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防水混凝土的配置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12
防水混凝土施工方案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4)3、施工部署 (8)4、施工准备 (10)4.1 技术准备 (10)4.2 混凝土技术要求 (11)4.3人员准备 (13)4.4 主要机具及材料准备 (14)4.5 现场准备 (15)5、主要方法和技术要点 (16)5.1操作工艺 (16)5.2基础筏班 (17)5.3防水混凝土墙 (17)5.4后浇带 (18)5.5细部构造 (18)5.6裂缝控制 (22)5.7混凝土养护 (22)6、质量控制 (22)6.1 保证项目 (22)6.2基本项目 (23)6.3允许偏差项目 (23)6.4成品保护 (23)7、安全、消防、环保、职业健康、文明施工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施工安全、消防、环保、职业健康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施工安全、消防、环保、职业健康管理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安全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施工环境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文明施工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编制依据1.1 施工图纸1.2 廊坊新朝阳广场二期C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3 主要规范规程及标准本工程±0.000绝对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13.738m。
2.工程概况2.1建筑项目总体概况2.2建筑概况特征表2.3结构工程概况2.3.1结构总概况2.3.2、地下室概况2.4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耐久性要求及强度等级2.4.1最外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4.2混凝土耐久性要求2.4.3混凝土强度等级本工程基础防水等级为一级,基础筏板采用C40P10混凝土,地下室外墙才采用C35P10、C40P10和C60P10,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采用C35P10混凝土。
36、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主体结构防水工程-防水混凝土4.1.1 从本规范表3.0.2-1或表3.0.2-2可以看出,防水混凝土是主体结构或衬砌结构的一道重要防线。
防水混凝土在常温下具有较高抗渗性,但抗渗性将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提高而降低。
当温度为100°C 时,混凝土抗渗性约降低40%,200°C时约降低60%以上;当温度超过250°C时,混凝土几乎失去抗渗能力,而抗拉强度也随之下降为原强度的66%。
为此,本条规定了防水混凝土的最高使用温度不得超过80°C。
本条取消了原规范规定“防水混凝土耐蚀系数不应小于0.8”的规定。
这是因为耐蚀系数的提出是20世纪60年代根据在硫酸盐侵蚀介质条件下得出的结论,而近几十年地下工程环境越来越复杂、恶劣,浅层地下水侵蚀介质已有六十多种,每个工程可能受到侵蚀介质的种类及其影响也不尽相同。
故本条修改为“处于侵蚀性介质中,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蚀性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 50046 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 50476的有关规定”。
4.1.2 关于防水混凝土对水泥品种的选用,原规范规定水泥品种按设计要求选用。
由于《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的实施,替代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和《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三个标准。
根据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其中混合材料应包括粒化高炉矿渣、粒化高炉矿渣粉、粉煤灰、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从《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可以看到:硅酸盐水泥掺有混合材料不足5%,普通硅酸盐水泥掺有混合材料为5%~20%,而矿渣硅酸盐水泥允许掺有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允许掺有20%~40%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允许掺有20%~40%的粉煤灰。
地下室防水规范50801地下室的排水系统本来就比较不好,而且地下室缺少采光和通风,所以很容易潮湿,所以地下室的防水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一步,那么地下室防水规范是怎么样的呢?一起来看一下地下室防水做法步骤吧!一、地下室防水规范现批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108—2008,自2009年4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4/3. 2.1/3. 2.2/4.1.22/4. 1.26(1、2)/5.1.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1同时废止。
3.1.4 地下工程迎水面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应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3. 2.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分为四级,各等级防水标准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4.1.22 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4.1.26 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桨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材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2 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筑混凝土;5. 1.3 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
二、地下室防水做法步骤(1)外防外贴法施工外防外贴防水法,即在底板垫层上铺设卷材防水层,并在围护结构墙体施工完成后,再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贴在围护结构的外墙面,然后采取保护措施的施工方法。
其优点是随时间的推移,围护结构墙体的混凝土将会逐渐干燥,能有效防止室内潮湿,但当基坑采取大开挖和板桩支护时,则需采取措施,以解决水平支撑部位影响防水层施工的问题。
