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MC管理控制平台的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429.50 KB
- 文档页数:8
后缀.msc⽂件是什么?(1).MSC ⽂件?该⽂件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
贴有此扩展名的⽂件也被称为微软保存的控制台⽂件。
Microsoft管理控制台允许⽤户⾃定义控制台或模块来保存管理单元。
它是⽤来配置和监视Windows的计算机系统。
该单元中包含⼀个程序,它提供类似的设备管理,系统监控和磁盘碎⽚整理的其他⾏政管理⼯作。
管理单元可以容纳额外的管理单元扩展。
⽤户可以创建和⾃定义的MSC⽂件通过电⼦邮件,⽹络共享或⽹络发布发布的⼯具或实⽤程序的集合给其他⽤户。
它也可以被分配到其他⽹络,⽤户和组策略设置。
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提供定制化的限制。
万⼀MMC⽆法完成正常关机,则SMS.MSC⽂件可以被从系统中删除。
在海安格式的⽂件可以打开使⽤Microsoft Windows Server的Microsoft Windows平台。
通俗理解:系统配置实⽤程序有关于电脑启动时、运⾏时的服务、后台程序的设置(2)如何打开 .MSC ⽂件?推出 .msc ⽂件,或者你的电脑上的任何其他⽂件,双击它。
如果你的⽂件关联的设置是否正确,这意味着应⽤程序来打开你的 .msc ⽂件将其打开。
这是可能的,你可能需要下载或购买正确的应⽤程序。
这也有可能是你有正确的应⽤程序在PC上,但 .msc ⽂件还没有与它相关联。
在这种情况下,当您尝试打开⼀个 .msc ⽂件,你可以告诉Windows的应⽤程序是正确的该⽂件。
从这时起,打开 .msc ⽂件将打开正确的应⽤程序。
(3)什么是⽂件扩展名?⽂件扩展名是⼀组三个或四个字符在⽂件名的末尾,在这种情况下, .msc. ⽂件扩展名告诉你它是什么类型的⽂件,并告诉Windows哪些程序可以打开它。
窗户经常关联⼀个默认程序的每个⽂件的扩展名,这样,当你双击该⽂件,程序会⾃动启动。
当该程序不再是您的PC上,有时可以得到⼀个错误,当您试图打开相关的⽂件。
(4)注意要⼩⼼,不要重命名扩展 .msc ⽂件,或任何其他⽂件。
1 MMC平台系统与布局整个平台系统可分为:控制系统部分、光纤传输部分、主电路部分、调理板部分。
控制系统部分包括:主控制器(DSP)、桥臂控制器(FPGA)、子模块控制器(CPLD);光纤传输部分包括光纤发射头(HFBR-1521)和光纤接收头(HFBR-2521);主电路部分包括:调压器、隔离变压器、空气开关、不控整流桥、由子模块和桥臂电感组成的MMC主电路、交流侧滤波电路;调理板部分包括:AD采样电路、过压和过流硬件保护电路、通讯电路等。
图1 MMC平台系统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控制系统包含众多功能板,主要包括DSP板,FPGA板、光纤板、子模块板与调理板,其余功能板多为电源板、背板与其他辅助功能板,其中DSP板与FPGA板通过数据/地址总线相连,FPGA板与子模块板通过光纤板相连,子模块板通过导线与主电路相连,主电路中的交/直流测电流电压,桥臂电流等通过调理板上的采样芯片、霍尔传感器等传回主控芯片DSP。
图中DSP板只有一块,FPGA板每桥臂各一块共六块,子模块与子模块控制器CPLD集成在子模块板上,不同种控制器串行执行,同种控制器并行执行,采用这种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芯片的串行分担芯片工作量,通过并行增加程序的执行速度与芯片对外引脚数目。
由于MMC平台包含众多功能板,且功能板的工作环境、主要功能、体积大小均有区别,如子模块板工作在强电情况下,DSP板则工作在弱电情况下,并且除上述功能板外,为了维持系统正常运行还需要大量的辅助功能板如电源板与通讯板等。
大量的功能板会给机械设计以及硬件布线造成极大的困难,因此本设计中将不同功能板按照功能类型分类,装入不同类型的机箱中,节约体积,方便布线。
整个实验平台系统由控制系统机箱、光电转换机箱、子模块机箱,主电路与调理版共同构成。
为了方便功能子板的更换,减少光纤通道数,节约成本与空间,每块功能板均采用插拔式设计,各功能板也可通过机箱背板互连,子模块机箱中各功能板可通过背板走线与调理版相连。
关于域控制器和证书服务器分离的部署策略配置过程如下:一.域控制器的配置1.安装DNS服务器。
首先,在服务器上安装WIN 2003 企业版(如果不是企业版,则V2模板有些不能使用)。
安装好WIN 2003系统以后,点击“配置你的服务器向导”,选择“自定义配置”,点中“DNS服务器”,安装DNS服务器,根据提示可以很容易的自行安装。
在此不再赘述。
2.配置AD。
安装好DNS后,再点击“配置你的服务器向导”,选择“自定义配置“,点中“域控制器”,点击“下一步“,等一下,会出现如下界面:选择“新域的域控制器“,点击”下一步”,出现如下界面:选择“在新林中的域”,点击“下一步”,出现如下界面输入新域的域名(例如“”,特别提示,一定要有后缀”.com”且不能和计算机重名)。
然后点击“下一步”,其他页面选择默认或自行更改,出现输入还原密码页面,如下:输入还原模式密码,。
点击“下一步”,剩下的就是等win 自动安装完成就可以了。
然后安装KEY的CSP程序小结:域控制服务器的配制顺序:先安装DNS,然后配置AD。
二.证书服务器的配制1.把另外一台服务器安装WIN2003 企业版,然后加入到按上述方法配制成的域中,即中。
2.安装IIS。
点击“配置你的服务器向导”,安装IIS 服务器。
以上两步皆为常规配制,在此不再赘述。
3.安装域控制器,点击“配置你的服务器向导”,点中“域控制服务器”,当出现下图时,选择“现有域的额外域控制器“,点击”下一步“,出现如下界面:输入用户名(例如,administrator,该用户必须是Domain admins组的成员),密码,域名,点击“下一步“,出现下图:输入还原模式密码,点击“下一步“,对配置文档的存放位置,可以是默认位置,或自行更改位置。
然后一路默认设置,就可以了,WIN 会自动安装完成域控制器4.添加证书服务。
点击“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 组件”,点中“证书服务”,使其前面的方框中被打上勾,会出现如下一个对话框:选择“是”,点击“下一步”,出现如下:选择“企业根CA”,点击“下一步”,如下图:输入ca的公用名称,和有效年限,点击“下一步“。
