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糖实验 2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软糖的基本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软糖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3. 提高对食品加工工艺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软糖是一种口感柔软、甜味浓郁的糖果,其制作原理主要基于糖的熔化、冷却和凝固。
在制作过程中,通过加热使糖熔化,加入适量的明胶等凝固剂,使糖凝固成柔软的糖果。
三、实验材料1. 糖:白糖、红糖等。
2. 明胶:动物明胶或植物明胶。
3. 水。
4. 柠檬酸、食用色素等(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
5. 不粘锅、锅铲、量杯、搅拌器、模具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白糖、明胶、水等材料准备好,并称量好所需用量。
2. 熔化糖:将白糖、水倒入不粘锅中,用中小火加热,不断搅拌,使糖完全熔化。
3. 加入明胶:在糖熔化后,加入明胶,继续加热搅拌,使明胶完全溶解。
4. 调整口味:根据个人喜好,可加入柠檬酸、食用色素等调料,搅拌均匀。
5. 凝固:将搅拌好的糖液倒入模具中,放入冰箱冷却凝固。
6. 取出软糖:待软糖完全凝固后,取出模具,将软糖脱模。
7. 包装:将软糖进行包装,放入密封袋中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作出口感柔软、甜味浓郁的软糖。
2. 结果分析:在实验过程中,糖的熔化、明胶的溶解、口味的调整等步骤均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保证了软糖的品质。
六、实验总结1. 本次实验使我们对软糖的制作原理和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软糖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3. 提高了我们对食品加工工艺的认识,为今后的食品制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4.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的掌握,防止糖液过热导致烧焦,同时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5. 实验过程中,可根据个人喜好调整软糖的口味和颜色,发挥创意,制作出独具特色的软糖。
七、实验拓展1. 尝试制作其他口味的软糖,如草莓味、巧克力味等。
2. 探索不同类型明胶对软糖口感和品质的影响。
3. 学习软糖包装设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软糖的制作原理和过程。
2. 掌握软糖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验原理软糖是一种以糖、水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明胶、果汁、香精等辅料,经过熬制、成型、冷却等工艺制成的食品。
其特点是口感柔软、甜度适中、营养丰富。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白砂糖:500g- 水果果汁:200ml- 明胶:50g- 香精:适量- 食用色素:适量- 玻璃棒:1根- 不粘锅:1个- 量筒:1个- 搅拌勺:1把- 筷子:1双- 软糖模具:1套2. 实验仪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白砂糖、水果果汁、明胶分别称量好,放入不粘锅中。
(2)将食用色素加入果汁中,搅拌均匀。
2. 熬制糖浆:(1)将不粘锅置于炉上,加热至糖浆沸腾。
(2)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糖浆粘锅。
(3)当糖浆沸腾时,加入明胶,继续搅拌至明胶完全溶解。
3. 成型:(1)将糖浆倒入模具中,用筷子轻轻搅拌均匀。
(2)将模具放入冰箱中冷却,使其凝固成型。
4. 装饰:(1)从冰箱中取出软糖,用食用色素和香精对其进行装饰。
(2)将装饰好的软糖摆放在盘中,即可食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成功制作出软糖,口感柔软、甜度适中、营养丰富。
2. 通过实验,掌握了软糖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如熬制糖浆时需不断搅拌,防止粘锅;成型过程中需保持模具的清洁,以免影响软糖的外观。
3.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软糖的口感与明胶的用量密切相关。
适量增加明胶,可以使软糖更加柔软;但过多使用明胶,会导致软糖口感过于黏稠,影响食用体验。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地制作出了软糖,达到了预期目的。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软糖的制作原理和过程,掌握了软糖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同时,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如熬制糖浆时糖浆粘锅、软糖成型过程中模具不干净等。
这些问题提示我们在今后的实验中,要注意细节,提高实验质量。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橘子软糖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橘子软糖的配方及制作方法。
3. 通过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原理橘子软糖是一种以橘子汁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糖、明胶、柠檬酸等辅料,经过熬制、冷却、切割等工艺流程制成的糖果。
橘子软糖具有橘子特有的香味和酸甜口感,口感细腻、富有弹性。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 橘子:500g- 白砂糖:200g- 明胶:50g- 柠檬酸:5g- 柠檬香精:适量2. 实验设备:- 炖锅:1个- 热度计:1个- 玻璃棒:1根- 模具:若干- 电子秤:1台四、实验步骤1. 橘子处理:将橘子洗净,去皮去籽,取出橘肉,用榨汁机榨取橘汁。
2. 配制糖浆:将白砂糖和明胶混合,加入适量的水,用中火加热至溶解。
3. 熬制糖浆:将溶解后的糖浆继续加热,不断搅拌,待糖浆温度升至85℃时,加入柠檬酸和柠檬香精,搅拌均匀。
4. 加入橘汁:将熬制好的糖浆降至50℃左右,加入橘汁,搅拌均匀。
5. 冷却凝固:将混合好的糖浆倒入模具中,放入冰箱中冷却凝固。
6. 切割成型:待软糖凝固后,取出模具,用刀将软糖切割成所需形状。
