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管面积计算器
- 格式:xls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制冷剂系统翅片式换热器设计及计算制冷剂系统的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关联式计算而得,这是因为在这类换热器中存在气液两相共存的换热过程,所以比较复杂,现在多用实验关联式进行计算。
之前的传热研究多对于之前常用的制冷剂,如R12,R22,R717,R134a等,而对于R404A和R410A的,现在还比较少。
按照传热过程,换热器传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KoFΔtm (W)Q—单位传热量,WKo—传热系数,W/(m2.C)F—传热面积,m2Δtm—对数平均温差,CΔtmax—冷热流体间温差最大值,对于蒸发器,是入口空气温度—蒸发温度,对于冷凝器,是冷凝温度—入口空气温度。
Δtmin—冷热流体间温差最小值,对于蒸发器,是出口空气温度—蒸发温度,对于冷凝器,是冷凝温度—出口空气温度。
传热系数K值的计算公式为:K=1/(1/α1+δ/λ+1/α2)但换热器中用的都是圆管,而且现在都会带有肋片(无论是翅片式还是壳管式),换热器表面会有污垢,引入污垢系数,对于蒸发器还有析湿系数,在设计计算时,一般以换热器外表面为基准计算传热,所以对于翅片式蒸发器表述为:Kof--以外表面为计算基准的传热系数,W/(m2.C)αi—管内侧换热系数,W/(m2.C)γi—管内侧污垢系数,m2.C/kWδ,δu—管壁厚度,霜层或水膜厚度,mλ,λu—铜管,霜或水导热率,W/m.Cξ,ξτ—析湿系数,考虑霜或水膜使空气阻力增加系数,0.8-0.9(空调用亲水铝泊时可取1)αof—管外侧换热系数,W/(m2.C)Fof—外表面积,m2Fi—内表面积,m2Fr—铜管外表面积,m2Ff—肋片表面积,m2ηf—肋片效率,公式分析:从收集的数据(见后表)及计算的结果来看,空调工况的光滑铜管内侧换热系数在2000-4000 W/(m2.C)(R22取前段,R134a取后段,实验结果表明,R134a的换热性能比R22高)之间。
因为现在蒸发器多使用内螺纹管,因此还需乘以一个增强因子1.6-1.9。
翅片式蒸发器的设计计算已知条件进口空气干球温度27℃进口空气湿球温度19.5℃R22蒸发温度5℃出口空气干球温度17.5℃出口空气湿球温度14.6℃大气压力101.32Pa 制冷量11600W (1)结构参数直径10mm 紫铜管,正三角形叉排厚度0.7mm翅片厚0.2mm铝平直套片翅片热导率237W/(m*K) 翅片间距 2.2mm垂直流动方向管间距25mm管排数4迎面风速 2.5m/s(2)几何参数管外径10.4mm内径8.6mm沿气流流动方向管间距21.65063509mm沿气流方向套片长度86.60254038mm每米管长翅片外表面面积0.414833829m^2/m每米管长翅片间管子表面面积0.029702331m^2/m每米管长总外表面面积0.44453616m^2/m每米光管长外表面面积0.032672564m^2/m每米管长内表面面积0.027017697m^2/m每米管长平均直径处表面面积0.02984513m^2/m(3)空气侧干表面传热系数空气平均温度22.25℃查此温度下空气物性空气密度 1.1966kg/m^3比定压热容1005J/(kg*K)普朗特数0.7026运动粘度0.00001588m^2/s最窄界面处空气流速4.70890411m/s空气雷诺数3083.917049传热因子0.008516558空气侧干表面传热系数61.02300331W/(m^2*K)(4)空气在蒸发器内的状态变化过程进口空气焓值55.6kJ/kg查焓湿图出口空气焓值40.7kJ/kg 