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25
谁也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梯度训练知识单一性训练1.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愿望和要求,更是-------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
()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教育法D.未成年保护法2.保障我国公民受教育的法律有()①宪法②义务教育法③教育法④未成年保护法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③④3.2010年7月31日《新京报》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
会议决定,从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部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这意味着()A.今后城乡的学生上学都可以不用花费一分钱B.今后的学生的学习会越来越优秀,水平越来越高C.全国城乡将不再有任何的差距D.全国城乡统一的普惠制义务教育格局即将开始形成知识点2法律保护我们的受教育权4.甘肃省临泽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全部享受免除学杂费、书费政策。
目前,初中学生入学率达99.6%、小学入学率均为100%。
这说明()①甘肃省临泽县义务教育实施的比较好②小学生和初中学生入学率比较高③人们对教育的认识程度比较高,重视教育的发展④甘肃省临泽县是全国义务教育搞得最好的地区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5.今天我们在学校读书,就是享受法律赋予我们的受教育的权利。
这一重要权利是:A每个同龄人都能享受到B不是每个同龄人都能享受到C我们的祖辈享受到了D所有公民享受到了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哪部法律的明确规定()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教育法D.未成年保护法7.中学生刘某在初中一年级上学,其父认为她学习成绩不好,便让她弃学外出打工。
老师找到她谈话,她却说:“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纯属个人私事,我可以放弃。
”这段材料说明()①刘某父亲的做法侵犯了宪法赋予刘某受教育的权利②刘某父亲的做法符合家庭实际,因而是正确的③刘某的言行是坚持了公民享有的权利④刘某的言行违背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作为义务是必须履行的A.①④B.①②C.①②③D.③④能力提升性训练1.近年来,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取消了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一些限制,这样做能够()A.使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充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B.加快城市教育发展的速度C.提高农民工的素质2.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资料,我国初中生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5%。
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2、知道受教育权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3、了解教育不公平及侵权行为的表现及危害。
4、懂得应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互动交流学习懂得如何应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懂得要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哦科学文化自己的知识水平。
二、教学重点
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义务。
三、教学难点
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义务。
四、课前准备
学习预习课文,了解身边中途退学、辍学的情况。
五、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探究、讨论。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课型:新授课
八、教学流程
九、课堂小结
通过本框学习,我们知道了受教权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也是法律对我们的要求,面对不法侵犯,我们应该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自动退学是一种某某行为,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
十、板书设计
与受教育权相关的法律
(1)受教育权是平等的侵权行为的表现
教育的不公平与侵权的危害
谁都不能剥夺我权利
(2)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们的受教育权义务
协商解决;寻求帮助;
(3)受侵犯该怎么办
是某某行为;用法律手段解决
十一、教学反思。
第三节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备课组:初一政治组备课时间:9月2日主备人:宋华辅备人:王庆宇丁忠学李欣审核领导:学习目标:1、了解受教育权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2、认识到自己的受教育权神圣不可侵犯,自觉珍惜受教育权。
3、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学习重、难点:受教育权既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我们的义务。
学习方法:讨论式学时:1学时学习内容:知识链接:近年来,,初中生辍学率上升,特别是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率居高不下。
据东北师范大学自2002年开始至今,对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南、山东、湖北等6省14县17所农村初中的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平均辍学率超过40%,已大大超过3%的国家标准。
预习导航: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______________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要学会运用_______________来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在我国,男女学生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受教育权。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近年来,有一些家长只顾眼前利益,让孩子弃学经商、从工。
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工作群体:“小保姆、小商贩、小童工……”。
试问这样对待未成年子女公平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做引导)二、活动过程活动一、看案例,答问题。
阅读教材第9—11页的三个案例,试回答教材中所提出的问题。
(可让每一组进行讨论,最后请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有不同的看法。
)《自学知识》活动二学习“法律链接”的内容,试运用“法律链接”的内容去分析解决问题。
与前面的看法进行比较有何不同。
活动三(练一练)1、小美家住在农村,有兄妹俩,可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在上学这个问题上,她的父母说:“女孩子就算了,读那么多书做什么,就让你哥上吧!你在家还可以帮帮我们”。
她父母的说法()①符合男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的要求②违背了宪法和义务教育法的规定③是为了振兴家庭经济④不利于家庭和谐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某校为了减少学生的洗梳时间,竟要求全校女生将长发剪短。
谁都不能剥夺我的受教育权◇新课导读恶劣的自然环境、重男轻女的传统习俗、家庭经济贫困、父母离异和家庭遭遇变故是导致未成年学生中途辍学的主要原因。
在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学生受教育权的现象屡有发生……有些学校管理松散、教育不当导致学生流失,而有些学校宣称为加强管理以违反“校规”为由随意开除学生、勒令停课或退学}有些家长作为监护人没有履行职责,让孩子成为父母全的“孤儿”}有些家长目光短浅,为了短期利益和眼前利益让孩子辍学务工,耽误了弦子的前途、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接受教育不仅仅是我们的要求和晤望,更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权,谁都不能剥夺我们的受教育权。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要了解与受教育相关的法律知识t当我们的受教育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予以维护。
在他人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在同情他们遭遇的同时要给予适当的帮助。
【思考讨论】如何维护哉们的受教育权?◇教材解读●知识详解◎知识点1 如何维护受教育权我国法律保护公民享有受教育权。
当我们的受教育权被他人剥夺或受到侵犯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方式或诉讼方式予以解决。
△资料链接诉讼方式与非诉讼方式诉讼方式:它是人民法院主持的有利害关系人参与处理纠纷的程序。
非诉讼方式:它通过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各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或者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支部、镶教育组、镇人大主席团、镇政府先后十多次派人上门做其父母的工作,劝其送子女复学,然而劝告失败。
当上述非诉讼方式无效时,学枝不得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区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公开审理。
法院认为两被告拒不让孩子上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1条第l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条的规定,侵犯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权利,属于侵权行为。
法院遂作出判决:被告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将其子女送回原校接受法定年限的义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