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组装工艺流程与生产线
- 格式:pptx
- 大小:577.39 KB
- 文档页数:23
smt产线方案SMT(表面贴装技术)产线是一种用于电子产品制造的自动化生产线。
它包括一系列的设备和工作站,用于组装电子元器件到印刷电路板(PCB)上。
在SMT产线方案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包括设备的选择、工作站的排布、各个环节的流程规划和产线的效率。
一个典型的SMT产线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首先是PCB的贴装。
这一步骤通常包括加载PCB、应用胶水或锡膏、自动贴装电子元器件和回流焊接。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选择适合的贴片机和回流焊接设备,并确保贴装的精度和焊接的可靠性。
2. 其次是印刷。
印刷电路板上的焊膏是贴装的关键,因此印刷过程的质量和精度非常重要。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使用到印刷机和合适的印刷模具,确保焊膏的均匀分布和正确的位置。
3. 再者是组装。
这一步骤将贴装好的电子元器件组装到PCB上。
组装过程包括焊接、固定和连接等工序。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合适的焊接设备、组装工具和连接线材料。
4. 最后是检测和测试。
这一步骤用于验证贴装和组装的质量,并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
包括使用验证仪器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功能测试、外观检查和X射线检测等。
在SMT产线方案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来保证生产线的效率和质量:1. 设备选择:根据生产的规模和需求,选择适合的贴片机、印刷机、焊接设备等。
设备的精度、速度和可靠性是重要的评估指标。
2. 流程规划:合理规划各个工作站之间的流程和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以保证产线的连续和高效。
3. 自动化控制: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来监控和调整各个工作站的运行状态,以便实时调整产线的速度和质量。
4. 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检验工序、测试工序和异常处理流程等,确保贴装和组装的质量符合要求。
5. 培训和管理:对操作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管理,确保他们熟悉操作流程和设备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6. 持续改进:定期评估和改进产线的效率和质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综上所述,SMT产线方案需要考虑设备的选择、工作站的规划、流程的设计和质量的控制等关键因素。
smt车间生产工艺流程
1、丝印:其感化是将焊膏或贴片胶漏印到PCB的焊盘上,为元器件的焊接做筹备。
所用装备为丝印机(丝网印刷机),位于SMT 生产线的最前端。
2、点胶:它是将胶水点到PCB的的坚固地位上,其重要感化是将元器件坚固到PCB板上。
所用装备为点胶机,位于SMT生产线的最前端或检测装备的前面。
3、贴装:其感化是将外面组装元器件精确安装到PCB的坚固地位上。
所用装备为贴片机,位于SMT生产线中丝印机的前面。
4、固化:其感化是将贴片胶熔化,从而使外面组装元器件与PCB 板坚固粘接在一起。
所用装备为固化炉,位于SMT生产线中贴片机的前面。
5、回流焊接:其感化是将焊膏熔化,使外面组装元器件与PCB 板坚固粘接在一起。
所用装备为回流焊炉,位于SMT生产线中贴片机的前面。
6、洗濯:其感化是将组装好的PCB板上面的对人体无害的焊接残留物如助焊剂等撤除。
所用装备为洗濯机,地位能够不坚固,能够在线,也可不在线。
7、检测:其感化是对组装好的PCB板停止焊接品质和装置品质的检测。
所用装备有放大镜、显微镜、在线测试仪(ICT)、飞针测试