7. 包装:将切割好的软糖包装好,放入密封袋中保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实验成功制作出橘子软糖,具有橘子特有的香味和酸甜口感,口感细腻、富有弹性。
2. 结果分析:(1)橘子汁的添加量对橘子软糖口感的影响:实验中发现,适量添加橘子汁可以使软糖具有浓郁的橘子香味和酸甜口感,但添加过多会导致软糖口感过于湿润,不利于保存。
(2)明胶添加量对橘子软糖弹性的影响:实验中发现,适量添加明胶可以使软糖具有较好的弹性,但添加过多会导致软糖口感过于硬实,不利于食用。
(3)柠檬酸和柠檬香精的添加量对橘子软糖口感的影响:实验中发现,适量添加柠檬酸和柠檬香精可以使软糖具有酸甜口感,但添加过多会导致口感过酸,影响软糖的口感。
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成功制作出橘子软糖,达到了实验目的。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糖果市场日益繁荣,凝胶软糖作为一种健康、美味的糖果,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了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加深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理解,我于2023年X月参加了凝胶软糖生产实训。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凝胶软糖的生产工艺流程。
2. 掌握凝胶软糖的生产设备操作。
3. 学习凝胶软糖的原材料配比及加工方法。
4. 提高食品安全意识,确保产品质量。
三、实训内容1. 凝胶软糖生产工艺流程凝胶软糖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准备:将白糖、麦芽糖醇、乳钙、果汁等原料按照比例进行称量。
(2)溶胶:将称量好的原料放入溶胶机中,加热溶解。
(3)化糖:将溶胶好的物料倒入化糖锅中,继续加热,使糖分充分溶解。
(4)熬煮:将化糖好的物料倒入熬煮锅中,持续加热,使物料充分混合,熬煮至一定的温度。
(5)调配:将熬煮好的物料倒入调配机中,加入适量的食品添加剂,如食用色素、香精等。
(6)过滤:将调配好的物料进行过滤,去除杂质。
(7)充气:将过滤后的物料充入二氧化碳,使凝胶软糖具有弹性。
(8)成型:将充气后的物料倒入模具中,形成凝胶软糖的形状。
(9)干燥:将成型后的凝胶软糖进行干燥,使其具有适当的硬度。
(10)包装:将干燥后的凝胶软糖进行包装,完成生产。
2. 凝胶软糖生产设备操作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凝胶软糖生产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1)溶胶机:用于将原料加热溶解。
(2)化糖锅:用于将溶胶好的物料加热,使糖分充分溶解。
(3)熬煮锅:用于熬煮物料,使其充分混合。
(4)调配机:用于调配物料,加入食品添加剂。
(5)过滤机:用于过滤物料,去除杂质。
(6)充气机:用于将二氧化碳充入物料中。
(7)模具:用于成型凝胶软糖。
(8)干燥机:用于干燥凝胶软糖。
(9)包装机:用于包装凝胶软糖。
3. 凝胶软糖原材料配比及加工方法实训过程中,我了解了凝胶软糖的原材料配比及加工方法,主要包括:(1)白糖:提供糖果的甜味。
(2)麦芽糖醇:提供糖果的甜味,同时具有较低的糖分,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明胶软糖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明胶软糖的配方和制作方法,提高食品加工技能,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明胶软糖是以明胶为基础,通过添加糖浆、酸、碱等物质,经过熬制、冷却、成型等工艺过程制成的食品。
明胶是一种天然的高蛋白、无脂肪的食品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凝胶性和稳定性,能够使软糖具有独特的弹性和柔软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白砂糖- 转化糖浆- 淀粉糖浆- 干明胶- 柠檬酸- 柠檬酸钠- 香精- 色素- 冷水2. 实验仪器:- 夹层锅- 量筒- 温度计- 烧杯- 搅拌棒- 玻璃棒- 冰箱- 浇模模具- 切块模具四、实验步骤1. 准备原料:将白砂糖、转化糖浆、淀粉糖浆、干明胶、柠檬酸、柠檬酸钠等原料按照配方比例称量。
2. 制备冻胶:将干明胶放入冷水中浸泡,浸泡时间为1小时左右,然后加热溶解,待全部溶解后冷却成胶块,并切成小块备用。
3. 熬制糖浆:将白砂糖、转化糖浆、淀粉糖浆等原料放入夹层锅中,加热至糖浆可以拉丝,此时加入柠檬酸和柠檬酸钠,搅拌均匀。
4. 加入冻胶:将制成的冻胶小块加入熬制好的糖浆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5. 冷却:将糖浆和冻胶的混合物倒入烧杯中,放入冰箱中冷却至室温。
6. 成型:将冷却后的糖浆倒入浇模模具中,待凝固后取出,切成小块。
7. 装饰:根据需要,在软糖表面添加香精、色素等装饰物。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成功制作出具有良好弹性和柔软性的明胶软糖。
2. 结果分析:- 实验中,明胶的用量对软糖的弹性、柔软性和韧性有重要影响。
根据实验结果,适当增加明胶用量,可以增强软糖的弹性;适当减少明胶用量,可以使软糖更加柔软。
- 在熬制糖浆的过程中,注意控制糖浆的温度,避免糖浆过热或过冷,以保证糖浆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 冷却过程中,温度控制对软糖的质地有重要影响。
温度过低,软糖质地过硬;温度过高,软糖质地过软。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明胶软糖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了解了明胶在软糖中的作用,提高了食品加工技能。
心理学关于情商的经典案例导读:高情商的人具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乐观的心理品质,良好的人际关系。
它对企业决定该雇佣谁,夫妻两边如何才能增加维持婚姻长久,父母应如何培育自己的孩子,学校应如何教育学生都是有效的。
以下介绍几个心理学上有关预测成功及人事管理的“情商”实验案例。
1、“软糖实验”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列简陋的屋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超级好吃的软糖,同时告知他们,若是马上吃软糖只能吃1颗;若是20分钟后再吃,将奖励1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
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
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喃喃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两颗软糖。
实验以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
