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 格式:pdf
- 大小:498.70 KB
- 文档页数:65
热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热力学是研究热与能量转化过程的物理学分支,它研究了物质与热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能量如何转化和传递的规律。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热力学的原理和应用。
一、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的平均动能大小的度量,它决定着热量的传递方向和速率。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和开尔文(K),其中开尔文是热力学温标的基本单位。
温度的测量可以通过热力学温标来进行,其中绝对零度(0K)是温度的最低限度。
二、热量热量是能量由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它是热力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
热量是通过热传导、热辐射和对流传热等方式传递的。
热量的传递方向是向热量较少的物体传递,直到达到热平衡。
三、内能内能是物体所含的全部微观能量的总和,它包括物体的热能、势能和动能等。
内能可以通过对物体的热量和做功的测量来获得。
内能的变化可以通过热量和功的交换来实现,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内能的变化等于吸收的热量减去对外做的功。
四、热容热容是物体在吸收或释放一定热量时温度变化的大小的度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材料性质有关。
热容可以分为定压热容和定容热容两种形式。
定压热容是在物体保持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引起的温度变化,而定容热容是在物体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引起的温度变化。
五、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在物体和系统之间的转换和传递过程中是守恒的。
按照能量守恒定律,一个物体或系统所吸收的热量等于它所做的功和它的内能变化之和。
六、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的核心定律之一,它规定了热量传递的方向和热能转化的效率。
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也不能完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副产物。
热力学第二定律还引出了熵这个基本概念,熵是一个度量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七、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了在绝对零度(0K)时,物体的熵将趋近于一个最小值,也就是说,理论上熵会在绝对零度时达到最小值,物体处于最有序的状态。
第一章热力学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热机:可把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统称为热力发动机,简称热机。
工质: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媒介物质即称为工质。
热力系统: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割开来,这种人为分割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
边界:系统与外界得分界面。
外界:边界以外的物体。
开口系统:与外界有物质交换的系统,控制体(控制容积)。
闭口系统:与外界没有物质的交换,控制质量。
绝热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的交换。
孤立系统:与外界没有任何形式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系统。
状态: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
平衡状态: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系统内外同时建立热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就称为热力平衡状态。
状态参数:温度、压力、比容(密度)、内能、熵、焓。
强度性参数:与系统内物质的数量无关,没有可加性。
广延性参数:与系统同内物质的数量有关,具有可加性。
准静态过程:过程进行的非常缓慢,使过程中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平衡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衡态,从而使过程的每一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接近于平衡状态。
可逆过程:当系统进行正反两个过程后,系统与外界都能完全回复到出示状态。
膨胀功:由于系统容积发生变化(增大或者缩小)而通过系统边界向外界传递的机械功。
(对外做功为正,外界对系统做功为负)。
热量:通过系统边界向外传递的热量。
热力循环:工质从某一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中间过程,最后又回到初始状态。
二、基本公式⎰⎰=-=02112dx x x dx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RT pV m =循环热效率1q w nett =η 制冷系数netw q 2=ε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而其总量保持恒定。
热力学能:储存在系统内部的能量(内能、热能) 外储存能:宏观动能和重力位能。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解析热力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能量转化和能量传递的规律。
它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中各种现象和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能量。
能量是物质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属性,是物质变化和相互作用的基础。
热力学将能量分为两类:热能和功。
热能是由于物体的温度差而产生的能量,它可以通过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方式传递。
功则是由于物体的位移而产生的能量,它可以通过物体的运动来实现。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之一是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
这意味着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的大小保持不变。
例如,当我们将水加热时,电能被转化为热能,但总能量的大小不会改变。
热力学的另一个基本规律是熵增定律。
