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五校2018-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带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2.39 KB
- 文档页数:23
福建省五校11-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并写在密封线内,否则不给分)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吐哺.(bǔ)修禊.(xì)窈窕.(tiǎo) 一叶扁.(biǎn)舟B.横槊.(shuî) 溘.(hè)死踯.(zhí)躅夙.(sù)兴夜寐D.纤.(qiān)细贻.(yí)误敛裾.(jū )义愤填膺.(yīng)C.伶俜.(pīng)愀.(qiǎo)然放浪形骸.(hái)否.(pǐ)极泰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砥砺婆娑殷勤责无旁贷B.袅娜樊笼感概竟相诽谤C.磐石鉴署缔造浅尝辄止D.恢谐切磋敷衍繁芜丛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世博会开园以来,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每天参观人数不绝如缕....,截至10月31日21时,累计检票入园7308.4万人次。
B.在广州亚运会期间,志愿者成为最亮丽的一道风景,他们之于社会,无异于沧海一粟....,但正是有了他们,才谱写出了一曲曲感天动地之歌。
C.由著名偶像剧导演赵宝刚执导,当红明星佟大为、马伊俐、黄磊、袁立等领衔主演的《婚姻保卫战》无疑是2010年荧屏最炙手可热....的一部电视剧。
D.2010年网络牛人犀利哥,因网友一篇帖子,横空出世....,迅速走红,其放荡不羁的状态和原始的混搭潮流,被众人誉为“极品乞丐”。
4.下列句子中“之”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A.及其所之既倦 B.哀民生之多艰 C.采之欲遗谁 D.舞幽壑之潜蛟5.以下不属于判断句式的一项是()A.此余之所得也 B.其致一也 C.固一世之雄也 D.火尚足以明也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
;。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华安一中、长泰一中、南靖一中、平和二中、龙海二中“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 (马嵬wéi,埋mán 怨,临邛.qiòng仙袂mèi)2,C(“气”在这里应指“胆气”)3,C(A、B、D与例句都运用了“列锦”的手法,即排列名词性的意象组成句子。
但C“无人语”“听马嘶”不属于此类)4,B(A、数量名词作动词,统一;C、名词作状语,每年、每月D、名词作动词,让……称王)5,B(省略句“视为之,行为之” ACD都是被动句)6,B(《蜀相》是咏史怀古诗,《书愤》是抒情诗,两者颠倒)7,C(急于事功:事,事业;功,功绩。
指做事急于求成。
A项“义无反顾”是指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B项“不可思议”是形容事物不可想象或难以理解。
D 项“细大不捐”:捐,舍弃。
大的小的都不舍弃。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8,D(A“年代”是“一年”搭配不当,将“一年”改为“时候”。
B“不但”“而且”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虽然”“但”。
C“无论”这一关联词所引出的部分,应是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或表示选择关系的并列成分,应将“和”改为“或”)9,D(A偏离“不要忽视环境的影响”的话题。
B“只要……就……”表达太绝对。
C上一分句为“社会环境和学术环境”,下一分句应对应一致,且“必然”一词过于绝对)。
二、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0.B解析:A原文第一段提到“明星超高片酬对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危害早已被广泛论及”和A选项“人们普遍已有深刻的认识”程度不同。
C.文中并没有说“当下只有给明星提供高片酬才能获得成功”,而第四段说到“成熟的影视工业体系对于明星的依赖并没有那么强,创意和制作才是最为重要的。
”可见,为明星提供超高片酬并非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D.文中并没有说中国影视作品质量下滑完全是由明星高片酬导致的。
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8-2019学年高一年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巴西著名作家若热·亚马多,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
当他谈到他的代表作《可可》的写作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力图在这部书中,用最低限度的文学性和最高限度的真实性,来讲述巴伊亚州南部可可庄园工人们的生活。
”他为了强调现实主义精神,故意有点极端地作了如上表述。
其实,他是一个同样注重文学性的作家。
我们从他的作品名称都可以看出“文学性”。