(2)外防内贴法施工外防内贴法是在底板垫层上先将永久性保护墙全部砌完,再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永久性保护墙和底板垫层上,待防水层全部做完,最后浇筑围护结构混凝土。
C45P12自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C45P 12自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对原材料的选择、配合比的设计等方法进行了分析。
标签C45;P12;自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室在城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地下室的建设必须考虑地下室底板及混凝土墙的防水问题。
本文结合我县某商品房C45P12自防水混凝土的成功实践,对C45P12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及配合比设计作一些探讨。
1 工程概况该工程建筑层数为地上18层,地下2层,地下建筑面积2855m2,地下室防水采用结构自防水外贴弹性体改性沥清防水卷材。
由于该工程地下水位高,对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要求较高,设计要求采用C45P12的自防水混凝土,施工要求坍落度为55mm~70mm。
混凝土采用现场集中拌和,上料采用自动计量,混凝土搅拌时间自动控制,用塔吊运至浇注现场,用插入式和附着式振动器配合振捣。
2 原材料的选择2.1 水泥C45P12自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水泥,要求抗水性能好、泌水少、水化热低和具有一定的抗侵蚀性。
因此,配制C45P12混凝土宜选用旋窑生产、强度等级为42.5级质量稳定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在环境受冰冻影响时,应优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硅酸盐水泥。
2.2 细集料C45P12自防水混凝土所用的砂,要求砂颗粒均匀、圆滑、质地坚固、有害物质含量少、级配良好。
因此,应优先选用有害物质含量少且级配良好的Ⅱ区中河砂。
配制C45P12自防水混凝土所用砂的含泥量不大于2.0%,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5%,云母含量不大于0.5%,细度模度处于2.7~2.9之间最佳。
2.3 粗骨料石子的级配、强度、颗粒形状、杂质的含量等对C45P12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选用时,应选取质地坚硬、洁净、颗粒形状近似立方体的碎石或破碎砾石。
配制C45P12混凝土的石子针片状颗粒含量不超过8%,含泥量不大于0.5%,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压碎值指标不大于10%石;石子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骨料的空隙要小,级配要符合JGJ52-2006的要求,通常采用两种规格的石子进行掺配。
防水混凝土施工规范篇一:防水混凝土施工规范防水混凝土施工规范一、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推荐刚性防水做法;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防水施工工艺。
二、施工准备(一)材料及主要机具:1 水泥: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变质的水泥。
2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3 石:宜用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
4 水: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
5 U.E.A膨胀剂:其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JC476?2),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的规定,与其它外加剂混合使用时,应经试验试配后使用。
6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翻斗车、手推车、振捣器、溜槽、串桶、铁板、铁锹、吊斗,计算器具磅秤等。
(二)作业条件:1 钢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办理隐检、预检手续。
注意检查固定模板的铁丝、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
特别是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
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 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3 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0.2MPa。
4 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继续做好降水,排水。
(三)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 运输→ 混凝土浇筑→ 养护2 混凝土搅拌:搅拌投料顺序:石子→ 砂→ 水泥→ U.E.A膨胀剂→ 水。
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
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5min)。
混凝土搅拌前必须严格按试验室配合比通知单操作,不得擅自修改。
散装水泥、砂、石车车过磅,在雨季,砂必须每天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
现场搅拌坍落度控制6~8cm,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4~16cm。
3 运输: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2.5‰~3‰木钙为宜。
C20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因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种常见的C2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砂子:石子 = 1:1.342:3.129
同时,为了达到防水效果,还需要在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防水剂或其他防水材料。
具体的配合比需要根据工程要求、施工环境、材料质量等因素进行试验和调整。
此外,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确保水泥、砂子、石子等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在搅拌混凝土时,要确保搅拌均匀,避免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
3. 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检查模板、钢筋等是否符合要求,并确保浇筑过程中振捣密实。
