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 资源利用率评估V1[1].0
- 格式:ppt
- 大小:828.00 KB
- 文档页数:39
云计算平台资源利用率评估说明云计算平台是一种利用虚拟化技术和分布式计算技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动态扩展的计算模式。
在云计算平台上,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动态申请和释放计算资源,同时云服务提供商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实时调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
云计算平台资源利用率评估是评估云计算平台资源使用情况的一种方法,用于衡量云计算平台资源的有效使用程度以及性能优化的空间。
云计算平台资源利用率评估涉及到多个方面的指标,包括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存储利用率、网络带宽利用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监控云计算平台上的各项资源使用情况来获取。
云计算平台资源利用率评估可以分为静态评估和动态评估两种方式。
静态评估是通过直接观察云计算平台资源使用情况的统计数据来评估资源利用率。
例如,可以通过统计时间段内CPU的平均利用率来评估CPU的利用率。
静态评估可以提供资源利用率的基本情况,但无法反映资源利用率的变化趋势和波动情况。
动态评估是通过实时监控云计算平台资源使用情况的数据来评估资源利用率。
例如,可以通过实时监控CPU的利用率来评估CPU的利用率。
动态评估可以提供资源利用率的实时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资源利用率过高或过低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进行云计算平台资源利用率评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资源类型:不同类型的资源具有不同的利用率。
例如,CPU 和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往往比较高,而网络带宽的利用率相对较低。
评估时需要分别考虑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2.资源负载:资源利用率的高低与实际负载情况有关。
资源负载越高,资源利用率就越高,反之亦然。
评估时需要考虑资源负载的变化情况,以及资源利用率与资源负载之间的关系。
3.资源利用率阈值:资源利用率的高低需要与事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资源利用率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评估时需要设定合理的阈值,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4.资源利用率优化:云计算平台资源利用率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利用率较低的资源,以便进行优化和调整。
参数名称qQualmin 缩写qQualMin 作用范围CELL取值范围[-24, 0]步长(单位)1 (dB)默认值-18 dB推荐值-18 dB参数描述该参数指示了小区满足选择和重选择条件的质量最小需求级别。
当测量量为CPICH Ec/No时,被测小区的质量值只有大于Qqualmin,才满足小区选择的条件。
日常优化是否可以修改不推荐参数名称qRxLevMin 缩写qRxLevMin 作用范围CELL取值范围[-119, -25]步长(单位)2 (dBm)默认值-115 dBm 推荐值-115 dBm参数描述该参数指示了小区满足选择和重选择条件的信号强度最小需求级别。
当测量量为CPICH RSCP时,被测小区的接收信号只有大于qRxLevMin,才满足小区选择的条件。
日常优化是否可以修改不推荐参数名称sIntraSearch 缩写sIntraSearch 作用范围CELL取值范围[0, 27];步长(单位)2 (dbm)默认值0 dB推荐值0 dB参数描述该参数指示了小区开始同频小区测量的标准。
当测量量为CPICH Ec/No时,在idle和URA_PCH状态如果被测小区的Squal大于sIntraSearch,则UE不会进行同频小区测量。
否则就会测量SIB11中的同频小区。
日常优化是否可以修改不推荐参数名称qualMeasQuantity缩写qualMeasQuantity作用范围CELL取值范围CPICH_EC_NO,CPICH_RSCP步长(单位)-默认值CPICH_EC_NO 推荐值CPICH_EC_NO参数描述该参数指示了UE在进行小区选择和重选时质量测量方式。
