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6
建筑学中的建筑风格与历史演变建筑风格是指在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基于特定时代、地域、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建筑风格不仅仅是形式的呈现,更是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探讨建筑学中的建筑风格与历史演变。
一、古代建筑风格1. 古埃及建筑风格:古埃及建筑风格以金字塔为代表,其特点是结构稳固、雄伟壮观,反映了古埃及人对来世的崇拜和对统治者的尊敬。
2. 古希腊建筑风格:古希腊建筑以希腊柱式为基本元素,建筑造型简洁、对称,追求完美的比例和平衡,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理性思维和美的追求。
3. 古罗马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古希腊的基础上发展出拱和穹顶结构,以及广场和拱门的设计。
古罗马建筑注重实用性和实用性,体现了罗马帝国的雄伟与权力。
二、中世纪建筑风格1. 罗曼式建筑风格:罗曼式建筑以厚重、粗糙的石头墙壁和大拱门为特点,具有厚重感和神圣感,常用于教堂和修道院的建筑。
2. 哥特式建筑风格: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晚期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尖形拱门、飞扶壁和尖顶为特点,具有纤细、垂直的线条和富有装饰的窗户,体现了基督教的信仰与力量。
三、文艺复兴建筑风格1.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追求对称和比例,注重人文主义,以圆顶和柱廊为特点。
2. 法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法国文艺复兴建筑结合了哥特式和古罗马元素,注重水平的线条和装饰,以石雕和拱门为特色。
四、现代建筑风格1. 包豪斯建筑风格:包豪斯建筑追求功能性、简洁性和现代性,强调形式与功能的一致性,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
2. 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新古典主义建筑回归古典元素,以对称和比例为基础,注重建筑的正统性和尊严感,常用于政府和文化建筑。
3. 后现代建筑风格:后现代建筑以多样性、非传统和突破界限为特点,追求个性化和表达自由,打破了传统建筑的规则与限制。
综上所述,建筑学中的建筑风格与历史演变密不可分,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和技术对建筑风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浅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风格10历教1班肖芳 26摘要: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罗马则展现着欧罗巴文明的辉煌。
古希腊的建筑开欧洲建筑的先河,从兴起到成就的顶峰,发展成自己的建筑风格—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罗马在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的同时,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出一种新的建筑风格。
因此,两者既有相同点,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关键字: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柱式一、古希腊的建筑古风时期,古希腊的建筑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爱奥尼亚人城邦形成了爱奥尼亚式建筑,风格秀雅;多立安人城邦形成了多立克式建筑,风格雄健有力。
到公元前6世纪,这两种建筑都有了系统的做法,称为“柱式”,柱式体系是古希腊人在建筑艺术上的创造。
①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最意味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多立亚柱式、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部件的形式,而且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建筑规的风格。
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也是古希腊,乃至整个欧洲最伟大、最辉煌、影响最深远的的建筑。
这些风格特点,在古希腊神庙的各个方面都有鲜明的表现。
古希腊人的生活受控于,所以理所当然的,古希腊的建筑最大的最漂亮的都非神殿莫属。