1. SQL Server 2000使用指南1.1 SQL Server 2000简介SQL Server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企业级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其目前的最高级版本是SQL S erver 2000。
该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对高端硬件平台以及最新网络和存储技术的支持,为最大的Web站点和企业级的应用提供了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
SQL Server 2000可以将数据库连接到Internet,并通过Web浏览器显示数据操作,因此它是一个真正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管理系统。
它具有完全的Web功能,支持扩展标记语言(XML)并且拥有一个新的、集成的数据挖掘引擎,使用户可以快速创建下一代的可扩展电子商务和数据仓库解决方案。
SQL Server 2000还可与Microsoft的其他产品以及第三方产品方便地实现无缝操作,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因此它深得用户青睐,成为数据库产品中的杰出代表。
1.基于图形的管理工具作为一个SQL S erver的初学者,图形化管理工具使得在SQL S erver中管理服务器变得非常容易。
主要图形用户接口工具是SQL Enterprise Manager。
这个工具利用了微软管理控制台(MMC)的功能。
MMC是微软发布的用来从一个位置管理所有运行于Windows NT的服务的工具。
它可利用单个应用程序管理Windows NT、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SQL Server和其他产品。
2.集中式的管理不管SQL S erver服务器相距多远,都可以在中心位置使用SQL E nterprise Manager 来管理服务器。
例如,有十台服务器,相距数百里,但是能使用一台计算机来管理所有的服务器。
这将大大降低维护多台服务器的费用,因为这只需一名管理员来管理所有服务器。
3.支持多客户应用程序SQL Server提供了一组标准应用程序,可以用它们来管理服务器和修改数据。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2.PerfMon资源监视器
1)“开始”—“运行”输入“PerfMon”,打开“性能”窗口;
关闭自动重新启动功能
当Windows XP遇到严重问题时便会突然重新启动,按下更改可以取消此功能:在[开始]-->[运行]-->键入
1)HKEY_CLASSES_ROOT:在注册表中HKEY_CLASSES_ROOT是系统中控制所有数据文件的项。
HKEY_CLASSES_ROOT控制键包括了所有文件扩展和所有执行文件相关的文件。
它同样也决定了当一个文件被双击时起反应的相关应用程序。
HKEY_CLASSES_ROOT被用作程序员在安装软件时方便的发送信息,程序员在运行他们的启动程序时不需要担忧实际的位置,相反的,他们只需要在HKEY_CLASSES_ROOT中加入数据就可以了。
2.在MMC中开始磁盘整理时,同时开始菜单运行PerfMon,查看资源监视器可了解资源的使用情况。
MILITARY SPECIFICATIONANODIC COATINGS FOR 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SThis specification is approved for use by all Departments and Agencies of the Department of Defense.1. SCOPE1.1 Scope. This specification covers the requirements for six types andtwo classes of electrolytically formed anodic coatings on aluminum andaluminum alloys for non-architectural applications (see 6.1). ~1.2 Classification. The anodic coating Types and Classes covered by thisspecification are as specified herein (see 6.2 and 6.21):1.2.1 TypesTYPE I --Chromic acid anodizing, conventional coatings produced from chromic acid bath (see 3.4.1)TYPE II --Sulfuric acid anodizing, conventional coatings produced from sulfuric acid bath (see 3.4.2)3.4.1 Type I, IB, and IC coatinqs. Type I and IB coatings shall be theresult of treating 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s electrolytically in a bathcontaining chromic acid to produce a uniform anodic coating on the metalsurface. Type IC coatings shall be the result of treating aluminum andaluminum alloys electrolytically in a bath containing mineral or mixedmineral/organic acids (non-chromic acid) to produce a uniform anodic coatingon the metal surface. Unless otherwise specified in”the contract, purchaseorder or applicable drawing, Type I coatings shall not be applied to aluminumalloys with a nominal copper content in excess of 5.0 percent; nominal siliconcontents in excess of 