4. 在浇筑完成后,要加强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防水性能达到要求。
混凝土结构二级防水规范一、前言混凝土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防水工程也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证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混凝土结构防水规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二级防水规范。
二、术语和定义2.1 防水层:指覆盖在混凝土结构表面的具有防水功能的材料层。
2.2 防水材料:指用于防水层的材料,包括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
2.3 渗漏水:指从结构内部渗出,对外部构件或装饰材料造成损害的水。
2.4 渗透水:指在结构表面或内部渗入,对结构材料本身造成损害的水。
2.5 防水工程:指为了防止水渗漏而进行的工程。
三、防水设计3.1 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的防水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符合国家建筑防水标准和规范的要求;(2)考虑结构的使用环境和特殊要求,如地下室、水箱等;(3)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确保防水效果;(4)考虑施工工艺和工期,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2 防水层布置(1)防水层应覆盖整个结构表面,并向外延伸至相邻构件上;(2)防水层应具有一定的厚度,一般不少于2mm;(3)防水层应平整、牢固、无空鼓、裂缝等缺陷;(4)防水层应具有良好的抗渗性能和耐久性能。
3.3 防水材料选择(1)防水涂料应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耐水性、抗紫外线性能和耐候性能;(2)防水卷材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抗拉强度和耐化学性能;(3)防水材料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四、防水施工4.1 施工准备(1)施工前应对结构表面进行清洁和处理,确保表面平整、无尘、无油污等;(2)施工前应进行试验,检测防水材料的性能和施工工艺的可行性;(3)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计划。
4.2 施工工艺(1)防水涂料应按照规定的比例和方法进行混合和搅拌;(2)防水涂料应均匀地涂刷到结构表面上,避免漏刷和重复涂刷;(3)防水卷材应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铺设和焊接,确保无漏焊和接缝。
4.3 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测,确保施工质量;(2)施工后应进行检查和试验,检测防水效果和质量;(3)施工质量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山东平安建设集团郦水嘉苑项目部----施工组织文件JX硅质刚性防水工程施工方案郦水嘉苑1#-3#、6#、10#-12#、地下车库及设备用工程名称:房(AP轴与AQ轴之间均分,以北)建设单位:济南景洪置业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山东恒信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山东平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边宪斌山东平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目录一、地下室JX硅质刚性防水构造做法: (1)二、JX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施工 (12)三、防水混凝土施工 (13)四、防水砂浆防水层的施工 (16)五、板采用硅质刚性防水施工要点 (18)六、细部构造、施工缝和施工缺陷的处理措施 (18)七、施工现场的操作流程管理与控制 (19)郦水嘉苑1#-3#、6#、10#-12#、地下车库及设备用房(AP轴与AQ轴之间均分,以北)工程一、地下室JX硅质刚性防水构造做法:1)主体结构防水顶板做法:覆土层,按该工程设计防水层, 50厚C25细石混凝土掺胶材质量5%JX-Ⅱ抗裂硅质防水剂,最薄处不得小于40mm。
结合层,套2厚糊状水泥浆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掺胶材质量5%JX-ⅢW抗裂硅质防水剂外墙做法:回填土,素土回填分层夯实防水层,20厚1:2.5水泥砂浆掺水泥质量5%JX-I抗裂硅质防水剂结合层,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喷毛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掺胶材质量5%JX-ⅢW抗裂硅质防水剂底板做法:面层按工程设计结构自防水,混凝土掺胶材质量5%JX-ⅢW抗裂硅质防水剂防水层, 40厚C25细石混凝土掺胶材质量5%JX-Ⅱ抗裂硅质防水剂垫层,100厚C15混凝土2)细部构造防水。
后浇带、变形缝、楼房与地库转角及管道周围,应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做局部柔性加强防水处理。
形成主体刚、节点柔“刚柔相济”的防水体系。
备注:JX-II型、JX-IIIW型防水剂的掺加量按当地搅拌站出具的正式配合比中的添加量为准。
234567二、J X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施工2.1 用于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使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2 砂宜采用细度模数为3.0~2.3的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1%,使用前必须过筛;3 细石宜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或卵石,粒径为5㎜~12㎜,含泥量不得大于0.5%;4 采用粉煤灰时,其品质不应低于Ⅱ级;5 拌合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6 防水剂应采用JX-Ⅱ型抗裂硅质防水剂配制,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量的5%,具体掺加量按当地质监站出具的正式配合比为准,最低掺加量不宜小于18kg/ m3。
人防工程结构措施1 一般规定1。
1防空地下室结构选型1。
1。
1防空地下室结构的选型,应根椐防护要求、平时和战时使用要求、上部建筑结构类型、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确定。
1。
1。
2防空地下室的结构类别一般可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二种,应优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当上部建筑为砌体结构,防空地下室抗力级别较低(一般核6 级、常6 级及以下)时,防空地下室可采用砌体结构.1.1.3砌体结构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外墙、内墙均采用砌体;另一种外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内墙采用砌体。
