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卷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5
汉源一中高2010级2011——2012学年(上)半期测试试题卷I 卷一、选择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30分)(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血渍.(zì)讹.(é)传穿凿.(zuó)忖度..(cǔn duó)B.封诰.(gào)内帷(wěi)自恃.(shì)惶悚..(huáng sǒng)C.模.(mú)样轻薄.(bó)戕.(qiāng)害盥漱..(guàn shù)D.孽.(niè)障勒.(lēi)死诨.(hùn)名纨绔..(wán kuà)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A.娥眉钩连抚赝咨嗟B.蘖根缭绕憔悴谪居C.苍海惘然报晓锦瑟D.茫然恬然杜鹃嘲哳3、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3分)(1)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
或有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
(2)我在极短期的踌躇中,想,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了。
(3)这种鱼天生地要吃海里一切鱼,它们游得那么快,身子那么强健,战斗的武器那么好,于没有别的任何的故事。
A、委屈疑虑以致B、委曲疑虑以至C、委屈疑惑以至D、委曲疑惑以致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C.几天前,他刚接待过包括省委书记在内的一批省市领导来到县里,专门调研返乡农民工问题。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科学无禁区,不过并非没有科学伦理的规范。
(二)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慢生活”流行谭敦民近期以来,英年早逝者较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连续发现11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脑血管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最年轻的仅37岁,甚为可惜。
1.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或按要求填空。
【小题1】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小题2】故园东望路漫漫,。
【小题3】峨眉山月半轮秋,。
【小题4】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小题5】: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小题6】父利其然也,__________,不使学。
【小题7】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与之意思相近,同样强调战争悲壮的句子是__________,。
2.填空题【小题1】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小题2】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小题3】“,肯将衰朽惜残年。
”表明诗人想要为国献策献力的决心,也委婉地抒发了心中无限的愤慨。
【小题4】“,。
”在《长歌行》中,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
【小题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诗人寓情、寓理于景,表达了不畏险阻之情,说明了站得高就望得远的道理的句子是:,。
【小题6】“,户枢不蠹。
”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
1.文学类文本阅读送货工小区有家便利店,顾客买重的东西,如桶装水啊,米啊,啤酒啊什么的,他们都送货上门。
那天,我去买了箱啤酒,还买了点别的零碎东西。
本来想自己扛回去的,手里拎着其他东西,扛起来不方便。
一个中年男人走过来对我说,我们店免费帮顾客送货的,你留个地址,我马上帮你送过去。
我看看他,黑,瘦,肩膀上搭条毛巾,身上的老头衫,映着未干的汗迹,已经看不出当初的颜色了。
认出他是店里的送货工,经常能看到他骑着一辆三轮车,满载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在小区里奔来跑去。
我告诉他几幢几号,他用签字笔,在啤酒箱上刷刷地记着。
真没想到,那几个字,被他写得如此灵润飘逸,我惊讶地看着他。
他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笑,说,年轻时瞎练过几天字。
我冲他竖竖大拇指,那字写得确实漂亮,如今能写出这手字的人,不多了。
白鹭洲中学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设试卷I、II卷和答题纸三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咀嚼.(juã)繁芜.(wǔ)譬.如(pì)决.起而飞(xuâ)B.尺牍.(dú)盛筵.(yán)脊.骨(jí)锱.铢必较(zī)C.迤.逦(yí)风靡.(mǐ)蕴藉.(jiâ)瑕瑜互见.(jiàn)D.流弊.(bì)怔.(zhâng)住喟.叹(kuì)汗流浃.背(jiā)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辖制玷辱殒首响遏行云B.晦朔懿范蓬蒿一蹴而就C.怂恿渎职贯例舸舰弥津D.房檩木讷雾霾讫今为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接到这个任务,团长董正山首先想到了胆大心细的部下高志平,于是当仁不让....地把任务交给了高志平所带的九连。
B.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也将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C. 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D. 中国政府在筹建期货市场时派出了大批人员到国外考察,包括对美国期货市场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日本模式不足为训....。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
B.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C. 修正案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正确处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关系,使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儋州二中高二年级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命题:成利平审题:钟金华注意事项: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作答时,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交答卷纸。
第Ⅰ卷阅读题(共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孔林地面上的家谱杨朝明刘续兵孔林就像地面上的孔氏家族谱系,后人安葬前辈,昭穆不乱,井然有序。
林内分布着历代“衍圣公”以及可以入孔氏宗谱的后裔子孙墓葬群。
因年代久远,孔门第四十二代以前,除孔子祖孙三代墓世代祭祀不绝,仍保持着完整的墓碑、祠坛和神道石以外,只有第四代的墓有确切位置,其余已不可考。
不过,从战国到宋代,墓群都按时代分布着。
而自从第五十五代开始,墓葬归属则座座明确,尤其是元、明、清三代,保存基本完好。
作为伟大圣人,孔子深刻认识社会人生,也对天命、鬼神有自己的理解。
孔子主张通过祭祀的仪式教育人们要追念先祖功德,希望通过这些礼仪教化人心,使“民德归厚”。
孔子推崇周礼,强调“慎终追远”,重视丧葬与祭祀,主张“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着眼点应该在于现世人间的秩序。
