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安装示意图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1
8 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征求意见稿)8.1 设计规定8.1.1 本方法适用于对钢筋混凝土受弯、受拉和偏心受拉构件的加固,不适用于素混凝土构件的加固。
8.1.2 被加固的混凝土结构构件,其现场实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10。
8.1.3 采用本方法加固的混凝土结构,其长期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应高于60℃。
8.1.4 当被加固构件的表面有防火要求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J 16规定的耐火等级及耐火极限要求,对加固材料进行防护。
8.1.5 在预应力钢绞线端部锚具的支承垫板不小于100×100mm的情况下,当端部锚固区的砼强度不低于C15时,端部锚固区混凝土的局部承压强度可不作验算。
8.2 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钢筋混凝土梁8.2.1 当采用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对梁进行加固时,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 梁的正截面强度按偏心受压构件进行计算;2 在作构件强度计算时,应先确定构件达到极限状态时钢绞线的应力值;该应力值等于钢绞线的有效预应力值加钢绞线在构件达到极限状态时的应力增量值。
计算中,可假定达到极限状态时钢绞线的应力即为施加预应力时的张拉控制应力,即假定钢绞线的应力增量值与预应力损失值相等。
当采用一端张拉,而连续跨的跨数超过二跨;或当采用两端张拉,而连续跨的跨数超过四跨时,距张拉端二跨以上的梁,其由摩擦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有可能大于钢绞线的应力增量。
此时可采用以下二种方法加以弥补:方法一:在跨中设置拉紧螺栓,采用手工横向张拉的方法补足预应力损失值;方法二:将钢绞线的张拉预应力提高至0.75fptk,计算时仍按0.70fptk取值。
3 跨中截面计算时轴向压力N 近似取钢绞线的预应力张拉值T p ,跨中截面弯矩M 近似取等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减去钢绞线张拉力T p 乘以跨中钢绞线至大梁截面形心的距离。
计算偏心距时应计入轴向力在偏心方向存在的20mm 的附加偏心距,并考虑二阶弯矩影响的轴向压力偏心距增大系数η。
40米T梁预应力张拉全过程图图1:在波纹管中穿好钢绞线
图2:安装工作锚杯,再装工作夹片
图3:用钢管将工作夹片捣紧
图4:装夹片限位板
图5:安装好后的限位板(限位板靠夹片面为凹面,张拉中限制夹片被钢绞线带出,只允许被带出几毫米)
图6:准备安装穿心式千斤顶
图7:安装穿心式千斤顶图8:安装工具锚杯
图9:工具锚杯已安装好图10:安装工具夹片
图11:用钢管将工具夹片捣紧
图12:工具夹片装好后T梁两端同时开动油泵,千斤顶往外伸进
行钢绞线张拉
图13:按10%、20%、(50%)的张拉控制力分级张拉,并分别量出油缸伸出值
图14:张拉到100%后停止进油,持荷5分钟
图15:量出张拉到100%张拉控制力时油缸的伸出值
图16:油缸卸力,工作夹片回缩,钢绞线自动锚固,再量出千斤顶油缸回缩值
图17:油缸继续回油,退出工具夹片图18:卸下工具锚杯,再卸下千斤顶
图19:张拉完毕。
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几种工程应用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加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桥梁、隧道、地铁和高层建筑等工程中。
其中,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高效、经济、可靠的加固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和建筑师所关注和使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工程应用。
一、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基本原理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是一种通过在已有结构体外加固预应力钢绞线,改变结构受力状态,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加固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预应力钢绞线的张力,使得被加固结构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达到加固的目的。
在实际应用中,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通常采用锚具、张拉器、压板等设备进行施工,具有施工周期短、加固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二、桥梁工程中的应用桥梁工程是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桥梁工程中,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例如,南京长江大桥在经过多年的使用后,由于受到了自然环境和车辆荷载的影响,桥梁结构出现了一定的损伤和变形。
为了加固桥梁结构,采用了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通过对桥梁进行加固,使得桥梁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也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
三、隧道工程中的应用隧道工程是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另一个应用领域。
在隧道工程中,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可以有效地改善隧道结构的受力状态,提高隧道的承载能力。
例如,上海地铁2号线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隧道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变形和损伤,为了加固隧道结构,采用了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通过对隧道进行加固,使得隧道的承载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也保障了地铁的安全运营。
四、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高层建筑工程也是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的应用领域之一。
在高层建筑工程中,无粘结钢绞线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工法1. 前言1995年我集团公司在省内首次引入“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1996年“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施工工艺的应用与开发”通过鉴定,并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我集团总公司根据建设部“无粘结预应力砼结构技术规程”及本公司装备条件,通过工程实践,总结制定了本企业的专业施工工法“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工法”。
2. 工法特点2.1 提供了使用灵活的空间,为发展大跨度、大柱网、大开间楼盖体系创造了条件。
2.2 降低楼层高度,与同类建筑工程的梁结构相比,每层至少可节约层高30㎝,在保持相同的建筑高度下,可较多地增加建筑面积,并可节约能源消耗及经常性的管理费用。
2.3 提高了结构整体性能和刚度。
2.4 无粘结钢绞线可曲线配置,其形状与外荷弯矩图形相适应,可充分发挥预应力筋的强度。
2.5 我国现在生产的高强度低松驰无粘结钢绞线已实行了工厂化生产,产品质量稳定。
2.6 采用电子秤测力,提高测力精度,并以电子秤测力为主与油表复核为辅,实行测力双控,经十多个工程实践证明,测力性能可靠,使用方便。
2.7 深度尺测量矢高,方便了矢高检测。
2.8 施工方便,工期短。
3. 适用范围3.1 大跨度现浇和预制梁式结构,在我省现浇梁已达跨度为32m。
3.2 桥梁、飞机跑道、大型基础、筒壁结构、挡土墙的加固等。
4. 工艺原理“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工艺”采用外包聚乙烯护套的高强钢绞线作预应力筋,在绑扎非预应力筋的同时严格按设计要求将无粘结钢绞线铺穿、固定在钢筋骨架内,并按规范要求安装锚垫板,检查无误后浇筑混凝土。