现实主义精神,是人类文学史的魂。
在我们的不经意中所提及的那些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基本上都是现实主义精神的产物。
辽阔、广漠、深邃、透彻的俄罗斯文学更是如此。
我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的那些大师托尔斯泰、普希金、果戈里、契诃夫以及后来的高尔基等人,都是以现实主义精神贯穿他们一生的创作的。
但到了上个世纪中期,这一精神渐渐地不再像从前那样被强调了。
代之而起的,是“虚构”“想象”“幻想”这些词——这些词成为作家(包括儿童文学作家)们说来说去的高频词。
现实主义淡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前些年,我说得最多的也是这些词。
这没有错。
中国当代文学(包括儿童文学)缺乏想象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过去这么多年之后,我看到了问题的另一面,当我们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虚构”“想象”之上时,我们的目光渐渐从历史、从现实之上挪移开了,而殊不知被我们忽视了的、漠视了的那一切,是文学创作的根本性写作资源。
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故事,其实是任何虚构、想象都无法相比的——它们的神奇、出人意料以及其背后的复杂而丰富的含义,是远远超出“虚构”“想象”所能给予我们的。
我们的想象力,谁也不可能超过造化,超过现实——超过冥冥之中的造物主的。
这既是人类的、宇宙的作者,又是导演——唯一的导演。
连我们的想象力,都是它给予的。
由于对现实主义精神的淡忘,我们不仅对“现成的”、“绝妙的”故事视而不见,而且还逐渐忘却了“功夫”二字,忘记了对“功夫”的操守。
“平和一中、南靖一中、长泰一中、华安一中、龙海二中”五校联考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3分)( )A. 寥郭..(chí chú)戮.没(lù)斑斓.(lán)..(liáo kuò)彳亍B. 峥嵘..(niǔ ní)青荇.(xìng)浸渍.(zì)..(zhēng róng)忸怩C. 踌躇..(màn shuò)百舸.(gě)杯勺.(sháo)..(chóu chú)漫溯D. 桀.鹜.(jiéào)颓圮..(tuí pǐ)长篙.(hāo)喋.血(dié)2.下列语句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A.张良出,要项伯乃引其匕首提秦王B.令将军与臣有郤朝济而夕设版焉C.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群臣惊愕,卒起不意D.大王来何操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3分)( )A.所以..遣将守关者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B.而伤长者..之意乃引其匕首提.秦王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与忤视..人不敢D.诸郎中..扼腕而进曰..执兵樊於期偏袒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其人居远.未来③既东封.郑④皆白衣冠...以送之⑤箕.踞以骂曰⑥籍.吏民,封府库⑦项伯杀人,臣活.之⑧共其乏困..A.①④/②③/⑤⑧/⑥⑦B.①③/②⑦/④⑧/⑤⑥C.①⑤/②⑧/④⑥/③⑦D.②③/④⑦/⑤⑧/①⑥5.对下列句子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②夫晋,何厌之有③群臣侍殿上者④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⑤若属皆且为所虏⑥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⑦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⑧沛公安在A.①②/④⑤/⑥⑧/③⑦B.①④/③⑥/⑤⑦/②⑧C.①⑥/②④/③⑤/⑦⑧D.①④/③⑥/⑤⑧/②⑦二、文言文阅读(32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6~9题(13分)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试卷第1页,总9页 绝密★启用前 【校级联考】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赍.钱(jī) 蛮横.(hèng ) 倒.春寒(dào ) 拈.花惹草(niān ) B .菁.华(qīng ) 哂.笑(shĕn ) 冠.心病(guān ) 义愤填膺.(yīng ) C .愤懑.(mǎn ) 吐蕃.(fān ) 歼.击机(jiān ) 呱.呱坠地(gū) D .创.口(chuāng ) 梵.文(fán ) 断壁残垣.(yuán ) 翘.首回望(qiáo ) 2.下列成语中错别字最少..的一组是( ) A .矫揉造作 蓬壁生辉 坐收鱼利 门可罗雀 B .生死悠关 飞扬跋扈 事必恭亲 变换莫测 C .如火如荼 并行不悖 遮天蔽日 按步就班 D .苦心孤诣 暗然泪下 怄心沥血 可见一般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可可西里,鼓浪屿,一个被誉为西北“净土”,一个获赞为东南“明珠”,两地申遗成功,可歌可泣....,每一个中国人都与有荣焉。
