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企业文化案例分析——非常值得借鉴
- 格式:ppt
- 大小:815.00 KB
- 文档页数:22
惠普公司的企业精神在20世纪90年代,惠普的企业宗旨是设计、制造、销售和支持高精密电子产品系统,以收集、计算、分析资料、提供信息、帮助决策、提高个人和企业的效能。
20世纪90年代后,第二任总裁J·杨提出,以上企业宗旨在电子时代还可以,但在信息时代需要加以修改。
为此,惠普斥资400万美元求助于咨询公司,得到了现今的企业宗旨:创造信息产品,以便加速人类知识的进步,并且从本质上改变个人和组织的效能,公司把它作为自己发展的“引擎”。
193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尔·惠利特和戴夫·帕卡德决定开创自己的事业,创业之初惠普公司生产的是产品价格低、性能好的声波振荡器。
到1942年,员工仅有60人,1960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美元,到1997年,销售额高达428亿美元,利润达31亿美元。
1998年度,惠普在《财富》500强中排名第47位。
企业由最初生产声波振荡器的小公司发展到以电脑打印机为主,电脑设备、电子仪器多品种经营的跨国公司。
惠普公司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营中,强大的企业文化系统在促进企业业绩增长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惠普成立之初,公司的创立者们就明确了其经营宗旨:瞄准技术与工程技术市场,生产出高品质的创新性电子仪器。
在这一经营宗旨上,惠利特与帕卡德建立起了共同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这一价值观与经营理念同时体现在他们聘用与选拔员工之中,也就是说,他们是按这一价值观标准来聘用和选拔公司人才的。
他们对公司员工大力灌输企业宗旨和企业理念,使他们接受惠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惠普公司的价值观就是:企业发展资金以自筹为主,提倡改革与创新,强调集体协作精神。
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公司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这种被称为“惠普模式”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更加注重顾客、股东、公司员工的利益要求,重视领导才能及其他各种激发创造因素的文化系统,同时,惠普公司还注重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消费者,并在企业内部提倡人人平等与相互尊重。
惠普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小编推荐)第一篇:惠普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小编推荐)相信任何人都在工作中追求完美的创造性,只要赋予他们适宜的环境,他们一定能成功。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市场竞争的激烈。
据专家分析,所有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都有很强的企业文化。
企业用企业文化、价值观教育员工,在获得绝大多数员工的认同后,就成为企业极大的凝聚力和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同时企业文化也成为品牌的重要内涵。
惠普的质量观:惠普公司从成立之初,就对质量非常重视,并用这种观念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员工。
正如HEWLETT和pACKAED一再强调的“要十分注意产品的质量,因为用户用我们的产品去测量他们的产品”。
例如在一些涉及网络控制、线路分析的问题上,线路通与不通,误码率是多少,这些都是用惠普的仪器测量的,若这些测量仪器质量不好,那就向用户提供了错误的信息。
甚至有些工厂用惠普的仪器直接进行产品测试,以判断其是否合格,这种情况下测量仪器质量的好坏真是太重要了。
现在惠普有美国、德国的工厂,质量控制已很现代化,都是电脑控制,可随时打印出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质量控制方面也有严格内、外双重指标。
惠普在给用户的使用说明书上提供了有关产品质量的一些指标,但内部的质量把关实际上有更严格的内部指标,为的就是能留有一定的余地,严格保证达到我们向用户承诺的指标。
那么到底什么是质量呢?惠普认为好的质量并不代表最全的功能,而是最好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即最适用的。
惠普对质量的定义是“用户对整体产品的感受”,不少用户买了产品后只注意产品有形实体,而整体产品意味着什么呢?整体产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核心产品,即产品的功能,它有什么样的性能,能满足怎样的需求;其次是有形产品,即产品的外观、式样、品牌、包装等;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附加产品,指用户购买有形产品时的全部附加服务和利益。