对于上述两种情况,由防护密闭门至密闭门的防护密闭段,均应采用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当地下水位埋深位于基础以上或有盐碱腐蚀时,外墙宜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当防空地下室顶板底面高于室外地面时,外墙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1。
1.4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常采用梁板结构、板柱结构(无梁楼盖) 以及箱型结构等,当柱网尺寸较大时,也可采用双向密肋楼盖结构、现浇空心楼盖结构,不得采用无粘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1.1。
5目前在防空地下室中采用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构件有叠合板、钢管混凝土柱及螺旋筋套管混凝土柱等。
其他预制装配式构件如有充分试验依据,也可逐步用于防空地下室.1.2防空地下室基础选型1.2。
1防空地下室基础的选型,应根椐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平时和战时使用要求、上部建筑结构要求以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1.2。
2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基础类型,如筏板基础(有梁或无梁)、箱形基础、桩基础、刚性条形基础、扩展条形基础、独立柱基础等均可用于防空地下室。
当采用条形基础或独立柱基础,且地下水位埋深位于基础以上时,应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水底板,防水底板应考虑等效静荷载作用.1.2.3防空地下室结构在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应验算基础本身的强度(受弯、受剪、受冲切承载力等),可不验算地基承载力与地基变形。
基础平面尺寸根据平时荷载组合作用计算确定,在武器爆炸动荷载作用下可不进行验算。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The XXX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GB-2001 General ns1.0.1 XXX。
XXX。
XXX。
and safety XXX.1.0.2 XXX and civil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municipal tunnels。
protective engineering。
mountain and underwater XXX。
and underground railways.1.0.3 XXX "combining n。
drainage。
n。
and blocking。
balancing rigidity and XXX。
adapting to local ns。
XXX."1.0.4 XXX.1.0.5 XXX tested。
detected。
and XXX。
as well as effective new XXX.1.0.6 XXX。
the XXX.2 XXX2.0.1 Water swelling stripA collective term for water-swelling putty strips and water-XXX.2.0.2 XXXThe time from when a ponent material is opened from the container or when a ponent material is mixed until it is no XXX.2.0.3 XXXXXX.2.0.4 XXXXXX-term XXX.2.0.5 Polymer XXXA ponent water-based XXX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s。
XXX.2.0.6 XXXA XXX。
which is laid een the XXX.2.0.7 Concealed nail washerA washer XXX sheet。
富水砂层中地铁车站防水施工技术发表时间:2017-03-27T17:24:49.300Z 来源:《北方建筑》2016年12月第35期作者:陈浩宏[导读] 地铁车站的施工对于防水的要求极为高,因此,在地铁车站的施工过程中。
粤水电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富水砂层中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技术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并给出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水施工技术,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富水砂层;地铁车站;防水施工地铁车站的施工对于防水的要求极为高,因此,在地铁车站的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水的施工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一些复杂的地质环境中。
为了地铁车站施工的质量,施工方就需要针对具体的施工环境,采取有效的技术做好车站的防水施工。
基于此,本文就富水砂层中地铁车站的防水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工程概况某地铁车站标准段长188m,宽30.6m,站台中心处顶板覆土厚度约2.6m,车站底板埋深16.2m。
为3层岛式车站,站后设单渡线,车站西端为盾构始发端,东端区间采用暗挖法施工;车站全长169.6m,标准段宽23.1m,站台中心处顶板覆土厚度约2.6m,车站结构型式为双柱三跨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
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场地范围内主要为人工填土,残积砾质粘性土层,花岗岩全、强、中、微风化带。
不良地质主要为填土及风化岩和残积土,土的腐蚀性按地下水腐蚀性考虑。
范围内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3.00~6.10m,标高9.02~12.57m。
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土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该场地分布有砂土,站区内水质变化较大,局部地下水可能受污染。
因此,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按Ⅱ类环境考虑。
本地下车站及区间结构位于潜水位以下、承压水位以上,地下水位较高,雨季地下水位会向上延伸至地表,故车站及人行通道应满足一级防水要求,区间及辅助隧道应满足二级防水要求。
浅谈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摘要:本文探讨了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关键词:防水混凝土工艺注意事项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的控制1.1水泥防水混凝土所采用的水泥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JGJl75等的规定。
