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是坚持》阅读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80.10 KB
- 文档页数:3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文字是文明发展的载体,记录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经验教训。
古人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
同样,如果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字消亡了,其文明发展的根基也就动摇了。
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代代相传并不断繁荣发展的根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将汉字教育作为凝神聚力、铸魂固本的战略工程。
②清末民初以来,在日本“脱亚入欧”的影响下,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对中华文化的根基——汉字提出了质疑。
“汉字落后”论者提出“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认为汉字的出路在于“拉丁化”;“汉字难学”论者主张汉字“拼音化”与“简化”;“儿童识字有害”论者主张放弃汉字教育。
这些论调在近几十年虽日渐式微,但仍有一定市场,比如20世纪80年代,有人就认为“计算机是汉字的掘墓人”。
③当前,汉字教育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面临外语教育的挑战。
现在,英语是学生的必修课,学习英语在一些人看来可以改变命运。
受这种价值观影响,在汉语与英语之间,一些人更重视学习英语,这直接冲击与削弱了汉字教育。
二是面临信息化的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人们通过敲击键盘输入汉字的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在古人眼中曼妙婀娜、形神兼备的汉字,现在变成了电脑键盘、手机屏幕上字母组合的产物。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书写汉字的机会在变少,提笔忘字的时候在增多。
从这些角度来说,汉字面临危机绝不是危言耸听。
④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形、音、义”三要素。
汉字不单单表达概念、内涵、外延等,还给人带来图形、联想、感觉等。
与拼音文字相比较,汉字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学习与理解汉字,应遵循汉字自身的规律和特点。
拼音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文字,其教学是用拼音的方法。
我国汉字教学引进了这种方法,并将其作为汉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这种用拼音文字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汉字教育的理念与实践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值得我们深思。
二○二三年秋季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考生注意:全卷共有三道大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1分)为了进一步丰富同学们的线上学习生活,班级拟开展“少年当自强”云端微班会。
活动准备过程中,老师邀请你组建审核组,对各小组上交的内容进行初步检查和修改。
活动一话“自强不息”,晓班会主题开场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钢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奋发进取,持之以恒。
①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②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缘故,中华民族才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创造了万国衣冠(guān)会长安的盛唐气象,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奋进的征程中充满希望,也充满了挑战。
③面对困难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将是我们实现价值、成就未来的动力。
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主题班会——“少年当自强”。
活动二讲先贤故事,品自强精神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自强不息的故事。
东晋祖逖(dì)年轻时胸怀大志,夜半听到鸡鸣,便起床练剑。
这就是家喻户晓的“闻鸡起舞”。
作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年少求学时,他每天把凝固的粥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伴以腌菜下饭。
虽然生活如此艰苦,但他一意孤行,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孜孜不倦,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三年。
活动三诵总结对联,抒自强之志结束语: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
④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
同学们,让我们心怀梦想、戒骄戒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这段云端学习征程。
最后,让我们一起诵读对联,结束今天的班会!循古,展今,开来;意兴方遒,听____________传华夏。
正心,立志,____________;风华正茂,看少年意气扬神州!1. 阅读各小组上交的内容,大家对文稿中的字形和主持人标注的读音产生了争论。
江苏省无锡市东林中学2024年中考联考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今年的热播剧《都挺好》中,苏大强成为最亮眼的角色之一,他遇事总爱推脱,是个坦荡如砥....的人。
B.北京世园会举行塞尔维亚民谣、捷克木偶剧、京剧表演、天津快板、非遗展示等文化活动,让游客眼花缭乱....。
C.3月30日,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发生火灾,30名扑火人员首当其冲....,不顾自身安危上山救火,最终不幸全部牺牲。
D.“一带一路”建设充分激发了东南亚、西亚、中亚、中东欧等不同区域的优势,众多国家趋之若鹜....,纷纷加入合作,分享贸易红利。
2.下列加点字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狗丢失后,他心急如焚,到处张贴“.寻狗启示....”.。
.B.今年五一假期,前来长沙县金井镇“茶文化基地”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C.为了纪念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当代文人书法周”活动在望城区书堂山举行,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一场叹为观...止.的文化盛宴。
