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镜(基本)
- 格式:doc
- 大小:727.91 KB
- 文档页数:12
生活中的透镜物理知识点总结资料
关于生活中的透镜物理知识点总结资料
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
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
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放大镜:
1、放大镜是凸透镜;
2、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知识点:
1.幻灯机和投影仪成像特点: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注意事项:幻灯片要倒着放(上下颠倒,左右颠倒)。
2.照相机成像物点: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思考1:照完集体照照单人照 (相机离人近些,暗箱拉长)
思考2:照片中部分人没有进入镜头 (相机离人远些。
暗箱缩短)
3.放大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像同侧。
4.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5.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
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生活中的透镜教学设计人教版(精品教案)第一章:透镜的基本概念1.1 透镜的定义与分类1.1.1 凸透镜1.1.2 凹透镜1.1.3 等厚透镜与等焦距透镜1.2 透镜的物理性质1.2.1 折射率1.2.2 焦距1.2.3 透镜公式1.3 生活中的透镜实例1.3.1 眼镜1.3.2 相机镜头1.3.3 放大镜第二章:透镜的光学性质2.1 凸透镜的光学性质2.1.1 会聚光线2.1.2 成像原理2.1.3 放大倍数2.2 凹透镜的光学性质2.2.1 发散光线2.2.2 成像原理2.2.3 缩小倍数2.3 透镜的应用实例2.3.1 远视眼镜2.3.2 近视眼镜2.3.3 双焦点眼镜第三章:透镜组合与成像3.1 透镜组合的基本原理3.1.1 组合方式3.1.2 成像规律3.1.3 放大倍数计算3.2 常见透镜组合实例3.2.1 望远镜3.2.2 显微镜3.2.3 投影仪3.3 透镜组合的应用与创新3.3.1 相机镜头组合3.3.2 变焦镜头设计3.3.3 激光透镜组合第四章:生活中的透镜应用4.1 光学仪器中的透镜应用4.1.1 照相机4.1.2 摄像机4.1.3 望远镜4.2 日常生活中的透镜应用4.2.1 眼镜4.2.2 放大镜4.2.3 幻灯机4.3 创新透镜应用案例4.3.1 虚拟现实眼镜4.3.2 太阳能聚光器4.3.3 光纤通信透镜第五章:透镜的维护与保养5.1 透镜的清洁方法5.1.1 清洁工具与材料5.1.2 清洁步骤与注意事项5.2 透镜的防霉与防雾5.2.1 防霉方法5.2.2 防雾方法5.3 透镜的储存与保养5.3.1 储存方法5.3.2 保养技巧5.4 透镜故障与修复5.4.1 常见故障分析5.4.2 修复方法与技巧第六章:透镜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6.1 生物显微镜中的透镜应用6.1.1 显微镜的构成与原理6.1.2 物镜与目镜的设计6.1.3 显微镜的调节与使用6.2 医疗设备中的透镜应用6.2.1 内窥镜6.2.2 激光治疗仪6.2.3 超声波诊断仪6.3 透镜在生物研究中的应用案例6.3.1 荧光显微镜6.3.2 电子显微镜6.3.3 相差显微镜第七章:透镜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7.1 光纤通信中的透镜应用7.1.1 光纤通信原理7.1.2 光纤透镜的设计与制造7.1.3 光纤通信设备中的透镜应用7.2 激光技术中的透镜应用7.2.1 激光器原理7.2.2 激光透镜的设计7.2.3 激光应用设备中的透镜案例7.3.1 光电探测器原理7.3.2 透镜在光电探测器中的作用7.3.3 光电探测器应用案例第八章:透镜在艺术与娱乐中的应用8.1 电影与摄影中的透镜应用8.1.1 摄影机镜头设计8.1.2 电影镜头语言8.1.3 特殊效果镜头设计8.2 舞台灯光中的透镜应用8.2.1 舞台灯光设备8.2.2 透镜在舞台灯光中的作用8.2.3 舞台灯光设计案例8.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中的透镜应用8.3.1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8.3.2 透镜在VR/AR设备中的作用8.3.3 VR/AR设备案例分析第九章: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9.1 环境监测中的透镜应用9.1.1 红外线望远镜9.1.2 紫外线检测仪9.1.3 空气质量监测仪9.2.1 卫星导航系统9.2.2 车载摄像头9.2.3 交通监控系统9.3 透镜在农业领域的应用9.3.1 农业监测与控制系统9.3.2 植物生长灯9.3.3 农业无人机中的透镜应用第十章:生活中的透镜创新与未来发展10.1 透镜材料与工艺的创新10.1.1 新型透镜材料10.1.2 透镜制造工艺的发展10.1.3 透镜设计的创新趋势10.2 智能透镜与物联网技术的结合10.2.1 智能透镜的应用前景10.2.2 物联网技术在透镜应用中的发展10.2.3 智能透镜在未来生活中的角色10.3 透镜在太空探索与天文学中的应用10.3.1 太空望远镜的设计10.3.2 透镜在天文学研究中的应用10.3.3 人类对宇宙探索的透镜未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透镜的分类、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解析:透镜的分类、物理性质和光学性质是理解透镜基本特性的关键。