古希腊人认为,神也是人,只是神比人更加完美,他们认为供给神居住的地方也不过是比普通人更加高级的住宅。
所以,希腊最早的神殿建筑只是贵族居住的长方形有门廊的建筑。
后来加入柱式,即神殿前面门廊是由四根圆柱组成,以后又发展到“前后廊式”,到公元前6世纪,前后廊式又演变称希腊神殿建筑的标准形式—“围柱式”,即长方形神殿四周均用柱廊环绕起来,并且正立面和侧立面的柱子的关系为N和2N+1。
建筑作为一门有原理、有规则,有计算的科学,是在希腊人手中建立的。
古希腊人又是一个追求美得民族,建筑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在他们这里得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统一。
在地中海的下,他们的神庙熠熠生辉,他们就在这样的广场、剧场、城市中谈论哲学、欣赏悲剧、实现留给人类历史的一段传奇。
世界古代的城市与建筑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与古罗马的庞贝城世界古代城市与建筑: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与古罗马的庞贝城古代城市与建筑代表着一个文明的发展和成就。
在世界历史上,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和古罗马的庞贝城都是享有盛誉的古代城市。
它们各自展示了其独特的文化、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
本文将分析并比较这两个城市的特点和贡献。
一、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古希腊的雅典城邦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基石之一。
雅典城邦坐落在希腊伊奥尼亚海岸的阿提卡地区,被山脉环绕。
它是古希腊民主制度的发源地,也是文化、艺术和哲学繁荣的中心。
在城市规划方面,雅典城邦以其独特的城市布局而闻名。
城市中心的最重要地标是被誉为帕台农神庙的雅典卫城,它是以德里斯芬克特神庙为代表的古希腊神庙的典范。
庙宇的建筑采用了多柱圆形建筑风格,其中以伊奥尼亚式、多立克式和科林斯式三种柱式为主。
整个庙宇建筑以优美、匀称的比例闻名于世。
除了卫城,雅典城邦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建筑物和景点。
其中包括硕大的剧院,如代表着古希腊戏剧艺术的德翁剧院和厄皮达鲁斯剧院。
此外,雅典城邦还有学院、体育场和公共市场等公共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充实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二、古罗马的庞贝城古罗马的庞贝城是一座位于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的城市遗址。
公元79年,一场火山爆发将庞贝城埋在火山灰下。
这也意味着整个城市的建筑和样貌几乎完美地保留了下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珍贵的机会,了解古罗马城市建筑。
庞贝城以其独特的罗马式建筑和街道网格规划而著名。
城市设计以大道为主干道,形成了十字路口和类似方格的街道布局。
这种规划方式为居民提供了方便的交通和通风系统。
城市建筑方面,庞贝城的建筑风格主要受到古希腊和埃及的影响,创造了一种与古希腊和埃及建筑融合的独特风格。
这种风格以大理石柱、半圆形拱门和浮雕装饰为特征。
城市内有许多重要的建筑物,如公共浴场、広场、剧院和直径达250英尺的庞贝大剧场。
三、城市与建筑的比较分析尽管雅典城邦和庞贝城属于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期,但它们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点和相似之处。
解析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形式特点姓名:李春丽班级:艺设082班学号:200810079指导老师:刘珊日期:2011.6.6解析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形式特点摘要:古希腊建筑艺术经过四个时期发展到巅峰状态,形成了以柱式为主要结构、以神庙为主要样式的建筑体系。
古希腊建筑被评论家称之为“非建筑的”,而且还可以被看作是“大型雕塑”,它是欧洲建筑的开拓者。
古罗马建筑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建筑,凸显地中海地区特色,古罗马建筑的非凡创造达到了古典时期建筑的最高峰。
关键词: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继承前言: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摇篮,所创造的柱式影响了整个世界,雅典卫城更是古希腊建筑群的代表作,而古罗马的建筑是古希腊建筑的继承和发展,以其辉煌的拱券和公共建筑向世界展示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古罗马将柱式与拱券完美的结合,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
