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价必然下跌的40个理由
- 格式:docx
- 大小:20.76 KB
- 文档页数:6
近两年,关于中国是否存在房产泡沫的争论此起彼伏,莫衷一是,而房地产价格却持续上涨。
关注房价很久了,自然看到很多种说法。
遗憾的是,不管是什么学者、教授、经济学家,或是些高级房产商,还有不少业内人士,写的东西看起来惨不忍睹,一大半的人,其实就是竹苞。
(这是《诗经》中的一个词。
据说和绅曾向纪晓岚要字,纪就写了这两个字给和,和很高兴,因为纪一向看不起他,这又是诗经中的词。
和就拿来在刘镛面前炫耀,刘看了露出奇怪的笑容。
刘说“竹苞”拆开,就是“个个草包”四个字,是在讽刺和绅。
和大怒,为后来纪发配新疆埋下伏笔)。
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差不多就是用笔杆子杀人。
详细论述,可参考本人博客中的《经济学家与房价谎言》。
毛泽东说:凡是敌人赞成的,我们就要反对。
所以开发商的言论,不听也罢。
(王石除外,任志强有些话很难听,不过最好能避免情绪化,认真分析,有些其实是有道理的)。
真的要是如他们说的要大涨,何必要卖房子呢?拿在手里卖更高的价不好吗?尤其人们都有个误区,看一种说法,首先看其是不是个有头有脸的人,而不是首先看有没有依据和道理。
本人默默无闻,也不代表谁的利益,写了近20万字关于房价的文章,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只不过因为还有社会责任感罢了。
开发商如误入白虎节堂,看到这个文章,就此打住吧,不要往下看了。
炒房人也是如此,你们不承担房价下跌的社会亏损,谁来承担?本文是给年收入5万以下,总资产20万以下的人看的。
以下是本人总结出的促使房价下跌的40个因素。
要注意的是,在相同的需求下,供给增加;或在相同供给下,需求减少,都是促使价格下跌的充分条件。
1、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受供求关系影响。
上海房子的价值到底是多少不好判断,但是看看日本的例子,日本因为人多地少,所以举国上下认为日本的房子应该大涨特涨,结果在最高峰时,东京及周围三个地区的理论地价超过美国整个国家土地价值及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公司的净资产值,日本天皇的皇宫地价超过加利福尼亚。
【关键字】精品浅谈国内房价持续上涨和近期下跌的原因和对策摘要:从2004年底开始我国房价迅速攀升,2011年房产调控史称“最严厉的房产调控”,进入十月份、十一月份,房市调控拐点隐现,大中城市房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房价永远是牵动着百姓与媒体神经的话题。
房价为何涨幅如此之大,涨速如此之快,又为何在近期出现下跌。
本文从供求关系,消费者的行为来分析房价上涨的原因。
从国家政策分析房价近期下跌的原因。
并就应对高房价提出自己的一些对策。
关键字:房价原因对策正文:目前我国房屋价格出奇的高,房价收入比远超国际正常比率,为世界银行认定的房价泡沫水平的4倍。
住房价格,由房屋价格的形成机制以及开发商、投资者、政府的行为共同形成的,但总体来讲可分为价值、供求、宏观调控、购房者心理等方面的影响共同决定。
众所周知房地产为一高利行业,因此本文仅从后三方面作如下探讨。
一.上涨原因:1.供求关系:房子是刚性需求:1、“拥有房子”这种概念已经成为中国人基因里的东西,这种房子文化不是一代人可以消除掉的;2、农村走向城市,也就是城市化进程,这并非只是口号,而是国人骨子里追求的;导致城市房屋需求量增加。
3、通胀时代不是2010年才开始的,2006年就开始启动,要命的是中国大部分人根本没有比较成熟的投资渠道可供选择,现在连下岗工人都懂得钱放银行是浪费,但投资的话除了股票就是房产。
近两年来,中国股市萎靡不振,所以许多人转而投资房产。
上述三点只要不改变,房子依然是刚性需求,很多人误解刚性需求是没房子想房子的人的一种需求,其实不然。
任何政策在经济趋势面前根本无力,即使2011年人们认为再给力的地产调控打压政策,依然只是个过程。
房屋供给有限:1.由于城市建设土地稀缺,房地产是一个不同于一般市场的特殊市场,房屋与土地紧紧结合在一起,而土地又具有不可再生性,且土地由政府垄断。
特别是在中国人口众多而土地却十分有限的条件下,这种特殊性表现得更加明显。
作为房屋主要生产要素的城市土地十分有限,导致住房供给有限。
房价大幅暴跌的十大理由中国银行3月28日发布的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认为,房价远未到合理水平,政策调控不应半途而废。
那么房价究竟是涨还是会进步下跌?现在网上流传房价大幅暴跌的十大理由,信不信由你。
第一条理由:限购令延续预计限购令政府将持续十年不变,有钱人前些年买房的炒房的家家都有两三套房子,现在根本没有对房子的购买需求。
第二条理由:政府下决心打破房地产泡沫政府已经下决心打破房地产泡沫,这是政府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政府已经意识到房地产对经济的危害,再不下重手就会错失良机。