仪、主动光学检测(AOI)、X-RAY检测系统、功效测试仪等。
地位依据检测的必要,能够配置在生产线适合的处所。
8、返修:其感化是对检测呈现毛病的PCB板停止返工。
所用对象为烙铁、返修工作站等。
配置在生产线中随意率性地位。
SMT工艺流程及各工位操作规范SMT(表面贴装技术)是一种电子组装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的制造中。
在SMT工艺流程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位操作,以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以下是SMT工艺流程及各工位操作规范的简要介绍。
1. 印刷工艺:在印刷工艺中,操作员需要将油墨印刷到PCB(印刷电路板)上。
操作规范包括:确保油墨的质量和稠度,精准地将油墨印刷到指定的区域,以及及时清洁印刷设备。
2. 贴片工艺:在贴片工艺中,操作员需要将SMT元件精准地贴片到PCB上。
操作规范包括:确保元件的质量和定位精度,避免元件的错位和损坏,以及及时清洁贴片设备。
3. 焊接工艺:在焊接工艺中,操作员需要使用热风和焊膏将SMT元件与PCB焊接在一起。
操作规范包括:确保焊接的温度和时间控制在合适范围内,避免产生焊接质量问题,以及及时清洁焊接设备。
4. 检测工艺:在检测工艺中,操作员需要使用X射线检测或其他检测设备对焊接后的PCB进行质量检测。
操作规范包括: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及时发现和修复焊接质量问题。
5. 清洗工艺:在清洗工艺中,操作员需要使用清洗设备将PCB上的残渣和污垢清洗干净。
操作规范包括:确保清洗设备的清洁度和能效性,避免清洗剂残留,以及及时清洁清洗设备。
以上是SMT工艺流程及各工位操作规范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操作员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做好生产记录和质量追溯,也是确保SMT工艺质量的重要保证。
SMT(表面贴装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制造中的先进电子组装技术。
它相对于传统的插件装配技术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好的可靠性。
SMT工艺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工位操作来完成产品的生产,每个工位都有其独特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
以下将介绍SMT工艺中常见的工位和操作规范。
6. 烘烤工艺:在烘烤工艺中,操作员需要将已经焊接好的PCB放入烘烤设备中进行固化和干燥。
制造三部生产流程制造三部的工段划分:SMT物料室、SMT生产线、AOI(自动光学检验区)、DIP(插件焊接线)、DIP物料区、TEST(测试线)、OQC检测区、包装区、维修区生产流程图:开始↓收料←——↓∣IQC检验—↓OK入库/备料→→↓↓印刷————→插件↓↓锡膏测试波峰焊炉前修正↓OK ↓贴片波峰焊接↓↓炉前修正剪脚↓↓回流焊接手焊↓ NG ↓ NG炉后检验——→维修目检——→维修OK↓↓OK↓包装AOI检验↓↓OK OQC检验—→返工X-Ray检验∣↓OK ↓OK包装入库↓ NGOQC检验——→返工↓入库↓是是否插件↓否交付↓结束SMT生产流程一、锡膏印刷技术1、目的:为生产需要,对既定的线路板上的固定元件的焊盘涂上一层焊锡膏,为后续贴片工序做准备。
2、流程:传送PCB板→自动校正→托起定位→自动印刷→清洗→印刷目检3、影响锡膏印刷质量的主要因素:设备和材料3.1 设备PCB板的自动传送主要有两种方式:推板式和吸板式。
在生产过程中,对于自动传送方式的选择主要的依据是看PCB板是否属于光板(光板:没有焊接过任何元器件的PCB板)。
如果是光板则选用吸板式,否则采用推板式。
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是吸板工艺需要将多个PCB板进行叠放,如果PCB板上有元件则会损坏板面,影响质量,因此则改用推板式(推板式:将需要印刷的PCB板进行规律性排板,由机器逐一推进印刷槽)。
从锡膏印刷的过程来讲,PCB板的传送主要是为了代替手动传送,以提高生产的效率,但对于印刷本身的质量问题则归咎于印刷机自身的性能。