防水混凝土对水泥品种的选择,首先要考虑避免结构在地下水中受到侵蚀,因此,对承受荷载而且无抗冻要求的防水混凝土工程结构,宜采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质硅酸盐水泥;在北方一般均要求防水混凝土结构承受动荷载或者具有抗冻的要求;因而一般要求首先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该选用掺和料较少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不宜采用火山灰质水泥和粉煤灰质硅酸盐水泥。
一般来说,防水混凝土所用水泥标号不宜低于R32.5。
1.2粗细骨料防水混凝土所用原材料均要严格加以控制。
防水混凝土用石子的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宜大于1%,吸水率不应大于1.5%,并且不得含有呈块状或包裹石子表面的泥土。
防水混凝土用砂宜采用中砂。
对石子外型的要求必须是组织细密、形状整齐,其中尤以圆形卵石和方整碎石为佳,砂子要求颗粒均匀、圆滑,以河砂为优。
石子宜选用河卵石,因为卵石颗粒表面圆滑,所拌制的混凝土拌合料合宜性好易于浇捣密实,抗渗性要比用碎石配制的好。
为了保证防水混凝土的抗渗性,在骨料级配中可以掺入一定数量的微细骨料(粒径小于0.15MM),来填充混凝土中的微孔,这对混凝土的抗渗性有很大的影响,如掺加的适当,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而且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是不能掺加过量,过量后就适得其反,反而会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并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实践经验证明,比较适宜的掺加量以占混凝土用总骨料的2.5~8.0%为宜。
防水混凝土的含砂率应为3.5~40为宜,灰砂比应为1:2~1:2.5。
1.3水防水混凝土拌制用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同时拌制防水混凝土用水的水质应该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制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地下室防水工程规范第一章总则1.0.1 为使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地下建筑、防护工程及隧道等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1.0.3 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必须做好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遵守“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1.0.4 地下工程的防水,应积极采用经过试验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
1.0.5 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处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其它有关的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2.1.1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定级准确、措施可靠、选材适当、经济合理。
2.1.2 城市的地下工程,宜根据总体规划及排水体系,进行合理布局和确定工程标高。
2.1.3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考虑地表水、潜水、上层滞水、毛细管水等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合理确定工程防水标高。
2.2.4 地下工程的防水,宜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并根据需要可设附加防水层或采用其它防水措施。
2.1.5 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盒)、埋设件、预留孔洞等特殊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
2.1.6 地下管沟、地漏、出入口、窗井等,应有防灌措施,寒冷地区的排水沟应有防冻措施。
2.1.7 防水设计前,应根据工程特点搜集下列有关资料一、最高地下水位的标高,出现的年代,近几年的实际水位标高和随季节变化情况;二、地下水类型、补给来源、水质、流量、流向、渗透系数、压力;三、工程地质构造、岩层走向、倾角、节理及裂隙,含水地层及不透水地层的特性和分布情况,溶洞、陷穴以及填土区和松软土层情况;四、历年气温变化、降水量、蒸发量及地冻结深度;五、区域地形、地貌、天然水流、水库、水沟、废弃坑井以及地表水、洪水和给水排水系统资料;六、工程所在区域的低震、地热及含瓦斯等有害物质资料;七、施工技术水平和材料来源。
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55030-20221总则1.0.1为规范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性能,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防水工程质量,满足经济社会管理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必须执行本规范。
1.0.3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由相关责任主体判定。
其中,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应进行论证并符合本规范中有关性能的要求。
2基本规定2.0.1工程防水应遵循因地制宜、以防为主、防排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2.0.2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工程结构设计工作年限;2屋面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20年;3室内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25年;4桥梁工程桥面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桥面铺装设计工作年限;5非侵蚀性介质蓄水类工程内壁防水层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10年。
2.0.3工程按其防水功能重要程度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具体划分应符合表2.0.3的规定。
2.0.4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划分应符合表2.0.4的规定。
2.0.5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为Ⅱ类的明挖法地下工程,当该工程所在地年降水量大于400mm时,应按Ⅰ类防水使用环境选用。
2.0.6工程防水等级应依据工程类别和工程防水使用环境类别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暗挖法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应根据工程类别、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其他工程防水等级不应低于下列规定:1一级防水:Ⅰ类、Ⅱ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甲类工程;Ⅰ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乙类工程。
