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国萍版通信电子线路第四章高频功率放大器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8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0.5 0.4 0.3 0.2 0.1 0 1.0 2 2.0 1 0
≈120
1 0 1 0
3 140 100 20 40 60 80 120 160 180

(2)放大器的集电极效率:
1 P0 2 Vcm I cm1 1 g1 ( c ) P VCC I C 0 2
折线代替晶体管静态特性曲线后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工程上都采用近似估算和实验调整相结合的方法对高 频功率放大器进行分析和计算。折线法就是常用的一种分 析法。
对谐振功率放大器进行分析计算,关键在于求出电流
的直流分量Ic0和基频分量Icm1。
ic=Ico+ Icm1cost+Icm2cos2t+Icm3cos3t+„„
VBB VBZ cos c 故得: Vbm
ic
转移 特性 ic max 理想化 o VBZ vBE
ic
–VBB – c o +c
t –c o +c
必须强调指出: 集电极电流ic虽然是脉冲状, V bm 但由于谐振回路的这种滤 波作用,仍然能得到正弦 波形的输出。
vb vc
Vbm
L 输出
(3)电路工作在丙类工作状态:基级负偏压 外部电路关系式: vBE VBB Vbm cost vCE VCC Vcm cost 晶体管的内部特性: ic gc (vBE VBZ )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电路
根据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可得:
Vbmcosc= VBB +VBZ
ic ic
ic ic
Q
o VBZ o
o
VBE
o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波形图
t
t
t t
VBE
t
谐振功率放大器t 波形图
ic
ic
Q
o
vb e
o
2c
t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波形图
t
2 c是在一周期内的集电极电流流通角
ic
ic
o VBZ
vBE
E
o
2c
t
谐振功率放大器 波形图
t
c可称为半流通角或截止角(意即t= c时,电流被截止)。 为方便起见,以后将c简称为通角
Chapter4 谐振功率放大器
4.1 4.2 概述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4.3
源自文库
晶体管谐振功率放大器的 折线近似分析法 4.4 晶体管功率放大器的高频特性 4.5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组成 4.6 晶体管倍频器
4.1


1、使用谐振功率放大器的目的 放大高频大信号使发射机末级获得足够大的发射功率。
(a)vCE VCC vc
11
4.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关系和效率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输入到基极的信号来控 制集电极的直流电源所供给的直流功率,使之转变为交流 信号功率输出去。 有一部分功率以热能的形式消耗在集电极上,成为集 电极耗散功率。 为了表示晶体管放大器的转换能力引入集电极效率ηc P==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 根据能量守衡定理: Po=交流输出信号功率; Pc=集电极耗散功率; P== Po+ Pc 故集电极效率:
0 = gc(–VBB+Vbmcosc–VBZ) 将式(4)与式(5)相减,即得 ic = gcVbm(cost–cosc) 当t=0时,ic= ic max,因此 ic max= gcVbm(1–cos c) (5)
ic max o 2c t
(1)
vCE= VCC–Vcmcost
(3)
将式(2)代入式(1),得 尖顶余弦脉冲 ic = gc(–VBB+Vbmcost–VBZ) (4) 当t=c时,ic=0,代入上式得 0 = gc(–VBB+Vbmcosc–VBZ) (5) 即 cos VBB VBZ
在非线性谐振功率放大器中,常常根据集电极是否进 入饱和区,将放大区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 1)欠压工作状态: 集电极最大点电流在临界线的右方, 交流输出电压较低且变化较大。
0 ic 临界线 过压区 gcr 欠压区 vBE
2)过压工作状态: 集电极最大点电流进入临界线之左的饱和区, 交流输出电压较高且变化不大。 3)临界工作状态: 是欠压和过压状态的分界点, 集电极最大点电流正好落在临界线上。
1. 保持Icm1不变 , 提高Vcm :即输入回路不变 , 调整输出 回路,通过提高RL及UCC以获得大的Vcm , P0; 2. 保持RL不变 , 提高Icm1 :即输出回路不变 , RL及VCC不 变,可调整输入回路,通过提高iCmax及调整θ以获得大的 Icm1 , Vcm , P0 。
I cm1 iC max ( )
a. 保持θ不变 , 增加iCmax ; b. 保持iCmax 不变 , 增加α1(θ) .