进口空气湿度11.1g/kg出口空气湿度9.2g/kg露点焓值29.5kJ/kg露点温度9℃露点湿度7.13g/kg空气平均比焓47.11184481kJ/kg平均温度21.4℃平均湿度10g/kg析湿系数 1.569370968(5)循环空气量循环空气量2802.684564kg/h空气比体积0.866080411m^3/kg空气体积流量2427.350198m^3/h(6)空气侧当量表面传热系数A25mmB25mmρ' 2.574338543肋片折合高度0.010895963m肋片参数63.56754266m^-1凝露工况下翅片效率0.865785468当量表面传热83.77312878W/(m^2*K)系数(7)管内R22蒸发时表面传热系数饱和液体比定1.198kJ/(kg*K)压热容饱和蒸气比定0.658kJ/(kg*K)压热容饱和液体密度1267.4kg/m^3 饱和蒸气密度25.53kg/m^3 汽化潜热201.16kJ/kg饱和压力583.78kPa表面张力0.0112N/m液体动力粘度0.000256Pa.s 蒸气动力粘度0.00000842Pa.s 液体热导率0.093W/(m*K)蒸气热导率0.0109W/(m*K) 液体普朗特数 3.29蒸气普朗特数0.735进口干度0.16出口干度1热流密度11.8kW/m^2质量流速100kg/(m^2*s)R22总质量流247.138028kg/h量总流通截面积0.000686495m^2每根管子有效5.8088E-05m^2流通截面面积蒸发器分路数11.81817162分路数取整11每一分路R2222.46709346kg/h在管内实际流量每一分路R22107.4379238kg/(m^2*s)在管内实际流速B00.000545988C00.109629036Frl0.085263525雷诺数1515.881956hl140.3211061C1 1.136C2-0.9C3667.2C40.7C50.3Ffl 2.2管内R22蒸发时表面传热系数2533.880021W/(m^2*K)(8)传热温差的初步计算传热温差16.80482565℃不计R22阻力(9)传热系数翅片侧污垢热阻,管壁导热热阻,翅片与管壁接触热阻0.0048m^2*K/W传热系数43.04702256W/(m^2*K)(10)核算假设的热流密度值管外热流密度723.397709W/m^2管内热流密度11902.43719W/m^2偏差0.87%偏差足够小,假设有效(11)蒸发器结构尺寸所需内表面传热面积0.983050847m^2所需外表面传热面积16.03543923m^2所需传热管总长36.07229441m迎风面积0.269705578m^2蒸发器宽980mm蒸发器高275mm实际迎风面积0.2695m^2垂直于气流方向每排管数11换热管实际总长43.12m传热管实际内表面传热面积1.165003087m^2换热面积裕度18.51%传热管长度裕度19.54%接近20%的裕度(12)R22的流动阻力及其对传热温差的影响R22流动阻力9.765407654kPa R22饱和压力583.78kPa 流动损失 1.67%流动损失引起蒸发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第七章翅片管式换热器翅片管式换热器在动力、化工、石化、空调工程、制冷工程中应用广泛。
如空调工程中使用的表面式空气冷却器、空气加热器、风机盘管、制冷工程中使用的冷风机蒸发器等属于典型的翅片管式换热器。
1.翅片2.蒸发管3.毛细管直接蒸发式空气冷却器理:液态制冷剂经过等长的毛细管均匀送入各路翅片管,吸收外掠翅片管的空气的热量后变为蒸汽,然后回到压缩机。
外掠翅片管的空气再经过适当处理后即可送入空调房间,使空调房间维持一定的温湿度,达到空调的目的。
蒸发器一、基本构造翅片管式换热器由单根或多根翅片管组成。
翅片管由基管(圆管、扁平管、椭圆管)与翅片构成。
翅片可分别加在每根管子上,也可以同时与数根管子相连。
管内、外流体一般布置成叉流流动方式。
扁平管+翅片的形式1.翅片管的分类按结构分类纵向和横向(径向)翅片两大类。