它决定了在小区重选中排序是基于RSCP还是EC_NO。
在系统信息SIB3, SIB11 and SIB12中。
日常优化是否可以修改不推荐参数名称qHyst1缩写qHyst1作用范围CELL 取值范围[0, 40];步长(单位)2 (dB)默认值4推荐值4参数描述该参数指示了小区重选中的迟滞值用于基于 CPICH RSCP 进行小区排序。
1.接入参数最低接入电平(qRxLevMin):PCPICH RSCP 的最低接入电平门限。
只有 UE 测得的 CPICH RSCP 大于该门限,UE 才有可能驻留到该小区。
qRxLevMin 和 qQualMin 的设置应统一考虑。
该参数设置的越大,UE 选择该小区驻留越困难,设置越小则越容易,但是有可能造成 UE 驻留该小区之后不能正确接收 PCCPCH承载的系统消息。
Range: -119 to -25最低质量门限(qQualMin):PCPICH Ec/N0的最低接入门限。
只有UE测得的CPICH Ec/N0大于该门限,UE才有可能驻留到该小区。
Range: -24 to 02.下行最大发射功率RBS: get . maxdlpowercapabilityMaxdlpowercapability参数与utrancell中maximumtransmissionpower参数相对应。
Maximumtransmissionpower(0.1dBm)20W----430(网管中)40W----460(网管中)60W----490(网管中)100W----500(网管中)3. rlFailureT(0.1*S)链路异常释放时延,min:0 max:255defaultValue:10(用户感知度较好)4.功率参数get XLZJLI13_49603,pch pichPower1)主 SCH 的发射功率(primarySchPower)主SCH相对于PCPICH的发射功率该参数在实际环境中可以通过测量等手段来调整,使得同步信道的发射功率刚好满足UE的接收解调需求。
具体地,设置缺省值后,在小区范围内的不同地点进行接收,发射功率大小应该保证在小区边缘的绝大部分地区,UE都能够进行快速同步(同时识别小区的扰码组)。
PSCH 和SSCH 均没有经信道码扩频,产生的干扰比其它信道更严重,特别是对近端用户。
因此设置值不能过大。
TD-LTE网络质量评估测试规范(V1.0)目录目录 (1)一. 测试目标 (1)二. 测试工作安排 (1)1、测试时间安排 (1)2、测试道路选择 (1)3、室内测试点选择 (1)4、测试仪表 (2)三. 测试内容 (2)1、道路测试规范: (2)2、室内测试规范: (3)3、TD-LTE无线质量评估指标 (4)3.1业务类指标 (4)3.1.1应用层平均下载速率(含掉线) (4)3.1.2应用层平均下载速率(不含掉线) (4)3.1.3应用层平均上传速率(含掉线) (4)3.1.4应用层平均上传速率(不含掉线) (4)3.1.5每RB平均下载量(含掉线) (5)3.1.6每RB平均下载量(不含掉线) (5)3.1.7掉线率 (5)3.1.8数据掉线比 (5)3.1.9边缘下行吞吐量(含掉线) (5)3.1.10边缘下行吞吐量(不含掉线) (6)3.2覆盖类指标 (6)3.2.1RSRP连续弱覆盖里程占比 (6)3.2.2RSRP连续无覆盖里程占比 (6)3.2.3LTE覆盖率 (6)3.2.4连续UE高发射功率里程占比 (7)3.3干扰类指标 (7)3.3.1平均SINR (7)3.3.2边缘SINR (7)3.3.3平均RSRQ (7)3.3.4连续SINR质差里程占比 (7)3.3.5MAC层上行平均BLER (8)3.3.6MAC层下行平均BLER (8)3.3.7上行初始HARQ重传比率 (8)3.3.8下行初始HARQ重传比率 (8)3.3.9重叠覆盖率 (8)3.3.10重叠覆盖里程占比 (8)3.4调度类指标 (9)3.4.1下行平均每时隙调度PRB个数 (9)3.4.2上行平均每时隙调度PRB个数 (9)3.4.3下行子帧调度率 (9)3.4.4上行子帧调度率 (9)3.4.5下行平均每秒调度PRB个数 (9)3.4.6上行平均每秒调度PRB个数 (10)3.4.7下行码字0MCS统计 (10)3.4.8下行码字1MCS统计 (10)3.4.9上行MCS统计 (10)3.4.10码字0CQI统计 (10)3.4.11码字1CQI统计 (11)3.4.12下行码字0调制方式分布 (11)3.4.13下行码字1调制方式分布 (11)3.4.14上行调制方式分布 (11)3.4.15MCS详细分布统计 (11)3.4.16CQI详细分布统计 (12)3.4.17上报RANK1采样占比 (12)3.4.18上报RANK2采样占比 (12)3.4.19单流时长占比 (12)3.4.20双流时长占比 (12)3.4.21单流流量占比 (12)3.4.22双流流量占比 (13)3.4.23传输模式(TM)时长占比 (13)3.5移动类指标 (13)3.5.1LTE网内切换指标 (13)3.5.2TDL-TDS切换指标 (13)3.5.3TDS-TDL切换指标 (14)3.5.4TDL-TDS重选指标 (14)3.5.5TDS-TDL重选指标 (14)3.5.6TA跟踪统计指标 (14)3.6接入类指标 (14)3.6.1ATTACH成功率 (14)3.6.2ATTACH平均时延 (15)3.6.3SERVICE成功率 (15)3.6.4SERVICE平均时延 (15)一.