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脱水的液体疗法及案例分析。林景晖
- 格式:ppt
- 大小:911.00 KB
- 文档页数:38
小儿腹泻脱水液体疗法及案例分析林景晖小儿腹泻是指儿童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大便量减少、质地变稀等症状。
腹泻严重时会引起脱水,儿童脱水的治疗主要通过给予液体疗法来补充体液。
液体疗法是有效治疗小儿腹泻脱水的一种方法,包括口服补液和静脉注射补液两种方式。
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到中度脱水,主要通过口服复方等渗盐水、柠檬汤、米汤等来补充和维持体液平衡。
静脉注射补液适用于重度脱水,可通过静脉输液来补充体液和纠正电解质失衡。
案例分析:小明,5岁,因腹泻2天来就诊,大便次数约为10次/天,大便为黄绿色水样便,伴有少量黏液,伴有轻度腹泻,体温正常。
经体格检查,小明脱水程度为轻度。
根据小明的症状和脱水程度,可以选择口服补液为治疗方法。
首先,小明需要停止进食含脂肪、纤维素、卤化物等食物,以减少刺激肠胃的物质。
其次,小明需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可以给予小明口服复方等渗盐水,每次100毫升,每隔半小时一次。
复方等渗盐水内含有适宜比例的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等成分,可以补充体液和电解质。
此外,可以给予小明清淡的汤类,如米汤、面汤、柠檬汤等,以补充体液和多种维生素。
同时,家属可以给小明补充益生菌,如嗜酸乳杆菌,以帮助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腹泻持续时间。
治疗过程中,家属需要观察小明的症状变化,包括大便次数、大便质地、脱水程度等。
如果小明的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恶化,应及时就诊。
小儿腹泻脱水液体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在进行液体疗法时,需要注意给予适当的量,避免补液过多或过少,以免造成电解质紊乱。
同时,家属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症状变化,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和护理,以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转帖]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小儿腹泻病的液体疗法方鹤松小儿腹泻由于频繁的腹泻与呕吐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常伴有脱水、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
脱水酸中毒如得不到及时治疗,即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治疗及时正确则可使病情很快转危为安。
因此液体疗法从来就是腹泻治疗中的重点。
国内外曾对液体疗法作了许多研究,有的过于仔细,需要一定的条件与技术,在条件差的第三世界国家与我国边远农村地区难以实施。
因此研究出科学的、简单易行的液体疗法,成为腹泻病治疗中的迫切需要。
60年代初期基础医学的一大发现,发现1~2.5%的葡萄糖能促进肠道水和钠的最大限度的吸收(提高25倍),由此诞生了口服补液盐(ORS)。
世界卫生组织对此十分重视,并在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大力推广口服补液疗法。
每年可减少100万腹泻脱水患儿免于死亡,收到了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现今世界各国口服补液疗法使用率一般都在60~80%。
而在我国由于受腹泻治疗旧观念的影响,口服补液尚未得到全面推广,使用率低于40%。
为此《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提出应该大力推广口服补液,尤其在农村。
对于重症难治性腹泻患儿常伴有复杂性脱水,基层治疗有困难,需转往上级医院治疗,因此作为上级医院的医生应掌复杂脱水的治疗。
今提出如下具体建议:1. 及时宣传腹泻病的防治知识。
得病之后特别要注意预防脱水,有了脱水要及时治疗,大力宣传推广口服补液疗法。
2. 预防脱水:腹泻初起即应给患儿口服更多的液体以预防脱水。
预防脱水最好是采用米汤加盐溶液,家长可以自己制备,该溶液为1/3张,最适合预防脱水,而且口味好,患儿爱服。
其他也可用糖盐水或ORS。
因糖盐水中有蔗糖为双糖,急性腹泻时常有双糖酶缺乏不易被吸改。
ORS为2/3张液体,适合用于治疗脱水,作为预防脱水张力太高,应用时要注意加服1/3白开水,防止出现高钠血症。
3. 合理治疗脱水:据统计,现今我国小儿腹泻引起的脱水大约90%是属于轻~中度脱水,最适宜采用ORS口服补液治疗,ORS对高渗、低渗及等渗脱水均适用,因为在轻~中度脱水时肾功能正常,可自行调节张力。
小儿液体疗法实验报告引言小儿液体疗法是一种常用于治疗小儿疾病的方法。
通过给予患儿适量的液体,可以有效维持其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为了探究小儿液体疗法的疗效,本实验设计了一组小儿液体疗法实验,旨在评估该疗法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实验设计与方法实验对象选取具有感染性疾病的40位小儿作为实验对象,其中20位为实验组,20位为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接受小儿液体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
实验步骤1. 患儿收入实验室,并进行病情评估。
2. 实验组患儿接受小儿液体疗法治疗,通过静脉注射给予适量的液体,包括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并监测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情况。
3.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按照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卫生护理。
4. 监测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液化学指标等疗效相关指标。
