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发动机的分类
- 格式:docx
- 大小:14.83 KB
- 文档页数:1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授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包括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统等。
3. 培养学生对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2. 发动机的分类3.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3.1 气缸3.2 活塞3.3 曲轴3.4 配气机构3.5 燃料供给系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统的原理及维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2. 使用图解法展示发动机的总体构造,使学生直观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维修和保养技能。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发动机的图片、图表和案例资料。
2. 准备教学PPT,展示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和各部件功能。
3. 准备发动机实物或模型,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发动机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
3. 展示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图片,讲解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4. 深入讲解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统的原理和功能。
5. 分析实际案例,讲解发动机维修和保养的方法和技巧。
6.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绘制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图。
2. 列举发动机的分类及其特点。
3. 描述气缸、活塞、曲轴、配气机构和燃料供给系统的作用。
八、课后作业:1. 复习发动机的总体构造及其功能。
2. 了解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方法。
3. 收集有关发动机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十、课程拓展:1. 邀请发动机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发动机生产工艺和新技术。
第一篇内燃机工作原理一、概述凡是把某种形式的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都可以叫做发动机。
各种发动机因能源不同又可分为:风力发动机、水力发动机和热力发动机等。
热力发动机就是把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因燃料燃烧所处部位不同,热力发动机又可分为外燃机和内燃机两大类。
燃料在发动机外部燃烧的叫外燃机。
如蒸汽机、汽轮机等。
燃料直接在发动机内部燃烧的叫内燃机。
如柴油机、汽油机、煤汽机等。
内燃机与外燃机比较,具有以下优点:1、热效率高。
目前增压柴油机最高热效率可达46%,而蒸汽机只有11—16%。
2、功率范围广,适应性广。
最小的发动机不到1马力,最大的可达50000马力。
同一型号的发动机,经过少量改装,又可适应各种不同用途的需要。
3、结构紧凑、重量轻、尺寸小。
4、使用操作方便,起动快。
正常情况下,一般的柴油机或汽油机能在3—5秒时间内起动,并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全负荷运转,而且操作比较轻便。
5、运转安全。
二、内燃机的分类内燃机的结构形式很多,现代汽车发动机按下列方法分类。
(一)按采用的燃料不同可分为:柴油机、汽油机、煤油机和煤气机等。
(二)按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冲程数可分为:四冲程发动机活塞重复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工程循环。
二冲程发动机活塞重复二个冲程完成一个工程循环。
(三)按气缸冷却方式可分为:水冷发动机和风冷发动机。
(四)按发动机气缸数可分为: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
(五)按燃料在气缸内的着火方式可分为:压燃式发动机利用气缸内被压缩的空气所产生的高温高压使燃料着火燃烧。
柴油机就属于这种着火方式。
点燃式发动机利用外界热源(如电火花)点燃燃料,使其着火燃烧。
如汽油机、煤油机、煤气机都属于这种着火方式。
(六)按用途可分为:固定式发动机发动机用作固定作业的动力,如发电、排灌、农产品加工等作业。
移动式发动机发动机用作移动机械的动力,如汽车的发动机。
(七)按发动机转速或活塞平均速度可分为:高速发动机、中速发动机和低速发动机。
汽车机械基础(教案)第一章:汽车概述1.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和参数。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情况,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汽车的主要性能和参数。
1.3 教学内容1. 汽车的概念与分类2.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3. 汽车的主要参数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1.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的分类2. 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和参数第二章:发动机原理与结构2.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分类和结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
2.2 教学目标1. 了解发动机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
2.3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2. 发动机的分类3. 发动机的结构组成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2.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发动机的基本原理2. 发动机的分类和结构组成第三章:汽车传动系统3.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作用,掌握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3.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
