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的人性思想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古代的人性思想

摘要:对人性的探讨一直是我国古代思想家亘古不变的话题,对于人性精彩纷呈的展现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恶,董仲舒持性无善无恶,世硕、漆雕开等人讲性有善有恶,都体现了古代思想家们关于人性问题的深刻理解与探究。

关键词:人性;性善;性恶;性三品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human nature has been our constant ancient thinkers of the topic, for human nature’s spectacular show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Mencius way goodness, xunzi sex evil words, no good without a sex dong evil, the collection of the QiDiao, such as open people speak a good sex, evil, reflect the ancient thinkers about human nature and explore th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blem.

Keywords: human nature; Goodness; Sex evil

我国古代先秦百家对于人性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从荀子“人之生也固君子,人之生也固小人”的性恶观到孟子“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孟子•公孙丑上》],以及西汉董仲舒的“人副天数”的“性三品论”。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最为代表性。精彩纷呈、各持一端的人性思想对于后世君主治国安邦有着重要的借鉴,不同的思想也是对于所处时代的适应。因此,性善论、性恶论、性三品无所谓好,也无所谓坏。

一、性善说

“性善说”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他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view/592836.htm]

孟子是第一个提出性善说思想的人,他的思想为性善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后的“两程”(程颢、程颐)等,都是性善论的支持者。孟子认为,人性之善是先天的。它的存在是自然的、本身固有的, 不是外界强加于人的, 且体现为人的四心。如孟子所言: “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 人皆

有之; 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 羞恶之心, 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 《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章]同时,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向善的能力和行为,他认为这种行为是自然的,不是外界强加的。如其所言,“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 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 《孟子·告子章句下》第二章]因此,再看他看来,人生来就有“善念”、“善端”,只要稍加点化,变可形成“良好的品德”,人性善是来源于人心善。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这“四端”。人之所以向善是因为他们在后天培养和扩充了这种品质,所谓的圣人就是把这“四端”发展到完全程度的人。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仁政学说的思想基础。他认为,仁政是在仁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人先天具有仁义,这是人的本性。而将人的本性进一步发展和推广,便会形成“仁政”的政治原则。在他看来,君主应该有至高的“人性”和道德本质,只有君主有了至高的品质才能影响他人,将这种品质推广到全体成员身上,才能更好的治国,才能形成仁政。孟子的“仁政说从理论上出自性善”,人性善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他正是通过人的“不忍人之心”推出“不忍人之政”,认为仁政即源于人性中的“恻隐之心”,从而给仁政思想以伦理上的可能性。同时其仁政思想是直接面对现实提出的,是性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

但是,孟子的性善论从根本上说是错误的理论。这是因为: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先天道德论,把仁、义、理、智等道德观念说成先天就有的。而且其推论方法也是错误的。如果说见孺子入井而生恻隐之心是人生而有之的自救本能的话,而亲亲、敬长、忠君等道德观念则完全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培养起来的,绝不是生而有之的。从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推出仁、义、礼、智人皆有之,这在逻辑上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孟子把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观念说成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性,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性恶说

对于人性的认知,荀子与孟子持有相反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本恶,因此应该用规范去制约人的行为。所谓性恶说是指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它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是荀子的“性恶论”开宗明义的宗旨,也是其最终的结论。荀子认为“性恶说”中的“性”是人的自然属性,是人内在的需求。他指出: “今人之性, 饥而欲饱。寒而欲暖, 劳而欲休, 此人之情性。”[ 《荀子.性恶》] “好荣恶辱, 好利恶孩, 是君子, 小人之所同也。”[ 《荀子.性恶》]。因此,从他生理和心理上对于性的表述可以看出,他认为无论君子还是小人,其人性本是恶,即“性是恶的,伪是善的”。荀子认为,人之性是好利多欲的,这就决定了人的性恶。他认为人的本性为恶,这是天生的。而后天的教化可以起到改善这种“性恶”的作用。若由人性自由发展,就会引起社会冲突、暴力等。因此教化和规范必不可少。

荀子从自己对性恶的定义出发对自己的“性恶论”进行了论证。他认为恶是偏险悖乱,性恶是从行为的目的来说,而不是从动机来说。当一对象不能够符合

并与此目的相冲突时,即是恶。因此,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性恶》

]。从他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他认为人性本恶,如果顺着这种性情发展,就必然发生争夺,产生各种矛盾,最终造成暴乱。他在最后也强调说,君子和小人都是性恶,所不同的是君子在后天的环境中懂得自我修养,懂得“积伪礼义”,而小人之所以为小人,除了本性恶外,最关键的还是后天不懂得去修养。荀子的性恶论的宗旨是后天的人为之伪,认为人性本恶,无论君子还是小人,其自然本性为恶。

荀子的性恶论比起孟子的性善论的确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严重的错误。荀子的性恶论思想是为封建主义服务的,是为了服务封建君主,满足其治民的需求。他的性恶论是为封建君主使用法规制度约束民众提供依靠。荀子的性恶论荀子在对待人性的看法上与孟子的截然相反,然而其归宿却完全相同。孟子的性善论实质是主张人天生就是君主专制主义的顺民;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要人们通过对人性的控制和改造来适应君主专制主义。其次,荀子把人的本性说成是先天就是恶的,也是错误的。人生而有欲望要求,这些欲望要求是天然的、合理的,它根本不是什么恶,它是人类能生存下来发展下去的最根本的、最原始的动力。

三、性三品

性三品是指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分为三等的理论。东汉王充也据禀气的多少把人性分为善、中、恶三种,唐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与情分为上、中、下三品[]。性三品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西汉的董仲舒,他的理论是介于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之间。他认为,不应该把所有人简单的分为“善人”和“恶人”。人性并不是全善全恶的,包含着善与恶两种成分。人性的根源表现于外为仁,是善;情的根源表现于外为贪,是不善。人生下来就有性和情两种质。根据性情,善恶所占比例,董仲舒提出的“ 性三品” 的思想, 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 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臂之性。他认为只有中等人的性才可以叫做性。第一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圣人,这些人不需要社会的教化自然能行善,他们恶的情欲很少,并且负责制定善的标准供大家膜拜;第二类是“中民之性“,包括地主阶级都拥有这样的人性,这种人性格具有双面性,需要教化才能进一步的转化为”善民”;而最后一类则是“斗筲之性”,这是恶的情欲很多,情胜与性,无论怎样教化也不可救药而只能为恶;其所谓“善”,实际是指合乎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而“恶”是指不合这些行为规范的行为。他认为,圣人之性天生就善,不用才华;斗筲之性天生就恶,不可教化,最需着力开发的是中民之性,只有中民之性,才需要教化,也可以教化。而这样的人是占社会绝大多数的。

董仲舒认为人性的发展要经过陶冶、教化的过程才能表现出人性善的方面。所以按照他的观点,人的本质在恶与善之间不可以简单的划等号,人性不会自动的表现出善的社会行为,善行是人性经过后天的培养获得的果实。所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