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思维导图
- 格式:pdf
- 大小:9.57 MB
- 文档页数:24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北师大版思维导图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北师大版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
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思维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把课文
内容按照主题、分类、关系等方式组织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课
文内容。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北师大版思维导图以“语文学习的重
要性”为主题,将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二是语文学习的好处;三是语文学习的方法。
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它可以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其他学科,提高学习效率。
语文学习的好处:语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
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阅读、写作、背诵、记忆、思考等。
总之,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北师大版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计划思维导图护理专业在护理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思维导图是一种很好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整理学习内容,梳理知识结构,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下面我将根据护理专业的学习特点和要求,设计一份护理专业学习计划思维导图。
一、学习目标1.1熟悉护理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1.2掌握护理技能和操作方法1.3提高护理专业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1.4培养护理专业的专业精神和职业操守二、学习内容2.1护理学基础知识2.2护理学基本技能2.3护理学临床实践2.4护理学研究方法三、学习计划思维导图3.1护理学基础知识3.1.1解剖学和生理学3.1.1.1组织学3.1.1.2器官学3.1.1.3系统学3.1.2病理学3.1.2.1常见疾病的病理过程3.1.2.2常见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3.1.3药理学3.1.3.1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3.1.3.2药物剂量和用法3.1.4微生物学3.1.4.1常见病原微生物的特点和感染途径3.1.4.2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3.2护理学基本技能3.2.1护理基本操作3.2.1.1卧床患者的翻身和换床单3.2.1.2卧床患者的体位调整和床上移动3.2.1.3口腔护理和体育锻炼3.2.2护理常规技能3.2.2.1低剂量氧气给氧3.2.2.2输液和输血3.2.2.3伤口护理和疼痛评估3.2.3护理特殊技能3.2.3.1急救技能和生命支持3.2.3.2康复护理和病情观察3.2.3.3术后护理和患者宣教3.3护理学临床实践3.3.1护理评估和护理诊断3.3.2护理干预和护理计划3.3.3护理实施和护理效果评价3.3.4护理记录和护理沟通3.4护理学研究方法3.4.1护理问题的提出与界定3.4.2护理问题的资料收集和分析3.4.3护理问题的探索与解决3.4.4护理问题的成果展示和交流四、学习方法4.1多媒体教学4.2实验操作4.3临床实习4.4课外阅读4.5团队合作五、学习反思5.1学习过程的总结和反思5.2学习经验的分享和交流5.3学习成果的检验和评价六、学习评价6.1学业成绩的考核6.2学习能力的测试6.3学习态度的评价通过以上学习计划思维导图的设计,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护理专业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方法和学习计划,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专升本学习计划的思维导图一、目标设定1. 考取专升本2. 提高学术水平3. 扩大专业知识4. 提升自我能力二、学习规划1. 时间规划- 每天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 合理安排课程学习和复习时间2. 科目学习- 了解专升本考试科目和内容- 制定学习计划,分清重点和难点- 分阶段有序完成各个科目的学习3. 复习方法- 注重重点和难点- 多做习题,做到举一反三- 利用各种复习资料,如教材、辅导书、模拟题等4. 定期测试和检查- 按照时间表进行定期测试- 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补充5. 每日总结和反思- 每天学习结束后进行总结- 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三、心理素质及智力水平的提高1. 自律- 坚持每天固定的学习时间- 拒绝拖延,克服懒散情绪2. 坚韧- 面对困难和挫折要保持乐观和坚韧的心态- 每次失败都是一次积累和提升的机会3. 智力开发- 多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多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实践四、学习方法1. 听课方法- 认真听讲,做好听课笔记- 课后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2. 阅读方法- 重点阅读和精读- 善于归纳总结,提高阅读效率3. 记忆方法- 整理知识点,制作复习卡片- 利用联想和情景记忆法4. 写作方法- 多进行写作训练- 注重文章结构和逻辑五、健康管理1. 锻炼- 每周保持3-4次的运动- 增强体能,提高注意力和学习效率2. 饮食-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控制熬夜和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3. 心理调节- 培养良好的心态- 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放松六、考试准备1. 考前准备- 复习计划的最后调整- 安排充足的复习和休息时间2. 考试技巧- 控制考试时间,合理分配- 考场冷静,不慌张3. 考后总结- 及时总结考试经验-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七、学习环境1. 学习氛围- 选择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 避免学习干扰2. 学习工具- 合理使用学习工具,如电脑、笔记本等- 利用互联网资源,如电子图书、学术文章等八、社会实践1. 实习- 积极参加实习,增加实践经验- 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2. 社会活动- 参与社会活动,拓展社交圈- 在实践中学习,增加社会经验九、自我提升1. 增强自信心- 不断积累经验,增强信心- 与优秀人士交流,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2. 积极进取- 不断学习,不断进取- 找准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3. 个人爱好- 保持个人爱好,放松身心- 适当放松,保持学习动力四、学习成果1. 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取得专升本学历- 优秀的绩点把控2. 提高综合素质- 提升专业知识水平- 锻炼自我能力3. 增强就业竞争力- 为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拓宽就业渠道5. 自我评价- 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能力-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上是我个人的专升本学习计划思维导图,通过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术水平,增强综合素质。
