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高温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3.83 KB
- 文档页数:6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研究一、引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结构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温下钢筋混凝土的力学行为1. 钢筋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失效钢筋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失效主要表现为混凝土的热裂缝和钢筋的软化。
混凝土的热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钢筋的热膨胀系数,导致混凝土在高温下膨胀产生的。
而钢筋的软化则是由于钢筋在高温下的强度急剧下降,导致钢筋受力能力降低。
2. 钢筋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变形钢筋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变形主要包括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种。
弹性变形是由于高温下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下降所导致的,而塑性变形则是由于钢筋在高温下的软化而导致的。
3. 钢筋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损伤钢筋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损伤主要表现为钢筋的脆性断裂和混凝土的龟裂。
钢筋的脆性断裂是由于钢筋在高温下的强度急剧下降,导致钢筋受力能力降低。
而混凝土的龟裂则是由于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大于钢筋的热膨胀系数,导致混凝土在高温下膨胀产生的。
三、高温下钢筋混凝土的力学行为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钢筋混凝土在高温下力学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温度的升高,钢筋的强度和刚度急剧下降,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也会下降。
2. 加载方式加载方式也会影响钢筋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力学行为。
在高温下,静力加载会使钢筋和混凝土的失效更加明显,而动力加载则会使失效更加复杂。
3. 湿度湿度是影响钢筋混凝土在高温下力学行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高温下,湿度较高的混凝土受热膨胀的影响更加明显,而干燥的混凝土则更容易出现龟裂。
四、高温下钢筋混凝土的加固方法1. 纤维增强纤维增强是一种常用的加固方法,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
添加纤维可以控制混凝土在高温下的龟裂和破坏,减少混凝土的脆性断裂。
2. 套筒加固套筒加固是一种常用的钢筋加固方法,可以提高钢筋在高温下的受力能力和延性。
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之一,其力学性能对于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对于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1. 前人研究成果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开始研究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国内外学者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混凝土在高温下强度下降、变形增加、裂缝产生等现象。
其中,温度和载荷是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
2. 目前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应力-应变关系、裂缝形态和损伤演化、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等方面。
三、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1. 实验材料本研究采用的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的配合比为1:2.5:3.5,水灰比为0.4。
2. 实验方法(1)试件制备:将混凝土配料均匀搅拌,制备成标准试件。
(2)试件加热:将试件放入高温炉中,升温速率为5℃/min,直至达到目标温度(800℃)。
(3)试件冷却:将试件从高温炉中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4)试件测试:采用万能试验机对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记录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
3.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温下,混凝土的强度明显下降,变形明显增加。
在试件加热至800℃时,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了约70%,变形量增加了约50%。
四、混凝土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混凝土在高温下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
当温度升高时,混凝土中的水分分解产生蒸汽,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力,最终导致混凝土破裂。
2. 载荷载荷也是影响混凝土在高温下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
当混凝土承受较大载荷时,其在高温下的强度和变形量都将增加,可能导致混凝土破裂。
3.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也会影响其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行为研究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高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力学行为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由于火灾、爆炸或工业炉窑等意外事故的发生,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高温环境下需要承受额外的力学压力。
