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通史》读后感

《世界通史》读后感

《世界通史》读后感
《世界通史》读后感

《世界通史》读后感

“每个时代都要编写他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在这变化速度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

这是《世界通史》的作者塔夫里阿诺斯在“致读者”开头所阐明的本书的意义,《世界通史》,作为众多史学书中的一部,不仅将着眼点放在历史中的某些大事件上,而且着重表现了对当今的意义。整观全本书,我们可以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中探求出现今社会新的问题,并借鉴与历史,更好好的解决此类问题。这就是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写这本书的真正目的。

考虑到当今世界面临的很多问题,我们现在既不能做自我欺骗式的乌托邦幻想,也不能做杞人忧天式的悲观预言,现在到了对现存的惯例和制度做一个冷静的再评价的时候了,为了客观的应对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在历史中寻找答案。

事实上,阅读历史书籍,尤其是通史类的教科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与其他史学类书籍最大的不同是,这本书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和观念强加给读者,而是平心静气,娓娓道来,没有教育人的口吻,而是去把读者引入到一种求索的境界,让你不由自主的手不释卷。然而,为什么《全球通史》会做到这一点呢?通观全书,读者首先会发现,《全球通史》,具有一种强烈的现代意识。作者在介绍历史时,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历史事件,而是纵观全局,将这个历史事件与其他的事件相联系,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这个历史事件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全球通史》介绍历史的过程,并不是单向的——从过去慢慢演进到现代,而是双向的,从过去到现在和从现代到过去,贯穿于全书之中,让读者深刻的体会到,历史与现实是如何直接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此外,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还将历史事件与人类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生动而形象,使人们对这个事件感到有种现实感。当人们在阅读全球通史时,你会感到不仅在与过去沟通,也在与现实对话。

《全球通史》的不同凡响还在于他是全球史观的代表作。他突破了西方学术界根深蒂固的欧亚中心论,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时代,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例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根据人类进程的全局,将历史分为了史前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以及可能发生的后工业时代。他突破了地理和时代的限制,以人类的整体俯瞰整个地球。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把1500年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转折点。将本书分为了,上下两册,着重介绍了1500年以后的人类历史。这是因为,全球的各个地区以及各个地区的人类,直至16世纪航海大发现时代,才真正联系到一起,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全球通史》,不想在阐释体系上束缚住读者的想象力,作者的单式手法,更是让读者得

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斯塔夫里阿诺斯没有声言自己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但实际上他对历史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多种方法,如文明模式理论、地缘政治理论、文明交流理论、长时段和宏观历史理论等,都了如指掌,应用娴熟,从而为读者构建起一幕幕雄伟的历史画卷。欧亚大陆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欧亚大陆内部的游牧部落和周围的各大河流域文明区之间的历史,农业文明结束长达数千年的种族平衡,建立起一直持续到今天的蒙古人种,高加索人种和黑人的优势。斯塔夫里阿诺斯对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的比较,让读者对中国的历史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但遗憾的是,书中对中国的历史只是概括性的描述,他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只有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这就是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对中国的统一,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当然,同其他史学作品一样,斯塔里夫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例如,尽管他一直在努力突破西方中心论限制,但由于他特殊强调西方是1500年以来世界的动力之源,所以人们就对他是否真正的突破了西方中心论产生了怀疑,他对整个欧亚大陆诸古典文明历史命运的整体解读因而也就不能说完全站得住脚了。

最后,根据斯塔里夫阿诺斯著书的用意,我想说,读史使人明智。

姓名:xx 学院:xxxx

学号:xxx 班级:xxxx

联系电话:xxxxx

《全球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 本书作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学教授,享誉世界的历史学家,曾获得过古根海姆奖、福特杰出教师奖和洛克菲勒基金奖等一系列学术荣誉。虽然他以《全球通史》享誉世界,但实际上他著述颇丰,还有大量其他作品为学术界称道。他的作品还包括《1453年以来的巴尔干各国》、《奥斯曼帝国:它是欧洲的病人吗?》、《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和《源自我们过去的生命线:新世界史》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而且讲述的井井有条,中间都有很好的衔接,不会读的思维混乱。在阅读《全球通史》的过程中,无法对具体历史做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所以只能有一些印象式的感悟,这些感悟印证到了现实和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历史。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讲的东西,除了了解了许多以前从未阅读过的古国盛衰史,同时还了解到了这些国家的军事力量,行政效率以及经济发展,穆斯林的帝国的崛起,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等。 在本书中,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 纵览今日之世界,人们的时空观念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全球村”逐渐成为现实,整个世界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联系在一起了。在西方从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希罗多德起,编纂世界史的努力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从历史学家的这一世代更继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可以获知,世界史是在不断消除各民族闭关自守状态中迈步的,不管在他的最初间段步履是何等蹒跚,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脚步不断的加快,全球史应运而生。这一学术文化过程生动地证明了,人类向着更广阔、更灿烂的一统世界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也不会停息的。 《全球通史》之所以展现了世界史的新视野,这是因为:

世界古代史试题库9

《世界古代史》试卷(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正在形成中的人”的早期代表是①____﹔尼安德特人属于②____ 人。 2、族外班辈婚构成的家庭被称为③____ 家庭﹔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④____ 。 3、“埃及学”的奠基人是法国学者⑤____﹔公元前1296年,埃及与赫梯在⑥____ 会战,埃及战败。 4、美索不达米亚的南部叫⑦____ ﹔约公元前1020年,在巴勒斯坦北部形成了⑧____ 王国。 5、一般认为,“哈拉巴文化”的创造者是⑨____ 人﹔在军事民主制阶段,古代印度的“王”称为⑩____ 。 6、经过⑴____ 改革,罗马基本上完成了氏族制向国家的过渡﹔希波战争爆发于⑵____ 年。 7、历史学家塔西陀的代表作是《⑶》____﹔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叫⑷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 1、“巴比伦之囚” 2、《莱顿纸草》 3、穆什根努 4、尼西亚大会 三、简答题(10分) 1、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36分): 1、论述印度种姓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阶级实质。 2、分析雅典民主政治。 《世界古代史》试卷(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生存年代约?____ 年前﹔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家庭形式是?____ 。 2、腊玛古猿是?____ 人的早期代表﹔国家形成的形式有雅典式、罗马式和?____ 。 3、“埃及学”诞生于?____ 年﹔在新王国时期,埃及发生了?____ 宗教改革。 4、以色列—犹太王国的建立者是?____﹔孔雀王朝建立者是?____。 5、哈拉巴文化的文字是?____ 文字﹔克里特文明的文字被称为?____ 。 6、⑴____ 改革,标志着雅典确立起奴隶制共和国﹔第一次布匿战争爆发于⑵____ 。 7、《田功农时》的作者为⑶____ ﹔普鲁塔克的代表作是《⑷____》。 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24分) 1、阿育王 2、米兰敕令

太阳的话读后感

太阳的话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太阳的话读后感(一) 四年级的一篇诗歌《太阳的话》,文章比较简单明了,这节课严老师在指导小组合作的方法切实可行,如在小组读文的时候,老师强调:你给他提的建议要让他马上能得到提高。我想我们在教学生时就是要具体告诉他怎样做到最好,说话要到位。本节课学生在仿说诗歌和仿写诗歌时,学生们展示了较高的运用语言能力。严老师自己说讲完课后,知道自己在讲课时出现了诸多语病,如不能说“ 读出你的感受和感情” 。可以说“ 读出你的感受” 或者“ 有感情的读一读” 。总体来说,这是一节成功的课。 解读一篇文章,是探讨生活;用动听的语言引导别人,是一种艺术。 太阳的话读后感(二) 在《太阳的话》这首诗中,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打开人们关闭的心灵,让人们享受亮光、温暖、花束、香气和露水,享受太阳带来的欢乐和美好。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促使人们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信念。 生活,一个普普通通的词,热爱生活,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但是谁也没有真正理解过这个词,生活是由几千几万个小事构成的,做好事是生活,受批评是生活,同情一个人还是生活,生活不一定要干出

大事,有什么壮举,平凡人就要过平凡的生活。 什么是热爱生活,是想着今天赚多少钱去吃喝玩儿乐吗?是想着怎样做自己才不吃亏吗?还是想着怎么样才能赢的上司的欢心吗?都不是,热爱生活是信任自己,信任他人,把每一件为大家着想的事放在心上,活的有价值。整天勾心斗角,疑心重重,问心有愧,这样不如放弃生活。一个人只是躯壳在装样子,毫无意义可言,这样的的生活何趣之有? 遇到困难,要去面对,不能逃避问题,躲避生活,贝壳之所以玲珑剔透,是因为它经过浪花的淘洗,松柏之所以苍翠挺拔,是因为它受过风雨的考验。生活就像一把花伞,只要你热爱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它总会转到精彩的那一面。 热爱生活吧,它将让你的人生五颜六色! 太阳的话读后感(三) 这首现代诗,作者用了第一人称将自己当成太阳来描写。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渴望走进人们心灵的感想。从第一小节中的两个“打开”,突显了太阳走进人们心灵的渴望。“让我进去,让我进去”这两次重复的短句,就形象地展现了太阳急切的心情。“我带着……我带着……”四个“我带着”用了排比的手法。花束,香气,温暖,亮光,温暖,露水,这一连串美好的事物,再加上形容词:金黄的,林间的,满身的。就让人有着对美好事物的憧憬和对生活的希望和生机。“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可以看出太阳希望人闪能看到希望和光芒。这首诗表达了太阳渴望将希望和阳光洒满人们心

