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6《形象统计图和统计表》统计天气教案(新)冀教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2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第1节:统计(1)教学内容:课本第50---52面教学目标:1、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2、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通过画一画、涂一涂等活动,掌握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
3、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具学具:课件、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菊花吗?今天我们的课本里有一幅漂亮的赏菊图,一起去看看,好吗?二、新课探讨。
1、指导学生看图。
师:(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赏菊图)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很多不同颜色的菊花。
师:这些菊花可真漂亮。
那么,你们能马上看出每种颜色的菊花各有几盆吗?生:不能。
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动脑筋想想办法,看看怎样才能马上看出。
(1)、学生小组内交流想法。
(2)全班反馈。
师:大家想了哪些好主意,谁愿意先来说一说?生1:我们可以数一数,数完后就可以知道了。
生2:我们可以把相同颜色的花排成一排,然后再数一数,这样也可以知道各有几盆花? ……2、指导学生贴花片。
师:你们想出的办法都很不错。
现在我把准备好的花片和胶水拿出来。
师:大家都拿好了吗?我们按照菊花的颜色,将颜色一样的花片贴在格子里。
那么,一个格子贴几朵花呢?生:一个格子贴一朵。
师:现在我们一块比比看,看谁贴得又对又快。
(1)、学生动手完成贴图。
(2)、反馈。
师:同学们都贴好了吗?谁愿意将你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呢?(投影展示几个学生的作品)师:同学们的作品完成得不错。
现在,我们一块来数一数,看看这几种颜色的花各有几盆?师生互动。
师:我们还能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菊花的数量。
学生在教材第50面涂一涂,比一比谁涂的最好。
学生全班展示交流。
3、指导学生观看水果图。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了菊花图,接着,我们再一块去看看水果图吧。
第二课时统计(2)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3页、54页,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和整理简单数据。
教学提示本课教材选择了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天气情况,呈现了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情况记录单,设计了三个方面的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让学生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整理数据,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表示数据的过程。
教学活动中,可以先引导学生看图,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观察、分析、交流,说一说小组同学是怎么合作的。
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统计方法,即使不是本课时要求掌握的,也要给予鼓励。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自己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并能把数据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过程与方法:结合一个月的天气情况,经历小组合作进行简单数据整理,并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表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整理数据,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表示数据的过程。
难点: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准备: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昨天晚上谁听了天气预报?你知道今天是什么天气吗?明天又会是什么天气呢?生:我听了天气预报,今天会是晴天,明天多云转阴,有小雨呢!师:你们能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天气吗?生1:我喜欢晴天,阳光明媚,让人心情都会很好……生2:我喜欢下雨天,下雨天比较凉快啊!雨水可以让禾苗快快长大……生3:我喜欢下雪,可以堆雪人玩…………【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轻松愉悦的谈话,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放松身心,愉快的学习。
】二、呈现新知,合作探究师:老师把最近一个月的天气情况记录下来了,小朋友们想不想看一看?(呈现天气变化情况图表)师:大家认识这些气象符号吗?这些气象符号表示什么?(学生说一说气象符号的含义)师:同学们,如果不用数,你能估计出这个月哪种天气最多吗?生1:我觉得阴天的天气最多……生2:我觉得晴天最多……师:要想知道哪种天气最多,你们就在小组里把每种天气的数据整理出来吧,一会儿大家再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整理的。
第6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第1课时统计(1)【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例题及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1.在数一数、用不同颜色的花片表示不同菊花的数量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2.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分类统计的作用,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点】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用花片表示某种物品的数量,并能提出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PPT课件,挂图,学具卡片。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景1.让学生说一说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秋天到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各种菊花盛开的季节。
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菊花的样子吗?2.让学生看教材,观察情景图,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菊花的样子。
师:同学们看教材第50页,教材上面也有一些菊花,看一看,你发现这些菊花是什么样的?二、分类整理1.提出:估计一下,哪种颜色的菊花最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2.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每种菊花的数量,并提示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然后交流不同的数法和结果。
3.讨论数菊花的更好办法,给学生充分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
教师肯定学生的意见。
4.利用PPT课件把菊花分成三排,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使学生体会到分类摆放的好处。
5.提出“做一做”的要求,先让学生讨论理解“用不同颜色的方块表示三种菊花的数量”的意思,再自己涂色。
6.交流学生涂色的结果,然后观察涂完色的方块图,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三、象形统计图1.观察教材上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师:用把方框涂色的方法,能直观地看到每种菊花的多少,我们教材上还介绍了一种表示物品多少的图。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51页上面的图,说一说图中都有什么。
(不要求学生说出叶子的名字)2.教师提出:不用数,你知道哪种叶子最多吗?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二年级数学上册6《形象统计图和统计表》统计天气教案(新版)冀教版《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天气教学内容:课本53—54页。