整体产品给顾客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环”,从想购买,到市场选择、采购、安装培训,直到最后的使用,整体产品给用户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服务,使用户能够最有效地使用好产品,产品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
案例剖析:独具魅力的惠普文化19年前,刚刚在美国获得MBA学位的陈翼良,第一次踏进惠普总部大门时,便被惠普文化深深吸引,竟毅然抛弃几大摊子家族企业于不顾,投身到惠普的怀抱。
陈翼良第一次接触惠普时,感到惠普很特别,“面试时我的经理非常和善,感觉未来与这些人很容易相处,当时我还感到惠普很会尊重人,也很会照顾人。
比如,跟我面谈的经理非常尊重我,在安排我去美国总部面试时,他把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早上还有专人到我住的旅馆来接我去吃早餐,而后开着车送我到公司。
我从他们的行为举止中,感到他们非常想吸引我到惠普来。
”在台湾惠普的十年中,陈翼良历任销售代表、销售部经理、财务及管理总监和市场部总经理。
在此期间,他创造了连年超额完成销售定额的佳绩,并荣获惠普公司颁发的最佳经营管理奖。
1992年调回美国总部升任业务发展部经理。
1994年4月派往中国内地任中国惠普财务及管理总监,1997年11月又升任为中国惠普公司总裁。
惠普文化常常被人称为“HPWay”(惠普之道)。
HPWay有五个核心价值观,它们像是五个连体的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
陈翼良对五个核心价值倒背如流:一是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二是追求最高的成就,追求最好;三是做事情一定要非常正直,不可以欺骗用户,也不可以欺骗员工,不能做不道德的事;四是公司的成功是靠大家的力量来完成,并不是靠某个个人的力量来完成;五是相信不断的创新,做事情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惠普文化不仅锁住了陈翼良一个人,还锁住了惠普12万员工的绝大多数。
与惠普打过交道的人,都会感到惠普的作派与别家公司不一样,它更加和蔼可亲、更加有大家风范。
很多公司一旦发展壮大后,总裁就开始有很多的特殊待遇,比如说有自己的私人飞机,但惠普历任总裁却没有。
一位西方记者在采访惠普创始人之一休利特问:你这一生有没有最值得回忆的一件事?休利特回答说,“我这一生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就是参与、创建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是以高科技、高质量、好的管理闻名于世,然后又成为很多公司模仿的对象。
---------------------------------------------------------------范文最新推荐------------------------------------------------------ 案例剖析:独具魅力的惠普文化19年前,刚刚在美国获得MBA学位的陈翼良,第一次踏进惠普总部大门时,便被惠普文化深深吸引,竟毅然抛弃几大摊子家族企业于不顾,投身到惠普的怀抱。
陈翼良第一次接触惠普时,感到惠普很特别,“面试时我的经理非常和善,感觉未来与这些人很容易相处,当时我还感到惠普很会尊重人,也很会照顾人。
比如,跟我面谈的经理非常尊重我,在安排我去美国总部面试时,他把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早上还有专人到我住的旅馆来接我去吃早餐,而后开着车送我到公司。
我从他们的行为举止中,感到他们非常想吸引我到惠普来。
” 在台湾惠普的十年中,陈翼良历任销售代表、销售部经理、财务及管理总监和市场部总经理。
在此期间,他创造了连年超额完成销售定额的佳绩,并荣获惠普公司颁发的最佳经营管理奖。
1992年调回美国总部升任业务发展部经理。
1994年4月派往中国内地任中国惠普财务及管理总监,1997年11月又升任为中国惠普公司总裁。
惠普文化常常被人称为“HPWay”(惠普之道)。
HPWay有五个核心价值观,它们像是五个连体的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
陈翼良对五个核心价值倒背如流:一是相信、尊重个人,尊重员工;二是追求最高的成就,追求最好;三是做事情一定要非常正直,不可以欺骗用户,也不可以欺骗员工,不能做不道德的事;四是公司的成功是靠大家的力量来完成,并不是靠某个个人的力量来1 / 8完成;五是相信不断的创新,做事情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惠普文化不仅锁住了陈翼良一个人,还锁住了惠普12万员工的绝大多数。
与惠普打过交道的人,都会感到惠普的作派与别家公司不一样,它更加和蔼可亲、更加有大家风范。
很多公司一旦发展壮大后,总裁就开始有很多的特殊待遇,比如说有自己的私人飞机,但惠普历任总裁却没有。