②吴女士说:“我家的生活垃圾经常不胫而走....,我本以为是保洁人员帮忙扔掉的,后来才知道是我家隔壁的姑娘顺手给带下楼的。
” ③路旁的灯冷清得多,没精打采....地睁着眼儿。
人们匆匆过来过去,都各自忙去了,只有我闲得出奇。
④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很多已长眠于地下,可是他试卷第2页,总9页 们的英雄事迹却永远被人们记在心中。
⑤在他看来,崔永元向范冰冰道歉,娱乐圈中个人的恩怨可以告一段落,但税务部门刚刚开启的调查决不能就坡下驴、偃旗息鼓....。
江西省安福二中、××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考试时间: 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部分(选择题共 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高中、城关中学、文笔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鲁鲁(节选)宗璞鲁鲁原是孤身犹太老人的一只狗。
老人前天死去了,他的死和他的生一样,对人对世没有任何影响。
后事办完了,这矮脚的白狗却守住了房子悲哭,人们打他,他也不肯离去。
房东灵机一动说:“送给下江人范先生养吧。
”这小村中习惯把躲避战乱到当地的外省人一律称作下江人。
于是他给硬拉到范家,拴在大树上。
晚上,鲁鲁坐在地上,悲凉地叫着,声音更带着十分的痛苦、绝望,像一把锐利的刀,把山村的春夜剪碎了。
房门开了,两个孩子走了出来。
6岁的弟弟捧着一钵饭,对鲁鲁说:“鲁鲁,你吃饭吧,这饭肉多。
”10岁的姐姐温柔地说:“鲁鲁,你就住在我们家吧。
拉拉手吧?”这话今天姐姐已经说了好几遍,鲁鲁总是发出一阵悲号,并不伸出脚来。
姐姐伸手去摸他的头,鲁鲁一阵颤栗,连毛都微耸起来。
这只小手很轻,但却这样温柔,使鲁鲁安心。
他咻咻地喘着,向姐姐伸出了前脚。
“好鲁鲁!”姐姐高兴地和他握手。
“爸爸妈妈!鲁鲁愿意住在我们家了!”爸妈走出房来,在姐姐介绍下和鲁鲁握手。
妈妈轻声责备姐姐说:“你怎么把肉都给了鲁鲁?我们明天吃什么?”弟弟忙说:“明天我们什么也不吃。
”过了十多天,鲁鲁情绪显然已有好转。
有一天,鲁鲁出了门,踌躇了一下,却忽然往山下城里跑去了。
他要去解开一个谜。
黄昏时他进了城,在一座旧洋房前停住了。
他坐在门外,不时发出长长的哀叫。
这里是犹太老人和鲁鲁的旧住处。
主人是回到这里来了罢?怎么还听不见鲁鲁的哭声呢?有人推开窗户,有人走出来看,但都没有那苍然的白发。
鲁鲁在门口蹲了两天两夜。
第三天早上,人们气愤起来,拿来绳索棍棒下决心要处理他。
他又饿又渴又累,看着屋门,希望在这一瞬间老人会走出来。
但是没有。
这时他想起了那温柔的小手,便跳起身,冲出重围向城外跑去了。
姐弟俩很难过,傻鲁鲁!怎么能离开爱自己的人呢!你一定会回来的吧。
福建五校2017-2018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附答案)五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联考高一语文试题命题人:钟锦芳审核人:张梦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2.考生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第Ⅰ卷(共18分)一、语文基础知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和煦(xù)气氛(fèn)摄影(niè)半晌(shǎnɡ)B.修葺(xì)孑(jié)立嬉笑(xì)害臊(sào)C.呆滞(zhì)扃(jiōng)牖嗜(shì)好偃(yǎn)仰D.棰(chuí)打喧哗(huà)枕藉(jí)雏菊(chú)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恶梦挪动酾酒身无常物B.勋授逸兴蹂躏按步就班C.颓圮打诨蜂涌曼不经心D.桅杆皈依韬略良莠不齐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大母过余曰探望,到……来B.吾妻来归出嫁的女子回娘家探亲C纵一苇之所如到……去D.不矜名节自夸4.下列各项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顺流而东也A.侣鱼虾而友麋鹿B.舞幽壑之潜蛟C.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5.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A.其制稍异于前B.而今安在哉C.鸡栖于厅D.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梅津是前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出名的何梅协定日方签字人。
福建五校2018-2019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附答案)华安一中、长泰一中、南靖一中、平和二中、龙海二中“五校联考” 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