第三条理由:房奴生活悲催全国的房奴活的很悲哀很沉重,房子让人们失去了亲情失去了道德,所以政府坚决加大对房地产的调控,就是文化大发展中针对房地产的重要措施。
第四条理由:保障房建设解决3-6亿需求保障性住房未来五年至十年可能还要建设1-2亿套,将可以解决3-6亿人的需求,2012年开始对商品房尤其是高价商品房的需求会逐年加速下降。
第五条理由:楼市刚性需求降低今年真正买房子的人第一季度基本完全购买,从第二季度开始刚性需求会逐步下降,从明年开始刚性需求会加快消失,如果有点买房子想法的人都会完全放弃想法,因为他们知道房子会越来越不值钱。
第六条理由:炒房者急需脱手买房人前六年都是低价购买的房子,有些人手上竟然有上百套房子,现在是房价的最高位炒房人急需脱手。
第七条理由:老房子供应量大很多城市房子的库存量和供应量是需求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很多城市新房子加上老房子的供应量都在几十万套以上。
第八条理由:收入下降房价也下降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落,经济的放缓预示着收入也要下降,人们收入的下降将使得购买力大幅下降,尤其是对房子等大宗商品的需求。
第九条理由:经济衰退致房产需求萎缩欧美经济衰退和中国经济的下滑,必然导致世界性对大宗商品如黄金、房产的需求继续萎缩,中长期的趋势基本形成。
第十条理由:老人留下房子年轻人不必买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留下的房子后代都可以住,完全不用再买尤其是9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
猜想房价大跌的N种理由文吴启。
炮灰。
是战争中对牺牲的一砦士兵的种恶毒的说法。
寅际上国家或地方政府的经济.也往往需要牺牲一些人的利益.以保垒或实现更大的利盐。
面对价格畸高的房价.不管是炒作还是自住,买八商品房的人其实就是般r经济炮敏。
中国的房地产是一种掠夺经济。
地方官M的‘壬期一届五年.而决定他们能否升迁的主要指标就是当地的G D P。
发展高科技.建立地方经济的按心竞争力,埘立企业的知名品牌.短期内对G D P并没明娃好处.反而是为F一任官员做嫁衣裳。
而拉高房价.羊群披应会让更多的^买进房产。
房价高了.卖地的价格高r.并能带动琏筑,装修.建材运输,银行等产业,卖地的财政收入还可以搞其他的市政基础建I殳。
这对一些经济不发达的蚶驶北京2事20。
8采蜕,可说足雪里送嵌。
中国的房地产乐机着拉动经济的历史责任.就需要大量的买庸人啦为炮灰.特制是花房价涨到非常高时的氍房人。
这个撕史箭促幕本完成后或虽然沿肯完成.世聃民的购买力呐耗,耳鼙币多时或是泡抹太大,破灭会给经济带来灾堆时。
或是民怨沸帱叶.就肚房价转折之时。
到时候房价自然会便宜下来.遗时耍房的人,要燎谢前人。
L J黼_f:E高价f t盛八房产的这些^.址艟们节衣缩食还贷的钱.为中国的经济鸵屉贡献了山毓,为肜成中国低虏价打下r基础。
第二套房产首付提高及利率的政策利空未必就能挺得住。
虽然凼京总理提¨{的中央50多亿厦地茸玫府教百f£的资金建蹬嚷租房是杯水车薪.两个70%政策的有效落蛮需要时间,但毕竟选是个向。
房价的L涨跟上涨的心理颅期大有戈系.H璺选种预期敲打随.比是炒房人宅置的房产抛售市场就未必支持得忙。
1998~2002年个人f i:房贷就年均增长率选1128%.房地产贷款采授从1998年末的3106忆兀急速瞌太呈2003年的2l327亿元。
但选种增比肯定足不能持续的。
银行房贷收紧一些年辆人.不颐自身条件.宙U兵房.每JI迁贷超过收八的50%。
一…窿八币稳定.搬可能还不起贷款。
全国房价持续下跌的原因是什么全国房价持续下跌的原因1. 政策因素:近年来,政府对楼市进行了大力规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例如限购、限贷、限售等等,这些政策限制了部分投资客买房的需求,使得房价走势波动。
2. 市场供求因素:在政策调控下,需求方面受到了限制,而供应方面,国家也在大力推进租赁市场建设,使得房产市场供应端逐渐得到了改善。
当供大于求时,房价就容易出现下跌趋势。
国内楼市为什么不稳定?国内楼市的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经济环境、政策调整等。
尽管经济正在逐步回暖,但部分城市的房价降幅依然较为明显,这其中涉及到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政策调控在房地产市场方面,政府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控,例如房贷利率上调、限制购房人数、限制房地产企业贷款等,这些因素都压制了购房需求,对房价产生了影响。
2.供需关系当前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状态,而供应方和购买方要达成协议,需要较大的价格协调,因此房价降幅也大。