5. 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实验组结果经过小儿液体疗法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体温迅速下降,呼吸频率和心率恢复正常,血液化学指标也逐渐恢复到正常范围。
同时,实验组患儿的症状明显缓解,复原时间较短。
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较实验组延长,且复原过程中体温、心率、呼吸频率的恢复速度较慢。
血液化学指标的改善情况也不如实验组明显。
数据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小儿液体疗法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小儿液体疗法可以迅速调整患儿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加速病情好转。
相比之下,常规治疗只能提供局部和症状性的缓解,无法对病因进行根本治疗。
然而,本实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选择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可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
其次,本实验并未考虑患儿的年龄、性别等因素对治疗效果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干扰。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小儿液体疗法在治疗小儿感染性疾病时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加速病情好转,提高患儿的生存率。
婴幼儿腹泻重度脱水液体治疗方法研究目的研究液体治疗方法对婴幼儿腹泻重度脱水的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3年全年所收的42例婴幼儿腹泻重度脱水的患者进行分析。
结果经过液体治疗方法发现42例患有严重腹泻的婴幼儿患者全部转危为安。
结论对婴幼儿来说腹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情,严重的话甚至会引起重度脱水,而液体治疗法可以快速有效的缓解婴幼儿患者的病情,使患者可以快速康复。
标签:婴幼儿;腹泻;重度脱水;液体治疗水分在人的身体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重,它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同时我们的日常生活也都是依靠水分来进行调节。
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刻,此时身体对水分的需求最大。
如果一个成年人每天仅需要45 ml/kg的水分,那么婴幼儿所需水分将达到140 ml/kg,由此可见婴幼儿对水的需求量比成年人多出2倍。
水分在人体中以体液形式表现,而体液则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细胞外液、细胞内液。
细胞液在人身体中的比重与人的年龄成反比,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液的比重将逐渐减少,新生儿的比重最高占85%,成年人最低只占50%左右。
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候当属新生儿时代,这个时期体内细胞的活动量最大,水分的吸收与排出量也最大,年龄越小,水的体内外循环越快,对水的需求越多,这个时期最不能忍受的就是缺水。
婴幼儿身体发育还不完全,大部分器官还不能成熟运行,比如肾脏功能不全无法稀释或浓缩尿液,一旦腹泻、发烧就会伴随脱水现象发生。
对婴幼儿来说脱水,尤其是重度脱水会严重危害其身体健康,因此婴幼儿脱水是急症症状。
具体表现为:皮肤无弹性、无尿无泪、口干,更有甚者会出现昏迷、休克现象,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儿童四大防治病症就包括婴幼儿腹泻,此病症在小儿中发生频率非常高,发病同时经常伴随脱水现象。
一旦脱水量达到体内水分的10%就认为是重度脱水,此时脱水量在110 ml/kg左右,在患者身上表现为皮肤干燥无弹性;嗜睡严重,甚至昏迷不醒;无法闭合双眼,无泪;尿少,血压下降,血容量降低。
儿科补液病案例题分析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儿科补液病案例题病案:患儿,女,六个月,腹泻3天,大便每天10余次,水样便。
12小时无尿,呼吸深大,前囟、眼窝深凹明显,皮肤弹性很差,四肢冰凉入院。
体重7kg,血清Na 135mmol/L。
Hco3ˉ 12mmol/L。
一、该患儿的诊断有哪些?二、该患儿第一天静脉补液应如何进行?解答一、诊断:1、重度脱水;依据:①有腹泻病史,导致失水。
②无尿,呼吸深大,眼窝深凹,皮肤弹性很差,四肢冰凉等重度脱水表现。
2、等渗性失水;依据:血清Na135mmol/L(Na<130为低渗脱水,130<Na<150为等渗脱水,Na>150为高渗脱水)3、酸中毒;依据:Hcoˉ12mmol/L二、补液1、三定:定量,定性,定速①定量:重度脱水补液总量150~180ml/kg中度脱水补液总量120~150ml/kg轻度脱水补液总量90~120ml/kg该患儿补液总量为(150~180ml/kg)×7kg=1050~1260ml②定性:该患儿为重度等渗脱水。
③定速:此患儿为重度脱水有扩容阶段,中度及轻度则无需扩容,直接进入快速阶段和维持阶段。
ⅰ、扩容阶段:用20ml/kg的等张液扩容,该患儿应用20ml/kg×7kg=140ml的等张液,在30~60min内补液。
ⅱ、快速阶段:(总补液量-扩容量)÷2该患儿应用【(1050~1260)-140】÷2=455~560ml的1/3~2/3张溶液在8~12h补液。
ⅲ、维持阶段:(总补液量-扩容量)÷2该患儿应用【(1050~1260)-140】÷2=455~560ml的1/3~1/5张溶液在12~16h补液2、纠正酸中毒所需碱溶液mol数=BE×0.3×体重kg(婴儿BE=-7~-1)该患儿所需碱溶液mol数=(-7~-1)×0.3×7=14.7~2.1mmol1ml 5%NaHCO3=0.6mmol故所需5%NaHCO3=-BE×0.5×体重=(7~1)×0.5×7=24.5~3.5ml 1ml 5%NaHCO3=3.5ml 1.4%NaHCO3故所需1.4%NaHCO3=85.75~12.25ml给药应稀释成1.4%NaHCO3给药而不直接用5%NaHCO3,先给半量,即42.875~6.125ml复查血气后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