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
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早期的建筑是木构架结构,以后用石材代替柱子、檐部,从木构过渡到石梁柱结构。
型制脱胎于贵族宫殿的正厅以狭面为正面并形成三角形山墙。
为保护墙面而形成柱廊。
古希腊建筑形式主要以柱式为主,早期较粗大但已有一定的智识和技能.石墙有三类一是乱石砌墙法二是条石砌枪法三是多边石砌墙法;海赉聂克时期形成柱梁式建筑结构简单化、直线化自然的把发圈、拱顶、园顶复杂性,由是消灭。
希腊房屋构造以简单和谐为原则且对光的幻影有深的研究并发展创造了三大柱有:多立克(象征男性)、爱奥尼克(象征女性)、科林斯(象征有钱人)。
其三大柱式因此希腊的艺术演变有三阶段——宏伟、精美、对称。
古罗马建筑:而古罗马建筑式样则是在古希腊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除了古希腊那三种柱式之外还还衍生出了自己的式样塔斯干式柱和组合式柱式。
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关于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比较摘要:古希腊柱式的经典,古罗马穹顶的宏伟,中世纪教堂的压抑与沉重,文艺复兴建筑中叹咏的人文情怀,巴洛克的光芒,古典主义的理性,18世纪之前的建筑一路走来,脉络清晰得可以让那些美丽的词汇作为历史坐标,代替枯燥的数字。
关键词:拱券技术,混凝土,承重墙,木结构,拱顶体系,柱式的发展与定型正文: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是西方古典建筑的根源,在学习中我们掌握其建筑特点与艺术技术成就。
一、建筑风格的比较古希腊作为欧洲文明的摇篮,它的建筑集中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精华。
古希腊艺术杰作的普遍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肃穆的伟大。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
古罗马的建筑则是全面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宝贵成就,但生性奔放的罗马人却没有继承希腊建筑中的凝重,却赋予建筑一种热烈、富丽、喧闹的气氛。
古罗马建筑以其辉煌的拱券和公共建筑向世界展示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古罗马将柱式与拱券完美的结合,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二、古希腊与古罗马柱式的比较A古希腊柱式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
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
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1. 多立克其柱头是简单而刚挺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没有柱础,雄壮的柱身从台面上拔地而起,柱子的收分和卷杀十分明显,力透着男性体态的刚劲雄健之美。
2. 爱奥尼柱式其外在形体修长、端丽,柱头则带婀娜潇洒的两个涡卷,尽展女性体态的清秀柔和之美。
3. 科林斯它的柱身与爱奥尼相似,而柱头则更为华丽,形如倒钟,四周饰以锯齿状叶片,宛如满盛卷草的花篮。
檐口檐壁额枋柱头柱身阶座阶座从比例与规范来看,多立克一般是柱高为底径的4--6倍,檐部高度约为整个柱子的1/4,而柱子之间的距离,一般为柱子直径的1.2--1.5倍,十分协调、规整而完美。
古希腊与古罗马文化的对比研究古希腊和古罗马是两个历史上重要的文明,它们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虽然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一些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首先,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在艺术领域有许多相似之处。
两者都对建筑、雕塑和绘画有着深厚的造诣。
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以柱式为主,如帕特农神庙和雅典卫城等都是典型的例子。
而古罗马则更加注重实用性,他们在建筑上借鉴了古希腊的柱式,但更加注重宏伟和实用性,如古罗马竞技场和斗兽场等。
在雕塑和绘画方面,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注重表现人体的美,但古希腊更加强调理性和完美,而古罗马则更加注重表现力和细节。