7.0 percent; or when the total allowable contents ofnominal alloying elements exceed 7.5 percent. Heat treatable alloys which areto receive a Type I, IB, or IC coating shall be in the required temperobtained by heat treatment, such as -T4, -T6, or T73, prior to anodizing.3.4.2 Type II and 116 coatlnqs. Type II and 116 coatings shall be theresult of treating aluminum and aluminum alloys electrolytically in a bathcontaining sulfuric acid to produce a uniform-anodic coating on-the metalsurface. Heat treatable alloys shall be in the required temper obtained byheat treatment, such as -T4, -T6,or T73, prior to anodizing.Class 1 -Non-dyed (see 3.5.)Beneficial comments (recommendations, additions, deletions) and anypertinent data which may be of use tn improving this document should beaddressed to: commanding Officer, Naval Air Warfare Center AircraftOivtslon Lakehurst, Code SR3, Lakehurst, NJ 08733-5100, by using theself-addressed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 Improvement Proposal (DD Form 1426) appearing at the end of this document or by letter.3.5 Class 1. When class 1 is specified in the contract or purchase order(see 6.2), the anodic coating shall not be dyed or pigmented. Any naturalcoloration resulting from anodic treatment with the various alloy compositionsshall not be considered coloration. The characteristic color Imparted by thesealing process shall also be considered as non-dyed.6.2 Acquisition requirements. Acquisition documents should specify the following:a. Title, number and date of this specification.b. Type of anodic coating (see 1.2.11).c. Class of anodic coatinq (see 1.2.21).d. Special process operatinq conditions, if applicable ( see 3.2).e. Special cleaning and fabrication requirements (see 3.3.1, 3.3.2,and 3.3.3).f. If coating weight for Type IC can exceed the maximum specified inTable I.g. Color and uniformity of Class 2 coatings, if applicable (see 3.6.1 and 3.12}.h. Degree of non-uniformity of dyed casting alloys (see 3.6.1.1).i. Light fastness resistance, if applicable, and a Delta E value if different than 3 (see3.7.1.3).j. Type III coating thickness, if applicable (see 3.7.2.1).k. Coating weight for thickness, Type III, if substituted (see 3.7.2.1.1).l. Special sealing requirements (see 3.8).m. When applicable, the allowable difference in anodic coating appearance resulting from inherent base metal differences (see 3.13).n. Provide the specific location of contact marks if important to the function of the part (see 3.13.1 and 6.14).o.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quality conformance inspections (see 4.4.2 and 6.20).P. If paint adhesion testing is required for quality conformance testing (see 4.4) and the required paint system (if different than that in 4.4.3.1).MMC(MultiMedia Card)卡由西门子公司和首推CF的SanDisk于1997年推出。
运行 32 位程序在WOW 64 子系统使32 位程序,能够在基于x 64 的版本的Windows Server 2003 和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 上运行而无需进行修改。