3.3 教学内容1. 汽车传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3.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传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第四章:汽车制动系统4.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作用,掌握制动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4.2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掌握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
4.3 教学内容1. 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4.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5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汽车制动系统的原理2. 汽车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第五章:汽车电气系统5.1 课程介绍本章主要介绍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主要部件。
《汽车构造》发动机部分复习提纲名词解释:轴距、汽车总质量、汽车整备质量、上止点、下止点、活塞行程、气缸工作容积、发动机排量及计算公式、燃烧室容积、压缩比及计算、发动机工作循环、气门间隙、配气定时、过量空气系数、空燃比,充气效率。
第一章:绪论1、汽车由哪四个部分构成?有哪些类型?第二章:发动机概述1、掌握发动机的定义、分类及其基本构造。
2、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总体构造上有何异同 ?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掌握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曲柄连杆机构1、请说出曲柄连杆机构的功用、具体组成和装配位置。
2、掌握气缸体的形式及气缸排列方式。
3、为什么大多数气缸要用缸套?试比较干式和湿式缸套的特点。
4、活塞的作用是什么 ? 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分别是什么?5、掌握活塞环的分类和作用以及活塞销的作用。
6、试述连杆的作用、构造以及定位方式。
7、曲轴的作用有哪些?曲拐的布置与哪些因素有关?8、作出六缸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框图(作功顺序: 1- 5-3-6-2-4)第四章:配气机构1、掌握配气机构的作用和布置形式。
2、以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为例说出配气机构各部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什么叫气门间隙?标准值一般为多少?气门间隙过大和过小对发动机有何影响?4、什么是配气相位?作出并分析配气相位图。
5、什么是进气提前角、进气延迟角、排气提前角、排气延迟角、气门重叠角?如何进行计算?6、配气机构中气门组包括哪些零件 ?气门传动组包括哪些零件 ?第五章:汽油机燃油供给系1、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分类?。
2、掌握电控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各部件的作用。
4、空气流量传感器分为哪几种?它们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第六章: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1、简述柴油机供给系的功用、组成以及高、低压以及回油路的供给路线。
2、简述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法与燃烧过程。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史一、蒸汽机时代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刚刚起步。
当时最常见的发动机是蒸汽机。
蒸汽机利用水蒸气的压力产生动力,推动车辆运行。
然而,蒸汽机存在着体积庞大、重量沉重、启动困难等问题,限制了汽车的使用范围和性能。
二、内燃机的诞生1886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了第一台可供商业使用的汽车,搭载的是一台内燃机。
内燃机利用燃料在内部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活塞运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相比蒸汽机,内燃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启动快的特点,大大提升了汽车的性能。
三、早期汽油机在内燃机诞生后的几十年里,汽车发动机的核心技术逐渐完善。
早期的汽油机使用点火器将燃料点燃,产生爆炸推动活塞运动。
然而,这种点火方式不够精确,容易引起爆燃、功率不稳定等问题。
四、电喷技术的引入20世纪60年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汽车发动机的革新提供了可能。
电喷技术的引入使得燃料的喷射更加精准,燃烧效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电喷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发动机的性能得到了质的提升。
五、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涡轮增压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汽车发动机的发展。
涡轮增压器通过利用废气的能量推动涡轮,从而增加进气量和压力,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涡轮增压技术的引入使得小排量发动机能够获得与大排量发动机相当的动力,同时还能减少燃油消耗。
六、电动机的兴起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汽车发展的热点。
电动机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无排放、低噪音,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