D.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长沙磁浮快线的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努力,终于按时完成了建设任务。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12月底,我市终于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我市装点得格外漂亮,虽然有些寒冷,出行也有些困难,但人们还是纷纷走出户外欣赏美丽的雪景。
B.据法新社12月25日报道,一架载有84名乘客和8名机组人员的俄罗斯国防部飞机失事,机上无人生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各大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4分)第一部分基础综合阅读下面片段,按要求进行作答。
仰望历史的星空,家国情怀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绝。
【甲】(伫立/矗立)泰山脚下,我们不禁赞叹大自然的【乙】(鬼斧神工/巧夺天工);驻足故宫院内,我们不由惊叹太和殿的雕梁画dòng()。
中华民族之根基,不光是那锦绣山河,还有那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和文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
今天,我们正在以崭新的姿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但是,我们依然要时刻铭记()那被狡xiá ()的侵略者掠夺得只剩下断壁残垣()的圆明园,告诫自己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铭记()雕梁画dòng()狡xiá()断壁残垣()2. 请你在上述文段中【甲】【乙】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3.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给出修改意见。
【答案】1. ①. míng ②. 栋③. 黠④. yuán2. ①. 伫立②. 鬼斧神工3. 示例:句末添加“而奋斗”。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铭记(míng jì):牢记在心。
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原意指在栋梁等木结构上雕刻花纹并加上彩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艺术。
后来也指房屋华丽的彩绘装饰。
狡黠(jiǎo xiá):诡诈,狡猾。
断壁残垣(duàn bì cán yuán):残存和坍塌了的墙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2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甲处:伫立:长时间地站立,没有动作;站立。
矗立:高耸直立。
这里指自己站立在泰山脚下,应使用“伫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作业题(1—3单元,课外古诗1—4)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除3和5小题外,其他每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中华民族振兴的_____甲___是伟大的民族精神。
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一道浴血奋战,赢得胜利。
科研工作者恪(kè/gè)守科技强国的宗旨,攻(坚/艰)克难,废寝忘食,创造出辉煌成绩。
疫情面前,无论是最美的逆行者,还是居家工作学习的人们,大家都各展所能各尽其(责/则),为战“疫”而努力。
我们的民族精神,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田野,体现于实现和追求梦想的执着前行。
____乙____的伟大民族精神,不仅是我们自信的底气,而且是我们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因此,在青少年中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濡(rú/lú)养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新人”活动极为必要也极为重要。
1. 文段括号中正确的注音和字形是()A. kè艰责lúB. gè艰则lúC. kè坚责rúD. gè坚则rú2.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划横线甲乙两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不二法门历久弥新 B. 不解之缘历久弥新.C. 不二法门薪火相传D. 不解之缘薪火相传3. 文中画线横线处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 我们的民族精神,孕育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植根于大好河山、广袤田野,体现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前行。
B. 我们的民族精神,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植根于大好河山、广袤田野,体现于执着追求和实现梦想的前行。
C. 我们的民族精神,孕育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田野,体现于执着追求和实现梦想的前行。
D. 我们的民族精神,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田野,体现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前行。
(二)千古第一是坚持①坚持是一首歌,是人生永久的主题。
②“穷且益坚,不坠鸿鹄之志”。
在事业的征途上,不行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随时可能遇到各样困难,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遭到很多扰乱与矛盾,甚至经历失败与挫折。
所以说,我们一定坚持,一定拥有坚毅不拔之志。
历史上很多英豪人物,他们与一般人有不一样的特色,那就是不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可以忍耐常人难以忍耐的难过摧残,不停总结经验教训,无所恐惧奋勇行进,不卑不亢争取成功。
③迎着困难上,就要咬牙坚持。
英国的达尔文说:“我之因此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久探究。
”大禹治水,劳身焦思,锲而不舍,凭着对水利建设的热爱,凭着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建万代功绩。
可是洪水泛滥,山顶、丘陵、野外、房子被吞没,百姓淹死无数。
大禹授命于危难之中,道路补不畅,只有靠脚奔忙,穿越于崇山峻岭之中。
以劝导之法,率众挖深田间山沟,聚渺小之浊,流向河渠,而又至河流。
就这样,大禹以坚毅不拔的意志,历经困难险阻,治理水灾得以成功,遇到人民民众无穷敬爱。
④屡败气不馁,就要拼死坚持。
周文王说:“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与项羽之比,实力相差悬殊,刘邦频频战败,一筹莫展,东奔西逃,狼狈万状,几乎丢了性命。
在窘境中刘邦之因此虎口余生,屡败而能战,一直在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源于他坚强的毅力,致使于处于极端困难与厄境之下,皆能顶得住,绝不摇动,拖得项羽精疲力竭,汉军最后在垓下一战以破楚,逼使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博得了决定性成功。
对此,苏东坡评论说:“观夫高祖之所胜,项籍之因此败者,在能忍与不忍之间而已”。
⑤身残志不残,就要努力坚持。
钱学森说:“不要失掉信心,只需坚韧不拔,就终会有成就的。
”身体残疾的形成,有天生也有后天,不论什么原由,皆是人生之不幸。
意志单薄者,必定没精打采,甘授命运的摆布。