2020年(上)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小幼)2020教资写作50分,建议用时50分钟写作写作写作写作阿凡提乘坐的船在海上遇到了台风。
船长和水手们都尽力挽救这条船,可阿凡提却无动于衰,静静地站在一边。
船长严厉地向他吼道:“阿凡提,你怎么无动于衷呀?快帮忙保住我们这条船呀!”阿凡提还是一动不动,说道:“我只是一名乘客,关于这条船的安全是你们的责任,不是我的责任!”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从教育角度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练一练写作立意:主体分析法(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什么样,你怎么看,立意要求)角色与责任;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教育角度:教师、学生、素质教育等等标题自由组合:教师的责任;学生的责任;责任教育必不可少写作文章结构选择:问题结构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第一段:引出教师的责任第二段:教师的责任是什么?有哪些?第三段:教师为什么要有责任?或者没有责任的教师会有啥坏处第四段:教师怎样才能有责任?或者怎样的做法才是有责任的?第五段:总结全文写作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
”责任心是什么?责任心是促使一名教师干好工作的动力,成为影响教师工作质量、效率和成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责任心是什么?责任心是我们战胜工作中诸多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它使我们有勇气排除一切困难,甚至可以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出色地完成。
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等于我们选择了责任。
责任感,这并不仅仅要求我对自己负责,不仅仅要求我对课堂负责,对家长负责,更要求我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负责,更是对学生的人生道路负责。
作为一名教师,这一届学生未教好,可以盼下一届学生,还可以重头再来;而对于家长,只有一个孩子,他们输不起,他们能从头再来吗?不能。
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就把希望寄托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初中学生综合素质成长记录在这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中,我认真对待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从刚进入初中的懵懂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思考能力、责任心强、积极向上的学生。
在这篇记录中,我将详细描述我的学习、思维、团队协作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成长。
首先,我在学习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初中课程的难度相较于小学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我保持了一颗积极的学习态度。
我定期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有规划地进行学习。
在学习上,我注重基础知识的打牢和扎实的学习方法的培养。
通过积极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与同学们共同学习,我逐渐攻克了许多学习难题。
尤其是语文与数学科目,我的成绩稳步上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其次,在思维能力方面,我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初中课程难度的增加需要我们更多地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我学习了许多思维导图、思维训练等方法,培养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能够大胆提出疑问,善于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
这使得我在数学、理科等科目的学习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此外,在团队协作方面,我也有了很多的经验和成长。
在初中,我积极参加各类团队活动,比如班级演讲比赛、体育竞赛等。
在这些活动中,我不仅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还学会了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有效地分工合作。
在班级演讲比赛中,我担任了团队的组织者和主讲人,通过和同学们充分的沟通与讨论,我们最终取得了好成绩。
这些团队协作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最后,我还积极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参观了当地的社区,了解了社会的运行和社会问题的现实。
这些参观活动不仅让我了解到了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也让我反思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我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参与到社区的志愿者活动中,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通过这些实践经验,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结起来,我的综合素质在初中的这三年里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是小小消防员——综合素质练习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3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2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至关重要,它是开展各项活动的根本。
本主题单元利用了《我是小小消防员》情景设计将50米跑、立定跳远、实心球、障碍跑等几个项目整合在一起。
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易于培养学生的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等思想品质。
