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普利鼻胃管导丝拔出困难
- 格式:pdf
- 大小:63.60 KB
- 文档页数:1
自制带导丝胃管在喉镜引导下困难食管置入术护理体会赵爱红;赵雪勤;沈绘华;蒲方方【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年(卷),期】2011(013)035【摘要】目的:急性口服水溶性毒物中毒患者需立即洗胃,因急性中毒后至食管平滑肌及骨骼肌急剧痉挛.导致食管相对狭窄,形成困难食管,用常规插管法插管,未能成功的危重病例.探讨应用自制带导丝胃管在喉镜引导下置入胃管洗胃术.方法:将28例口服水溶性毒物后致困难食管患者,应用常规胃管插入法(即传统胃管插入法)不能成功时改为自制带导丝胃管在喉镜引导下置入法,按两种方法插入每位患者成功的次数及插管成功所用的时间进行对照.结果:困难食管患者,用常规插管法不能成功的患者,改为用自制带导丝胃管在喉镜引导下困难食管置入法,插管成功次数少,耗时明显缩短,两种方法对比,后述方法明显优于前种方法.结论:口服水溶性毒物中毒患者所导致的困难食管患者,用自制带导丝胃管在喉镜引导下置入胃管洗胃,插管成功率高,费时短,操作简单,避免了因插不上胃管而剖腹洗胃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轻了经济负担,未发现应用此法所致的并发症,为抢救生命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保证了患者安全.【总页数】2页(P320-321)【作者】赵爱红;赵雪勤;沈绘华;蒲方方【作者单位】463000,河南驻马店市中医院急诊科;463000,河南驻马店市中医院急诊科;463000,河南驻马店市中医院急诊科;463000,河南驻马店市中医院急诊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经喉镜斑马导丝支持下插胃管在昏迷伴食管狭窄患者中的应用2.自创导丝联合可视喉镜引导下的鼻胃管插管技术的效果分析3.自制带导丝胃管在喉镜引导下困难食管置入术护理体会4.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导丝引导下胃管置入术48例护理体会5.喉镜辅助下置入带导丝的胃管在气管切开难置胃管中的应用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3年8月护理学报August,2013第20卷第8A期Journal of Nursing(China)Vol.20No.8A※静疗护理1例巧用导丝缓解PICC置管患者拔管困难的护理周竞奋1,邢红2(1.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无锡214041;2.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200080)[摘要]总结1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拔管困难患者在导丝引导下顺利拔管的护理经验。
拔管前对拔管困难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排除穿刺侧肢体存在影响拔管的各种因素,如导管反折处静脉狭窄、血管内膜受损、血栓形成及血管痉挛和血管收缩等。
做好充分的皮肤准备,边热敷边拔管,并配合调整穿刺侧肢体做内旋、外旋、内收、外展等各种姿势,几次尝试拔管失败后,为避免导管过度牵拉而断裂,尝试将备用无菌导丝重新放入PICC内,在导丝引导下,借助导丝缓冲力,减缓导管牵拉张力,最终将导管顺利拔出。
[关键词]导丝;PICC;拔管困难[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969(2013)08A-0065-02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因操作简单、受限疾病种类少、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被临床广泛应用,成为建立静脉通道的首选方法[1]。
同时,由于长时间留置导管,也有少数患者存在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有文献报道[2]在临床应用中,有少数PICC置管患者存在拔管困难的问题。
目前,关于处理非正常拔除PICC时出现拔管困难的相关报道较少。
现将我院2012年5月处理的1例15岁白血病患儿拔管时出现拔管困难的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患儿,女,15岁,于2012年1月在当地医院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因需化疗于2012年2月行PICC置管,为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4F三向瓣膜式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于左上肢头静脉穿刺,穿刺点为肘横纹下1cm,置入体内48cm,外露6cm,X线定位示导管末端平第7胸椎。