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行为对保障结构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并对火灾发生后的结构恢复和修复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在高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会出现各种力学行为的变化,包括材料强度、刚度、变形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首先,高温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下降。
这是由于高温下水分和有机物质的蒸发,以及混凝土中的孔隙体积增大所致。
其次,钢筋的力学性能也会受到高温的影响,通常在400℃以上会发生明显的软化。
此外,高温还会引起混凝土的膨胀和开裂,增加结构的变形和破坏的风险。
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行为,可以采用一系列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方法。
实验测试可以通过在高温环境下对混凝土和钢筋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及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加载测试来获取各种参数。
例如,可以测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参数,以及钢筋的屈服强度和延伸性能等参数。
此外,还可以进行不同类型的试验,如加热试验和浇注混凝土试验。
加热试验可以模拟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行为,并探究其变形和破坏机制。
浇注混凝土试验可以模拟火灾后的结构恢复情况,研究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修复效果。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等软件,模拟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行为。
通过建立合适的材料模型和边界条件,可以预测结构的变形和破坏情况。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数分析来研究不同因素对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如高温持续时间、结构尺寸和材料性能等。
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行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研究发现,高温时间对结构的变形和破坏具有重要影响,较长时间的高温会导致结构失去承载能力。
此外,结构的尺寸也会影响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行为,较大的结构更容易发生破坏。
高温作用下钢筋与混凝土力学性能损伤试验研究摘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可靠的黏结是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协调变形、共同承载的前提。
然而,RC结构在长期服役期间不可避免的受到氯盐侵蚀、混凝土碳化等影响,从而诱发结构内部钢筋产生锈蚀。
在锈蚀过程中锈蚀产物的膨胀将会改变钢筋与混凝土黏结界面环境,甚至造成混凝土保护层的开裂及剥落,其直接影响到钢筋与混凝土间黏结性能的劣化。
通常而言,锈蚀现象在现役老化的RC结构中较为普遍,而老化结构由于电力系统和设施处于恶化状态,其结构更易遭受到火灾的侵害。
高温/火灾使钢筋及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发生变化,导致两者之间可靠的黏结性能退化,进而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亟待深入研究锈蚀钢筋与混凝土高温/火灾后黏结性能的劣化规律,以准确评估锈蚀钢筋混凝土(Corroded Reinforced Concrete,CRC)结构经受高温后的损伤程度,为经济合理地确定维修加固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温,锈蚀钢筋混凝土,黏结性能,锈胀裂纹,本构模型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钢筋混凝土(RC)作为一种理想的组合材料,其不仅集合了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的优越性,且两者相互结合可以取长补短,展现出更好的综合性能,因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中。
在RC结构中,钢筋与混凝土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之所以能够协调变形、共同承受荷载,其主要缘于钢筋与混凝土之间存有可靠的黏结应力,其宏观效果是钢筋与混凝土黏结界面上产生的一种剪力。
然而,由于外界环境复杂多变,尤其在沿海地区,在役RC结构中混凝土和钢筋本身材料性能发生老化、锈蚀等问题,引起结构性能劣化、承载力下降,亦即人们常说的耐久性问题。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指结构及其构件在服役期间抵抗大气作用、化学侵蚀、疲劳损伤等劣化过程而长期维持其所需的最低性能要求的能力。
随着耐久性问题在工程实践中的频繁暴露,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RC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性。
钢筋混凝土梁在高温下的性能研究一、引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建筑火灾等高温情况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将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失去承载能力,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在高温下的性能,对于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温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影响1. 高温对混凝土的影响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构件,其在高温下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受力性能。
研究表明,当混凝土遭受高温时,其强度、模量、韧性等性能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混凝土强度的下降是最为明显的,通常在温度达到500℃时,混凝土强度已经下降了50%左右。
此外,混凝土在高温下的收缩、龟裂、剥落等现象也会加剧混凝土的劣化。
2. 高温对钢筋的影响钢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另一重要构件,其在高温下的性能同样会受到影响。
高温会使钢筋的强度和韧性下降,而钢筋的膨胀系数却会增大,从而导致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力降低,进一步影响整个结构的受力性能。
3. 高温对梁的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承载构件之一,其在高温下的性能也必须引起重视。
