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点焊检验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
点焊检测方法-回复什么是点焊检测方法?点焊检测方法是用于检查焊接点是否质量合格的一种检测方法。
点焊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焊接技术,适用于连接薄板金属,如汽车制造中的车身焊接。
在点焊过程中,两张金属板被夹紧,然后通过电流来产生瞬间的高温,使接点部位的金属熔化,形成焊点。
焊点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点焊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点焊检测的步骤:1.目视检查:首先进行目视检查,对焊点进行外观检查。
合格的焊点应该是光滑,呈现均匀的金属结构,没有明显的裂纹或孔洞。
同时检查焊点是否与焊接材料相连,是否与金属板紧密接触。
2.声音检测:使用声音检测器对焊点进行声音检测。
声音检测原理是利用焊点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持续时间来判断焊点的质量。
正常的焊点应该发出清脆的声音,表示焊点的结构紧密,没有松动或空洞。
3.电阻检测:电阻检测方法是通过测量焊点的电阻来评估其质量。
正常的焊点应该具有较低的电阻值,表示电流能够通过焊点畅通。
电阻值过高可能表示焊点存在缺陷,如气孔、松动等。
4.断面检测:焊点的质量可以通过对焊接材料的断面进行观察来评估。
可以将焊点材料切除,并使用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
合格的焊点应具有均匀的晶粒结构,没有明显的裂纹或夹杂物。
5.力学性能测试:焊点的力学性能可以通过拉力测试、剪切测试等方式来评估。
这些测试可以确定焊点的抗剪强度、拉伸强度和抗扭强度等指标,从而判断焊点的质量是否合格。
6.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来评估焊点的质量。
超声波可以穿透金属材料并检测焊点内部的缺陷,如气孔、裂纹等。
通过分析超声波的反射和衍射信号,可以判断焊点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总结:点焊检测方法包括目视检查、声音检测、电阻检测、断面检测、力学性能测试和超声波检测等多种方式。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评估焊点的质量,确保点焊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TJI/DG·0001·A1—2002汽车焊接技术标准(点焊)2002-04-28发布2002-05-01实施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TJI/DG·0001·A1-2002前言目的:本标准吸收了国外及国内汽车行业的技术标准而制订,为规范本公司在汽车产品设计、试制中焊接(点焊)的技术要求和质量。
非汽车产品的焊接(点焊)等效执行。
内容:1.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2. 点焊接头设计原则;3. 焊点质量标准;4. 焊点质量的检验方法;5. 焊点接头的质量等级;本标准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自生效之日起,本公司的点焊技术按本标准执行,原“试行”版本TJI/DG·0001·A1-2002作废,本版本为正式版本,电子版本由本版本覆盖。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师办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标准情报室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家部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邬美华、薛永纯、江巧英。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汽车焊接技术标准(点焊)TJI/DG·0001·A1—20021.适用范围1.1本标准是同捷公司负责确立或认可的汽车产品设计提供电阻点焊的焊接技术标准。
除非在焊接图纸上有特定的注释,确立不同的焊接要求,任何与本标准以外的特例,必须征得工艺人员同意。
1.2本标准适用于厚度6mm以下的低碳钢板(08、08AL、10、20、A2、A3等)、低合金高强度钢板(16Mn、09S iV)、含磷钢板(镀锌板、镀铝板、镀铅板等)的点焊。
1.3本标准未包括的材料厚度的点焊技术条件由现场工艺人员参照本标准自行在工艺技术文件中规定。
1.4本标准颁布前已有的产品图,如有不符合本标准之处可不作修改,新图纸设计或旧图纸换版时均符合本标准。
1.5 点焊种类:基本两种类型,结构点焊和工艺点焊。
点焊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连接工艺,压痕是点焊后常见的表面缺陷之一,其深度是评估点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的行业和标准对点焊压痕深度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压痕深度标准:
1. ISO 8062-3:该标准规定了点焊压痕深度的要求,对于普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压痕深度应小于等于0.8mm;对于高强度钢材,压痕深度应小于等于1.6mm。
2. ASTM A325:该标准规定了点焊用钢材的要求,其中对于一般强度钢材,压痕深度应小于等于1.6mm;对于高强度钢材,压痕深度应小于等于2.0mm。
