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高频功率放大器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66
高频电子线路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分)第二章选频网络1、LC 串联电路处于谐振时,阻抗()。
A、最大B、最小C、不确定2、L C并联谐振电路中,当工作频率大于、小于、等于谐振频率时,阻抗分别呈()。
A、感性容性阻性B、容性感性阻性C、阻性感性容性D、感性阻性容性3、在LC并联电路两端并联上电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改变了电路的谐振频率B、改变了回路的品质因数C、改变了通频带的大小D、没有任何改变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1、在电路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与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相比较A、增大B减小C相同D无法比较2、三级相同的放大器级联,总增益为60dB,则每级的放大倍数为()。
A、10dB B 、20 C、20 dB D、103、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A)增益太大(B)通频带太宽Cb' c的反馈作用(D)谐振曲线太尖锐。
第四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混频器(C)晶体管集电结电容1、通常超外差收音机的中频为( )A) 465K B) 75KHZ ( C) 1605KHZ ( D) 10.7MHZ2、接收机接收频率为fc ,fL >( A) fc > fI fc+fI B) fL+fc C) fc+2fI( D)3、设混频器的fL >fC 产生的干扰称为( ,即fL =fC+fI )。
,若有干扰信号fn=fL+fI ,则可能(A)交调干扰(B)互调干扰(C)中频干扰(D)镜像干扰4、乘法器的作用很多,下列中不属于其作用的是(A、调幅B、检波C、变频D、调频5、混频时取出中频信号的滤波器应采用( )(A)带通滤波器(B)低通滤波器(C)高通滤波器(D)带阻滤波器(A)相加器(B)乘法器(C)倍频器(D)减法器7、在低电平调幅、小信号检波和混频中,非线性器件的较好特性是()A、i=b0+b1u+b2u2+b3u3 B 、i=b0+b1u+b3u3 C、i=b2u2 D、i=b3u38、我国调频收音机的中频为( )( A) 465KHZ ( B) 455KHZ ( C) 75KHZ ( D) 10.7MHZ9、在混频器的干扰中,组合副波道干扰是由于 ------- 造成的。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旨在介绍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实际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高频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技能,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3. 学习高频电子线路分析与仿真的工具和技术;4. 理解高频电子线路的主要应用领域,并能应用于实际设计中;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高频电子线路概述1. 高频电子线路概述及应用领域介绍2. 高频电子线路的特点和要求第二章:高频电子线路基础知识1. 电磁波基础2. 传输线理论和特性阻抗3. 矩形波导和同轴线4. 常用高频电子元器件的特性和参数第三章:射频放大器设计1. 射频放大器的基本原理2. BJT 和 MOSFET 射频放大器设计3. 基于微带线的封装和设计4. 射频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第四章:射频混频器与频率合成器设计1. 射频混频器的原理和分类2. 射频混频器设计方法与技巧3. PLL 频率合成器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第五章:高频功率放大器设计1.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和技巧3. 不同类别功率放大器的对比分析第六章:高频滤波器设计1. 高频滤波器的基本知识和分类2. 高频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工具3. 常用高频滤波器设计案例分析第七章:天线设计与工艺1. 天线的基本原理和参数2. 天线的设计方法和工艺要求3. 天线与射频系统的匹配与优化第八章:实验与实践1.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室的基本设备和仪器2. 实验操作技巧与安全注意事项3. 设计与验证高频电子线路的实践项目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等;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参考书目1. 《高频电子线路设计基础》作者:XXX2. 《射频电子线路设计与仿真》作者:XXX3. 《高频功率放大电路技术》作者:XXX六、教学团队本课程由资深高频电子线路工程师和教授担任,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能够提供全面的教学指导和辅导。
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2.1 谐振功率放大器基本工作原理2.2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分析2.3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高频特性2.4 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2.5 高效率高频功率放大器及功率合成技术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一、工作状态分类A 类(甲类)、B 类(乙类)、C 类(丙类)等。
i i BEC tCu QA 类(甲类):工作点Q 较高(I CQ 大),信号360°内,管子均导通。
通角:θ=180 °U CCR LR L′N 1∶N 2RBVCBu i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甲类功放电路及交、直流负载线i Ct 0I C Q I C QI C Qu CE i Cu CEt00U CE QU CU CCQ直流负载线交流负载线i B1R L′-I CR B 为偏置电阻,决定Q 点的I CQ 及I BQ 。
变压器是理想的,则直流工作点电压U CEQ =U CC ,直流负载线为一垂直线,而交流负载线通过Q 点,其斜率为(-1/R ′L )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CQCC C CQ CC TE I U dt t I I U TP ⋅=+=∫)sin (10ω1.电源功率P E2. 交流输出功率P LLC C C C C TL R U I U tdt I t U TP ′=⋅=⋅=∫22121sin sin 1ωωCC Cm U U =CQCm I I =CQCC CC E L I U I U P P 21==ηA 类放大器无信号时,效率为零,信号最强时最大效率只有50%。
这是A 类放大器的致命弱点,也是晶体管功率放大器极少采用A 类放大器的原因。
%50max =η一般: 20%~30%第2章高频功率放大器i C t 0i Cu BEQπ2π0u iV 1V 2V 0VD1VD 2I COi C1i C2U CCu o-U EER Li C1i C2B 类(乙类):工作点Q 选在截止点,管子只有半周导通,另外半周截止。
第五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一)选择题1. 高频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是指____D____。
A )信号总功率B )直流信号输出功率C )二次谐波输出功率D )基波输出功率2. 高频功率放大器功率增益是指_____B__________。
A )基极激励功率与集电极输出功率之比B )集电极输出功率与基极激励功率之比C )不能确定3.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晶体三极管作用是______B__________。
A )开关作用B )按照输入信号变化的规律,将直流能量转变为交流能量C )A 和B4.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中两电源的作用_____B___和___C_____。
A )U BB 是能量的来源B )U CC 是能量的来源C )U BB 保证晶体管工作在丙类D )U CC 保证晶体管工作在丙类5. 为使高频功率放大器有较高的效率,应工作____B____状态,角度___C_____。
A ) 乙类B ) 丙类C ) 小于90°D ) 大于90°(三)判断题1.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原工作于临界状态,由于外接负载的变化而使e R 增加,致使放大器工作于过压状态。
现若将输入信号b U 减小,使放大器仍工作在临界状态,这时放大器的输出与原来相同。
( × )2.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为e c R I P 21021 ,CC U 、BB U 、b U 一定时,e R 越大,则0P 也越大。
( × )3.在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级中,匹配网络的阻抗变化作用时将负载转换为放大器所要求的最佳负载电阻。
( √ )4.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若要求输出电压平稳,放大器应选择临界工作状态。
( × )5.原工作于临界状态的丙类高频放大器,当其负载断开,0C I 减小,1C I 减小,0P 减小。
( √ )6.不可以用高频功放构成倍频器。
(× )(四)问答题和计算题1.甲类、乙类、丙类功率放大器各有什么特点?试详细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