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10页例3、做一做、练习二第3、5、6、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的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3、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

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1/10×5/8×53/7×

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揭题:分数乘分数

3、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否相同。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课本10页例3、“做一做”(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2、全班展示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展示

1/5×3/4就是求1/5的3/4是多少;1/3×1/4就是求1/3的1/4是多少

(2)算法展示

生1:不能约分,直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5×3/4=1×3/5×4=3/20

生2:先计算出结果,再进行约分。

8/9×3/10=8×3/9×10=24/90=4/15

生3: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8/9×3/103与9先约分,8与10先约分,再计算。

2)比较二、三两种计算方法,选择最优算法。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3)错例展示:

错例1:约分后,把分子与分子相加,分母与分母相加;错例2:

学生没把计算结果约成最简分数。

3、学生质疑问难,激发知识冲突。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4、引导归纳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课本12至13页练习二第3、6题。

2、生活中的数学

(1)一个长方形长3/5分米,宽1/2分米,它的周长、面积各是多少?

(2)用三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3/5分米,那么拼成的新图形的周长是多少?

四、总结反思,激励评价。

五、布置作业:

1、列式计算

(1)的是多少?

(2)千克的是多少?

(3)小时的是多少?

2、智力冲浪:甲乙两个仓库,甲仓存粮30吨,如果从甲仓中1/5取出放入乙仓,则两仓存粮数相等.两仓一共存粮多少千克?(a类同学做)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教学重点:体会亲情。 教学难点:从男孩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 一、揭题 板书“生命”同学们,你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生命的理解吗?

板书“平分”“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面对这个课题,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这么多问题怎么办?(从课文中去找)怎么读?(轻声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交流 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生命?怎样平分生命? 三、细读课文,领会中心 1、当医生要求男孩抽血时,男孩是(出示:男孩开始犹豫…………终于点了点头) 你就是那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把你心中的犹豫,思考写在空白处。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真是个勇敢的孩子,多善良的男孩呀,是的生命只有一次,对谁都是宝贵的,更何况是个10的孩子,所以一开始男孩开始…………)多善良的孩子,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决心。当你有了这些感悟时,请你在来读读这段话。 2、抽血时,(出示:读男孩安静地不发出………………)望着殷红的鲜血一滴一滴的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时,男孩在想些什么呢?说(2个这是发自内心的微笑、这是最幸福的微笑、是人世间最美丽的微笑。) 感受到了这一点,我们再深情地读读这句话。 3、当医生告诉他还能活100岁时,男孩(出示:确认…………) 第一次抽血时,男孩是犹豫的,而现在男孩却(说勇敢的、毫不犹豫的、慷慨读,)勇敢的男孩们,站起来,挽起你们的手臂,挺起你的胸膛,读第5段………… 所有的人震惊了,这就是人类最无私、纯真的亲情!这就是浓浓的兄妹亲情!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2020)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2020)【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完善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一个数乘分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并掌握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直用乘法来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计算下面各题,说说计算方法。 3/7x2 1/10x3 5/18x5 2.说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什么。 二、自主探究。 1.创设情境。 (1)出示例2情景图。 师:你能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三组图分别怎样列式?

为什么这样列式? (依据是什么?) 完成例2的空缺部分。 (2)引导学生比较,概括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先试着自己概括,然后和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板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反过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2.探究计算算理。 出示例3情景图。 (1)根据情景图你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选择其中的问题: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种玉米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第1个问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理解的? (求,1/2公顷的1/5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意义列式为: 1/2x1/5) (3)怎样计算? (依据教材图示分析理解算法)求1/2公顷的1/5,就是把1/2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x5)份,取其中的1份,即 1/2x5 X1=1×1/2x5。 三、迁移延伸,归纳法则。 1.自学完成第个问题。 (1)填写例3第(2)问的空缺部分。 (2)反馈(仿第问说清算理)。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2)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教学重点:从男孩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人物心理感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一、回顾 1、上节课大家的收获一定很多,愿意和我们一起分享吗?(交流各自的所得) 2、在大家对课文的回顾中,我们再次体会了男孩子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这种浓浓的亲情使我们震撼,也使我们向往。让我们再次回到文中细细感受这可以触摸的真情。 二、品读 1、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 2、品读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合7-8页的读一读,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三、积累 1、在积累本上摘抄本课好词。7页抄一抄以及学生自己的词语。 2、金钥匙指点:把最感动自己的句子,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句子,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都可以抄下来。 四、拓展 收集感动自己的有关亲情的故事,等课前3分钟交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生字,书写11个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美观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易错生字的识记。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一、课前3分钟:讲亲情故事。 二、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1/ 2

