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货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250.50 KB
- 文档页数:36
进货作业流程1.概述进货作业是指企业在进行采购活动时,接收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或原材料的过程。
良好的进货作业流程能够确保企业有效管理库存、控制成本,并保证供应链的顺畅运作。
2.进货作业流程步骤2.1 采购计划制定在开始进货作业之前,企业需要制定采购计划,确定采购的数量、时间和供应商等关键信息。
采购计划通常根据企业的需求量、销售预测和库存水平等因素来制定。
2.2 供应商选择与询价根据采购计划,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询价。
在选择供应商时,需要考虑价格、质量、交货时间、支付条件等多个因素。
通过询价可以获取不同供应商的报价和其他关键信息,从而做出最佳选择。
2.3 采购订单下达一旦确定了供应商,企业需要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
采购订单包括商品或原材料的详细信息,如数量、单价、交货时间等。
下达采购订单后,供应商会根据订单的要求进行准备和发货。
2.4 商品接收与验收当供应商发货后,企业需要进行商品的接收与验收工作。
验收工作包括检查货物的数量、质量和是否与采购订单一致。
如果发现货物与订单不符或有质量问题,需要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解决。
2.5 入库操作经过验收合格后,货物需要进行入库操作。
入库操作包括登记商品信息、标记货物位置、更新库存记录等工作。
良好的入库操作能够帮助企业有效管理库存、提高物流效率。
2.6 财务结算最后一步是进行财务结算工作。
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收货量和价格与供应商结算,完成采购流程。
财务结算工作也是整个进货作业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涉及到成本控制和供应商关系维护等方面。
3.进货作业流程的优化为了提高进货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企业可以考虑以下优化措施:•优化供应商选择机制,建立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降低采购成本。
•建立采购订单管理系统,提高订单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加强库存管理和自动化技术应用,提高库存周转率和降低库存成本。
•定期进行供应商绩效评估,及时调整供应商策略,保证供应商质量和服务水平。
通过不断优化进货作业流程,企业能够提升采购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
流程图实体物流信息流进货作业流程图进货作业进货作业是指对物品实体上的接收,从货车上将物品卸下,并核对该物品的数量及状态(数量检验、品质检验、技术检验、开箱检查等),然后将必要信息书面化等。
它是配送的基础环节,又是决定配送成败与否、规模大小的最基础环节.同时,它也是决定配送效益高低的关键环节。
进货作业流程图订单处理订单处理的含义从接到客户订单开始到着手准备拣货之间的作业阶段,称之为订单处理。
通常包括订单确认、存货查询、单据处理等内容。
订单处理是与客户直接沟通的作业阶段,对后续的拣选作业、调度和配送产生直接的影响.订单处理流程图注:订单形态1.一般交易订单:接单后按正常的作业程序进行拣货、出货、发送、收款的订单;2。
现销式交易订单:与客户当场交易,直接给货的交易订单;3。
间接交易订单:客户向配送中心订货,直接由供应商配送给客户的交易订单;4.合约式交易订单:与客户签定配送合约的交易订单;处理合约式交易订单,应在约定的送货期间,将订货资料输入系统处理以便出货配送;或一开始便输入合约内容的订货资料并设定个批次送货时间,以便在约定日期系统自动产生所需的订单资料;5。
寄库式交易订单:客户因促销、降价等市场因素先行订购一定数量的商品,往后视需要再要求出货的交易订单。
处理寄库式交易订单时,系统应检查客户是否确实有此项寄库商品,若有则出此商品,否则应加以拒绝;拣货作业拣货作业的含义拣货作业是依据客户的订货要求或配送中心的送货计划,迅速准确地将商品从其储位或其他区域拣选出来,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分类集中,等待配装送货的作业过程.在配送作业的各环节中,拣货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一唤,它是整个配送中心作业系统的核心工序。
拣货作业流程图补货作业补货作业的含义补货作业的目的是保证拣货区有货可拣,是保证充足货源的基础。
补货通常是以托盘为单位,从货物保管区将货品移到拣货区的作业过程。
补货作业流程图配货作业配货作业的含义配货作业是指把拣取分类完成的货品经过配货检查过程后,装入容器并做好标识,再运到配货到准备区,待装车发送。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进货检验是指在企业采购原材料、零部件或者成品时,对所采购的物料进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符合企业的要求和标准。
进货检验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从而降低质量风险和生产成本。
二、检验人员要求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产品知识和检验技能,熟悉相关标准和规范。
2. 检验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商议。
三、进货检验流程1. 接收物料(1) 检验人员应在物料到货时及时接收,并核对送货单和物料数量是否一致。
(2) 如发现物料有破损或者异常情况,应即将通知供应商并记录。
