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全切与近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4.63 MB
- 文档页数:47
甲状腺叶全切对比次全切对术后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徐 滔 (邵阳市中心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湖南 邵阳 422001)[摘 要] 目的:对比甲状腺叶全切手术和次全切手术应用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患者中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㊂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2月治疗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患者19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㊂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状腺叶全切手术,观察组采取次全切手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85.45±10.61)min,住院时间(63.05±5.85)d,术中出血量(8.47±1.29)ml,术后复发率4.21%;对照组手术时间(112.41±18.32)min,住院时间(98.54±12.15)d,术中出血量(14.34±2.88)ml,术后复发率1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21%)低于对照组(1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观察组手术血钙(2.02±0.39)mmol/L,甲状旁腺激素(73.55±4.32)pg/mL;对照组手术血钙(1.62±0.15)mmol/L,甲状旁腺激素(89.97±8.4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甲状腺叶次全切手术应用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患者中对患者损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患者体内血钙浓度和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影响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㊂[关键词] 甲状腺叶全切;次全切;甲状旁腺激素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高发的良性甲状腺疾病,一般以女性高发,有报道显示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4倍,该病的发生与食物中碘含量㊁饮食习惯以及气候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出现甲状腺肿大,临床触诊可触摸到质地较硬的多个结节[1-2]㊂传统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肿大采取保守治疗,但是效果较差,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且容易复发,近年来手术治疗已成为甲状腺结节肿大的首选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为甲状腺叶全切手术和甲状腺叶次全切手术,但是在手术方法范围等方面存在争议[3-4]㊂本研究对比甲状腺叶全切手术和次全切手术应用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患者中,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和依据,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取2014年6月~2017年12月我院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患者19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㊂对照组95例,男38例,女57例,年龄28~ 62岁,平均(45.31±3.11)岁,结节直径0.5~6.8cm,平均(3.81±0.32)cm,甲状腺肿大程度其中Ⅰ度31例,Ⅱ度40例,Ⅲ度24例㊂对照组95例,男39例,女56例,年龄29~64岁,平均(45.54±3.09)岁,结节直径0.4~6.9cm,平均(3.87±0.35)cm,甲状腺肿大程度其中Ⅰ度30例,Ⅱ度44例,Ⅲ度21例㊂所有患者均经超声诊断为甲状腺肿大,可伴有食管㊁气管压迫症状或者疼痛,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取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学委员会通过后实施㊂除外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㊁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1.2 方法:观察组:采取甲状腺次全切手术,在患者胸锁关节上1~2cm行4~6cm切口,将患者皮肤㊁皮下组织和颈阔肌进行分离,在甲状腺真假被膜之间对甲状腺腺叶进行钝性分离,离断后将甲状腺中静脉结扎,手术过程中避免对甲状旁腺血液供应和喉返神经的损伤,在气管前对甲状腺颊部进行切断,对甲状腺组织进行切除,每侧甲状腺组织保留5~7g,对腺体的残面间断缝合,止血后留置引流管,缝合后结束手术㊂ 对照组:采取甲状腺全切手术,甲状腺暴露和动静脉处理同观察组,暴露患者喉返神经和甲状腺下动脉,将其离断后对甲状腺颊部开展间隙分离和切断,在左侧翻腺叶并在气管旁分离后将右叶切除,同样方法处理左侧腺叶,止血后留置引流管,缝合后结束手术㊂1.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㊁术中出血量㊁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复发情况㊂记录两组患者甲状旁腺损伤㊁喉返神经损伤㊁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声音嘶哑等并发症发生情况㊂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钙浓度和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变化情况㊂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进行处理,手术时间等计量指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复发率降低,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x±s)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复发(%)对照组95112.41±18.3298.54±12.1514.34±2.8814(14.74)观察组9585.45±10.61①63.05±5.85①8.47±1.29①4(4.21)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发生甲状旁腺损伤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0例,声音嘶哑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甲状旁腺损伤5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甲状腺功能减退2例,声音嘶哑5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组别例数甲状旁腺损伤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声音嘶哑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955(5.26)3(3.16)2(2.11)5(5.26)15(15.7)观察组951(1.05)2(2.11)01(1.05)4(4.21)①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2.3 