2、自学生字,找出难记的字小组内独立解决。 3、师重点和学生学习易错生字:降、瞬、承。(可以多种方式帮助学生) 4、书写生字。(正确、美观) 三、学习7页比一比。 1、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读后先说一说这几个词的意思) 2、把这些词语分别放在语境中体会用法。 四、作业超市 1、选用学过的词语编写一段话。 2、帮家长做家务。 3、给家长洗脚。 2/ 2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分数乘分数教案

第1单元分数乘法 第3课时分数乘分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新知探究】 明确算理,探究算法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 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2.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想法,并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下来。

3. 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 进行交流反馈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把1个正方形看作1公顷,先平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公顷,再把公顷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公顷。 5. 得出结果 根据大家的想法,。我们再来看看本节课开始的图形,是不是也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6. 猜想计算方法 观察这几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可以怎样计算?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所有分数乘分数的计算中吗?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一个数乘分数 1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六年级数学上册 一个数乘分数 1教案 人教新课标 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并掌握分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能力目标: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让学生领悟一个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计算法则。 3. 情感目标: 通过相互交流、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参透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教学重点 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73×2 85×1 10 1×5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例3的图,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51 ,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1×4=5 4 (3)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出示例3,41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根据“工作总量=工效×工作时间”,让学生列式: 51×41 (5)质疑:51×4 1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呢?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数乘分数。 2.教学一个数乘分数。 (1)学生操作,拿一张长方形纸,用它表示这面墙,涂出它的51 。 (2)41小时粉刷的是51的41,51×4 1表示51的41是多少。 (3)学生操作,涂出51的41 。 (4)说一说怎样涂,51的41就是把51 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实际上是把这面墙平均分成 了5×4=20份,取其中的1份,就是201 。 (5)应该怎样计算呢?51×41=4511??=20 1 3.学生独立练习:43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1)先涂一涂,再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51×4 3 表示什么意思?应该怎样计算? 4.想一想,说一说: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 5.学生独立练习练习二第5题。 6.学生自学例4。 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乘,这样可以使计算简便。注意约分的书写格式。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 四、分课小结,提高认识 分数乘分数的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练习二第3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有效作业分层练习(拓展)公开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学校班别姓名 一、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观赏欣赏玩赏赞赏 1、我静静地()着优美的交响乐曲。 2、中外游客不约而同地来到令人神往的九寨沟,()那美丽的山水。 3、大家()着同学们亲手制作的飞机、轮船、汽车模型。 4、这次活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赢得了大家的()。 二、句式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1)例:漓江的水真静。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花坛真漂亮。 (2)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3)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三.补充诗句,并在诗句后面的括号内写出诗句所描写的季节。(1)小河才露尖尖角,()。 () (2)孤舟蓑笠翁,()。 () (3)停车坐爱枫林晚,()。 () (4)碧玉妆成一树高,()。 () 南开实验学校有效作业分层练习(拓展) 四年级语文第二单元 学校班别姓名 给我一个承诺 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年轻人因为汽车“抛锚”被困在郊外。正当他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一位骑马的男子正巧路过这里。见此情景,这位男子二话没说,使用马帮助克雷斯把汽车拉到了小镇上。 事后,当感激不尽的克雷斯拿出一沓美钞(chāo)对他表示酬

