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社会问题经济学分析

城市社会问题经济学分析

城市社会问题经济学分析
城市社会问题经济学分析

城市社会问题经济学

周伟林 郝前进 等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目 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城市社会问题及经济学研究思潮

1.1 世界城市化与城市社会问题的阶段性演变

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主要的城市社会问题

1.3 城市社会问题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思潮

第二节研究方法及本书的主要框架

2.1 城市社会问题的经济学研究方法

2.2 本书的主要框架

第二章 人口迁移

第一节人口迁移的含义和规律

1.1人口迁移的含义

1.2人口迁移的分类

1.3人口迁移的规律

第二节迁移决策的微观动力因素

2.1两地收入差距

2.2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就业市场状况

2.3两地间的迁移距离

2.4个人的迁移网络

2.5移民的个人特征与迁移决策

第三节迁移决策的宏观理论

3.1推力—拉力理论

3.2四因素模型

3.3引力模型

3.4农村-城市迁移理论

第四节移民的社会融合

4.1影响移民社会融合的积极因素

4.2影响移民社会融合的消极因素

第三章 城市交通

第一节交通与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1.1交通成本与住房租金成本间的权衡

1.2单中心城市下的最优人口分布与拥挤度

1.3分散型城市的空间结构与交通拥挤度

1.4进一步的拓展

第二节交通拥挤定价理论

2.1一般道路最优拥挤定价

2.2瓶颈路段拥挤定价理论

2.3交通拥挤的次优定价理论

2.4 拥挤定价理论的拓展

第三节工作时间表差异化与交通拥挤

3.1实行工作时间表差异化的成本与收益

3.2工作时间表差异化与薪资水平差异化

3.3进一步的拓展方向

第四节公共交通

4.1公共交通的起源

4.2不同公共交通工具的成本—收益分析

4.3公共交通与其它出行方式——交通模式的选择第四章 城市住宅

第一节城市居住空间演化的内在机制

1.1家庭住房调整的决策过程

1.2社区变迁

1.3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第二节住房可支付能力

2.1最基本的指标:房价收入比与月付收入比

2.2评价住房可支付能力的其他指标

2.3住宅可支付能力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城市住房政策

3.1住房供给政策

3.2住房需求政策:消费者补贴

3.3住房供给政策与需求政策的对比分析

第五章 城市教育

第一节教育的收益

1.1受教育者个人的收益

1.2教育的外部收益

第二节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

2.1政府介入教育的原因

2.2教育的成本分担

2.3政府的教育政策

第三节高等教育的个人需求

3.1影响高等教育需求的因素

3.2高等教育需求模型

第四节过度教育

4.1过度教育的含义和测量方法

4.2过度教育发生率

4.3过度教育的经济学分析

4.4过度教育收益率

第六章 歧视

第一节歧视的基本概念

1.1歧视的定义

1.2歧视程度的度量

1.3歧视的不同分类

第二节歧视原因的经济学解释

2.1个人偏见

2.2经济动机

2.3垄断力量

2.4统计性误差

2.5非劳动力市场歧视

第三节歧视的社会福利效应

3.1歧视福利与成本的局部均衡框架

3.2歧视对工资和利润影响的一般均衡框架

3.3案例:歧视对非白人男性收入的影响

第四节歧视理论与中国的农民工就业歧视

4.1个人偏见模型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解释

4.2非竞争性歧视模型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解释

4.3统计性歧视模型对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的解释

4.4 小结

第七章城市贫困

第一节城市贫困的基本概念

1.1贫困的定义

1.2贫困线的测定方法

1.3贫困程度的测定

1.4城市贫困的内涵

1.5中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构成

第二节城市贫困的经济学解释

2.1劳动力市场与城市贫困

2.2物质资本不足与贫困

2.3人力资本匮乏与城市贫困

2.4经济结构转型与城市贫困

2.5公共政策与城市贫困

第三节城市贫困的社会影响

3.1城市贫困的代际传递

3.2贫困者的有限理性

3.3城市贫困的集中

第四节中国的城市贫困

4.1中国的城市贫困状况

4.2中国城市的下岗失业人员贫困

4.3中国城市的农民工贫困

4.4制度变迁与中国城市贫困

第八章城市犯罪

第一节什么是犯罪?

1.1犯罪的定义

1.2犯罪的类型

1.3我国城市犯罪的现状

第二章犯罪行为的经济分析

2.1基本微观模型:“犯罪”是一种理性选择

2.2犯罪供给曲线

2.3 减少犯罪带来的收益

2.4最优犯罪量与最优犯罪率

第三节降低犯罪的措施

3.1惩罚体系

3.2监狱系统

3.3警察

3.4受害者的自身防护

3.5增加合法工作的收入

3.6其他影响犯罪的因素

3.7城市犯罪

第九章城市老龄化

第一节城市老龄化及其成因

1.1老年人和老龄化

1.2 我国的老龄化趋势

1.3老龄化的成因

第二节城市老年人劳动力市场和退休

2.1老年人劳动参与率

2.2退休时间的选择

2.3影响退休决定的因素

2.4强制性退休

2.5老年与贫困

第三节城市老年医疗

3.1老年医疗成本的快速上升

3.2老年人高医疗成本的原因

3.3长期护理

3.4老年医疗保险

第四节城市老年居住问题

4.1我国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状况

4.2共同居住的影响因素

4.3共同居住的成因

人名索引

后记

后记

这里呈现给读者的《城市社会问题经济学》,与我和严冀、郝前进博士编著的《城市经

济学》(2004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可谓是姊妹篇。两书都是用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和方

