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第二课时精选习题(精品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35.76 KB
- 文档页数:3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的认识。
(教材第11~13页)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的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熟练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长方体框架、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课件等。
师:请同学们自己说说已经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师:请每位同学拿一张长方形纸用手摸一摸,什么感觉?生:平平的。
师: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作平面图形。
师:(出示纸盒)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都是立体图形。
师:这些物体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我们还能在它们所占的位置上放别的物体吗?生:不能。
师:可见立体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的立体图形,并说出哪些是长方体。
教师引入课题,说明本节课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平面图形,引出立体图形,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1.利用学生准备的学具来认识长方体。
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生:面。
(板书:面)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生:有一条边。
师:这条边叫作棱。
(板书:棱)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生:点。
师:相交的这点叫作顶点。
(板书:顶点)师:同学们观察自己的长方体,交流、讨论老师提出的几个问题。
课件出示讨论提纲:①长方体有几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哪些棱长度相等?棱可分为几组?怎样分?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用课件演示或用长方体指出: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分3组,相对的4条棱为1组。
《长方体的认识》第2课时教案
合作探究建立模型
拓展应用内化新知
回顾反思提升思维3、思考:下面哪几个面能围成
长方体,你是怎么想的?
(1)说一说,看到的信息
(2)独立思考
(3)交流并讨论哪几个面能围
成长方体?
(4)总结
对面相等:找出三组相等的面。
(5)你能画出围成的图形吗?
并标出长宽高。
(6)如何将这个长方体变成正
方体?
4、拓展应用
(1)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
少?并求出它们的棱长总和。
(2)计算出长方体、正方体的
底面积。
(3)看图回答问题
(4)做长方体、正方体
(5)书13页第8题
5、你有哪些收获?
(1)学生说出图形的长
与宽
(2)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
(4)汇报并说清理由
根据特征
画一画
(5)学生试画并展示
(6)学生试画并说出理
由。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学生想像完成的图形
并完成下题
根据特征围
出图形,培
养学生空间
想像能力
内化长方体
、正方体的
联系
巩固并灵活
应用长方体
、正方体特
征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根据长方体、正方体特征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教案下册长方体的认识练习课课题长方体的认识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应用“长方体相对的棱都相等”等特点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有更清晰地了解。
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模型、纸盒、剪刀、尺子。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一.复习旧知:1.引导学生说一说:教师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
2.提问:棱长分别是它们的什么?(在长方体中:棱长分为三组:长、宽、高)二.练习练一练第1题1.请学生拿出自带的长方体、正方体。
2.引导学生讨论: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几条棱。
在测量中允许结果出现一定的误差。
练一练第2题应用“长方体相对的棱1.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2.它们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
1.对长方体、正方体进行测量。
2.进行反馈。
主要要测量的是哪里?1.学生进行讨论。
2.集体反馈。
通过提问,使学生对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长有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练一练第1题主要让学生知道应测量哪几条棱。
练一练第2题,利用长方体相对的棱都相等及长方形的计算公式,计算长方形六个面的面积,培养学生解决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学生学习活动过程设计意图都相等”特点及长方形面积公式。
学生在订正的同时,教师完成板书多请几名同学来说自己的计算方法,特别提问:是怎么知道的?练一练第3题1.教师知道学生读懂题目要求。
2.让学生根据长方体3.指导学生4.交流时主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运用长方体“棱”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图。
2.学生尝试计算各面的面积。
3.独立计算。
4.集体订正。
长和宽分别是多少?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思考:长方体六个面的长、宽分别是多少?2.自己尝试在8个图形中去找一找。
3.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1.学生独立尝试解决。
《长方体的认识》第2课时测评习题
一、填空。
1、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三条()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有()条棱,有()个顶点。
2、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
(1)长方体的上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
()
(2)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
(3)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
(4)用铁丝焊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铁丝6厘米。
()
三、选择题。
1、我们在画长方体时一般只画出三个面,这是因为长方体()。
A.只有三个面 B.只能看到三个面 C.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2、用一根长()铁丝正好可以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框架。
A.28厘米 B.126平方厘米 C.56厘米 D.90立方厘米3、做一个长方体抽屉,需要()块长方形木板。
A.4 B.5 C.6
4、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0米,宽10米,深2米,这个水池占地()平方米。
A.200 B.400 C.520
四、解决问题
1、小卖部要做一个长2.2 米,宽0.4米,高0.8米的玻璃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
2、3、用丝带捆扎一个长25cm、宽20cm、8cm的长方体礼品盒(如有图)。
接头处的丝带长40cm,捆扎这个盒子至少需要多长的丝带?
【思维发散训练】
1.一只蚂蚁,从A点(如图)沿着长方体的棱爬向B点,最短的路线有几条?
2.在一个立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有A、B、C、D、E五个字母,其中两个面写有相同的字母。
下面是它的三种放置图,问:哪个字母被写了两遍?
参考答案
一、1、棱棱顶点 12 8
2、40
3、25 20 500
二、判断(1)×;(2)√;(3)√;(4)×。
三、选择题 1、C 2、C 3、B 4、A
四、1、13.6 2、252
【思维发散训练】
1.6条
2.C被写了两遍。
提示:由题中的(1)、(2)图可知B、C中有一个被写了两遍;由(2)、(3)图中可知C、C中有一个被写了两遍,因此可以断定C被写了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