其次,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在哲学思想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古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众多哲学家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都在古希腊出生和活动。
他们的思想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的哲学思想注重人类的理性和智慧,强调追求真理和智慧的重要性。
而古罗马的哲学思想则更加实用主义,注重实践和应用,如斯多噶学派的哲学家塞涅卡就强调人们应该怎样过好自己的生活。
然而,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首先,古希腊是城邦制度,而古罗马则是帝国制度。
古希腊的政治组织以城邦为基础,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政治和社会组织。
而古罗马则是一个庞大的帝国,统治着许多不同的地区和民族。
这导致古希腊注重个体的自由和民主,而古罗马则更加注重集体和军事力量。
其次,古希腊和古罗马在宗教信仰上也有所不同。
古希腊的宗教信仰是多神教,他们崇拜众多的神祇,并相信神祇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古罗马则是多神教的演变,他们将古希腊的神祇和自己的神祇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更加庞大的神祇系统。
古罗马人相信神祇的力量和保护,因此宗教在古罗马社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最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法律和政治制度上也有一些差异。
古希腊的法律和政治制度注重个体的自由和民主,如雅典的民主制度是古希腊政治制度的典范。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建筑遗产之一,其特点包括建筑风格、结构、材料和装饰等方面。
以下是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的特点进行的详细说明。
1.建筑风格:古希腊建筑采用了三种主要的建筑风格:多立克、伊奥尼亚和科林斯。
多立克柱式是古希腊建筑的典型特征,以其粗壮、简洁和有力的外观而著名。
伊奥尼亚柱式则更加优雅和精致,其顶端饰有曲线状的卷须。
科林斯柱式相对于其他两种柱式更为装饰华丽,其顶端的柱首以叶子和华丽的装饰为特征。
古罗马建筑受到古希腊建筑的影响,但在建筑风格上更加注重实用性。
古罗马建筑的风格主要有共和时期的罗马-伊塔卡风格和帝国时期的罗马-科林斯风格。
罗马-伊塔卡风格保留了古希腊建筑最重要的特征,如多立克柱式和采用带有正方形柱子的带有柱廊的建筑。
罗马-科林斯风格相比之下更加华丽,拥有大规模的圆拱、拱顶和穹顶。
2.建筑结构:古希腊建筑的主要结构特点是使用石头和大理石,建造坚固耐用的建筑物。
古希腊建筑采用了各种不同的结构元素,包括柱廊、三角墙、石头階梯和顶部的封条。
柱廊是古希腊建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通常由一排排的柱子组成,支撑着建筑物的屋顶。
三角墙是由三块石头构成的封闭结构,通常用于建筑物的正面和侧面。
石头階梯通常用于建筑物的入口处,以便人们进出。
封条是位于屋顶顶部的装饰带,用于保护建筑物免受天气侵害。
古罗马建筑的结构特点是宏伟和精确。
古罗马工程师使用了拱形、穹顶、圆顶和拱顶等创新结构来建造庞大的建筑物。
拱形和穹顶是古罗马建筑最重要的结构特点之一,通过使用拱形构成稳定的重量转移到建筑物的基础上。
圆顶和拱顶则用于创造大型建筑物的内部空间。
3.建筑材料:古希腊建筑主要使用大理石和石头作为建筑材料。
大理石是古希腊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其耐用性和美观性使其成为首选材料。
石头也被用于建造建筑物的柱子、階梯和墙壁等结构。
古罗马建筑使用了各种建筑材料,包括石头、大理石和混凝土。
混凝土是古罗马建筑中最重要的材料,用于建造大型建筑物的结构,并采用拱形结构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
世界古代的城市与建筑古希腊的雅典城市与古罗马的斗兽场古希腊的雅典城市与古罗马的斗兽场古希腊的雅典城市雅典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城市之一,也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雅典城市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影响了西方世界几千年的发展。
雅典城市的建筑包括了建造在独立山丘上的帕台农神庙,该庙宇是为了向希腊神祈祷、祭祀和纪念而建造的。
这座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代表之一,以其精湛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创作而闻名。