谢时,这位男子说:“这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尽力帮助他。” 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主动帮助了许许多多的人,并且每次都没有忘记转述那句同样的话给所有被他帮助过的人。 几年后的一天,克雷斯被突然暴发的洪水困在了一个孤岛上,一位勇敢的少年冒着被洪水吞没的危险救了他。当他感谢少年的时候,少年竟然也说出了那句克雷斯曾说过无数次的话。“我不需要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克雷斯的胸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暖流。 爱心是不需要回报的,但爱心是可以传递的。如果说,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颗珍珠的话,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一条金线。用爱心把它们串起来,这就是一条最最珍贵的无价的项链。 1.查字典,填写下表。 2.认真读短文,填空: (1)“那句克雷斯永远不会忘记的话”是指: (2)在文中,“给我一个承诺”中这个“承诺”是指: (3)当少年也说出克雷斯说过的话后,克雷斯的胸中涌起一股暖流的原因是: (4)文章结尾写道:“用爱心把它们串起来”中的“它们”指的是

分数乘法教案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教学内容: 1.分数的乘法 2.分数混合运算 3.用分数解决问题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授课时数:10课时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复习题。(投影片)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 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 (3)计算: =++636261 =++10 3103103 计算103 103103++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 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2.引出课题。 分数加法是否也有简便算法?今天我们学习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师:每人吃 9 2 块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问:一个人吃了 92块,三个人吃了几个9 2 块?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

《平分生命》教案

xxxxxx学校小学部语文科教学设计

(1)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 (男孩不想让妹妹为自己紧张、担心,所以抽血时,男孩很安静,并微笑着,安慰邻床上的妹妹。) (2 声音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立刻停止”“一动不动”“颤抖”从这些词中此时男孩心里非常害怕,认为自己就要死了。) 指名朗读 (3)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A 、理解“震撼”的意思。 B 、结合课文体会“震撼”的意思。 C 、指导朗读。 当男孩从医生嘴中得知自己不会死,还能活到100他又是怎样的呢? (4)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个圈,确认真的没事,就又一次伸出胳膊,挽起袖子,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请您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俩各活50年!” A 、你认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段话。 B 、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联系说话的语气理解) C 、出示插图,看图理解“郑重其事”的意思。(观察男孩的表情) D 、同桌互读这段话,互评。 E 、指名读。 F 、齐读。 四、教师根据板书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摘抄课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谈谈体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孩子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平分生命》,共同感受文中那份浓浓的兄妹情。 2、板书课题:平分生命 二、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词语(出示1) 唯一 犹豫 颤抖 震撼 一瞬间 相依为命 郑重其事 2、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六年级数学教案)一个数乘以分数教案

一个数乘以分数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0X5 5/8X1 2/7X3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1)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3/5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列式,问: 3/5X3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2)出示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3/5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瓶? (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3/5千克,32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2.引导学生小结。 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 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 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齐读课本的结语。 练习: .课本的做一做1、2题。 3.理解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3(先出示第一个问题)。

问:你根据什么列出式子? (2) 要求学生观察图(2) 问:在图中1/2的1/5对于1公顷来说,是1公顷的几分之几? 引导得出:(1/2)X(1/5)=(1X1)/(2X5)=1/10 观察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 出示例3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列式,教师再出示例3图(3) 问:已经求1/2公顷的1/5是1/(2X5)公顷,那么1/2公顷的3/5应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多少公顷? (2)引导学生小结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观察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过程,谁能说一说计算方法? 教师归纳,再看书上结语。再说明,为了计算的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 (3)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练习二第1、2题。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分数乘以分数 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五、作业。练习二第3、4题。

一个数乘以分数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二课时:一个数乘以分数 教学内容:课本第4-6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2)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5101? 185? 27 3?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人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一个数乘以分数) 1.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1)第一幅图:一瓶桔汁重 53千克,3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指名列式,板书:353? 问:353? 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3个 53或求53的3倍。 (2)出示第二幅图:一瓶桔汁重 5 3千克,半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瓶? 指名回答:半瓶用 21表示;式子为:2 153?。 说明:2 153?是求53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53的21是多少。板书:求53的21。 (3)出示第三幅图:一瓶桔汁重53千克,3 2瓶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板书:3253? ,问:3253?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板书:求53的32。 2.引导学生小结。 ①.指出三个算式都是分数乘法,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 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数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齐读课本的结语。 练习: .课本的做一做1、2题。 .说一说下列算式的意义。