法来解释城市问题,区别在于,先前问世的《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形成和空间演化(包

括集聚经济、企业区位、城市体系的结构和演化、经济增长、土地利用等)理论问题,主要

与企业和居民的选址活动有关,可视为狭义城市经济学或“理论城市经济学”。而这本《城

市社会问题经济学》,则可列入包括了城市经济理论和城市问题经济学研究的广义城市经济

学范畴。

目前的中国,在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诸多因素作用的背景下,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

展阶段,其波澜壮阔的画面及其产生的深刻变化,不能不引起学界、企业界、政府乃至大众

的普遍关注。可是,这种关注由于城市发展驱动力的多重性以及所涉利益的多元复杂性,而

显得见仁见智。无疑,中国城市化既出现了与发达国家相类似的若干城市问题,又产生了在

转型条件下的一些特殊城市问题。老实说,中国城市经济学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与国际前沿

的研究现状和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两点都差距甚大。《城市经济学》和《城市社会问题

经济学》的出版,正是为了应对建设城市经济学科、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城市发展这一目的。

这两部教材的共同特色,是以中国的城市问题为导向,有世界视野,较好地吸收和反映了该

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熟练地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工具,来趣味盎然地讨论城市经济问题

和城市社会问题。先前出版的《城市经济学》读者使用后反应较好,重印了几次,但愿本书

也能为读者带来有益的价值。

我在复旦大学讲授城市经济学课程已有多年。每年送走一位位熟悉的学生,又迎来一

张张清新的脸庞。每每与聪明好学的学生围坐着讨论问题,总是平生最满足的时候。这本《城

市社会问题经济学》就是这门课程的一个副产品。书中的内容,先由我提出研究目标和写作

格式要求,由我与郝前进博士组织研究生一次次阅读文献,分析其研究方法及其结论,确定

本书各章节的内容和框架结构。在各章写出了初稿之后,我和郝前进博士又与每位作者进行

专题讨论修改,并几番在一起作了增删和统稿。实际上我们讨论所涉及到的城市社会问题,

范围远大于本书的容量,不少精彩的内容如城市社会保障、腐败和商业贿赂等章节最后没能

放进书里,这是遗憾之处。除了我与郝前进博士,参与本书研究和写作的研究生有:严蓓娜、

周吉节、王立好、周仁、陈琳、张虚怀和杜慧。最后必须提及的是,本书的推动者刘子馨编

审对书的孕育和出版所给予的鼓励和耐心,常使我为之感动和惭愧,因为本书从报选题到交

稿,“老牛拖车”竟然三年有余。

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 周伟林博士

于2009年1月18日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日益加剧的环境问题使各界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激励人们保护环境的办法,政府干预和权利交易是经济学学者提出的方案,既有有效性,又存在局限。应当把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产业来对待,通过环境资源系统物品的生产、供给、消费的良性合作和均衡促进环保产业机制的顺利运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关键词]环境问题;外部性;解决路径;建议 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生产力不断提高,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接踵而至的便是环境危机。公害案件的发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人们开始反思经济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破坏。各界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环境问题,以期从中寻找正确解决环境与经济之间尖锐冲突的有效路径,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一、环境问题的产生 萨缪尔森提出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判断物品是否具有公共性的两大标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具有竞争性,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消费,产品的边际成本不会有任何增加,即成本为零。公共物品消费不具有排他性,是指公共物品的消费权或享有权并不是由某个人所有,而是由整个社会占有[1]。比照公共物品的两大属性可以发现环境资源属于公共物品,环境资源由所有人共享,并不属于某个人所有,另外,一个人享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不得排斥其他人的享用。 环境资源的这种属性易导致经济学意义上的外部性问题。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于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2]。也就是说,是外部性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给交易对象以外的其他人带来的利害影响。正外部性是生产者的活动以非市场交易方式对另外一方产生有利影响,负外部性则是对另一方产生消极影响。 在环境活动中,当某个人或组织做出保护环境的举动时,其付出了成本得到的收益由社会享用;当破坏环境时所得收益由个人享用而成本却可以转嫁给整个社会,也就是说,其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所产生的成本没有计入进行市场交易时的私人成本中。外部性问题的存在导致了市场失灵,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环境污染为例,污染者污染环境的成本由于外部性转嫁给整个社会,也就不会在其私人成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分析及经济效益报告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分析及经济效益 加入时间:2011-1-11 一、技术开发的背景与意义 二十世纪以来,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急剧增加,造成的大气污染、地下水污染、土壤污芽土地占用、自然景观破坏等问题日趋严重。固体废弃物分为工业垃圾和城市垃圾两种,城市垃圾的产量是惊人的,据统计,中国1990年城市垃圾总产量为6900万吨,北京市每年的城市权产量超过200万吨。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城市垃圾,使之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即"三化"),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课题。 对城市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有填埋、堆肥,制沼气、填海、焚烧和流化床制燃气等,其中以焚烧、流化床制燃气的处理方法为佳,符合“三化”的要求。由于流化床制燃气的方法投资大、工艺设备复杂,尚处于研究起步阶段。城市垃圾焚烧技术在美国一日本、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己得到初步应用,并产主了良好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焚烧垃圾、回收能源的办法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二、国外垃圾焚烧发电概况 1.国外垃圾发电 国外最早进行垃圾焚烧技术研究开发的是德国,随即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也积极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德国目前己有五十余座从垃圾中提取能量的装置及十多家垃圾发电厂,并且用于热电联产,以便有效地对城市进行采暖或提供工业用汽,1965年联邦德国垃圾焚烧炉只有7台,年处理垃圾71.8万吨,可供总人口4.1%的居民用电。至1985年,焚烧炉已增