在某些城市内,拆迁导致的房屋空余增多,也一定程度地加大了供过于求的状态,也导致房价下跌。
调控房价的政策有哪些1、80后引发购房热潮。
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婴儿潮往往伴随着经济繁荣发展与房价快速上涨,而80后搭上末班车,成年后将会密集结婚生子,引发一阵购房热潮。
2、货币大量增发。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了适应出口型经济的需求,也为了刺激经济发展,导致货币大量增发,这样房价肯定会持续上涨。
3、人口红利。
因此他们的父母得以有较低的抚养成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本,投入到劳动和投资当中,提升经济的增长。
4、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在持续快速发展,比如中国成功加入WTO,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在中国大量进口原料,加工制造大量商品输出,这个经济模式在加入WTO后格外奏效,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5、经济体制改革。
比如从计划经济式的福利住房时代,向商品房制度改革,让房屋的价格货币化,当然也极大的能提升房价。
首先,从经济上说,房地产业产生了泡沫。
房地产在我过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很大,如果房地产业处理不好,会影响到我国整个的经济发展。
高房价不是因为供求不平衡产生的,而是过度的投资(尤其是炒房)、地方政府盲目开发,追求GDP以满足自己对政绩要求而出现的。
其次,也就是因为高房价不是正常的经济供求关系产生的,所以持久的高房价肯定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中央政府不会坐视不管,维护社会的稳定是党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
温家宝总理在整改工作报告中就提到要降低房价,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最后,高房价是因为有巨大的个人利益在里面。
表面上的如炒房子投资客,房地产商等。
私下里的就是当地的某些政府官员,通过卖地给房地产商,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的GDP,而且顺便还可以把自己的腰包鼓起来。
这个就直接导致了腐败,反腐倡廉是党一直的口号,不会任由其发展。
还有一个就是央企和国企对房地产的盲目投资,使得地价不断上涨,直接导致了房地产的成本,也是高房价的原因。
最近好像国企要退出房地产业,这个会使竞争减小,成本客观上降低。
房价也会逐步的降下来。
综上所述,房价肯定会降……这就是所谓的泡沫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中,商品房供给超过市场需求,超过需求的供给增长属于虚长,构成经济泡沫。
按照通用的国际经验数据,商品房空置率在10%以内是正常的。
如果超越过多,引起严重的供给过剩,形成泡沫经济,导致房价猛跌,开发商遭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倒闭,失业率上升,经济混乱,社会动荡。
比如日本80年代泡沫经济的破灭就与这个有关。
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到90年代初破灭的泡沫经济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泡沫事件,既便是一贯爱吵架的经济学界对当时日本泡沫经济的实质的认识也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国内的学者在讨论泡沫问题时也通常是言必称日本泡沫经济。
那么我们看看在这个最著名泡沫事件中房地产价格究竟表现如何。
按一般的看法,日本的泡沫经济自1985年的“广场协议”开始,到1990年泡沫开始破灭结束,泡沫膨胀阶段用了5年的时间,1990年泡沫破灭以后,日本经济陷入衰退,直到现在14年过去,经济衰退仍然没有过去。
楼市新房规模骤降的原因楼市新房规模骤降的人口出生率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10‰,只有8.52‰,创70多年来新低。
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45‰,也创下了197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