透镜生活中的透镜一、透镜1、透镜的有关概念及特征透镜是由玻璃制成的,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按其厚薄的形状可分为两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如图甲所示;边缘厚中间薄的透镜叫凹透镜,如图乙所示。
凸透镜可以用光学符号“”来表示,凸透镜可以用光学符号“”来表示。
A、主光轴和光心主光轴:通过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每个透镜都有一条主光轴。
主光轴简称主轴。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字母“0”表示,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B、焦点和焦距1)凸透镜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凸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用字母F表示)且对称.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字母f表示)凸透镜两侧焦距相等。
2)凹透镜凹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于主轴上的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
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提出问题: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呢?猜想: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实验器材:凸透镜、老花镜、凹透镜、白纸板、直尺。
实验步骤:1、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将白纸板与凸透镜平行放置在另一侧;2、前后移动凸透镜,观察白纸板上的光斑形状的变化;3、移动凸透镜直至光斑的最小、最亮,测量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并记录;4、换老花镜和凸透镜重复以上两步骤。
现象记录:光通过凸透镜在纸板上形成的光斑是一个小的、亮(刺眼)的圆形光斑。
该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_________cm(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光通过凹透镜在纸板上形成的光斑形状是一个大的、较暗的圆形光斑。
实验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说明:①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由于光线通过它的两侧表面发生两次折射造成的;②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光线通过后偏折得厉害);③凸透镜表面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生活中的透镜(基础)
一、目标与策略
明确学习目标及主要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
学习目标:
●知道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知道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及构造;
●理解放大镜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理解实像和虚像的特征,能区分实像和虚像;
●掌握照相机和投影仪在使用中的调节。
学习策略: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过程,了解它们的成像原理。
●尝试应用已有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二、学习与应用
●
●
1、透镜的类型及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作用。
2、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表示
3、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科学地预习才能使我们上课听讲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我们要在预习的基础上,认真听讲,做到眼睛看、耳朵听、
知识回顾——复习
学习新知识之前,看看你的知识贮备过关了吗?