测试目标1.测试杭州、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厦门、成都、南京、宁波、福州、沈阳等13城市TD-LTE/TDS业务质量和网络情况;2.对比分析TDL/TDS/联通H+/WCDMA2000数据业务质量情况;3.分析现阶段已建TD-LTE网络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测试工作安排1、测试时间安排由于5、6月份要进行全网年中考核测试,建议上述城市完成考核测试后,进行TDL/TDS/H+/WCDMA2000拉网测试,建议5月底前完成拉网测试;2、测试道路选择TD-LTE网络覆盖范围内的所有道路:1-4级100%;后续工作安排:本月底前,安排上述13个城市划分TDL覆盖区域的测试范围和测试网格,结果导入自动测试系统后台。
WCDMA性能指标参数解释: C/I 载干比:载频信号强度与干扰强度之比 SIR 信干比: SIR=RSCP/ISCP SNR 信噪比 Eb/No 每比特能量与噪声功率密度(噪声比)之比Eb/No=SNR.Gp Gp:处理增益 Eb/Io 每比特能量与干扰功率密度(干扰比)之比Eb/Io=SIR.Gp Ec/No 每码片能量与噪声功率密度(噪声比)之比Ec/No=RSCP/RSSI Ec/Io 每码片能量与干扰功率密度(干扰比)之比 RSCP:接受信号码功率是CPICH信道解扩后收到的功率 ISCP:解扩后接收信号上的干扰 RSSI:接受信号强度指示即:在整个信道频带内的宽带接受功率相关参数详细解释:信号符号:1.C:载波功率2.Ec:码片的能量3.Eb:业务信道上的比特能量,在95与1x与Ec的关系为:Eb+Ec+W/R(dB)4.Ior:Do中的概念,指有用信号的功率谱密度。
信号类符号之间关系:1.C与Ec:C为载波功率,Ec为码片能量,在WCDMA中两者的关系为:VC=W*Ec。
(此处W为码片速率)2.Eb与Ec:95与1x中业务信道的比特能量,Eb=Ec+W/R(dB)3.Ior与Ec:Ior为有用信号的功率谱密度,是一种综合的值,与带宽W的的积为总功率,从这点看与Ec一样,为什么不用Ec,主要是考虑到DO中前向一个时隙中各Ec值并不相同。
所以Ior相当于一个综合的Ec,或者说是前向各Ec的平均。
噪声干扰符号:1.I:干扰总功率,包括热噪声,不包括有用信号功率。
2.Io:干扰功率谱密度,包括热噪声,主要在导频信道上与Ec配合组成Ec/Io使用。
3.No:热噪声功率谱密度,计算公式为:10lg(KT)+NF4.Nt:噪声功率谱密度,包含热噪声和干扰。
5.Ior:其他小区和用户的干扰功率谱密度,不包括热噪声。
干扰类符号之间的关系:1.Io与Nt:都是噪声谱密度,热噪声谱密度加干扰谱密度,两者相同。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WCDMA光纤宽带接入端(1W/2W) WCDMA光纤宽带覆盖端(1W/2W) GRL-WCDHFF-30/33 V1.0GRL-WCDHFT-30/33 V1.0产品说明书目 录1 范围 (1)2 前 言 (1)3 概 述 (2)4 系统工作原理 (2)5 系统组成 (3)6 主要技术指标 (3)6.1 WCDMA光纤宽带直放站(1W/60M) (3)6.2 WCDMA光纤宽带直放站(2W/60M) (5)6.3 WCDMA光纤宽带直放站(1W/15M) (7)6.4 WCDMA光纤宽带直放站(2W/15M) (9)7 整机接口 (12)7.1 结构 (13)7.2 通用技术要求 (13)8 设备安装说明 (13)8.1 安装步骤 (13)8.2 设备安装 (14)8.3 设备调试和维护 (14)8.4 设备维护 (15)8.4.1 整机主要连接线的维护 (15)8.4.2 电源的维护 (15)9 监控单元的使用方法 (15)监控板接口定义(V4.0监控单元主板) (15)10 注意事项 (16)1范围本文件适用以下机型序号 名称 型号1 WCDMA光纤宽带接入端(1W/60M) GRL-WCDHFF-30/60M V1.02 WCDMA光纤宽带覆盖端(1W/60M) GRL-WCDHFT-30/60M V1.03 WCDMA光纤宽带接入端(2W/60M) GRL-WCDHFF-33/60M V1.04 WCDMA光纤宽带覆盖端(2W/60M) GRL-WCDHFT-33/60M V1.05 WCDMA光纤宽带接入端(1W/15M) GRL-WCDHFF-30/15M V1.06 WCDMA光纤宽带覆盖端(1W/15M) GRL-WCDHFT-30/15M V1.07 WCDMA光纤宽带接入端(2W/15M) GRL-WCDHFF-33/15M V1.08 WCDMA光纤宽带覆盖端(2W/15M) GRL-WCDHFT-33/15M V1.02前 言本用户手册适用于WCDMA光纤宽带直放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