全球通史读后感800字5篇

全球通史读后感800字5篇 人类从历史中一路走来,我们无法预知人类的最终命运,但站在二十一世纪,我们至少可以回瞬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展望我们自己的未来。下面是推荐的全球通史读后感800字,仅供大家借鉴。 全球通史读后感800字(一) 一直都知道读史可修身知史可养德。由《全球通史》想到的史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尽管《史记》具有不可替代的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但是它也只记载了一国之史。纵观我国的史学著作超出一国范围面向世界的无不受西方思维的影响这不但体现在思想上而且体现在著作的布局上。在我国史学界急功近利者居大半正如钱茂伟所批评的‘在《传统史学史研究的若干反思》一文中我对以前人结论代替自己研究的恶劣学风进行了批评明确指出“前人所得出的每一个结论都是特定时代、阶级、学识的产物。在引用前人结论时一定要先作具体分析切忌断章取义地搬用前人现成的结论来代替自己的具体研究”。’他们丢弃了史家珍贵的灵魂这灵魂是史家之所以成为史家最重要的东西丢失了它也就丢失了成为史家的理由。

一位史家所写的并不只是一本介绍过去的书而是一个高尚的灵魂。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对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作了高度的概括,它不同与一般卷帙浩繁的史书,让史料、历史事件占多数,而是用一种定论性的话语将人类历史几千年来的有关文明、朝代的更替、社会制度的变迁等等问题做了一个总结性的阐释。 二十世纪是一个发展的世纪人们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的发展 超过了以前的总和。但这也是一个让人类悲痛的世纪在短短的一百年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人类在发展中也被一些问题所困扰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水资源短缺资源枯竭恐怖主义宗教矛盾……这些让在发展中的人类陷入了迷茫正如在一战结束后为指引人们走出迷茫韦尔斯写成《世界史纲》一样斯塔夫里阿诺斯为在迷茫中的人们写成了《全球通史》。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教授在《致读者》中写道“这种多样性显示出21世纪在拥有巨大潜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危险。虽然历史学家没有魔法师的水晶球不能够准确的预知将来但是他们能 够基本确定地预测到21世纪既不是乌托邦也不是地狱而是一个拥有各种可能性的世纪。至于这些可能性中的那些能够实现则取决于这本书的读者你们在未来几十年中的所作所为将是有决定 意义的。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现在既不能做自我欺骗式的乌托邦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综合测试题 选择题 1?“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战争是 A. 美苏冷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 C.拿破仑对外战争 D.第一次世界大战2 ?下列哪些事件,促使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①1861年改革②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③俄国十月革命④实行新经济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3?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A. 工业化政策 B.农业集体化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 1924年列宁逝世,在莫斯科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通过信件把这一沉痛的消息告诉国内的朋友, 他在寄信人地址栏中应写的国名是 A. 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 C.苏联 D.俄罗斯 5?“华盛顿会议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主要是指 A.《九国公约》的签订 B.《五国公约》的签订 C.《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D.《联合国家宣言》的签订 6?右图中,将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 间长、破坏性大②美国采取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 固,度过了经济危机③德国法西斯分子着手建立法西斯独裁,世 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 大危机笼罩下的世界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7?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德国闪击波兰,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灾难中。这是历史无情的嘲笑20年前召开的哪次会议 A.巴黎和会 B.开罗会议

《太阳》读后感

《太阳》读后感 下面是带来的《太阳》读后感,让我们共同来了解太阳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我深深地感受到它对我们的重要性。 首先,从课文中我知道了太阳离我们有亿里远,如果我们日夜不停地走,还要3500年呢!而太阳又是那么的大,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太阳会发光、发热,是个大火球,它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正因为太阳这么大,温度这么高,距离我们又这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 地球上一切的生物都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万物的生长需要太阳,有了太阳,地球上的树木、花草、动物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人类的吃、穿、住、行也都离不开太阳。没有太阳,我们人类就不能在地球上生存。可见太阳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啊! 因为有了太阳的热量,才形成了空气中的水蒸气、云、风、雨、雪······这些自然现象。太阳还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利用它来预防疾病。我们生活中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的热能来工作的。在其他的科学技术中,也用到

了很多有关太阳的能量······ 地球上的一切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么美丽,太阳有多么神奇的力量啊! 读完了《太阳》这本书,我觉得里面的诗歌真的很优美,让我很感动。 《太阳》讲述了动人的母爱,它用真诚与柔美的诗句讲述了孩子们对童年的渴望。童年,孩子们一生中那最最美丽的时光,那纯真而又美丽的时光,讲述了孩子们的梦想。孩子们希望让梦想飞翔,《太阳》恰恰写出了孩子们这一个愿望。 让太阳长上翅膀这本书的内容我已经深刻的理解了,让太阳长上翅膀里写着每一个母亲的母爱和孩子们的梦想。假如生活是四季,那母爱便是春天的第一个绿叶,假如生活是太阳,那母爱便是太阳升起的第一缕阳光。 《太阳》让我收获了很多感动,亲爱的朋友们,希望你们也去读一读,让它也能给你们带去感动。 推荐阅读: 《赵州桥》读后感 《文言文两则》读后感 《“走”完长征的婴儿》读后感