至46台,年处理垃圾800万吨以上,占垃圾总数的30%,可供总人口34%的居民用电,柏林、汉堡、慕尼黑等大型城市中,民用电的10、7%来自垃圾焚烧。1995年德国垃圾焚烧炉达67台,受益人口的比率从34%增加到50%。法国共有垃圾焚烧炉约300台,可将城市垃圾的40%以上处理掉。巴黎有4个垃圾焚烧厂,年处理量170万吨,占全市垃圾总量的90%,口收的能量相当于20万吨石油,供蒸汽量占巴黎市供热公司总量的三分之一。美国从80年代起,政府投资70亿美元,兴建90座焚烧厂,年总处理能力3000万吨。目前最大的垃圾发电厂已经在底特律市建造,日处理垃圾量4000吨,发电量65MWe。瑞典、丹麦等国也有类似的焚烧发电厂。 2.国外垃圾焚烧设备 垃圾锅炉是垃圾热电站台的主要设备,亦是发展垃圾热电站的关键所在。由于垃圾燃料是具有一定腐蚀性、水分大、热值不稳定的垃圾,因而垃圾锅炉及其燃烧设备在设计上有其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垃圾发热值低,且水份含量较高,因此,性能优良的燃烧设备是垃圾锅炉的关键之处。国外已投入运行的垃圾锅炉燃烧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多级阶梯链条炉排垃圾在炉排上由高到低逐级流动,逐级燃烧至燃尽。 (2)倾斜往复式炉排是间隙动作的逆向倾斜往复炉排,与我国一般燃煤的间隙动作顺向倾斜往复式炉排不一样。这种炉排的优点是: ①火种与主垃圾混合性好,易干燥,着火快。 ②垃圾层间搅拌充分,利用完全燃烧: ③干燥、着火、燃烧、燃尽一系列过程都在炉排上进行,故而处理效率极高 ④垃圾层均匀,燃烧稳定,炉温及锅炉蒸发量变动很小。 (3)流化床燃烧方式流化床燃烧对燃料的适应性好,能完全燃烧各类城市垃圾或有机的工业垃圾等。

环境经济学考试复习题纲及答案。复习进程

环境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概念:环境问题是指构成环境的因素遭到损害,环境质量发生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甚至给人类造成灾害的变化 组成:生态破坏、环境受到污染 环境问题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环境问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依赖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实质是个经济问题,解决环境问题必须从经济学入手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发展道路问题。环境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要在发展中解决。环保工作只有在服务科学发展中才能大有作为 我国当前的环境形势: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压力继续加大 传统经济学的缺陷:不考虑外部不经济性;衡量经济增长的经济学标准——国民生产总值(GNP),不能真实反映经济社会发展 GNP:国民生产总值,按国民统计 GDP:国内生产总值,按国土统计 环境经济学运用环境科学、经济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研究对象:客观存在的环境经济系统 自然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的结合部 环境经济学的特点:边缘性、应用型、阶级性、科学性、综合性。 边缘性:环境经济学具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质 应用性:环境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科学和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正确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的方法 阶级性:经济学都具有阶级性 科学性: 阶级性和科学性称为二重性 环境经济学的理论 1环境资源价值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效益理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环境问题与经济制度的关系、环境质量公共物品经济学、环境政策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环境经济指标。 环境经济学研究方法 1环境费用效益分析:内容包括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基本原理、环境费用效益分析的常用方法、费用效益方法应用,环境费用效果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 2环境经济系统的投入产出分析 3环境资源开发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 环境经济问题的研究是环境经济学的重要内容,包括:人口资源环境、贸易与环境、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环境保护投资、环保产业与环境保护市场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国际环境经济问题等 第二章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就是研究怎样将稀缺资源在各种可供选择的用途中进行最佳配置,用于满足人们的无限欲望的社会科学。 机会成本是以一定的代价从事某向经济活动所必须放弃的以这同一代价从事另一项经济活动所带来的利益。 经济学所研究的主要是经济物品。 经济学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边际分析、经济模型 经济体制的类型:自给自足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混合经济、 微观经济学主要结局的基本问题是“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分支 微观经济学的对象是经济个体;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运用个量分析方法。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特征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特征 【摘要】黑社会性质组织是特殊的经济组织。高级形态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其组织形式更加隐蔽、黑商融合日益突出、行业垄断日益普遍、暴力特征趋于“两极化”、贿赂腐蚀日益严重、政治投资日益明显,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经济特征。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组织;经济特征;扫黑除恶 近年来,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在我国各地呈现明显特征,有的甚至操控群体性事件,扰乱经济秩序,干预政治决策,成为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颗毒瘤。为此,重庆市司法系统积极开展“扫黑除恶”专项p 一、重庆黎强案简介 以黎强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共有成员20余人,拥有重庆渝强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渝强实业(集团)强劲运输有限公司、重庆渝强实业(集团)出租汽车有限公司、重庆黎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20余家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资产数亿元。自2000年以来,黎强为扩充实力,确立其在重庆客运市场的强势地位,通过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逐步形成以黎强为组织、领导者,以其家族成员和公司管理人员为骨干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该黑社会性质组织采取公司化的管理模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组织构架和比较稳定的组织关系,采取暴力、威胁或其他手段,多次有组织地进行寻衅滋事、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聚众扰乱交通秩序、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等违法犯罪活动数十起,参与非法经营数额l亿余元,违法所得数千万元,逃避缴纳税款6000余万元,并通过操纵上访集访、制造群体性事件给政府施压。以及拉拢国家机关人员为其提供非法保护,逐步向经济、政治领域渗透,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黑社会性质组织是特殊的经济组织 200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第294条第1款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立法解释中,明确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应当是有组织地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或者其他手段获取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以支持该组织的活动。因而,经济特征成为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必要条件之一,甚至可以说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最根本的目标。只有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才能维持整个组织的正常运转。才能扩大势力范围,才能重金寻求政治保护伞,才能稳定整个组织结构,

