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学】第五章腹部检查精品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17
腹部检查第一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一)体表标志肋弓下缘剑突:腹部体表仪表的上界,常作为肝脏测量的标志.脐腹中线:前正中线的延续,此处易有白线疝.腹直肌外缘:相当于锁骨中线的延续,常作为手术切口和胆囊点的定位髂前上棘耻骨联合腹股沟韧带肋脊角:背部两侧第12肋骨与脊柱的交角,为检查肾脏压\叩痛的位置(二)腹部分区1. 九区法:肋弓下缘水平线和髂前上棘水平线, 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中点的垂直线将腹部分为:右上、右侧、右下腹;左上、左侧、左下腹;上腹、中腹、下腹部。
2.四区法:通过脐划一水平线和一垂直线,将腹部分为: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左下腹。
第二节视诊一.视诊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光线宜充足而柔和,医生立于患者右侧,检查时自上而下全面细致观察; 尤其注意腹部外形、腹壁静脉、细小的隆起包块、胃肠型和蠕动波等。
二. 视诊检查的项目: (重点)(一)腹部外形腹部平坦:前腹壁大致处于肋缘与耻骨联合同一平面或略微低凹,健康正常成人;腹部饱满:比腹部平坦稍隆起的外形,健康稍肥胖者及小儿腹部外形较圆;腹部低平:比腹部平坦稍低凹的外形,健康偏瘦者;腹部膨隆:腹部外观明显凸起者,称腹部膨隆,分为全腹膨隆和局部膨隆两种;--全腹膨隆:腹腔积液(腹水):大量积液可形成蛙腹。
常见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右心衰竭等;腹膜有炎症或肿瘤浸润,腹部常呈尖凸型,称为尖腹腹内积气:球形,可见于肠梗阻、肠麻痹、胃肠穿孔或治疗性人工气腹。
腹内巨大肿块:以巨大卵巢囊肿最常见。
腹部凹陷:·常见于严重脱水、明显消瘦及恶病质。
·严重者呈舟状腹,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糖尿病、神经性厌食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晚期。
(二)呼吸运动:正常人可以见到呼吸时腹壁上下起伏,即为呼吸运动。
男性及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而成年女性则以胸式呼吸为主,腹壁起伏不明显。
(三) 腹壁静脉:门静脉高压:腹壁曲张静脉常以脐为中心向四周分流下腔静脉阻塞: 脐下脐上腹壁静脉的血流方向均向上。
复习要点一、主要症状(一)腹痛 1、急性腹痛(1)病因:胃、肠穿孔、腹腔器官急性炎症、空腔脏器阻塞及扩张,脏器扭转、腹腔血管阻塞,胸部疾病的牵涉性腹痛,腹壁病变及全身性疾病等因素。
(2)临床表现:腹痛部位、性质、程度、诱发因素。
(3)伴随症状对明确诊断的帮助。
2、慢性腹痛(1)病因:腹腔内脏器的慢性炎症,消化性溃疡,慢性胃、肠扭转,包膜张力增强,肿瘤,胃、肠神经官能症,中毒与代谢障碍等。
(2)临床表现:发病经过,疼痛部位、性质等与疾病的关系。
(3)伴随症状对确诊的意义。
(二)恶心与呕吐 1、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 2、病因(1)反射性呕吐: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系统疾病。
(2)中枢性呕吐: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或化学毒物的作用,妊娠、尿毒症等。
(3)前庭障碍性呕吐(4)神经官能症性呕吐3、伴随症状与确立诊断的关系。
(三)呕血 1、定义 2、病因(1)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溃疡病,胃炎,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等。
(3)肝胆道疾病:肝硬化,肝癌,胆道结石等。
(4)胰腺疾病:胰腺炎合并脓肿破裂出血等。
(5)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
(6)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性肝炎等。
(7)其他:如尿毒症等。
3、临床表现呕血、伴黑便及失血症状。
应与咯血进行区别。