社会风气的好坏,取决于孝道是否得到施行,爱心的培养应当从“孝亲”开始,所以孔子说“立爱自亲始”。
人只有做到“亲亲”才能“爱人”,只有在“亲亲”的基础上加强修养,推己及人,才能“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进而才能做到“泛爱众”“四海之内皆兄弟”。
“孝”是爱心形成的基础,“孝”是整个伦理乃至人文大厦的根基。
孔子认为,只要是“人”,就应当具有仁德,而“孝敬父母”就会有仁德;人之所以为人,“孝”是一个基本标志。
什么是“孝”,孔子曾经做过不少解答。
例如,他说孝的人能够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哪一位父亲都希望儿女走正途,父亲去世后能自我约束,几年内不改其志,十分难得。
一个人是否做到了“孝”,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量,而“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是孝的重要表现,用孔子的话说这叫“无违”,也就是不违背礼制。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迄.今qì磐.石pán 籼.稻shān 门衰祚.薄zàB. 苍穹.qióng 荒谬.móu 险衅.xìn 乐也泄.泄yìC. 瑰.怪guī汗涔涔.cén 吞噬.shì茕.茕独立qióngD. 觊觎.yú飨.士卒xiǎng 闵.凶měn 商贾.云集gǔ2、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你除了善良以外,身无长物....,我恭维你又有什么好处呢?B.他看到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色,十分高兴。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圣雄甘地被刺的消息有如春风野火,迅即传遍了印度,耸人听闻....。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欣赏者要自己体悟,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针对近日出现的一些留学人员就读国外“预科班”遭欺骗的现象,教育部发布留学预警,提醒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慎读“预科”。
C.耗资15亿元人民币打造的广州“小蛮腰”电视塔已竣工,正以超过600米的亚洲第一高楼俯瞰这座美丽的羊城。
D.我们现在进入低碳经济时代,走绿色发展之路,这不仅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面对国际环境所作出的战略选择,也是国内发展需求。
4、根据语境,下列填到横线上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国台湾民众的文化素养和语文能力普遍高于大陆民众,,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和重视。
①究其原因,跟我们的语文教育中淡化古代经典教育有着直接关系。
②而我们呢,为追求所谓的时代性和生活化,不断牺牲教材的经典性和文化品位,删削古代作品的分量。
2012-2013学年度福建省厦门六中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8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赍.(jī)发叫嚣.(xiāo)朔.(sù)风天理昭.(zhāo)然B.憎.(zēng)恶契诃.(hē)夫精髓.(suǐ)锱.(zī)铢必较C.怏.(yàng)怏傩.送(nuó)颦蹙.(cù)咬文嚼.(jué)字D.寒砧.(zhān)轻鸢.(yuān)胆怯.(qiè)一蹴.(cù)而就2.下列各组词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沾辱讥诮付梓字斟句酌B.尴尬怂踊搠倒陈词烂调C.抿嘴岑寂征戍没精打彩D.酒馔辖制蕴藉安然无恙3.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契诃夫,19世纪末苏联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他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奥楚蔑洛夫和别里科夫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B.钱钟书,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等。
C.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他根据民间流传宋江起义的故事写成长篇小说《水浒传》。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全书前半部分写“官逼民反”,后半部分写宋江被招安,攻辽,打方腊,最后以悲剧结局。
D.沈从文,湖南凤凰人,苗族。
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代表作有《边城》《湘西散记》《长河》等。
4.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汤之问棘也是已C.臣以险衅,夙遭闵凶乃瞻衡宇D.适莽苍者,三餐而反此小大之辩也5.下列各句加点词古今相同的一项是:()(2分)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B.腹犹果然C.既窈窕..以寻壑D.岂敢盘桓..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襟.三江而带五湖B.屈.贾谊于长沙C.臣具以表闻.D.眄庭柯以怡.颜7.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其它三项的是:()(2分)A.园日.涉以成趣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C.而后乃今将图南.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8.下列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的是()(2分)A.复驾言兮焉求B.大王来何操C.田园将芜胡不归D.莫之夭阏者9.下列“之”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是:()(2分)例句:鹏之徙于南冥也A.悟已往之.不谏B.之.二虫又何知C.悦亲戚之.情话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门虽设而.常关②举世誉之而.不加劝B.①登东皋以.舒啸②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C.①背若.泰山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①既自以心为.形役②有鸟焉,其名为.鹏11.解释下列加点字(6分)①心惮.远役惮:②善.万物之得时善:③不矜.名节矜:④除.臣洗马除:⑤或棹.孤舟棹: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赊:12.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①,觉今是而昨非。
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及答案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卷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
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
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
”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
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
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
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
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