3. EN 15048:该标准适用于管道连接,其中规定了点焊压痕深度的要求,对于普通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压痕深度应小于等于1.6mm;对于高强度钢材,压痕深度应小于等于2.5mm。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行业和应用场景对点焊压痕深度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具体要求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Specification for welding and acceptance of reinforcing steelbarsJGJ 18—2003J 253—20032003第 1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Specification for welding and acceptance of reinforcing steelbarsJGJ 18-2003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3 年 5 月 1 日2003第 2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128 号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的公告现批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 J18—2003,自2003 年5 月 1 日起实施。
其中,第1.0.3、3.0.5、4.1.3、5.1.7、5.1.8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行业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 同时废止。
本规程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3 年 3 月27 日第 3 页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2000] 284 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修订了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 总则;2 术语;3 材料;4 钢筋焊接;5 质量检验与验收;6 焊工考试。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1.根据国家现行标准,修改适用于焊接的钢筋牌号。
名称和接头强度指标;2.增加H RB500钢筋闪光对焊和封闭环式箍筋闪光对焊;3.增加熔态气压焊工艺和氧液化石油气压焊的规定;4.增加H R B400钢筋与钢板电弧搭接焊、预埋件钢筋电弧焊和埋弧压力焊、钢筋电渣压力焊的规定;5.各种钢筋焊接接头和焊点的质量检验与验收划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纵向受力钢筋 4 种焊接接头的拉伸试验合并成一条,2 种焊接接头弯曲试验合并成一条,均规定为主控项目,增加附录 A 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接头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的规定;6.增加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拉伸试验的断裂位置和断口特征的质量要求;7.某些焊接工艺规定适当简化、合并,或移于“条文说明”中;8.电阻点焊焊点的质量验收由两节合并为一节,统一焊点抗剪力指标;9.焊工操作技能考试评定标准局部修改等等。
五金件抽样检验标准1.0 目的范围:确定检验作业条件,确定抽样水准,明确检验方法,建立判定标准,以确保产品品质。
本规范适用于产品验证、生产组装之五金制品部件及其表面的喷油、印刷。
2.0 检验条件:温度:23℃(+5,-5)相对湿度:60%(+15%,-10%)距离:人眼与产品表面的距离为300—350mm。
时间:检测量面和其它不超过8s;每件检查总时间不超过30s(除首件)。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15°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电池表面500-- 550mm(照度达500~550Lux)。
3.0 责任:本规范由工程部制定,品管部负责实施和维护。
4.0 检验标准:4.1采用GB/T2828.1-2003单次抽样,检查水平(IL)和接收质量(AQL)遵循如项目检查水平(IL)接收质量限(AQL)外观Ⅱ0.65尺寸S-2 1.5性能S-2 1.54.2、相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5.0 定义:5.1缺点分类:5.1.1 严重缺陷(CRI):可能对机器或装备的操作者造成伤害;潜在危险性的效应,会导致与安全有关的失效或不符合政府法规;影响机械或电气性能,产品在组装后或在客户使用时会发生重大品质事件的。
5.1.2 主要缺陷(MAJ):性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不至于引起危险或不安全现象;导致最终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装配;客户很难接受或存在客户抱怨风险的。
5.1.3 次要缺陷(MIN):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会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客户不易发现,发现后通过沟通能使客户接受的。
5.2问题描述:5.2.1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5.2.2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5.2.3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5.2.4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内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苏州荣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限定标准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产品中结构件的表面等级划分及其外观质量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及子公司结构产品表面外观的标准判定,产品的装配生产及结构验收;也可用于指导设计。
