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做个减法表》精选习题(精品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98.11 KB
- 文档页数:3
《做个减法表》同步练习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一、单选题“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6+□<18,□里面最大可以填()。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A. 13B. 12C. 11D. 102.如果△=5,○=6,□=4,那么△+□-○=()A. 7B. 5C. 3D. 15 [3.丁宇和巧燕都有10本书,丁宇给巧燕2本,那么丁宇比巧燕少()本。
《做个减法表》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6+□<18,□里面最大可以填()。
A. 13B. 12C. 11D. 102.如果△=5,○=6,□=4,那么△+□-○=()A. 7B. 5C. 3D. 15 [3.丁宇和巧燕都有10本书,丁宇给巧燕2本,那么丁宇比巧燕少()本。
A. 4B. 3C. 2D. 14.4,6,8,10,11这些数中与众不同的数是()。
A. 4B. 8C. 6D. 11二、填空题(共12题;共72分)1.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的和是________。
2.认真计算后写出得数。
12+2=________ 18-4=________19-6=________7+13=________ 4+16=________20-8=________18-9=________7+9=________12-8=________8+8=________11+2=________20-4=________5+14=________13-6=________17-4=________15-6=________16-5=________9+7=________17-9=________4+9=________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________=17 19-________=16 ________-7=4 ________+3=20 8+6=________________-9=7 5+________=17-4 19-________=16-7 17-3=8+________ 4.在横线上填上“>”、“<”、“=”17+1________16 12________4+9 9+6________20-315-7________17-9 17+0________17-020-2________18-25.找规律写算式。
12 -5 =________,5 +10 =________11 -4 =________,4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里面有2个十。
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及解析北师大版(秋)第1单元第七节:做个减法表一、写答案35+30+5=45-(5+3)=60-(50-5)=16+(45-5)=二、填空①52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②4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③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2,这个数是()。
三、填一填:cm还是m?1、冰箱高约2 。
2、橡皮长约3 。
3、铅笔长约20 。
4、小红高约1 25 。
四、解答题1、商店卖出了48个西瓜,还剩28个西瓜,商店原来有多少个西瓜?2、、妈妈要买一套衣服,可以怎么买?应付多少钱?1 2 330元20元46元(1)、买和,应付钱。
算式:。
(2)、买和,应付钱。
算式:。
五、看图填空。
(1)一共有()个图形,是第()个,第()个是,的左边是(),右边是()。
(2)从左边数最后一个是(),第五个是()(3)从右边数第六个是()。
答案一、写答案35+30+5=7045-(5+3)=3760-(50-5)=1516+(45-5)=56二、填空①5 2 ②48 ③25三、填一填:cm还是m?1、m2、cm3、cm4、m cm四、解答题1、48+28=76个答:商店原来有76个西瓜。
2、、妈妈要买一套衣服,可以怎么买?应付多少钱?(10分)1 2 3 430元20元46元53元(1)、买 1 和 3 ,应付50 钱。
算式:30+46=76元。
(2)、买 2 和 3 ,应付66 钱。
算式:20+46=66元。
五、看图填空。
(1)一共有( 6 )个图形,是第( 1 )个,第( 6 )个是,的左边是(正方体),右边是(三角形)。
(2)从左边数最后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第五个是(不规则形状)(3)从右边数第六个是(平行四边形)。
一年级数学下册《做个减法表》重难点精选训练一、填空题1.把差是6的算式写出来。
()○()=()()○()=()()○()=()()○()=()()○()=()()○()=() 2.找规律,填一填。
①=( ) ②=( )3.我会填.4.在括号里填上“>”“<”或“=”。
12-4( )5 15-7( )8 13-4( )812-6( )4 7( )18-9 4( )13-35.小明有12个桃子,小天有8个桃子,小明再给小天( )个桃子,他们就一样多。
二、选择题1.用5、14、9三个数可以组成()道加减法算式。