高温将会导致梁的刚度和强度下降,而且还可能会产生裂缝和变形。
此外,高温下的混凝土龟裂、剥落等现象也会严重影响梁的受力性能。
三、研究方法1. 试验方法为了研究钢筋混凝土梁在高温下的性能,通常采用试验方法进行研究。
试验通常分为两类:一是对整个钢筋混凝土梁进行高温热模拟试验,模拟真实火灾的高温条件,研究梁在高温下的受力性能;二是对混凝土和钢筋分别进行高温试验,研究其在高温下的性能变化规律。
2.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研究方法,其主要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模拟钢筋混凝土梁在高温下的受力性能。
数值模拟方法具有试验方法无法达到的优点,如可以对多种参数进行研究,同时可以模拟不同的温度、载荷等条件,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高温工况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高温工况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一直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高温环境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包括强度、韧性和变形能力等方面。
因此,研究混凝土材料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对于提高工程的耐火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会明显下降。
高温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使得水泥基材料的颗粒之间的接触变差,进而导致强度的降低。
此外,高温还会引起混凝土的微裂纹,进一步破坏其内部的结构,使得混凝土材料更加脆弱。
因此,选择适当的配合比和添加掺合料等添加剂,能够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
其次,高温工况下混凝土材料的韧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高温下,混凝土的韧性主要取决于水泥基材料的抗裂性能。
高温引起的温度梯度和热应力会造成混凝土内部的热变形,进而引起裂缝的产生和扩展。
这些裂缝会进一步导致混凝土的韧性降低。
因此,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应考虑到高温下混凝土的韧性问题,并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温度应力的影响,比如使用合适的温度控制措施和增加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此外,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材料的变形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高温会引起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使得其变形能力减小。
而且,高温还会导致混凝土发生龟裂、剥落和表面层剥落等现象,使得混凝土的耐久性降低。
因此,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变形能力,可以采取措施如在混凝土中添加纤维掺合剂,以增强其变形能力。
在研究高温工况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时,还需要考虑温度梯度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温度梯度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膨胀和收缩,产生应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中,应合理考虑温度梯度对结构的影响,并采取措施来减小应力的影响,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高温工况下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混凝土在高温环境下的强度、韧性和变形能力等方面的变化规律,能够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参考和依据。
高温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实验研究一、研究背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其力学性能对于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对其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1.材料准备选取普通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标准配合比制备混凝土试块。
试块尺寸为150mm×150mm×150mm。
2.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包括高温炉、电子万能试验机、测温仪等。
3.试验流程将制备好的混凝土试块放置在高温炉中,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温度分别为200℃、400℃、600℃、800℃、1000℃、1200℃。
在每个温度下,取出试块进行压缩试验和弯曲试验,并记录试块的温度。
四、试验结果分析1.压缩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压缩强度逐渐下降。
在200℃以下,混凝土的压缩强度基本不变,但在400℃以上,压缩强度急剧下降。
在1200℃下,混凝土的压缩强度仅为原来的1/10左右。
2.弯曲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弯曲强度也逐渐下降。
在200℃以下,混凝土的弯曲强度基本不变,但在400℃以上,弯曲强度急剧下降。
在1200℃下,混凝土的弯曲强度仅为原来的1/20左右。
3.温度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温度密切相关。
在200℃以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基本不受温度的影响,但在400℃以上,温度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明显。
五、结论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随着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逐渐下降。
在400℃以上,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急剧下降,特别是弯曲强度下降更为明显。
因此,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应考虑高温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耐久性。