导丝引导在胃管置入术的运用发表时间:2009-07-20T15:57:45.92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5期供稿作者:李晓梅 (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朝阳 122000) [导读] 观察疑难病例胃管置管一次插管的成功率。
【摘要】目的观察疑难病例胃管置管一次插管的成功率。
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组49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胃管置入法,观察组将一导丝置入胃管内,导丝前段不超出胃管内,由导丝引导置胃管,其它操作同传统胃管置入法。
观察并记录一次插管成功率。
结果对照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为73%,观察组一次插管的成功率为98%。
结论为疑难病例置胃管用导丝引导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
【关键词】胃管置入导丝引导成功率鼻胃管置入是基础护理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1]。
对于清醒能够配合的患者,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即很容易成功。
但对某些置管较困难的病例,如气管切开术后、昏迷、咽喉部水肿、食管狭窄的患者等,插胃管难度较大,不易成功。
我科将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97例须置入鼻胃管但置管难度较困难的疑难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胃管置入法,观察组采用导丝引导置胃管,其它操作同传统置胃管法。
观察并比较两组一次插管的成功率,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须置入鼻胃管的疑难病例共97例,其中男37例,女60例。
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8±6岁。
其中药物中毒气管切开患者18例,昏迷患者71例,食道狭窄患者8例,病情相似的患者配对分为2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8例。
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患者插胃管均由作者本人操作,均使用扬州市新星硅胶厂生产的规格型号为f20的胃管,全长100cm,有3个侧孔。
患者均采取侧卧位(由另一名护士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并保持侧卧位)。
1例鼻胃管拔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体会发表时间:2017-11-07T16:22:32.7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作者:张少珍张艺羡[导读] 留置鼻胃管主要是通过胃管提供食物及药物,还能通过留置的胃管利用负压吸引器进行胃肠减压。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神经内科,福建漳州363000)[关键词] 胃管;拔管困难;润滑留置鼻胃管主要是通过胃管提供食物及药物,还能通过留置的胃管利用负压吸引器进行胃肠减压,积存于胃肠道的气体和内容物被抽出,有利于改善胃肠管壁的血液循环,恢复胃肠肌肉功能,降低胃肠道的膨胀和压力的一种方法。
现将我科出现的1例胃肠减压后鼻胃管拔管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蔡碧莲,女,64岁,因“全身性红斑、水肿1月余,心肺复苏后2小时于2013年11月22日转入。
患者昏迷后给予留置胃管术,插入长度为50cm,每42天更换一次,于2015年12月3更换胃管,出现拔管困难。
1.2处理方法1.2.1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向其说明拔管困难的原因,嘱其配合,指导患者放松技巧,深呼吸、放松,有助于拔管。
1.2.2拔管的处理方法一:变换体位,嘱患者放松,胃管拔至35cm处无法拔出。
方法二:抽2ml石蜡油从留置胃管的单侧鼻腔注入,进行润滑,旋转胃管,再次进行拔管,胃管拔至35cm处仍无法拔出。
方法三:抽100ml石蜡油从胃管内注入,间隔10分钟后,顺利拔出胃管。
2、讨论鼻胃管拔管困难发生率不高,相关报道不多。
造成拔管困难原因可能包括:①体位的变换,导致胃管在胃部反折、打结;②情绪变化,如:害怕、紧张③长期留置胃管或留置时间过长,使食道狭窄、粘连等。