帕台农神庙庄严庄重,由多根粗大的柱子支撑着整个建筑的重量,方寸之间流露出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神圣力量的敬畏。
古罗马的斗兽场古罗马的斗兽场,亦称为“角斗场”,是罗马帝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这些斗兽场是为了举办角斗士比赛、野兽表演以及其他娱乐活动而建造的。
斗兽场通常呈椭圆形,具有方便观众观看活动和便于表演的特点。
斗兽场建筑庞大而且宏伟,具有特殊的建筑结构。
中央是一片广场,周围是观众席和看台,可以容纳数以千计的观众。
斗兽场的立面通常由大型的拱门和柱子构成,进一步突显出古罗马人对力量和权威的崇拜。
斗兽场的设计不仅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视野,也使得整个活动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战斗氛围。
古希腊雅典城市与古罗马斗兽场的比较古希腊的雅典城市和古罗马的斗兽场在城市规划和建筑风格上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城市规划方面,雅典城市和斗兽场都是基于周围环境的特点来设计的。
雅典城市建造在山丘上,利用山地地形进行布局。
而斗兽场则选择了空旷平坦的区域,使其可以容纳更多的人群。
其次,建筑风格方面,雅典城市以其精美的帕台农神庙为代表,注重对称、精细和纪念意味。
而斗兽场则更注重大型建筑和视觉效果,以其壮观和视觉震撼力为特色。
此外,雅典城市作为一个文化中心,它的建筑更多地强调文化和艺术价值,而斗兽场则更加注重娱乐和体育竞技。
这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的不同价值观和文化特点。
结论古希腊的雅典城市和古罗马的斗兽场都代表了各自时代的建筑和文化风格。
一、古希腊柱式与古罗马柱式的异同点欧洲古典建筑是以石材为建筑材料的。
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决定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格式,称为柱式。
柱式通常由柱子和檐部两大部分组成,典型的希腊柱式有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与科林斯柱式等三种,希腊柱式后来为罗马所继承与发展。
所谓古典柱式包括古希腊的玉柱式和后来古罗马发展了的塔司干柱式和组合柱式,共称古典五柱式。
柱式是一种建筑结构的样式。
它的基本单位由柱和檐构成。
柱可分为柱础、柱身、柱头(柱帽)三部分。
由于各部分尺寸、比例、形状的不同,加上柱身处理和装饰花纹的各异,而形成各不相同的柱子样式。
古典柱式是西方古典建筑的重要造型手段。
典型的古典柱式包括希腊时期的3种,共有5种:多立克式、爱奥尼克式、科林斯式、塔司干式、复合式。
其中塔司干式和复合式是在前三种希腊柱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种罗马柱式。
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古希腊建筑最基本的两种柱式之一。
公元前5世纪中叶达到成熟程度。
它的主要特征是没有柱础,柱子直接安置在台基上,柱高为柱径的4—6倍,柱身刻有一条条垂直平行的凹槽(一般是16—20条),柱头由方块和圆盘组成,没有任何装饰。
它的造型粗壮有力,给人以深厚刚毅的感觉,近乎男性人体的美。
希腊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
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古希腊建筑最基本的两种柱式之一,成熟时期与多立克柱式大体相同。
它的主要特征是有柱础,柱头的正面和背面各有一对涡卷,柱高与柱径的比例增大,,给人以柔美的感觉,近乎女性人体的美。
希腊爱奥尼柱式的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
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
古希腊罗马民居理念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民居理念在建筑和社会结构上有一些共通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以下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民居的一些特点:
古希腊:
1.城邦结构:古希腊的城邦是其社会和政治组织的核心。
城邦内有公共广场、神庙、剧场等建筑,而居民的住宅则分布在城市周边。
2.住宅结构:希腊的城市住宅通常是独立的两层建筑,底层用于商业或仓库,上层是住宅。
住宅的正面通常朝向街道,而背面则有一个内院。
3.对称与比例:希腊建筑注重对称和比例,建筑师使用柱廊、三角楣等元素,以营造谐调的美感。
典型的例子是希腊神庙,如巴特农神庙。
4.私人空间:希腊人注重私人生活,住宅通常有一个内院,提供私密的空间。
家庭和社交活动通常在内院中进行。
