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及液体疗法
- 格式:ppt
- 大小:7.43 MB
- 文档页数:81
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补液原则
一、概述
小儿腹泻一般与病毒细菌感染,气候变化过快,温差过大,受凉后导致肠蠕动增强有关,如果发现小儿腹泻的情况,家长们最好是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小儿腹泻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很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一旦有脱水的情况,对小儿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今天大家来分享小儿腹泻液体疗法,补液体原则。
二、步骤/方法:
1、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主要是通过适当的途径,输入质、量的液体,实体业重新获得平衡的治疗方法,对小儿腹泻导致脱水的症状得到平衡,使体液的数量、分布和电解质成分发生变化。
2、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主要针对由于腹泻和呕吐,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进行液体疗法,液体疗法能及时的补充脱水的症状,预防脱水,液体疗及时的平衡失调,补充累积损失量,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3、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补液原则,首先要解决血容量,要以先盐后糖的原则,以先快后慢的原则,先浓后淡的原则随时的调整,治中有防,要根据患儿的身体情况来定量、定性,定时的补充。
三、注意事项:
小儿出现腹泻严重的话会引起脱水情况,一旦有脱水的症状,会让患者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们平时为了预防小儿出现腹泻
的情况,要注意小额的个人卫生,要注意小儿的饮食,不要给小儿吃不新鲜的食物,以免导致腹泻的情况。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的教学设计及技巧
小儿腹泻液体疗法的教学设计及技巧
小儿腹泻,也叫小儿肠胃炎,是婴儿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腹泻液体疗法是小儿腹泻治疗中的重要方法。
本文旨在就小儿腹泻液体疗法的教学设计及技巧进行简要介绍,以进一步加强家长们对小儿腹泻的护理和预防。
一、腹泻液体疗法的教学设计
1、结合实际:采用病史记录、护理操作演示等方式,进行腹泻液体治疗的介绍。
2、逐步进行:从教学环境的营造、材料的准备、操作方法的示范以及正确的护理思路等方面逐步进行教学。
3、调动活动:利用病史案例分析、护理操作演示、八卦调动等方式,引导家长有趣、有效地参与教学,从而获取更深层次的知识。
二、腹泻液体疗法的护理技巧
1、科学配液:腹泻液体疗法的前提是必须根据年龄和儿童身体状况科学配液,及时补充水分,维持电解质平衡。
2、营养疗法:腹泻期间可给予清淡、易消化、高核酸、低脂类饮食,如鸡蛋、煮熟的面条、燕麦片等进行营养疗法补充。
3、药物支持:出现腹泻时,除了科学配液和营养疗法外,还可以根据医生的指示,给婴儿使用普通药物来支持消化和营养的恢复。
4、家庭护理:小儿腹泻后需定期测量体温,保持头部和洗澡部位的清
洁,维持内衣及尿布的更换,避免接触冷热的食物等,在家庭护理方面有一定的要求。
总结:小儿腹泻液体疗法的教学设计及技巧是十分重要的,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逐步进行,利用活动形式让家长有趣、有效地参与到教学当中,以助力小儿腹泻的护理和预防。
同时,科学配液、营养疗法以及药物支持和家庭护理等,也是护理小儿腹泻时必须注意的方面。
小儿腹泻规范的液体疗法液体疗法是儿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维持或恢复正常的体液容量和成分,以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
液体疗法包括了补充生理需要量,累积损失量及继续丢失量。
上述每一部分都可独立地进行计算和补充。
例如,对于空腹将接受外科手术的儿童,可能只需补充生理需要量和相应的电解质;而对于腹泻病人则需补充生理需要液、累积损失量和继续丢失量。
由于体液失衡的原因和性质非常复杂,在制定补液方案时必须全面掌握病史、体检和实验资料及患儿的个体差异,分析三部分液体的不同需求,确定合理、正确的输液量、速度、成分及顺序。
一般情况下,肾脏、肺、心血管及内分泌系统对体内液体平衡有较强的调节作用,故补液成分及量如基本合适,机体就能充分调整,以恢复体液的正常平衡;但如上述脏器存在功能不全,则应较严格地选择液体的成分,根据其病理生理特点选择补液量及速度,并根据病情变化而调整。
(一)生理需要量生理需要量涉及热量、水和电解质。
维持液量和电解质直接与代谢率相关,代谢率的变化可通过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氧化影响内生水的产生。
肾脏的溶质排出可影响水的排出。
由于25%的水是通过不显性失水丢失的,能量的产生必然会影响到水的丢失,故正常生理需要量的估计可按能量需求计算,一般按每代谢lOOkcal能量需100—150ml水;年龄越小需水相对越多,故也可按简易计算表计算(见表)。
表1 生理需要量简易计算体重每天需液量(ml)~l0kg l00ml/kg11~20kg 1000十超过l0kg体重数X50ml/kg>20kg 1500+超过20kg体重数X20ml/kg生理需要量的需求取决于尿量、大便丢失及不显性失水。
大便丢失常可忽略不计,不显性失水占液体丢失的约1/3,在发热时增加(体温每增加lC,不显性失水增加12%),肺不显性失水在过度通气,如哮喘、酮症酸中毒时增加,在有湿化功能的人工呼吸机应用时肺不显性失水降低。
在极低体重儿,不显性失水可多达每天lOOml/kg以上。
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治疗原则:继续进食,合理调配,维持营养;迅速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控制肠道内外感染;对症治疗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避免滥用抗生素。
1.饮食疗法1继续母乳喂养,鼓励进食。
2如果人工喂养的婴儿年龄小于6个月,他们可以继续每天喂养牛奶或乳制品;>对于6个月大的人,他们应该每天吃他们习惯的食物,如粥、面条、烂米饭等,并且可以喝一些新鲜果汁或水果来补充钾,以避免消化不良的食物。
3腹泻严重或呕吐严重者,可暂禁食4~6小时,但不应禁水。
禁食时间≤6小时,应尽早恢复饮食。
2.液体疗法1预防脱水从患儿腹泻开始,就给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母乳喂养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并且增加喂养的频次及延长单次喂养的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基础上给予ors或其他清洁饮用水;人工喂养儿选择ors或食物基础的补液如汤汁、米汤水和酸乳饮品或清洁饮用水。
建议在每次稀便后补充一定量的液体<6个月者,50ml;6个月~2岁者,100ml;2~10岁者,150ml;10岁以上的患儿能喝多少给多少直到腹泻停止。
2轻度至中度脱水者可口服补液盐或口服补液盐,剂量ml=体重kg×50~75,4小时内服用;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指导母亲为孩子服用口服液。
以下情况提示口服补液可能失败:①持续、频繁、大量腹泻[>10~20ml/kg·h],②ors液服用量不足,③频繁、严重呕吐;如果临近4小时,患儿仍有脱水表现,要调整补液方案。
4小时后重新评估患儿的脱水状况,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案。
3.中度至重度脱水患者需要住院并进行静脉补液。
前24小时的补液总量包括累积损失、持续损失和生理维持。
补充累积损失量:1.根据脱水程度,液体体积略为30~50ml/kg;适度50~100m1/kg;重量为100~120m1/kg。
2液体种类根据脱水的性质,等渗性补1/3~1/2张,低渗性补2/3张,高渗性补l/3~1/5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