4、伴随症状主要有腹痛、黄疸、肝脾肿大、皮肤粘膜出血等,要注意这些伴随症状对诊断的意义。
(四)便血 1、定义 2、病因消化道各部位病变的出血,感染性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导致的消化道出血。
3、临床表现肉眼血便,隐性血便,失血症状。
4、伴随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发热、全身出血倾向、皮肤改变及腹部包块对便血的病因确诊的意义。
(五)腹泻 1、腹泻的发生机制分泌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吸收不良性腹泻及肠蠕动增强性腹泻。
2、病因(1)急性腹泻:肠道疾病,全身感染,急性中毒等。
(2)慢性腹泻:胃肠道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疾病,肿瘤,肝胆胰疾病及部分全身性疾病。
复习要点一、主要症状(一)腹痛1、急性腹痛(1)病因:胃、肠穿孔、腹腔器官急性炎症、空腔脏器阻塞及扩张,脏器扭转、腹腔血管阻塞,胸部疾病的牵涉性腹痛,腹壁病变及全身性疾病等因素。
(2)临床表现:腹痛部位、性质、程度、诱发因素。
(3)伴随症状对明确诊断的帮助。
2、慢性腹痛(1)病因:腹腔内脏器的慢性炎症,消化性溃疡,慢性胃、肠扭转,包膜张力增强,肿瘤,胃、肠神经官能症,中毒与代谢障碍等。
(2)临床表现:发病经过,疼痛部位、性质等与疾病的关系。
(3)伴随症状对确诊的意义。
(二)恶心与呕吐1、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2、病因(1)反射性呕吐:消化系统疾病,其他系统疾病。
(2)中枢性呕吐: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或化学毒物的作用,妊娠、尿毒症等。
(3)前庭障碍性呕吐(4)神经官能症性呕吐3、伴随症状与确立诊断的关系。
(三)呕血1、定义2、病因(1)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溃疡病,胃炎,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等。
(3)肝胆道疾病:肝硬化,肝癌,胆道结石等。
(4)胰腺疾病:胰腺炎合并脓肿破裂出血等。
(5)血液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
(6)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性肝炎等。
(7)其他:如尿毒症等。
3、临床表现呕血、伴黑便及失血症状。
应与咯血进行区别。
4、伴随症状主要有腹痛、黄疸、肝脾肿大、皮肤粘膜出血等,要注意这些伴随症状对诊断的意义。
(四)便血1、定义2、病因消化道各部位病变的出血,感染性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导致的消化道出血。
3、临床表现肉眼血便,隐性血便,失血症状。
4、伴随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发热、全身出血倾向、皮肤改变及腹部包块对便血的病因确诊的意义。
(五)腹泻1、腹泻的发生机制分泌性腹泻、渗透性腹泻、吸收不良性腹泻及肠蠕动增强性腹泻。
2、病因(1)急性腹泻:肠道疾病,全身感染,急性中毒等。
(2)慢性腹泻:胃肠道感染性及非感染性疾病,肿瘤,肝胆胰疾病及部分全身性疾病。
3、临床表现起病及病程,腹泻次数与粪质、腹泻与腹痛的关系。
实验室检查等对诊断的帮助。
4、伴随症状(六)便秘便秘的定义,便秘的发生机制,便秘的分类及病因,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
(七)黄疸黄疸的定义,黄疸与非黄疸性皮肤黄染的区别,胆红素的正常代谢,黄疸的病因和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辅助检查对诊断的帮助。
(八)尿频、尿急与尿痛定义,正常排尿次数与尿量,病因与临床表现,伴随症状与疾病关系。
(九)血尿1、定义2、病因泌尿系统病、全身性疾病、药物与化学因素等。
3、临床表现主要了解三杯试验与血尿发生的部位关系。
4、伴随症状二、腹部检查(一)腹部的体表标志与分区体表标志,腹部分区(九区法与四区法)与各区的主要脏器。
(二)视诊1、腹部外形腹部膨隆与凹陷的常见病变。
2、呼吸运动的改变3、腹壁静脉各种病变时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
4、胃肠型和蠕动波的临床意义。
5、腹壁其他情况皮疹、色素、腹纹、瘢痕、疝、脐部等。