铜仁学院2006级综合文专科《世界通史》【B】试题

铜仁学院2006级综合文专科 《世界通史》期末考试试卷(B 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日期:2009年1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1. 在原始社会解体过程中,出现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 和手工业分离了。 2. 是埃及古王国时期中央集权统治的重要象征,它实际上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 3.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尼亚分为南北两部分,北称 ,南称苏美尔。 4. 1922年,考古学者在 印度信德地区的摩亨佐?达罗的佛塔废墟底下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同年,在旁遮普的哈拉帕也发现了古城遗址。此后,相继发现了许多这样的古城遗址,考古学者把这些文化遗址统称为 。 5. 爱琴文明是指公元前20-前12世纪爱琴海区域的青铜文明,这一文明曾先后形成了两大中心,一是克里特岛 ,一是伯罗奔尼撒半岛上的 。 6. 1524-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的主要领导人是平民革命家 。 7. 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文件是 ,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8. 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德国统一最后完 成。 9. 1862年,林肯政府公布了一项初步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要求的法令,这部法令是 。 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 专业 班级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装订线————————————————————

10. 近代非洲人民惟一取得胜利的一次民族卫国战争是(国家名) 人民反抗意大利战争的胜利。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40 分。请把答 案填入下表中,否则不给分) 1. 原始社会时期的婚姻形式中,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一男一女在一定时间内的婚 姻,但这种婚姻很不牢固,离合比较自由,并且权在女方。这种婚姻形式是属于 () A. 族外群婚 B .班辈婚 C .对偶婚 D .一夫一妻 2 .七世纪时()帝国兴起,埃及成为其一部分。古代埃及居民逐渐被其融 化,古埃及文字也被人遗忘,直到十九世纪才被释读出来。 A、阿拉伯 B、拜占庭 C、波斯 D、亚述 3.为了维护种姓制度,约在公元前1000年代前半期,印度形成了一种宗教是() A、婆罗门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基督教 4. 公元前43年,为了共同对付势力增强的元老院,()和安敦尼、雷必达(恺 撒骑兵长官)结合,形成后三头同盟。 A、屋大维 B、恺撒 C、庞培 D、克拉苏 5. 1453年4月,土耳其军队正式包围了君士坦丁堡,并于5月29日攻陷该城。 土耳其人随后以君士坦丁堡为都,并更名为()。 A.阿姆斯特丹 B .伊斯坦布尔 C .迦太基 D .拜占廷 6. 下列不属于早期文艺复兴“三颗文学巨星”的是() A、彼特拉克 B、薄伽丘 C、伽利略 D、但丁 7.穆斯林必读和必须信奉的经典是() A、《圣经》 B、《古兰经》 C、《华严经》 D、《金刚经》 8.“三国时代”的朝鲜不包含()

太阳读后感100字三篇

太阳读后感100字三篇 太阳读后感(一) 通过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我深深地感受到它对我们的重要性。 首先,从课文中我知道了太阳离我们有1.5亿里远,如果我们日夜不停地走,还要3500年呢!而太阳又是那么的大,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太阳会发光、发热,是个大火球,它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2500倍,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正因为太阳这么大,温度这么高,距离我们又这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光明和温暖。 地球上一切的生物都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万物的生长需要太阳,有了太阳,地球上的树木、花草、动物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人类的吃、穿、住、行也都离不开太阳。没有太阳,我们人类就不能在地球上生存。可见太阳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啊! 因为有了太阳的热量,才形成了空气中的水蒸气、云、风、雨、雪……这些自然现象。太阳还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利用它来预防疾病。我们生活中用的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的热能来工作的。在其他的科学技术中,也用到了很多有关太阳的能量…… 地球上的一切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我们生活的世界这么美丽,太阳有多么神

奇的力量啊! 太阳读后感(二) 今天我们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它让我了解到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如果步行到太阳去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太阳很大,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太阳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他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有了太阳才有了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太阳读后感(三) 语文书上的第二十一课《太阳》主要内容是: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10个太阳,后来用箭射死9个太阳。其实,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就是坐飞机也要走20多年。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太阳特别的大,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起太阳来只是一个盘子一样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6000摄氏度。就是什么东西碰到太阳,就会变样子或非常的很烫。 所以地球上的太阳给我们了很多很多帮助,我们一定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太阳没有,我们的世界也不会这么美好这么可爱! 词语理解:1、凝成:凝聚在一起

(完整版)世界近代史测试题(含答案)

世界近代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25分) 1、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发生了社会巨变,这一巨变主要是指 A.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开辟了新航路B.开始了疯狂的殖民扩张活动 C.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2.英、法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捍卫民主法制的重要檄文有 ①《权利法案》②《独立宣言》③《人权宣言》④《国际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③④ 3、下列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两重性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4下列事件中,对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是 ①文艺复兴②启蒙运动③新航路的开辟④三角贸易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观察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 C.C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6.下列有关《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A.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B.都具有历史进步性 C.都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都反对封建专制 7.下列属于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C.专制王权同议会矛盾斗争尖锐 D.殖民压迫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8.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列历史文献中,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而颁发的法律文件是 ①《汉谟拉比法典》②《权利法案》③《法典》④《土地法令》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9、英国《权利法案》、法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宣言》和1787年美国宪法代表着人类民主文明历程的重要成果。它们的内容各具特点,下面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是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C.《人权宣言》——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1787年美国宪法——宣告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 10、长达三百多年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提供了大量的黑人劳力 B.摧毁了腐朽的封建统治 C.打通了各洲的贸易通道 D.积累了雄厚的原始资本 11、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 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12、英国工业革命时代下列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火车机车②瓦特改良蒸汽机③珍妮纺纱机④飞梭 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①④③ 13、从1880年到1914年,西欧城市人口的比例几乎上升了40%。美国纽约和费城在1820年各有居民10万人,到1870年,分别达到94万人和67万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读全球通史读后感

