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文论(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专升本)期末考试答案
1. (单选题) 提出“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理论的唐代诗论家是( ) 。(本题1.0分)
A、 陈子昂

B、 白居易

C、 皎 然

D、 司空图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2. (单选题) 司空图的“韵味”说,从理论渊源上看,是本于( )。(本题1.0分)
A、 钟嵘《诗品》的“滋味”说

B、 陆机《文赋》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C、 曹丕《典论·论文》的“诗赋欲丽”说

D、 《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3. (单选题) 钟嵘评诗,把历代五言诗人分为两大体系,它们的源头则分别是( )。(本题1.0分)
A、 《孟子》和《庄子》
B、 《论语》和《楚辞》

C、 《诗经》和《庄子》
D、 《诗经》和《楚辞》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4. (单选题)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 ) 。(本题1.0分)
A、 《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 

B、 《庄子》较深的影响

C、 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

D、 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5. (单选题) 陆机《文赋》说:“其会意也尚巧,其遣言也遗妍。暨音声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宜。”这里的“会意”是指( )。(2.0)(本题1.0分)
A、 具体构思 

B、 中心思想

C、 领会文章主题

D、 驰骋想象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6. (单选题) (作文应)“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段文论出自于( )。(本题1.0分)
A、 苏轼的《答谢民师书》 

B、 韩愈的《送孟东野序》

C、 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D、 欧阳修的《梅圣愈诗集序》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7. (单选题) 《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 )。(本题1.0分)
A、 “劝百而讽一”

B、 “怨而怒”

C、 “主文而谲谏”

D、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1
8. (单选题) 苏轼的所谓“枯淡”说,其意思是( )。(本题1.0分)
A、 指诗歌创作应“得意而忘言”

B、 指诗应在平淡中饮食丰富的意味和理趣

C、 批评宋代一些诗的淡乎寡味

D、 批评代以议论说理入诗的现象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9. (单选题) 元好问的《论诗十三首》第六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是( )

。(本题1.0分)
A、 说潘岳文章没有写出他的高尚情志

B、 批评潘岳文格与人格的不统一

C、 赞扬潘岳《闲居赋》情感高尚,但仍未写出他真实而高尚的人格

D、 说文章总是不能表达作者的真实心声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10. (单选题) 刘勰提出了“体性”的概念,讲的是( )。(本题1.0分)
A、 文章的体裁与文学性质的一致性

B、 文学作品体裁风格与作家才性间关系

C、 创作时要体会各种文学体裁的性质
D、 读者要领会文学体裁的性质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11. (单选题) 《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 )。(本题1.0分)
A、 “仁政”和人性论



B、 “虚静”和“物化”

C、 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D、 “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12. (单选题) 王充《论衡》的主旨是( ) 。(本题1.0分)
A、 “讽谏”说 

B、 “疾虚妄” 

C、 “文为世用”说 

D、 “知人论世”说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13. (单选题) 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文论家是( )。(本题1.0分)
A、 韩 愈 

B、 陈子昂 

C、 皎 然

D、 白居易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14. (单选题)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这几句话出自( )。(本题1.0分)
A、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B、 司马迁《报任安书》

C、 王充《论衡·自纪》

D、 《毛诗大序》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15. (单选题) 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韶》乐是( ) 。(本题1.0分)
A、 “尽美矣,又尽善也”

B、 “尽美矣,未尽善也”

C、 “未尽美也,亦未尽善也”

D、 “尽善矣,未尽美也”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16. (单选题) 提出诗歌应该“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主张的是( ) 。(本题1.0分)
A、 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B、 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C、 韩愈的《送孟东野序》

D、 司空图的《与王驾评诗书》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17. (单选题) 认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古代文论家是( ) 。(本题1.0分)
A、 曹丕

B、 陆机

C、 钟嵘

D、 刘勰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18. (单选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重要的一部体大思精的古代文学理论、美学理论著作是( D )。(本题1.0分)
A、 《文赋》

B、 《典论·论文》 


C、 《诗品》

D、 《文心雕龙》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19. (单选题) 《文心雕龙·风骨》篇中的“风格”,近人黄侃在《文心雕龙札记》中认为( ) 。(本题1.0分)
A、 “风即文辞动人,骨即主题鲜明”

B、 “风即文辞,骨即文意”