惠普企业文化案例分析非常值得借鉴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分析背景与意义 (3)1.2 惠普简介 (3)1.3 文化特点概述 (4)二、惠普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 (5)2.1 惠普之道 (7)2.2 惠普价值观 (8)2.3 惠普行为准则 (9)三、惠普企业文化的具体体现 (10)3.1 人力资源管理 (11)3.1.1 招聘与选拔 (13)3.1.2 培训与发展 (13)3.1.3 绩效评估 (15)3.2 团队合作与沟通 (16)3.2.1 跨部门协作 (17)3.2.2 开放式沟通 (18)3.2.3 团队建设活动 (20)3.3 创新与持续改进 (21)3.3.1 鼓励创新思维 (22)3.3.2 项目管理方法 (23)3.3.3 持续质量改进 (23)四、惠普企业文化的成功实践 (25)4.1 案例一 (26)4.2 案例二 (28)4.3 案例三 (29)五、惠普企业文化的挑战与对策 (31)5.1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 (33)5.2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管理挑战 (34)5.3 应对策略与建议 (35)六、结论 (37)6.1 惠普企业文化案例分析的价值 (38)6.2 对其他企业的借鉴意义 (39)6.3 研究展望 (41)一、内容概括本文深入剖析了惠普企业文化的多个方面,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通过详细解读惠普的企业文化理念、成功实践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本文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文章开篇即指出,惠普企业文化的重要特点在于其开放性、平等性和创新精神。
这种文化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充分表达观点,并不断寻求改进和创新的机会。
员工被看作是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公司致力于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空间。
在惠普的实践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元素。
惠普注重培养员工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通过各种培训和发展计划,帮助员工提升综合素质。
惠普还强调团队合作和跨部门沟通,以促进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惠普公司的企业精神(案例分析)第一篇:惠普公司的企业精神 (案例分析)惠普公司的企业精神在20世纪90年代,惠普的企业宗旨是设计、制造、销售和支持高精密电子产品系统,以收集、计算、分析资料、提供信息、帮助决策、提高个人和企业的效能。
20世纪90年代后,第二任总裁J·杨提出,以上企业宗旨在电子时代还可以,但在信息时代需要加以修改。
为此,惠普斥资400万美元求助于咨询公司,得到了现今的企业宗旨:创造信息产品,以便加速人类知识的进步,并且从本质上改变个人和组织的效能,公司把它作为自己发展的“引擎”。
193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比尔·惠利特和戴夫·帕卡德决定开创自己的事业,创业之初惠普公司生产的是产品价格低、性能好的声波振荡器。
到1942年,员工仅有60人,1960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美元,到1997年,销售额高达428亿美元,利润达31亿美元。
1998年度,惠普在《财富》500强中排名第47位。
企业由最初生产声波振荡器的小公司发展到以电脑打印机为主,电脑设备、电子仪器多品种经营的跨国公司。
惠普公司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经营中,强大的企业文化系统在促进企业业绩增长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惠普成立之初,公司的创立者们就明确了其经营宗旨:瞄准技术与工程技术市场,生产出高品质的创新性电子仪器。
在这一经营宗旨上,惠利特与帕卡德建立起了共同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这一价值观与经营理念同时体现在他们聘用与选拔员工之中,也就是说,他们是按这一价值观标准来聘用和选拔公司人才的。
他们对公司员工大力灌输企业宗旨和企业理念,使他们接受惠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惠普公司的价值观就是:企业发展资金以自筹为主,提倡改革与创新,强调集体协作精神。
在这种价值观基础上,公司逐渐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
这种被称为“惠普模式”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更加注重顾客、股东、公司员工的利益要求,重视领导才能及其他各种激发创造因素的文化系统,同时,惠普公司还注重以真诚、公正的态度服务于消费者,并在企业内部提倡人人平等与相互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