读全球通史读后感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读《全球通史》读后感 读了《全球通史》,我感触颇深。过去我们的历史教育塑就了我们狭隘的民族主义历史观,这种历史观让我们产生夜郎自大的感觉,对我们是有害的。如果我们要想在全球竞争中取得优势,要想开拓未来的全球市场,读一读《全球通史》是有好处的,它会让我们具备全球视野,更加客观的看待自己和未来的发展。 从我国古代司马迁所着的《史记》,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具有世界眼光,技术当时中华民族所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学界认为,希罗多德是第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史学家,所着《历史》是西方最早的一部“世界史”。正如史学家狄奥尼修斯所说:“希罗多德把历史提高到更高和更值得尊重的阶段,他决定写关于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但是他在自己的叙述中把许许多多的.各种各样的故事,欧罗巴和亚细亚的多结合到一起。”这种目光远大.胸襟开阔.通贯古今等特点,对西方以后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动之中,人们从罗马征服世界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类历史的统一性,反映这种人类历史统一性的世界史便应运而生!波里比阿的《通史》传播了“世界主义”的思想。中世纪西方的史学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中,神学思想的笼罩,中世纪基督教史家的理论,打破了以前以世界作为背景的和以地理上的文明中心为中心的世界史的格局,开始构筑贯彻人类始终的世界史,构筑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包罗在上帝目的的规划之中的世界通史。

“启蒙时期”蓬勃展开的理性主义史学标志着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确立。伏尔泰在批判博绪埃的《世界通史》的过程中,探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等世界史的理论,亲自编撰深入具体的世界史着作,对同时代和以后世界史理论研究和编撰产生深远影响。学术界一致认为伏尔泰的《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精神》是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真正的世界史着作。该书抛弃了在《圣经》基础上构建的.以基督教文明为中心的传统的世界史体系,建立起以人类文明为中心的新的世界史体系;开创性的运用比较方法,从全球的宏观角度来纵横考察人类文明史;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范围,综合研究作为整体的人类历史的各个方面,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全球通史》展现了世界史的新视野。它改变了世界史研究和撰写的西方中心论的传统取向,确立了运用全球观念.包含全球内容的世界史新取向;确立了把世界史作为一个有机体的整体性或全球性研究方法。它改变了历史研究泥古不化的状况,体现了世界史的当代性和全球性。当代社会之中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引起全球各个领域.各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所以要求历史学家在世界史中研究这种变革,因为至今世界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连续不断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历史,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方面变革的历史。《全球通史》以今察古,以古鉴今,目的是要人们认识到科学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之间存在的严重的时间滞差及其将要造的灾难,从而为实现人类美好的前景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全球通史》是一部“醒世箴言”是一部当今世界的“资治通鉴”。

《全球通史》读书笔记

《世界通史》——读书笔记 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通史》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斯塔夫理阿诺斯[美] 出版时间:(1999-05出版)的全球通史,分 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 世界)两册 译者:吴象婴,梁赤民 简介: 本书是斯塔夫里阿诺斯最重要的一部著作,分为《1500年以前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的世界》两册。作者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材料新、范围广,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并吸收了20年来世界历史学研究诸领域的新成就,读来颇觉新颖,有强烈的现实感。所以,本书在20世纪中期一问世便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颇受好评。 美国许多大学已把《全球通史》作为大学基础课程的教材,甚至连美国的许多军校也把此书作为教材,规定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要修这门课。这部通史被认为是第一部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说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要对历史的全貌有一个实际认识,不能不说个别的历史已用处甚微。只有将各事件与总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起揭示出来,指出其相似点和不同点,才有可能认识历史的全貌;才能在研究历史时,不仅得到乐趣,且有所裨益。 章节:第二章人类——食物采集者 第三章人类——食物生产者 第四章古代文明的起源 第五章古代文明诸类型 第二章:人类——食物采集者 1. 人类祖先的演变发生在有四次大冰期和三次间冰期的更新世时代。 2. 能否适应环境的关键不是取决于蛮力,也不取决于耐寒的能力,而是取决于智力的不断增长,取决于能 否运用其智力使自己较好地适应环境的需要。这也就是人类所以能在地球上居于无可争辩的首位的秘密。 3. 随着人类的出现,进化过程转向相反方向。不再是遗传因子适应环境——而是人类改变环境以适应自己 的遗传因子。 4. 语言和工具是大脑发展的原因,也是大脑发展的结果。