两组患者血钙浓度和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血钙浓度和甲状旁腺激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手术后两组患者血钙浓度降低,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升高,同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上述指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表3 两组患者血钙浓度和甲状旁腺激素浓度变化对比(x±s)组别例数血钙(mmol/L) 手术前 手术后 甲状旁腺激素(pg/ml) 手术前 手术后 对照组952.34±0.521.62±0.15①67.31±2.8989.97±8.41①观察组952.32±0.562.02±0.39①②68.02±2.9173.55±4.32①② 注:与手术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3 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大属于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患者体内表现为甲状腺增生性改变与退行性病变的交替过程,进而甲状腺腺体内发生结节,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有报道显示我国人口中发病率在7%[5]㊂在我国结节性甲状腺肿大地区差异性较大,本病在女性中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发病后可以触及大小不等多个结节,结节的质地多数为中等硬度,部分患者伴有颈前区不适感[6-7]㊂目前临床对于甲状腺结节肿大的发病原因研究较多,有学者报道本病发生多种机制参与,部分患者体内甲状腺素水平下降,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形成恶性循环后导致了甲状腺肿大多发,部分患者出现局部坏死㊁出血和钙化,进一步造成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均一性[8]㊂另一方面甲状腺对促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增加,部分亚群的甲状腺滤泡细胞对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对于这部分患者补充碘剂和甲状腺素不能抑制促甲状腺激素分泌㊂此外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和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凋亡有密切的关系,甲状腺滤泡细胞在炎性反应㊁自身免疫性因素刺激下不断增殖,同时作为机体的一个重要调节手段通过细胞的凋亡,减少甲状腺滤泡的数量,而维持患者甲状腺的正常功能[9-11]㊂ 目前临床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方案较多,常用的有药物治疗㊁手术治疗等方法,药物治疗在已经出现纤维化或者囊性病变以及坏死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疗效较差,这部分患者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虽然可以有效切除病变结构,但是存在复发的可能性,特别是术后患者甲状腺组织残存弥散性病变等诸多因素均会导致复发[12-13]㊂本研究观察了甲状腺叶全切手术和甲状腺叶次全切手术应用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患者中,有学者认为全切手术时安全有效的,手术过程中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进行解剖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全切手术对于患者甲状腺功能损伤较大,术后甲状腺功能丧失,即使通过服药也并不能完全取代甲状腺功能,而且甲状旁腺损伤后最容易造成低钙血症的发生,部分还可能出现持续性的低钙血症,主要是由于甲状旁腺体积小,血管细,手术过程中的牵拉会导致血管受损,影响了血液供应[14]㊂甲状腺次全切术则是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性㊁针对性的病灶切除手术,尽可能减少对甲状腺结构与颈部其他结构的损伤,目的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㊂有报道称次全切手术患者容易出现复发,但是本研究认为通过积累手术经验和合理选择适应证能够降低复发率[15]㊂我院在手术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一方面是对喉返神经的保护,喉返神经紧贴在甲状腺后被膜气管食管沟内,因此,在次全切手术中要注意保留后被膜完整性,在解剖时尽量用纹式血管钳在气管食管沟内与气管方向平行分离,尽可能暴露喉返神经㊂另一方面是针对低钙血症并发症,笔者分析甲状腺术后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将甲状腺下动脉主干远端进行了结扎造成甲状旁腺供血减少,或者是由于将甲状旁腺进行切除导致㊂手术过程中应注意切除两侧甲状腺腺体时应紧贴甲状腺真被膜处理并完整保留包膜外侧叶上㊁下端附近的脂肪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术中囊内结扎甲状腺下动脉分支,以保证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对术中发现疑似甲状旁腺组织,应将其保留或移植到颈部肌肉上㊂ 综上所述,甲状腺叶次全切手术应用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大患者中对患者损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患者体内血钙浓度和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影响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㊂4 参考文献[1] 蔡栋臣.不同手术方式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和低钙血症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18): 2814.[2] 张伟明,王海南,李 鹤,等.甲状腺术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及术后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初探[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6,15(12):1496.[3] 周 博,王 娟,李 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 (22):42.[4] 胡竞峥.甲状腺外科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功能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1):102.[5] 包海东,巩 鹏.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措施[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7,44(2):81.[6] 谢珊珊,高友兵,吴丽媛.甲状腺癌不同手术方式对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7,16(6):390.[7] 吴恒龙,王成正,周迎春.甲状腺疾病不同术式对术后低甲状旁腺激素㊁低血钙的发生影响分析[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7,12(6):522.[8] 康 迪,李 春,边 拜,等.探讨保留甲状腺大血管的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应用价值[J].