高温下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研究一、前言高温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是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火灾等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等特性都会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能。
因此,对高温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火性能、优化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温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1. 高温下混凝土强度的变化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强度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由于混凝土的强度是与其内部孔隙的数量和大小有关的,高温会引起混凝土内部孔隙的扩大和增多,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此外,高温下水泥熟料中的矿物物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脱水、熔融等,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2. 高温下混凝土变形的特点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变形特点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变形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这是因为高温会引起混凝土内部孔隙的扩大和增多,从而导致混凝土的体积膨胀。
此外,高温下混凝土中的水分也会蒸发,导致混凝土的体积缩小。
这些变形特点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3. 高温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模式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模式也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高温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下降,从而引起结构的局部或整体破坏。
其中,常见的破坏模式包括混凝土的剥落、开裂、脱落等,这些破坏都会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三、高温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方法1. 热试验法热试验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高温下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混凝土试件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测量其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等特性的变化情况,从而研究混凝土结构在高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
热试验法具有操作简单、实验过程可控等优点,但也存在实验成本较高、试验结果受试件尺寸和形状等因素影响较大的缺点。
2.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研究高温下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方法。
钢筋混凝土构件受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能研究一、研究背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在火灾等高温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这给结构的安全性带来了威胁。
因此,深入研究钢筋混凝土构件受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能,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的抗火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高温对钢筋混凝土的影响1.混凝土高温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同时,高温会破坏混凝土的微观结构,使其变得更脆弱,抗拉强度降低。
此外,高温还会使混凝土中的气孔增多,导致渗透性增加,进一步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钢筋高温会使钢筋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降低,而且在高温环境下,钢筋很容易出现脆性断裂。
同时,高温环境中的氧气会与钢筋表面的铁形成氧化层,使钢筋的锈蚀速度加快。
三、钢筋混凝土受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能研究方法1.试验方法钢筋混凝土构件受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能研究,需要通过试验来进行。
试验通常采用恒温炉对混凝土构件进行高温处理,然后对处理后的构件进行力学性能试验。
2.试验内容试验内容包括构件的强度、变形和破坏形态等方面的研究。
其中,强度研究包括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钢筋的屈服强度;变形研究包括混凝土和钢筋的变形,并通过变形试验来研究其变形特性;破坏形态研究则是通过观察试件的破坏形态来了解其破坏机理。
四、钢筋混凝土受高温作用后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1.强度钢筋混凝土构件在高温作用下,其抗压强度和屈服强度均会明显降低,而且降低的幅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同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强度下降速度也随着高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2.变形钢筋混凝土构件在高温作用下,其变形特性也会发生明显变化。
混凝土的变形增大,而且在高温作用后,混凝土的变形能力下降,易出现裂缝。
钢筋的变形也会增加,但相对于混凝土,钢筋的变形能力下降的幅度要小。
3.破坏形态钢筋混凝土构件在高温作用下,其破坏形态也会发生变化。
在低温下,构件的破坏主要是混凝土的压碎破坏和钢筋的屈曲破坏,而在高温下,构件的破坏主要是混凝土的开裂破坏和钢筋的脆性断裂。