古罗马:
1.城市规划:古罗马城市规划注重实用性,有规模宏大的公共建筑,如浴场、竞技场等,而私人住宅则分布在城市的不同区域。
2.多功能住宅:古罗马的城市住宅通常有多层楼,底层用于商业或仓库,上层是住宅。
有些住宅还包括花园、露台等。
3.拱门和穹顶:古罗马建筑采用了拱门和穹顶等结构,以支撑更大的建筑。
这在公共建筑中特别常见,如斗兽场。
4.公共浴场:古罗马注重卫生,因此城市中有许多公共浴场,供市民使用。
这些浴场在社交和休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贵族别墅:在农村地区,富有的罗马人常建造豪华的别墅,这些别墅不仅包括住宅,还有花园、温泉、游泳池等。
总体而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民居体现了其时代的文化特点,希腊强调对称美和私密空间,而罗马则注重实用性和城市规划。
这些建筑风格和理念对后来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提及古希腊的建筑,我会很自然的联想到帕提农神庙,而古罗马建筑,我又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圆形斗兽场。
在这两个典型建筑代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从这些特点中我们探索出形成这种建筑的文化渊源,从而进行两种建筑之间的比较。
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恩格斯曾经这么评价过古希腊文明:“我们在哲学中以及在其他许多领域中常常不能不回到这个小民族的成就方面来。
”从自然条件上来看,古希腊是一个三角形的半岛, 以欧洲的土耳其为底边, 向南延伸, 直入海中, 另外还有周围上百个岛屿共同组成。
古希腊的土地主要有两个特点: 1古希腊是一片丘陵地。
这块土地的土壤比较贫瘠单薄, 出产的食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 缺乏木材,石材丰富,盛产优质大理石(色美、质坚、细腻)。
2古希腊也是滨海之区, 它三面环海, 是个天然的港湾。
本土的贫瘠与天然的地利条件, 驱使居民出海。
通过海上的经商和掠夺, 希腊人不仅聚敛了财富, 同时, 也加速了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 从而推动了古希腊的文明进程。
从古希腊的人文条件来看,宗教文化对于其建筑的发展功不可没,神话成了其文明的肥沃土壤,所以古希腊建筑中最重要的类型莫过于神庙。
相比而言,古罗马的自然条件要比古希腊要优越,它的版图比今意大利大,包括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希腊半岛、小亚细亚、非洲北部、亚洲西部、西班牙、法国、英国等。
对于建筑原料除了砖、木、石外,还有运用地方特产火山灰制成的天然混凝土。
地域广阔,气候多样。
从建筑的特点来看,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和谐完美和崇高,它的建筑也是西欧建筑的先驱。
由于希腊多山,盛产大理石,早在2000多年前希腊人就利用石材建造房屋,产生了柱廊和三角形山墙的建筑形式,柱子多用垂直线条装饰,尤其是柱顶都有装饰花纹,形成独特的标志。
沿口山墙多用水平线条装饰,上面加上雕塑形成三角形山花的建筑特色。
希腊建筑讲究严谨庄重,通过数比美学的研究使建筑形式具有完整严密的逻辑关系,使艺术和功能统一谐调,尤其是其柱式的造型对建筑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主要有三种柱式:一是代表男性美的陶立克柱式,粗壮刚挺而起的雄伟感;二是代表女性美的夏奥尼克柱式,修长俊美,柱头有蜗旋纹饰,下有柱础使人产生婷婷玉立之感;三是科林斯柱式,柱头多用植物叶片花纹装饰,代表了丰收的喜悦。
建筑史论文古罗马与古希腊建筑的比较古罗马与古希腊建筑的比较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古罗马建筑在公元一~三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同样也是西欧建筑的开拓者,但毕竟还处在萌芽和胚胎的时期,它们的类型还少,形制很简单,结构比较幼稚,这是因为它的艺术的完美所致。
古希腊的纪念性建筑在公元前8世纪大致形成,公元前5世纪已成熟,公元前4世纪进入一个形制和技术更广阔的发展时期。
古罗马建筑风格的特点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
有罗马万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等公共建筑。
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
例如,罗马帝国各地的大型剧场,观众席平面呈半圆形,逐排升起,以纵过道为主、横过道为辅。
观众按票号从不同的入口、楼梯,到达各区座位。
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
舞台高起,前有乐池,后面是化妆楼,化妆楼的立面便是舞台的背景,两端向前凸出,形成台口的雏形,已与现代大型演出性建筑物的基本形制相似。
