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射频讲议——收发信机
- 格式:pdf
- 大小:785.83 KB
- 文档页数:29
收发信机的工作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收发信机的工作原理。
你说这收发信机啊,就像是一个神奇的信息小使者。
想象一下,收发信机就像是一个特别会传话的人。
它能接收各种信号,就好像我们耳朵听到别人说话一样。
它的天线呢,就像是一双敏锐的耳朵,时刻准备着捕捉那些在空中飞来飞去的信号。
当信号被天线抓住后,收发信机就开始大展身手啦!它会把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就如同我们把听到的话在脑子里整理一番一样。
然后呢,它能明白这些信号的意思,知道它们要表达啥。
处理完接收的信号,该说说发送信号啦。
收发信机就像一个超级会表达的人,它能把我们要传递的信息,通过天线这个“大嘴巴”发送出去。
这天线把信息变成无线电波,让它们在空中快乐地飞呀飞,直到被另一台收发信机接收。
这过程不就跟我们说话交流一样嘛!我们说话,别人听,别人说话,我们听。
收发信机也是这样,只不过它用的是无线电波这种特别的语言。
你说这收发信机厉害不厉害?它能让信息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空中跑来跑去,还不会迷路!而且啊,它的工作可重要了,没有它,我们怎么能随时随地打电话、发短信、上网呢?那我们的生活得变得多无聊呀!它就像是一个默默工作的小英雄,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辛勤努力着。
我们每天开心地用着手机、电脑等各种设备,享受着信息传递带来的便利,可不能忘了收发信机的功劳呀!你看,我们平时聊天、看视频、玩游戏,这些都离不开收发信机在背后的付出呢。
它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小蜜蜂,一直在为我们服务。
所以呀,我们得好好珍惜这个神奇的小玩意儿,爱护它,让它能一直好好地为我们工作。
要是没有它,那我们的生活可就真的少了很多乐趣和便利呢!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反正我是这么觉得的,收发信机真的是太重要啦!。
射频与通信集成电路设计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李智群Email: zhiqunli@Tel: 83793303-81161概述•通信系统的组成•RFIC设计成为无线通信系统发展的瓶颈•无线通信与RFIC设计2•无线通信系统和技术飞速发展•无线通信发展的理论技术基础–James Maxwell在1864年伦敦英国皇家学会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电场和磁场通过其所在的空间中交连耦合会导致波传播的设想。
–1887年Heinrich Hertz 实验证实了电磁能量可以通过空间发射和接收。
–1901年Guglielmo Marconi 成功地实现了无线电信号(Radio Signals) 横越大西洋。
–从此无线技术正式诞生。
从1920年的无线电,1930年的TV传输,直到1980年的移动电话和1990年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及当今的移动通信和无线局域网(WLAN)。
–射频集成电路(RFIC) 的发展推动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是当代无线通信的基础。
•RFIC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大学、研究院所和通信相关产业研究开发的热点3•频谱的划分–当今最通用的频谱分段法是由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建立的4•调制的原因无线通信中把基带信号变成射频已调信号有两个原因:–为了有效地把信号用电磁波辐射出去•基带信号是低频信号,如话音信号频率为300-3400Hz,波长达1000km,天线长度取1/10波长,对应的天线长度达100km以上,不可能实现。
•为了有效地辐射,发射信号的频率必须是高频,以降低天线的尺寸。
发射机中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信号称为载波。
–为了有效地利用频带来传输多路频率范围基本相同的基带信号,可将多路基带信号分别调制到不同频率的载波上,以避免基带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调制方式–用基带信号控制载波的幅度、频率和相位分别对应调幅、调频和调相。
–模拟调制:用模拟信号调制载波–数字调制:用数字信号调制载波6•信道–信道是传输媒介,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类–有线信道:电线、电缆、光纤、波导–无线信道:自由空间•无线信道中的干扰–多径衰落–邻近频道干扰–多普勒频率、频谱色散–无线移动信道是条件最为恶劣的一种信道–快速发展的无线通信技术正是为了克服无线信道的缺陷,以保证通信的可靠性7RFIC设计成为无线通信系统发展的瓶颈•射频设计工程师应具备较宽的知识面8–RFIC所涉及的相关学科和技术9•RFIC正处于发展阶段–基带部分可以采用成熟的数字集成电路技术•Artisan: Memory generator, Standard Cells, I/O Cells–射频集成电路还处于发展阶段,电感的性能急待提高•Mixed-signal, RF 工艺•EDA工具处于起步阶段–分析和综合的结果只起参考作用•Spice, ADS, Cadence–在射频器件的非线性、时变特性、电路的分布参数、不稳定性等方面缺乏精确的模型,设计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师的经验•前仿真•后仿真:版图参数提取,连线R和C提取(不提取L)•低温、高温、Slow、Fast、Typical•集成电路制造(流片)•测试10RF section of a cellphone12•研究内容–射频收发机(Transceiver) 体系结构,频率、功耗、增益、噪声、非线性的总体要求和分配•解决问题–电路模块对系统的影响•目的–合理分配资源,降低系统成本、功耗、体积,满足系统整体性能要求13。
应用于感知无线电的可重构抗干扰射频收发机
游长江;柳靖;张晓东;朱晓维
【期刊名称】《东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年(卷),期】2011(027)002
【摘要】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感知无线电的射频收发机,该射频收发机包含一个零中频接收机和一个直接上变频发射机.在与电视信号共存的环境中,射频接收机采用可调信道滤波器组来抑制邻近信道干扰.采用了具有宽动态范围、高线性度的低噪声放大器来提升零中频接收机的抗干扰性能.同时,采用高线性功率放大器来提高直接上变频发射机的邻近信道功率比特性.测试得到的误差矢量幅度结果显示,通过采用信道滤波器组使零中频接收机的抗干扰性能得到了很大提高.当直接上变频发射机发射输出功率达27 dBm时,在中心频率为714 MHz的信道上,测得直接上变频射频发射机的邻近信道功率比为-47.98 dBc.
【总页数】5页(P123-127)
【作者】游长江;柳靖;张晓东;朱晓维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