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积累运用教学设计教案优选稿

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积累运用教学设计教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积累·运用四 教学目标: ①背诵和积累课外选编的成语。 ②阅读短文,练习讲故事。 ③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演讲,学会演讲的方法。 ④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 教学重难点:学会演讲的技巧,掌握写读后感的方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读背背 一、回忆成语故事背诵 1.教师点词,全班背诵。 2.定时背诵,看谁背的成语最多,同桌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成语背诵者。 二、背成语、积累成语。 1. 听师朗读,学生开始寻找成语的规律。 2. 学生齐读。 3. 师讲述反义的成语的特点。 4. 学生自由讨论。 5. 检查 6. 找带“东西”“南北”“前后”“左右”的成语,看哪组写得多。

三、默写成语。 (二)阅读。 一、阅读成语故事《画龙点睛》。 1. 看图导入激趣。 ①播放影片后,猜成语。 2. 学生自读故事,完成自学要求。 ①把短文读正确、流利。 ②读懂故事内容,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③画出文中出现的成语,同桌交流理解成语的方法。 ④体会《画龙点睛》这个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3. 汇报交流情况。 4. 练习讲故事。 ①讲故事要求。 ②自己练习讲。 ③同桌评议。 ④指明讲。 第二课时 一、激趣解题,明确目标。 ⒈教师谈话:在生活当中你都会遇到你“最敬佩的一种行为”或“看不惯的一种现象”。这节课我们就用演讲的方式来畅谈。 ⒉自由发言:说说什么是“演讲”,怎样才能搞好演讲。 ⒊师小结:介绍演讲的特点,讲解演讲的技巧。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之三

---------------------------------------------------------------范文最新推荐------------------------------------------------------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之三 教材分析: 本文记述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子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医院却缺少血时,勇敢地出了自己的鲜血并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男孩子勇敢,表达了浓浓地兄妹亲情。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生字7个,会写生字11个。 2、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教学重难点: 1 / 9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读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识生字、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范文最新推荐------------------------------------------------------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由奶奶送给我的小鸡中让我们知道了生命的重要,今天老师也给大家来了一个与生命有关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2、放音乐讲故事。 3、故事后来发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不明白地方画下来。 三、检查自读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的生词 3 / 9

一个数乘分数_教案教学设计_1

一个数乘分数 课题二:一个数乘分数(a)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页例2、例3,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具准备 1.用教科书第19页例2的插图制成的挂图,有投影设备的也可用投影片. 2.教师和学生每人准备一张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纸.(或长18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有投影设备的也可将第20页例3的图绘制成抽拉片,演示计算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2×1×5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整数,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二、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学习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教学例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分步出示例2的三幅图.每出示一幅图,教师说明要求,学生列式.(1)观察第一幅图:一杯水重千克,3杯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指名列式,教师板书:×3 接着提问:“×3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算式旁边板书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求3个或求的3倍. (2)观察第二幅图:一杯水重千克,半杯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怎样表示半杯?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接着教师说明:杯就是半杯,×是求的一半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教师在算式旁边板书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求的. (3)观察第三幅图:一杯水重千克,杯重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指名列式,教师板书:× 接着提问:“×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算式旁边板书出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求的. (4)比较三个算式的不同点. 教师启发学生想:“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不同?”(第一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一个是整数,第二、三个算式中的因数都是分数.) “第一个算式与第二、三个算式所表示的乘法的意义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第一个算式是求3个,第二个算式是求的,第三个算式是求的.)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小男孩的优秀品质,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2、体会当时男孩的心情变化,并将体会说出来。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孩子们,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平分生命》,共同感受文中那份浓浓的兄妹情。 2、板书课题:平分生命 二、复习检查 1、指名认读词语(出示1) 唯一犹豫颤抖震撼 一瞬间相依为命郑重其事 2、分自然段接读课文。 (提示:男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3、交流。(指2、3名学生:勇敢、善良)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既然我们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位勇敢的男孩,在妹妹患重病需要输血的危急时刻,当医生征求他能否为妹妹输血时,男孩却——引读 出示2: 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 师:犹豫了一会儿,“犹豫”什么意思? 生:指拿不定主意。 师:那他在犹豫什么? 生:该不该为妹妹输血。(你的理解非常准确) 师:男孩犹豫了一会儿,最后点了点头。你从“点了点头”又读懂了什么? 生: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为妹妹输血。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真是一个勇敢,善良的男孩呀!但是,当抽完血后,这个勇敢男孩又是怎样的表现呢?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画出相关句子。 1、朗读课文。 2、交流,汇报。 3、出示: 当抽血完毕后,男孩立刻停止了微笑,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声音颤抖地问:“医生叔叔,我还能活多久?” 4、指名读。(2名学生) 谁来给大家读读这句话? 师:注意!是声音颤抖地问,谁再来读读?