通过场景去反映现实,不自觉中训练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中考体育做好铺垫,打下基础,也为学生步入社会做准备。
本单元根据最近我国四川发生的特大暴雨设计了抢险救灾的场景,按顺序设计了三个专题,分别是一:奔赴灾区,二、抗洪抢险,三、救助灾民。
专题活动主要是小组团队的形式进行开展,旨在加强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
单元的学习重点在于小组团队对活动项目和技术动作的讨论,增强学生主动的学习动作技术和要领的能力。
难点是在小组如何去安排分工进行学习和练习。
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加以指导。
三个专题是根据场景步步渐进的,从开始的一腔热血,到中间的艰辛热情,再达到最后成功的喜悦和对生命的理解。
不只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了锻炼,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在模拟中进行生华。
难点: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能否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小组的讨论领悟和完成技术动作。
重点: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主动思考;集体思想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障碍跑、实心球、50米跑、往返跑的技术动作要领。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自我保护意识能力。
3、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急救方法和自救方法。
4、认识到生命和时间的宝贵,培养自觉锻炼的意识和思想。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抢险救灾的场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的去掌握几个项目的动作要领。
2、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去体验团队的力量与重要性。
3、通过模拟场景去体会生命和时间的宝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亲身体验消防员的艰辛。
2、让学生去感受生命的宝贵、时间的宝贵,体验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
人教版七年级下社会科学各单元主题思维导图第一单元: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1.1 主题一:可爱的祖国- 1.1.1 认识祖国- 地理位置- 历史文化- 自然资源- 1.1.2 热爱祖国- 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国家安全1.2 主题二: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1.2.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公有制经济- 按劳分配原则-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第二单元:我们共同生活的祖国2.1 主题一:我们生活的社会- 2.1.1 社会关系- 家庭关系- 地缘关系- 业缘关系- 2.1.2 社会规范- 道德规范- 法律规范- 纪律规范2.2 主题二:我们共同遵守的规则- 2.2.1 规则与秩序- 社会秩序- 公共秩序- 个人品德- 2.2.2 法律与权利- 公民权利- 公民义务- 法律责任第三单元:珍爱生命3.1 主题一:生命的意义- 3.1.1 认识生命- 生命的起源- 生命的多样性- 生命的重要性- 3.1.2 珍爱生命- 生命安全- 心理健康- 生命价值3.2 主题二:自我保护与急救- 3.2.1 自我保护- 防范意识- 自救方法- 自我保护技巧- 3.2.2 急救知识- 常见急救情境- 急救措施- 急救器材第四单元:遵守规则与维护秩序4.1 主题一:规则与秩序- 4.1.1 规则的重要性- 社会规则- 校园规则- 家庭规则- 4.1.2 维护秩序- 公共秩序- 社会秩序- 个人品德4.2 主题二:法律与权利- 4.2.1 公民权利与义务- 公民权利- 公民义务- 法律责任- 4.2.2 遵守法律- 法律意识- 守法行为- 法律保护第五单元:走向世界5.1 主题一:世界的多样性- 5.1.1 地理差异-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人文景观- 5.1.2 文化差异- 语言文字-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5.2 主题二:国际关系- 5.2.1 国家关系- 政治关系- 经济关系- 外交关系- 5.2.2 国际组织- 联合国- 世界贸易组织-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5.3 主题三:走向世界的中国- 5.3.1 我国的国际地位- 国际影响力- 经济实力- 科技发展- 5.3.2 我国的国际责任-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参与国际事务以上是关于人教版七年级下社会科学各单元主题思维导图的详细内容。
语文核心素养与思维导图整合研究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意义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语文学科所强调的学习关键能力和素养,包括语言能力、信息能力、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
语言能力是指学生掌握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信息能力是指学生获取、处理、表达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情感态度是指学生对语文学习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包括兴趣、态度、价值观等。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提升,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获取学习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二、思维导图的概念及特点思维导图是一种用来表示各种思维关系的图解工具,具有清晰简洁、直观明了、易于理解等特点。
思维导图通过主题词、支持分支、关键词等在图形上的表示,将各种信息和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效的组织和表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理和梳理能力,促进思维的深入和全面。
思维导图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用于知识整合、思维导向、学习指导等多个方面。
在语文学科中,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整理语文知识,梳理思维,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1. 提高语言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语文知识,梳理语言规律,提高语言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整理词汇、短语、句子结构等语言知识,加深对语言规律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2. 培养信息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的训练。