混凝土结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研究一、前言混凝土结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高温高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会发生改变,这给混凝土结构的安全使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对混凝土结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高温高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1.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当混凝土结构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会发生变化。
高温会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裂缝的产生。
此外,高温还会导致混凝土中的钢筋发生热膨胀,从而引起钢筋的变形和应力的变化。
高温还会导致混凝土中的化学反应加剧,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降低。
2.高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当混凝土结构暴露在高压环境下时,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也会发生变化。
高压会导致混凝土中的微观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
此外,高压还会导致混凝土中的裂缝和缺陷扩展,从而引起混凝土的破坏。
三、混凝土结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研究方法1.实验方法实验方法是研究混凝土结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的主要方法之一。
实验方法包括高温高压试验、热膨胀试验、钢筋变形试验等。
高温高压试验可以模拟混凝土结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受力情况,热膨胀试验可以研究混凝土中的钢筋在高温下的变形规律,钢筋变形试验可以研究钢筋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应力变化。
2.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研究混凝土结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力学性能的另一种方法。
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模拟混凝土结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受力情况,预测混凝土结构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元方法、离散元方法等。
四、高温高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1.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进展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足尺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高温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张威振(湖南中大勘测设计研究院长沙 410075)摘 要:通过对16根足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量测和数据分析,获得构件的截面温度场。
在考察升温时间、配筋率对构件抗火性能的影响的基础上,对简支梁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和变形反应一般规律进行了概括,高温后结构构件的剩余承载力是进行结构修复加固的基础,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对升温时间、配筋率、冷却方式对高温后梁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探讨,为今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分析提供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足尺构件 高温 剩余承载力 变形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MEC HANIC AL PERFORMANCEOF F ULL _SECALE SIMPLE REINFORCED CONC RETE BEAMSUNDER AND AFTER ELEVATED TEMPERATUREZhang Weizhen(Hunan Zhong Da Survey Design &Research Insti tute,Changsha 410075)Abstract :After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the experi mental data of sixteen full_scale simple reinforced concrete (RC)beams,the temperature distribu tion on the section is obtained,the generalities of mechanical performance and deformation of members are concluded,the influences of heating time and rei nforcement ratio are investigated.The residual bearing capacity of members after elevated temperature is the basis for the restoration and reinforcement.Through experiment,it is explored that the influences of heauing ti me,reinforcement ratio and different methods of cooling 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members after elevated temperature.It offers a basis and methods for the analysis of fire resistance of concrete s tructures.Keywords :full _scale member elevated temperature residual bearing capacity deformation*国家 十五 科技攻关项目(2002BA806B03;2002BA803B04)。
作 者:张威振 男 1979年9月出生 硕士研究生 助工E-mail:linquan zhang@收稿日期:2005-12-090 前 言建筑火灾是一种发生频率高、损伤程度大的灾害,火灾引起的结构受损具有普遍性。
研究混凝土构件的高温力学性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火灾后的鉴定与修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目前国内设计的电阻试验炉只能进行小型试件的研究,试验结果与实际足尺构件的力学性能相差较远,中南大学防灾所的高温性能试验采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大型电阻炉,可进行足尺梁、板、柱、框架等构件及大型结构的试验,温度控制经多次试验,各次升温曲线几无波动,且自行设计的变形测量设备精确性高,能满足试验的要求。