教学目标:1.结合统计天气情况,使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2.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数据,能把数据整理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中,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3.体验用符号表示数据的多种方法,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教材第53页主题图,练习纸(练习本),彩笔。
中国温州人号称中国最举例样图购买笔记本电脑不像买其他的家电,有诸如国美、苏宁等很正规的商场,大多数笔记本电脑都只在电脑卖场里出售。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卖场购买就会遇到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正规。
如果不幸遇到JS,那么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就可能被骗走。
很多已经购买笔记本电脑的网友常常抱怨,买回去的产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买到水货、返修货等等,并且很多JS总是以符合国家规定的理由推辞不给消费者更换(很多国家规定已经陈旧过时)。
在笔者看来其实这些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在验机这一关避免。
只要把好这最后一关,你就可以免去以后很多的麻烦,一方面对自己负责(几千甚至上万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另一方面可以打击JS的嚣张气焰,让他们学会什么是诚信经商。
下面笔者就根据一般的验机程序和实际操作截图来给大家讲解。
首先,要强调一点,在没付款之前,“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是永远成立的。
无论你提什么要求,比如承诺无坏点之类的正当要求,肯定会答应。
因此在没有完成验机之前切记一定不要急着把钱付给JS,不然到时发现问题的话,“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就不成立了。
、外包装和箱内物品首先,检查外包装是否完整无误。
对于很多品牌的本本,其包装都是密封好的。
因此第一步要检查外包装有无打开过的痕迹。
买东西就是要买个塌实,其实这是消费者的一个心理,谁都希望自己买的是一个刚出厂的全新商品,而不是别人挑剩下来的,甚至是返修货。
但还是有一些消费者在这一环节不太注意,马马乎乎的就过去了,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目的很简单,防止买到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甚至是返修货如果遇到外包装被打开的情况,则可以要求JS更换一台,JS这时会竭力劝说,一般会这么解释:“这台本本虽然被打开了,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问题,是其他什么人拆开看了又说不要……”等等。
《统计》说课稿(一)说教材:课程标准强调《统计》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低年级要求: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整个过程,从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统计知识和方法。
教材选取的例题给我们很好地提供了一个如何去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的信息。
(二)说学情: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不会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画统计图,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课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三)说教学目标:1、借助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统计活动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
2、在情景中初步掌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方法,经历统计的过程。
3、初步感知简单条形统计图及统计表,能将统计结果填入表内,会在横格子纸上画简单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4、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观察交流等方式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加深对数学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正确填写统计图表。
(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能看懂图表。
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六)说教学理念与教法:1、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
所以“统计”这节课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从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引入,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其次结合本校“播种习惯责任树,人人为树添果实”的活动,让学生在熟悉亲切的生活背景素材中学习,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活动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动态的数学是新课程的要求。
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的调查活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以及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
2、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收集简单的数据,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能尝试用调查数据说明问题。
3、体会运用数据表达、交流以及说明问题的作用,知道应该尊重调查结果。
教学重难点: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铺陈出新1、情境引入教师:秋天,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盛开的菊花吧!播放菊花开放的幻灯片。
教师:太美了,现在我很想知道每种颜色的菊花各有多少盆,你能用涂小格的方法把它表示出来吗?学生:能!请拿出第一页答题卡。
开始!看谁的作品又对又漂亮、整齐。
设计意图:设计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统计图,意在给学生提供独立思维,独立操作的空间,以开发孩子的潜能。
2、展示成果。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的答案?指名学生说一说。
教师:我们的朋友大眼蛙也做好了,需要小朋友们帮它检查一下好吗?播放幻灯片(意在引出教师自备的统计图,便于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观察统计图说一说哪种颜色的花最多?哪种颜色的花最少?4、小结教师:刚才我们做的这些工作,就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统计(板书课题)【导入】收集数据二、全面探究新知教师:刚才我们做的这些工作,就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统计(板书课题)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还帮助了大眼蛙,为了表示感谢它特意准备了四部动画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分别是《西游记》、《葫芦兄弟》、《猫和老鼠》、《黑猫警长》(贴片名)。
教师:可是就要期中考试了,时间很有限,我们只能选一部来观看,你们最希望是哪一部呢?学生说一说。
教师:(面带难色)大家喜欢的动画片都不一样,怎么办?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
(举手、排队、填写调查表等方法)1、收集数据教师:请同学们在小卡上选自己最喜欢动画片的片名的下面画上记号。
交给老师,好吗?教师把收集的纸条握在手中,神秘的问:现在同学们最想知道什么呢?学生纷纷说。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50~52页,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教学目标1、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能用象形统计图表示简单的数据。
2、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通过涂一涂等活动掌握象形统计图绘制方法。