(本题共9小题,每题3分,27分) 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是() A.回眸(móu)凝脂(zhī)骊宫(lí)马嵬(cuī) B.花钿(diàn)萦纡(yū)玉扃(jiōng)埋怨(mái) C.临邛(qióng)迤逦(yǐlǐ)熨帖(yù)仙袂(jué) D.巨擘(bó)霓裳(cháng)凝睇(dì)粗犷(guǎng) 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吞声踯躅不敢言踯躅:徘徊不前泻水置平地泻:倾、倒 B.三顾频烦天下计频烦:犹“频繁”,多次两朝开济老臣心济:扶助 C.出师未捷身先死捷:胜利, 成功中原北望气如山气:愤怒 D.出师一表真名世名:有名,著名千载谁堪伯仲间伯仲:衡量人物差等 3.下列句子中,与“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在艺术手法上不同的一项是( )。
A.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D.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 下列句中的加点词,没有词性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六王毕,四海一 B、项王�_目而叱之 C、良疱岁更刀,族疱月更刀 D、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5.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几项在句式上不同的一项是() A、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B、视为止,行为迟,,吾见其难为 C、有美人名虞,常幸从 D、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6.下列有关课内诗歌散文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采用了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诗人借此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B.《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抒情诗,重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重在肯定诸葛亮积极进取的北伐精神 C.《庖丁解牛》一文中两处运用对比,一是用对比写庖丁解牛经历的三个阶段的技术的提高过程,阶段明显,比较鲜明;二是用对比写庖丁与良庖、族庖用刀的情况,技术对比,高下分明D.《项羽之死》一文中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他的性格,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所拥有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把祖传的珍藏多年的明清字画义无反顾地献给了历史博物馆。
2019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加横线的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酣眠(tián)________ 霎时(shà )________ 袅娜(nà)嬉游(xī )B.脉脉(mò)______________ 隐约(yǐn)_________ 媛女(yuán)________ 蓊蓊郁郁(wòng)C.一椽(chuán)着衣(zhuó)________ 修姱(kuā)_________ 渐车(jiān)D.瞥见(piē)________ 茎叶(jīng)________ 纤细(qiān)_________ 脉络(mài)2. 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斑驳朗照_________ 弥望_________ 没精打彩B.风致点缀_________ 和谐_________ 泣涕涟涟C.公寓卢沟桥责无旁代烽烟四起D.安顿长青藤其黄而殒当仁不让3.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张贤亮是宁夏屈指可数的文化名人。
B.时值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就如一树繁华的春天,绽放最耀眼的光泽。
C.朱自清作品集中有条鲜明的轨迹,那就是对家乡人和物的刻骨铭心的思念。
D.尽管范蠡比不上著作等身的大家巨匠,但他创造的艺术价值是永存的。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的环境保护规划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局部到整体,目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规划,是中国环保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B.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C.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福建五校2018-2019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带答案)华安一中、长泰一中、南靖一中、平和一中、龙海二中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课内相关知识点(本题21分)1.(本题3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修禊事(qì)流觞曲水(shānɡ)放浪形骸(hái)桂棹(zhào)B临文嗟悼(dào)嫠妇(lí)愀然(qiǎo)匏樽(páo)C.