历史《世界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九年级义务教材《世界历史》上册基础训练参考答案 第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一、选择题: 、、、、、、 二、填空题: 、直系祖先、直立人、黄种、黑种、白种、私有制、阶级 三、材料解析题 、①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 ②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 四、问答题 、提示:有来自自然界的,如冰川、寒流、洪水、干旱都会使他们的食、住等无法得到保障,还有猛兽等的威胁;有来自人类自身的,如自身进化的问题,怎样去获取食物、取暖、发明工具、使用火等。此外,由于隔绝等原因,使生产力的发展停滞不前,也会导致人类生活困难重重。 【拓展提高】 、提示:不同意。尽管种族形成的原因目前还没有令人完全信服的说法,种族形成的具体过程更令人疑惑重重,但人种差别是在人类出现之后为适应各自生活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现在世界上所有的种族都源自作为人类的各个种族在与生俱来的智力方面,彼此没有很大差别——这一点已为所有的人类学家所认同。 第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 一、选择题: 、、、、、、 二、填空题: 、年、年、年、木乃伊 三、读图识图: 、 ①、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②古埃及国王修建了巨大的金字塔形陵墓。它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③太阳神沙马什、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象征王权神授的至高地位。 ④《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的发现使我们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四、问答题: 、公元前世纪乔达摩·悉达多 教义:①众生平等;②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发展和传播:①主张众生平等,刻苦修行能达到“极乐世界”,对渴望解除苦难的人有吸引力;②宣扬“忍耐”,“顺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统治,为很多国家所利用而

《小太阳》读后感600字

《小太阳》读后感600字 导读:读书笔记《小太阳》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小太阳》读后感600字: 家像海上的灯塔,等待远航的船只归来;家像黎明前的启明星,照亮旅人前进的道路;家像沙漠里的一汪清泉,滋润着忙碌奔波的人们的心灵......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我却从《小太阳》中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这本书是林良爷爷以“丈夫”、“父亲”的角度来记叙了:一对父母、三个女儿和一只小狗组成了一个平凡的家庭。林良爷爷用他温暖的笔触,书写了一部有趣而并不“传奇”的“家庭史”。从第一篇到最后一篇,首尾相隔了14年,是一本散文集,更是一本散文体小说。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打架教育》,讲了琪琪和樱樱两人打架,“我”及时宣布家庭里的“政治制度”,目的就是要维护樱樱在家庭宪法里的合法地位——父母不在家的时候,由于“宪法”赐予她的职责和权力,琪琪必须对她服从。俗话说得好,君子动口不动手。一个人如果不能奋发向上,受人重视,她的谦和不谦和,根本毫无意义。但是,一个具有值得重视的美质的人,如果不懂得谦和,她的美质也就变得格外不重要了。人类社会所能接受的,事实上只有一种人:谦虚的杰出人物。只有在这种人面前,她们才肯献出人性中

的“稀有情愫”——敬爱。 有时候,为了形容家的美好,我们试图用一些华丽的、带着刺眼光芒的词语去修饰它,但这样,其实只是走远了它。只要一家人在一起,这就是家的样子,朴实且真切。林爷爷笔下的家,就是平凡的。三个小孩就是三个太阳。樱樱、琪琪和玮玮,虽然经常调皮,不免惹是生非,可一次平息的怒火,就是一片的温暖光芒。供稿:六(3)班郑雯欣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全球通史读后感4000字

全球通史读后感4000字 在我们老家的高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农村的孩子数理化方面的成绩要优于文史方面。很多人都认为农村的孩子不善于学习文科课程,更善于学习理科课程,所以在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大部分农村来的孩子都选择了理科,我就是其中一个。我们村与我同一年考上重点高中的人大概有七八个,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理科。事实上,我们高一的时候文科课程的成绩也确实一般,根本没有办法与城里的学生竞争,选择理科也应该是非常明智的决定。直到前一段时间我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之前,我都下意识地认为我不是学文史哲的料。尤其是历史,在此之前我始终觉得这个东西非常枯燥无味。 然而,《全球通史》却完全改变了我这种非常幼稚的想法,我认为农村的孩子文科成绩不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中学教育不重视文史教育,这是一种误导;二是教材本身的原因,传统的历史教材缺乏必要的逻辑阐释。农村的孩子从小接受“重理轻文”的思想,习惯于逻辑推理的方法,所以在遇到一些缺乏逻辑的教材时,不免产生厌烦失掉本应有的兴趣。然而真正的历史远非如此,例如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唐宋元明清这些王朝的兴替,并不是下一个王朝拥有比上一个王朝更先进的制度,而是因为旧有的王朝经济的繁荣往往伴随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即意味着人均资源会不断

的下降,由于缺乏技术进步,人们的收入也会不断减少,人口的增加最终会迫使人们的生活维持在生存水平状态。此时如果再有贪污腐败乱臣贼子,再加上天灾人祸外邦入侵,内忧外患之下邦国必然分崩离析。当然,多数情况下历史并不是只有唯一合理的解释,历史更不是要告诉你鸦片战争爆发在哪一年,而是要解释为什么会爆发鸦片战争,为什么鸦片战争不是在更早的一个世纪中发生,为什么不是更晚的一个世纪。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甚至遭到各国的唾弃。然而自汉以后,儒家思想又重新得到了青睐,并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的最重要的思想,以至于有人将其称之为“儒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等并列,为影响世界文化最重要的思想。为什么会发生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西北欧,为什么没有在更早的一个世纪发生,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在希腊、印度、中国这些文明古国发生?这才是历史! 历史事实是历史研究必不可少的一块内容,其背后的逻辑则更加重要。有人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发生在文明古国希腊、印度和中国,从文化、种族、制度等等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这诚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些因素却无法解释工业革命为什么不是在更早的一个世纪或更晚的一个世纪发生。也有人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非洲为什么落后,利用两百多年前的奴隶贸易与非洲现在的人均收入做