房价的走向会和人口出生率一致,但是会有3年的时间差,这是因为,3年以后,现在出生的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影响房价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区房。
所以,想知道3年后的房价,看看今年的人口出生率就知道了,今年的人口出生率是三年前的一半,所以,三年后的房价,是今年的一半!楼市新房规模骤降的原因国内老龄化国内老龄化,少子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目前,国内老年人口正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年轻人口的数量,特别是新生儿的出生率,都呈现下降的情况。
这将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对房地产市场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房地产的时代早已经过去房价调整的趋势一旦形成,就无法逆转。
我国早在20XX年就开始对房地产进行调控,到了2021年,房地产调控的次数就高达651次。
而在长期调控之下,房地产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就进入到了调整周期。
当房地产市场一旦出现调整趋势之后,就不要再指望房价还会上涨,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早已经过去了。
比如,老年人口都拥有了自己的住房,根本无需再买房。
而城里的年轻人只要通过继承父辈子房子,就能解决居住问题,未来年轻人结婚购房需求会越来越少。
2023年房价将继续沿续2022年的走势,基本没有什么悬念。
改善型购房需求会进一步减少今年受到疫情反复,以及实体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老百姓都明显感到收入在下降,于是大家都搁置了买房的需求。
而到了2023年,虽然疫情全面放开了,不再像今年那样会受到管控。
但是,这也会给老百姓的防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人不仅是尽量减少逛街次数,同时消费需求减少了,连购房的意愿也会进一步下降。
国内刚需购房越来越少现在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4%,未来指望农民进城买房已经不太现实了。
房价下跌趋势基本形成从去年开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系列政策调控,而这些调控措施的出台正是为了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此外,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也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对房地产市场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房价开始出现下跌的迹象,这一趋势已经基本形成。
首先,政策调控措施的效果开始显现。
在去年以及今年上半年,许多城市相继出台了限购、限贷等限制措施,这些措施对于遏制房价的上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与此同时,一些城市还出现了调整楼市供求关系的措施,比如增加房源供应等。
这些措施的出台都为市场的调整埋下了伏笔。
其次,全球经济的下行压力对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产生了影响。
在国际贸易摩擦、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增速也开始趋缓,这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国内消费需求开始减弱,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改变,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调整趋势。
第三,信用环境变得更加谨慎也对于房价下跌产生了影响。
在过去两年中,银行信贷政策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背景下,信贷条件变得更加宽松,这推高了房地产市场的资产价格。
但是,随着银行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感知提升,信贷政策也变得更加谨慎,这将对房价形成下行的压力。
最后,房地产市场的周期性调整也是房价下跌趋势形成的重要原因。