《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
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
”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
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
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
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
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
安微省蚌埠市怀远三中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组卷:谭学龄审核:司云岫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围棋与国家林建超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
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
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
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
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
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
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2012.11)命题人:谈得来陈海艳审核人:还立金试卷说明:本场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醴.(lǐ)酪蛊.(gǔ)惑抹.(mò)杀流觞.(shāng)殒.(yǔn)身不恤B.强.(qiǎng)颜愠.(yùn)怒谂.(shěn)知拔擢.(zhuó)倩.(qiàn)人执笔C.浸渍.(zâ)垣.(yuán)墙玉醅.(pēi)揾.(wân)泪桀骜.(áo)不驯D.攒.射(cuán)挣.(zhēng)揣险衅.(xìn)祚.(zuó)薄放浪形骸.(há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喋血绯红爆冷门饿殍遍野前倨后恭B.文身侘傺扫瞄仪声名雀起恰如其分C.垢骂鲲鹏互联网椎心泣血蜗角虚名D.阖家床蓐座标系良辰美景掉以轻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叙利亚自内战以来,法制废弛,生产凋敝,老百姓的生活朝不虑夕....,近闻,联合国又将向其境内派驻一支新的维和部队。
B.网上消息,本月初“两节”期间在西湖抢劫游客的那一伙人,原就经常狼狈为奸....,干尽坏事,今日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C.莫言作为中国在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作品的销量更是首.当其冲...,据悉,仅10月12日一天,网上售书就达三万册之多。
D.据《中国商报》2012年9月21日报道,各个地方交通厅长接二连三地出事,已经让人们觉得习以为常....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推进素质教育,今天上午,市政府几位主管教育的领导在教育局与我校基础建设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密切关注的诸位专家作了深入交流。
B.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川省乐山一中高2015届第三学期半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猿猱.(náo)奔丧.(sāng)琴弦.(xián)扪.(mēn)心自问B.坐骑.(jì)幽咽.(yè)跬.(kuĭ) 步迁谪.(zhé)C.霓裳.(shang)朔.(shuò)风洿.(wū)池崤.(xiáo)函D.红绡.(xiāo)弓弩.(nǔ)箭镞.(zú)铩.(shā)羽而归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萧森蛇蟮青冢水来土掩B. 崔嵬环佩阑干一曝十寒C. 缔交膏腴砥砺暗度陈仓D. 飘沦宵柝骐骥提纲挈领3、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她看来,所谓有德,就是要真诚善良,没有危言危行....,全心全意去帮助别人。
B. 在航空博物馆里,在歼敌机前人流不绝如缕....,孩子们非常兴奋,很多白发老人和孩子们一样惊奇,纷纷用相机拍下这难忘的画面。
C. 小李在学校了借了同学的文具久假不归....,导致现在谁也不愿意把文具借给他了。
D. 李老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好为人师....,甘做人梯,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研究表明,公共交通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主要出行方式,票价是他们是否选择这种交通方式的最主要因素。
B. 近来经济政策的微调引发了舆论对放松楼市调控的猜测,中央及相关部委虽然一再强调“限购政策绝不动摇”,但坊间关于调控放松的消息仍铺天盖地。
C. 各种拳种、器械及对打,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D. 这篇论文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中国经济发展相关的世界经济走势作了深入探讨,令人耳目一新。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7题。
“纯粹”觅得“好声音”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赢得了诸多关注和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身份、经历等方面的争议。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卷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
”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
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
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
”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
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
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
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读《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
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
《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
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
”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
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
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
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
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
”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
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