《一个数乘分数》教案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2) 教学内容:国标本六年级数学(上册)第39-40页的例2,以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八的6—1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完善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提高正确计算相关分数乘法式题的能力。 2. 丰富对用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认识,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谈话: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掌握了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整数与分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合作探索,获取新知 1、复习旧知 小黑板出示第40页,练一练第1题的图 2、例题教学,探索新知 出示例2及图 引导学生看图描述题中两个分数的具体含义。 交流题目中获得了哪些条件?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问题1:红花有多少朵? ①通过前面的铺垫估计学生能很快列式10÷2=5(朵); ②教师说明:像这样求10朵的是多少的问题,还可以直接用乘法计算。 列式10×=() 3、小结 得出结论并板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 问题2:绿花有多少朵? 师:你能用求红花朵数的方法,求出绿花的朵数吗? 学生比较这两种计算方法,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到:10朵的,就是把10朵花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而计算10×,要先约分,也就是用10除以2,得出一份是多少。体会两种计算方法思路的一致性。 尝试用两种方法: ①10÷5×2=4(朵)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三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平分生命》教案三篇 篇一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进行品读,感悟男孩的无私、纯真。体会人世间的真善美。 教学重点:品读句子感悟。 教学用具: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师:知识与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现在老师就问你们一个数学问题,什么是平分?面对课题,你心中产生了怎样的疑问?(谁和谁平分生命?为什么平分?怎样平分?) 师: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或许能够你一半我一半地平分,但生命如此宝贵,也看不到摸不着,又怎能平分?可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却甘愿把自己的生命与妹妹平分。 二品读悟情。 1、师:请打开课本,自由的读课文,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孩?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他。 出示:这是一个()的小男孩,他愿意与妹妹平分生命。 生:勇敢的,有勇气的,疼爱妹妹的

2、师:看来你们对这个男孩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们再细细默读课文,用~~画出表现男孩这些特点的句子,还可以在你认为很重要的词语下面加圆点,谁画好了就大声地读读。 3、根据交流出示: (1)医生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这个男孩只有十岁呀!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当他决定给妹妹输血的那一瞬间,他一定是下了死亡的决心,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板书:哥哥输血勇气(2)男孩的勇气震撼了医生。“震撼”是什么意思?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查、联、换)“一瞬间”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些词?(出示写有生词的字卡,生读。) (3)比较:他下定了死亡的决心,决定给妹妹输血,这是很大的勇气。男女生对比读体会后再读原句, (4)师:联系上文那句写了他以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看一看哪个地方写出男孩下了决心要为妹妹输血 A、当医生征求男孩的意见时,男孩犹豫了,如果你就是那个男孩,你心中在犹豫什么。(生交流)“点点头”又写出什么? B、是啊,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每个人都不愿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更何况他还只是一个与我们年龄相仿孩子,所以一开始,他——(犹豫了)可这又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呀,他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决心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妹妹——这惟一的亲人的生命,当我们有了这些感悟时,再来读读这段话。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101 ×5 85×1 73×2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

方法。 二、新课 1、教学例3 (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51,41 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51×41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51,第二步再涂出41小时 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51的41,由此得出51×41 这个乘法算式表示“51的41 是多少?”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51×41=201 ,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51×41=4511??=201 。 (4)提出问题: 43 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 2、相关练习:练习二第5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103 ×32。 (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通过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 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 (km ) (3)学生独立解答“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 5、巩固练习:P11“做一做”(注意提醒学生要先观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 三、练习 1、练习三第6题 (1)求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2 个43是多少?算式:43×2 (2)求21枝或3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43的21是多少,或43 的×== 1 1 5 1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一个数乘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10页例3、做一做、练习二第3、5、6、7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的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3、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提出学习目标。 1、复习。 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1/10×5/8×53/7× 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揭题:分数乘分数 3、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否相同。

