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醌类化合物4
- 格式:pdf
- 大小:231.27 KB
- 文档页数:37
第七节含醌类化合物的中药研
究实例
丹参、紫草、大黄
一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唇形科(Labiatae)
鼠尾草属(Salvia)
包括700-1050余种植物
分布:全球温带地带,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地区和西亚。
我国约有83种,25个变种,9个变型
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
部位:干燥的根及根茎
199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药理功效:
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积聚、胸腹刺痛、热脾疼痛、肿瘤、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等
丹参的药理作用
1.抑菌消炎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抑菌效果比小檗碱还要好。
丹参酮的结构与抑菌活性关系研究表明:(1)丹参酮的醌式结构是抑菌的必须基团,邻醌的抑菌活性高于对醌的抑菌活性
丹参的药理作用
(2)A环的羟基化或环内脱氢,或在母核上引入极性基团均导致抑菌活性下降
(3)丹参呋喃环的α-H的不同取代也明显影响其抑菌活性
丹参的药理作用
z丹参酮对人型结合杆菌、铁锈色毛发癣菌有抑制作用。
z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但是机理尚不清楚。
丹参的药理作用
2.清除自由基与抗氧化作用
3.抗肿瘤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诱导分化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三种途径发挥作用
丹参的药理作用
4.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增加离体灌流心脏的冠脉流量,对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也有保护作用。
抑制中性白细胞的溶酶体酶释放、吞噬及黏附,从而对更塞起到保护作用。
还能起到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的作用。
丹参的药理作用
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实验表明丹参对小兔有明显的镇静效果,说明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对大脑皮层的抑制通过抑制环腺甘酸磷酸二酯酶的活力,增加环腺甘酸水平而实现的。
丹参的药理作用
6.对肝、肺、胃、肾的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尿素氮、肌肝-甲基胍、胍基丁二酸的血清浓度,能促进肾功能恢复。
丹参的药理作用
7.丹参的其它药理活性:抗结核、抑制弹性蛋白酶等作用。
故此丹参酮在抗炎、抑菌及对心血管、肝胃肾等方面疾病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丹参的化学成分
主要分为两大类:
脂溶性成分、水溶性成分
脂溶性成分
主要是菲醌衍生物:大多具有三元或四元碳环的邻醌或对醌结构。
丹参酮Ι---菲醌并呋喃环
丹参酮ΙI
A 和ΙI
B
---萘醌并呋喃环
隐丹参酮---萘醌并二氢呋喃环
脂溶性成分
羟基丹参酮、丹参酸甲酯、次甲丹参酮、二氢丹参酮、丹参新醌甲、乙、丙等。
到目前为止共有35个丹参酮类化合物
丹参酮理化性质
丹参酮II
A 红色片状结晶
丹参酮II
B 紫色针状结晶
隐丹参醌橙色针状结晶丹参新醌甲橙黄色粉末丹参新醌乙红色针状结晶丹参新醌丙红色针状结晶
丹参酮理化性质
丹参醌类化合物不溶于水,
溶于有机溶剂
此类化合物多数呈中性,但丹参新醌甲,乙,丙因醌环上有羟基,显示较强的酸性,可溶于NaOH水溶液.
丹参水溶性成分
主要为:丹参素
[D-(+)-β-(3,4-dihydroxyphenyl)] -lactic-acid、
原儿茶醛、和原儿茶酸等
二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紫草科草本植物
药用部位:根
治疗:麻疹,外阴部湿疹,阴道炎,子宫颈炎,婴儿皮炎等。
主要成分:紫草素,乙酰紫草素等
色素
三大黄
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唐古特大黄(R. tanguticum)药用大黄(R. officinale)
药用部位:干燥根和根茎
功效: 大黄味苦、性寒、具有化积、致泻、泻火凉血、活血化瘀、利胆退黄等。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具有
泻下作用-----番泻苷类,游离蒽醌类泻
下作用弱
抗菌作用----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抗肿瘤、利胆保肝、利尿、止血作用。
三大黄
1. 大黄的化学成分
已阐明结构的至少136种,主要为蒽醌类化合物(2~5%)
游离蒽醌类化合物(1/10~1/5):
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和大黄酸等.
主要以苷式存在:
大黄酚葡萄糖链苷,大黄素葡萄糖苷,
大黄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一些双葡萄糖链苷及少量的番泻苷A,B,C,D.
大黄除上述成分外还含有鞣质,脂肪酸,及少量的土大黄苷和土大黄苷元
土大黄苷及其苷元结构上为二苯乙烯的衍生物,属于苷,认为大黄中土大黄苷含量越高质量越差.
2.大黄的理化性质
大黄酚:
长方形或单斜结晶,能升华.
几乎不溶于水,难溶于石油醚,略溶于冷乙醇,溶于苯,氯仿,乙醚,冰醋酸和丙酮中.
易溶于碳酸钠水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水溶液,乙醇甲醇丙酮,乙醚中溶解度0.14%,氯仿中溶解度0.078%.
大黄素甲醚:
金黄色针晶
几乎不溶于水,碳酸钠水溶液
微溶于乙酸乙酯,甲醇,乙醚
溶于苯,吡啶,氯仿,氢氧化钠水溶液.
芦荟大黄素:
橙色针状结晶
略溶于乙醇,苯,氯仿,乙醚,石油醚 溶于碱水溶液和吡啶
易溶于热乙醇,丙酮,甲醇,稀氢氧化钠水溶液.
习题
z熟悉紫草,丹参和大黄的成分(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及分离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