2二级防水:Ⅲ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甲类工程;Ⅱ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乙类工程;Ⅰ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丙类工程。
3三级防水:Ⅲ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乙类工程;Ⅱ类、Ⅲ类防水使用环境下的丙类工程。
2.0.7工程使用的防水材料应满足耐久性要求,卷材防水层应满足接缝剥离强度和搭接缝不透水性要求。
3材料工程要求3.1一般规定3.1.1防水材料的耐久性应与工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相适应。
质量管控要点口袋书地下室防渗漏手册目录第一章规范应知条文 1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3第二章地下室防渗漏概述 51、常见地下室开裂渗水类型 52、开裂、渗水主要原因 63、施工控制要点7 第三章地下室防渗漏做法91 锚杆防水节点处理92 灌注桩桩头防水处理123 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164 筏板基础后浇带185 基础根部防水接头处理206 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止水217 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跳仓法施工258 地下外墙体三段式止水螺杆应用269 地下室外墙后浇带预制盖板封堵2810 固定式穿墙管道防水处理2911 套管式穿墙管道防水处理3312 地下室外墙防水3513 外墙顶部转角防水处理3614 地下车库顶板后浇带3815 底板回填区排水构造4316 地下车库顶板防水44第一章规范应知条文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第二章地下室防渗漏概述1、常见地下室开裂渗水类型1)底板大面积潮湿,无明显裂缝,无明显渗水部位;2)地下室底板、外墙、顶板施工缝(冷缝)位置;3)局部严重渗水;4)后浇带两边接口开裂渗水;5)地下室底板与外墙水平接缝位置开裂渗水;6)电梯井、集水井内渗水;7)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结构薄弱位置开裂渗水;8)出入地下室的给排水管、强电管与墙相接位置渗水;9)地下室顶板天窗、通风井周边渗水;10)地下室外墙止水螺杆位置渗水。
2、开裂、渗水主要原因2.1混凝土自防水1)混凝土强度、抗渗等级均达不到规范、设计要求,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设计与防水部位所处地下埋深有关;2)混凝土水灰比过大,后浇带混凝土膨胀补偿不够等。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过长,未连续浇筑,产生施工缝(冷缝);4)局部振捣不密实、漏振、混凝土结构松散不密实等;5)后浇带、施工缝浇筑前垃圾、松散混凝土、积水等清理不干净;6)外墙水平接缝处,混凝土浇筑高低不平,止水钢板不起作用;7)电梯井、集水井坑内积水未抽尽,导致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或混凝土振捣不密实;8)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后,结构形成整体,结构内力重分配后,在整体结构薄弱位置产生应变开裂;9)出入地下室的给排水管未安装防水套管或套管周边混凝土浇筑不密实、或管与导管间没按相关规范要求堵塞10)顶板采光井和出顶板通风井未做混凝土翻边或翻边高度不够,施工缝渗水;11)外墙止水螺杆铁环片与螺杆焊接时焊缝不严密,或脱模过早打松了止水螺杆等;12)地下室顶板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强度,施工车辆在板上行驶或集中堆放大量重材、上荷过早造成楼板开裂。
C30防水混凝土配合比目录1、配合比试验设计计算书2、水泥砼配合比试验报告(CS313)3、水泥砼拌和物坍落度、稠度(维勃仪法)试验记录表(CS315)4、砼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CS321)5、水泥物理性能试验报告(CS311)6、水泥物理力学性能试验记录表(CS312)7、邵阳市云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螺水泥质量检验报告8、材料试验通用报告(CS202)9、粗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CS303)10、粗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CS304)11、粗集料合成级配计算记录表12、碎(砾)石压碎值、磨耗及软颗粒含量试验记录表(CS305)13、材料试验通用报告(CS202)14、细集料技术性能试验记录表(CS306)15、细集料筛分试验记录表(CS307)16、外加剂检验报告配合比试验设计计算书一、设计及施工要求1.1、强度等级:C30P8。
1.2、设计坍落度:140-180mm。
1.3、使用部位:隧道工程等1.4、拌合物性能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浇注时应能保持足够的流动性,且应充分考虑气温、运距及施工时间的影响导致的坍落度损失。
1.5、粗集料公称最大粒径:31.5mm。
1.6、集料级配:采用5~31.5mm连续级配,级配范围见下表。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中3.0.4规定混凝土配合比规定:最大水灰比0.60、最小水泥用量250kg/m3。
1.8、工作性及耐久性按《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相关规定和要求,为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及耐久性,原材料应具备的相关性能要求如下:水泥:采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细集料:应选用级配良好、质地均匀坚固、吸水率低、空隙小的中粗砂。
符合《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中细集料技术指标。
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均匀坚硬、粒形良好、级配合理、吸水率小的洁净碎石。
粗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中粗集料技术指标。
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之南宫帮珍创作强制性条文3.1.8地下防水设计内容应包含:1、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质量包管措施;3、其他防水层选用的资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包管措施;4、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选用的资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包管措施;5、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3.2.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分为四级,各级的尺度应符合表 3.2.1的规定。