古罗马建筑能满足各种复杂的功能要求,主要依靠水平很高的拱券结构,获得宽阔的内部空间。
古罗马建筑艺术成就很高。
大型建筑物风格雄浑凝重,构图和谐统一,形式多样。
罗马人开拓了新的建筑艺术领域,丰富了建筑艺术手法。
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由于宗教在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因而古代国家的神庙往往是这一国家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的代表,希腊亦不例外。
古希腊是个泛神论国家,人们把每个城邦,每个自然现象都认为受一位神灵支配着,因此希腊人祀奉各种神灵建造神庙。
希腊神庙不仅是宗教活动中心,也是城邦公民社会活动和商业活动的场所,还是储存公共财富的地方。
这样神庙就成了希腊崇拜的圣地,围绕圣地又建起竞技场、会堂旅舍等公共建筑。
解析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形式特点
******
班级:艺设082班
学号:*********
指导老师:***
日期:2011.6.6
解析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形式特点
摘要:古希腊建筑艺术经过四个时期发展到巅峰状态,形成了以柱式为主要结构、以神庙为主要样式的建筑体系。
古希腊建筑被评论家称之为“非建筑的”,而且还可以被看作是“大型雕塑”,它是欧洲建筑的开拓者。
古罗马建筑继承并发扬了古希腊建筑,凸显地中海地区特色,古罗马建筑的非凡创造达到了古典时期建筑的最高峰。
关键词:古希腊古罗马建筑继承
前言: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摇篮,所创造的柱式影响了整个世界,雅典卫城更是古希腊建筑群的代表作,而古罗马的建筑是古希腊建筑的继承和发展,以其辉煌的拱券和公共建筑向世界展示她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古罗马将柱式与拱券完美的结合,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
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
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特点
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
早期的建筑是木构架结构,以后用石材代替柱子、檐部,从木构过渡到石梁柱结构。
型制脱胎于贵族宫殿的正厅以狭面为正面并形成三角形山墙。
为保护墙面而形成柱廊。
古希腊建筑形式主要以柱式为主,早期较粗大但已有一定的智识和技能.石墙有三类一是乱石砌墙法二是条石砌枪法三是多边石砌墙法;海赉聂克时期形成柱梁式建筑结构简单化、直线化自然的把发圈、拱顶、园顶复杂性,由是消灭。
希腊房屋构造以简单和谐为原则且对光的幻影有深的研究并发展创造了三大柱有:多立克(象征男性)、爱奥尼克(象征女性)、科林斯(象征有钱人)。
其三大柱式因此希腊的艺术演变有三阶段——宏伟、精美、对称。
古罗马建筑:而古罗马建筑式样则是在古希腊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除了古希腊那三种柱式之外还还衍生出了自己的式样塔斯干式柱和组合式柱式。
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
古罗马建筑一般以厚实的砖石墙、半圆形拱券、逐层挑出的门框装饰和交叉拱顶结构为主要特点。
发展曷脱洛利亚人的圈拱顶圆顶形成混合式建筑。
最显著高仅砌墙的材料是石和三合土。
古希腊柱式:柱式一般由檐部、柱子、基座三部分组成,有时只包括前两部分。
檐口、檐壁、柱头等部位常有各种雕刻装饰,各部分交接处常有各种线脚。
多立克(Doric)柱式:起源于意大利、西西里一带的。
,柱身有尖棱角的凹槽,柱身收分、卷杀较明显,没有柱础,直接立在台基上,檐部较厚重,线脚较少,多为直面。
总体上,力求刚劲、,柱身有尖棱角的凹槽,柱身收分、卷杀较明显,没有柱础,直接
立在台基上,檐部较厚重,线脚较少,多为直面。
总体上,力求刚劲、质朴有力、和谐,具有男性性
格。
爱奥尼(Ionic)柱式:产生于小亚细亚地区的。
特点是:比例较细长,开间较宽,柱头有精巧如圆
形涡卷、柱身带有小圆面的凹槽,柱础为复杂组合
而有弹性,柱身收分不明显,檐部较薄,使用多种
复合线脚。
总体上风格秀美、华丽,具有女性的体
态与性格。
科林斯(Corinthian)柱式。
晚期成熟。
柱头由毛茛叶组成,宛如一个花篮,其柱身、柱础
与整体比例与爱奥尼柱式相似。
以下是详图解析。
以下列表详解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名称
部位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
柱础无柱础有弹性的柱础有弹性的柱础
柱径柱高比1:4-6比例粗壮1:9-10比例修长1:10
柱身凹槽20个尖齿凹槽24个平齿凹槽24个平齿凹槽
柱头简单的倒圆锥、粗壮有力两个涡卷,优美典雅毛茛叶饰组成纤巧华丽檐部高大厚重(1∕3H)轻巧(1 ∕5H)纤巧(1 ∕5H)
整体仿男体,威武雄健仿女体,柔美秀丽借鉴爱奥尼装饰性更强