2. 样品抽取(1) 根据采购数量和规格要求,从到货物料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2) 样品抽取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3. 检验项目(1) 根据物料的特性和要求,确定检验项目和方法。
(2) 检验项目可以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性能测试、化学成份分析等。
4. 检验结果记录(1) 检验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2) 检验结果记录应包括物料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日期等。
5. 判定和处理(1) 根据检验结果,判定物料是否合格。
(2) 对于不合格物料,应及时通知供应商,并商议解决措施,如退货、返修等。
6. 检验报告(1) 检验人员应编制检验报告,将检验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供应商。
(2) 检验报告应包括检验结果、判定依据、处理意见等。
四、进货检验记录管理1. 进货检验记录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存档规则进行管理,以便于查阅和追溯。
2. 进货检验记录应保存一定的时间,以满足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规定。
五、进货检验的意义和作用1. 保证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减少不合格物料进入生产环节,降低质量风险和生产成本。
2. 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和标准。
3. 促进供应商的质量改进和管理,建立长期稳定的供应关系。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标题: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进货检验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正确的进货检验作业流程和标准能够有效地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点。
一、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制定1.1 确定检验标准:制定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前,需要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要求,以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1.2 制定检验流程:根据产品特点和检验要求,制定详细的检验流程,包括检验地点、检验时间、检验人员等。
1.3 确定检验方法:确定适用的检验方法和工具,如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以确保检验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二、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2.1 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等基本信息,以便与实际产品进行比对。
2.2 检验标准: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验要求,包括外观、尺寸、功能等方面的要求。
2.3 检验流程:详细描述检验的流程和步骤,包括检验前的准备工作、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检验后的处理方式。
三、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执行3.1 检验前准备:检验人员应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准备检验工具和材料,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2 检验过程: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检验,严格按照检验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3 检验后处理:根据检验结果,及时对产品进行分类处理,如合格品、待处理品、不合格品等,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四、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更新与维护4.1 定期审查:定期审查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和修改,确保检验标准和流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4.2 培训检验人员:定期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
4.3 文件管理: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制度,确保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存档和管理,以便随时查阅和使用。
五、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的效果评估5.1 检验结果分析:定期对进货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仓库进货作业流程1.仓库根据已审核《采购订单》内容准备成品收货。
