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地理课件
- 格式:docx
- 大小:22.04 KB
- 文档页数:13
气候地理课件气候地理课件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做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如若枯燥乏味的课件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气候地理课件,欢迎参考。
气候地理课件1知识与技能1.能够运用地图说明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
2.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学会阅读等温线图、年降水量分布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并能获取相应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正确结论。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及相关资源分析、归纳、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
我国气温的特点,温度带的地区分布。
读图、识图技能的培养。
合作探究、读图分析。
3课时一、情景导入观看视频:冬季的广州和哈尔滨同一个季节,为什么广州和哈尔滨的景色有如此大的差异?导入新课学习。
二、新课学习第一课时(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1)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16℃-(-28℃)=44℃)特点:南北温差大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2)思维拓展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探寻原因成因①:纬度位置的影响中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近50度,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至使北半球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昼长越短。
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北方昼长比南方短,太阳照射时间短,所以北方得到的热量少于南方。
成因②:冬季风的影响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使北方降温幅度大。
距离和地形对冬季风的消弱与阻挡,冬季风对南方影响小。
这些加剧了南北温差。
(3)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①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②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1)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28℃-16℃=12℃)全国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20℃)特点:普遍高温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2)思维拓展: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一些,北方昼长比南方长一些,北方得到的光热与南方相差不大。
所以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3)探究:夏季我国哪里气温偏低?为什么?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4)总结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夏季气温偏低)(5)拓展延伸:我国南北温差顺口溜领土面积广,南北跨度大;冬季温差显,北棉南穿夹;夏季普高温,南北差不大;秦岭淮河线,零度等温划;最寒在1月,高温在7月。
(6)了解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3.温度带(1)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实际(2)读图,了解5个温度带和1个高原气候区位置。
(3)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③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4)对号入座: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漠河、塔里木盆地它们分别位于哪个温度带?(高原气候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寒温带、暖温带)(5)体会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水果拓展延伸:中国各个温度带的主要植被2.房屋3.农作物及其熟制总结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气温分布特点,那么你知道我国降水的情况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第二课时(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降水空间分布特点(1)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从整体看,降水的空间分布均匀吗?(不均匀)(2)观察分析图中的等降水量线有几个数值?(如图)图中等降水量线数值变化的方向有何规律?(如图)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3)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④800毫米年降水量线过的地方(4)了解我国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2.降水时间分布特点:(1)读“中国南北四个城市的季节差异”图,回答问题标出四城市降水较多的月份(如图)四城市降水集中在____月~_____月(4;10)在图中从南向北圈出这四个城市(如图)总结:南方雨季____,开始____,结束____;北方雨季____,开始____,结束____:(早;长;晚;短;晚;早)得出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季节分配不均(2)读“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回答问题该图反映的是北京降水的季节还是年际上的变化?(年际)总结降水时间分布特点:年际变化大这种现象会带来什么影响?(影响生产和生活)3总结: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点空间上: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时间上:季节分配不均(南方雨季长,开始早,结束晚;北方雨季短,开始晚,结束早。
);年际变化大4.干湿地区(1)划分依据:气候的干湿状况(2)读图,有哪些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3)读图,分析:连线湿润地区------800mm 以上半湿润地区------400mm~800mm半干旱地区------200mm~400mm干旱地区------200mm以下(4)体会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建筑;2.植被;3.农业类型)(5)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⑤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⑥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总结过渡:了解了我国的气温和降水,现在,让我们共同学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三课时(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1.复杂多样:(1)读“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指出我国的气候类型。
(2)我国一些高大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更加剧了气候的复杂多样(3)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⑦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2.季风气候显著读“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图,我国有几种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里?(3种;东部)3.归纳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①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②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③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④800毫米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⑤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⑥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⑦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4.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高原山地气候:全年低温,降水稀少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四)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大,使得自南向北,得到的太阳光热越来越少,所以自南向北,气温越来越低。
2.海陆位置:读图完成表格(1)冬季风的影响源地风向性质影响范围冬季风亚欧大陆内部偏北风寒冷干燥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以外都受影响对气温的影响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2)夏季风的影响源地风向性质影响范围夏季风太平洋、印度洋偏南风温暖湿润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以东以南地区对气温的影响带来丰富降水,影响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3.地形高大山地阻挡气流,使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高大山地气候和植被的垂直变化;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了面积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三、课堂练习选择1.下列我国哪个地区夏季气温最低(B)A.黑龙江省B.青藏高原C.海南省D.吐鲁番盆地2.关于我国降水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从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C)B.从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递减C.山东省降水量比新疆少气候地理课件2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分布特征;阅读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知道它们的划分依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知道不同温度带的农作物差异,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教学难点:温度带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绘制中国轮廓地图备用。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设置教师: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知道了地形和地势影响我们的生活,下面的故事也展示了一些自然环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请大家观看图片,说出图片中人们的生活主要受到哪些自然环境的制约?学生:(读图片,思考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教师:刚才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响呢?对,就是气候。
那么从今天起,我们就来学习影响我国自然环境中的第二个要素,来了解中国的气候。
讲授新课——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我国1月和7月气温特征教师: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关气候的一些基本知识,气候包括哪两个基本要素呢?学生回答预设:气温和降水。
教师: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中国的气温。
说到我国的气温,小明是深有体会,他每年冬天都要从海口回哈尔滨老家过年,体验沿途的气温变化,服装也从短袖一点点加到了羽绒服。
有了这样的经验,他暑假准备回哈尔滨的时候,就有备而回,也带了羽绒服。
可是他这次却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这两次经历说明了什么?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预设: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温差小。
教师:同学们可以通过生活实际得出刚才的结论,让我们从地图上验证一下我们刚才的发现。
出示“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地图要首先读什么?学生回答预设:先读图名,左边这幅图为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代表的是我国冬季平均气温的分布,右边的图为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代表的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的分布。
教师:读图的第二步是读什么?学生回答预设:读图例。
教师:通过读图例,我们可以知道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范围。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读图的第三步——根据问题,提取信息。
教师:请同学们依次完成PPT上的提示问题。
(问题1)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依次标注各等温线。
图*有几条等温线?每相邻两条等温线之间的温差是多少摄氏度?大家根据等温线数值变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回答预设:我国1月气温从南向北递减。
教师:请大家找到一条特殊的等温线——0℃等温线,它有着重要意义:冬季这条线以北,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会结冰,而这条线以南,平均气温在0℃以上,河流不会结冰。
让我们来看一下它大概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学生回答预设:从图上可以看到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教师:(问题2)1月的最低平均气温是多少?分布在哪?平均气温是多少?分布在哪?学生回答预设:最低气温为-28℃以下,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
教师:(问题3)1月南北温差是多少?学生回答预设:50℃左右教师: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