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推荐名著《猎人笔记》导读
- 格式:ppt
- 大小:682.50 KB
- 文档页数:53
部编教材7—9年级教材规定名著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七年级上册教材指定阅读书目:1.《朝花夕拾》教材第56页导读2.《西游记》教材第132页导读3.《白洋淀纪事》教材第61页荐读4.《湘行散记》教材第62页荐读5.《猎人笔记》教材第138页荐读6.《镜花缘》教材第139页荐读********************************七年级下册教材指定阅读书目:1.《骆驼祥子》教材第73页导读2.《海底两万里》教材第156页导读3.《红岩》教材第77页荐读4.《创业史》教材第78页荐读5.《基地》教材第161页荐读6.《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教材第161页荐读********************************八年级上册教材指定阅读书目:2.《昆虫记》教材第121页导读3.《长征》教材第67页荐读4.《飞向太空港》教材第68页荐读5.《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教材第123页荐读6.《寂静的春天》教材第124页荐读********************************八年级下册教材指定阅读书目:1.《傅雷家书》教材第71页导读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材第133页导读3.《苏菲的世界》教材第73页荐读4.《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教材第74页荐读5.《平凡的世界》教材第136页荐读6.《名人传》教材第136页荐读********************************九年级上册教材指定阅读书目:1.《艾青诗选》教材第14页导读2.《水浒传》教材第138页导读4.《唐诗三百首》教材第18页荐读5.《世说新语》教材第141页荐读6.《聊斋志异》教材第141页荐读********************************九下教材指定阅读书目:1.《儒林外史》教材第62页导读2.《简·爱》教材第137页导读3.《围城》教材第65页荐读4.《格列佛游记》教材第66页荐读5.《契诃夫短篇小说选》教材第139页荐读6.《我是猫》教材第140页荐读。
《猎人笔记》导读作者:雷碧玉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17年第45期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处女地》,中篇小说《阿霞》《初恋》等。
屠格涅夫出生于奥廖尔省的一个贵族家庭,但自幼厌恶农奴制度。
他曾先后在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就读,毕业后到柏林进修,回国后和别林斯基成为至交。
自1847年起,屠格涅夫为《现代人》杂志撰稿,19世纪50至70年代是他创作的旺盛时期。
从19世纪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结交了许多作家、艺术家,并参加了在巴黎举办的“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
1883年,屠格涅夫病逝于法国巴黎。
《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随笔集。
它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了19世纪中叶俄罗斯的农村生活,最初发表了21个短篇故事;1852年出单行本时,又增加了一篇《两地主》;到1880年,作者自己编辑文集时,又收进《车轮的响声》和《活骷髅》,共25篇。
作品采用见闻录的形式,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沈从文:“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把人和景物相错综在一起,有独到好处,我认为现代作家必须懂这种人和事要在一定背景中发生。
”▲列夫·托尔斯泰:“这是他(屠格涅夫)的拿手,他以后的作家不敢在这方面(《猎人笔记》中自然景色的描写)动手……只要他写上两三笔,自然景物就发出芬芳的气息。
”树林里,光线逐渐地暗了下来,晚霞给树木涂上了一层薄薄的红光,从树根到树干缓缓地涂抹着,越涂越高,从低处似乎快要生发出春枝新绿的树干,悄悄地移向静默地做梦的树梢……稍顷,树梢也变暗了,艳红色的天空缓慢地变蓝。