对于印刷机本身而言,将其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是整个机身,软件则是控制机器运转的运行软件(关键是其参数的设置)。
在印刷机机身运行稳定的前提下,电路板的质量控制关键在于各项技术参数的设置,同时参数的合理化是保障产品质量生产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使之高效化。
●钢网的调节目的是使PCB板的位置精确,避免板面偏移;●平台高度的调节是根据PCB板的厚度来进行设置的,主要是为了使板面与钢网完全结合,避免两者之间有间隙,导致焊锡膏外溢、涂层表面锡膏量薄厚不均匀;●刮刀压力的设置主要是依据板的外形进行的一项控制。
SMT生产工艺流程一、SMT生产工艺流程表面贴装工艺:单面组装工艺流程:(全部表面贴装元器件在PCB的一面)来料检测->丝印焊膏->贴片->回流焊接->(清洗)->检验->返修。
双面组装; (表面贴装元器件分别在PCB的A、B两面)来料检测-> PCB的A面丝印焊膏->贴片-> A面回流焊接->翻板-> PCB的B面丝印焊膏->贴片-> B面回流焊接->(清洗)->检验->返修混装工艺:单面混装工艺: (插件和表面贴装元器件都在PCB的A面)来料检测-> PCB的A面丝印焊膏->贴片-> A面回流焊接-> PCB的A面插件->波峰焊或浸焊(少量插件可采用手工焊接)-> (清洗) ->检验->返修(先贴后插)双面混装工艺:(外表贴装元器件在PCB的A面,插件在PCB的B面) A.来料检测-> PCB的A面丝印焊膏->贴片->回流焊接-> PCB的B面插件->波峰焊(少量插件可采用手工焊接) ->(清洗)->检验->返修。
B.来料检测-> PCB的A面丝印焊膏->贴片->手工对PCB 的A面的插件的焊盘点锡膏-> PCB的B面插件->回流焊接->(清洗) ->检验->返修(外表贴装元器件在PCB的A、B面,插件在PCB的任意一面或两面)先按双面组装的方法举行双面PCB的A、B两面的外表贴装元器件的回流焊接,然后进行两面的插件的手工焊接即可二、SMT工艺设备介绍1.模板:首先根据所设计的PCB肯定是不是加工模板。
假如PCB 上的贴片元件只是电阻、电容且封装为1206以上的则可不用制造模板,用针筒或自动点胶设备举行锡膏涂敷;当在PCB中含有SOT、SOP、PQFP、PLCC和BGA封装的芯片和电阻、电容的封装为0805以下的必需制造模板。
SMT生产流程1﹑单面板生产流程供板印刷红胶(或锡浆)贴装SMT元器件回流固化(或焊接)检查测试包装2﹑双面板生产流程(1)一面锡浆﹑一面红胶之双面板生产流程供板丝印锡浆贴装SMT元器件回流焊接检查供板(翻面)丝印红胶贴装SMT元器件回流固化检查包装(2)双面锡浆板生产流程供板第一面(集成电路少﹐重量大的元器件少)丝印锡浆贴装SMT元器件回流焊接检查供板第二面(集成电路多﹑重量大的元器件多)丝印锡浆贴装SMT元器件回流焊接检查包装二﹑SMT元器件SMT元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为SMT的发展提供了物料保证。
常将其分为SMT元件(SMC含表面安装电阻﹑电容﹑电感)和SMT器件(SMD﹐包含表面安装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
我们常接触的元器件有﹕1﹑表面安装电阻电阻在电子线路中用表示﹐以英文字母R代表﹐其基本单位为欧姆﹐符号为Ω。
换算关系有﹕1兆欧(MΩ)=1000千欧(KΩ)=1000000欧(Ω)。
表面安装电阻的主要参数有﹕阻值﹑电功率﹑误差﹑体积﹑温度系数和材料类型等。
表面安装电阻阻值大小一般丝印于元件表面﹐常用三位数表示。
三位数表示的阻值大小为﹕第一﹑二位为有效数字﹐第三位为在有效数字后添0个数﹐单位为欧姆。
如﹕103表示10KΩ 10000Ω101表示100Ω124表示120KΩ 120000Ω但对于阻值小的电阻有如下表示6R8…………………….6.8Ω2R2…………………….2.2Ω109…………………….1.0Ω有时还会遇到四位数表示的电阻如﹕3301…………………..3300Ω (3.3KΩ)1203…………………..120000Ω (120KΩ)3302…………………..33000Ω (33KΩ)4702…………………..47000Ω (47KΩ)表面安装电阻常用电功率大小有1/10﹐1/8﹐1/4﹐1W。
一般用”2012”型电阻为1/ 10W,”3216”型号为1/8W。
电阻阻值误差是元件的生产过程中不可能达到绝对精确﹐为了判定其合格与否﹐常统一规定其上﹑下限﹐即误差范围对其进行检测。