在 WOW 64 子系统执行此x 64 版本的 Windows Server 2003 和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 创建32 位环境。
有关在WOW 64 子系统,请参阅Mi crosoft 平台SDK 文档64 位 Windows 部分中的"正在运行32 位应用程序"主题。
若要查看此文档,请访问下面的 Microsoft Web 站点:http://m sdn2.m /en-us/library/aa384249.aspx回到顶端程序性能注意事项在基于x 64 的版本的 Windows Server 2003 和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 上,在 WOW 64 子系统创建32 位环境。
某些32 位程序可能较慢上运行这些操作系统比32 位版本的Windows Server 2003 和 Windows XP 中那样。
是例如一个32 位程序可能运行速度较慢在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 tion Mi crosoft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上比。
或者,需要大量内存可能会出现的某些32 位程序增加了在基于x 64 的版本的Windows Server 2003 和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 上的性能。
此性能增加的原因,基于x 64 的版本的Windows Server 2003 和Windows XP Professional x64 Edition 支持比32 位版本的Windows Server 2003 和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的更多的物理内存。
BitLocker 驱动器加密操作指南:使用 AD DS 恢复加密卷更新时间: 2008年5月应用到: Windows Server 2008, Windows Vista本文档介绍了组织如何使用保存在 Active Directory 域服务 (AD DS) 中的 BitLocker 恢复信息来访问 BitLocker 加密的数据。
我们建议您在计划 BitLocker 部署时为 BitLocker 创建完全恢复模式。
本文档介绍了哪些内容?本文中包含您在计划Windows Vista® Enterprise、Windows Vista® Ultimate 和Windows Server® 2008 的 BitLocker 恢复过程时可以使用的详细信息。
要正确了解和应用本文,您应该知道如何将 AD DS 设置为自动备份 BitLocker 恢复信息,以及保存到 AD DS 的恢复信息类型。
本文档包含下列主题:∙什么是 BitLocker 恢复?∙测试恢复∙计划恢复过程∙使用其他恢复信息∙附录 A:委派权限∙附录 B:重置恢复密码∙附录 C:检索 BitLocker 密钥数据包∙附录 D:保存 TPM 信息本文档没有介绍哪些内容?本文没有详细介绍如何配置 AD DS 以存储 BitLocker 恢复信息,但着重说明了您的组织可以计划恢复过程的方法。
您还可以通过使用 Windows 恢复环境 (Windows RE) 并在启动过程中输入恢复密码来恢复启用 BitLocker 的卷。
有关如何在 AD DS 中存储恢复信息的详细信息,请参阅“配置 Active Directory 以备份 Windows BitLocker 驱动器加密和受信任的平台模块恢复信息”(/fwlink/?LinkId=82827)。
什么是 BitLocker 恢复?在所有恢复方案中,AD DS 中存储的恢复密码可以解除对驱动器的访问锁定。
基于MMC平台的信息化赋权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周苏梅;曾志;陈飞;张琼丹;周红丽【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年(卷),期】2024(42)5【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平台的信息化赋权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借助MMC平台,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实施信息化赋权教育路径。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n=52)和对照组(n=52),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实施基于MMC平台的信息化赋权教育模式,比较两组自我管理行为、授权能力、糖代谢指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结果试验组在随访1、3、6个月时的糖代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授权能力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基于MMC平台的信息化赋权教育模式,能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行为,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血糖控制效果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总页数】4页(P157-160)【作者】周苏梅;曾志;陈飞;张琼丹;周红丽【作者单位】德阳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阶梯教育模式在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2.基于微信平台的PBL 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妊娠结局的影响3.赋权激励教育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4.同伴支持教育在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应用效果5."互联网+"自我管理平台干预模式联合血糖仪监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快速掌握WindowsServer技术Windows Server操作系统是业内最受欢迎和广泛使用的服务器操作系统之一。