为了减少鼻胃管拔管困难的发生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①安抚患者,避免过度紧张②确保胃管在胃里的通畅,鼻饲前要抽吸是否有胃液,胃肠减压观察其颜色、性质、量;③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定时给予更换胃管。
经鼻超细胃镜下导丝辅助难置胃管放置的体会黄海荣;王沫;贺学强【摘要】目的探讨吞咽困难病人经鼻超细胃镜下放置胃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配合及护理.方法胃管插入困难的患者在经鼻超细胃镜下放置导丝,通过导丝放入胃管,推送将其送至胃内.结果使用经鼻超细胃镜时,患者术中可以与医护人员交流,缓解紧张情绪,能更好的主动配合.经鼻超细胃镜镜身细,对于部分食管狭窄不完全性梗阻的病人,较普通胃镜更容易通过,5例难置胃管者全部放置成功.结论对常规胃管放置困难的患者经鼻超细胃镜下放置简单可行.此方法副作用小,成功率高,操作技术简单安全.【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1(016)006【总页数】2页(P386-387)【关键词】经鼻超细胃镜;胃管;置管方法【作者】黄海荣;王沫;贺学强【作者单位】541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消化内科;541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消化内科;541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留置胃管常用于胃肠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
临床上直接放置胃管的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
但对于不能吞咽、食管狭窄、气管切开术后、昏迷病人等放置较难。
对于此类病人,我们常会选择内镜下留置胃管,其方法有三种:①食管无狭窄者,胃管放置前先将其润滑后从鼻孔插入,约进入15 cm进胃镜,在咽喉部可见胃管,用异物钳夹住胃管头端,轻柔推送胃镜带胃管过食管上口至食管,推送胃镜至胃腔,此时,助手固定胃管,松开异物钳,后退异物钳和胃镜。
②食管有狭窄者,进胃镜,见狭窄近端,如能通过胃镜,则胃镜过狭窄进入胃腔,放置导丝。
③如不能通过胃镜,则直接放置导丝,尽可能深放,退出胃镜留置导丝,引导胃管经鼻将口腔外导丝部分从鼻孔拉出,在导丝引导下通过鼻腔将胃管置入胃腔内[1]。
本文针对气管切开及食道狭窄患者,开展经鼻超细胃镜下导丝辅助插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患者均10例为男性,年龄在56~68岁之间。
小儿Foley’s 导尿管拔除困难的原因及护理目的探讨导致小儿foley’s 导尿管拔除困难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及护理措施,从来达到安全快速拔除导尿管的目的,减轻患儿的痛苦。
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我科共发生6例小儿foley’s导尿管拔除困难的案例,6例的处理方法都是将foley’s导尿管尾部剪断,用硬膜外导管内芯或者细钢丝插入注水孔,可见水缓慢延着内芯渗出,等水渗完后再慢慢的拔出foley’s导尿管。
结果6例拔管困难的患儿均安全的拔除导尿管,无不良反应。
结论对留置foley’s导尿管的患儿,应正确掌握导尿管的护理以及拔管方法,以减少拔管困难的发生率,提高尿路管理的质量。
标签:小儿;foley’s导尿管;拔除困难;护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例均为男性。
年龄4--10岁,平均7岁,患儿由于病情需要给予留置foley’s导尿管。
留置时间最长14天,最短2天,平均8天。
1.2处理方法对于出现导尿管拔管困难的患儿,我们首先确定导尿管的气囊是否还在膀胱内,确定在膀胱内后,将foley’s导尿管尾部剪断,用硬膜外导管内芯或者细钢丝插入注水孔,可见水缓慢延着内芯渗出,等水渗完后再慢慢的拔出foley’s 导尿管。
1.3结果6例患儿均顺利的拔除foley’s导尿管,未见不良反应。
2讨论2.1拔管困难的原因及护理对策2.1.1尿道出血:导尿管的气囊在尿道内,而未到达膀胱,压迫尿道内口而引起。
护理对策:上尿管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往导尿管气囊注水时要询问有无刺痛、胀痛的感觉,如果患儿有刺痛或者胀痛的感觉,一定不要强行注水,可能导尿管气囊没有到达膀胱,还停留在尿道口内,或者正压迫尿道内口,此时应再插入少许,再次询问患儿有无刺痛或者胀痛感,如果没有再注水,再注完水后再将尿管慢慢的向外拨,直至有阻力时停止,这样,气囊刚好漂浮在膀胱的尿道内口,当患儿移动身体时尿管既不容易脱落又不容易上下滑动,可有效减少尿道外口细菌侵入的机会[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