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
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缘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捐躯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
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必然要马上知足欲望,不然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
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启迪】:这位心理学家的“软糖实验”给咱们的家庭教育以很好的启迪:在教育孩子的进程中,家长要擅长培育孩子的“延迟知足”的能力,即平时咱们所说的“耐力”,让孩子学会坚持与等待。
固然这种等待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更不是让孩子“只经历风雨而不见彩虹”,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取得久远利益的能力。
不难想象,若是父母在孩子提出某种需求时设法“延迟知足”,让孩子感觉实现这个需求很艰难,那么,孩子不仅在需求知足的进程中,心理经受能力取得了锻炼,上进心或踊跃性取得了强化,而且在需求知足以后,会倍感愉悦,倍觉幸福,也会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知足。
“软糖实验”心理学家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1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奖励1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
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
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两颗软糖。
心理学家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
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
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
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自控能力大小,跟人的一生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气质是天生的。
婴儿一出生,就有了气质上的差异。
一般说来,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是其中的一种。
在日常生活中,多血质气质的孩子活泼好动,遇事敏感,反应快,动作敏捷,对人热情,不管遇到生人、熟人,都主动打招呼。
这类孩子还具有注意力分散、兴趣容易转移、情绪不稳定的特点。
对多血质的孩子应怎样进行教育呢?1、针对孩子的气质特点中好的一方面,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发挥孩子的长处,注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朝气蓬勃的良好性格。
2、看到多血质孩子的另一面特点,比如情绪不容易稳定,兴趣经常转移等。
在进行教育时,要注意培养他们做事认真细致、有条理、有始有终;对他们要严格要求,该批评时要批评,并讲清道理,其改正后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同时,要注意培养他们刻苦顽强的精神和控制自己的能力。
研究资料表明,有许多孩子智力水平较高,才华横溢,但如果缺乏意志力,爱虚荣,怕吃苦,依然是平平庸庸。
上一篇朗读(男声女声) 放大缩小默认“软糖实验”带来的启示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瓦特·米伽尔和他的助手把一群4岁左右的孩子领到了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教授发给孩子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你马上就吃这颗软糖,那么你只能吃这一颗;如果你能等到20分钟以后再吃,那么你将被再奖励一颗。
也就是说,能等上20分钟再吃糖的人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瓦特·米伽尔说完就和助手们离开了教室,孩子们在非常自由的环境里立刻呈现出不同的表现。
绝大多数的孩子急不可待,他们一门心思只是想吃眼前的软糖,根本没想过要等待,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忍耐。
他们不顾一切,随性而为,狼吞虎咽,津津有味。
三下五除二,不一会儿就把软糖给吃掉了。
有几个孩子既想吃,又想等。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停地咽口水,在痛苦中艰难地挣扎。
当他们看到别的孩子吃得非常香甜,想想心里的痛苦,挣扎了一会儿,终于抵挡不住软糖的诱惑,便不顾一切地把眼前的软糖吞进嘴里。
之前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
极少的两个孩子心里有一个坚定的想法,一定要等上20分钟,一定要再得到一块软糖。
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不受外界的干扰,一个孩子干脆闭上眼睛不看软糖。
另一个孩子则怪怪的,他一边握紧拳头,一边不停地数数。
经过艰苦的等待,最后,这两个坚持到底的孩子终于靠超强的自制力吃到两颗软糖。
瓦特·米伽尔问那两个得到两块软糖的孩子:“你们为什么能够坚持,不把那个软糖吃掉呢?”一个孩子回答说:“我心里想,要得到两块软糖,就一定要管住自己。
”另一个孩子回答道:“坚持是痛苦的,但我得到的快乐比他们多。
”实验之后,瓦特·米伽尔和他的助手们又对孩子们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研究,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
研究表明,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依然表现突出。
他们能等待机遇,善于谋划。
总是稳扎稳打,而不急于求成。
小学生《软糖实验》听后感作文300字
小学生《软糖实验》听后感300字
今天我们听了一个故事《软糖实验》。
故事大约讲了一位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给一些小孩子们每人一粒糖,并说:如果20分钟不吃,可获得第二粒。
一开始,大部份孩子都吃了,只有一小部份忍着没吃。
科学家又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这些孩子都在读完高中后成为了英才!