在一个周期内,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下跌是常态,而这种波动往往受到供求关系、资金流向、政策调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前期上涨过快,所以在后期的调整趋势也将更加明显。
综上所述,房价下跌的趋势已经基本形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有其周期性,所以即使房价下跌,也不代表市场将会一直走低。
而对于社会大众来说,这也意味着选择买房的时机更加重要,需要谨慎对待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变化。
经济下行趋势下的房价
经济下行趋势下的房价通常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经济下行时,房价往往会下降。
造成房价下降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购买力下降:经济下行时,人们的收入可能会降低,或者失业率会上升,购买力也随之下降。
当人们的购买力下降时,对房屋的需求减少,房价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
2.投资者对市场信心下降:经济下行会使得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下降,他们可能会减少投资或者调整投资方向。
这会对房价造成影响。
3.利率上升:经济下行时,央行可能会采取提高利率的政策来调节经济,这会对房价造成一定的压力。
因为利率上升会使得购房成本增加,从而减少人们购房的意愿。
4.供求关系:经济下行时,房屋供应可能会比需求多,这会使得房价下降。
因为房屋供应过多会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卖家为了吸引买家,不得不降低房价。
综上所述,经济下行趋势下的房价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房价的走势也会受到地域、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简单地做出一
般性的判断。
中国房价必然下跌的40个理由
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房价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近两年,关于中国是否存在房产泡沫的争论此起彼伏,莫衷一是,而房地产价格却持续上涨。
关注房价很久了,自然看到很多种说法。
遗憾的是,不管是什么学者、教授、经济学家,或是些高级房产商,还有不少业内人士,写的东西看起来惨不忍睹,一大半的人,其实就是竹苞。
(这是《诗经》中的一个词。
据说和绅曾向纪晓岚要字,纪就写了这两个字给和,和很高兴,因为纪一向看不起他,这又是诗经中的词。
和就拿来在刘镛面前炫耀,刘看了露出奇怪的笑容。
刘说“竹苞”拆开,就是“个个草包”四个字,是在讽刺和绅。
和大怒,为后来纪发配新疆埋下伏笔)。
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经济学家,差不多就是用笔杆子杀人。
详细论述,可参考本人博客中的《经济学家与房价谎言》。
毛泽东说:凡是敌人赞成的,我们就要反对。
所以开发商的言论,不听也罢。
(王石除外,任志强有些话很难听,不过最好能避免情绪化,认真分析,有些其实是有道理的)。
真的要是如他们说的要大涨,何必要卖房子呢?拿在手里卖更高的价不好吗?
尤其人们都有个误区,看一种说法,首先看其是不是个有头有脸的人,而不是首先看有没有依据和道理。
本人默默无闻,也不代表谁的利益,写了近20万字关于房价的文章,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只不过因为还有社会责任感罢了。
开发商如误入白虎节堂,看到这个文章,就此打住吧,不要往下看了。
炒房人也是如此,你们不承担房价下跌的社会亏损,谁来承担?本文是给年收入5万以下,总资产20万以下的人看的。
以下是本人总结出的促使房价下跌的40个因素。
要注意的是,在相同的需求下,供给增加;或在相同供给下,需求减少,都是促使价格下跌的充分条件。
1、价格由价值决定,同时受供求关系影响。
上海房子的价值到底是多少不好判断,但是看看日本的例子,日本因为人多地少,所以举国上下认为日本的房子应该大涨特涨,结果在最高峰时,东京及周围三个地区的理论地价超过美国整个国家土地价值及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公司的净资产值,日本天皇的皇宫地价超过加利福尼亚。
在这样的气氛中,人不免狂热,失去应有的理智。
所以恐怕不能因为上海的土地成本高就认为上海房子的价值就应该高达10000元/平方米以上,因为土地的价格并不代表价值。
曾经的君子兰热中,一盆花卖到十几万元。
目前中国有些兰花,卖到上千万元。
凡高的一幅某医生的肖像画,在艺术品泡沫最盛
的时候,被一个日本人化好象是9000多万美元买下,接下来该日本人为还债要卖画时,别人只出800万美元。