而那些坚毅不拔、有着坚强拼搏精神者,身残志不残,意志更为坚定,一直锲而不舍,最后达成一般人难以达成的事业。
2024年九年级综合训练模拟试题(一)语文2024.4一、积累与运用(26分)为培养学生爱国情怀,临沂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以“崇尚英雄,热爱祖国”为主题的语文学习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完成各题。
阅读下面两段学生摘录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
在历尽艰辛的()烟岁月中,英雄们信仰坚定、视死如归;在波()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在和平年代。
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英雄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能在关键时刻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更在于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崇高风范和英雄精神。
【乙】“天下国家”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
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①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
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②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③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等……④这些都是爱国情怀的表现。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让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凝聚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1. 依次填入【甲】文括号内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jǐ销澜ráoB. jí硝斓ráoC. jǐ硝澜náoD. jí销斓náo2. 【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四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处是()A. ①B. ②C. ③D. ④3. 【乙】文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加以修改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让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凝聚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4. 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八台山远山含翠,溪水潺潺,奇峰怪石,云蒸霞蔚,游客无不感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2023-2024学年度九年级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卷说明:1.本卷共五个大题,25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请写在答题卷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江西少年诗词大会”展现中华民族的精气神,汇聚起磅 ① 又温暖的力量。
整个赛事,江西学子们踊跃参与,上百所学校近十万名学生参加,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华诗词之美,传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他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令现场观众及评委们 ② 。
1. 文中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礴yuèB. 博yüèC. 搏yàoD. 薄yiè2. 文中填入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 惟妙惟肖B. 强聒不舍C. 叹为观止D. 长吁短叹【答案】1. A2. C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磅礴:páng bó,形容气势雄伟壮大。
踊跃:yǒng yuè,形容情绪热烈,争先恐后。
故选A 。
【2题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
B.强聒不舍: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C.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D.长吁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句中形容江西学子们在赛场上的表现令观众及评委赞叹不已,用“叹为观止”恰当;故选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
该舞剧以鄱阳湖畔年轻渔女芦荻为主人公,透过个人视角,聚焦了鄱阳湖禁渔前后渔民生活与心态的变迁。
借助精湛的舞蹈演绎、①、独特的舞美艺术等叙事,呈现了鄱阳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生态之美。
②在象征中融合本体特色与鄱阳湖生态发展语境,达到“美”与“共”的统一与意蕴整合。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 《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B. 《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历史画卷C. 《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描摹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塑造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D. 《大湖之灵》从细微处入手,塑造了鲜活、真实的人物形象,描摹了保护鄱阳湖生态文明的历史4. 以下填入文中横线①处的短语,与前后短语结构类型衔接恰当的一项是()A. 音乐服装很精妙B. 音乐的精巧回环C. 服装的靓丽夺目D. 精妙的音乐服装5. 文中横线②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
赣县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题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生自是有诗意,总有一处风景,你嘴角扬起微笑;总有一首诗词,让你心绪荡漾;总有一篇文章,让你看到生活中的诗和远方()笑谈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是毛泽东的诗意人生;笑对鲜妍娉婷的四月芳华,是林徽因的诗意人生;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一点不旁骛,是梁启超的诗意人生;把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甚至能矗立起精神大厦,是毕淑敏的诗意人生。
诗意的人生不容亵①,不应②;为了人生的诗意,我们应该温文尔雅,使诗意与人生③。