A.4 B.3 C.22.在算式14 5 9 中,里应该填()。
A.+B.-C.无法确定3.西瓜有14个,比哈密瓜多8个,哈密瓜有()个。
A.8 B.7 C.64.与15-7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A.13-6 B.14-8 C.17-95.小新要写13个大字,已经写好了8个,还要写几个?正确的列式计算是()A.13-5=8(个) B.13-8=5(个)C.5+8=11(个) D.8+5=13(个)三、判断题1.被减数是17,减数是8,差是7. ( )2.12-7=5 ( )3.14-8=8+7 。
( )4.15-9,14-8,13-7,12-6,。
按照规律,横线上是10-4。
( )5.在算12-9时,可以先算10-9=1,然后再算1+2=3,就是12-9=3. ( )四、解答题1.树上原有17只鸟,飞走了8只,还剩下多少只鸟?2.8路公交车上原来有12人,到图书馆站后,从后门下车7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3.鸭比鹅多几只?□○□=□(只)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10-4=6 11-5=6 12-6=6 13-7=6 14-8=6 15-9=6 2.7 83.(1)2;2(2)3;34.>=>><<5.2二、选择题1.A2.B3.C4.C5.B三、判断题1.×2.√3.×4.×5.√四、解答题1.17-8=9(只)2.12-7=5(人)答:车上现在有5人。
做个减法表一、我来填一填。
1.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一位数的和是________。
2.14-6= 。
3.12-7= ;13-7= ;14-7 ;15-7=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5+________=17 19-________=16 ________-7=4________+3=20 8+6=________ ________-9=75+________=17-4 19-________=16-7 17-3=8+________5.如果16-6<□,那么□里最小可以填________。
6.如果12-5>□,那么□里最大可以填________。
7.算一算,空白处该怎么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选题1.6+□<18,□里面最大可以填()A.13B.12C.11D.102.如果△=5,○=6,□=4,那么△+□-○=()A.7B.5C.3D.153.丁宇和巧燕都有10本书,丁宇给巧燕2本,那么丁宇比巧燕少()本。
A.4B.3C.2D.14.4,6,8,10,11这些数中与众不同的数是()A.4B.8C.6D.11三、问答题1.从1到10中列式后找找得数是“8”的式子。
2.从1到10中列式后找找减“8”的算式。
3.从1到10中找找“14”减几的5个算式。
四、看一看,找规律。
(1)每一行减号前面的数都相同,减去的数一个比一个大________,从左到右,得数依次少________。
(2)从上到下,减号前面的数依次多________,得数也是依次多________,减号后面的数都________。
五、解决问题。
云云有4支铅笔,西西有6支铅笔,冬冬的铅笔数和西西同样多,三人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
1.19解析: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所有10+9=19。
2.83.5 6 7 84.12;3;11;17;14;16;8;10;6解析:根据对数的调整帮助解答出正确答案,如:17-5=12、19-16=3等等5.116.67.左下角8;右下角3;圆中10解析:15-7=8,11-8=3,7+3=10。
做个减法表一、我来填一填。
1.________里面有2个十。
2.12-3= 。
3.与18相邻的数是________和________。
4.14-8= ;15-8= ;16-8 。
5.在横线上填上“>”、“<”、“=”17+1________16 12________4+9 9+6________20-315-7________17-9 17+0________17-0 20-2________18-2二、我来算一算。
12+2=________ 18-4=________ 19-6=________ 7+13=________4+16=________ 20-8=________ 18-9=________ 7+9=________12-8=________ 8+8=________ 11+2=________ 20-4=________5+14=________ 13-6=________ 17-4=________ 15-6=________16-5=________ 9+7=________ 17-9=________ 4+9=________三、解决问题1. 书架上再放5本书就有17本书了,书架上原来有多少本书?2.看图,列式子并计算。
(1)白珠比黑珠少多少个?(2)黑珠和白珠共多少个?参考答案一、我来填一填。
1.202.93.17 194.6 7 85.>;<;<;=;=;>解析:先计算出得数后与另一个进行大小的比较,如:17+1=18,18比16大,所有填上“>”。
二、我来算一算。
14 14 13 20 20 12 9 16 4 16 13 1619 7 13 9 11 16 8 13解析:根据数与数之间的计算方法进行正确运算。
三、解决问题1.解:17-5=12(本)答:书架上原来有12本书。
2.(1)13-5=8(个),答:白珠比黑珠少12个。
(2)13+5=18(个),答:黑珠和白珠共5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