2.厂家送货到达后,厂家提供《送货清单》给收货仓管员,《送货清单》应清晰显示送货单位名称、送货单位印章或经手人签名、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采购订单号。
收货仓管员将《送货清单》和对应的《采购订单》相核对。
相核不符者拒收。
相符者仓管员以《送货清单》和《采购订单》验收货品,收货量大于定购量时,仓库主管要通过营销部同意和取得营销部有权人的书面通知后才能超量收货。
3.仓管员收货无误后,在《送货清单》上签收,并加盖收货专用章,一联自留,一联交对方。
4.仓管员在电脑上开具《采购单》,并由仓库主管审核生效。
将《采购单》打印一式三联,经仓库主管和仓管员签字加盖收货专用章后,第一联存根自留,第二联财务联连同送货单位的《送货清单》交财务,第三联对方联同时交财务。
5.返修品回仓,以对应的《采购退货单》为依据收货,仓管员核实货单无误后在电脑上开具《采购退返单》,注明原《采购退货单》号,并经仓库主管审核生效。
成品出仓管理流程1.仓库主管根据营销部传来的《销售订单》备货并作好记载,将配好的货品清单交质检部验货。
质检部将合格成品装箱并在电脑上填制《装箱单》,审核装箱单。
在每个包装箱内放置一张装箱单。
包装好的成品分类放到相应的仓库存放区域。
2.质检部将《装箱单》汇总导出为未审核《销售单》,等待营销部总监审核发货。
3.仓管员根据客户持有的已盖章《销售单》和电脑里对应的《出仓单》对于批发商或《转仓单》对于加盟商发货。
打印《出仓单》或《转仓单》一式二份,由仓管员、仓库主管和客户签字,一份交客户,一份仓库自留。
五点含义仓储是一种物流活动仓储首先是一项物流活动,或者说物流活动是仓储的本质属性。
仓储不是生产、不是交易,而是为生产与交易服务的物流活动中的一项。
应该与其它物流活动相联系、相配合。
这一点与过去的“仓库管理”是有重大区别的。
仓储的基本功能仓储的基本功能包括了物品的进出、库存、配送也是传统仓储的基本功能,物品的出入库及在库管理相结合、共同构成现代仓储的基本功能;仓储的目的仓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供应链上下游的需求。
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配送中心常用名称,有多个意思,配送中心是接受并处理末端用户的订货信息,对上游运来的多品种货物进行分拣,根据用户订货要求进行拣选、加工、组配等作业,并进行送货的设施和机构。
那么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有哪些呢?一、进货作业是实现商品配送的前置工作,而商业配送中心的收货工作,更涉及到商品所有权的转移,商品一旦收下,配送中心将承担商品完好的全部责任1、集货,卸货工作,验商品条形码,点验工作2、收货操作程序和要求二、搬运作业在配送中心里,从入库、保管、拣货、流通加工、出库、配送等,所有过程中,搬运作业约占全部作业的60~70%以上。
1、搬运的基本知识2、搬运合理化的原则单位装载化、设备与经常使用、搬运平衡、现场布置、机械化、标准化、安全、流程、水平直线、弹性、搬运简单、最小操作活性、空间活用、死重率降低、重力利用、预防保养、废弃三、储存作业配送中心更要注意空间的有效利用和存量的有效控制1、储存保管的目标2、储位管理储位指派法则①可与随机储存策略,共同储存策略相配合②可与定位储存策略,分类储存策略相配合③先进先出的法则④商品特性法则3、入库、保管作业①储存的方式②提高货架储存系统空间利用率的措施③要着重抓好几项工作4、库存管理:①有效期管理②周转期管理③储存保管四、盘点作业为有效地控制货品数量,对各库存场所的货物进行数量清点的作业1、盘点作业的目的2、盘点作业的步骤3、盘店结果的评估检讨五、订单处理从接到客户订货开始到准备着与拣货为止的作业阶段,称为订单处理1、接货订单的方式2、订单内容的确认六、拣货作业是配送中心根据客户提出的订单所规定的商品品名,数量和储存仓库位地址,将商品从货垛或货架上取出,搬运到理货场所1、摘果法:让拣货搬运巡回于储存场所,接某要货单位的订单挑选出每一种商品,巡回完毕也完成了一次配送作业,将配齐的商品放置到发货场所指定的货位,然后再进行下一个要货单位的配货2、播种法:将每批订货单上的同种商品各自累加起来,从储存仓位上取出,集中搬运到理货场,然后将每一种商场所需的数量取出,分放到该要货单位商品暂储,待运货位处直至配货完毕、3、拣选作业与设施:叉车货架拣选系统、重力式货架、电子标签拣选系统七、补货作业:补货作业的目标是保证拣货区有货可拣,包括补货方式、补货时机八、出货作业:将拣货取分类好的货品作好出货检查,装入妥当的容器,做好标记,根据车辆调度安排的趟次等,将物品搬运到出货待运区,最后装车配送包括分货、出货检查九、输配送作业以流通的观念来看,输配送是指将被订购的物品,使用卡车从制造厂和生产地送到顾客手中的物流活动1、什么是输配送:输送:它是作长距离,大量货物的移动,输送是物流据点间的货物移动,是区域间的货物移动配送:它是做短距离,少量货物的移动,是从供货企业成供货枢送达商店,顾客手中的商品移动,是区域内的货物移动配送是多频率,多样少量,短距离的运送,尽可能满足客户的服务要求。
进货作业工作流程与方法一、进货作业进货作业包括把货品做实体上的接收,从货车上将其货物卸下,并核对该货品的数量及状态( 数量检查、品质检查、开箱等 ),然後将必要资讯给予书面化等等。
一般进货主要作业流程与内容如图1-1 ̄1-2所示。
图1-1 一般进货主要作业流程图图1-2 一般进货主要作业内容探讨1. 进货目标的计画分析1.1 系统设计原则为让搬运者安全有效率地卸货,及期使物流中心能迅速正确地收货,进货计画及其相关资讯系统注意以下原则:(1) 多利用配送车司机来卸货,以减轻公司作业员负担及避免卸货作业的拖延。
(2) 尽可能将多样活动集中在一工作站,以节省必要空间。
(3) 尽可能平衡停泊码头的配车,例如依进出货求状况制定配车排程,或转移部份耗时的进货至离峰时间。
(4) 将码头月台至储区的活动尽量保持直线流动。
(5) 依据相关性安排活动,达到距离最小化或省去步行的机会。
(6) 安排人力在尖峰时间使货品能维持正常速率地移动。
(7) 考虑使用可流通的容器,以省除更换容器的动作。
(8) 为方便後续存取及能随时应付确认查询的求,应详细记录进货资料。
(9) 为小量进货计画准备小车。
(10)在进出货期间尽可能省略不必要的货品搬运及储存。
1.2 进货考量因素在设计一完整的系统前,便考虑所有相关的影响因素才能将之统合规划,而在进货方面的考量因素很多,包括:(1) 进货对象及供应厂商总数:一日内之供应厂数( 平均,最多 )。