熵是热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表示系统的无序程度。
熵增定律指出,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总是趋向于增加。
这意味着系统的有序性越来越低,无序性越来越高。
例如,当我们将一杯热水放置在室温下,水的温度会逐渐降低,熵也会增加。
热力学还研究了物质的相变规律。
相变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在相变中,物质的能量和熵都会发生变化。
例如,当我们将冰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它会融化成水,这是一个固体到液体的相变过程。
在相变过程中,物质吸收热能,熵也会增加。
除了基本概念和规律,热力学还研究了一些重要的热力学循环和热力学过程。
热力学循环是指一系列热力学过程组成的闭合过程,最常见的例子是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的热力学循环,它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
卡诺循环的效率是所有热力学循环中最高的,它可以作为理想热机的标准。
热力学过程是指物体在能量交换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变化。
热力学过程可以分为准静态过程和非准静态过程。
准静态过程是指系统的状态变化非常缓慢,以至于系统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热力学知识:热力学中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的法则热力学是研究热和能量转移的学科,应用广泛,涉及到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环境科学、生物学等领域。
本文将从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的法则两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热力学的基本概念1.热:是物质内部分子的运动状态的表现,是能量的形式之一。
2.温度:是物质内部分子运动状态的一种量化描述,是热的量度单位。
3.热量:是在物体之间传递的能量。
4.功:是物体克服外部阻力所做的能量转移工作。
5.内能:物体中分子的运动状态的总和,包括分子的动能和势能。
6.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系统内可以相互转化,但总能量不变。
7.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不可能实现温度无限制提高或降低的过程。
同时,系统中的熵量增加,在孤立系统中不可逆过程的熵增加定律,表明自然界趋向于混沌无序的趋势。
二、热力学的法则1.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为能量守恒定律,表明在任何物理或化学变化中,能量都必须得到守恒。
能够实现一个系统的内部能量的增加或减少,但能量不会被消失或产生。
因此,热力学第一定律是所有热力学问题的基础。
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又称为热力学不可能定律,是热力学领域最基本的性质之一。
这个定律表明,热会自然地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而不会自然地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需要用加热器加热房间,在使用机器的内部需要用冷却器来降温的原因。
这个定律还表明,任何热量转换为功的过程都是不完美的,因为它们都会产生一些热量。
3.熵增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中提出的熵增定律是热力学的基本法则之一。
熵是一种物理量,表示系统的混乱程度。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系统内的熵总是增加,系统始终趋向于混沌无序。
例如,一杯水细心地倒入一匀净的玻璃杯中,水会保持有序结构,但是把水撒到桌子上,水会漫无目的地散云化开来,这就是熵增的过程。
总之,热力学是一个研究热和能量转移的学科,这些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的法则是全球科学研究和工业实践的基础。
经验 总结 总结归纳提高 引出或定义出 解决 的 能量效应(功与热) 过程的方向与限度 即有关能量守恒 和物质平衡的规律 物质系统的状态变化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1.1 热力学基本概念1.1.1 热力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1、热力学理论基础热力学是建立在大量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宏观理论,是研究各种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规律,由此得出各种自发变化、自发进行的方向、限度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等。
⇨ 热力学四大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Mayer&Joule :能量守恒,解决过程的能量衡算问题(功、热、热力学能等);热力学第二定律——Carnot&Clousius&Kelvin :过程进行的方向判据; 热力学第三定律——Nernst&Planck&Gibson :解决物质熵的计算;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平衡定律:热平衡原理T 1=T 2,T 2=T 3,则T 1= T 3。
2、热力学方法——状态函数法⇨ 热力学方法的特点: ①只研究物质变化过程中各宏观性质的关系,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p 、V 、T etc ) ②只研究物质变化过程的始态和终态,而不追究变化过程中的中间细节,也不研究变化过程的速率和完成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 局限性:不知道反应的机理、速率和微观性质。
只讲可能性,不讲现实性。
3、热力学研究内容热力学研究宏观物质在各种条件下的平衡行为:如能量平衡,化学平衡,相平衡等,以及各种条件对平衡的影响,所以热力学研究是从能量平衡角度对物质变化的规律和条件得出正确的结论。
热力学只能解决在某条件下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它的结论具有较高的普遍性和可靠性,至于如何将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还需要动力学方面知识的配合。
1.1.2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1、系统与环境⇨ 系统(System ):热力学研究的对象(微粒组成的宏观集合体)。
在科学研究时必须先确定研究对象,把一部分物质与其余部分分开,这种分离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是想象的。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热力学是一门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学科,它涉及到物质的热力学性质以及与温度、压力和体积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是热力学研究的基石,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能量。