2015年四川大学651世界通史真题及详解

2015年四川大学651世界通史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亚述帝国 答:亚述帝国是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末两河流域北部以亚述城为中心的奴隶制国家,是铁器时代的第一个帝国。公元前10世纪,埃及新王国的势力日趋衰落,亚述经过两个多世纪连续不断的征服战争,建立起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奴隶制帝国,将两河流域南部和埃及这两大文明中心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亚述帝国时期,由于战争带来了大量战俘,奴隶制有了很大发展,奴隶主包括王室家族、军队和行政官吏、祭司等,巴比伦尼亚的工商业奴隶主经过斗争,还从亚述帝国手中争得了自治权。除奴隶外,还有一些人身自由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公元前626年,巴比伦尼亚宣告独立,由亚述派去驻守巴比伦尼亚的那波帕拉沙尔自立为王,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并与伊朗高原西北部的米底人结成同盟,于公元前612年攻陷亚述首都尼尼微,亚述帝国灭亡。 2.希波战争 答:希波战争是公元前5世纪古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而引起的战争。战争的导火线是公元前500年小亚细亚的米利都起义。起义被镇压后,波斯以雅典曾援助米利都起义为由,渡海侵入希腊。主要的战斗发生于公元前490年和前480~前479年的两次波斯大军入侵期间,但波斯都遭到失败。直到公元前449年希波双方缔结和约,战争以希腊的胜利告终,使世界文明的发展格局逐渐形成东西方并力共存之势,影响深远。

3.十二铜表法 答:《十二铜表法》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该法典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因法律条文刻在十二铜表上,故得名。法典规定,维护私有制度和奴隶主贵族的权益,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破坏私有权者。十二铜表法对贵族滥用权力作了一些限制,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再任意解释法律。该法典是后世罗马法的渊源,对于中世纪和近代欧洲法学也有重要影响。 4.文艺复兴 答: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欧洲兴起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运动。这场文化运动是从复兴古典希腊、罗马文化开始的,因而被称为“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发源于l4世纪的意大利,以后逐渐扩大到西欧各国,一直持续到17世纪中期。文艺复兴运动不单单是古典文化艺术的复兴,而是资产阶级新文化的萌芽,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古典文化作为反封建反教会的武器,吸收其有利于自己的因素并加以改造,从而创造出为自己利益服务的新文化。文艺复兴运动为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也为欧洲近代资本主义文化奠定了基础。 5.《旧制度与大革命》 答:《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作家托克维尔的著作,主要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托克维尔亲身经历法国大革命,并在第二共和国时期出任外交部长。他看到在法国原有的封建制度崩溃之时,因并未带来革命预期的结果,致使执政者与民众间的矛盾化公开。托克维尔的著作1870年后被冷落了七八十年后,近几十年来在西方突然走红,随着保守的自由主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五篇

《太阳照常升起》读后感五篇 《太阳照常升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最主要的便是讲述了在战争中“迷惘的一代”的人物的生活与思想变化。有看过一次,似乎还没有全领悟其中的内涵呢。以下是的有关《太阳照常升起》的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一直觉得海明威是个硬汉型的文人,也许和他的经历有关,参加一战,在欧洲当战地记者,喜欢看斗牛,打猎,航海,游历欧洲等等,没想到看完此部小说,才了解他并不是天生的硬汉,在自己生活的年代中的遭遇与经历造就了他后来的性格,也注定了他用饮弹这种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样性格的文人不多,我很是敬仰与钦佩…… 与其苟且活着,不如自己了结,生命由自己主宰……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小说中的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的经历,正是海明威在参加一战后的那段经历的缩影,他借此来表达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创伤,主要是心灵上的创伤,这些创伤是永远无法愈合的。那个年代的这批受战争创伤的年轻人,心灵空虚,病态,桀骜不驯,没有明确的理想与目标,无精神支柱,所以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 “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风往南刮,又向北转,不住的旋转,而且返回转行原