本规范同样适用于外购件的验收,当外购个别件不属于本公司专用型号时,也可按供应商的质量标准对其进行验收,具体要求应参照相应外购件的技术说明书等文件。
2 术语2.1 产品:指本公司确定的、处于向本公司客户发货状态下的物品,如整机、模块、散件。
2.2 A级表面:重要外观表面,体现产品外观形象,具有装饰性,可以直接正视到的主要外观表面。
2.3 B级表面:主要外表面,半装饰性的经常可见的外观表面。
2.4 C级表面:次要外表面和内表面,不是以装饰为目的,表面质量要求不高的结构表面。
除A、B级表面外的表面均为C级表面。
2.5 正视:指检查者站立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90度而进行观察。
2.6 金属表面:包括电镀、氧化、钝化、以及金属压铸面、金属机械加工面等表面为金属质感的表面,非喷涂面。
2.7 拉丝:是一种砂带磨削加工,通过砂带对金属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去除金属表面缺陷,并形成具有一定粗糙度、纹路均匀的装饰表面。
2.8 喷涂保护面:零件在喷涂过程中,依据图纸要求,对不要求喷涂的表面进行了保护处理的表面。
3 缺陷定义3.1 金属表面3.1.1 模具痕:折弯等模具成型过程中在结构件表面产生的压痕、轻微凹坑等。
3.1.2 磨擦痕:加工过程中板材在机床台面运动过程中产生的轻微划痕,无凹入感。
3.1.3 运动部件摩擦痕:样本架等在运送过程中和基体产生的痕迹。
3.1.4 焊渣:指电镀、氧化前,金属焊接时飞溅到焊缝位置以外区域的、牢固粘附在基材表面的金属点状颗粒。
3.1.5 烧伤:拉丝处理时因操作不当、造成零件表面过热而留下的烧蚀痕迹。
3.1.6 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Q/SQ107504.3-2015Q/SQ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SQ107504.3—2015汽车焊接零部件质量要求及通用检验规范第3部分:点焊凸焊螺柱焊2015-05-11发布2015-05-20实施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Q/SQ107504.3-2015标准报批签署单标准名称汽车焊接零部件质量控制要求及通用检验规范第3部分:点焊凸焊螺柱焊标准编号Q/SQ107504.3-2015起草单位汽车工程研究院工艺开发与管理部资料标准文本1份报批流程签署流程流程签字日期编制苏志朴20150430校对习吕鹏20150430申强20150430审核雷培军20150530朱林选20150530杨志刚20150430标准化史莎莎20150430批准周崇义20150511发布日期20150511实施日期20150520目次前言 (I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与定义 (1)4电阻焊的典型缺欠 (3)5点焊、凸焊、螺柱焊通用检验规则 (4)6点焊接头(焊点)的质量要求、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4)6.1点焊焊点的质量分类 (4)6.2点焊焊点外观的质量要求、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 (5)6.3点焊焊点强度要求及检验方法 (7)6.4点焊力学性能试验 (10)6.5宏观金相检查 (12)7凸焊接头的质量要求、检验项目、检验方法 (13)7.1凸焊外观质量控制及检验要求 (13)7.2强度要求及检验方法、判定基准 (13)8螺柱焊接头的质量要求、检验项目、检验方法 (16)8.1螺柱焊的外观质量要求 (16)8.2螺柱焊强度要求及检验方法、判定基准 (17)8.3宏观金相检验 (18)附录A(资料性附录)点焊检验用扁铲的式样、尺寸及应用范围 (19)附录B(规范性附录)电阻焊拉伸剪切试验、金相检查及判定规范 (20)附录C(规范性附录)不同材料、不同厚度材料焊点抗拉剪切强度换算方法 (25)附录D(资料性附录)凸焊螺母/螺栓压溃试验 (26)前言Q/SQ107504《汽车焊接零部件质量要求及通用检验规范》根据本企业实际情况,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最新焊接标准、行业标准,对汽车焊接零部件的质量控制提出规范性的要求,并规定了焊接质量检验的通用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电阻焊检查标准 (1)HES E 001-05电阻焊检查标准1.概述此项标准明确了强度等级260~980MPa且厚度不大于4.0mm(*1)的钢板点焊(包括连续缝焊和滚动焊)的外观检查方法及标准,也适用于强度等级在260~270MPa(*2)的普碳钢板的凸焊和缝焊。
备注:(*1)汽车用热轧钢板及带钢参照HES C 051,汽车用冷扎钢板及带钢参照HES C 052,汽车用热浸镀锌钢板及带钢参照HES C 071。
(*2)该标准适用于含碳量<0.15%的普碳钢,包括表面处理钢板,例如镀锌钢板和防锈钢板。
说明:此标准中采用的单位和数值的表示方法参照的是国际单位体系(SI),用{}特殊标注的数值是指经验值。
2.分类及标注方法每个组成部件和分总称分为A、B、C三个强度等级和a、b、c三个外观等级,该标准应该在接收标准,量产检查标准、以及作业标准中明确。
2.1强度等级分类完成车以及零部件根据结构强度分为A、B、C三个等级。
2.2外观等级分类完成车中对外观有要求的部分分成如表1所示的三个等级。
代码设计细则a a级该部分参照HES D 0041(外观等级)中的“a”级b b级该部分参照HES D 0041中的“b”级c c级该部分参照HES D 0041中的“b”级2.3标准方法当对强度和外观都有等级要求时,分类及标注方法如表2所示。
如果不要求标注外观等级,则应该仅对强度进行标注。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对外部缺陷的要求应参照4.3部分。
外观a b c强度A Aa Ab AcB Ba Bb BcC Ca Cb Cc3.试片3.1点焊试片点焊试片参照标注JIS Z 3136。