吉林医学,2016,37(1): 48.[9] 陈澎涛.甲状腺全切手术后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的水平变化[J].上海医药,2017,38(13):45. [10] 高文超,石臣磊,石铁锋,等.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对提高甲状旁腺识别及旁腺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6,31(12):1001. [11] 金海龙,周予民,潘 炯,等.甲状腺下动脉结扎方式对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6,15(4):378.[12] 王保为,王 琳,孙 彦.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旁腺功能影响的动态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7,32(6):315.[13] 陈松清,韩桂保.手术方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甲状旁腺功能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6,42(7):813. [14] 夏 韬.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7,38(1): 145.[15] 孙建伟,杨净渝,刘春生,等.不同甲状腺术式对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㊁血钙变化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6,25(1):147.[收稿日期:2018-07-08 编校:李晓飞]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抗心磷脂抗体水平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分析李树梅 (广西玉林市妇幼保健院,广西 玉林 537000)[摘 要]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抗心磷脂抗体水平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㊂方法:选取1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连续流产2次患者为观察A组(n=80),连续流产次数≥3次患者为观察B组,并选择80例同期正常妊娠早㊁中期孕妇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㊂取三组妇女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抗心磷脂抗体水平,对比三组妇女的检测结果㊂结果:连续流产2次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为(13.45±2.96)μmol/L,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为30.0%,连续流产≥3次的复发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为(14.24±3.49)μmol/L,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为32.5%,明显高于正常妊娠期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与流产次数≥3次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结论:血清高浓度同型半胱氨酸和抗心磷脂抗体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高危因素,对复发性流产诊断有指导意义㊂[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同型半胱氨酸;抗心磷脂抗体;分析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简称RSA)是指连续两次或两次以上的自然流产现象[1],属于不育症范畴㊂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病因呈多样化,主要病因有遗传㊁生殖器官结构异常㊁免疫功能异常㊁感染㊁内分泌失调㊁血栓前状态㊁孕妇全身性疾病和环境因素等[2]㊂目前,临床上对其开展了大量研究[3-4],结果表明复发性流产与血栓形成密切相关㊂同型半胱氨酸与抗心磷脂抗体具有凝血功能,与多种不良妊娠相关㊂此外,不良妊娠结局对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均有较大刺激,容易激发家庭矛盾,严重影响家庭和谐㊂基于此,本文对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抗心磷脂抗体水平进行检测,探究其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㊂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6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和同期正常妊娠早㊁中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连续流产2次者为观察A组,80例连续流产≥3次者为观察B组㊂选取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年龄22~41岁,平均(29.21±4.83)岁;孕周7~28周,平均(18.33±3.39)周;平均体重指数(BMI)(21.47±0.87)kg/m2㊂对照组纳入标准:①无流产㊁死胎㊁胎儿生长受限等不良妊娠病史;②无遗传疾病;③无血栓㊁贫血病史㊂观察A组患者年龄23~40岁,平均(29.97±5.34)岁;孕周7~28周,平均(18.83±3.57)周;平均BMI(21.54±0.91)kg/m2㊂观察B组患者年龄22~39岁,平均(30.09±6.04)岁;孕周7~28周,平均(17.83±3.34)周;平均BMI(22.01±0.98)kg/m2㊂观察组纳入标准:①连续发生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②夫妻双方染色体核正常;③生殖器官经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正常㊂观察组排除标准:①有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②有糖尿病㊁甲状腺功能低下㊁黄体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③合并有心㊁肝㊁肾等器质性疾病的患者㊂将三组患者的年龄㊁孕周㊁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㊂。
甲状腺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8-08-14T10:32:21.183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8年7期作者:刘岳松李明宏郝明强钱涛[导读]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是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降低甲状旁腺损伤是外科治疗的一个重要课题。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江苏南京 210028【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115例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甲状旁腺损伤与手术方式的关系。
结果:单侧甲状腺手术,术后无一例发生低钙血症;双侧甲状腺手术,术后2例发生暂时性低钙血症。
本组低钙血症发生率1.7%。
结论:双侧甲状腺手术,增加了甲状旁腺损伤和误切的可能,术后低钙血症发生率明显增加。
