 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P N =200 W ,额定电压U N =50 V ,内阻只RN =0.5Ω,负载电阻R0可以调节,其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 (1)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 (2)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分析 电源的额定值有额定功率P N 。
额定电压U N 和额定电流I N 。
三者间的关系为 P N =U N I N 。
额定电压U N 是指输出额定电流I N 时的端电压,所以额定功率P N 也就是电源额定工作状态下负载所吸收的功率。
解 (1)额定电流 A U P I N N N 450200===负载电阻 5.12450===N N I U R Ω (2)开路状态下端电压U 0 等于 电源电动势E 。
U 0=E =U N +I N R0=50+4×0.5=52 V1.5.6 一只100V ,8W 的指示灯,现在要接在380V 的电源上,问要串多大阻值的电阻?该电阻应选用多大瓦数的?分析 此题是灯泡和电阻器额定值的应用。
白炽灯电阻值随工作时电压和电流大小而变,但可计算出额定电压下的电阻值。
电阻器的额定值包括电阻值和允许消耗功率。
解 据题给的指示灯额定值可求得额定状态下指示灯电流I N 及电阻只R NΩ≈==≈==1510073.0110A 073.01108N N N N N N U U R U P I串入电阻R 降低指示灯电压,使其在380V 电源上仍保持额定电压U N =110V 工作,故有Ω≈-=-=3710073.01103800N N I U U R 该电阻工作电流为I N =0.073 A,故额定功率为W R I P N R 6.193710073.022≈⨯=⋅=可选额定值为3.7k Ω,20 W 的电阻。
1.5.7在图1.03的两个电路中,要在12V 的直流电源上使6V ,50 mA 的电珠正常发光,应该采用哪 一个联接电路? 解 要使电珠正常发光,必须保证电珠 获得6V ,50mA 电压与电流。
答案1.7
解:如下图所示
①
②③④⑤
1A 2A
1A
8V 6V 7V
5V 1i 2i 4i 3
i 1A 1l 2l 3l 4l (1)由KCL 方程得
节点①:
12A 1A 3A
i 节点②:411A 2A
i i 节点③:341A 1A
i i 节点④:23
1A 0i i 若已知电流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流。
(2)由KVL 方程得
回路1l :
14
12233419V u u u u 回路2l :
15
144519V-7V=12V u u u 回路3l :
52
511212V+5V=-7V u u u 回路4l :
5354437V 8V 1V
u u u 若已知支路电压减少一个,不能求出全部未知电压。
答案1.8
解:各元件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元件1消耗功率为:
11110V 2A 20W
p u i 对回路l 列KVL 方程得
21410V-5V
5V u u u 元件2消耗功率为:
2215V 2A 10W
p u i 元件3消耗功率为: 333435V (3)A
15W p u i u i
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4131A i i i 元件4消耗功率为: 4445W
p u i 答案1.9
解: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①:
35A 7A
2A i 节点③:
47A 3A 10A
i 节点②: 534
8A i i i 对回路列KVL 方程得:
回路1l :
1
3510844V
u i i 回路2l :
245158214V
u i i 答案1.10
解:由欧姆定律得
130V 0.5A 60i 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
10.3A 0.8A
i i 对回路l 列KVL 方程
1600.3A 50
15V u i 因为电压源、电流源的电压、电流参考方向为非关联,所以电源发出的功率
分别为
S 30V 30V 0.8A 24W u
P i S
0.3A 15V 0.3A 4.5W i P u 即吸收4.5W 功率。
答案1.12
解:(a)电路各元件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a)所示。
由欧姆定律得
S /10cos()V/2A 5cos()A
R i u R t t 又由KCL 得
S (5cos 8)A
R i i i t 电压源发出功率为
S
S 2
10cos()V (5cos 8)A (50cos 80cos )W
u p u i t t t t 电流源发出功率为
S S S 10cos()V 8A
80cos()W
i p u i t t 电阻消耗功率为
222[5cos()A]
250cos ()W
R R p i R t t (b) 电路各元件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b)所示。
电压源发出功率为
S S S 10V 8cos()A 80cos()W
u p u i t t 由KVL 可得
S 8cos(t)2
10V (16cos 10)V R u u u t 电流源发出功率为
S 2S [16cos()10]V 8cos()A [128cos ()80cos()]W i p ui t t t t 电阻消耗功率为
2S 16cos()V 8cos()A 128cos ()W R R p u i t t t 答案1.14
解:设各元件电压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2
3A 0.5A 2.5A
i 38V 2A 4i 对节点列KCL 方程
节点①:
2
3A 0.5A 2.5A i 节点②:
1
23 2.5A 2A 4.5A i i i 对回路l 列KVL 方程:210
53A 8V i u
得
32V u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
S 18V 8V 4.5A 36W
U P i 电流源发出的功率
S 3A 32V 3A 96W
i P u 答案1.15
解:对回路列KVL 方程
1V 11ri 1
i 2
2A +-u 1l 2l 回路1:
l 11
1V i 11A i 回路2:
l 12
2A u ri 将6V,u 11A i 代入,解得2r 答案1.19
解:
(a)对节点①列KCL 方程得
1i i i
由KVL 得
S 1S S (1)R u u u i R u iR u (b)由KCL 得
S i i i 由KVL 得000S ()()()u
ri Ri r R i r R i i (c)由KCL , i i gR i gu i 2222得221i i gR 由KVL 得
212212()1R u R i ri R i r R i
gR 注释:图(c)电路中不含独立电源,其i u 关系为比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