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由于运载石头的缘故。
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
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
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
(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1、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B.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C.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D.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
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B.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C.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D.齐浣迁官润州以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B.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C.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D.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二、(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自戒郑思肖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
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
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
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
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
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
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纲纪森.然森:严明B.无故.与之犹不受故:故意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劫:胁迫D.凛凛然或恐悖.之悖:违背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遗善为.闾里传以五百岁为.春B.得若人而交之.众人匹之.,不亦悲乎C.故书以.自戒谨拜表以.闻D.恣其.所行其.自视也,亦若此也6.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B.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父亲对作者要求之严。
C."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D.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
(3分)(2)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
(4分)(3)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
(3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
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①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①挼,nuó,揉搓。
8、请概括词中主人公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4分)9、“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是一名句,试作简要赏析。
(4分)10、补写下列名篇的空缺部分。
(6分)⑴__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
⑵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⑶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
⑷朝菌不知晦朔,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⑹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三、(24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哑了的三角琴巴金父亲的书房里有一件奇怪的东西。
那是一只俄国的木制三角琴,已经很破旧了,上面的三根弦断了两根。
这许多年来,我一直看见这只琴挂在墙角的壁上。
可是它从来不曾发过一声悲叹或者呻吟。
我叫它做“哑了的三角琴”。
有一天午后,好奇的我偷偷地进了父亲的书房,爬上椅子。
当我的手指刚触到三角琴,耳边一响,三角琴躺在了地上,已经成了几块破烂的旧木板。
父亲回来后小心地把它们用报纸包起来,然后慎重地放到橱里去。
我很后悔。
父亲慢慢地抬起头:“孩子,我并不怪你,我不过在思索、在回忆一件事情。
”“说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父亲这样地开始了他的故事,他的声音非常温和。
“是在我同你母亲结婚以后的第二年,我在圣彼得堡大使馆里做参赞。
这一年夏天,你母亲一定要我陪她到西伯利亚去采集囚人歌谣。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监狱里向来绝对禁止囚人唱歌,犯了这个禁例,就要受严重的处罚。
我们来到西伯利亚一所监狱,把来意告诉狱中当局,一个禁卒插嘴说:‘我知道拉狄焦夫会唱歌’,典狱便叫他把拉狄焦夫领来。
“拉狄焦夫来了,年纪很轻,还不到三十岁。
样子一点也不凶恶,如果不是穿着囚衣,戴着脚镣,谁也想不到他是一个杀人犯。
他站在我们的面前,胆怯地望着我们。
当我们说想听他唱歌时,这个囚人的暗黑的眼睛里忽然露出了一线亮光,似乎有一种快乐的欲望鼓舞着他。
他望了望典狱,又望着你母亲,略带兴奋地说:‘如果你们可以给我一只三角琴,那么……’典狱叫人找来一只三角琴。
“这时候秋天的阳光从玻璃窗射进屋子里,正落在他的身上。
他闭着眼睛,弹起琴弦,开始唱起来。
他似乎受到了鼓舞,好像进到了梦里一样,完全忘掉了自己,尽情地唱着。
这是西伯利亚流放人的歌,叫做《我的命运》。
这首歌在西伯利亚很流行。
但是从没有人唱得有他唱的这么好听。
唱完歌,他吻着琴,像母亲吻孩子一样。
“‘尼特加,把三角琴给我拿过来!’典狱毫不动心地对禁卒说。
“禁卒走到拉狄焦夫面前,这个囚人的面容突然改变了:两只眼睛里充满着血和火,脸完全成了青色。
他坚定地立着,紧紧抱着三角琴,怒吼道:‘我决不肯放弃三角琴。
无论谁,都把它拿不去!谁来,我就要杀谁!’你母亲和我,都吓坏了。
“典狱一点也不惊惶,他冷酷地说:‘给他夺下来。
’“他这时候明白抵抗也没有用了,便慢慢地让三角琴落在地上,用充满爱怜的眼光望着它,忽然倒在椅子上低声哭起来............。
“我们听见他的哭声,心里很不安,因为这一切都是我们夫妇引起来的。
我们走到他面前,想安慰他。
‘我们不能够再帮忙你什么吗?’你母亲悲声地问。
“‘谢谢你们,我只想请你们到教堂里点一支蜡烛放在圣坛左边的圣母像前,并且做一次弥撒祝安娜·伊凡洛夫娜的灵魂早升天堂。
’说到安娜这个名字,他几乎又要哭了出来,但是他马上忍住了。
“门开了,两个兵把他押了出去;脚镣声愈去愈远。
一切回到平静了。
“‘这个拉狄焦夫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凄然地问。
“‘有一天教堂中正在举行婚礼,新郎是一个有钱的中年商人,新娘是本村中出名漂亮的小家女子。
拉狄焦夫忽然闯进来,用斧头把站在圣坛前面的新娘、新郎都砍倒了。
新娘后来死了,新郎成了残废。
凶手并不逃走,却丢了斧头让别人把他捉住。
他永远不肯说明他犯罪的原因,也不说一句替自己辩护的话,只是闭着嘴不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