(2) 商品种类与数量:一日内之进货品项数(平均,最多)。
(3) 进货车种与车辆台数:车数/日(平均,最多)。
(4) 每一车的卸(进)货时间。
(5) 商品的形状、特性。
(a) 散货、单元之尺寸及重量。
(b) 包装型态。
(c) 是否具危险性。
(d) 栈板叠卸的可能性。
(e) 人工搬运或机械搬运。
(f) 产品的保存期限。
(6) 进货所人员数(平均,最多)。
(7) 配合储存作业的处理方式。
(8) 每一时刻的进货车数调查,以下图进货时间带来表示。
连锁门店进货作业流程管理分析报告评分: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连锁门店的订货、进货、存货等环节。
订货的方式和订货应注意的事项,为大家提供一些专业知识,及物流上的一些知识。
进货的注意事项及流程,订货的注意事项及流程图。
验货以及收货的方式方法及种类。
连锁门店应该怎样补货,怎样补货更好等知识。
主要写的是存货管理等知识,方便大家了解连锁门店的储存知识,还有连锁门店的退货流程,退货方式、退货注意事项等专业知识。
目录目录 (2)第一章订货作业流程 (4)一、订货的原则: (4)二、订货的注意事项 (4)第二章进货作业流程 (5)一、进货流程图 (5)二、进货的注意事项 (5)第三章验货过程和人员职责 (6)一、验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6)二、验货的具体流程 (6)1、计划申报 (6)2、验收: (6)3、保管 (7)4、盘点 (7)三、验货过程中人员的分工与具体职责 (7)(一)验货人员的工作作业 (7)(二)验货人员的具体职责 (7)第四章补货作业流程 (8)一、怎样做到将缺货补上 (8)二、怎样安排补货流程比较快捷 (8)第五章连锁门店存货的流程 (9)一、存货作业的重点和内容 (9)二、存货管理的目的 (9)三、存货作业管理的环节 (9)第六章退换作业 (10)一、为什么退换货 (10)二、退换货作业的要点 (10)三、退换货作业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10)第一章订货作业流程一、订货的原则:1、订货要有计划性。
注意事实与适量,门店在每天营业销售时段不可能随时订货,各类别商品的订货周期、最小订货量等都必须有事前计划。
2、订货方式要规范化。
订货可采用人工、电话、传真、电子订货系统等多种方式。
3、诚信订货。
诚实守信遵守合同。
保证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严格性等。
订货的设计图流程图:二、订货的注意事项1、存货检查。
门店负责人应该及时检查卖场及仓库的存货情况,如果存货量少于安全存货量,应及时考虑适量补货,保证不出现缺货、断码、等情况。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进货检验是指在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提供的货物进行检查和验证,以确保货物的质量和规格符合采购方的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以帮助员工正确进行进货检验工作,确保采购的货物符合质量标准。
二、作业目的进货检验作业的目的是确保采购的货物符合质量要求,减少不合格货物的入库,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和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通过严格的进货检验,可以降低不合格品的风险,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三、作业流程1. 接收货物- 在货物到达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接收。
- 检查货物的数量和外包装完好性,如有异常及时记录并与供应商联系。
2. 质量检查- 根据采购合同和规格要求,对货物进行质量检查。
- 使用适当的检测设备和工具,如计量仪器、试验设备等,对货物进行检测。
- 检查货物的外观、尺寸、重量、颜色、材料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 进行必要的功能性测试,如电器设备的开关、机械设备的运转等。
- 如发现不合格品,及时记录并与供应商协商解决方案。
3. 抽样检验- 对大批量货物进行抽样检验,以减少检验成本和时间。
- 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定合理的抽样方案。
- 选择合适的样品数量和抽样方法,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4. 检验记录- 对每一批次的货物进行详细的检验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批次号、供应商信息等。
- 记录检验结果,包括合格品数量、不合格品数量和不合格品的具体问题。
- 如有需要,拍摄照片或制作样品展示,以便后续分析和处理。
5. 处理不合格品- 对于不合格品,根据公司的处理流程进行处理。
- 如可以修复,安排相关人员进行修复工作。
- 如不可修复,与供应商协商退换货或索赔事宜。
6. 检验报告- 撰写进货检验报告,包括检验结果、不合格品情况、处理措施等。
- 将报告及时提交给相关部门,如采购部、质量管理部等。
四、作业注意事项1. 严格按照作业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步都得到正确执行。
2. 使用适当的检测设备和工具,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及作业管理基本原则配送中心作业流程包括:进货作业、验货作业、储存作业、盘点作业、订单处理作业、拣货作业、补货作业、出货作业、流通加工作业、输配送作业、退调货作业、信息处理作业。
作业管理基本原则:一、进货作业1、进货作业:进货作业是指从货车上把货物卸下、开箱,检查其数量、质量.然后将必要的信息进行书面化的记载.商品进货作业是后续作业的基础和前提,进货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后续作业的质量。