3、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积极参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金秋十月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荷美覃塘有个菊花展,大家想去看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欣赏菊花!(课件展示)请你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刚才你看到了什么?二、认识象形统计图(探索新知,合作交流)菊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非常漂亮,老师也喜欢。
我在院子里也摆放了一些菊花(出示课件)。
请大家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1、你觉得这样摆放花好吗?为什么说不好呢?摆放太乱对我们数每种花的盆数有影响吗?有什么影响?2、你觉得怎样摆放才好?请同学们把院子里的花摆一摆。
3、你是怎样摆放的?对比一下摆放前和摆放后这两幅图,你觉得哪幅摆得好?为什么你觉得他摆得好?这样摆整齐了,会有什么好处?4、你还发现了什么?像这样,用图形来表示数量的多少,这样的图叫做“象形统计图”。
(板书:象形统计图)三、绘制象形统计图1、出示卡片,下面我们来看这张卡片,院子里的白菊花有多少盆,你就用红彩色笔涂多少格,紫色菊花有多少盆,你也用彩色笔涂多少格,黄色菊花也一样。
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老师就展示他们小组的作品!提问:你是怎样涂的?2、在这幅统计图了,不用数,你能很快的找出哪种颜色的花最多,哪种最少?为什么?3、小结:用象形统计图来统计数量好吗?有什么好处?4、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象形统计图,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四、认识统计表。
1、在这幅象形统计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师:同学们观察的很认真,不用数,你知道哪种树叶最多,哪种最少吗?2、根据统计图,同学们不但能直观地比较出树叶的多少,还发现了那么多的问题,看来,这个统计图的作用可真不小。
《7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总结,归纳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记住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相关的乘法计算。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与同学合作的成功乐趣。
教学方案: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最喜欢的儿童节目调查
教学内容:
课本55、5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调查活动,经历把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简单的分析过程。
2.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能把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3.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课前准备:
带有四个儿童节目的多媒体课件,四个儿童节目调查表每生一张,四个电视节目,统计空白表一张,每天看电视时间调查表每生一张。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天气
教学内容:
课本53—5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统计天气情况,使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2.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数据,能把数据整理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中,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3.体验用符号表示数据的多种方法,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
教材第53页主题图,练习纸(练习本),彩笔。
教学方案:。
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用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进行数据展示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3.提高学生观察事物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统计图和统计表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用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进行数据展示和数据分析的方法。
教学准备1.教案PPT。
2.教学用具:糖果、水果。
3.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范例。
教学过程1. 导入首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孩子们观察一下,然后引导他们好好观察,发现图片中有哪些共同点,以及有哪些不同点,进而引出今天的主题——统计图和统计表。
2. 讲解在导入之后,分享一下统计图和统计表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并且介绍采集的方式,如糖果、水果以及其他数据的来源。
3. 语言文化在讲解环节之后,总结出“统计”,介绍统计相关的一写术语。
以及用数轴,展示不同体重的人群分布和人数。
4. 正式学习通过一些范例的讲解和做题,让孩子们快速掌握了对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认识。
接下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一份统计图,统计表,并对图表的信息进行分析。
5. 分享与总结小组合作完成之后,让每个小组进行分享,让孩子们理解到合作的意义,同时也复习了今天所学的内容。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强化了孩子们关于统计图、统计表的认识和作用,通过一些实例,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统计图、统计表的作用。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孩子们也更加理解了合作的意义,并且锻炼了孩子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对于后续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加强调,有效提升孩子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课时统计(3)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5~56页,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教学提示教材选择了学生看儿童节目的事例,设计了“最喜欢的儿童节目调查”,让学生以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解决调查的问题。
让学生体会统计的重要性和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性,从而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过程中,可以让每个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儿童电视节目写在一张小纸条上,然后收集起来,一个人读,其他人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并整理。
然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认识到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的简便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收集简单的数据,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能尝试用调查数据说明问题。
过程与方法:结合最喜欢的儿童节目调查活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 以及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一些事例的调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运用数据表达、交流以及说明问题的作用,知道应该尊重调查结果。
