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铁络饮加减方治疗癫痫30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4.70 KB
- 文档页数:2
生铁落饮,梦游症
中医治疗精神疾病验方之加味生铁落饮【仅供参考】
【主治】:梦游症
【方药】:生铁落、丹参、茯神、远志、琥珀、辰砂、柏子仁、制胆星、桔红、钩藤、龙胆草、白芍、淮小麦、大枣、炙甘草。
【用法】:水煎服,第1个疗程每日1剂,第2个疗程每周2~3剂,视病情而定。
【编按】:10例中治愈8例,好转2例。
在治愈的病例中疗效最短者服药30剂,最长者60剂。
对治愈的病例作1~5年追访,无一例复发。
梦游症,中医学多将其归属于“脏躁”范畴。
究其病因与七情过度有关。
其病理与心、肝、肾脏气亏损,阴阳失调,水不制火,心肾不交有关,尤其心不藏神,神不守舍者多。
因心主神明,为精神之所舍。
故笔者用养心益肾,宽胸通脉,宁心安神之法,使水火既济,心肾相交,阴阳协调,心神得以安宁而守舍。
【文中中药方剂用于专业中医学习与交流,仅供参考,具体个人诊疗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请勿仿方套方。
】。
第九单元癫狂、第十单元癎病第九单元癫狂癫狂为精神失常疾病,癫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
狂病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
病因病机1.癫狂的常见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禀赋不足。
2.癫狂的基本病机病变脏腑主要在心肝,涉及脾胃,久而伤肾。
病理因素以气、痰、火、瘀为主,四者有因果兼夹的关系,且多以气郁为先。
区别言之,癫与狂的病机特点各有不同。
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脏气不平,阴阳失调,脑之神机逆乱又是病机的关键所在。
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
诊断和类证鉴别1.癫狂的诊断依据(1)神情抑郁,表情淡漠,静而少动,沉默痴呆,或喃喃自语,语无伦次,或突然狂奔,喧扰不宁,呼号打骂,不避亲疏。
(2)有癫狂的家庭史,或脑外伤史。
多发于青壮年女性,素日性格内向,近期情志不遂,或突遭变故,惊恐而心绪不宁。
(3)排除药物、中毒、热病原因所致。
2.病证鉴别(1)癫证与狂证癫证与狂证均属性格行为异常的精神疾病,癫证属阴,以静而多喜为主,表现为沉静独处,言语支离,畏见生人,或哭或笑,声低气怯,以抑郁性精神失常为特征;狂证属阳,以动而多怒为主,表现躁动狂乱,气力倍常,呼号詈骂,声音多亢,以兴奋性精神失常为特征。
(2)癫证与郁证郁证表现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闷,急躁易怒,心悸失眠,喉中如有异物等,以自我感觉异常为主,但神志清晰。
癫证亦见喜怒无常,多语或不语等症,一般已失去自控力,神明逆乱,神志不清。
(3)癫证与痴呆癫证与痴呆症状表现亦有相似之处,然痴呆以智能低下为突出表现,以神志呆滞、愚笨迟钝为主要证候特征,其部分症状可自制,其基本病机是髓减脑衰,神机失调,或痰浊瘀血,阻痹脑脉。
(4)癫证与癎病癎病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与本病不难区别。
辨证论治1.癫证与狂证的辨证要点及其共同的病变脏腑首先辨癫证与狂证之不同,其次辨病性虚实。
实用方剂学---生铁落饮生铁落饮(清心涤痰法)清程国彭《医学心悟》天冬去心麦冬去心贝母各三钱胆星橘红远志肉石菖蒲连翘茯苓茯神各一钱元参钩藤丹参各一钱五分辰砂三分用生铁落,煎熬三炷线香,取此水煎药,服后安神静睡,不可惊骇叫醒,犯之则病复作,难乎为力。
凡狂症,服此药二十余剂而愈者多矣,若大便闭结,或先用滚痰丸下之。
【主治】治痰火上扰之癫狂。
【方论选萃】现代谢海州:狂者,发作刚暴,骂詈不避亲疏,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逾垣上屋,此痰火结聚所致,或伤寒阳明邪热所发。
痰火,生铁落饮主之。
本方服后可安神静睡,不可惊骇叫醒,犯之则病复作,难乎为力。
凡狂症,服此方需二十剂以上,若大便秘结,或先用滚痰丸(青礞石、沉香、黄芩、大黄)下之。
本方天麦冬清心化痰;贝母、胆星、橘红,清热化痰;远志、菖蒲、茯苓、茯神安神定志,元参、连翘、钩藤、丹参、养阴散风;辰砂镇痉,总之本方安神定志,息风化痰(《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近代验证】例一茹十眉治癫狂案(选自《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毛某,女,25岁初诊:1974年4月16日。
患者于年初由于受惊,彻夜不眠,继而言无伦次,哭笑无常,捶胸号叫,坐立不安。
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治疗两个多月无效,前来门诊。
脉弦细数,舌质红,边尖起刺,证属因惊恐而长期不眠,引动肝胆之火上扰心神,日久损及心阴。
方拟重镇安神,兼清心肝邪火,用生铁落饮合百合地黄汤加减:(嘱西药全部停服)生铁落60克生地12克麦冬9克远志肉6克淮小麦30克百合12克甘草6克熟枣仁9克陈胆星9克合欢皮15克首乌藤30克辰灯芯0.5克白金丸9克(分吞)七剂二诊:夜能入睡,神志较清,舌红见减,脉细数。
原方去辰灯芯,续服七剂。
三诊:神清气爽,谈笑自如,自诉胸闷,叹气较适,脉细,舌尖红。
以后守原方用丹参、黄连、太子参、萱草等加减调理,随访至1978年5月未发。
【按语】颠狂躁扰,无有宁时,多由痰火扰乱心神致病,故其治以清心涤痰为务。
贝母、陈星、连翘、茯苓神、远志、橘红清心涤痰,安神定志;丹参、元参、天冬、麦冬养心血、滋心液,壮水以济火也;钩藤、辰砂,一以平肝熄风,一以重镇宁神;石菖蒲开心孔而通九窍,复其神明之用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铁落饮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长期的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种问题。