进货作业流程:进货作业计划—进货作业前2、基本原则:1)尽量使进货地点靠近商品存放点,避免商品进库过程的交叉、倒流.2)尽量将各项作业集中在同一个工作场所进行。
即在进货作业过程中,将卸货、分类、标志、验货等理货作业环节集中在一个场所完成,这样既可减少空间的占用,也可以节省货物搬运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降低作业成本,提高作业速度。
3)依据各作业环节的相关性安排活动,即按照各作业环节的相关顺序安排作业,避免倒装、倒流而引起搬运货物的麻烦,提高作业效率。
4)将作业人员集中安排在进货高蜂期,保证人力的合理安排与进货作业的顺利进行。
5)合理使用可流通的容器,尽量避免更换。
对小件商品或可以使用托盘集合包装的货物,尽量固定在可流通的容器内进行理货与储存作业,以减少货物倒装的次数。
6)详细认真地处理进货资料和信息,便于后续作业及信息的查询与管理。
二、验货作业1、验货作业:按照验收业务作业流程,核对凭证等规定的程序和手续,对入库商品进行数量和质量检验的经济技术活动的总称。
凡商品进入仓库储存,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只有验收后的商品,方可入库保管。
验货作业包括验收准备、核对凭证和实物检验3个作业环节。
商品验收方式分为全验和抽验,要做到以单对货,单货相符,在质量、数量、包装等各个方面进行验货,验货的方式可以是先卸先验,也可以是边卸边验。
2、基本原则:以单对货,单货相符1、储存作业管理是指在把将来要使用或者要出货的商品保管好的前提下,经常对库存进行检查、控制和管理.储存作业管理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有效地利用劳力和设备,安全和经济地搬运物品货物,妥善地保管和管理货物.其中储位指派的方法有:分类指派、随机指派、靠近出口指派等。
进货出货补货作业流程一、进货作业基本流程进货作业包括接货、卸货、验收入库,然后将有关信息书面化等一系列工作。
进货作业的基本流程如下图示。
在其流程安排中,应注意以下事项:1.应多利用配送车司机卸货,以减少公司作业人员和避免卸货作业的拖延;2.尽可能将多样活动集中在同一工作站,以节省必要的空间;3.尽量避开进货高峰期,并依据相关性安排活动,以达到距离最小化;4.详细记录进货资料,以备后续存取核查。
进货作业流程将拣选的商品按订单或配送路线进行分类,再进行出货检查,做好相应的包装、标识和帖印标签工作,根据门店或行车路线等将物品送到出货暂存区,最后装车配送。
出货作业流程如下图示:出货作业流程图1.分货作业采用人工分货方式处理,在完成货物拣选之后,将所拣选的商品根据不同的门店或配送路线进行分类,对其中需要进行包装的商品,拣选集中后,先按包装分类处理,再按送货要求分类出货。
2.出货检查作业根据门店、车次对象等对拣选商品进行产品号码和数量的核对,以及产品状态和品质的检验。
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检查。
(1)人工检查,将货品一个个点数并逐一核对出货单,再检查出货品质水准及状态。
(2)商品条码检查。
当进行出货检查时,只将拣出货品的条码,用扫描机读出,电脑则会自动将资料与出货单对比,检查是否有数量或号码上的差异。
3.出货形式配送中心在拣取方面采用托盘、箱、单品为单位。
4.出货作业质量控制拣选作业的效率和对拣选准确性直接影响供应商的结算和库存的准确率和后续作业的正常进行。
补货作业是将货物从仓库保管区域搬运到拣货区的工作,其目的是确保商品能保质保量按时送到指定的拣货区。
1.补货方式(1)整箱补货(2)托盘补货(3)货架上层——货架下层的补货方式2.补货时机(1)批组补货每天由计算机计算所需货物的总拣取量和查询动管区存货量后得出补货数量,从而在拣货之前一次性补足,以满足全天拣货量。
这种一次补足的补货原则,较适合一日内作业量变化不大、紧急插单不多或是每批次拣取量大的情况。
仓库进货作业流程
仓库进货作业是指在仓库管理中,对外部供应商提供的货物进行接收、验收、
入库等一系列操作的流程。
正确的进货作业流程能够确保货物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对于保障仓库管理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仓库进货作业的具体流程。
1. 接收货物。
当供应商送来货物时,仓库工作人员首先要进行货物的接收工作。
在接收货物时,要仔细核对送货单上的货物信息,包括货物的名称、规格、数量等,确保与实际送货的货物一致。
2. 验收货物。
接收货物后,仓库工作人员要进行验收工作。
验收工作是确保所接收货物的质
量和数量符合要求的重要环节。
在验收货物时,要对货物进行外观检查、数量核对、质量抽查等工作,确保货物没有损坏、污染或者其他质量问题。
3. 入库操作。
经过验收合格的货物,可以进行入库操作。
在入库操作时,要按照仓库管理系
统的要求,对货物进行分类、编号、标注等工作,确保货物能够被准确地存放和管理。
4. 更新库存信息。
完成入库操作后,仓库工作人员要及时更新库存信息。
包括对货物的入库时间、数量、位置等信息进行记录,确保库存信息的及时、准确和完整。
5. 通知相关部门。
在完成进货作业流程后,仓库工作人员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包括通知采购部
门货物已经到货,通知财务部门进行相关凭证的录入等工作,确保进货信息的及时传达和处理。
以上就是仓库进货作业的具体流程,正确的进货作业流程能够提高仓库管理的
效率和准确性,确保货物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进货作业计划的具体内容包括一、引言进货作业是商业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和产品质量。
一个高效的进货作业计划能够帮助企业确保货物的及时供应和库存的合理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完整的进货作业计划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二、进货作业计划的基本信息1. 供应商信息:包括供应商名称、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2. 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数量、单价等。