重点、难点重点: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难点:体会用数据表达、交流以及说明问题的重要性,知道应该尊重调查结果。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 师:(课件出示各种儿童电视节目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儿童节目吗?你最喜欢哪个儿童节目?可以和大家说一说吗?生1:我喜欢看“第一动画乐园”,可以观看许多我喜欢的动画片……生2:我喜欢看大风车,这个节目的主持人特别风趣……生3:我喜欢看“智慧树”,可以增长许多小知识…………2. 师:小朋友们都喜欢看儿童节目,这些节目是专门为了小朋友们设计的,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增长我们的知识,这样的节目老师也很喜欢呢,今天我们就结合这些儿童节目来继续学习“统计”(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和孩子们谈论儿童节目,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合作学习师: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喜欢的儿童节目写到一张纸条上,然后交给老师。
二年级数学上册6《形象统计图和统计表》统计天气教案(新版)冀教版.doc《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天气教学内容:课本 53— 54 页。
教学目标:1.结合统计天气情况,使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2.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数据,能把数据整理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中,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3.体验用符号表示数据的多种方法,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教材第 53 页主题图,练习纸(练习本),彩笔。
教学方案:教学环节教学预设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过天气预报吗?你在天气预报中1.师生进行关于天气预报的学到了什么知识?谈话。
生 1:我知道中央台的天气预报可以预报很多地方的天气情况。
生 2:我看了天气预报就知道天是冷是热,我就可以确定自己是多穿衣服还是少穿衣服了。
生 3:我在天气预报中还看到过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2.认识不同的气象符号。
出师:天气情况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今天老师就带示教材第53 页天气变化情况,引来了某地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情况(出示教材第53 页天气导学生辨认其中的三种气象符号。
变化情况图)图中有几种不同的气象标记,你认识吗?生 1:红红的太阳表示“晴天”。
生 2:乌云表示“阴天”。
生 3:有乌云带雨点的表示“雨天”。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师:观察这幅天气情况变化图,你最想知道什么?的问题。
生 1:我想知道这一个月里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雨天,多少天是阴天。
生 2:我想知道这个月里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生 3:我想知道是晴天多,还是雨天多,他们相差多少天?4.全班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师: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你们有办法解决吗?同桌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提出用不同讨论一下,看有什么办法?符号表示。
生 1:先数晴天有多少天,再数阴天有多少天,然后数雨天有多少天。
生 2:直接数容易乱,数一个划一个。
师:同学们说的方法都可以,你们能不能想出其他方法来表示这些数据呢?比如,用红点表示晴天??生 1:用画圈圈(○)的方法记录。
2019年(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6《形象统计图和统计表》统计天气教案(新版)冀教版教学内容:课本53—54页。
教学目标:1.结合统计天气情况,使学生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
2.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数据,能把数据整理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中,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3.体验用符号表示数据的多种方法,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前准备:教材第53页主题图,练习纸(练习本),彩笔。
教学方案:附送:2019年(秋)二年级数学上册 7.1《7的乘法口诀》教学建议(新版)冀教版教学目标:1、经历小组合作总结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记住7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
3、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与他人合作的体验。
教学建议:◆7的乘法口诀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然后,结合兔博士网站的内容,师生交流关于瓢虫的知识。
2、让学生看书上的表格,明白空格中要填什么,然后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教师问,学生答,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如,教师问:3只瓢虫的身上一共有多少个点?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算法:7+7+7=21,7×3=21,对第二种算法给予表扬。
3、提出“小组合作,总结7的口诀”的要求。
提示学生参考第一个算式和口诀,总结其他口诀时要利用表中算出的数。
4、全班交流整理出的乘法算式和口诀,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教师参照教材格式,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5、提出蓝灵鼠的问题,让学生口答。
教师在口诀右边写出另一个算式。
◆练一练第1题,对口令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熟记口诀,可以同桌一起做。
第2题,让学生把口诀填完整,然后全班交流。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先说算式和得数,再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计算的。
第4题,教师可设计“找朋友”的活动,提高学生用乘法口诀计算的兴趣。
也可以让学生直接在图上连线,然后交流。
第5题,用学过的口诀计算,关注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第六单元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第2课时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2)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
2、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自己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并能把数据记录在统
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中。
3、积极参与统计活动,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统计的意义,能完成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并能把数据记录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
你们知道夏天都有哪几种天气吗?谁来说一说?
生:阴天、晴天、雨天。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天气有关的知识─统计。
二、合作探究
1、出示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情况图,先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各种天气符号的含义。
2、小组合作统计这个月的天气情况,给学生充分的统计时间和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讨论一下,统计数据时如何做到不重不漏。
3、交流各自的统计方法和结果重点交流学生不同的统计方法。
4、根据统计情况,学生填写统计表然后观察统计表,说一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5、用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三、课堂练习
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学生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并适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