1.文中加点字读音和填入横线①处的字全部正确一项是()A.píng 读B.pīng 渎C.pín 杜D.piān 笃2.在文中横线②③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A.忸怩作态相映成趣B.矫揉造作珠联璧合C.忸怩作态相辅相成D.矫揉造作相得益彰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人生自是有诗意,总有一处风景,让你嘴角扬起微笑B.人生自是有诗意,总有一处风景,你嘴角扬起的微笑C.总有一处风景,你嘴角扬起了微笑,人生自是有诗意D.总有一处风景,让你嘴角扬起微笑,人生自是有诗意4.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B.…… C.。
D.!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运用最恰当的一组是()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就在于党在百年历程中构筑起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谱系②它们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③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之所以能够代代传承④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6.某班开展主题为“君子当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四个小组收集的关于自强不息的事例,其中偏离主题的一项是()A.宋濂,幼时家贫,但他十分好学,冬天即使冻得手指不能弯曲,也不忘努力读书,最终成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2024年滨州市九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检测试卷(一)温馨提示:1.本试卷共8页。
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3.试卷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人生路途,唯有厚积薄发,打牢基础,才能行稳致远。
积累运用(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狡黠.(xiá)拘泥.(nì)狩.猎(shǒu)信手拈.来(niān)B.称.职(chèng)娉.婷(pīn)豢.养(huàn)拾.级而上(shè)C.停滞.(zhì)惆怅.(chàng)筵.席(yàn)锲而不舍.(qìè)D.箴.言(zhēn)翘.首(qiáo)修葺.(qì)自吹自擂.(léi)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桑梓洋溢妇孺皆知不修边副B.瞥见涵养郑重其事因地制宜C.妥贴雾蔼不屑置辩如坐针毡D.犀利诀别矫揉造作言不及意3.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万邦的国际观、和..,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对中国人来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信守和平、和睦、和谐,是生活习惯,更是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不是霸道文化,而是王道文化。
王道文化指的就是“和”文化。
中华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滥觞..于尧舜时代。
《尚书》中就有“协和万邦”“颐和天下”的记述,《周易》中也贯穿着“天下和平”的政治理念,反映着中国上古时期人们对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协和”“和平”生活的美好憧憬,对国家设计安定繁荣的无限期望,对万邦归顺、诸侯称臣的和谐天下的向往。
阅读《千古第一是坚持》,完成20~24题。
(11分)
①“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在事业的征途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万事如意,随时可能遇见各种困难,出现意想不到的事情,遭受许多干扰与矛盾,甚至经历失败与挫折。
所以说,我们必须坚持,必须具有坚忍不拔之志。
②迎着困难上,就要咬牙坚持。
英国的达尔文说:“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大禹治水,劳身焦思,持之以恒,凭着对水利建设的热爱,凭着对老百姓负责的态度,在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建万代功勋。
就这样,大禹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历经艰难险阻,治理水患得以成功,受到人民群众无限爱戴。
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伟大的事业,源于对事业的热爱。
③屡败气不馁,就要拼命坚持。
周文王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楚汉相争之时,刘邦与项羽相比,实力相差悬殊,刘邦屡次战败,束手无策,东奔西逃,狼狈不堪,几乎丢了性命。
在逆境中刘邦之所以死里逃生,屡败而能战,始终在精神上立于不败之地,源于他顽强的毅力。
④________________。
钱学森说:“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身体残疾的形成,有先天也有后天,不管什么原因,皆是人生之不幸。
意志薄弱者,必然垂头丧气,甘受命运的摆布。
而那些坚忍不拔、有着顽强拼搏精神者,身残志不残,意志更加坚定,始终持之以恒,最终完成一般人难以完成的事业。
春秋末期左丘明,任鲁国大夫,双目失明后,仍然日夜操劳,著作不息,历时30余年,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定稿,文字优美,记事详明,其历史、文学、科技、军事价值不可估量,为历代史学家和文人所推崇。
他们之所以事业有成,源于他们顽强不屈的坚持。
⑤千古第一是坚持,人生何处不坚持,人生时时要坚持。
坚持是一首歌,是人生永恒的主题。
不管是否时过境迁,是否路远途近,只要是认定了的事,就要坚持走下去,直至成功
的彼岸。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请根据第④段内容,在横线处补写句子,使之与②③段的段首句构成排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全文并联系实际,说说坚持不懈的意义。
(2分)
【链接材料】190次实验,190次失败,190次从头再来。
第191次,屠呦呦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进行实验,在60摄氏度下获得了青蒿提取物,发现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屠呦呦终于在第191次实验中取得了成功!2015年10月5日,她因在疟疾治疗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答案:
20.千古第一是坚持,人生何处不坚持,人生时时要坚持。
21.举例论证,通过列举楚汉之争中刘邦获胜的例子,具体而有力地论证了“身处逆境,就要拼命坚持”的分论点,进而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22.身残志不残,就要努力坚持。
23.本文开篇用名言引出论题,接着从迎着困难、身处逆境、身残志坚都要坚持三个方面,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分别论证了这三个分论点,最后总结出中心论点,提出倡议。
24.示例:只有坚持不懈,科学研究才能取得成功;作为初中生,只有发扬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才能锻炼出强健的体魄,才能磨砺出顽强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