3.2凸焊试片用于断面检查的试片应该使用产品的形状,用于剪切应力检查的试片应该采用图1所示的形状,凸焊的各个尺寸要求参照HES A 1018。
表3备注:1.上图是一个环形焊缝的例子。
检测时必须在试片上固定一个支撑(图中阴影部分所使用的材料及厚度需要可以抵抗所施加的拉力)。
焊缝标准
焊接检验标准是:
1、是否有漏焊,即应该焊接的焊点没有焊上。
2、焊点的光泽好不好。
3、焊点的焊料足不足。
4、焊点的周围是否有残留的焊剂。
5、有没有连焊、焊盘有滑脱落。
6、焊点有没有裂纹。
7、焊点是不是凹凸不平,焊点是否有拉尖现象。
焊缝质量分为三个等级:
1、一级焊缝要求对‘每条焊缝长度的100%进行超声波探伤。
2、二级焊缝要求对‘每条焊缝长度的20%进行抽检,且不小于200mm进行超声波探伤。
3、一级、二级焊缝均为全焊透的焊缝,并不允许存在如表面气孔、夹渣、弧坑裂纹、电弧檫伤等缺陷。
4、一级、二级焊缝的抗拉压、抗弯、抗剪强度均与母材相同。
无铅焊点检验规范无铅焊点是现代电子产品中常见的组装方式之一,确保焊接质量对于产品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证无铅焊点的质量,需要遵守一些检验规范。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无铅焊点检验规范:1.焊接温度和时间检验:无铅焊点的焊接温度和时间直接影响焊点质量。
检验时,应根据焊接材料的要求和工艺标准,使用合适的焊接温度和时间参数进行检验。
焊接温度和时间过高会导致焊接点的烧损和氧化,从而影响产品的可靠性。
2.焊接外观检验:焊点的外观可以通过视觉检查进行评估。
焊接后的焊点应呈现出光滑、均匀、一致的外观,无明显的裂缝、气泡和杂质等缺陷。
焊点与焊盘之间应紧密贴合,没有明显的间隙或未焊接到位的现象。
3.焊点强度检验:焊点的强度是评估焊接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拉力测试或剪切测试来评估焊点的强度。
拉力测试是将焊点施加拉力,评估焊点是否能够承受预定的拉力。
剪切测试是将焊点施加剪切力,评估焊点是否能够承受预定的剪切力。
焊点的强度应符合设定的标准要求。
4.引脚连接性测试:无铅焊点的连接性也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指标。
可以通过外部测试仪器来检测焊点与焊盘之间的电气连接性。
测试仪器将通过电流或电压信号检测焊点的连接质量,以确保焊点与焊盘之间的电气信号能够正常传导。
5.尺寸和位置检验:焊点的尺寸和位置也需要进行检验。
可以使用量具或显微镜来测量焊点的尺寸和位置,确保焊点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综上所述,无铅焊点的检验规范包括焊接温度和时间检验、焊接外观检验、焊点强度检验、引脚连接性测试以及尺寸和位置检验等。
通过遵守这些检验规范,能够确保无铅焊点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无铅焊点的质量是电子产品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检验规范以确保焊点的质量和可靠性。
下面将继续介绍相关的内容:6.焊点表面光洁度检验:焊点的表面光洁度对焊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为高光洁度的焊点可以提供更好的连接性和稳定性。
检验时,可以使用显微镜或光学仪器来评估焊点表面的光洁度。
焊接质量检验规范编制/日期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批准/日期1.目的确定本公司焊接产品品质的判定标准,以提供焊接零部件品质检验的依据。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ISO9712 无损检测—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和认证ISO17635 焊缝的无损检测—金属材料一般原则ISO5817 焊接-熔化焊-钢、镍、钛及其合金熔化焊接头(能束焊除外)-缺欠质量分级3.职责质保部负责此规范的维护及执行。
4.检验要求4.1焊前试验及检验在施焊之前,检验人员应对下列项目进行检验和验证。
4.1.1 焊工和焊接操作工证书的适用性、有效性;查看焊接工证书与焊接要求的一致性,证书在有效期内;4.1.2 焊接工艺规程的适用性;查看焊接工艺规程与产品的符合性;4.1.3 母材的标识;母材标识与图纸及工艺规程要求相符合;4.1.4 焊接材料的标识;焊接材料有CE标记与工艺规程一致,并在有效期内;4.1.5 下料零件的几何尺寸、平整度、切割面质量;符合图纸、工艺、检验规范要求;4.1.6 焊接坡口(形式及尺寸);符合图纸、工艺、检验规范要求;4.1.7 组对、夹具及定位;符合工艺要求的工装夹具;4.1.8 焊接工艺规程中的任何特殊要求,如防止变形;无特殊要求;4.1.9 工作条件(包括环境)对焊接的适用性。
工作环境符合工艺规程要求;4.2焊接过程中的试验及检验在焊接过程中,检验人员及焊接监督人员应在现场进行巡回检查,对工艺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检验、监督的内容应包括:4.2.1 主要焊接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及焊接速度);依据产品焊接工艺要求;4.2.2 预热/道间温度;依据产品焊接工艺要求;4.2.3 焊道的清理与形状,焊缝金属的层数;单道焊,无需清理;4.2.4 根部气泡;依据产品焊接工艺要求;4.2.5 焊接顺序;按单道顺序进行焊接4.2.6 焊接材料的正确使用及保管;焊接材料使用符合焊丝采购规范要求;4.2.7 变形的控制;符合焊接工艺规程内的现有工艺参数焊接,变形在要求范围内;4.2.8 所有的中间检查,如尺寸检验。
焊接件通用技术标准1.目的为统一一般钢结构焊接件在工厂全进程的大体要求,特制订本标准。
2.范围如顾客未对焊接件产品的加工及查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含标准和图纸)、或已给出的规定不全时,在技术文件编制、加工制作、性能实验、查验规那么和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和查验等环节须执行本标准的要求。