道。江河都往海里流,海却不满。江河从何处流,仍归还何处。”—《传道书》 我们都是迷惘的一代…… 1926年,还藉藉无名的海明威推出了首部长篇《太阳照常升起》,个人以为是他最好的长篇之一,虽然在当时算不上石破天惊。之前,他也有过一系列短篇投石问路,纵然水波不兴,也成为长篇准备中的练笔,使长篇处女作丝毫没有生涩的痕迹。当然这也有巴黎的良好催化作用在其中——饥饿与贫穷的磨练,良师斯坦因小姐的指点,与第一任妻子哈德莉恩恩爱爱、相濡以沫…… 可惜的是,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在其成名后就一一分解。窃以为,吃得太饱,钞票与老婆太多,往往与才华的枯竭程度成正比。这是后话。 起初并不明白科恩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所起的作用。他显然不是一个应该被忽略的人物,开首就是一篇科恩小传,将其人交代清楚:就读于老牌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曾是大学拳击冠军——身强体壮,出身富有的犹太家庭——身家清白,为人厚道,对女人尤其心软——要么被女人抛弃,要么被女人捏在手心。看起来并无不妥,中产阶级的普通一员,却无值得大书特书之处。看到后来发现苗头不对,他与书中正派的主人公及其寓公朋友总是格格不入,就象牛栏里那头想与公牛处好却被孤立的犍牛。后来我恍然大悟,科恩是作为一个未曾受过创伤的参照物而存在。所谓受过创伤,就是吃过战争的苦头,象巴恩斯被战争阉了就是一个直接的象征。

世界通史 读后感

[世界通史读后感] 《全球通史》读后感 书评人: 习明明 在我们老家的高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农村的孩子数理化方面的成绩要优于文史方面,世界通史读后感。很多人都认为农村的孩子不善于学习文科课程,更善于学习理科课程,所以在高二文理分科的时候,大部分农村来的孩子都选择了理科,我就是其中一个。我们村与我同一年考上重点高中的人大概有七八个,无一例外都选择了理科。事实上,我们高一的时候文科课程的成绩也确实一般,根本没有办法与城里的学生竞争,选择理科也应该是非常明智的决定。直到前一段时间我读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之前,我都下意识地认为我不是学文史哲的料。尤其是历史,在此之前我始终觉得这个东西非常枯燥无味。 然而,《全球通史》却完全改变了我这种非常幼稚的想法,我认为农村的孩子文科成绩不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中学教育不重视文史教育,这是一种误导;二是教材本身的原因,传统的历史教材缺乏必要的逻辑阐释。农村的孩子从小接受“重理轻文”的思想,习惯于逻辑推理的方法,所以在遇到一些缺乏逻辑的教材时,不免产生厌烦失掉本应有的兴趣。然而真正的历史远非如此,例如为什么中国会出现唐宋元明清这些王朝的兴替,并不是下一个王朝拥有比上一个王朝更先进的制度,而是因为旧有的王朝经济的繁荣往往伴随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即意味着人均资源会不断的下降,由于缺乏技术进步,人们的收入也会不断减少,人口的增加最终会迫使人们的生活维持在生存水平状态。此时如果再有贪污腐败乱臣贼子,再加上天灾人祸外邦入侵,内忧外患之下邦国必然分崩离析。当然,多数情况下历史并不是只有唯一合理的解释,历史更不是要告诉你鸦片战争爆发在哪一年,而是要解释为什么会爆发鸦片战争,为什么鸦片战争不是在更早的一个世纪中发生,为什么不是更晚的一个世纪。为什么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甚至遭到各国的唾弃。然而自汉以后,儒家思想又重新得到了青睐,并逐渐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的最重要的思想,以至于有人将其称之为“儒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等并列,为影响世界文化最重要的思想。为什么会发生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西北欧,为什么没有在更早的一个世纪发生,

世界历史第一册练习题.

世界历史第一册练习题 一、填空题(古代史) 1.人类在距今____年前形成。现代人类可能是从____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属于“____”。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个进化阶段。 2.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示出来,人类已分为____、____、____ 三大人种。产生差异的原因是。 3.人类最初经历的社会是____ 社会,它又分____系和____系氏族二阶段。后来人类还经历了封建社会、_ ___社会和____社会。 4.在原始社会里,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了____,两个或几个氏族又组成了____ 。 5.四大文明古国有:1约前3500年发源于____流域的____ 。2约前3500年发源于河和____河流域的。3约前2500年发源于____河和____河流域的____ 。4大约前2070年发源于____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国。 6.古埃及国王的陵墓叫____ ,是权力的象征。前6世纪,它被西亚的____ 灭亡。 7.统一古巴比伦的国王是____,他前18世纪时制定了一部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律— ____ 法典,它是人类现存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8.____人征服古印度后,制定了一部维护等级的社会制度即____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它后来激化了印度的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9.西方文明之源是古____ 文明和____ 文明。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是和斯巴达。前5世纪后半期时,_ ___执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时期,公民权利大大提高,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机构____ 。雅典的____ 达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10.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从此开始了不断的扩张。前3世纪至2世纪,它和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打败了迦太基人,夺得地中海霸权,史称____战争。前49年____夺取罗马政权。前27年,____ 建立了罗马帝国。 11.公元476年,____帝国灭亡,西欧奴隶社会结束,____社会开始。 12.5世纪时,____统一日本。7世纪时,____天皇进行改革,史称____ 。它标志着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了封建社会。 13.阿拉伯半岛上,____创立了伊斯兰教。622年,他带领信徒离开麦加,在____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这一年后来被定为回历元年。630年,他带兵回麦加,征服了麦加贵族。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过程中,统一了人民的信仰,促进了半岛的统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