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4、焦距:的距离叫焦距,用“”表示。
5、三条特殊光线
要点一、照相机
1、【高清课堂《透镜、生活中的透镜》】照相机原理: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
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
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
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
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2、构造:镜头()、胶片、调焦环、光圈环、快门等几部分组成。
要点梳理——预习和课堂学习
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尝试把下列知识要点内容补充完整,带着自己预习的疑惑认真听课学习.课堂笔记或者其它补充填在右栏.预习和课堂学习更多知识点解析请学习网校资源ID:#15366#393544
3、成像特点:
(1)照相机成的实像;
(2)像距物距;
(3)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要点诠释:
1、物体离照相机镜头的距离(物距)大于底片离照相机的距离(像距)。
2、物体离照相机镜头越,物体在胶卷上所成的像越,像的位置(底片或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越。
要点二、幻灯机和投影仪
1、成像原理及示意图:镜头相当于,成。
2、构造:镜、光源、螺纹透镜、镜、镜。
要点诠释:
1、幻灯机和投影仪的调节:
(1)透明胶片到镜头的距离(物距)小于镜头到屏幕的距离(像距);
(2)透明胶片离镜头越时,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像到镜头的距离越。
所以要想让屏幕上的像大一些,向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的距离,增大投影仪到的距离。
(3)幻灯机(投影仪)成的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如下图:
2、幻灯机和投影仪的构造及作用:
要点三、放大镜
1、成像原理:放大镜()成像。
2、成像规律:
(1)像与物体位于凸透镜的;
(2)放大镜离被观察的物体越,所成的像越;放大镜离物体越,所成的像越;
(3)如果放大镜与物体的距离大到一定程度,所成的放大的虚像便消失了。
要点四、实像和虚像
1、实像: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形成的,如果把感光胶片放在适度的位置,能记录下所成的像。
这种像叫做像。
2、虚像:没有光线会聚,只是人眼逆着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虚像处发出。
3、物距:之间的距离叫物距。
4、像距:之间的距离叫像距。
要点诠释:
1、实像是会聚而成的,可以用承接。
2、没有实际光线会聚,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
人眼逆着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觉好像是光从虚像出发出的。
3、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典型例题——自主学习
认真分析、解答下列例题,尝试总结提升各类型题目的规律和技巧,然后完成举一反三.课堂笔记或者其它补充填在右栏.更多精彩内容请学习网校资源ID:#15371#393544
类型一、照相机
例1.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
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
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
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
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总结升华】
举一反三:
【变式】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镜,它形成的是、、像。
照相时,若想使照片上的人大一些,照相机应该离被照的人些。
同时
调节镜头,将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调些。
类型二、投影仪
例2. 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结构图,在水平放置的凸
透镜的正上方有一与水平面成45°角的平面镜,右边竖直放一屏幕,物体发出的光
线经过凸透镜和平面镜后,可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
一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
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总结升华】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C.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虚像
D.若使屏幕上的像变大,应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类型三、实像和虚像
例3.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关于“实像”和“虚像”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既有等大实像,也有等大虚像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思路点拨】(1)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2)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3)凸透镜成像特点:①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②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③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④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总结升华】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B.在电影院看到银幕上的画面
C.通过放大镜看报纸上的字
D.在水中通过潜望镜看到水面上的景物
类型四、综合应用
例4. 【高清课堂《透镜、生活中的透镜》例2】现有5种光学元件:平面镜、凹
面镜、凸面镜、凹透镜、凸透镜,把下列器材所使用的上述光学元件填入相应的空
格内。
潜望镜:手电筒:
幻灯机:放大镜:
照相机:汽车后视镜:
【总结升华】
举一反三:
【变式】现有如下光学元件:(a)平面镜,(b)凸面镜,(c)凹面镜,(d)凸透
镜,(e)凹透镜。
在下列光学仪器或用具中用到了哪种器件?请把相应的字母填
入空格。
自制潜望镜用太阳灶用老花镜用汽车观后镜用
近视镜用耳科大夫的额镜用
三、测评与总结
要想学习成绩好,总结测评少不了!课后复习是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学习效果,弥补知识缺漏,提高学习能力.
成果测评
现在来检测一下学习的成果吧!请到网校测评系统和模拟考试系统进行相关知识点的
测试.ID: #15384#393544
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基础)
测评系统分数:模拟考试系统分数:
如果你的分数在85分以下,请进入网校资源ID:#15384#393544 进行巩固练习,如果你的分数在85分以上,请进入网校资源ID:#15403#393557进行能力提升.
自我反馈
学完本节知识,你有哪些新收获?总结本节的有关习题,将其中的好题及错题分类整
理.如有问题,请到北京四中网校的“名师答疑”或“互帮互学”交流.
我的收获
习题整理
题目或题目出处所属类型或知识点分析及注意问题
好题
注:本表格为建议样式,请同学们单独建立错题本,或者使用四中网校错题本进行记录.
○网○校○重○要○资○源
知识导学:生活中的透镜(基础)(#393544)
高清课堂:透镜生活中的透镜(#388909)
对本知识的学案导学的使用率:
□好(基本按照学案导学的资源、例题进行复习、预习和进行课堂笔记等,使用率达到80%以上)
□中(使用本学案导学提供的资源、例题和笔记,使用率在50%-80%左右)
□弱(仅作一般参考,使用率在50%以下)
学生:_______________ 家长: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
请联系北京四中网校当地分校以获得更多知识点学案导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