目前,电动汽车的技术仍在不断进步,电池容量的提升、充电设施的完善将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七、混合动力技术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混合动力技术逐渐应用于汽车发动机。
混合动力发动机结合了传统内燃机和电动机的优点,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两者的协同工作。
混合动力汽车在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上都具有较大优势,是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商标尼斯分类第7类第七类机器和机床;电机和发动机(陆地车辆除外);机器联轴器和传动部件(陆地车辆除外);非手动农业用具;恒温箱自动售货机【注释】第七类主要包括机器、机床、电机和发动机。
这一类别尤其包括:――各类马达和引擎的部件;――电动清洁机器和装置。
本类尤其不包括:--一些特殊机器和机床(参考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商品分类表);——手动手动工具和器具(VIII类)陆地车辆用电机和发动机(XII类)。
0701农业用机械及部件(不包括小农具)070008农业机械,070009农业起卸机,070028犁,070043打谷机,070051收割机械,070051割草机和收割机,070058捆干草装置,070058捆干草机,070089玉米脱壳机,070089谷物除壳机,070089谷物去壳机,070100犁铧,070138中耕机,070148铲草皮犁,070158排水机,070168植物茎、柄、叶分离器(机器),070169谷物脱粒机,070186摊晒机,070188割草机用刀,070201割草机,070210切草机,070210稻草切割机,070213耙土机,070214喷雾器(机器),070214喷雾机(机器),070214喷雾机,070223切草机刀片,070268收割机,070269收割捆扎机,070270收割脱粒机,070323耙机用耙,070324耙机,070344除草机,070348播种机(机器),070379扬谷机,070388非手动的农业器具,070513机动中耕机※c07001移栽机、c070002植树机、c07003种子发芽机、c07004沼气排放机、c07005种子清洗设备、c070366采茶机注:1.喷雾器(机器),喷雾机(机器),喷雾机与0803杀虫剂用喷雾器(手工具),杀虫剂用喷洒器类似,与第九版及以前版本0803杀虫喷雾器(手工具),杀虫剂喷雾器(手工具),杀虫用喷雾器交叉检索;2.排水机与1108农业排灌机相似;3.本类似群与第七版及以前版本的0708采茶机交叉检索。
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分类
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一般指的是推力在1000马力以下的发动机。
这
种类型的发动机广泛应用于一些小型飞机、直升机以及通用航空领域,如喷气飞机、螺旋桨飞机等。
从技术分类上看,中小型航空发动机主要分为活塞发动机和涡轮
发动机两大类。
活塞发动机通常适用于小型飞机,操作简单,维护成
本低,但推力不如涡轮发动机强大。
而涡轮发动机则具有更高的功率
和推力,适用于速度更快、负载更重的飞机。
涡轮发动机又可根据不同的原理和结构来进一步分类,包括涡轮
喷气发动机、涡轮传动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等。
这些发动机在
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上有所区别,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
类型。
另外,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在设计上也越来越注重环保和节能方面
的考虑,以满足当今人们对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的需求。
例如,一些
新型涡轮发动机采用了先进的燃烧技术和材料,减少了废气排放,提
高了燃烧效率,从而实现了更高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能。
总的来说,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在现代航空工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
的角色,其分类和设计上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为航空业的发展带来了
更多的可能性和机遇。
希望未来在这一领域中能够看到更多创新的技
术和产品,为航空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海的船外机维修手册摘要:一、前言二、船外机的概述与分类三、船外机的选购与安装四、船外机的使用与维护1.使用注意事项2.日常维护保养3.定期检查与维修五、船外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六、船外机的拆卸与组装七、船外机的存放与运输八、结语正文:【前言】海的船外机维修手册旨在为广大船外机使用者提供详细的维修保养知识和操作指南。
本文将详细介绍船外机的概述、分类、选购与安装、使用与维护、常见故障处理、拆卸与组装以及存放与运输等方面的内容,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船外机的使用技巧。
【船外机的概述与分类】船外机,又称舷外机,是一种安装在船体外部,用于驱动船舶前进的动力装置。
根据发动机类型,船外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液化气机等;根据发动机数量,可分为单缸、双缸、三缸等。
【船外机的选购与安装】在选购船外机时,应根据船只的大小、用途和个人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发动机类型和规格。
安装船外机时,务必按照安装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确保安装位置、角度和固定措施符合要求。
【船外机的使用与维护】1.使用注意事项:启动前检查油量、电路、点火系统等;启动后保持低速运转,逐渐加速;避免长时间高速运转;避免在油箱缺油情况下运行。
2.日常维护保养:定期更换机油、滤清器、火花塞等;保持发动机表面清洁;定期检查皮带、螺丝等紧固件。
3.定期检查与维修:每隔一定时间,对船外机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船外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如发现船外机无法启动、运转不稳定、油耗增加等问题,可参考本文后续章节,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船外机的拆卸与组装】在需要对船外机进行拆卸或组装时,应先熟悉各部件名称和功能,遵循拆卸组装顺序,确保操作安全。