它不仅适用于小型企业,也适用于大型企业,可扩展到多种服务和应用程序。
本文将介绍快速掌握Windows Server技术的几个方面。
一、了解Windows Server的基础知识在开始学习Windows Server之前,首先需要了解Windows Server的基础概念。
Windows Server是由Microsoft开发的服务器操作系统,它是Windows操作系统家族的一部分。
使用Windows Server可以提供各种服务,比如共享文件、打印服务、网络连接、互联网连接等等。
在学习Windows Server之前,需要具备一些基础知识,比如IP 地址、域名、网络连接等等。
同时需要熟悉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比如文件管理、命令行操作、Powershell脚本编写等等。
二、安装和配置Windows Server安装和配置Windows Server是入门级任务。
Windows Server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从DVD光盘上启动系统安装向导,另一种是使用Windows Server映像(ISO)文件进行安装。
为了更好地了解Windows Server,建议首选第一种安装方式。
安装Windows Server后,需要进行一些基本的设置,比如配置网络参数、安装更新、创建用户账户和组等等。
Windows Server有多种角色和功能,安装服务器角色和功能可以扩展Windows Server的功能,例如安装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可以在服务器上托管Web应用程序。
三、管理Windows Server管理Windows Server的主要任务包括监视、配置和维护服务器。
Windows Server提供了多个管理工具,比如Server Manager、Powershell、MMC(Microsoft Management Console)等等。
Windows Server 2008 R2 实现网络流量的监控和限制时间:2011-02-23 14:21来源:IT专家网作者:纪平点击: 3392次在使用Windows Server 2008 R2时,还有许多实用的内置功能也许还没有被发现,如可以使用Server 2008 R2进行浏览监控以及浏览限制,本文就来介绍Windows Server 2008 R2中的这项功能。
数据流通能力是服务器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和宝贵资源,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并有效限制是服务器管理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Windows Server 2008 作为微软最高版本的服务器平台,如何实现网络流量的监控与限制呢?下面笔者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并通过测试验证其有效性。
1、网络流量监控执行“开始”→“运行”,输入MMC打开控制台1窗口。
单击“文件” → “添加/删除管理单元”弹出添加或删除单元对话框,在“可用的管理单元”列表中找到并选中“性能监视器”,单击“添加”按钮将其添加到“所选管理单元”列表中,最后单击“确定”退出。
在控制台1窗口的左窗格中依次展开“控制台根节点” → “可靠性和性能(本地)” → “监视工具” → “性能监视器”。
然后在中间的内容窗格的图表的空白区域单击右键选择“添加计数器”,打开添加计数器向导窗口。
在可用计数器列表中找到“Network Interface”,单击右侧的“+”展开该计数器,找到并选中“Bytes Total/sec”单击“添加”按钮,最后“确定”退出。
在性能监视器内容窗格中的最下方选中并双击刚才添加的计数器打开其属性设置窗口,在“数据”标签页下找到“比例”选项,从下拉列表中选择0.001将其设置为该数值,最后单击“确定”返回到控制台1。
单击“文件” → “另存为”,键入任意文件名将其保存到桌面的话可以在以后方便使用。
这样基于网络性能监控器部署完毕,并且已将其设置保存为文件。
2、监控测试为了演示网络监控效果,笔者通过远程桌面登录到Windows Server 2008并且将本地硬盘映射到Server 2008。
U-Boot是一个开源的嵌入式系统引导程序,它提供了许多硬件抽象和驱动,使得它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硬件平台。
U-Boot中的MMC(MultiMediaCard)模块主要用于支持SD/SDHC存储卡。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U-Boot中MMC代码流程:
1. 初始化阶段:在U-Boot启动后,首先会进行初始化阶段,包括内存、设备树等基础设置。
在这个阶段,MMC模块会进行一些必要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初始化硬件接口、配置寄存器等。
2. 检测阶段:在初始化完成后,MMC模块会进入检测阶段。
在这个阶段,它会扫描系统中的MMC设备,并检查是否有SD卡插入。
如果有SD卡插入,它会获取卡的相关信息,如卡类型、容量等。
3. 挂载阶段:在检测到SD卡后,MMC模块会将SD卡挂载到系统中,使其可以被系统访问。
这个过程包括创建文件系统、挂载文件系统等操作。
4. 配置阶段:在挂载完成后,MMC模块会对SD卡进行一些配置操作,如设置块大小、设置读写速度等。
这些配置操作会影响到后续的读写操作。
5. 读写阶段:在配置完成后,用户就可以对SD卡进行读写操作了。
这个阶段包括打开文件、写入数据、读取数据等操作。
6. 清理阶段:在读写完成后,MMC模块会进行清理工作,包括关闭文件、释放资源等操作。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U-Boot中MMC代码流程,具体的实现可能会因不同的U-Boot版本和硬件平台而有所不同。
同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使用U-Boot中的MMC模块,建议参考相关的U-Boot文档和代码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