熟悉甲状旁腺解剖、手术精细操作、避免甲状腺全切是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甲状旁腺损伤预防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tiology of the hypocalcemia after thyroidectomy and how to prevent the injury of the parathyroid glands in thyroid surgery .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e of 115 cases of thyroidectomy were analysed retrospectively from January 2007 to June 2010 and were studi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oparthroidism and the method of thyroidectomy. Result: Temporatity hypoparthyroidism after in thyroid surgery was found 2 cases and the incidence was 1.7%(2/115). The 2 cases underwent sub-resection or part-resection of both sides of thyroid tissue . There was not a single case permanence hypoparoidism during follow-up survey. Conclutions: The sub-resection or the part-resection of both sides of thyroid tissue increase the occurrence of parathyroid glands direct contusion or misresection. The effective means of prevention hypoparidism after thyroidectomy is familiar with anatomy of parathyroid glands and manipulaing fine during operation and to avoid total thyroidectomy.Key word : thyroidectomy; hypoparoidism; prevention;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是外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如何降低甲状旁腺损伤是外科治疗的一个重要课题。
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回顾性分析王东来;韩彬;戴康夫;朱丽璋;程苒;韦伟【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术后发生暂时性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患者的随访资料,探讨术后PTH降低程度与PTH恢复正常时间的关系,为甲状腺全切患者术后补钙方案的优化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状腺外科同一治疗组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低(PTH<1.2 pmol/L,包括暂时性及永久性)的患者共84例,其中4例失访,以患者术后第1天的PTH水平分为3组(A组PTH≤0.3 pmol/L,B组0.3 pmol/L<PTH≤0.7 pmol/L,C组0.7 pmol/L<PTH<1.2 pmol/L),对比不同组间术前PTH值,术后第1天血清钙水平,PTH恢复正常时间(1月内、3月内、6月内、12月内),并对术后服用钙剂情况及是否伴随低钙血症症状等资料进行随访,总结不同组间差异,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案.结果三组患者术前PTH水平及术后第1天血清钙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之间服药情况有统计学差异,A组服药率高于B组(P=0.014);A组和C组、B组和C组之间服药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93和0.485).术后1月内及3月内,各组PTH恢复正常患者所占比例组间有显著差异,直到术后6个月,各组间PTH值恢复情况已基本无统计学差异(P>0.05).发现各组间PTH值术后恢复快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7).两两分组进行秩和检验,A组相比B组、A组相比C组PTH值术后恢复快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5和0.033),B 组和C组比A组恢复快.B组相比C组PTH值术后恢复快慢无统计学差异(P=0.936).结论甲状腺全切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患者应嘱口服钙剂预防低钙血症,并应1月内复查血PTH水平为佳;术后第1天PTH≤0.3 pmol/L的患者恢复周期长,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的几率大,故应密切随访;至术后6个月,不同程度降低的PTH值基本均可恢复至正常.【期刊名称】《岭南现代临床外科》【年(卷),期】2019(019)001【总页数】4页(P57-60)【关键词】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回顾性分析【作者】王东来;韩彬;戴康夫;朱丽璋;程苒;韦伟【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乳外科,广东深圳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乳外科,广东深圳518036;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合肥230032;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乳外科,广东深圳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乳外科,广东深圳518036;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甲乳外科,广东深圳518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3近年来,随着甲状腺癌发病率不断增高,更多的患者接受了甲状腺全切手术(total thyroidectomy)。
甲状腺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9-01T15:55:10.16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9期作者:方俊[导读] 目的甲状腺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方俊杭州市富阳区中医院 311400摘要:目的甲状腺手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
2018年甲状腺手术病人的统计分析是在我们医院进行的。
手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与手术的规模、部分手术和技术手术有关。
在甲状腺领域,应该关注精细的手术,在不久的将来,需要确定血清中的钙的值和适当的补充钙以防止低钙的发生。
关键词:甲状腺,术后,分析甲状腺疾病是最常见的颈部疾病,尤其是在北方。
这类疾病,如结节甲状腺、腺腺瘤和甲状腺癌,都需要手术治疗。
甲状腺危象。
甲状腺功能下降是手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临床症状表明她患有低钙血症。
近年来,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切除手术的强化和扩大以及标准化治疗迅速发展。
因此,预防和治疗易患甲状腺功能的暂时丧失越来越引人注目,这对促进术后腺功能的全面恢复也至关重要。
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甲状腺手术后甲状腺切除手术,甲状腺功能下降的情况得到改善和有效地预防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20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中,女性153例,男性47例,男女的比例约是5:1,年龄14—82岁,平均年龄在47.6岁。