3.一样要求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
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3.2.1用于焊接件材料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3.2.2用于焊接件的材料(钢板型钢等)和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等),进厂时应依照材料标准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准利用。
3.2.3关于无牌号和无合格证书的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查验和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准利用。
3.2.4原材料下料前的形状误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不然应予以矫正或另作他用(矫正可下料前校正,也可下料后校正),使之达到要求。
矫正后,钢材表面不该留有明显的损伤。
焊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形位公差3.3.1零件尺寸的极限误差手工气割的板材、型钢(角钢、工字钢、槽钢)零件尺寸的极限误差应符合表1规定。
3.2.2零件形位公差3.2.2.1板材零件表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2规定,直线度应在被测面的全长上测量。
表2 mm3.2.2.2型材零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歪扭误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3 mm3.2.2.3板材与型材零件切割边棱对表面垂直度,不得大于表5规定。
图1 L—边棱长度;t—直线度3.2.2.4板材零件边棱之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不得大于相应尺寸的公差之半(见图2)。
图23.2.2.5型材零件切割断面对其表面的垂直度和型材零件切割断面的平行度,不得大于型材零件切割断面之间的尺寸公差之半(见图3)。
图33.2.2.6弯曲成型的筒体零件尺寸的极限误差、圆角和弯角,(≥5mm 钢板)应符合表6规定。
3.2.2.7关于焊接H 型钢、梁等焊接量较大工件,在腹板冀板下料时,适当放长20~30mm,待焊接、校形完成后再取长短。
点焊焊接规范标准最新版点焊焊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连接的工艺,其规范标准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版的点焊焊接规范标准概述:1. 引言点焊焊接规范标准旨在确保焊接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点焊焊接工艺,包括但不限于钢、铝、铜及其合金。
2. 材料要求- 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 材料表面应清洁,无油污、锈蚀或其它污染物。
3. 设备要求- 点焊机应具备稳定的电流和电压输出,且能够根据材料特性调整焊接参数。
- 电极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磨性,且应定期检查和维护。
4. 焊接参数- 焊接电流:根据材料厚度和类型选择适当的电流值。
- 焊接时间:根据材料特性和焊接要求确定。
- 电极压力:确保足够的压力以形成良好的焊点,但避免对材料造成损伤。
5. 焊接过程控制- 焊接前应进行试焊,以确定最佳的焊接参数。
- 焊接过程中应实时监控焊接质量,包括焊点的外观和尺寸。
- 焊接后应对焊点进行无损检测,如超声波检测或X射线检测。
6. 质量标准- 焊点应均匀、无裂纹、无气孔、无夹杂。
- 焊点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焊点直径和焊点高度。
7. 安全与环保要求- 焊接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和工作服。
- 焊接区域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产生。
8. 记录与追溯- 焊接过程中的所有参数和检测结果应详细记录。
- 焊接产品应有可追溯性,包括焊接日期、操作人员和焊接批次。
9. 维护与校准- 定期对焊接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以确保焊接质量。
10. 结语点焊焊接规范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焊接工艺的质量和可靠性。
遵守这些标准不仅能够保证产品的性能,还能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概述,具体实施时应参考最新的国家或国际标准,如ISO、AWS等,并结合实际生产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施行日期:2012年08月01日前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9]88号文的要求,标准修订组认真贯彻国家节材节能,环境保护的政策,调查研究,进行大量钢筋焊接试验,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资料,并6焊工从14mm 延伸至T型接版,至此已是第四次修订。
钢筋焊接技术具有很多优越性,是一项节材、节能、少尘、少烟的环保技术,钢筋焊接工作者应正确实施规程,确保质量,降低成本,精益求精,有所创新,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