模拟试件为足尺试件,克服了以往研究的不足[1-3]。
1 试验装置和量测系统本试验的燃烧炉为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自行研制的电阻炉。
该试验炉的炉膛净空为宽420mm,高470mm 。
试验炉体总长4200mm,超过试件截面高度的4倍,使得试件的试验段有一致的温度场。
构件试验炉由炉箱结构、加热元件、隔热层、附件组成。
炉箱结构由角钢和扁钢焊接成骨架,外面覆盖薄钢板,用以支撑并固定炉瓦和隔热材料,成为一个刚性的整体。
加热元件的主要部件是炉瓦,选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定型井式炉瓦加工而成。
在炉瓦的外侧至炉箱之间,用硅酸铝耐火纤维保温材料填充,作为隔热层。
炉箱两端的下方有槽钢相连,共有4个吊环,便于吊装和悬挂;炉箱一侧的上部有电阻丝接线端,可接入电源;炉箱中部有3个温度测控,可以插入热电偶,以便实时监控温度。
试验炉外形如图1所示。
37Industrial Cons truction Vol 37,No 4,2007工业建筑 2007年第37卷第4期图1 试验炉外形图Fig.1 The outer form of test oven本试验设计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尺寸为:宽250mm,高400mm,长4800mm,采用单筋矩形截面。
L41~L44构件截面尺寸和配筋示意如图2示,L21 ~L22和L31~L32梁的截面尺寸、箍筋间距和直径等和L41~L44梁相同,仅仅配筋有区别,前者纵向的受力钢筋分别为2根和3根,而后者为4根。
根据已有的研究和理论分析,影响钢筋混凝土梁火灾损伤程度的主要因素有构件初始荷载、燃烧时间、冷却方式、构件配筋及保护层厚度等。
由于试验条件和时间的限制,本次试验的对比因素只考虑图2 简支梁L44截面尺寸和配筋Fig.2 The section dimension and reinforcement of si mple beam L44燃烧时间和配筋率、冷却方式的影响。
据试验项目研究的需要,试件共需梁16根,其中L41、L21、L31为未火烧的对比试验梁,文中后面提及的试验数据均为两根梁数据的平均值。
试验用的梁分组如表1。
对于燃烧时间的计算,根据部分城市的火灾统计资料表明,火灾持续时间在2h内被扑灭的火灾总数占95%,火灾持续时间在1 5h内被扑灭的火灾总数占88%,火灾持续时间在1h内被扑灭的火灾总数占80%。
根据上述统计资料,将燃烧时间定位在90~120min比较合理,覆盖了火灾总数占90%左右。
表1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高温试验构件设计分组(混凝土强度等级C40)Table1 The desig ned sets of RC simple beams for high temperature tests(concrete strength grade=C40)试件分组对比因素冷却方式配筋保护层 mm根数初始荷载 kN升温时间 min最高温度 !对比梁L21--422252---对比梁L31--422252---对比梁L41--422252---第1组L22配筋炉中冷却222252105120716 L32322252133120716第2组L43冷却方式喷水冷却422252165120716 L44炉中冷却422251165120716第3组L42升温时间炉中冷却42225216590652 L44422251165120716构件的正常使用承载力一般为极限承载力的0 5~0 7倍。
因此,在试验过程中钢筋混凝土梁的初始荷载加到正常使用荷载,则能比较真实的模拟实际火灾发生时梁的受力状况,以便为火灾后梁加固和修复时提供可靠依据。
但是考虑到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本次试验施加0 5倍极限荷载[4,5]。
构件在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的火灾实验室外拌和,捣固棒捣固成型,经室外养护2个月,室内静置1个月后进行试验。
2 高温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试验研究2 1 钢筋混凝土梁高温作用下试验过程与现象描述本试验目的是了解高温下钢筋混凝土梁的刚度和挠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梁内温度的分布规律,以及高温损伤的程度。
为了尽可能模拟实际情况,使梁上部100mm不直接受到炉内高温的作用,而是通过两侧的耐火砖进行热量的传递,模拟实际结构中的板的导热作用。
高温试验与常温试验现象有很大的差异。
在梁的升温过程中,当燃烧25min后开始观察到有水蒸气逸出,逸出量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大约持续30min之后慢慢减少,当超过55min后,梁内部的水分基本蒸发完毕,最后构件表面重新干燥。
此时整个梁的内部温度慢慢升高,梁的跨中挠度开始增大。
随着炉内温度的增加,梁的挠度也不断增大。
火灾模拟试验结束后,可以观察到,在梁的受火面表面出现起鼓、疏松、脱落等现象,混凝土受火面表面颜色灰白甚至暗红。
另外,整个受火面上均分布有细微可见的呈树叶状的裂纹,且温度越高,裂纹越多越清38工业建筑 2007年第37卷第4期晰。
2 2 钢筋混凝土梁高温作用下的温度场分析为测定高温试验时梁截面的温度,在其内部预埋铜管以插入热电偶。
炉内温度由电流的大小控制,采用计算机进行炉中温度的实时监控。
测量梁内部温度热电偶测点编号和布置深度与位置如表2所示。
表2 热电偶测点布置一览Table 2 The measuring points of thermocouple测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梁底距离 mm 471201932663394712019326633912019326633947252525前侧面距离 mm 363636363695959595951251251251252141553695截面位置1 41 41 41 41 43 43 43 43 43 4跨中跨中跨中跨中跨中跨中跨中跨中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选取了有代表性的1、2、3、4、6、7、8、9、12、13、17、18共12个点进行测量。
将1和17、2和18点的温度取平均值后作为该处钢筋的温度值。
由于各梁按照严格的升温曲线进行升温,各次测量的温度数据基本相同,各点的温度-时间曲线及截面温度场分布情况见图3~图5。
可见,在测点温度达到100!后,每根曲线都有一个平台,这可能是在100!时梁内水分蒸发,吸收热量,导致此时梁内温度没有升高。
过此平台后则随着时间的增加,梁内温度不断升高。
1-1号点;2-2号点;3-3号点;4-4号点图3 1、2、3、4点的温度-时间曲线Fi g.3 Temperature _time curves at points 1,2,3and41-6号点;2-7号点;3-8号点;4-9号点图4 6、7、8、9点的温度-时间曲线Fi g.4 Tmperature_time curves at points 6,7,8and 9由图6~图8可以看出,混凝土内部,温度曲线1-12号点;2-13号点图5 12、13点的温度-时间曲线Fig.5 Te mperature _ti me curves at points 12and131-30min;2-60min;3-90min;4-120min;图6 沿宽度方向的温度场分布Fi g.6 Di stribution of te mperature field along width均具有拐点,且与受火面距离越远,拐点越滞后;受火面温度与混凝土内最近测点的温度相差很大,在混凝土受火面附近形成了较大的温度梯度,这说明混凝土具有热惰性,同时也说明增加混凝土梁的保护层厚度可降低梁底钢筋温度,进而提高梁的抗火能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