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利用无粘结钢绞线在结构内可作纵向滑动的特征,用专用千斤顶进行张拉锚固,借助两端锚具,达到对结构产生预应力的效果。
利用无粘结钢绞线与周围混凝土不粘结的特性,施工时,不需进行预留孔洞、灌浆等繁杂费力的工序。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工艺流程后张法无粘结钢绞线预应力砼框架梁施工工艺流程图--1--5.2 操作要点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图纸要求,严格遵守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结合施工实际情况与设计方、非预应力筋施工方,以无粘结钢绞线布置优先的原则,作出无粘结钢绞线的布筋方案,做好协调工作,精确计算构件中所配钢绞线的实长,认真统计各种锚夹具、螺旋筋数量,购置或自行设计绘制承压板加工图,编制专项“预应力施工组织设计”及预应力工程量汇总表。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规格及参数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规格和参数可以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规格和参数:
1. 钢绞线直径:常见的钢绞线直径为7mm、9.3mm、1
2.5mm、15.2mm等,具体规格根据使用要求和设计需要确定。
2. 钢绞线张力: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张力通常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进行确定。
在施工中,钢绞线通常要经过预应力张拉,根据工程要求对钢绞线进行张力控制。
3. 钢绞线抗拉强度: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拉强度通常为1860MPa,这是一种常见的强度等级。
4. 钢绞线标志:根据标准要求,在钢绞线上应进行标志,标志内容通常包括钢绞线厂商、规格及强度等级等信息。
请注意,具体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规格和参数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建议在选用钢绞线时参考相关标准和技术文件,或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供应商。
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规格及参数概述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是一种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材料,通过施加预应力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规格和参数,包括其组成、直径、抗拉强度等方面。
组成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由多股钢丝捻合而成,每股钢丝由多根单丝组成。
一般情况下,每股钢丝的数量为7根或19根,每根单丝的直径为4.0mm或5.0mm。
直径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直径通常有两种规格:9.3mm和12.5mm。
其中,9.3mm直径适用于较小跨度的混凝土梁、板和柱等构件;12.5mm直径适用于较大跨度或承受较大荷载的混凝土桥梁、框架等重要结构。
抗拉强度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拉强度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单位面积的抗拉力来表示。
根据国家标准,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抗拉强度可以分为两个等级:1770MPa和1860MPa。
其中,1770MPa适用于一般混凝土结构,1860MPa适用于高性能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损失在使用过程中,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一定程度的预应力损失。
这些损失包括初始损失、锚固损失、传递长度损失和摩擦损失等。
其中,初始损失是指在张拉过程中由于松弛而引起的预应力降低;锚固损失是指在锚固端由于锚具与钢绞线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预应力降低;传递长度损失是指在张拉过程中由于钢绞线与混凝土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预应力降低;摩擦损失是指在张拉过程中由于张拉设备与钢绞线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预应力降低。
应用领域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广泛应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中,如桥梁、隧道、地铁、高层建筑等。
它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优势相比传统的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具有以下优势: - 施工方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不需要注浆,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工序和材料消耗。
- 经济高效: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施工速度快,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成本。
- 抗腐蚀: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采用镀锌处理,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
目录1编制依据22工程概况2223施工安排33334施工准备55565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66789错误!未定义书签。
91010错误!未定义书签。
136质量验收与标准14141417187安全须知事项181编制依据1.2本工程特点、施工现场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工程总承包施工组织设计;1.3《钢绞线、钢丝束无粘结预应力筋》JG3006-93;1.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5224-2003;1.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0;1.6《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85-2002;1.7《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T92-93;1.8《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94;1.9《预应力用液压千斤顶》JG/T5028;1.10《预应力用电动油泵》JG/T5029;1.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GB50204〕与现行有关预应力工程标准和规程。
2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工程地点:3.建设单位:4.设计单位:5.预应力工程专业承包单位:建研〔〕结构工程某某;6.质量目标:合格。
1.地基根底:2.结构类型:框-剪结构;3.梁、柱断面尺寸:常用的梁的截面尺寸有:1200*2500、1500*2000、450*1600、450*1800等;柱的截面尺寸有1800*2500等;4.混凝土强度等级:C40;5.工程总量:约10吨;6.预应力施工类型:无粘结后X预应力;7.施工部位:3施工安排本工程包括预应力筋的制作、运输、安装、波纹管铺设、锚具安装、预应力X拉、运输、孔道压浆、砂浆制作、养护等全部工作。
按总承包单位总体工程进度计划控制,决不耽误总体工期;项目经理:认真严肃地履行合同条款,对施工质量、进度、安全、经济效益负主要责任,在施工管理的各方面对工程指挥部负责。
贯彻实施总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认真执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认真落实工程指挥部的施工布署,协调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关系,确保施工过程始终处于有效受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