关于旅游业的发展中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

关于旅游业发展的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 计算机08-1班080824128 吕雅雯 摘要:旅游业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和物质需求不断进步而相应发展的产业。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文章主要分析了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旨在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管理、决策提供服务。 关键词:旅游业环境质量环境保护经济力量生态旅游 正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旅游的渴求也越来越迫切。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从而造成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 经济是社会的命脉,它依托并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农业、工商服务业,它们的发展必须要符合一定的区位,符合当地的地理条件、经济的发展程度,才能起到对当地经济的推进作用,旅游业也同样如此。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众多学者专家们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怎样才能使旅游业更健康的、有利的可持续发展,又不会让其成为过分影响地方经济的命脉的部门,这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问题,同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是具有两面性的。 一、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旅游业目前面临很多环境问题,如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等等。造成这些旅游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及特性分析

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及特性分析 摘要:城市的发展面临生活垃圾的困扰。本文论述了生活垃圾的危害,生活垃圾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合理利用生活垃圾,开辟生活垃圾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实现生活垃圾利用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提供了基础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危害特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日益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垃圾的成份亦日趋复杂,对环境的污染和人民健康的危害日益严重,从而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因此,能否正确地认识垃圾问题,并切实地采用合理的方法处理垃圾问题,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1-3]。 一、城市生活垃圾的危害 1.侵占土地 大量的生活垃圾堆放过程中和封场后,占用大量的空地,或其他用途土地。生活垃圾场在使用和封场后,土地的使用性质也发生改变,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未经严格处理的生活垃圾直接用于农田,不但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还会对农作物产生危害。 2.污染水体 城市生活垃圾由于来源途径较多,在堆放过程中发生腐败、分解或相互作用,产生大量的致病菌、有机物和无机污染物,随渗滤液或者雨水等地表水源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 3.污染大气 垃圾成分复杂,有些垃圾如塑料袋等可随风飘摆,造成白色污染。同时,生活垃圾在堆放过程中能释放出有害气体,如甲烷、硫化氢、氨气等,危害周围大气环境。 4.影响环境卫生传播疾病 目前,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生活垃圾、粪便排放量亦在增加。垃圾、粪便未经无害化处理进入环境,这样既严重影响环境卫生,又对人民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垃圾堆放场是大量蚊蝇、老鼠、病原体的滋生传播源,潜伏着未知的爆发性鼠疫的危险。 另外,许多地方将生活垃圾筛分后直接施于农田,由于寄生虫卵等未经杀灭,

