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透析充分性评估及标准及PET实验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43
腹膜透析行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腹膜透析行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规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5期(ICD-10:N18.0),为行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既往病史中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5期,行规律腹膜透析替代治疗。
(三)进入路径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和《腹膜透析操作标准规程》进行。
1.诊断符合。
2.此次仅为行腹膜平衡(PET)试验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入院。
3.入院评估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和合并症,无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
(四)标准住院日4-6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①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② 0小时血生化,2小时血肾功和葡萄糖,③ 0、2、4小时腹透液肾功和葡萄糖,④ 24小时腹透液及24小时尿液肾功、离子全套、葡萄糖⑤ 24小时腹透液及24小时尿液蛋白定量测定。
2.根据患者病情可进行的检查项目:铁代谢评估指标,超敏CRP,降钙素原,IPTH,BNP,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腹膜平衡试验结果选择调整腹膜透析治疗方案。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无(八)手术日。
无(九)术后恢复。
无(十)出院标准。
完成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并出具报告,调整治疗方案。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存在其它需要处理的并发症或合并症,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不能完成或住院时间需要延长。
二、腹膜透析行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的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规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5期,为行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的患者。
腹膜平衡试验PET引言腹膜平衡试验(Peritoneal Equilibrium Test,PET)是一种用于评估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渗透性和转运功能的重要方法。
该试验通过测量透析液和血液中的各种溶质的转运速率和浓度,来评估腹膜的渗透性和转运功能是否正常。
本文将介绍PET的方法、临床应用和结果解读。
方法实验前准备在进行PET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保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已经达到稳态,即已经进行了几次透析,并且交换液的浓度和容量已经达到预定目标。
其次,需要排除患者存在腹腔感染或炎症等情况,因为这些情况可能影响PET的结果。
最后,需要向患者解释PET的目的和步骤,并征得其书面同意。
实验步骤1.患者在透析液交换前收集血液样本,用于测定血液中各种溶质的浓度。
2.在透析液交换过程中,定期收集透析液样本,通常每小时收集一次,用于测定透析液中各种溶质的浓度。
3.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方法,测定血液和透析液中各种溶质的浓度。
数据分析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可以进行如下分析:1.根据血液和透析液中各种溶质的浓度,计算出透析液和血液的清除率,即透析液中溶质的去除速率。
2.根据透析液和血液中溶质的浓度差异,计算出透析液和血液的转运速率,即溶质从血液向透析液的扩散速率。
临床应用PET主要用于评估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功能是否正常。
根据PET的结果,可以对腹膜透析治疗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PET在临床中的应用:1.评估腹膜渗透性:通过衡量透析液和血液中各种溶质的清除率,可以评估腹膜的渗透性。
如果腹膜渗透性较高,透析液中的溶质清除率也会较高,说明透析液能更有效地清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2.评估腹膜转运功能:通过衡量透析液和血液中溶质的转运速率,可以评估腹膜的转运功能。
如果腹膜转运功能正常,透析液和血液中溶质的转运速率应该在合理范围内。
结果解读根据PET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1.正常结果:透析液和血液中溶质的转运速率和清除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腹膜的渗透性和转运功能正常。
自动化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功能评估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转运特性一定程度决定了腹膜对溶质转运和超滤的能力。
临床上通过腹膜平衡试验(PET)在一定条件下测定腹透液及血液中肌酐及葡萄糖浓度的比值,推测腹透患者的腹膜转运特性。
不同于CAPD,APD患者是夜间短时留腹交换,进行PET试验前一天需要更换透析方案。
因此,透析充分性评估留取24小时腹透液和腹膜平衡试验不能紧接着进行,而是必须分开不同时间分别留取标本。
APD腹膜平衡试验包括两个部分:PET试验前的留腹方案;次日上午进行4小时PET操作。
APD患者PET试验前的留腹方案不同于CAPD,而次日的PET操作流程及结果评判与常规CAPD是相同的。
一、腹膜平衡试验前留腹方案方案1:在进行PET的前24小时,腹透方案从平时的APD改为CAPD,CAPD 夜间长时间留腹时间为8~12小时。
需要记录夜间的留腹时间,灌入腹透液的葡萄糖浓度、灌入量和引流量。
夜间留腹引流出来的腹透液要充分混匀,留取标本检测肌酐和尿素氮水平。
方案2:PET前一夜仍然进行常规的APD,但是时间比平时提前几个小时(比如从19时开始)。
将机器设为白天“湿腹”,并在清晨4时~5时使用“最后一袋”的选项。
灌入腹透液的葡萄糖浓度和容量与常规CAPD进行PET前一夜的要求相同。
二、标准PET操作流程1.准备腹透液准备2.5%葡萄糖腹透液2L,加热到37℃。
2.引流、计量过夜腹透液充分引流过夜的腹透液,测定其引流量并留取标本。
3.灌入腹透液将2.5%葡萄糖腹透液2L灌入腹腔,让患者尽可能左右翻身,变换体位。
记录灌入时间。
4.留取0/2小时腹透液标本在腹透液留腹0小时和2小时分别留取腹透液标本。
