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信息窗一美丽的街景
- 格式:pptx
- 大小:5.10 MB
- 文档页数:21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美丽的街景》精品教案——两位数乘两位数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进行口算;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乘除混合的两步计算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产生不断改进算法的欲望,并在尝试、探索中有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解读与学与教建议(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与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
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一个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用乘除混合运算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的难点是两步乘都进位的笔算。
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主题鲜明有趣。
本单元是以学生非常熟悉的美丽街景为题材,展现了“市府门前”、“街心花坛”、“观光塔下”、“街道夜景”等一系列情境,体现了城市的繁荣、家乡的美丽,借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来。
2.加强口算和估算。
本单元教材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把口算、估算、笔算分开学习的编排体系,而是把口算、估算、笔算均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齐头并进,同时出现,具体到每个问题时又各有所侧重。
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空间。
如解决第一个信息窗中的第一、二个红点问题时,虽然多种策略同时出现,但侧重于口算;解决第三个红点问题时,以笔算为主;解决第二个信息窗中的绿点问题时,虽然提供了多种解题策略,却突出了估算的策略。
三年级数学《美丽的街景》教案三年级数学《美丽的街景》教案一、素材解读1、素材的选取。
教材作为进行科学教育的载体,是与时代密不可分的,它有责任把时代前沿最先进的科学思想告诉给学生,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它始终不能脱离时代的影子,科学教育、科学思想、科学知识与时代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正在奔向富裕、开放与现代化,教材以“美丽的街景”为素材,选取了能够反映社会这一变迁的现代化城市风貌为背景,较好地实现了科学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本单元的情景串。
本单元有4个信息窗。
依次是:二、单元知识分析1、知识基础。
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本单元学习的重要基础。
主要包括以下的知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一次进位的笔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一个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连乘、乘加及有括号的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2、教材的地位。
有四点:是乘法知识学习的继续;是数的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扩展;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重要基础;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
3、知识构成。
共设有4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信息窗1: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信息窗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一次进位),用连乘、乘除的方法解决问题。
信息窗3: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两次进位)及用乘除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习用倍比的方法解决问题。
信息窗4:综合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
三、单元教材解读(一)信息窗1的解读1、情景图的解读。
作为一天参观活动的开始,教材首先从观察市府办公大楼与新闻大厦开始。
高大的楼房,宽敞的马路,漂亮的街灯,簇拥的气球团,呈现出一幅现代化城市的美丽画卷。
2、情景图中的信息。
情景图中的信息比较复杂,可以分为三类:气球:右边气球团--20串,每串40个;左边--22串,每串30个。
灯柱:有23根灯柱,每根灯柱上有12盏灯。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美丽的街景课时:1课时教材:《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认识并描述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认识并描述方位:上下、左右、前后等。
3. 认识并描述距离:远近、长短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张青岛的街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物。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景物,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景物,如:这个景物是什么形状的?它在哪个方位?它离我们有多远?二、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街景图片中的建筑物,认识并描述建筑物的形状,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街景图片中的方位,认识并描述方位,如:上下、左右、前后等。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街景图片中的距离,认识并描述距离,如:远近、长短等。
三、练习1. 教师出示一张青岛的街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物。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景物,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景物,如:这个景物是什么形状的?它在哪个方位?它离我们有多远?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如:我们学习了哪些图形?我们学习了哪些方位?我们学习了哪些距离?2. 学生分享总结的内容,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观察和描述景物。
2. 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如:学生是否能正确描述景物形状、方位和距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青岛的街景图片,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本节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多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第三单元美丽的街景课题:信息窗1 (24—25页)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质疑适时探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24 x 32= 27 x 6= 235 x 4= 33 x 20= 25 x 20=教师强调:在计算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时,要用乘数依次去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计算结果,学生说一说一位数乘一位数的法则。
二、探究新知:1、师出示“美丽的街景”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情景图,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学生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右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2)、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3)、这条街一共有多少盏灯?(4)、市政府办公大楼一共有多少间办公室?2、教师选择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教师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让学生选择简便方法。
学生可尝试自己独立解决并说出算理。
40 x 2=80 40 x 10=400 40 x 20=800 400+400=8003、教师选择第二个问题“左边的气球团有多少个气球?”让学生尝试估算的方法解决。
学生估算可能出现的结果:22 ≈ 20 20 x 3 = 60 22 x 30 ≈ 600口算可能出现的结果:22 x 3 = 66 22 x 30 = 660 20 x 30 =600 2 x 30 =60 600 + 60 =660师生共同总结算理,估算应掌握的基本原则,没有解决的问题下一节课解决。
运用估算时,估算的结果要最接近正确的结果为原则。
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1题先估一估再算一算(教师强调算理)2、自主练习2题教师带领学生先进行估算,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以上练习,全班交流结果,错误及时订正。
3、自主练习4题让学生先独立计算,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十位上的数乘得的积的位置。
三、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信息窗一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第24-27页,具体内容有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材分析:让学生观光市府大楼前的街景的情境,引发学生提出问题。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必须进行的一步,学生在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解决一个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及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及小数乘法等内容的基础。
在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整十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并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能正确口算;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谈话:同学们,你参观过咱们的市政府办公大楼吗?(学生口答)今天老师带领同学们去参观一下好吗?不过在我们坐的车上,可留有问题哦!有信心解决吗?(有,先口算下面各题)60×2 8×70 200×4 32×3 32×10 13×4 (学生口答后小结口算方法)二、情境展示,合作探索谈话:解决了路上的问题,我们利地来到了市政府大楼。
(一)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1、出示情境图:问:“请仔细观察画面,你都能知道些什么?”(学生口答后找出所有的数学信息)问:“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