(三)触诊1、触诊方法的运用2、腹壁情况3、压痛与反跳痛部位、性质与疾病的关系。
4、脏器触诊(1)肝脏触诊方法:触及肝脏时的描写方法:大小、质地、表现状态与边缘、压痛、搏动、肝区摩擦感、肝震颤。
注意与病变的关系。
(2)脾触诊:方法,巨脾的测量与记录,脾肿大的意义。
(3)胆囊触诊:Murphy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4)肾触诊:触诊方法,肾疾病压痛点的定位及压痛时的临床意义。
(5)其他脏器触诊:膀胱、胰腺等的触诊。
(6)腹部包块1)正常腹部可触到的包块。
2)异常包块:触及腹部包块应注意描写其位置、大小、形态、质地、压痛、搏动及移动度等。
(7)液波震颤:方法与临床意义。
(8)振水音:方法与临床意义。
注意病变与正常人进饮食后的鉴别。
(四)叩诊1、腹部叩诊音2、肝及胆囊叩诊肝界叩诊的意义,肝区叩击痛对诊断肝脓肿等的帮助。
3、胃泡鼓音区及脾叩诊胃泡鼓音区缩小的意义,脾浊音区叩诊方法及正常值。
4、移动性浊音掌握叩诊方法,熟悉临床意义,腹水与卵巢囊肿鉴别方法。
5、脊肋角叩痛及其意义6、膀胱叩诊(五)听诊1、肠鸣音正常肠鸣音,肠鸣音活跃与亢进时的区别及临床意义。
2、血管杂音常用听诊部位,出现杂音与疾病的关系。
摩擦音脾区出现摩擦音与疾病的联系。
[A型题]1.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疼痛是下列哪个疾病的典型表现?A.胃溃疡 B.十二指肠球部溃疡C.急性胆囊炎 D.胆道蛔虫症E.急性胰腺炎2.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腹痛的病因?A.急性肠梗阻 B.心绞痛C.肠易激综合征 D.缺血性肠病E.腹型过敏性紫癜3.消化性溃疡活动时,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疼痛可放射至背部B.疼痛性质不一,常为持续性钝痛、灼痛、饥饿痛C.疼痛可呈慢性、节律性、周期性特点D.并发大出血后,疼痛常加剧E.少数胃溃疡可癌变4.颅内高压症所致呕吐的特点是:A.喷射性,无恶心,呕吐后不轻松B.喷射性,有恶心,呕吐后轻松C.非喷射性,有恶心,呕吐后不轻松D.非喷射性,无恶心,呕吐后轻松E.喷射性,无恶心,呕吐后轻松5.呕吐宿食常见于以下哪种原因?A.幽门梗阻 B.妊娠C.食物中毒 D.颅脑外伤E.急性胰腺炎6.关于幽门梗阻的呕吐,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幽门梗阻呕吐量大B.幽门梗阻呕吐比高位小肠梗阻呕吐频繁而剧烈C.幽门梗阻呕吐后较轻松D.呕吐宿食是幽门梗阻的特点E.幽门梗阻呕吐物中无胆汁7.幽门梗阻最常见的病因是:A.胃粘膜脱垂 B.消化性溃疡C.胃癌 D.胃炎E.胃结核8.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B.急性胃粘膜病变C.壶腹癌 D.消化性溃疡E.食管癌9.上消化道出血出现黑便时,出血量至少为:A.<50~70ml B.<5~7mlC.>50~70ml D.>5~7mlE.>250ml10.何为急性上消化道大量出血:A.24h内失血量至少超过500 ml或循环血量的10%B.24h内失血量至少超过1000 ml或循环血量的10%C.24h内失血量至少超过2000 ml或循环血量的20%D.24h内失血量至少超过1000 ml或循环血量的20%E.24h内失血量至少超过2000 ml或循环血量的10%11.上消化道出血伴慢性、节律性、周期性上腹痛,诊断考虑为: A.反流性食管炎 B.消化性溃疡C.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D.急性胃粘膜病变E.胆道出血12.柏油样便来源于下列哪个部位出血的可能性最大?A.回肠末端 B.十二指肠球部C.结肠 D.直肠E.痔疮13.排便后有鲜红色血液滴下,一般见于以下哪一部位出血?A.小肠 B.乙状结肠C.肛管 D.十二指肠E.横结肠14.阿米巴痢疾的大便性状为:A.柏油样便 B.粘液性脓性鲜血便C.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 D.洗肉水样血便E.米泔水样便15.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的大便性状为:A.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 B.粘液性脓性鲜血便 C.柏油样便 D.洗肉水样血便E.米泔水样便16.溃疡性结肠炎患者:A.腹痛时排血便或脓血便,便后腹痛减轻B.排血便后腹痛不减轻C.上腹绞痛或有黄疸伴便血D.便后滴鲜血E.慢性、节律性、周期性上腹痛伴柏油样便17.