3.2.1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尺度防水等级标准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概况无湿渍二级不允许漏水,结构概况可有少量湿渍工业与民用建筑:总湿渍面积不该大于总防水面积(包含顶板、墙面、地面)的1/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出1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1 m2其他地下工程:总湿渍面积不该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出4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 m2三级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漏水点数不超出7处,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不大于2.5L/d,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3 m2四级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 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的平均漏水量不大于4L/ m2·d3.2.2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应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按表3.2.2选定。
3.2.2 分歧防水等级的适用范围防水等级适用范围一级人员长期停留的场合;因有少量湿渍会使物品蜕变、失效的贮物场合及严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危及工程平安运营的部位;极重要的战备工程二级人员经常活动的场合;在有少量湿渍的情况下,不会使物品蜕变、失效的贮物场合及基本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转和工程平安运营的部位;重要的战备工程三级人员临时活动的场合;一般战备工程四级对渗漏水无严格要求的工程4.1.3 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4.1.3的规定。
2讲解法防水混凝土具有高的抗渗性能,并达到防水要求的一种混凝土。
按配制方法主要可分为四种:(1)改善级配法防水混凝土;(2)加大水泥用量和使用超细粉填料的普通防水混凝土;(3)掺外加剂的防水混凝土;(4)采用特种水泥的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抗渗标号是根据其最大作用水头与建筑物最小壁厚的比值来确定的。
它的施工要求浇注均匀、避免离析、振捣充分、加强潮湿养护,并且严格控制水灰比。
主要用于经常受压力水作用的工程和构筑物。
防水混凝土等级:P4、P6、P8、P10、P12五个级别指南防水混凝土也称结构自防水,可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钢纤维、合成纤维等,并配合严格的施工及施工管理,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率或改变孔隙形态、分布特征,从而达到防水(防渗)的目的。
在GB 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中规定:一、二、三级明挖法地下工程防水设防应包括一道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为在0.6兆帕以上水压下不透水的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分为:、①普通防水混凝土。
所用原材料与普通混凝土基本相同,但两者的配制原则不同。
普通防水混凝土主要借助于采用较小的水灰比 (不大于0.6),适当提高水泥用量(不小于320公斤/米3)、砂率(35~40%)及灰砂比(1:2~1:2.5),控制石子最大粒径,加强养护等方法,以抑制或减少混凝土孔隙率,改变孔隙特征,提高砂浆及其与粗骨料界面之间的密实性和抗渗性。
普通防水混凝土一般抗渗压力可达0.6~2.5兆帕,施工简便,造价低廉,质量可靠,适用于地上和地下防水工程。
②外加剂防水混凝土。
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微量有机物(引气剂、减水剂、三乙醇胺)或无机盐(如氯化铁),以改善其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引气剂防水混凝土抗冻性好,能经受150~200次冻融循环,适用于抗水性、耐久性要求较高的防水工程。
减水剂防水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可调节凝结时间,适用于泵送混凝土及薄壁防水结构。
三乙醇胺防水混凝土早期强度高,抗渗性能好,适用于工期紧迫、要求早强及抗渗压力大于 2.5兆帕的防水工程。
氯化铁防水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密实性和抗渗性,抗渗压力可达2.5~4.0兆帕,适用于水下、深层防水工程或修补堵漏工程。
③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
是利用膨胀水泥水化时产生的体积膨胀,使混凝土在约束条件下的抗裂性和抗渗性获得提高,主要用于地下防水工程和后灌缝。
高膨胀混凝土防水剂的防水原理配制混凝土时,在水泥中掺入适量的高膨胀混凝土防水剂(以下简称HEA防水剂),由于其含有较多的CA,水化反应后产生大量的水化硫铝酸钙,其固体体积较水化铝酸钙增加2倍多,使混凝土产生了膨胀。
这种膨胀产生2个作用: (1)在有钢筋等因素约束下,使混凝凝土内部产生0.2~0.8 MPa的预应力,能有效地补偿混凝土的干缩并防止开裂。
(2)水化硫铝酸钙具有填充毛细孔缝作用,使混凝土中孔径下降,总孔隙减少,大大改善了混凝土中孔隙结构的分布,使混凝土更加密实,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裂防渗性能。
HEA防水剂参与的水化反应如下: 3CA+3CaSO4·2H2O+32H2O→C3A·3CaSO4·32H2O +2(Al2O3·3H2O)K2SO4·Al2(SO4)3·4Al(OH)3+13Ca(OH)2+5CaSO4+78H2O→3C3A·2CaSO4· 32H2O+2KOHHEA防水剂的性能如上所述,HEA防水剂在水化反应后产生大量的水化硫铝酸钙,因而使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膨胀性能。
在掺量为6%~12%(等量取代水泥)时,14 d限制膨胀率一般在0.0 2%~0.04%。
HEA防水剂由于含有与自身相溶性良好的高效减水成分及其它功能外加剂,故能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施工、泵送性能。
因此,HEA是一种多功能复合型防水剂。
HEA防水剂具有缓凝作用,能够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
普通混凝土初凝、终凝时间分别为6 h 25 min、9 h 10 min,而HEA混凝土分别为8 h、10 h 15 min。
凝结时间可根据工程需要进行调整,这对商品混凝土及大体积混凝土非常有利。
HEA防水剂由于具有良好的减水效果,故可使混凝土水灰比大为减少,混凝土密实性提高;加之HEA有少量超高活性材料,对水泥水化起到了强烈激发作用,从而促使混凝土强度有较大幅度提高。
早期强度及28 d强度较普通混凝土提高10%以上,特别是早期强度的提高,对提高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及防止混凝土早期膨胀能的损失都是十分有利的。