渐(jīān)车帷裳椒丘(jiāo)彭殇(shān)枕藉(jiè)D.匪我愆(qiān)期王事靡盬(gǔ)朝谇(cuì)溘(kè)死2.(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高余冠之岌岌兮A.顺流而东也B.少长咸集C.长余佩之陆离D.侣鱼虾而友麋鹿3.(本题3分)与而又何羡乎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悟言一室之内B.仰观宇宙之大C.何为其然也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本题3分)下列各项中,完全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咥其笑矣芳菲菲其弥章偭规矩而改错B.岁亦莫止哀吾生之须臾当其欣于所遇C.将子无怒悟言一室之内山川相繆D.屈心而抑志兮引以为流觞曲水相与枕藉乎舟中5.(本题3分)下列各项中,划横线词语的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川相繆繆:盘绕修短随化化:变化B.渐车帷裳渐:渐渐何方圜之能周兮周:合C.其黄而陨陨:落其致一也致:情趣D.纵一苇之所如如:相似偭规矩而改错偭:违背6.(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的一组是()A.①信誓旦旦②伏清白以死直兮③亦将有感于斯文B.①宁溘死以流亡兮②或取诸怀抱③羡长江之无穷C.①徘徊于斗牛之间②仰观宇宙之大③哀吾生之须臾D.①怨灵修之浩荡兮②虽体解吾犹未悔③死生亦大矣7.(本题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书法家,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后迁居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有书圣之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其中雅又分大雅和小雅,主要来自民间。
其艺术手法主要为赋、比、兴,对后世影响很大。
C.苏轼在散文写作上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在词作创作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书法成就上为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
D.楚辞是春秋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楚辞的主要作者是屈原,此外还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发端。
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本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乱世才子郁达夫唐宝民如果要在群星灿烂的中国现代文坛选择一位最具名士之风和传奇色彩的作家来,恐怕非郁达夫莫属了。
深沉忧郁的文风,惊世骇俗的婚恋,以及最后在异国他乡以身殉国的凄惨结局,使他的人生更具悲壮色彩。
郁达夫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似乎冥冥中注定了他的一生都将在离乱中度过。
在自传中,他形容自己的出生是悲剧的出生。
他的家庭,虽然是一个知识分子乡绅家庭,但彼时早已家道中落。
更为不幸的是,出生三年后,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从此日子过得更加艰难。
多年以后,他曾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儿时的回忆,谁也在说,是最完美的一章,但我的回忆,却尽是些空洞。
我所体验到的最初的感觉,便是饥饿;对于饥饿的恐怖,到现在还在紧逼着我。
童年的这种经历,无疑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风格,其作品的苍凉沉郁,那种与生俱来的忧伤,那种心灵深处的苦闷,无不带有童年时代的烙印。
作为乱世才子,郁达夫与清代诗人黄仲则十分相似,黄仲则慨叹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而郁达夫则抒发了牵情儿女风前烛,草檄书生梦里功这样的情怀。
二人的经历和结局也相类似,黄仲则流落到山西运城,以三十岁的壮年客死他乡;郁达夫一袭青衫走马江湖,最终在印尼的苏门答腊命丧日本宪兵之手。
他们是同样的清醒者,黄仲则生长于康乾盛世,但他却发出了盛世的哀音:江山惨淡埋骚客,身世凄凉变楚音。
郁达夫则在暗夜中叹息: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
郭沫若曾说:达夫似乎很喜欢清代诗人黄仲则。
他不仅喜欢他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
他似乎有意去学他。
19世纪俄罗斯文学家们塑造了多余人这一文学形象,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贡献,则是塑造了零余人这一形象。
在强调自己是无用的零余人的同时,表达的是内心希望自己有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与鲁迅先生致力于对国民劣根性进行疗救的努力如出一辙。
虽然只是一介书生,却胸怀家国天下,河山两戒重光日,约取金门海上盟。
