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早恋与过早性行为共37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32 MB
- 文档页数:37
未成年人过早发性行为的不良影响及防范对策当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论从传媒还是周围环境来说,我们接触性的机会都比以前方便得多,对于性的态度也都较以前开放得多了,当然,未成年人接触到性的机会也说大大增加了,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性教育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的性教育问题却相对滞后,这也直接导致了当今社会的女青年怀孕率大大增高。
一.基本现状作为琼中县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一名医生,笔者统计了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来我服务中心受理女性早孕(怀孕12周以内)检查的数据,共有691例,其中不满16周岁怀孕的有3例,18周岁前怀孕的有45例,未成年女性的怀孕率为6.5%,20周岁前怀孕的有201例,法定结婚年龄前的怀孕率达到29.1%,与之相对应,此期间在我服务站接受流产手术的有406例,占怀孕总人数的58.5%,其中不满16周岁的3例怀孕均选择了流产,流产100%,18周岁前选择流产的38例,流产率为84.3%,20周岁前选择流产的158例,流产率为78.6%。
上述数据充分说明,我县未成年人过早发生性行为及过早怀孕的问题已经比较突出,并已逐渐上升为一个社会问题。
而这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要这里需要加以指出的是这些数据只是来源于县计划生育中心一家,而在本县辖区内,有资格受类似检查并能够实施流产手术的还有其他几家医疗机构,如果把我们的这些数据按照医疗机构的比例进行计算的话,将会得到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
二.过早性行为的不良影响作为一名医生,笔者很清楚地知道未成年人过早及发性行为,过于年轻怀孕及流产对身体发育,心理健康及今后的生活学习所产生不影响。
女性过早发生性行为可能会造成生殖管道损伤及感染。
由于青春期少女生殖管道发育尚不成熟,女性自身防范机能较差,外阴及阴道都很娇嫩,阴道表面组织薄弱,如在性交时不能注意性安全而一味追求性刺激,将会造成女性处女膜的严重撕裂及阴道裂伤而发生大出血现象,同时还会不同程度地将一些病原微生物带入阴道,很容易造成尿道、外阴部及阴道的感染。
二、中学生性心理导致的各种行为的分析青春期又称青少年时期,是指由儿童生长发育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年龄大约为10──20岁左右。
青春期一般分为前后两期:前期10──14、15岁,这正是初中时期,也是青少年性的勃发时期;后期14、15──20岁,这正是高中阶段,也是青少年的性逐步趋向成熟时期。
青春期是以性成熟为主的一系列形态、生化、内分泌、心理及生理上的突变阶段。
这一阶段男女双方身高、体重、身体形态等方面出现了变化,如男性出现了喉头突起、音调低沉、肌肉发达,长出胡须等;女性出现乳房隆起、声音高尖、骨盆变宽、脂肪增多等“第二性征”。
同时男女双方在智力上如语言、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能力、认知结构和思维过程等心理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正是这样,青少年学生面对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突然变化,往往感到措手不及,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较大,外向与内隐共存。
青少年与父母在感情上、行为上、观点上日益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
对教师的态度上增加了选择、保留和批评、怀疑的成分。
在与同伴交往的数量和质量上发生了变化,交往的内涵加深了,异性交往成为一个突出的话题。
歌德曾经说过:“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处在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由于性生理的发展促使他们对异性产生了兴趣,并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异性的吸引。
正如(表一)所提供的数据显示,进入青春期后,女同学往往会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身材、体态、容貌等方面,经常会为自己脸上的青春豆、体形的胖瘦感到苦恼,希望通过刻意打扮来吸引更多的异性。
男同学为了能得到女同学的青睐,处处对女同学体贴入微,还会时不时地在女同学面前显露一下自己的专长。
由于渴望了解、接触异性,如(表二)所示男女同学之间会通过相互追逐、打闹和言谈议论等去满足日趋渴望的好奇心理。
所以,曾有一位女同学在给中学生心声热线电话中诉说:“我一下课总想找男生玩,男生用手模我的脸,我就觉得有一股热流通向全身,舒服极了。
我很想这样玩,但又害怕被别人取笑,该怎么办?”从另一方面看,有异性朋友可以互相帮助,这是初中、高中大部分学生的见解。
青少年“早恋”的产生原因及青春期性教育问题“早恋”,即过早的恋爱,是一种不适时的失控行为,是文明社会和社会道德所不允许的,也是社会、学校、家庭不能接受的。
目前,青少年学生对性的关心和“早恋”现象较上世纪中后期普遍。
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历来倍受社会各界关注。
因此,探究青少年“早恋”产生原因,怎样预防、制止“早恋”及青春期性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青少年学生“早恋”的产生原因(一)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冲突大家知道,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是密切联系的,而心理发展又必须以生理发展的水平为基础。
青春期是一个生理、心理迅速发育的时期。
但已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发育基本成熟,而心理发展尚处于由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前者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都明显地超过了后者,出现了不平衡,并产生了冲突。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学生若得不到充分的切实的帮助和引导,或受到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很可能导致学业荒废、热衷于“早恋”现象的发展。
(二)性生理与性道德的矛盾作为社会现象,人的性心理和行为,必然受到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状况、历史文化传统的制约。
青少年学生能否顺利地承受性发育带来的内部动因(生理和心理的)的冲击,向适应社会要求的方面健康发展,常取决于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念能在多大程度上制约生理的本能因素,他们自我控制的道德意志有多大的抗力。
在我国优越的社会制度和正常家庭、学校教育条件下,多数青少年学生的自然发展是顺利和健康的。
但毋庸讳言,少数青少年学生道德判断水平较低,道德情感比较混乱。
他们受到过分关照,其较高的生活需求容易得到满足,道德意志较少得到锻炼。
因此,随着性成熟期的提前,青春期所特有的巨大冲击力与年龄较小的青少年相对薄弱的伦理道德观念和道德意志之间的矛盾,就显得愈来愈突出,由此造成青少年学生“早恋”的发生,甚至出现越轨行为。
(三)外部刺激的影响青少年学生性欲念的强度是随着外界刺激的增加和性体验的积累而递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