荷兰曾经的郁金香泡沫时,有个外地来的水手,把一个船长花数千金币买的一个郁金香球茎当菜吃了,因为对泡沫的局外人来说,这东西是不值钱的。
2、低价买公房好景不在。
前几年,因为住房分配货币化,原先不少人从单位以很低的价格买入产权房,再高价卖出,产生一个财富效应。
如知道有一套上海的房子,当年化2万元买下,现在的市场价是70万元。
凭空多了68万元的家庭财富。
这样购买能力增加,又有改善住房条件的需求,而这部分购买力最近几年正在集中释放之中,但这种低价买入公房,高价卖出的好事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所以这部分购买力一旦释放完毕,对房地产市场的推动力就会突然消失,高高在上的房价就会失重。
3、利率的提高。
那个中国老太太辛苦了一辈子,终于积累了足够的钱买了一套房子,却没来得及享受就去世,而美国老太太早早住进好房子,在去世前还清所有贷款的故事广为流传,现在贷款买房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房贷成为银行的优质资产。
可是最近几年中国银行房贷总额大幅上涨的几年,正是中国连续降息,还贷压力不断下降的几年。
现在的利率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一年期存款利率只有2.52%,而贷款利率不过6多一点,但是20多年来中中国平均一年期存
款利率是6.6%左右,按现在的利差来算,平均贷款利率为9%左右,而美国几十年来平均的住房贷款利率为8-9%,如果贷款利率上涨到7%,还会有那么多人热衷于贷款买房吗?恐怕以前大量贷款买房的人倒是因为还贷压力太大而陷入财务泥潭。
而且在世界各国,不同时期,总会是银行存款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而现在的中国却相反,不光时有CPI高于利率,而且中国的消费物价指数是不包括房价的涨幅的,算上房价涨幅,CPI更高。
这本来就是反常的,利率迟早涨到物价涨幅之上。
中国自2004年10月开始已经两次加息,进入加息周期。
不光如此,购买非普遍住房的贷款利率不再实行优惠利率。
房贷人的还贷压力不断加大。
这样,未来几年不大可能再有持续的新的借助银行贷款的金融杠杆的住房购买力。
1998-2002年个人住房贷款年均增长率达112.8%,房地产贷款余额从1998年末的3106亿元急速放大至2003年的21327亿元。
这种增长肯定是不能持续的。
按这种增长速度,恐怕很快可以买下整个地球了。
李嘉诚说:房价上涨的时候不会死人,但房价下跌的时候却一定会死人。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每月银行的房货还款都会如风刀霜剑一样严相逼。
建议大家以后在大城市走路不要在高楼下面走。
4、银行房贷违约率的上升。
据上海《东方早报》2006年11月15日报道,上海当年9月末,中资银行个人
房贷不良率为0.86%,而2004年只有0.1%左右。
两年时间房贷不良率上升了7倍多。
不知全国的情形如何,应当差不多的,数据上升幅度略有不同罢了。
主要原因是一些年青人,虽然可能出生于市场经济时代,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农业社会,不顾自身条件,盲目买房,每月还贷收入超过50%,成为房奴。
可是中国的收入并不是很稳定,收入捉襟见肘时,自然还不起贷款。
另有些盲目的炒房人,暴利的预期落空,同样无力还款。
而银行处理这些不良贷款,要化大量的人力(律师费只能自己承担)、时间成本(一审简易程序是3个月,执行时还要评估和拍卖)。
这必将促使银行放贷时谨慎再谨慎,甚至信贷员放贷时手都会发拌。
而没有银行贷款的支持,有效购买力必然大幅下降。
高房价怎么能维持呢?同时,当法院拍卖房贷违约人的房产时,必然比市场价便宜,又有谁会化高价去买市场上的房子呢?
5、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
2006年以来,人民银行已连续三次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共1.5个百分点。
不仅一次性直接冻结中国商业银行的近5000亿资金,减少了银行房贷的资金,间接减少的资金更是数倍于此。
因银行放出的贷款,有相当一部分暂不使用,又以存款的形式放在银行,银行取得这些存款,按存款准备金率的比例存一部分到中央银行,又可以将这些因贷款而产生的存款资金的一部分形成新的贷款贷出去;新贷款同样会存在银行,银行再
贷……这就是银行的货币创造功能。
央行之所以再三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是为避免以升息的方式来降低流动性有促使人民币升值的作用,另一方面央行以此回笼现金,比发行票据的成本更低。
目前国内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未来极有可能继续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