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q-C1-2项目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
- 格式:xls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1
AQ-C1-2编号001工程名称五里坨建设组团01#地块定向安置房B地块B-1#B-2#、B-3#、B-8#、B-12#及1#地下车库A段工程危险源名称火灾危险源出现的场所与部位施工现场:仓库、油漆库房、电气焊作业场所、木料堆放场所、木工房、配电室;防水施工作业。
生活区:食堂操作间、宿舍等。
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建立健全项目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2.加强对施工作业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增强消防意识;3.严格落实特种作业持证上岗制度和明火审批制度;4.加强重点部位(库房、易燃品存放点、木料堆放场所、木工房等)的管理,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按规定配备消防器材和设备;5.加强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6.项目部每月组织两次文明施工联合检查,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事故类别及危险程度火灾属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二级制表人(签字):潘桂霞技术负责人(签字):年月日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AQ-C1-2编号002工程名称五里坨建设组团01#地块定向安置房B地块B-1#B-2#、B-3#、B-8#、B-12#及1#地下车库A段工程危险源名称脚手架倾覆、坍塌危险源出现的场所与部位施工现场:主体、装修施工阶段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严格按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做好雨、雪、风后的检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4.项目部每月组织两次文明施工联合检查,对检查出的隐患立即进行整改。
可能导致事故类别及危险程度倾覆、坍塌属重大危险源风险等级二级制表人(签字):潘桂霞技术负责人(签字):年月日注: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
AQ-C1-2编号003工程名称五里坨建设组团01#地块定向安置房B地块B-1#B-2#、B-3#、B-8#、B-12#及1#地下车库A段工程危险源名称吊装作业:高空坠落危险源出现的场所与部位现场:塔吊作业区域危险源的控制措施1.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试,不合格的不准上岗;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3.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十不吊”的原则;4.操作人员应经常对所用工具、绳索、卡环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解决。
项目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一、前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也越来越多。
然而,这些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危险源,一旦发生事故将会给人民群众和环境带来极大的损失。
因此,对于这些项目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至关重要。
二、项目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1. 制定安全管理方案在项目开工前,组织专业人员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安全责任人和职责;(2)列出所有可能存在的危险源;(3)对每个危险源进行评估,并确定相应的控制措施;(4)明确紧急救援预案。
2. 实行“三同时”原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实行“三同时”原则是非常必要的。
即,在设计、施工和使用阶段,必须同时考虑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具体措施如下:(1)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就应该考虑安全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保证项目的安全性。
(2)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并在现场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意外事故。
(3)使用阶段:在项目使用阶段,要定期对设备和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隐患。
3. 加强人员培训项目重大危险源控制需要加强人员培训。
具体措施如下:(1)组织专门的安全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2)定期开展模拟演练活动,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3)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激励员工重视安全问题。
4. 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是保证项目重大危险源控制有效性的关键。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或部门,负责对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2)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3)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共同保障项目的安全运行。
5. 建立应急预案建立应急预案是保证项目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的重要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组织专门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2)定期组织模拟演练活动,提高员工应急处置能力;(3)建立健全紧急救援机制,确保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置。
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一、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重大危险源控制是指对企业生产流程、管理措施、设备及设施等各环节进行评估、分析和控制,防范和化解重大危险事故的工作。
针对重大危险源,应采取以下措施:1.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指通过技术手段、管理手段等措施,防范重大危险源的产生或消除,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例如:对于化工企业中的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锅炉等)需按照“制造许可证”、“使用登记证”进行审批、监控和操作,严格保证操作人员操作规范,避免机器的损坏,引发事故。
2.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指对重大危险源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和控制,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例如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求,通过引进新技术、更新旧设备、采用新材料等方式,完善工艺流程,确保生产环节的安全性,以此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指对重大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后的处置和后续管理,避免事故进一步扩大化。
例如,针对突发事件或事故,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规定各类事件的处理流程、责任分工、紧急救援措施等方案,明确分工,有序处置事态。
二、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一套有组织、有系统、有序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技术措施,目的在于及时、有效地处理事故和灾害,减轻人员和财产的损失,降低社会影响和恢复生产。
应急预案分以下几个方面:1.应急体系应急体系是一个完整、可行的应急管理体系,包含预案、规章制度、应急资源配置、应急指挥系统等。
应急体系应通过实践、培训等方式,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应急体系。
2.组织管理应急预案需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明确各种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应急物资需求预估等细节,确定人员配备,做好应急处置预案储备和更新等工作。
3.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通过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等手段,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
企业应对可能出现的事故进行预测,收集各种预警信息,并将重要信息及时报送给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为应急处理提供有效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