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整理语文思维导向、文章结构、作文内容等,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塑造情感态度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情感态度,提高情感态度的培养。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教育观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学习过人 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 提素个性创两全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学生观入学机会均等教育公正 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取得学业成功的机会均等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学生的共同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独特的人 两独一发学生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 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 “非关注”阶段、 “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 “任务关注”阶段、 “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微格教学/行动研究/教学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校本研修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教师的专业发展建促放研赞助合反 教师观爱国守法。
学生系统操作方法1学生功能思维导图2登录ü请使用电脑下载火狐浏览器登陆网站ü学生用教育id登入,可以用下面的方式修改密码3修改密码1、下面网址是验证信息后可以修改教育ID的密码http://211.153.82.39/usercenter/portalManage/resetPwdActio n1.action2、第二个网址是验证手机号以后可以修改教育ID密码http://211.153.82.39/usercenter/userInfo/initRestPwd.action4主页4.1同学圈ü学生、教师发添加的记录,展示在同学圈中,根据不同权限的配置,筛选对应的记录。
4.2公告ü通过公告中心可以查看上级发布的公告4.3排行榜ü排行榜可以查看当前学生账号所在班级、所在年级的综评得分排行榜5数据分析ü根据学生、教师添加的记录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数据分析的内容,进行对应的统计、汇总。
ü统计类型一栏中,可以选择分布图、走势图、学年、学期进行相关数据查看6我的空间6.1个人资料通过个人资料可以显示当前学生的班级、课程、社团6.2我的记录6.2.1草稿箱u添加记录的存档在草稿箱中显示,可以修改发布6.2.2已发布记录u可以看到自己发的记录,也可以看到老师发布与自己有关的记录,有两个视图都可以查看。
6.2.3删除u发布的记录在24小时内可以自己删除6.2.4申请删除:u发布的记录超过24小时需要申请删除,管理员会进行相关操作6.2.5 诚信记录u学生发布的记录中如有被其他学生质疑的,会在诚信记录界面显示6.3综评报告单ü点击综评报告单后,会弹出一个窗口,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综评报告单7添加记录ü学生可以通过添加记录来记录自己的活动7.1必填ü标记有红字“必填”的填写框为必须填写,不能为空7.2发布ü填写完内容后点击发布会在首页的同学圈显示7.3存档ü存档会保存到草稿箱中,可以通过草稿箱再次编辑。
综合素质评价成长中的我综合素质评价是对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评估。
而我,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个体,也经历了许多挑战与成长,积累了不少经验与收获。
在学习方面,我注重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
我善于总结归纳,能够将知识点整理成逻辑清晰的思维导图。
同时,我也善于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我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也明白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才能不断进步。
在思维方面,我注重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参加各种思维训练与比赛,我学会了思维的灵活运用与创造力的发挥。
我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解决方案,并能够在团队中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与交流。
我相信,思维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不断锻炼和拓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语言表达方面,我注重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
我喜欢阅读各种文学作品,通过模仿和学习,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我也积极参加演讲比赛和辩论赛,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
通过这些训练,我懂得了如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在人际交往方面,我注重培养自己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我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观点,能够与不同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相信,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
在实践能力方面,我注重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喜欢动手做一些实际的事情,比如DIY手工制品、参加社会实践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我学会了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全面的评估过程,其中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会继续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我相信,只有拥有了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40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4分)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曈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kàng奋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旋.风( ) 安塞.腰鼓( ) tián静( ) kàng奋( )(2)上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2分)“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A. 这场大型武术舞台剧融合了声光电技术,场面极其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B. 在老师的教育下,小明终于大彻大悟....,不再随意传播谣言。