SMT生产工艺流程摘要:表面贴装技术(Surfacd Mounting Technolegy简称SMT)是新一代电子组装技术,它将传统的电子元器件压缩成为体积只有几十分之一的器件,从而实现了电子产品组装的高密度、高可靠、小型化、低成本,以及生产的自动化。
这种小型化的元器件称为:SMY器件(或称SMC、片式器件)。
将元件装配到印刷或其它基板上的工艺方法称为SMT工艺。
关键词:SMT,工艺,流程一、SMT基本工艺构成要素SMT基本工艺构成要素包括:丝印(或点胶),贴装(固化),回流焊接,清洗,检测,返修. 第一,丝印:其作用是将焊膏或贴片胶漏印到PCB的焊盘上,为元器件的焊接做准备。
所用设备为丝印机(丝网印刷机),位于SMT生产线的最前端。
第二,点胶:它是将胶水滴到PCB的的固定位置上,其主要作用是将元器件固定到PCB板上。
所用设备为点胶机,位于SMT生产线的最前端或检测设备的后面。
第三,贴装:其作用是将表面组装元器件准确安装到PCB的固定位置上。
所用设备为贴片机,位于SMT生产线中丝印机的后面。
第四,固化:其作用是将贴片胶融化,从而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
所用设备为固化炉,位于SMT生产线中贴片机的后面。
第五,回流焊接:其作用是将焊膏融化,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板牢固粘接在一起。
所用设备为回流焊炉,位于SMT生产线中贴片机的后面。
第六,清洗:其作用是将组装好的PCB板上面的对人体有害的焊接残留物如助焊剂等除去。
所用设备为清洗机,位置可以不固定,可以在线,也可不在线。
第七,检测:其作用是对组装好的PCB板进行焊接质量和装配质量的检测。
所用设备有放大镜、显微镜、在线测试仪(ICT)、飞针测试仪、自动光学检测(AOI)、X-RAY检测系统、功能测试仪等。
位置根据检测的需要,可以配置在生产线合适的地方。
第八,返修:其作用是对检测出现故障的PCB板进行返工。
所用工具为烙铁、返修工作站等。
SMT生产线工艺流程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是一种电子组装技术,主要通过将电子元件直接贴装在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上。
SMT生产线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PCB制造:PCB制造是整个SMT生产线的第一步,它包括切割原材料、上锡和制作导线等步骤。
2.贴片机:在贴片机上,通过将元件拾取并精确定位,将它们贴在已上锡的PCB上。
贴片机利用视觉系统和机器人技术来精确地将元件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上。
3.运输:在贴片完成后,PCB需要从贴片机上取下并运输到下一个工作台上。
这一步通常是由传输线或输送机来完成,以确保准确定位和顺利的移动。
4.固化:在运输到下一个工作台后,已经贴片的PCB需要经过固化的步骤。
常见的固化方法包括热风固化或烘箱固化,目的是通过加热和恒温来促进PCB上的焊接点的完全熔化。
5.检测:在固化后,PCB将被送往检测工作台进行质量检查。
检测方式包括目视检查和自动光学检测(AOI),以确保贴片连接的正确性和质量。
6.波峰焊接:一旦贴片连接被确认无误,PCB需要进行波峰焊接。
此步骤是将PCB通过传送带送入波峰焊接机器中,其中预先加热的焊料浸入PCB焊接区域。
7.清洗:波峰焊接后,PCB需要经过清洗步骤以去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和通路上的污染物。
清洗可以使用溶剂、超声波或水等方式进行。
8.二次测量:清洗后的PCB需要再次进行测量和检测,以确保焊接质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这可以通过光学检测、X射线检测等方式来实现。
9.包装和装箱:最后一步是将焊接完成的PCB进行包装和装箱。
根据需求,可以使用自动或手动包装设备将PCB放入保护袋中,然后装入适当的包装箱。
SMT生产线工艺流程涵盖了从PCB制造到最终产品包装的整个过程。
每个步骤都需要高度精确的控制和自动化,以确保质量和效率。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SMT生产线工艺流程也在不断演进,以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