排血便后腹痛不减轻者,常为:A.阿米巴痢疾 B.细菌性痢疾C.小肠疾病 D.溃疡性结肠炎E.直肠肛管疾病18.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大便性状为:A.暗红色果酱样的脓血便 B.粘液性脓性鲜血便C.洗肉水样血便 D.柏油样便E.米泔水样便19.以下何种腹泻是由于肠粘膜分泌增多引起:A.急性肠炎 B.服5%硫酸镁C.服甘露醇 D.肠蠕动过快E.服蓖麻油20.服盐类泻药引起腹泻的原因是:A.肠粘膜分泌增多 B.肠腔内渗透压增高 C.肠粘膜吸收障碍 D.肠蠕动过快E.肠腔内渗透压降低21.所谓上消化道出血是指:A.胃或十二指肠出血 B.屈氏韧带以下的出血 C.屈氏韧带以上的出血 D.食管及胃的出血E.空肠以上的出血22.粪便呈黑色,但隐血试验阴性,见于:A.上消化道出血 B.下消化道出血C.咽喉部出血吞咽后 D.服铋剂或铁剂后E.以上都不是23.关于上消化道出血,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呕血者不会有黑便B.呕血常伴黑便,而黑便不一定有呕血C.幽门以上出血常表现呕血,无黑便D.幽门以下出血常表现黑便,无呕血E.上消化道出血均见黑便24.皮肤呈深黄色,多见于下列何种情况:A.溶血性黄疸 B.肝细胞性黄疸C.阻塞性黄疸 D.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E.以上都可以25.阻塞性黄疸不具有以下哪项:A.尿胆红素强阳性 B.尿胆原减少或缺如C.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多 D.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多E.粪便呈浅灰色或陶土色26.下列哪组改变,最符合溶血性黄疸:A.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原增加B.血清非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原减少C.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原增加D.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原减少E.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红素增加27.下列关于黄染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球结膜下脂肪积聚,往往分布不均匀B.胡萝卜血症可引起皮肤黄染,巩膜不黄C.胡萝卜血症可引起巩膜黄染,皮肤不黄D.阿的平所致的巩膜黄染,首先出现在角膜周围E.黄疸患者巩膜黄染,首先出现在角膜外周28.肠梗阻伴有肠壁血液循环障碍,属于:A.绞窄性肠梗阻 B.单纯性肠梗阻C.机械性肠梗阻 D.麻痹性肠梗阻E.完全性肠梗阻29.肠内容物完全不能通过者,称为:A.不完全性肠梗阻 B.完全性肠梗阻C.单纯性肠梗阻 D.绞窄性肠梗阻E.机械性肠梗阻30.粪便颜色变浅灰或呈白陶土色,见于:A.溶血性贫血 B.肝细胞性黄疸C.梗阻性黄疸 D.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E.正常大便31.核黄疸产生的机制是:A.肝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功能障碍B.肝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C.肝细胞对结合胆红素及其某些阴离子向毛细胆管排泄发生障碍 D.肝细胞排泄结合胆红素存在先天性障碍E.以上都不对32.隐性黄疸时,血中胆红素浓度为:A.<17μmol/L B.>17μmol/L <34μmol/LC.>34μmol/L D.17μmol/L <24μmol/LE.>24μmol/L33.上消化道出血伴肝掌、蜘蛛痣、腹水及腹壁静脉曲张,其出血原因为: A.消化性溃疡 B.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C.急性胃粘膜病变 D.Mallory-Weiss综合征E.胃癌34.下列哪些疾病非结合胆红素及结合胆红素均升高:A.Gilbert综合征 B.Dubin-Johnson综合征C.Rotor综合征 D.Crigler-Najiar综合征E.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35.区别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主要方法是:A.