古罗马柱式
拱顶体系─十字拱的成列应用,构成宏敞开阔贯通的内部大空间。
交叉拱古罗马十字形拱
2.柱式:古代罗马对古希腊柱式的继承、发展与完善。
五种柱式:塔斯干柱式、多立克
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柱式的发展解决了柱式与拱券结构的矛盾,创造了券柱式和连续券。
五种柱式
整体比较图
古希腊典型建筑结构比较
古典盛期的代表,雅典卫城及其主要建筑。
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提神庙,以及雅典娜雕像。
群体布局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构图原则,根据祭祀活动的路线,布局自由活泼,建筑物安排顺应地势,照顾山上、山下观赏,综合应用多立克和爱奥
帕提农平面图两种柱式。
帕提农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
它的比例匀称,风格刚劲雄健而全然没有丝毫的重拙之感
奖杯亭位于雅典卫城东面,是集中式建筑的代表也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
构图手法第一,基座和亭子各有完整的台基和檐部,构图独立,然后再谋求二者的协调统一。
这是多层的建筑组合普遍遵守的法则;
第二,圆亭和方基座相切,这是圆形和方形体积间常用的交接法;
第三,下部简洁厚重,越往上越轻快华丽,分划越细。
下部用深色粗石灰石,表面处理比较粗糙,砌缝清晰;上部用白大理石,表面光滑,不露砌缝。
这种处理,使它显得稳重而有树木般的向上生长的态势。
古罗马典型建筑结构比较
古罗马建筑典型建筑(1)神庙。
万神庙又叫潘泰翁,
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建筑的代表,也是罗马穹顶技
术的最高代表。
其平面与剖面内径都是43.3m,顶部有
直径8.9m的圆洞。
(2)军事纪念物。
凯旋门:第度
凯旋门为单拱门,塞维鲁斯和君士坦丁为三拱门凯旋
门。
纪念柱:歌颂皇帝战功的纪念物,如图拉真纪念柱。
(3)剧场。
在希腊半圆形露天剧场。
(4)罗马大斗兽
场。
在结
构、功能
和形式上
三者和谐
统一。
(5)
公共浴
场。
卡拉
卡拉浴场罗马帝国广场群平面图角斗场的横剖面克利提乌姆浴场。
内空间流转贯通丰富多变,开创了内部空间列序的艺术手法(6)居住建筑。
一类是四合院式或明厅式,内庭与围柱院组合式如庞贝城中的潘萨府邸;另一类是城市中的公寓式。
古希腊与古罗马建筑的详细分解:
(1)平面:古希腊庙宇平面、以简单正确均衡对称为准,它仅一正殿四周有柱廊环绕,特呈妩媚形态。
其露天剧场多圆形平面;而古罗马建筑以宏伟壮观为准公共建筑极其伟大,其他水道桥梁等公共建筑尤为扩张罗马文化。
罗马人应用了法圈,故门窗洞及柱间跨度均可加大,庙宇平面不仅为方形还有圆形。
(2)墙垣:古希腊墙垣以石块或云石实砌,石块间用金属搭攀勾连,无灰浆墙面磨琢光滑,庙宇常建于界限清晰的连座上表示一种坚实状态;古罗马与希腊不同,他不以块石实砌,用三合土建筑。
外表面用石板或砖料或涂以灰泥,内表面护以彩色云石、雪花石膏、斑岩等,用铜质搭攀勾连。
(3)门窗:古希腊门窗口均为方头,门口向上缩小。
庙宇正面没窗但有悬立柱子;古罗马柱廊与圈廊用于内外,门头有半圆式也有楣式,窗头普通的是半圆式有时是弓形式。
(4)屋顶:古希腊为人字山墙斜度,庙宇的屋顶载于正殿墙及回廊柱上。
椽子为木质,上盖云石版瓦,古罗马用拱顶与圆顶,平顶上常作井字形。
(5)柱子:古希腊三大柱式:1多立克柱式,为最雄壮的柱式没柱础直接放在阶座上柱式简单、朴素、森严;2爱奥尼克柱式轻巧、雅致柱头带涡卷具有女性美;3科林新柱式更加细致。
希腊的柱子常与法圈和构柱并用成了装饰的作用常用重叠柱式。
罗马有五种柱式:1脱斯干柱式,柱身无凹槽;2陶立克柱式,罗马人很少用;3爱奥尼克柱式,卷涡的支配与希腊不同四面都有相同的角卷涡;4科林新柱式,罗马人的最爱也最为常见,柱帽头雕刻富丽,四周的叶瓣为软毛茛叶螺旋或人物雕镂;5混合柱式全部与科林新式相似,时奥尼克式和科林新式混合而成。
(6)线脚:希腊的线脚柔美而精美,分别有正波纹线、反波纹线、蛋纹线、小平线、小圆凸线、凹线、半圆线、鸟嘴线檐版;罗马的线脚富于雕镂对轮廓不如希腊的研究。
他的线脚多为圆形。
总结古希腊和古罗马建筑意义
古希腊建筑:建筑的配置与环境紧密结合,采用几何性对称性和直交网格为控制因素。
富有雕塑性表达明晰的结构内外廊以及创造的三大柱式对世界建筑的影响深远。
古罗马建筑:它们常以严格的轴线为基础来组织,并赋予轴线一种与众不同的特性以及其对室内空间的拓展和多样化的使用,这与其积极的外部空间相呼应。
古罗马使用了古典柱式,却用了一种根本上创新的方式使它赋予了一种在空间上整合的新型环境的特征。
罗马庙宇森林柱子发展为深的门廊而内殿成为了一个与进坛同宽的统一空间,其行式对日后的教堂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世界建筑史丛书《希腊建筑》罗兰马丁
世界建筑史丛书《罗马建筑》【英】约翰·B·沃德-珀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陈志华
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的涵意》刘育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