1.2病历资料标准纳入标准:临床上需要的手术治疗的所有甲状腺的疾病患者,除去了他可引起血钙降低,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胰腺炎、维生素缺乏或者代谢异常等疾病的患者,及不需要手术治疗的状腺疾病患者和纯甲状腺峡部切除的手术患者。
1.3统计方法在SPSSl0.0L建立的数据库对于收集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进行血清钙值的统计学分析数值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了t检验,其检验水准a=0.05。
把血清钙值小于2.2(mmoI/L)看作低钙血症,分别检测了术前、术后1、2、3、5天血清钙值。
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分析陈澎涛【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整群该研究选取2012年3月—2015年4月在该院接受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的3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分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组89例和甲状旁腺功能未减退组247例,对所有受试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指标、肿瘤情况及手术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研究中所有患者术前血钙水平为(2.43±0.12)mmol/L,术后1 h血钙水平为(2.12±0.21)mmol/L,术后第1天血钙水平为(1.93±0.34)mmol/L,术后第3天血钙水平为(1.96±0.51)mmol/L,术后第1个月血钙水平为(1.99±0.27)mmol/L,术后第3个月血钙水平为(2.15±0.31)mmol/L,术后第6个月血钙水平为(2.13±0.19)mmol/L.单因素结果显示:病理类型、甲状旁腺是否误切、手术进路方式、肿瘤大小、肿物位置及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均与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理类型为恶性肿瘤(P=0.009)、甲状旁腺误切(P=0.016)、手术进路由外向内(P=0.031)、肿瘤≥4 cm(P=0.012)、肿物位于后背膜(P=0.021)及进行过淋巴结清扫(P=0.042)为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受诸多独立危险因素的影响,应给与高度重视,减少甲状腺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6(035)031【总页数】3页(P17-19)【关键词】甲状腺;手术;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作者】陈澎涛【作者单位】周口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河南周口 46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6.1甲状腺手术术后出现暂时性和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一直困扰着医生和患者,严重时可能出现四肢抽搐,甚至喉和膈肌痉挛,导致患者窒息死亡[1-2]。
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分析目的探讨甲状腺全切术后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与甲状腺原发疾病、手术方式以及手术操作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011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177例甲状腺疾病全切术治疗临床资料并术后随访。
结果暂时性出现低钙症状45例(25.4%),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癌术后出现低钙症状为19例(41.3%),明显高于其他原发病(P<0.05);甲状腺全切除术伴颈淋巴结清扫或甲状腺全切术伴中央区颈清扫术后出现低钙症状12例(52.2%),明显高于甲状腺全切除术(P<0.01)。
结论甲状腺全切除术安全、可行,提高术者素质、遵循精确的手术操作是减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关键。
标签: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旁腺损伤;临床分析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的重要器官,是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疾病是多种原因造成甲状腺功能增强、减弱,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过少,所导致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
治疗甲状腺病可以通过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病变,减少此病复发;目前只有运用甲状腺全切除术进行治疗,才能治疗此病,但术后并发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也会造成严重缺钙,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实施甲状腺全切除术177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全组177例,男22例,女155例,年龄23~81岁,平均年龄52.7岁。
手术病种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结甲)9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甲亢6例),甲状腺癌(甲癌)46例,桥本病35例,全部病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
2 结果2.1 发生率177例患者术后出现低钙症状者共45例,占25.4%(45/177),表现为口周及四肢指(趾)端麻木,严重者手足抽搐,术后3~5 d查血钙平均0.89~2 mmol/L,予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1~2 g,2~3次/d,每日口服钙尔奇-D 600~1 200 mg,5~10 d内血钙开始恢复,低钙症状消失。
、\、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
本学位论文在导师(或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完成。
本学位论文研究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其知识产权归河北医科大学所有。
河北医科大学有权对本学位论文进行交流、公开和使用。
凡发表与学位论文主要内容相关的论文,第一署名为单位河北医科大学,试验材料、原始数据、
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等内容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审定。
本论文由本人独立撰写,.文责自负。
研究生签名:导师签章:鬈卿
年月/日
甲状腺全切与近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多因素回归
分析
作者:胡国斌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引用本文格式:胡国斌甲状腺全切与近全切除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多因素回归分析[学位论文]硕士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