尿血红蛋白测定 B.显微镜检查C.尿比重测定 D.尿三杯试验E.腹部影像学检查36.血尿最多见于:A.运动后 B.妇女月经期C.药物性 D.泌尿系结石E.泌尿系感染37.尿三杯试验中,如三杯尿中均有血液,表明病变部位在:A.尿道 B.膀胱颈部C.膀胱三角区 D.后尿道E.上尿路或膀胱38.尿三杯试验是患者一次排尿分前、中、后三杯送验,主要了解:A.肾功能B.膀胱功能C.血尿与血红蛋白尿的鉴别D.真性血尿与假性血尿的鉴别E.血尿来自泌尿系的何部位39.血尿是指:A.尿为茶红色B.尿中有红细胞C.尿显微镜下见红细胞D.肉眼见尿呈洗肉水样E.离心沉淀后的尿液,红细胞3个以上Hp40.常见血尿的泌尿系疾病,除外:A.结石 B.结核C.细菌感染 D.尿失禁E.肾炎41.膀胱刺激征是指:A.排尿时耻骨上区似针刺样痛B.排尿时尿道疼痛C.排尿频、急D.排尿频、尿痛E.排尿频,尿急,尿痛42.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的病变,除外:A.精神紧张 B.神经原性膀胱C.糖尿病 D.下尿路有梗阻E.后尿道炎43.排尿次数增多而每次尿量正常的情况,除外:A.饮水多 B.糖尿病C.尿崩症 D.肾衰的多尿期E.老年人肾功能减退44.尿痛的疾病除外:A.尿道炎 B.前列腺炎C.肾炎 D.膀胱炎E.膀胱结石45.急性前列腺炎时有膀胱刺激症状,其常见伴随症状除外:A.会阴部发胀B.肛门下坠C.腰背酸痛并放射到腹股沟、睪丸及大腿部D.常引起便秘E.耻骨上也隐痛不适46.患者65岁,男性,尿频、尿急、尿痛伴尿后部血尿半年,初步诊断是: A.尿道炎 B.膀胱炎C.输尿管结石 D.膀胱癌E.膀胱结核47.尿失禁的类型,除外:A.精神性尿失禁 B.真性尿失禁C.充溢性尿失禁 D.压力性尿失禁E.急迫性尿失禁48.引起急性尿潴留的原因,除外:A.精神过度紧张 B.机械性梗阻C.动力性梗阻 D.昏迷E.会阴部手术后因疼痛不能用力排尿49.患者男性,60岁,间歇排尿困难5年,12小时未排尿,初步诊断为: A.慢性肾炎 B.尿毒症C.输尿管结石 D.前列腺增生症E.尿道炎50.患者男性,70岁,无痛性血尿1个月,尿潴留1天,诊断初步考虑为: A.尿道炎 B.前列腺增生症C.前列腺癌 D.膀胱结石E.膀胱癌[B型题]题干:96~100A.中上腹痛 B.右上腹痛C.Mc Burney点 D.脐周痛E.左下腹痛96.急性胰腺炎97.胆石症98.十二指肠溃疡99.急性阑尾炎100.急性肠炎题干:101~104A.上腹剧烈刀割样痛 B.中上腹持续性剧痛C.右上腹阵发性绞痛 D.阵发性剑突下钻顶样痛E.持续广泛性剧烈腹痛,板状腹101.胆道蛔虫症102.急性弥漫性腹膜炎103.胆石症104.胃溃疡并穿孔题干:105~108A.进肥腻食物后右上腹痛B.酗洒后中上腹痛C.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腹痛,呕吐D.左季肋部被暴力伤后腹痛并休克E.右季肋部被拳击后剧痛伴脉搏细数,出冷汗105.肠梗阻106.脾破裂107.急性胰腺炎108.胆囊炎题干:109~112A.腹痛伴发热 B.腹痛伴黄疸C.腹痛伴休克,贫血 D.腹痛伴血尿E.饭前上腹痛伴反酸109.胆总管结石110.急性胆道感染111.输尿管结石112.异位妊娠破裂题干:113~116A.剑突下痛 B.右下腹痛C.下腹痛 D.广泛腹痛E.不定位腹痛113.十二指肠溃疡114.腹型癫痫115.慢性阑尾炎116.克隆氏病题干:117~120A.十二指肠溃疡 B.幽门梗阻C.慢性肠炎 D.菌痢E.慢性胰腺炎117.下腹痛伴里急后重感118.间歇性痉挛性腹痛119.上腹烧灼痛120.上腹胀痛伴呕吐后缓解题干:121~123A.暗红色或酱油色尿,显微镜下无红细胞B.尿三杯试验见第一杯有血液C.尿三杯试验见三杯均有血液D.尿三杯试验见第二杯有血液E.尿离心后高倍镜下有5个红细胞121.肾结石122.血红蛋白尿123.尿道炎题干:124~127A.血尿伴尿痛,尿流中断 B.血尿伴膀胱刺激征及发热C.血尿伴高血压及水肿 D.血尿伴肾部肿块E.乳糜血尿124.肾盂肾炎125.尿道结石126.丝虫病127.肾炎题干:128~132A.全腹紧张度减低 B.腹壁紧张度消失 C.板状腹 D.柔韧感E.腹壁紧张度变化不明显128.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29.胃癌腹内广泛转移130.重症肌无力131.大量放腹水后132.盆腔脏器炎症题干:133~137A.振水声阳性 B.移动性浊音阳性C.脐周可见明显的蠕动波 D.Murphy征阳性E.尺压试验阳性133.腹腔积液134.小肠梗阻135.急性胆囊炎136.幽门梗阻137.卵巢囊肿PMP型题239.患者女性,23岁,因腹痛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