犯罪率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犯罪率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摘要 犯罪是人类社会的顽疾,人类为对付犯罪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据国际社会统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远远超过二战所造成的损失。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马克思认为是社会客观历史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决定着犯罪。故我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尝试建立一个回归模型,解释刑事犯罪率的变化,降低刑事犯罪率,保障社会和谐。 关键词:刑事犯罪率;基尼系数;城市化率;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riminal crime rate ABSTRACT Crime is disease in the human society, mankind against crime to pay a high price.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society .The harm of crime, is beyond the losses of lives and property caused by warⅡ. Crime, as a social phenomenon, is decided by various factors, the mark thinks social objective history conditions, and especially economic condition decides crime. We use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k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ry to establish a regression model to explain the changes in crime rates, lower crime rate, ensure social harmony. Key words: crime;criminal Gini coefficient;Urbanization rate;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通过介绍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重要性,对环境污染进行经济学分析,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和内部性,并对当下山西生态污染和环境污可染进行分析继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一些方案,以更好的促进山西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污染经济学分析外部性内部性山西环境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环境污染与保护已成为一个备受世人瞩目的全球性问题。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的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而且在传统经济模式中,资源和环境只是“自然要素”,是经济的外在变量,甚至是与经济无多大关联的外部因素,其特征是强调工业化,以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社会文明的唯一尺度,而资源环境是无关紧要的。这种模式没有考虑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严重危害其他人发展的权利,不仅给当代人类造成了危害,也把未来人类至于发展的困境。 加强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不仅是为当代经济的发展谋求动力,更是为后代以及更长远的发展做好准备。 (一)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共享性,非竞争性,这使环境资源作为一种稀缺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环境效益具有公共性。例如,大学生的宿舍环境卫生,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的床铺和书桌整理干净,不仅使自己的心情愉悦,同时也使整个宿舍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提高,别人也相对得到了较好的生活环境。此类行为都产生一些没有办法完全收归私有的利益。翻过来说,环境被破坏带来的影响也是公共性的。例如,汽车排放的尾气,各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气,垃圾堆放散发的难闻的气味等,这些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都没有由污染者或者环境破坏者本身负担。这就是环境效益的外部性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性影响导致市场失灵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1,、外部经济(负的外部性) 再健全的产权体系中,市场制度通过价格机制使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但是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经济活动中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的不一致,产生市场失灵。由于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性,其外部性表现得相当明显。环境损害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譬如,对大气,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都是有全社会来承担,。由于私人成本对社会成本的偏离,私人的最优经济活动水平也必然偏离社会的最优状态。其现实表现就是污染产品生产过多导致污染超标,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假定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气体,并对周围的群众造成危害,既具有外部性,那就意味着私人成本(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复习题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0*4'=40) 1.环境与自然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供给、需求、配置、利用、分配和保护等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2.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系统。 3.帕累托最优: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一个人的状况变坏的一种资源配置状态; 4.需求指人们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6.排他性:指人们必须支付价格才能消费商品,存在把没支付价格者排除在消费以外的现实手段; 7.外部性:指经济当事人的经济活动对非交易方所产生的非市场性的影响。 8.环境产权:指行为主体对某一环境资源具有的所有、使用、占有、处置以及收益等各种权利的集合,包括资源利用的所有权利; 9.舒适性资源:能够为人类提供舒适性服务,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自然环境资源; 10.政策失效:一些社会、经济政策的执行,使生产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低于生产要素的真实成本,导致生产要素无效率使用和过度使用,引起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 11.自然资源: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形成的物质与能量。 12.均衡价格: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或者说是需

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13.使用价值:是指现在或未来环境物品通过服务形式提供的福利。 14.需求量:是消费者在不同的价格下所希望能够购买的同种商品的数量。 15.产权: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的法定权利,它表明个人可以利用这些财产去从事某些事; 16.机会成本法:指一旦选择环境资源的某种特定利用方式,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方式可获得的最大效益即以该方式利用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的方法。 17. 疾病成本法:指计算环境质量恶化时由疾病引发的成本(如医疗开支增加、病休收入损失、精神和心理代价)的方法。 18.支付意愿: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 19.供给:厂商在一定的时期内,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 20.边际成本:指由于增加最后一单位产量导致的总成本的增加。 二.简答题(6*6=36) 1.市场失灵是由什么引起的?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是否一定需要政府干预?答:①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②不一定。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机会和理由,但是要使政府干预有效,还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政府干预的效果必须好于市场机制的效果;第二,政府干预得到的收益必须大于政府干预本身的成本。(即制定计划、执行成本和所有由于政府干预而对其它经济部门所造成的成本) 2.需求和需求量有何区别?它们是如何变动的?假设经济人收入减少或增加时,需求曲线如何变动?