树林里青草的气息逐渐浓烈起来,散发着令人温馨的潮润。
轻柔的风儿也停下了脚步,陪伴着您。
七年级学生读《猎人笔记》读书笔记范文五篇《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学生读《猎人笔记》读书笔记范文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七年级学生读《猎人笔记》读书笔记范文五篇(一)“早起便是一片晴朗的天空;早霞没有像火般地燃烧,而是泛着柔媚的红晕。
太阳不像酷热的干旱时候那样火烧火燎,也不像暴风雨前那样暗淡发紫,而是显得明亮璀璨——在那狭长的云彩下冉冉上升,放射出鲜丽的光芒,随之又淹没在淡紫色的云雾中。
那舒展的云彩上方的细边闪出蛇似的亮光,宛如刚出炉的银子”一看这段,大家都知道这是屠格列夫的《猎人笔记》中描写别任草地的那一段对景色的描写,描写得细致迷人,让人沉醉在其中。
《猎人笔记》是由一篇篇不同的没有任何联系的随笔组成的,大多都是描写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农隶制笼罩着整个俄国社会,这其中不乏有许许多多的诚实、真诚而又可怜的奴隶们,还有一些蛮横无理、残暴自私的奴隶主。
从这一些些作者细致地对大自然美貌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森林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的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屠格列夫在这本书有相当一部分的篇幅是在描写景色,俄罗斯广阔的土地中大自然的美丽是我们无法用文字形容的,而作者却把它描写的细致入微,令人拍案叫绝。
作者对任何一个细小的事物都不放过,甚至于一声鸟鸣,一阵树叶的“哗哗”声,都能引起作者的主意。
这更是表现出了这个猎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命的热爱,对任何一个无论多小的生灵的尊重。
这本书写的时候正处于十九世纪中叶,俄国当时还处于奴隶制,《猎人笔记》在俄国四处“转悠”的时候也曾经不知一次地写到了奴隶主以及许许多多的奴隶,作者屠格列夫对奴隶主的蛮横以及无赖是愤怒,是鄙视、是深恶痛绝的;而对于那些可怜的努力们,作者则是报以极大的同情,对他们不公的命运更是可以从个个细节中看出作者对他们的无比同情。
这更是说明了他对弱小的怜惜,对这个世界上一切的事物的关爱。
再结合到我们身边。
《猎人笔记》知识点整理【主要人物】【内容解读(注∶标★为重点情节)】【习题精选】一、填空题。
1.《猎人笔记》的作者是俄国的屠格列夫。
是一部以反对农奴制为主题的作品,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了19世纪30年代俄罗斯外省城乡的社会生活。
2.《猎人笔记》总体上是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被赋予了“猎人”的特殊身份。
3.《猎人笔记》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坊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
4.《猎人笔记》的《白净草原》一篇中,作者描写了五个看守马群的农家孩子,其中作者最为欣赏的是帕夫卢沙,他勇敢、正直、善良,可惜从马背上掉下来摔死了。
5.《猎人笔记》中《美人梅奇河的卡西扬》一篇中描写的主人公卡西扬的外号是跳蚤6.《猎人笔记》中的《切尔托普哈诺夫的结局》整篇写切托普哈诺夫经历的三次不幸∶心爱的玛莎出走;好友涅多皮尤斯金逝世;骏马马列克-阿杰尔被盗,这三次不幸酿成切尔托普哈诺夫的人生悲剧。
二、选择题1.《猎人笔记》的作者是( D )国人。
A.美国B.英国C.法国D.俄国2.《猎人笔记》的作者是( D )A.列夫.托尔斯泰B.契诃夫C.高尔基D.屠格列夫3.拉其洛夫的妻子是因为( C )死的?A.自然死亡B.摔死C.难产4.拉其洛夫和奥丽佳最后( B )A.失踪B.私奔C.自杀5.卡西扬外号叫( B )A.野兔B.跳蚤C.水牛6.“我”打猎归来,坐在马车上,路上出现了一支( A )的队伍。
A.出殡B.结亲C.抢劫D.打仗7.为了避开这支队伍,车夫加快了车速,结果(B )坏了。
A.车板B.车轴C.车刹8.卡西扬来自( A )。
A.美奇河畔B.河湾草场C.芦苇荡D.移民新村9.巴夫鲁沙是因为(A )死的?A.坠马B.坠河C.自杀10.《猎人笔记》是( A )主义的书。
A.现实B.理想C.社会D资本三、简答题1.作者为什么要写5个农民的孩子?答:一方面表现他们的健康,活泼,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