听完故事后,我的感想很多。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有自制力,而且还有足够的毅力。
在看着别人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一定是我要忍住,要坚持到底。
你可要知道,当时他们只有4岁!这与我们的学习很相似。
在学习中大家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与困难,可是不同的是对他的态度:有人会说:“这实在太难了,算了吧,不要再做了。
”也有人说:“咦,怎么回事,我一定要把他弄懂。
”有时这两种态度会在你遇到困难时在脑子里徘徊,就看你想要哪一种结果,我想大家一定都会要第二个吧!所以让我们有足够的毅力和自制力,这样我们就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富含维生素C的功能性软糖制作实验报告
一、产品介绍:
维C果汁软糖,高品质的水果糖,采用了百分百的果汁,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补充体能需要.且柔韧有嚼劲。
维C果汁软糖采用天然果汁及植物果胶精制而成,含有多种天然活性营养成分,口感柔软,清香爽口,弹力十足,耐咀嚼,香气诱人,多吃不厌。
香浓的果味,柔软的果心,嚼起来很Q!加上众多的口味也为口味各异的男女老幼所喜爱。
果汁软糖,包含多种水果口味,一打开包装口就闻到一股很浓郁的水果香味!慢慢咬下去时口感微酸,然后是酸酸甜甜的,慢慢的嚼呀嚼呀享受着水果的清香,软软的糖却不沾牙,还有很大的弹性!一粒吃完后却满口腔是水果的香味,口味无穷!塑料纸包装,便于携带,出门时放一两袋在包包里却很方便,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
二、市场优势:
最主要的一点是这个糖是维C果汁软糖,怕肥的女生们吃这个最好了,有三富的维生素,能补充体维C果汁软糖,美味,健康的小零食,够Q,够纯,够好吃。
不含脂肪,富含全天需要的100%维他命C,提供宝宝们一天的需求,让补充维生素也变得轻松简单如此美好。
富含玉米糖浆,糖,水梨汁,马铃薯淀粉,柑橘果胶,柠檬酸,草莓汁,橙汁,樱桃汁,莓汁,柠檬纯汁,自然味道,钠乳酸盐,椰子油,抗坏血酸的柠檬汁和苹果汁,既好吃又健康。
三、维C的特点:
1、决定了皮肤的弹性,保护大脑,并且有助于人体创伤的愈合。
(美容功效)防治坏血病牙龈萎缩、出血。
2、预防动脉硬化是一种水溶性的强有力的抗氧化剂(美容功效抗衰老、祛斑)。
3、治疗贫血。
4、防癌。
5、保护细胞、解毒,保护肝脏。
6、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7、提高机体的应急能力。
软糖实验
196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把一些4岁左右的孩子带到一间陈设简陋的房子,然后给他们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软糖只能吃1颗;如果20分钟后再吃,将奖励1颗软糖,也就是说,总共可以吃到两颗软糖。
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
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
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或唱歌、玩弄自己的手脚,还有的努力让自己睡着……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两颗软糖。
实验之后,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
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高中毕业。
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
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1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
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1990年,美国耶鲁大学的沙洛维和梅耶尔首先提出情绪智力的概念。
他们认为,在一个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仅占20%,而非智力因素则占到80%,在非智力因素中自我调控能力是很重要的因素。
因此,我们将要共同探讨自我调控的方法,培养自我调控能力,为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打下基础。
情景一:我正在写作业,这时同班的两名同学找我去超市买雪糕,我……
情景二:周未回家,路过小吃地摊,一股麻辣飘香而来,我直奔麻辣串摊位而去,可这时我想了妈妈多次叮嘱的话:麻辣串这类食物属垃圾食品,对人体有害。
但是我闻到那种味道就想过把瘾,我……
情景三:下课休息时,小强和其他同学正在开心地聊天,我走过去想加入其中,这时小强突然大声对我说:“你真讨厌!”周围的同学哄堂大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