能量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它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例如,燃烧木材时,木材中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能量的转化和传递是热力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热力学中的另一个基本概念是系统和环境。
系统是研究对象所构成的部分,而环境则是与系统相互作用的外部部分。
系统和环境之间可以通过能量的传递进行交换。
例如,一个封闭的容器中的气体就是一个系统,而容器外部的空气则是环境。
系统和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可以通过热传递或者功来实现。
热力学中的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
根据第一定律,能量在系统和环境之间的转化和传递不会消失也不会增加,只会发生转化。
这意味着能量的总量在一个封闭系统中保持不变。
例如,一个封闭的热水瓶中的热能不会消失,只会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转移到瓶外的环境中。
热力学中的第二定律是热力学定律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根据第二定律,自然界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热量。
这是因为自然界趋向于达到热平衡状态,其中温度是均匀分布的。
例如,当我们将一杯热水放置在室温下,热水会逐渐冷却,直到与室温相等。
热力学中的第三定律是关于绝对零度的定律。
根据第三定律,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物质的熵趋于零。
绝对零度是热力学温标的零点,对应于-273.15摄氏度。
在绝对零度下,物质的分子运动几乎停止,熵的值趋近于零。
这个定律对于研究低温物理学和固态物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以上介绍的热力学定律,热力学还涉及到一些其他重要的概念和定律,如熵、焓、热容等。
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它与能量转化和传递过程中的效率密切相关。
焓是系统内能和对外界做功的总和,它在化学反应和相变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热力学基本概念与热力学定律介绍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学科,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的研究对象是宏观的物质系统,涉及到能量、热量、温度等概念。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热力学定律。
一、热力学的基本概念1. 能量:能量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属性,它是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热力学中的能量包括内能和外能。
内能是物质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和分子内部相互作用能量的总和,而外能则是物质与外界相互作用所具有的能量。
2. 热量:热量是能量的一种传递方式,是指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异而发生的能量传递。
热量的传递方式有传导、传热和辐射。
传导是指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能量传递,传热是指物体表面之间的能量传递,而辐射是指通过电磁波的能量传递。
3. 温度:温度是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度量。
热力学中常用的温标有摄氏度和开尔文温标。
摄氏度是以水的冰点和沸点为基准,将温度划分为100个等分,而开尔文温标则以绝对零度为零点,温度值与摄氏度之间的换算关系为:K = ℃ + 273.15。
4. 热平衡:当两个物体之间没有热量的传递时,它们处于热平衡状态。
在热平衡状态下,两个物体的温度相等。
二、热力学定律的介绍1. 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根据第一定律,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所吸收的热量与对外所做的功之和。
这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ΔU = Q - W,其中ΔU表示内能的变化,Q表示吸收的热量,W表示对外所做的功。
2. 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热量传递方向的定律。
根据第二定律,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是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这是因为热量传递是一个不可逆过程,自然界中热量总是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传递。
3. 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是关于温度的极限性质的定律。
根据第三定律,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物体的熵趋近于零。
绝对零度是理论上的最低温度,它对应着物体分子的最低能量状态。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热力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规律以及物质的性质在能量改变过程中的变化。
它是物理学和化学的基础,也是工程学中能源转化和利用的理论基础。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又称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在一个系统中是守恒的。
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但总能量的量是不变的。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可以通过研究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来分析物体的行为和特性。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研究的是热现象的方向和能量转化的效率。
根据第二定律,热量自然地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
这个原理也被称为热传导的不可逆性。
热力学第二定律还包括热力学温标和熵的概念。
热力学温标将热能与物体的可逆过程联系起来,建立了温度的绝对尺度。
熵是一个衡量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熵的增加反映了系统的混乱程度的增加。