在配制适当膨胀的大体积混凝土时,利用HEA防水剂缓凝、减水、微膨胀功能,调整其强度、水化热及水泥用量,可达到以下目的:一是可以降低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水化反应的水化热而不影响强度;二是通过缓凝作用推迟水化热放热峰值和收缩起始时间,使混凝土水化热峰值出现时间由原来的2~3 d延长到6~7 d,并使放热峰值降低15~20 ℃;三是HEA混凝土产生适度膨胀,具有良好的温差补偿效应,这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温差裂缝的控制,无疑将是十分有效的技术措施。
5 掺HEA防水剂混凝土设计要点(1)在结构设计上仍按现行规范,对混凝土导入的0.2~0.8 MPa预压应力,在设计计算中不予考虑。
(2)止水带的设计要离开混凝土底板或开孔250 mm 以上。
(3)对薄壁构件,配筋分布应尽量均匀,不能过分集中;开孔和角隅附近易出现裂缝,周边应加密结构钢筋。
(4)配合比设计时考虑HEA防水剂的高效减水作用,避免拌合水用量过多造成混凝土离析。
(5)掺HEA防水剂混凝土结构在50 m以内可不设伸缩缝,超过50 m可用掺HEA防水剂混凝土膨胀加强带代替伸缩缝,实现连续无缝施工。
6 HEA防水剂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某地国税局大楼地下室底板尺寸为:103 m×48 m×0.7 m,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0,抗渗标号S8,采用HEA混凝土膨胀加强带进行无缝施工,具体做法如下: (1)膨胀加强带的混凝土设计强度提高到C45,宽度为2 m,沿长度方向共设2条,带内增加10 %~15%水平温度钢筋,掺13%HEA防水剂。
(2)C40级非膨胀加强带混凝土内掺9%HEA防水剂。
(3)施工结果:C40非膨胀加强带混凝土28 d强度达48.4 MPa,抗渗大于S12;C45膨胀加强带混凝土28 d强度达54.8 MPa,抗渗大于S12。
2008年第13期《交通世界》 141 (7月上) 《交通世界》地下混凝土构筑物,长期受地下水的浸透作用和渗透作用,防水效能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功能和整个建筑物的耐久性,还有其它一些地下构筑物如排水方渠、排水管线,若防水效能不佳,它自身的渗漏将污染环境 ,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
因此在进行具有防水要求的混凝土构筑物施工时,必须设法保证它的防水效能,本文仅就此问题从配合比设计上谈一些看法。
一般情况下,设计时不要过多地顾及防水混凝土的强度标号。
因为在规范中已规定了防水混凝土的最少水泥用量不低于320kg/m3,水泥标号不低于425#,最大水灰比为 0.6,而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标号一般为 20MPa,在这种条件下是能够达到的。
因而设计时应注重采取各种措施,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隔断渗水通道,尽可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种: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除了影响防水混凝土结构的抗压强度及抗渗性能外,还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抗冻性及耐久性。
在满足水泥完全水化及浸润砂石表面所需要的水灰比仅为0.2~0.25,但考虑到施工和易性要求及其它因素,水灰比都取的较大。
例如对塑性混凝土来说,水灰比在 0.4~0.7之间,水灰比小于0.4的混凝土属于干硬性或半干硬性混凝土。
水灰比过小时,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施工操作困难,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水灰比过大时,用水量太多,混凝土在施工时泌水现象严重。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混凝土中的游离水蒸发,不可避免地在混凝土内部留下大量孔隙,这些孔隙相互贯通,形成开放性毛细管通道,使混凝土结构抗渗性能大为降低,透水性增高。
水灰比越大,硬化后的混凝土的毛细管孔径越大,泌水现象越严重。
因此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抗渗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最适宜的水灰比才能使混凝土的防水性能达到最佳状态。
据有关试验数据表明,当水灰比大于 0.65 以后,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急剧下降。
因此国内外对防水混凝土的水灰比都规定了一定限值,有的国家还以水灰比来控制防水混凝土的防水等级,例如日本,土木学会规定不同等级的防水混凝土的水灰比选用范围为0.45~0.55。
我国规范最大限值为0.6。
据有关资料证明,在此0.5~0.6范围内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选择最佳砂率砂率表明 1m3混凝土中水泥砂浆的体积。
在相同水泥用量情况下,砂率的大小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与普通混凝土相比,防水混凝土采用富砂率。
因为水泥砂浆不仅起粘结填充作用,还要形成一定厚度的砂浆保护层,这层砂浆保护层包裹在粗骨料的表面,并使这些粗骨料颗粒相互离开一定距离。
这样一方面使混凝土达到了最大密实度,另一方面又能切断混凝土内部的毛细管道,从而提高了抗渗性。
粗细骨料要有良好的级配,各组粒径要在筛分曲线范围内。
砂率选择要得当。
当砂率过大时,由于砂子用量过多,水泥浆不能包裹砂子表面,使结构不密实,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压强度。
同时,砂率过大也必然要增加水泥用量和用水量,由此可导致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大。
混凝土在施工振捣时,粗骨料产生不均匀下沉,混凝土各部分离析,导致硬化后混凝土匀质性变差,结构上部产生收缩裂缝,下部稀疏空洞,同样降低结构的抗渗性和强度。
所以 ,在设计防水混凝土配合比时选择最佳砂率对提高抗渗性至关重要根据实际施工经验,在满足规范要求条件下,砂率一般在0.36左右较为理想。
选择最佳灰砂比防水混凝土是一种富砂混凝土 ,拨开系数通常取得较大。
粗骨料之间的水泥砂浆层是非常饱满的,灰砂比表明了水泥砂浆中水泥的浓度及水泥砂浆包裹砂粒的情况,这与砂率所表明的概念不同,前者表明水泥砂浆的数量,后者表明水泥砂浆的质量。
灰砂比选择得当,就能得到密实度较高,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
当灰砂比偏大时,水泥和水的用量偏大,容易发生不密、不均匀和收缩大等现象,使混凝土抗渗性能下降;当灰砂比偏小时,水泥和水用量偏小,混凝土拌合物易出现干涩和粘结力不好等现象,使施工和易性变差,降低了密实度,导致抗渗性能下降。
据有关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不同的灰砂比所做一系列的对比实验,确定抗渗效果最好的灰砂比为1∶20~1∶25。
合理选择外加剂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所使用的水远远超过水泥水化所需要的水,多余的水使混凝土的抗渗性下降。
所以减水是防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文/管建TRANSPOWORLD 2008No.13 (Jul) 142 HIGHWAY现代公路抗渗的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