a. 保持θ不变 , 增加iCmax : 如提高gc , Vbm和VBB
i B / iC
转移 特性 理想化 o V
BZ
iC
-VBB
- c
+ c
t
vB
v
b
- c 0 + c
0
V bm
Vbm
t
b. 保持iCmax 不变 , 增加α1(θ) : 如调整θ=1200 .
2.0
1.0
3 140 100 20 40 60 80 120 160 180
① 由上图曲线可知: 1 ( ) 极端情况=0时, g1 (c ) 2 0 ( ) 若此时=1,可达100%,但此时P0=0,无功率输出.
!
n
② 由右图可见: 由前面对功率的讨论可 知:当≈120时,Icm1 /iCmax 达到最大值。即在iCmax 与负载阻抗RL为某定值 的情况下,输出功率将 达到最大值。但此时放 大器处于甲乙类工作状 态,效率太低。
• 宽带高频功率放大器以宽带传输线为负载。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分析方法:图解法,解析法
4.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i
c
1、原理电路 (1)晶体管的作用是在将供电 电源的直流能量转变为交流能 量的过程中起开关控制作用。
(2)谐振回路LC是晶体管的负载
iB + vb – VBE – – + VBB
+ vCE – iE – VCC + C – vc +
4、高频功率放大器与低频功率放大器的异同之处 共同之处:都要求输出功率大和效率高。 功率放大器实质上是一个能量转换器,把电源供给 的直流能量转化为交流能量,能量转换的能力即为功率 放大器的效率。 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输出功率与效率 不同之处:工作频率与相对频宽不同;
放大器的负载不同;
放大器的工作状态不同。
c
Vbm
VBB VBZ cos c Vbm
ic
(6)
转移 特性 ic max 理想化 o VBZ vBE vc
ic
知道Vbm、VBB与VBZ各值, c的值便完全确定。
Vb
m
–VBB – c o +c
t –c o +c
Vbm
t
ic = gc(–VBB+Vbmcost–VBZ) (4)
缓冲 高频振荡 倍频 高频放大 调制 传输线 声音 话筒 音频放大 (直流电源未画)
2、功率信号放大器使用中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①高效率输出 ②高功率输出 联想对比: 谐振功率放大器与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谐振功率放大器与低频功率放大器;
3、谐振功率放大器与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异同之处 相同之处:它们放大的信号均为高频信号,而且放大器的负 载均为谐振回路。 不同之处:激励信号幅度大小不同; 放大器工作点不同; 晶体管动态范围不同。
谐振功率放大器转移特性曲线
t
2、电流与电压波形:
vBE vb VBZ –VBB ib
谐振功率放大器中各部分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t
ic iB + vCE VBE – – + VBB – iE – VCC + C – vc + L 输出
t ic
+ vb –
t vCE Vcm Vcm VCC t
谐振功率放大器通常工作于丙类工作状态,属于非线性电路
谐振功率放大器通常用来放大窄带高频信号,其工作状 态通常选为丙类工作状态(c<90),为了不失真的放大信
号,它的负载必须是谐振回路。
非谐振功率放大器可分为低频功率放大器和宽带高频 功率放大器。 • 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负载为无调谐负载,工作在甲类或 乙类工作状态;
Vcm 2 1 1 2 输出交流功率: P V I I 0 cm cm1 cm1 RL 2 2RL 2
Vcm ——回路两端的基频电压幅度 Icm1 ——基频电流幅度 RL ——回路的负载阻抗
讨论:如何提高P0?