C、 “风即文意,骨即文辞”

D、 “风即讽刺,骨即刚正不阿”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20. (单选题) 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四外”说来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的古代诗论家是( ) 。(本题1.0分)
A、 钟 嵘 

B、 司空图 

C、 陆 机

D、 皎 然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21. (单选题) 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应、和、悲、雅、艳的五条标准。这五条标准都是用音乐来比喻。其中的“悲”是指( ) 。(本题1.0分)
A、 文章要充分运用比兴手法

B、 文学作品要有悲天悯人的同情心

C、 文学创作要能充分体现鲜明的爱憎感情,能真正感动人
D、 文学作品要引起读者的感动,必须描写悲剧性的题材内容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22. (单选题) 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这里的“其人”是指( ) 。(本题1.0分)
A、 圣人

B、 今人

C、 读者

D、 作者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23. (单选题)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 )。(本题1.0分)
A、 《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 

B、 《庄子》较深的影响

C、 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

D、 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24. (单选题) 在文体论上把文章分为“四科”、八种和十类的古代文论家分别是( )。(本题1.0分)
A、 曹丕和钟嵘

B、 曹丕和陆机

C、 陆机和刘勰 

D、 钟嵘和刘勰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25. (单选题) 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 ) 。(本题1.0分)
A、 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
B、 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C、 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

D、 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26. (单选题) 提出“诗有别材”、“别趣”说的是( )。(本题1.0分)
A、 严羽的《沧浪诗话》

B、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

C、 苏轼的《书黄子思诗集后》 

D、 皎然的《诗式》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27. (单选题) 与《文心雕龙》一起,代表了齐梁时期文学批评最高成就的是( )。(本题1.0分)
A、 《典论论文》
B、 《诗品》 

C、 《文赋》

D、 《文选序》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28. (单选题) 钟嵘文学思想的核心是( ) 。(本题1.0分)
A、 “直寻”

B、 “诗赋欲丽”

C、 “诗缘情而绮靡” 

D、 “滋味”说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29. (单选题) 《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 ) 。(本题1.0分)
A、 “仁政”和人性论 

B、 “虚静”和“物化”

C、 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D、 “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30. (单选题) 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说的是( ) 。(本题1.0分)
A、 《文赋》

B、 《文心雕龙·神思》 

C、 《诗品序》 

D、 《典论·论文》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31. (单选题) 韩愈提出了“气盛言宜”论。所谓“气盛”是指作家( )。(本题1.0分)
A、 很高尚的仁义道德修养

B、 仁义道德造诣很高而体现出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人格境界

C、 高尚的道德修养而具备的充沛的阳刚之气
D、 创作的作品具有雄伟而磅礴的气势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32. (单选题) 提出“诗赋欲丽”这一观点的是( ) 。(本题1.0分)
A、 钟嵘《诗品》

B、 陆机《文赋》

C、 曹丕《典论·论文》 

D、 刘勰《文心雕龙》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33. (单选题) 宋代诗话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 )。(本题1.0分)
A、 欧阳修《六一诗话》

B、 张戒《岁寒堂诗话》

C、 吕本中《紫微诗话》

D、 严羽《沧浪诗话》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34. (单选题) 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本题1.0分)
A、 《文心雕龙·体性》

B、 《文赋》

C、 《典论·论文》 

D、 《诗品序》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35. (单选题) 教材认为,谢榛诗论讨论的中心之一是情景问题。他主张( )。(本题1.0分)
A、 “情主景附”

B、 “情景适会”

C、 “情景互相独立” 

D、 “为情造景”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36. (单选题) 刘勰对文学本质的看法是( ) 。(本题1.0分)
A、 社会生活和阶级斗争

B、 人类对自然的斗争

C、 美是根本的,朴素是首要的 

D、 道是其内容,文是其表现形式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37. (单选题) 皎然的诗论作品除《

诗仪》一卷外,最重要的是( )。(本题1.0分)
A、 《诗品》

B、 《诗格》

C、 《文镜秘府论》

D、 《诗式》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38. (单选题) 提出“诗穷而后工”的古代文论家是( ) 。(本题1.0分)
A、 唐代韩愈 

B、 唐代白居易

C、 宋代苏轼 

D、 宋代欧阳修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0
39. (单选题)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了( )。(本题1.0分)
A、 “兴寄”和“风骨”说 