《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南大《公共经济学》核心考点复习笔记(经典) 第一章绪论 一、政府经济学的经济基础 公共现象或公共行为早已有之,但是公共经济则不是同步出现的。在中国盐铁是否专卖,汉武帝认为要专卖,但是这是公共政策,不是一门学科,没有人系统论证过专卖的好处以及其坏处,公共政策及思想早已有之,但没有公共经济,这些在前资本主义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们的职能主要一是组织大型工程(如水利、宫殿以及部分防御设施,像长城等),不存在社会协调不协调的问题,由于自然经济、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存在政府宏观调控,中国古代就采取相应办法,把人头税摊丁入亩,这是帝王职能。二是公共职能,如赈灾,民间应当是辅助的,而政府是主体的,赈灾就是政府的事。过去就是有问题提出一个对策,而不是一门学问。 公共政策或经济行为早已有之,但也没有公共经济学。 主要是没有社会大生产,因此,没有宏观调控的需要。 前资本主义社会因没有社会化大生产,因此,也没有出现公共经济学。严格说,在凯恩斯之前也没有公共经济学。因为之前,是自由主义学派,真正为现代经济奠基的是亚当.斯密,公共经济学的很多范畴、假设、名词到现在都在用,如经济人假设、竞争,都是他的奠基,但其本人是自由主义者,反映在他对政府调控是看法,是不用政府管,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政府是守夜人,这是其思想的基点,而且亚当.斯密认为他解决了经济学里的所有问题,而且想通过经济学来解决社会现象,也就是布坎南等人后来的努力,特别是通过经济人假设解决道德、情操问题,这个问题也没有解决,最近由印度学者《从自由看待发展》一书解决了这个问题。 亚当.斯密继承人大卫.理嘉图也坚持了这个观点,以及最后到马歇尔都是自由主义,虽然西方经济学体系完整,且不断发展,但没有人专门研究过政府经济学,这种情况下以及公共经济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就不可能最终形成。 总之,西方经济的自由主义是公共经济学不能产生的基础。 凯恩斯主义的诞生是公共经济学形成的标志,凯恩斯就是干预主义,涉及到财政就是要用政府宏观手段调控经济,其理论产生的背景有三个:一是资本主义30年代大危机,危机说明市场自发调节的不足。二是同期实行计划经济的苏联未受到影响,其经济不乱。三是第一个走出大危机的美国,就是罗斯福实行干预后走出来的。1936年凯恩斯提出,市场的推动不能使供求平衡,出现了缺口,其想到了政府,要用政府的力量推动这种缺口的闭合,提出了公共财政政策、公共货币政策、公共收入、公共支出等政策,实际上就是通货膨胀的政策,别人问他采用他的政策如何才能不导致通货膨胀,他说,把钞票发到半通货膨胀的临界点状态。公共物品的概念也就产生了,这样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内容都有了,凯恩斯理论也就是政府经济学的诞生,而我们现在比凯恩斯更滑头,更叫人听不懂,现在说的是,刚性的扩张性货币政策。 公共经济学的兴起:一是传统经济学的不足,也就是凯恩斯理论的三个背景。二是战后重建,都是国家与企业的紧密结合,重建是主导,政府与社会各方面紧密结合,这就需要一个理论支持,这不是亚当.斯密的时代,源于凯恩斯,一直到当代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 二、政府经济学的伦理基础 政府部门的社会根本职能就是为人民服务,是增进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增进的途径有两种,一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这种看上去无序,为人个利益,但在为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财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导向公众利益,但是否是整体获利,还是一部分人获利,一部分不获利,甚至是贫困,因此,有可能会引起社会问题,这种进步分解到个人就不一样。美国的基尼系数是0.4,而我们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52,因此,说要用政府手段来平衡,南美就是社会发展了,但贫富差距太大,而东南亚是实行均富的政策,我们的社会整体利益虽提高,但贫富差距扩大,也不是好办法,因此帕累托提出了帕累托最优,也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摘要:环境污染和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本文从经济学角度结合实例对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环境污染经济学分析治理建议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系统运行的基础,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反作用于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社会性的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对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自然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财富.环境效益具有公共性。例如,一户人家在房前屋后种了许多花草.把屋子周围布置得像个花园。居住环境变得十分幽雅。但实际的得益者并不只限于这户人家.因为邻居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改进.此类行为都产生一些没有办法完全收归私有的利益。反过来说,环境被破坏带来的影响也是公共性的。例如,各工厂排放的废

水、废气,建筑工程形成的噪音与尘土飞扬等都污染或破坏了环境,这些行为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都没有由污染者或环境破坏者本身负担.这就是环境效益的外部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外部性影响导致市场失灵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1.1 外部不经济(或负的外部性) 在健全的产权体系中.市场制度通过价格机制使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但是在产权不明晰情况下,经济活动必然产生经济的外部性。从而导致经济活动中的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产生“市场失灵”。由于环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现得相当明显。环境损害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譬如,对大气、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都是由全社会共同承担,而相应的收益却为造成破坏的市场主体所独享。由于私人成本对社会成本的偏离,私人的最优经济活动水平也必然偏离社会的最优状态,其现实表现就是污染产品生产过多导致污染超标,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假定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有毒气体,对周围的群众造成危害,即具有负的外部性。那就意味着私人成本(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即社会为企业生产所付出的代价)。 1.2 外部经济(或正的外部性) 环境保护行为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即市场主体对环境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分析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正文 (2)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2) 二、目前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2) 1.卫生填埋技术 (3) 2.焚烧处理技术 (3) 3.堆肥处理技术 (3) 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 (3) 1.目前处理技术本身的缺陷 (3) 2.垃圾混合收集 (3) 3.资金匮乏,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3) 4.公众环保意识薄弱 (3) 5.监管环节薄弱 (3) 四、城市垃圾处理建议及对策 (4) 1.积极发展生态型垃圾处理技术 (4) 2.必要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4) 3.加强立法 (4) 4.源头控制,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 (4) 5.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4) 五、结束语 (4) 参考文献 (4)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及处理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数量剧增,生活垃圾产量越来越大,我国城市垃圾总量将每年以大幅度幅度递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大量垃圾的产生,不但占用大量的土地,还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我国目前常用填埋、焚烧、堆肥3种处理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但我国技术还不够成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或寻求更有效的方法。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集多种处理技术的优点于一体,在节约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了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未来我国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城市垃圾;垃圾处理技术;问题;对策;建议 正文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按其产生源的不同分为七类:生活居住废物,商业废物,公共机构废物,建设和爆破废物,农业和畜牧业废物,工业废物及特殊废物。据统计,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有如下特点:垃圾水分较高,含水率都达30%以上;有机物包装物比例较高,占垃圾干重50%以上;灰土含量比例很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特征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厨余垃圾占大部分,纸类较少,无机物含量高于有机物;(2)我国含水量较大,可燃成分较少,热值较低;(3)我国垃圾中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成分较少。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每年高速增长,虽然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还明显不足,大量城市生活垃圾由于无法得到及时处理而堆积于郊外,侵占了大面积土地,部分城市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威胁。急剧增加的城市垃圾的排放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也构成了威胁,如何经济有效地治理这些垃圾,防止污染,也日益成为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 二、目前主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垃圾处理技术最常用的为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此外还有厌氧消化,热解气化,高温高压液化等,其中以前两种应用最广泛。 1.卫生填埋技术 垃圾填埋是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项垃圾处理技术,是指对垃圾处理厂按照环境卫生工程技术进行施工,不使掩埋的垃圾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地,空气及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现代化大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大多采用单元填埋法,并对垃圾进行分层压实和每日覆盖。 填埋是我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我国的垃圾填埋处理量大约占垃圾总量的80%。从近10年的发展来看,城市生活垃圾填埋技术的进步比较显著:在填埋场防渗方面,许多新建的垃圾卫生填埋场采用了先进的HDPE膜防渗技术;部分大型填埋场能够对填埋气体进行收集并用作发电等用途;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其处理方法主要