0小时定义为腹透液灌入结束时。
标本具体留取方法为:从腹腔中引流200ml到引流袋中,晃动2~3次让标本充分混匀,抽取10ml透析液测定肌酐、尿素氮和葡萄糖浓度,剩下的190ml再次灌回腹腔。
5.留取血液标本留腹2小时,抽取血标本,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葡萄糖水平。
一、残余肾功能的评价RRF=(肾尿素清除率+肾肌酐清除率)/2肾尿素清除率=(尿BUN浓度/血BUN浓度)×24h尿量/1440ml肾肌酐清除率=(尿Scr浓度/血Scr浓度)×24h尿量/1440ml二、腹膜透析充分性定义●透析剂量足够。
●增加透析剂量患者的死亡率不会下降,低于此剂量死亡率增高。
●患者身心安泰、食欲良好、体重增加、体力恢复、并发症减少,尿毒症毒素清除充分。
腹膜透析充分性的指标●临床表现●KT/V(尿素清除指数)●Ccr(肌酐清除率)●营养状态●血生化指标●水平衡状态●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DI(透析指数)1.临床表现将CAPD患者透析充分性进行评价:<23分为透析不足23~29分为临界>29分为透析充分注意:临床表现不能作为评估的早期指标●临床表现与透析效果不完全平行●症状和体征的观察具有主观性●往往在透析不充分较长时间后才表现2.KT/V(尿素清除指数)残肾KT/V=[(24h尿量×尿BUN/血BUN)×每周透析天数]/[体重×0.6(男)或0.55(女)]腹膜KT/V=[(24h透析液排出量×腹透液BUN/血BUN)×每周透析天数]/[体重×0.6(男)或0.55(女)]总KT/V=残肾KT/V+腹膜KT/V注:K:尿素的清除率T:透析时间(以周表示)V:尿素分布容积(体重×固定常数)(固定常数:男性60%,女性55%)V的计算(Watson公式):男性:V(L)= 2.447+0.3362×体重(Kg)+0.1074×身高(cm)-0.09516×年龄(岁)女性:V(L)= -2.097+0.2466×体重(Kg)+0.1069×身高(cm)透析充分性(KT/V)水平至少应在每周1.7以上。
r(肌酐清除率)残肾Ccr=[(尿Cr/血Cr)+(尿BUN/血BUN)]×24h尿量×每周透析天数/2 腹膜Ccr=(腹透液Cr/血Cr)×24h透析液排出量×每周透析天数总Ccr =残肾Ccr+腹膜Ccr总Ccr用体表面积校正=总Ccr×1.73/体表面积KT/V和Ccr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作透析充分性的量化指标。
腹膜透析行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临床路径一、腹膜透析行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规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5期(ICD-10:N18.0),为行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的患者。
(二)诊断依据。
既往病史中诊断为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5期,行规律腹膜透析替代治疗。
(三)进入路径标准。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和《腹膜透析操作标准规程》进行。
1.诊断符合。
2.此次仅为行腹膜平衡(PET)试验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入院。
3.入院评估无其它严重并发症和合并症,无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
(四)标准住院日4-6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①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② 0小时血生化,2小时血肾功和葡萄糖,③ 0、2、4小时腹透液肾功和葡萄糖,④ 24小时腹透液及24小时尿液肾功、离子全套、葡萄糖⑤ 24小时腹透液及24小时尿液蛋白定量测定。
2.根据患者病情可进行的检查项目:铁代谢评估指标,超敏CRP,降钙素原,IPTH,BNP,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腹膜平衡试验结果选择调整腹膜透析治疗方案。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无(八)手术日。
无(九)术后恢复。
无(十)出院标准。
完成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并出具报告,调整治疗方案。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存在其它需要处理的并发症或合并症,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不能完成或住院时间需要延长。
二、腹膜透析行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的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规律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慢性肾脏病5期,为行腹膜平衡试验(PET)及透析充分性评估(KT/V)的患者。
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一、残余肾功能的评价RRF=(肾尿素清除率+肾肌酐清除率)/2肾尿素清除率=(尿BUN浓度/血BUN浓度)×24h尿量/1440ml肾肌酐清除率=(尿Scr浓度/血Scr浓度)×24h尿量/1440ml二、腹膜透析充分性定义●透析剂量足够。
●增加透析剂量患者的死亡率不会下降,低于此剂量死亡率增高。
●患者身心安泰、食欲良好、体重增加、体力恢复、并发症减少,尿毒症毒素清除充分。
腹膜透析充分性的指标●临床表现●KT/V(尿素清除指数)●Ccr(肌酐清除率)●营养状态●血生化指标●水平衡状态●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DI(透析指数)1.临床表现将CAPD患者透析充分性进行评价:<23分为透析不足23~29分为临界>29分为透析充分注意:临床表现不能作为评估的早期指标●临床表现与透析效果不完全平行●症状和体征的观察具有主观性●往往在透析不充分较长时间后才表现2.KT/V(尿素清除指数)残肾KT/V=[(24h尿量×尿BUN/血BUN)×每周透析天数]/[体重×0.6(男)或0.55(女)]腹膜KT/V=[(24h透析液排出量×腹透液BUN/血BUN)×每周透析天数]/[体重×0.6(男)或0.55(女)]总KT/V=残肾KT/V+腹膜KT/V注:K:尿素的清除率T:透析时间(以周表示)V:尿素分布容积(体重×固定常数)(固定常数:男性60%,女性55%)V的计算(Watson公式):男性:V(L)= 2.447+0.3362×体重(Kg)+0.1074×身高(cm)-0.09516×年龄(岁)女性:V(L)= -2.097+0.2466×体重(Kg)+0.1069×身高(cm)透析充分性(KT/V)水平至少应在每周1.7以上。
r(肌酐清除率)残肾Ccr=[(尿Cr/血Cr)+(尿BUN/血BUN)]×24h尿量×每周透析天数/2 腹膜Ccr=(腹透液Cr/血Cr)×24h透析液排出量×每周透析天数总Ccr =残肾Ccr+腹膜Ccr总Ccr用体表面积校正=总Ccr×1.73/体表面积KT/V和Ccr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作透析充分性的量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