C. 当舞者的动作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D. 对于懂人情世故....的人而言,凡做事就一定要讲究礼数。
3. 【2022·绥化】下列各项语法知识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句话用的是陈述语气。
B. “游击队员们正穿过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青纱帐。
”这句话的主干是“游击队员们穿过树林和青纱帐”。
C. “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一句中的“还”是介词。
D. “互相挑逗”“春红已谢”“活泼热闹”“争取民主”,这四个短语分别是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动宾短语。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4分)A. 我很想看看这北极老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便在后面紧追不舍。
教育学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教育的概念教育的日常用法:过程、方法、社会制度教育的词源“教” “育” 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最早使用教育一词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赫尔巴特—概念、道德、包括教育的定义——广义:学校、家庭、社会狭义:专指学校教育教育者—主导基本要素学习者—主体教育影响内容—教育材料,教科书措施—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神话起源论——最古老—朱熹—错误观点生物起源论—利托尔诺、沛西能—动物的本能—第一个正式提出—否定社会性教育的起源心理起源论——〖美〗孟禄——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抹杀教育的目的性劳动起源说——〖苏联〗米丁斯基、凯洛夫—生产劳动生活起源论——杨贤江,杜威学校教育的产生 1.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2.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客观条件:脑力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应用原始社会的教育 1.还没有独立的形态2.没有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场所3.没有阶级性,实现原始状态下的机会均等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5.教育的劳动目的是为了生产和生活教育发展的历程奴隶社会夏: 出现了最早学校教育形态,文献有记载,(学校萌芽)我国的奴隶社会开始于禹建立了夏朝商: 产生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正式产生学校,西周: 政教合一,学在官府(阶级性)国学、乡学之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最早的分科课程)(礼乐为中心,核心是礼)春秋战国: 百家争鸣,稷下学宫,私学兴起封建社会西汉: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 科举制、六学二馆(等级性,受教育权的分配)宋代: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国学:程朱理学明: 八股文清: 1905 年废科举有史可查最古老的学校——宫廷学校古埃及设置最多:文士学校(教书写,律令,地理之类)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希腊①雅典:培养政治家商人,注重身心和谐发展②罗马:军人,武士欧洲封建教会教育(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教育内容《吠陀》婆罗门——僧侣祭司古代印度教师——僧侣婆罗门教-刹帝利——军事贵族(种族歧视)吠舍种姓——农工商业佛教首陀罗--社会最底层教育活动——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古代社会的教育: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4.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职能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6.形成关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7.形成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近代社会的教育:1.从法律上废除了封建教育的等级制,普遍实施了初等义务教育2.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3.教育逐步确立了实用功利的教育目的,科学教育兴起,教学内容日益丰富4.学校教育系统逐步完善5.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6.教育逐渐摆脱宗教的影响,走向世俗化7.重视教育立法,实施依法治教现代社会的教育: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加强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5.教育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6.教育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7.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8.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9.不断变革是现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方式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及其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发展动力和核心; 动力研究任务: 