目次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钢筋焊接·····························································4.1一般规定·························································4.2钢筋电阻点焊·····················································4.3钢筋闪光对焊·····················································4.4箍筋闪光对焊·····················································4.5钢筋电弧焊·······················································4.6钢筋电渣压力焊···················································4.7钢筋气压焊·······················································4.8预埋件钢筋埋弧压力焊·············································4.9预埋件钢筋埋弧螺柱焊·············································5质量检验与验收·······················································5.1一般规定·························································5.2钢筋焊接骨架和焊接网·············································5.3·····5.4·····5.5·····5.6·····5.7·····5.8·····6·····7·····附录A····附录B····················1.0.11.0.21.0.31.0.4(强标)从事钢筋焊接施工的焊工必须持有钢筋焊工考试合格证,才能按照合格证规定的范围上岗操作。
点焊破检试验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点焊破检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焊接质量检验方法,通过对焊接接头进行破坏性的检验,可以有效评估焊接接头的强度和可靠性。
在工程实践中,点焊破检试验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从点焊破检试验标准的重要性、制定和演变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深入了解点焊破检试验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可以更好地指导焊接工艺的改进和质量控制,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可靠性。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讨论点焊破检试验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在引言部分中,将对点焊破检试验标准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分别探讨点焊破检试验标准的重要性、制定和演变过程以及应用领域。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观点,展望未来点焊破检试验标准的发展方向,并给出结束语。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读者可以全面了解点焊破检试验标准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加深对该主题的理解。
1.3 目的点焊破检试验标准旨在规范点焊工艺的检测方法,确保焊接质量和工艺稳定性。
通过明确的测试标准和流程,可以有效地评估点焊接头的质量,提高焊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点焊破检试验标准还可以帮助制定适当的点焊焊接参数,减少生产中的缺陷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分析,旨在加深对点焊破检试验标准的理解,为实际生产中的点焊工艺提供指导和参考,推动点焊工艺的进步和发展。
2.正文2.1 点焊破检试验标准的重要性:在现代制造业中,点焊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方法,特别是在汽车工业和电子行业中广泛应用。
点焊破检是用来验证点焊接头质量的一项重要测试方法。
准确的点焊破检试验标准可以确保点焊接头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减少产品出现点焊瑕疵的可能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点焊破检试验标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证产品质量:通过严格遵守点焊破检试验标准,可以确保点焊接头的质量符合规定的标准,避免因点焊不良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01/A
(七)焊接检验标准
一、性能:
尺寸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和销售计划要求;
二、焊接前检查:
2.1产品表面无划伤、碰伤、废料压痕、折皱;
2.2产品表面无明显拉伸纹、模具线、模具压痕;
2.3产品不能有压点、缺边、变形、破裂;
三、焊接后检查:
3.1焊接后手柄牢度测试:将手柄进行破坏性拉扯后,手柄严重变形,
而不是焊点断开(焊接时首检,每200件抽1件);
3.2焊接后杯套牢度测试:将杯套进行破坏性揉捏,杯套严重变形,而
不是焊点脱落(焊接时首检,每200件抽1件);
3.3焊接后手柄高度、手柄与杯套间隙、尺寸等应符合图纸要求;
3.4焊接后,焊点不宜过大,点焊处产品表面不允许发生变形;
3.5焊接后位置表面不允许出现空洞,焊疤不能超过其焊接表面的10%;
3.6焊接后不允许出现炸焊、脱焊、漏焊等现象
四、抽样标准:
MIL—STD—105E(GB2828)一次抽样方案Ⅱ
AQL:CR 1.0 MA 2.5 MI 4.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