3. 进货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销售计划,确定进货的时间节点。
4. 进货数量: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计划,确定每次进货的数量。
5. 进货金额:根据进货数量和产品单价,计算每次进货的总金额。
6. 付款方式:确定进货款项的支付方式,如预付款、货到付款等。
7. 进货地点:确定进货的具体地点,如仓库、供应商门店等。
8. 进货方式:确定进货的具体方式,如线下采购、在线下单等。
三、进货作业计划的具体步骤1. 分析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和销售数据分析,了解产品的市场需求和销售趋势,为进货作业提供依据。
2. 确定供应商:根据产品质量、价格、供货稳定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3. 建立供应商联系: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其进货政策、运输方式等信息。
4. 制定进货计划: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计划,确定进货的时间、数量和金额,并制定进货计划表。
5. 下单进货:根据进货计划表,与供应商进行订单确认,并安排货物的运输和送达。
6. 收货验货:在货物送达后,进行收货验货工作,确保货物的数量和质量与订单一致。
7. 付款结算:根据所选的付款方式,及时完成进货款项的支付。
8. 入库管理:将验收合格的货物进行入库,按照合理的仓储布局进行分类、编号和标记。
9. 库存管理: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系统,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和调整,确保库存数量的准确性。
10. 数据分析:通过对进货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点,提高进货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四、进货作业计划的注意事项1.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供货的稳定性和优惠条件。
仓储物流公司进货入库作业流程1.采购订单确认:在进货入库作业开始之前,仓储物流公司需要核对采购订单,并确保订单中的物品信息与实际采购的物品相符。
3.入库登记:物品验收合格后,仓储物流公司需要进行入库登记。
入库登记是将物品信息录入系统的过程,包括物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等。
登记过程需要仔细核对物品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分类存放:根据物品的性质和特点,仓储物流公司需要对物品进行分类存放。
将相似的物品放在一起,方便后续的仓库管理和取出操作。
同时,需要注意不同物品之间的隔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和损坏的发生。
5.码放上架:在分类存放完成后,仓储物流公司需要将物品码放到相应的货架上。
这里需要注意在货架上标示物品的编码和位置信息,以便后续的查找和取货操作。
6.安全防护:在物品入库作业过程中,仓储物流公司需要对物品进行安全防护措施。
例如,对易碎品、危险品等进行特殊处理,避免损坏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7.入库质检:为了确保物品的质量,仓储物流公司需要对部分或全部物品进行入库质检。
质检的目的是检查物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通过质检,可以发现并及时处理不合格品,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8.入库报告:对于已完成入库作业的物品,仓储物流公司需要生成入库报告。
入库报告包括物品名称、规格、数量、入库时间等信息。
入库报告有助于管理人员掌握实时的库存情况,并进行后续的仓库管理和调度工作。
9.后续处理:物品入库作业结束后,仓储物流公司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工作。
包括对相关文件和账目的整理和归档,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和调整,并进行库存信息的更新和维护。
以上是仓储物流公司进货入库作业流程的主要步骤。
通过规范的作业流程,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减少错误和损失,并确保物品能够及时供应给客户。
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一、目的和范围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指导进货检验的操作流程,确保所进货物的质量符合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进货检验的场景。
二、术语和定义1. 进货检验:指对所进货物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的过程。
2. 供应商:指提供所进货物的公司或个人。
3. 检验标准:指用于评估所进货物质量的参考标准,可以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公司内部标准等。
三、作业流程1. 接收货物a. 检查货物数量是否与订单一致,记录在进货检验表中。
b. 检查货物外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或变形。