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污染

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污染 1105023 7 臧珂雨近年来,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以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如今协调资源、环保与发展关系,可见社会对环境的重视是不容小觑的,人们应当重视经济环保的生产方式。 今年年初,严重的雾霾席卷了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国74个城市从1月1日起公布数据,在过去的十几天内,有33 个城市指标超过300微克/立方米,其中京津冀最为严重。从北方的石家庄、北京,到南方的南京,以及中部的武汉,大半个中国浸泡在浓雾中。 北京气象台发出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尘霾橙色预警,城区多数地方的浓度一度超过700微克/立方米。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周嵘向中外对话解析了雾霾成因:“首先是由于冬季北方采暖煤炭增加带来整体污染排放增加;周四至周六区域冷空气减弱形成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大气层),京津冀的本地污染不断向近地面持续累积;同时周五从西北方向的山西、内蒙等煤工业区还有部分远距离输送,周六晚南部河北的重工业区和煤电厂污染也缓慢传输至北京。”北京市环保局判断:10日到13日,北京地区扩散条件极端不利。在地面闭合低压控制下,地面风速减小,湿度加大,致使逆温层形成,导致污染的持续累积。” 然而,无论其间有多少具体的气象因素,如此严重,大规模的恶劣空气质量,足以累积至此的空气污染物,已经使2013年1月中旬成为一个新的节点,对中国的整体环境质量再次发出警示信号。 与此同时,山东排污地下的时间也引起轩然大波,先有网友微博爆料山东某地许多化工厂,酒精厂,造纸厂将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至1000多米的水层,污染地下水。又有网友作证“山东广饶大王镇造纸厂就是典型的地下排污,用压力泵把造纸的恶臭毒水拍到地下水系里”一时之间,“地下排污”成为众矢之的。无论此事真假虚实,,地下排污引发了众多人们的共鸣。据媒体报道,“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严重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这些残酷而冰凉的数据,让人遽然惶恐之余,不免黯然感叹,如果连作为生命之源的水都惨遭污染,我们的子孙后代如何存活,当一名因饮用污染水而染上沉疴,当一个个乡村沦为癌症村,惨烈的事实已经向我们发出最后的哀鸣和警告。再也不能容忍水污染了! 面对以上的环境问题,我想从经济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但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亚当·斯密曾经所描绘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就出现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使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而这两个严峻的环境问题造成公共资源配置不均,从而导致市场机制紊乱,经济混乱。 环境既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环境实物资源,也包括环境容量、生态平衡和调节、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资源。其中一些资源可以被所有人共用,一些资源被一部分人共用,还有一些资源被私人利用。这就涉及到环境的物品属性分析。经济学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共有资源是具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将物品属性分析引入环境领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环境质量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像清新空气就是最纯粹的公共物品,既无消费的竞争性和也无排他性。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同一环境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一个人不论付费与否,都不能从这一环境物品的消费中被排除出去,即环境质量作为公共物品,使得无法、很难或不必对其进行收费,私人企业赚不到利润,市场机制就无法激励其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来提供清新空气这一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是失灵的,必须政府干预,由政府来提供公共

关于城镇垃圾污染问题的环境经济学分析

关于城镇垃圾污染问题的环境经济学分析 垃圾侵占土地,堵塞江湖,有碍卫生,影响景观,危害农作物生长及人体健康的现象,叫做垃圾污染。 垃圾包括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两部分。工业废渣是指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煤研石、粉煤灰、钢渣、高炉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废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废塑料、废纸张、碎玻璃、金属制品等等。在城市,由于人口不断增加,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构成一大公害。 垃圾的严重危害,首先是侵占大量土地。二是污染农田。三是污染地下水。四是污染大气。工业废渣中的有些有机物质,能在一定温度下通过生物分解产生恶臭,从而污染大气。五是传播疾病。生活垃圾中含有病菌、寄生虫,如果直接用来作为农家肥料,人吃了施用过这种肥料的蔬菜、瓜果,就可能得传染病。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城市垃圾大量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中的紧迫问题。 食品污染 食品是构成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之一。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类的健康。食品污染是指人们吃的各种食品,如粮食、水果、蔬菜、鱼、肉、蛋等,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过程中,混进了有害有毒物质或者病菌。 食品污染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两大类。 生物性污染是指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以及寄生虫污染食品。属于微生物的细菌、真菌是人的肉眼看不见的。鸡蛋变臭,蔬菜烂掉,主要是细菌、真菌在起作用。细菌有许多种类,有些细菌如变形杆菌、黄色杆菌、肠杆菌可以直接污染动物性食品,也能通过工具、容器、洗涤水等途径污染动物性食品,使食品腐败变质。真菌的种类很多,有5万多种。最早为人类服务的霉菌,就是真菌的一种。现在,人们吃的腐乳、酱制品都离不开霉菌。但其中百余种菌株会产生毒素,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毒素。食品被这种毒素污染以后,会引起动物原发性肝癌。据调查,食物中黄曲霉素较高的地区,肝癌发病率比其他地区高几十倍。英国科学家认为,乳腺癌可能与黄曲霉毒素有关。我国华东、中南地区气候温湿,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比较普遍,主要污染在花生、玉米上,其次是大米等食品。污染食品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绦虫、旋毛虫等,这些寄生虫一般都是通过病人、病畜的粪便污染水源、土壤,然后再使鱼类、水果、蔬菜受到污染,人吃了以后会引起寄生虫病。 化学性污染是由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食品引起的。各种农药是造成食品化学性污染的一大来源,还有含铅、镉、铬、汞、硝基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废气及废渣;食用色素、防腐剂、发色剂、甜味剂、固化剂、抗氧化剂食品添加剂;作食品包装用的塑料、纸张、金属容器等。如用废报纸、旧杂志包装食品,这些纸张中含有的多氯联苯就会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从而引起病症。多氯联苯是200多种氯代芳香烃的总称,当今世界生产和使用这种东西的数量相当大。有资料证明,在河水、海水、水生物、土壤、大气、野生动植物以