三、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了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所有物质的熵将趋于零。
绝对零度是温度的下限,表示物体所具有的最低能量状态。
热力学第三定律为研究低温物理学和固体物理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工作物质与热源和冷源之间通过一系列的热力学过程进行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循环过程。
常见的热力学循环包括卡诺循环和斯特林循环等。
五、热力学平衡热力学平衡指系统中各部分之间没有流动和状态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热力学平衡是热力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研究系统的宏观性质和宏观变化规律的基础。
六、热力学势热力学势是描述系统热力学状态的函数,常用的热力学势有内能、焓、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等。
热力学势可用于分析和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平衡性以及能量转化和传递的效率等。
总结本文介绍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平衡和热力学势等。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基本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热力学原理,为研究和实践中的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系统是指研究对象的范围,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系统或者多个系统的组合。
根据系统与外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情况,将系统分为封闭系统、开放系统和孤立系统。
2. 热力学状态热力学状态是指系统的一种特定状态,由系统的几个宏观性质确定。
常用的状态参数有温度、压力、体积和能量等。
3.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是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状态变化。
常见的热力学过程有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压过程和等容过程等。
4. 热力学平衡系统的平衡是指系统内各部分之间不存在宏观的能量或物质的不均匀性。
在平衡状态下,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宏观性质是不发生变化的。
5. 热力学势函数热力学势函数是描述系统平衡状态的函数,常见的有内能、焓、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等。
二、热力学定律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热力学表述。
它可以表述为:系统的内能变化等于系统对外界所做的功与系统吸收的热的代数之和。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它对能量转化的方向和效率进行了限制。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系统内部永远不会自发地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这就是热机不能做功的原因。
3. 卡诺定理卡诺定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种推论,它指出在两个恒温热源之间进行热机循环时,效率最高的情况是卡诺循环。
4.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了在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热容为零,即系统的熵在绝对零度时为常数。
三、热力学循环1. 卡诺循环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的热机循环,它采用绝热和等温两个可逆过程。
卡诺循环的效率是所有热机循环中最高的。
2. 斯特林循环斯特林循环是一种理想的外燃循环,它采用绝热和等温两个可逆过程。
斯特林循环比卡诺循环的效率低一些,但是实际上,在制冷机中应用得比较广泛。
3. 布雷顿循环布雷顿循环是一种理想的内燃循环,它采用等容和等压两个可逆过程。
布雷顿循环是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应用比较广泛。
热力学基础知识热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热现象和热能转化的规律。
在我们生活中,也可以看到许多与热力学有关的现象,比如汽车引擎的工作、空调的制冷、发热体的加热等等。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一些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热力学的基本概念1. 温度和热量温度是描述物体热度的物理量,单位是摄氏度(℃)、开尔文(K)、华氏度(℉)等。
热量是指热能的转移量,单位是焦耳(J)、卡路里(cal)等。
两者的联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Q=m×c×ΔT其中,Q表示热量,m表示物体质量,c表示物体的热容量,ΔT表示物体温度变化量。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叫做热力学摩尔容量,指的是单位量物质在温度变化1K时所吸收的热量,单位是焦/摩尔-开尔文(J/mol-K)。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叫做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毁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并且总能量守恒。
从热观点来看,热量也是一种能量,因此热能也具有守恒性质。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它规定了热能转化的方向性,即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不可能反向。
这个定律也成为热力学的增熵定律,指的是一个孤立系统的熵(混乱度)只可能增加,而不可能减小。
二、热力学的应用1.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是指通过对气体或液体的加热或冷却来产生机械功或者热量,再将剩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从而实现能量转化的过程。
熟悉汽车工作原理的人应该都知道,汽车引擎就是一种热力学循环系统,通过燃烧汽油来加热气体,从而产生机械功驱动车轮,同时排放废气。
2. 热力学平衡当物体的温度相同时,此时物体达到了热力学平衡,它们之间的热量不再交换。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一定热力学平衡。
比如,在室内放着一瓶冰水和一只热汤的碗,虽然它们的温度都是20℃,但是它们内部的热量分布不同,因此不能说它们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