c. 检查货物标识是否清晰可辨,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批号等信息。
2. 外观检验a. 检查货物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如颜色、形状、表面光洁度等。
b. 检查货物是否存在明显的瑕疵、划痕、变形等问题。
c. 检查货物是否有漏液、渗漏等现象。
3. 尺寸和重量检验a. 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检测货物尺寸是否符合规格要求。
b. 使用天平或称重器检测货物重量是否与规定范围内。
4. 功能性检验a. 根据产品的功能特性,进行相应的功能性检验,如开关操作、电气性能测试等。
b. 根据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或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检验操作。
5. 化学成分检验a. 对需要进行化学成分检验的货物,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如化学分析仪器等。
b. 检测货物的化学成分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要求。
6. 抽样检验a. 根据抽样计划,从所进货物中抽取样品进行检验。
b. 根据检验结果,对整批货物进行判定,判断是否合格。
7. 记录和报告a. 将检验结果记录在进货检验表中,包括样品编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信息。
b. 如有不合格项,记录不合格原因和处理措施。
c. 根据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供检验报告。
四、质量控制要求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的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
2. 检验设备应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3. 检验过程应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进货作业进货作业包括把货品做实体上的接收,从货车上将其货物卸下,并核对该货品的数量及状态( 数量检查、品质检查、开箱等 ),然後将必要资讯给予书面化等等。
一般进货主要作业流程与内容如图1-1 ̄1-2所示。
图1-1 一般进货主要作业流程图图1-2 一般进货主要作业内容探讨1. 进货目标的计画分析1.1 系统设计原则为让搬运者安全有效率地卸货,及期使物流中心能迅速正确地收货,进货计画及其相关资讯系统注意以下原则:(1) 多利用配送车司机来卸货,以减轻公司作业员负担及避免卸货作业的拖延。
(2) 尽可能将多样活动集中在一工作站,以节省必要空间。
(3) 尽可能平衡停泊码头的配车,例如依进出货求状况制定配车排程,或转移部份耗时的进货至离峰时间。
(4) 将码头月台至储区的活动尽量保持直线流动。
(5) 依据相关性安排活动,达到距离最小化或省去步行的机会。
(6) 安排人力在尖峰时间使货品能维持正常速率地移动。
(7) 考虑使用可流通的容器,以省除更换容器的动作。
(8) 为方便後续存取及能随时应付确认查询的求,应详细记录进货资料。
(9) 为小量进货计画准备小车。
(10)在进出货期间尽可能省略不必要的货品搬运及储存。
1.2 进货考量因素在设计一完整的系统前,便考虑所有相关的影响因素才能将之统合规划,而在进货方面的考量因素很多,包括:(1) 进货对象及供应厂商总数:一日内之供应厂数( 平均,最多 )。
(2) 商品种类与数量:一日内之进货品项数(平均,最多)。
(3) 进货车种与车辆台数:车数/日(平均,最多)。
(4) 每一车的卸(进)货时间。
(5) 商品的形状、特性。
(a) 散货、单元之尺寸及重量。
(b) 包装型态。
(c) 是否具危险性。
(d) 栈板叠卸的可能性。
(e) 人工搬运或机械搬运。
(f) 产品的保存期限。
(6) 进货所人员数(平均,最多)。
(7) 配合储存作业的处理方式。
(8) 每一时刻的进货车数调查,以下图进货时间带来表示。
图1-3 进货时间带而针对第(7)项配合储存作业的处理方式,一般物流中心储存有以栈板、箱子、小包三种方式,同样的,卡车进货亦有此三种型式。
因而如何连结进货与储存两作业间对此货品三种型式的转换,可分以下三种状况来说明:1.状况一:若进货与储存皆以同样型式为单位,则进货输送机直接将货品运至储存区。
2.状况二:若储存以小包为单位,但进货是以栈板、箱子为单位;或储存以箱子为单位;但进货是以栈板为单位,则必须於进货点即做卸栈或拆装的动作,像是以自动栈板卸货机拆卸栈板上之载荷物,再拆箱将小包放於输送机上。
3.状况三:若储存以栈板为单位,但进货是以小包或箱子为单位;或储存以箱子为单位,但进货以小包为单位,则小包或箱子必先堆叠於栈板上或小包必先装入箱子後再储存。
此外,要确实做好进货管理,亦要事先制定可依循的进货管理标准,做为员工即时因应的参考。
而主要的进货管理标准应包含:(1) 订购量计算标准书(2) 有关订购手续的标准(3) 进货日期管理─进货日期跟催、进货日期变更之手续(4) 有关订购取消及补偿手续(5) 对进货源的支付货款标准、手续及购入契约书2. 卸货方式卸货即是将货品由车辆搬至码头的动作,其最要克服的关键在於车辆与月台间的间,一般卸货码头为作业安全与方便起见,常见有下列四种设施:(1) 可移动式楔块(Portable ramps)可搬移的楔块又叫竖板(图1-4),当装卸货品时,可放置於卡车或拖车的车轮旁固定,以避免装卸货期间车轮意外地滚动可能造成的危险。
图1-4 可移动式楔块(2) 升降平台(levelers)最安全也最有弹性的卸货辅助器应属於升降平台,而升降平台分为卡车升降平台(truck levelers)(图1-5)及码头升降平台(Docklevelers)(图1-6)两种。
当配送车到达时,以卡车升降平台而言,可提高或降低车子後轮使得车底板高度与月台一致,而方便装卸货;若以码头升降平台而言,则可调整码头平台高度来配合配送车车底板的高度,因而两者有异曲同工之效。