1 1 P0 Vcm I cm1 I cm12 RL 2 2
(2)
gcr 为临界线的斜率
式(1)和(2)是折线近似法的基础,应很好地掌握。
4.3.3 集电极余弦电流脉冲的分解
当晶体管特性曲线理想化后,丙类工作状态的集电极 电流脉冲是尖顶余弦脉冲。这适用于欠压或临界状态。
晶体管的内部特性为: ic=gc(vBE–VBZ) 它的外部电路关系式 vBE= –VBB+Vbmcost (2)
!
1 0
≈70
1
0.5 0.4 0.3 0.2 0.1 0 1.0 2 2.0
0 1 0
3 140 100 20 40 60 80 120 160 180

因此,为了兼顾功率与效率,最佳通角取70左右.
4.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折线近似分析法
4.3.1 折线法
所谓折线法是将电子器件的特性曲线理想化,用一组
折线分析法的步骤:
1、测出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ic~ vBE及输出特性曲线ic~ vCE, 并将这两组曲线作理想折线化处理;
2、作出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动态特性曲线;
3、根据激励电压vb的大小在特性曲线上画出对应电流脉
冲ic和输出电压vc的波形;
4、分析功放的外部特性,即分析放大器的外部供电电压 或负载的变化将如何影响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功率、 效率等指标的。
5、工作状态: 功率放大器一般分为甲类、乙类、甲乙类、丙类等工作 方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还提出了丁类与戊类放大器。
表 2-1 不同工作状态时放大器的特点 工作状态 甲类 乙类 甲乙类 丙类 丁类 半导通角 c=180 c=90 90<c<180 c<90 开关状态 理想效率 50% 78.5% 50%<<78.5% >78.5% 90%~100% 负 载 电阻 推挽,回路 推挽 选频回路 选频回路 应 用 低频 低频,高频 低频 高频 高频
vCE
ic gc
ic
临界线 过压区 gcr 欠压区 vBE
理想化折线 (虚线) 0
VBZ (a)
vBE
0 (b)
vCE
则转移特性方程可写为 ic =gc(vBE–VBZ) (vBE>VBZ) (1) 则临界线方程可写为
i c gc vCE 常数 vBE
gc 为转移特性方程的斜率
ic=gcrvCE
Vcm I cm1RL 集电极电压利用系数 VCC VCC
I cm1 1 ( ) g1 (c ) 波形系数,是通角的函数;越小, I C 0 0 ( ) g1 (c ) 越大
1 P0 2 Vcm I cm1 1 g1 ( c ) P VCC I C 0 2
讨论:如何提高效率?
因此,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提高效率的途径有二: 一是提高电压利用系数 。即提高Vcm,使其尽量接近于VCC.
g1 (c ) . 二是提高波形系数 g1 (c )。 g1 (c ) 是 的函数,减小角可提高
n 0.5
1 0 1 0 1 0 2
=0
0.4 0.3 0.2 0.1 0
4.3.2 晶体管特性曲线的理想化及其特性曲线
根据理想化原理, 晶体管的静态转移特性可用交横轴于 VBZ的一条直线来表示(VBZ为截止偏压)。
ic gc ic 临界线 过压区 gcr 欠压区 vBE
理想化折线 (虚线) 0
VBZ (a)
vBE
0 (b)
晶体管实际特性和理想折线
vCE
根据理想化原理,在放大区,集电极电流只受基极电压的控制, 与集电极电压无关; 在饱和区,集电极电流只受集电极电压控制,而与基极电压无关。
Po Po c P Po Pc
4.2.2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关系和效率 (1)功率关系
直流电源所供给的直流功率P= ,一部分转变为交流 信号功率P0输出去。 另一部分功率以热能的形式消耗在集电极上,成为集 电极耗散功率Pc 。 根据能量守衡定理: P= =P0+Pc 直流功率:
P VCC IC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