(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完成课本10页例3、“做一做”(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2、全班展示 (1)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展示 1/5×3/4就是求1/5的3/4是多少;1/3×1/4就是求1/3的1/4是多少 (2)算法展示 生1:不能约分,直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5×3/4=1×3/5×4=3/20 生2:先计算出结果,再进行约分。 8/9×3/10=8×3/9×10=24/90=4/15 生3: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8/9×3/103与9先约分,8与10先约分,再计算。 2)比较二、三两种计算方法,选择最优算法。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3)错例展示: 错例1:约分后,把分子与分子相加,分母与分母相加;错例2: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

18、平分生命 第二课时 教材简析: 本文记叙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当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医院却缺少血液时,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男孩的勇敢,表达了浓浓的兄妹亲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的深情。 3、体会亲情的伟大,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珍爱与向往,学会关爱亲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贝贝的心理。 教学难点: 感受贝贝愿为妹妹付出生命、平分生命的伟大的爱。 教学准备:课件 一、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平分生命。 板书:18、平分生命 学生齐读课题。 2、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由自由发言) 师小结:课文主要写了一个10岁的男孩当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医院却缺少血液时,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

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的故事。 3、多么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用心去聆听。 二、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从这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a、小男孩儿贝贝和妹妹相依为命。 理解“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生活。 板书:兄妹(相依为命) b、这对兄妹很不幸,父母早逝,妹妹又染上重病,急需输血。 c、这对兄妹是孤儿,家里很穷。 引出句子:尽管医院已经免去手术费,但血浆太昂贵了,贝贝没有钱支付这笔费用。 师:妹妹染上重病,对这个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该怎么办呢? 2、学习第2~5自然段。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划出让你感动的句子。 (2)全班交流: 妹妹染上重病,贝贝该怎么办? 贝贝抽血给妹妹。(引导学生理解“唯一”,感受这对兄妹的不幸。) 学生读使自己感动的句子,可谈感受。 师:同学们找出了这么多感人至深的句子,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品悟这些句子。

一个数乘分数(第二课时)——教案

一个数乘分数(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一 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 机和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列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 2、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二、新知探究 1、课件出示教学目标 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教学例3 (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这个乘法算式表示“ 的是多少?” (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根据刚才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 =。

(4)提出问题: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 题。 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4、教学例4 (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自主探究,尝试迁移、合作交流的探究情境,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在观察、迁移、尝试练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3、创设开放、民主、有趣的自主探究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他们勇于实践的思维 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运算定律,灵活、准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么样?(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 2、哪些运算属于二级运算,哪些运算属于一级运算?(乘、除法属于二级运算,加、减法 属于一级运算)遇到有括号的题目该怎么来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1)36×2+15 (2)5×6+7×3 (3)15×(34-27) 二、新知探究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平分生命教学设计 本文是关于平分生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课题 平分生命 计划课时 2课时 教 学 内 容 分 析 《平分生命》是一个感人的亲情故事,讲述了一个年仅10岁的男孩贝贝当得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妹妹急需输血而他又付不起昂贵的医药费时,在认为输血就会失去生命的情况下勇敢地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要与妹妹平分生命的感人故事,赞扬了男孩的勇敢,表达了浓浓的兄妹亲情。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感受亲情的可贵与伟大。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小男孩的优秀品质,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往。 2、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男孩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初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达文章中心意思时的作用。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读写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 重难 点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体会男孩的勇敢,感受兄妹深情,使学生产生对亲情的向

往。 教学难点:体会当时男孩的心情变化,并将体会说出来。 教具 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在教学本课时,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贝贝的动作、神情、语言的句子,从重点词句中让学生去感受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去体会贝贝的勇敢和对妹妹的无私的爱。这种爱要从字里行间去品位,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引读、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让学生进入情境,从而读出感情,读出体验,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先聊一个数学话题,能告诉老师什么叫平分吗?(板书《平分生命》) 2、师:平分生命又是什么意思?面对这个课题,你肯定会有很多疑问,你想知道什么? 3、师:是啊!在这茫茫的人海中,令我们感动的事很多很多,里面包含的有浓浓的亲情,有温馨的友情……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学习《平分生命》这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