教育规律教育学的发展阶段1、萌芽:孔子——《论语》—世界上最早的论述有关教育的文献有教无类——教育起点机会均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朱熹提出,孔子世界上第一个运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与思考的结合其身正,无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示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优则仕,文行忠信,富民教民墨子——兼爱,非攻虽不叩必鸣叫知识来源:亲知,闻知,说知(重视说之)教育目标:培养监士(具有知识技能,思维辨论,高尚道德)素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注重文史和逻辑思维老子(道家)——《道德经》提倡道法自然,弃圣绝智,弃人绝义,回归自然,复归本性最早提出道德一词《学记》——乐正克——选自《礼记》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学的雏形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性原则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顺序性原则长善救失——学然后之不足,教然后之困教学相长——贪多、狭窄、自满、畏难预时孙摩原则师道尊严——高度评价老师的作用昆体良(古罗马)——《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欧洲古代教育理论的最高成就西方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一部教学法论著班级授课制的萌芽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美德是否可教助产术,产婆术,问答法(讽刺,定义,助产术)西方第一个用启发式教学的人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柏拉图——哲学王——《理想国》寓教于游戏最先提出男女同教育国家主义教育思想西方国家首先提出学前教育的人洞穴中的囚徒教育目的在于灵魂转向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论灵魂》百科式全书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分阶段教育进行德智体美多方面发展教育遵循自然教育事业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独立:培根(英国)——1623 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确立下来《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首次提出实验归纳法夸美纽斯(捷克)——1632 年《大教学论》教育学近代独立形态开端/萌芽普及初等教育为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奠定了理论的著作提倡循序渐进、直观、自然适应性的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泛智教育——泛智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或学习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学年制,性善论者名言:1.把一些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2.知识都是从感官知觉开始的3.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4.教育在于了发展人的个性,5.一切儿童都可以教育成人,6.我们在这里所提出的展望是巨大的(大教学论)洛克(英国)——《教育漫画》白板说提倡绅士教育,轻视国民教育教育万能论——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教育之故名言: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有他们的教育决定的。
巧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1. 引言1.1 思维导图的定义思维导图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展示工具,通常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组织和理解复杂的思想和概念。
它的核心是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呈现相关信息,并通过节点和连接线之间的关系来展示各种概念之间的联系。
思维导图通常以中心思想或主题为起点,然后延伸出各种相关的分支和子主题,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结构。
这种可视化的形式有助于人们更快速地理清思路,抓住重点,提高记忆力和理解能力。
在教育领域,思维导图也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课程内容进行梳理和整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知识的领会。
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核心素养。
1.2 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和学习工作中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它不仅包括了专业技能的掌握,还包括了逻辑思维、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一系列与个人发展和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的素质。
在当今社会,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评价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具备良好核心素养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更能够在社会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丰富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但只有具备了坚实的核心素养,人们才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自身的价值。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巧用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思路、梳理知识、提升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水平。
通过巧用思维导图,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中更高效地获取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水平。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思维导图
派
师
教
·
观
课
课观教育 版权所有
派
师
教
·
观
课
第一章㊀职业理念
第一节㊀教育观
课
观·教师派
第二节㊀学生观
课
观·教师派
第三节㊀教师观
课
观·教师派
第二章㊀职业道德
第一节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二节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课
观·教师派
第三章㊀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节㊀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节㊀学生权利保护课
观·教师派
第三节㊀教育法律法规
课
观·教师派
第四章㊀文化素养
第一节㊀历史常识
课
观·教师派
第二节㊀传统文化(一)
课
观·教师派
传统文化(二)
课
观·教师派
第三节㊀文学常识(一)
课
观·教师派
文学常识(二)
课
观·教师派
第四节㊀艺术常识
课
观·教师派
第五节㊀地理常识
课
观·教师派
第六节㊀科技常识
课
观·教师派
第五章㊀信息处理能力
第一节㊀计算机常识
课
观·教师派
第二节㊀Word 操作
课
观·教师派
第三节㊀Excel 操作
课
观·教师派
第四节㊀PowerPoint 操作
第六章㊀逻辑思维能力第一节㊀类比推理课
观·教师派
第二节㊀命题推理
课
观·教师派
第三节㊀
朴素推理
第四节㊀其他推理
课
观·教师派
第七章㊀阅读理解能力
课
观·教师派
第八章㊀写作能力
课
观·教师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