B、 “美刺”、“讽谏”说

C、 “为时”、“为事而作”论

D、 “意境深远”说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40. (单选题) 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于以( )。 (本题1.0分)
A、 “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

B、 “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

C、 “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 

D、
“思无邪”为核心的批评观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41. (单选题) 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 ) 。(本题1.0分)
A、 “仁政”理论 



B、 人性无善恶理论 

C、 人性恶理论
D、 人性善理论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42. (单选题) 司马迁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统治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并因而总结出了( )。(本题1.0分)
A、 “直谏”说

B、 “发愤著书”说 

C、 文应“实录”说
D、 “疾虚妄”说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43. (单选题)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几句关于情志关系的论述出自( )。 (本题1.0分)
A、 《毛诗大序》 

B、 司马迁《报任安书》

C、 《论衡·艺增》

D、 《论语·八佾》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44. (单选题) 《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本题1.0分)
A、 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

B、 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

C、 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
D、 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45. (单选题) 教材认为:在道与文的关系上,欧阳修在《答吴充秀才书》里的观点是( )。(本题1.0分)
A、 “文以载道”

B、 “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C、 “文者以明道” 

D、 “有道有艺”


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0
46. (单选题) 韩愈的“不平则鸣”论,从实质上看是继承了( )。 (本题1.0分)
A、 《毛诗大序》的“讽谏”说

B、 《论语》的“兴观群怨”说

C、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D、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47. (单选题) 孔子的“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 )。(本题1.0分)
A、 “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



B、 “引譬连类”

C、 “考见得失”

D、 “和而不流”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0
48. (单选题) 教材认为,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 )。(本题1.0分)
A、 作者之意 

B、 作品之意

C、 读者之意

D、 古人之意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49. (单选题) 提出“取境”问题,并认为“取境”有易、难两种情况的唐代诗论家是( )。 (本题1.0分)
A、 陈子昂

B、 司空图

C、 皎 然 

D、 韩愈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50. (单选题) 批评宋诗“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是( )。(本题1.0分)
A、 元好问

B、 王阳明
C、 严 羽
D、 李清照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0
51. (问答题) 简述司马迁发愤著述说的基本内容?(本题5.0分)
我的答案:
未答题
标准答案:

解析:
得分: 0
点评:
52. (问答题) 曹丕在《典论论文》从哪些方面表达了全新的文学观?(本题5.0分)
我的答案:
未答题
标准答案:

解析:
得分: 0
点评:
53. (问答题) 简述《毛诗大序》的诗“六义”各指什么内容?(本题5.0分)
我的答案:
未答题
标准答案:

解析:
得分: 0
点评:
54. (问答题) 简论墨子的“非乐”观念。(本题5.0分)
我的答案:
未答题
标准答案:

解析:
得分: 0
点评:
55. (问答题) 简述孔子的“兴、观、群、怨”主张。(本题5.0分)
我的答案:
未答题
标准答案:

解析:
得分: 0
点评:
56. (问答题) 简述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篇中做了哪些深入细致的探讨。(本题5.0分)
我的答案:
未答题
标准答案:

解析:
得分: 0
点评:
57. (问答题) 名词解释:古籍(本题5.0分)
我的答案:
未答题
标准答案:
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1年以前、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古典装订形式的书籍
解析:
得分: 0
点评:
58. (问答题) 名词解释:四分法(本题5.0分)
我的答案:
未答题
标准答案:
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

晋时期。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
解析:
得分: 0
点评:
59. (问答题) 名词解释:线装(本题5.0分)
我的答案:
未答题
标准答案:
线装书为纸书的一种装式,在前后各加一张护页,连同正文用线装订在一起,不包书背。线装克服了以前各种装帧的缺点,因而最终成为古代图书装帧的主流。线装书约出现于宋代,至明代中叶以后成为主流。
解析:
得分: 0
点评:
60. (问答题) 名词解释:索引(本题5.0分)
我的答案:
未答题
标准答案:
古今又称玉键、针线、韵检、通检、备检、引得等。最先出现于明代。“索引”一词,原从日语引进,一度依据英文index译为“引得”。现通行和规范术语为“索引”。
解析:
得分: 0
点评:
返回
帮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