罗素曾经提出过支撑人生活下去的三种动力,即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郁达夫即是这样的作家,他的创作是一个充满强烈悲悯意识的过程,而这种充满人道主义色彩的悲悯情怀,恰恰是一个优秀作家不可缺少的价值立场。
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在爱情上更是如此,一旦爱了,便不顾一切地向温暖靠近,丝毫不顾及被灼伤的危险。
在与王映霞那场惊天动地的婚恋中,他表现出了火一样的激越之爱。
他为她筑下了象征着爱之永恒的风雨茅庐,并发出了死后神魂如有验,何妨同死化鸳鸯。
百年人世多风雨,不及泉台岁月长这样的感慨。
然而,正所谓浓情生爱,因爱生怖,两个原本属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人朝夕相处在一起,各自的矛盾便暴露无遗,最终导致分手的无奈结局。
1945年8月29日20时许,在印尼苏门答腊家中与朋友聊天的郁达夫被一个土著青年叫出去,从此神秘失踪。
后有消息证实,郁达夫于1945年9月17日惨死于日本宪兵之手,彼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郁达夫也等到了祖国抗战的胜利,然而,尚未来得及欢呼,就以身殉国,令人扼腕叹息。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做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摘自2012年10月9日《福建日报》)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郁达夫曾经历小康人家坠入困顿的困窘,也因此感受过世人的白眼。
B.郁达夫与王映霞的惊世骇俗的婚恋,最终以分手告终,皆因风雨茅庐不能使爱永恒。
C.本文仅围绕文风、婚恋、结局三个方面组织材料,写出郁达夫极其传奇的名士风采。
D.异国他乡以身殉国的悲剧,为郁达夫的传奇人生抹上了最后的悲壮。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乱世才子郁达夫作为标题有总领全文的作用,既交代了郁达夫生活的背景,又点明了他的才情,正是因为乱世,才让他成为一位最具名士之风和传奇色彩的作家。
B.郁达夫与清代诗人黄仲则十分相似,二人虽非都生于乱世,而且他们的情怀、经历和结局却都相类似,郭沫若曾说:达夫似乎很喜欢清代诗人黄仲则。
他不仅喜欢他的诗,而且同情他的生活。
他似乎有意去学他。
C.郁达夫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杰出贡献,是塑造了多余人这一形象。
在强调自己是无用的多余人的同时,表达的是内心希望自己有利于国家与民族的强烈的民族意识。
他的创作充满强烈悲悯意识和人道主义的情怀。
D.郁达夫是一个性情中人,在爱情上更是如此,一旦爱了,便不顾一切地向温暖靠近,在与王映霞那场惊天动地的婚恋中,他表现出了火一样的激越之爱。
两个原本属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人虽然走到了一起,但最终却不得不承受灼伤之痛。
E.本文结构紧凑,首尾呼应。
作者通过大量侧面描写,并通过对比的手法给读者介绍了郁达夫深沉忧郁的文风,惊世骇俗的婚恋,以及最后在异国他乡以身殉国的凄惨结局。
10.文章说郁达夫的人生更具悲壮色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4分)三、文言文阅读(本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
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怀王怒,不听。
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竟死於秦而归葬。
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节)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B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C.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D.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1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徒是楚国的官名,《史记》记载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B.古人的名,成年时取,供朋友称呼。
古人的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词义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或意思相反,如韩愈字退之。
C.大夫是古代官名。
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以下有卿、大夫、士三级。
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
D.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
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为人刚直不阿,却因此招来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