螺旋翅片管典型的翅片管结构形式螺旋翅片管按制造工艺分类翅片管分为整体翅片管、焊接翅片管、高频焊翅片管和机械连接翅片管。
整体翅片由铸造、机械加工或轧制而成,翅片与管子一体,如低压锅炉的省煤器就采用整体铸造的翅片管。
无接触热阻、强度高、耐热震和机械振动,传热、机械及热膨胀性能均较好,但制造成本高,适用于低翅片管(翅化比小于5)。
焊接翅片用钎焊或惰性气体保护焊等工艺制造。
不同材料的翅片与管焊接在一起,翅片管制造简易、具有较好的传热和机械性能,在工业上广为应用。
焊缝中的残渣不利于传热,必须保证焊接质量。
高频焊翅片利用高频发生器产生的高频电感应,使管子表面与翅片接触处产生高温而部分熔化,再通过加压使翅片与管子连成一体。
连接过程中无焊剂、无焊料、制造简单、性能优良,工业应用中最多的一种工艺。
机械连接翅片管有绕片式、镶片式、套片式或串片式等。
绕片式套片式或串片式轧片式二次翻边片按材料分类有碳钢、不锈钢、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蒙太尔合金等,有时还可以采用双金属翅片替代贵金属材料。
2.翅片管的基本要求良好的传热性能、耐温性能、耐热冲击能力及耐腐蚀能力,易于清理污垢,压降较低等。
收藏!翅片式蒸发器如何最简单的进行计算和仿真??前言:翅片式换热器是制冷系统中最最常用的换热器之一,换热方式是强制式风冷换热器,尤其是家用空调中的蒸发器和冷凝器采用的都是翅片式换热器,而换热器其实又是制冷系统设计中最难的一部分,因为压缩机的匹配和节流阀的匹配可以采用选型软件来完成;而两器的设计需要一定的经验以及一定的计算,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就利用最简单的方法Excel来进行翅片式蒸发器的设计选型;在制冷系统的设计中,换热的设计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一大堆的计算公式让很多同行望而却步,最郁闷的就是按照这些公式来计算后,发现根本就是不对的或者肯定是跟实际有偏差的;所以很多同行最后都放弃了;也有不少计算软件,但是计算结果准确的肯定是收费的,免费的软件计算出来的还不如自己拿笔来计算,今天我们就简单给各位同行分项下笔者在实际设计中的方法。
笔者的设计一般按照40的传热系数来计算,因为一般的翅片是换热器在额定工况下基本上是这个数据,你按照教科书的算法,算到最后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值了。
我们做如下关于翅片换热器的结构参数计算表格:我们假如有以下系统的蒸发器需要我们设计:环境工况为7/6℃时候,出风温度4℃/90%,设计一个制冷系统;要求:制冷剂为R22,冷凝温度50℃,过冷度5℃,蒸发温度-1℃,过热度7.9℃,制冷量约为11.5KW;我们选择压缩机为比泽尔4FES-5,,根据压缩机选型软件和系统设计需求,如下参数:我们来看看Excel的计算结果:这里有几个小细节我们讲解下,因为有了压缩机的实际运行功率,我们很容易计算出压缩机的等熵效率,本系统为66.91%,计算出来的排气温度为102.6℃,与压缩机选型软件计算出来的102.1℃偏差也不大。
空气侧的进风温度是7℃/6℃;出风为4℃/90%;蒸发器的换热量=压缩机的制冷量=11790W;有计算公式:Q=K*A*Tm;我们可以假定换热系数为40,我们能得到以下的计算表格:计算出来的换热面积为47.1867m2;通过调整管长、单排管数和排数,我们得到了上述的计算结果,分别为:管长度=1400mm;单排管数量=32排;排数=2;下面我们来利用NIST另外一个非常牛逼的神器:EVAP-COND;来做蒸发器的仿真计算;方法如下:选择制冷剂:R22;蒸发器结构参数的设定:制冷剂参数和空气侧参数的设定:简单的流路设计:风量参数的设计:点击仿真开始,得到如下的结果:得到的流量偏小,我们可以适当缩短单根换热管的长度来减少蒸发器的压力,来提高制冷剂的流量;换热管有1400调整到1100,得到如下的结果:我们查看仿真结果的很多数据:包括制冷剂的进出口温度和压力等数值,这个软件非常方便。