【船外机的存放与运输】长时间不使用船外机时,应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运输过程中,注意固定好机器,防止因晃动造成损坏。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广大船外机用户对船外机的使用与维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第1篇第一章:概述1.1 发动机设计的重要性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
因此,发动机设计在汽车行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手册旨在为从事汽车发动机设计工作的工程师提供一份全面、实用的设计指导。
1.2 发动机设计手册的内容本手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发动机概述2. 发动机类型及特点3. 发动机结构设计4. 发动机性能设计5. 发动机材料与工艺6. 发动机测试与验证7. 发动机设计实例8. 发动机设计发展趋势第二章:发动机概述2.1 发动机的定义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等交通工具。
2.2 发动机的分类根据燃料的不同,发动机可分为内燃机和电动机两大类。
内燃机又分为汽油机、柴油机和燃气轮机等;电动机分为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和燃料电池等。
2.3 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带动曲轴旋转,实现能量转换。
第三章:发动机类型及特点3.1 汽油机汽油机是一种将汽油作为燃料的内燃机,具有以下特点:(1)燃烧温度低,热效率较高;(2)排放污染物较少;(3)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4)启动性能好,便于小型化。
3.2 柴油机柴油机是一种将柴油作为燃料的内燃机,具有以下特点:(1)燃烧温度高,热效率较高;(2)排放污染物较多;(3)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4)启动性能较差,不易小型化。
3.3 燃气轮机燃气轮机是一种将燃气作为燃料的内燃机,具有以下特点:(1)燃烧温度高,热效率较高;(2)排放污染物较少;(3)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4)启动性能较差,不易小型化。
第四章:发动机结构设计4.1 发动机总体结构发动机总体结构包括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活塞、连杆、曲轴、凸轮轴、配气机构、燃油喷射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等。
4.2 气缸体设计气缸体是发动机的基础结构,其设计要点如下:(1)结构强度和刚度满足使用要求;(2)散热性能良好;(3)易于加工和装配。
星型七缸发动机工作原理
星型七缸发动机也称为外周式引擎,是一种小型高速旋转内燃机。
它有七个气缸,排列呈星型。
每个气缸都有自己的活塞,并且它们的连杆都与一个中央转子相连。
作为外周式的发动机,它的工作原理与传统的发动机是截然不同的。
1. 空气流入
在发动机正常工作之前,空气必须流入其中。
在星型七缸发动机中,空气通过输入口进入到外沿的压力涡轮中。
当压力涡轮旋转时,它压缩了空气并将其向下推入到发动机底部的压力室中。
2. 燃烧
压缩的空气会在各自的气缸内与燃油混合,然后被点燃。
由于星型七缸发动机的气缸非常接近,这种混合和燃烧格外有效,并且使得发动机产生更多的功率。
3. 转动
在燃烧过程中,各个活塞都向下移动,将其动能传递到中央转子上。
转子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旋转,并把多个气缸的运动合并在一起。
由于气缸内部的燃烧顺序有着高度精确的控制,因此发动机可以在不同的转速和负载下运行。
4. 输出
当转子旋转时,它将一段连杆与输出轴连接在一起。
这个输出轴可以被用来驱动电动发电机,船舶发动机,甚至可以发电产生电能。
发动机的输出可以随着转子的转速而变化,而且这些发动机也可以有不同的转速来适应其用途。
综上所述,星型七缸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其他发动机有很大的不同。
它使用中央转子来收集并集中多个气缸的动能,从而产生更高的转速和更大的输出功率。
这种发动机在一些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它们的高性能和高效率使得它们成为一种相对较新的常见选择。
七种发动机的分类
发动机是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动力的设备。
根据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发动机可以被分类为七种主要类型:
1. 内燃发动机:这是最常见的发动机类型,它利用燃料的可燃性来生成动力。
内燃发动机又分为两种类型:
●压燃式发动机(如柴油发动机):通过将燃料喷入高温高压的压缩空
气中实现燃烧,从而驱动活塞运动。
●火花点火式发动机(如汽油发动机):通过在燃料和空气混合物中产
生火花来引发燃烧,从而产生动力。
2. 外燃发动机:外燃发动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传递给工作流体(如水蒸气或热油),并通过与工作流体的热交换来产生动力。
蒸汽机和燃油发动机是典型的外燃发动机。
3. 蒸汽发动机:蒸汽发动机利用水蒸气的膨胀力来产生动力。
它们通常包括蒸汽涡轮机和蒸汽往复式发动机两种类型。
蒸汽发动机曾在过去用于驱动火车和船只等大型交通工具。
4. 涡轮发动机:涡轮发动机利用涡轮机械能产生动力。
这种发动机的工作流程包括压气机(压缩空气)、燃烧室(燃烧燃料)和涡轮(从热气流中抽取能量)。
常见的涡轮发动机类型包括涡轮喷气发动机、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电机。
5. 电动发动机:电动发动机利用电能产生动力。
这类发动机通常是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来驱动车辆或机械设备。
电动发动机在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6. 核动力发动机:核动力发动机使用核能来产生动力。
这种类型的发动机通过控制核裂变或核聚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来产生动力。
核动力发动机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7. 动力推进系统(APS):动力推进系统是一种将气流从环境中吸入,将其压缩并加热,然后通过喷射产生推力的发动机。
它常用于喷气式飞机和火箭等高速运载工具。
这些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分类的主要类型。
每种发动机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合,它们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