图1-5 卡车升降平台图1-6 码头升降平台(3) 车尾附升降台(Lift Gate)装置於配送车尾部的特殊平台。
当装卸货时,可运用此平台将货物装上卡车或卸至月台,如图1-7 所示。
Lift Gate 可延伸至月台,亦可倾斜放至地面,其设计有多种样式,适於无月台设施的物流中心或零售点的装卸货使用。
图1-7 车尾附升降台(Lift gate)(4) 吊勾(Hook)当拖车倒退入码头碰到码头缓冲块(bumper)时,码头设施即开动-吊勾,使其勾住拖车,以免装卸货时轮子打滑,如图1-8,其功用有如移动式的楔块,亦可用链子等代替吊勾。
图1-8 码头吊勾(Hook)除了使用以上四种设施来克服车辆与月台间的间外,若车辆後车厢高度原即与码头月台同高,则可考虑直接将车辆尾端开入停车台装卸货的方式,如图1-9,不但可让车辆与月台更紧密结合,使得装卸作业方便有效率,且对於货品安全也更能发挥保护效果。
图 1-9 车辆高度与月台同高之卸货方式3. 货品的编号标示由於进货作业是物流中心作业的第一阶段,因而如何让後续作业能够迅速正确的进行,并使货品品质及作业水准也能得到妥善维持,在进货阶段就将货品作好清楚有效的编号,应是不可省除的一项手续。
以下即针对货品编号的意义、功用、原则及方法作一较详细的探讨。
3.1 意义所谓编号(Symbolization or Stock number) ,乃是将货品按其分类内容,加以有次序之编排,用简明之文字、符号或数字代替货品之「名称」、「类别」及其他有关资讯之一种方式。
3.2 功用货品经过有秩序的编号後,不论对作业或管里皆能提供相当效率、标准化的作用,其功能可以整理如下:(1) 增加货品资料的正确性。
(2) 查核管制容易。
(3) 提高货品活动之工作效率,且便於资讯之联系传递。
(4) 可以利用电脑处理分析。
(5) 可以节省人力、减少开支、降低成本。
(6) 便於料及发料。
(7) 因记录正确可迅速按次序储存或拣取货品,一目了然减少弊端。
(8) 削减存货:一旦有了统一编号,可以防止重复订购相同的物件,且仓储及盘点作业将更易於进行,对控制存货有很大帮助。
(9) 可考虑选择作业的优先性,如先进先出。
(10) 利用编号代码来表示各种货品,可防止公司机密外泄。
3.3 货品编号的原则既然货品编号对公司功效良多,但怎样才算是一个合理的编号型式呢?以下为必须具备的数个基本原则:(1) 简易性:应将货品化繁为简,便於货品活动之处理。
(2) 完全性:要使每一项货品都有一种编号代替。
(3) 单一性:每一个编号只能代表一项货品。
(4) 一贯性:要统一而有连贯性。
(5) 充足性:其所采用的文字、记号或数字,必须有足够之数量来编号。
(6) 扩充弹性:为未来货品的扩展及产品规格的增加预留地步,使其可因要而自由延伸,或随时从中插入。
(7) 组织性:编号应有组织,以便存档或查知帐卡及相关资料。
(8) 易记性:应选择易於记忆之文字、符号或数字,或富於暗示及联想性。
(9) 分类展开性:若货品过於复杂使得编号庞大,则应使用渐进分类的方式来做作层级式的编号。
(10) 应用机械性:管理电脑化为目前趋势,因而编号应考虑与事务性机器或电脑的配合。
3.4 货品编号的方法货品编号大致可分为下列六种方法:(1) 流水号编号法:此法由1 开始按数字顺序一直往下编,是最简单的编号法,常用於帐号或发票编号,属於延展式的方法。
但配合编号索引,否则无法直接解编号意义。
例如:编号───货品名称──────1 2 3 4 洗发精肥皂牙膏洗面乳(2) 数字分段法:与上法不同的,在於其把数字分段,让每一段数字代表共同特性的一类货品。
例如:编号───货品名称────────────1 2 3 4 5 4块装肥皂6块装肥皂由1至5预留给12块装肥皂肥皂编号用6 7 8 9 : : 黑人牙膏白人牙膏由6到12预留给牙膏编号用(3) 分组编号法:此一编号法依货品的特性分成多个数字组,每一数字组代表此项货品的一种特性,例如第一数字组代表货品的类别,第二数字组代表货品的形状,第三数字组代表货品的供应商,第四数字组代表货品的尺寸,至於每一个字组的位数要多少视实№要而定。
此一方法现今使用狻为普遍。
例如:类别形状供应商尺寸编号07 ─ 5─ 006─ 110其编号意义如下:(4) 实№意义编号法:依货品的名称、重量、尺寸乃至於分区、储位、保存期限或其他特性之实№情况来考量编号。
此一方法特点在於由编号即能很快解货品的内容及相关资讯。
例如:编 号────── 意 义 ──────────────FO4915 B1 FO 表示Food ,食品类4915 表示4'×9'×15',尺寸大小B 表示 B 区,货品所在储区1 表示第一排料架(5) 後数位编号法:运用编号末尾的数字,来对同类货品作进一步的细分,也就是从数字的层级关系来看出货品的归属类别。
例如:编 号 ──── 货品类别───────260 270271 271.1 271.11 服饰女装 上衣衬衫红色(6) 暗示编号法:用数字与文字的组合来编号,编号本身虽不是直接指明货品的实№情况(与实№意义编号法不同),但却能暗示货品的内容,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容易记忆,但又不易让外人 解。
例如:编 号BY 表示脚踏车(Bicycle)005 表示大小型号 5号W 表示白色(White)B 表示小孩型(Boy's)10 表示供应商号码总结货品编号大致有下列两种形式:(a) 延展式:此形式并不限制货品分类的级数或文数字的多寡,可视实№要不断延长,较具弹性。
但排列上难求整规律,是美中不足的地方。
(b) 非延展式:此形式之编号对於货品分类的级数及采用的文数字均有一定限制,不能任意伸展,因而虽能维持整划一的形式,但缺乏弹性,难以适应实№增减的要。
为识别货品而使用的编号标示可置於容器、零件、产品或储位上,让作业员很容易地获得资讯。
一般来说,容器及储位的编号标示是以特定使用为目的,其能被永久的保留,而零件或产品上之标示则弹性地增加物件号码,甚或制造日期、使用期限,以方便出货的选择,如先进先出等。
3.5 进货标示应用(1) 栈板及箱子的标示内容在美国SUPER RITE FOODS公司中,进货商品依电脑指示发行栈板标签(如图1-10)及箱子标签。
(a) 栈板标签:内容主要包括1.Pallet ID栈板识别码例:81253505A:8→1988年125→从1月1日的累积日数3505→当日的进货栈板的系列号码A →保管的指定区域2.栈板每一层的堆积个数与层数、总个数。
3.储存的位址( 包括拣取的位址及保留的位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