深圳市生活垃圾基础数据

深圳市生活垃圾2011年基础数据 统计与分析 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3) 第二章深圳市生活垃圾收运现状调查 (4) 2.1深圳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现状 (4) 第三章深圳市生活垃圾特性调查 (6) 3.1采样方案 (6) 3.22011年深圳市原特区内垃圾基础调查结果 (14) 第四章城市生活垃圾特性对比分析 (33) 4.1深圳市历史数据对比 (33) 4.2深圳市原特区内外对比 (34) 4.3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特性 (36) 第五章深圳市垃圾清运量及成分特性变化分析 (49) 5.1深圳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分析 (49) 附录 (62)

第一章概述 有着“国际花园城市”之美称的深圳,近几年来,由于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致使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剧增,同时也导致生活垃圾成分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了更深入更全面更精准地了解全市生活垃圾产量及其成分变化,以便更好地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和有效的监管,继而达到对制定更科学的深圳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一定参考的目的。 应深圳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的委托,于2011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廖利教授课题组对深圳市6个主要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进行了采样调查。这6个主要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设施分别为:南山垃圾焚烧厂、盐田垃圾焚烧厂、下坪垃圾填埋场、老虎坑环境园、平湖垃圾焚烧厂、鸭湖垃圾填埋场。调查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深圳市垃圾清运处理量、垃圾成分分析、垃圾含水率和热值测定等。接着将2011年测得的垃圾特性数据与深圳往年的数据进行了对比。最后,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对未来五年深圳市城市生活垃圾总产量和垃圾成分变化趋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问题 《财经》特约作者陈晋 [2009年03月24日 14:23] 环境是公共产品,很易产生“搭便车”现象,即不承担治理环境的成本,却享受治理环境的好处。经济学家考虑的是,用什么方式才能最经济地解决问题 【《财经网》专稿/特约作者陈晋】21世纪的人们已经愈加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包括清洁环境的价值和治理环境的成本。这其中有巨大的经济利益,很多产品价格只反映了其内部的经济成本,但没有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社会成本(social cost),即对环境的污染,或负面的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环境是一个公共产品(public good),有公共产品的特征,很容易产生“搭便车”(free rider problem)的现象,即不承担治理环境成本,却享受治理环境的好处。 如何使产品价格体现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的总和;谁承担成本、谁享受好处都是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问题。任何政策选择和取向都会有深远的影响,影响一大片人的经济利益,以及更多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什么样的政策是最佳选择呢? 马丁?费尔德斯坦教授讲完开放经济部分(美元与贸易赤字)以后,请来了肯尼迪政府学院环境与资源项目的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斯达温思(Robert N. Stavins)来讲环境问题,一共四堂课。

斯达温思于1988年获哈佛大学经济系博士,是环境问题专家,曾任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环境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1997-2002)。 斯达温思开门见山,他的主要目的就是向学生介绍,经济学家是如何分析环境问题的,并如何利用经济学框架及理论帮助设置解决环境问题的机制。 他原以为每节课有90分钟(肯尼迪政府学院的课程大多是90分钟一堂),走进教室以后,助教才告诉他只有55分钟,所以不得不消减他准备好的30%以上的内容。即使如此,最后一节课讲气候问题时,他也只能蜻蜓点水,非常仓促。 两个层面 介绍任何领域都是从定义和分类开始的。讨论环境污染有两种层面:一个是时间层面,一个是地域层面。 从时间层面上说,污染排放量在任何一个时间都等于存量加增量,减自然分解或消失的部分(decay)。二氧化碳在空气中会存在几十年,所以一般来说,只考虑它的存量和增量。 从地域层面上说,有的污染源只是就近污染,对附近造成危害,例如一氧化碳。有的污染源会传的比较远,对较远的区域造成危害,例如二氧化硫和酸雨。我们时常会看到有的工厂的烟筒建造得出奇的高,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想让排出的废气影响周围的空气质量,而希望把二氧化硫等废气排入高空,随风带到更远的地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