蒸发器设计计算已知条件:工质为R22(1)蒸发器结构参数选择管排方式采用正三角排列,垂直于气流方向管间(2)计算几何参数翅片为平直套片,考虑套片后的管外径为沿气流方向的管间距为沿气流方向套片的长度为每米管长翅片表面积:每米管长翅片间管子表面积:每米管长总外表面积:每米管长管内面积:每米管长的外表面积:肋化系数:每米管长平均直径的表面积:(3)计算空气侧的干表面传热系数①空气的物性空气的平均温度为②最窄截面处空气流速③干表面传热系数干表面传热系数用小型制冷装置设计指导式(4-8)计算(4)确定空气在蒸发器内的变化过程根据给定的进出口温度由湿空气的焓湿图可得在空气的焓湿图上连接空气的进出口状态点1和点2,并延长与饱和气线w,在蒸发器中空气的平均比焓值析湿系数(5)循环空气量的计算进口状态下干空气的比体积循环空气的体积流量(6)空气侧当量表面传热系数的计算对于正三角形排列的平直套片管束,计指导式(4-13)计算,叉排时翅片可视为六角形,且此时翅片肋折合高度为凝露工况下翅片效率为当量表面传热系数(7)管内R22蒸发时的表面传热系数R22R22在管内蒸发的表面传热系数由小型制冷装置设计与指导式(4-5)计算。
计算查的R22R22的总质量流量为R22在管内的质量流速每根管子的有效流通截面积蒸发器的分路数结合分液器的实际产品现状,取分路数为Z=2每一分路中R22的质量流量为每一分路中R22在管内的实际质量流速为于是(8)传热温差的初步计算(9)传热系数的计算(10计算表明,(11)蒸发器结构尺寸的确定蒸发器所需的表面传热面积蒸发器所需传热管总长实际迎风面积为取蒸发器的宽的每排管子数为深度方向为4排,共布置48根传热管,故传热管的实际总长为传热管的实际内表面传热面积为下面计算蒸发器的实际外表面积48U型管出部分换热可以忽略不计。
1为141片翅片的总外表面积套片管的总外表面积根据“计算单元”计算的总外表面积只有二者有一定差距,但是在误差范围之内。
冷库配铝排简易计算方法1、50m3以下,高3米以下的:底面积的2-2.5倍。
2、50m3-100m3底面积的2倍。
3、100-300m3:底面积的1.8倍。
4、300-500m3:按每立方0.5m3计算。
5、500-1000m3:按每立方0.45m3计算。
6、1500-2000m3:按每立方0.4m3计算。
7、2000m3以上:按0.18-0.26m3/m3注:根据冷库用途、温度、热负荷大小,计算后调整。
铝排常用翅型:¢25×130二翅片每米0.29平方(带内齿)¢25×150二翅片每米0.33平方¢32×150二翅片每米0.34平方¢32三翅每米0.495平方搁架管:¢32 每米0.68平方¢25 每米0.65平方冷库所用的铝排管米和平米换算在制冷系统中,铝排蒸发器比钢管和冷风机要更加节能,并且使用寿命更长,因而受到更多人的青睐,那么,一个冷库所需要用的铝排的面积如何计算呢,如下:冷库铝排管1、铝排的面积,要按照翅型来计算,不同规格翅型的面积是不一样的,具体如下所示:铝排常用翅型:Φ25*130二翅片每米0.29平方(带内齿)Φ25*150二翅片每米0.33平方Φ32*150二翅片每米0.34平方Φ32三翅每米0.495平方2、翼片管与空气的换热能力K值约为8-10w/m2、℃也可采用简便方法计算,当冷藏库库温设定在-18℃时,可按半封闭压缩机的排气量乘以系数2得数即为应配铝排的蒸发面积平方米数,如5匹中低温压缩机排气量为18m3/h×2= 36m2 此种配比时,蒸发温度与库内温度差约为10℃,节能效果相当理想。
蒸发面积配小时温度差会增大,压缩机的制冷量会减小,耗电量增加。
假设冷库耗冷量5kw,对于R22重力供液、自然对流、盘管式蒸发器,库温在-18℃左右时,其传热系数K=8.5w/m2℃,传热温差△T=10℃,所以需传热面积F=Q/K△T=5000/8.5×10=59m2又翅片管单位长度的传热面积=0.35m2实际我们选用翅片管168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