中药方剂就是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生铁落饮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长期的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种问题。
中药方剂就是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生铁落饮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远志肉石菖蒲连翘茯苓茯神各3克元参钩藤丹参各4.5克辰砂0.9克
【功能主治】镇心安神,清热化痰。
治癫、狂、痫。
【用法用量】用生铁落煎熬三小时,取此水煎药服。
服后安神静睡,不可惊骇叫醒,犯之则病复作,难乎为力。
【摘录】《医学心悟》卷四
以上就是利用生铁落饮治疗疾病的一些常见的方法和常识问题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生铁落饮治疗疾病的的同时一定注意日常的饮食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其治疗的效果。
生活常识分享。
生铁落饮生铁落饮方剂来源清。
《医学心悟}。
组成与用法生铁落6 0克天门冬9克麦门冬9克贝母9 克胆南星3克橘红3克远志3克石菖蒲3克连翘3克茯苓3克茯神3克玄参4.5克钩藤4.5克丹参4.5克朱砂1 克先将生铁落煎汤,取汁煎余药,饮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镇心坠痰,安神定志。
主治痰火上扰的癫狂症。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狂躁型精神分裂症,癫痫等病症。
例如。
(1)狂躁型精神分裂症如痰多,可加礞石滚痰丸送服;阳明燥结者,加生大黄、芒硝等(1966年第3期)。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自汗、盗汗。
方用牡蛎、麻黄根收敛止汗,佐以黄芪益气固表,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体质虚弱,卫阳不固,自汗、盗汗,为其辨证要点。
.为加强疗效,本方可加煅龙骨、糯稻根、瘪桃干等。
临床如见气虚自汗,可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阳虚汗出,加白术、附子以助阳固表;阴虚盗汗,加干地黄、白芍养阴止汗;血虚多汗,加熟地黄、何首乌以滋养阴血。
若大汗淋漓不止,见有亡阳虚脱者,本方力缓,殊非所宜。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1)《千金要方》牡蛎散,由牡蛎、白术、防风组成,主治卧即盗汗.风虚头痛。
(2)《太平圣惠方》牡蛎散,由煅牡蛎、人参、白术、白芍、茯苓、麻黄根组成;主治伤寒脉软弱,神气羸劣,虚汗不止。
(3)《世医得效方》牡蛎散,由牡蛎、麻黄根、黄芪、知母、浮小麦组成;主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剂来源汉.《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赤石脂(碎)30克禹余粮(碎)30克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涩肠止泻。
主治泻利日久,滑泄不禁。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也可用于治疗子宫功能性出血,阴道炎,宫颈炎等病症。
例如:(1)久泻本方加干姜、石榴皮、罂粟壳、芡实,可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引起的久泻不止。
(2)白带过多本方加煅牡蛎、乌贼骨、党参、炒白术,可治疗妇女白带过多。
(3)月经过多本方加党参、黄芪、熟地、石榴皮,可治疗子宫功能性出血引起的月经过多。
陈修园三字经癫狂痫【附方】原书附方(1)礞石滚痰丸(见心腹痛胸痹附方)(2)生铁落饮:《医学心悟》方。
有镇心除痰,宁神定志之效。
主治痰火上扰的癫狂证。
天冬麦冬贝母各9g胆南星橘红远志石菖蒲连翘茯苓茯神各3g玄参钩藤丹参各5g辰砂1g生铁落煎熬三炷香,取此水煎药。
(3)当归承气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方。
治阳狂,奔走骂詈,不避亲疏。
当归大黄各30g甘草15g芒硝27g为粗末,每次服60g,加生姜五片、大枣十枚,水煎,去渣热服,以大便利为度。
(4)磁朱丸:《备急千金要方》方。
有重镇安神之功。
主治水不济火,心悸失眠,癫狂等。
磁石60g朱砂30g神曲120g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丸,日服3次。
(5)温胆汤(见眩晕附方)(6)当归芦荟丸:即当归龙荟丸,见心腹痛胸痹附方。
(7)丹矾丸:主治五种痫证。
黄丹30g白矾60g二味入银罐中,煅通红为末,加茶30g,煎汤,和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30丸,茶汤送下。
增补新方(1)顺气导痰汤:《类证治裁》方。
有燥湿化痰,顺气宽胸之效。
治痰痞,痰结胸满。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胆南星枳实木香香附水煎服。
(2)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方。
有祛痰逐饮之效。
主治痰涎伏于胸上下,忽然胸背、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筋骨牵引疼痛,走易不定,或手足冷痹,或令头痛不可忍,或神倦多睡,喉中痰鸣,多流涎唾。
甘遂大戟白芥子等分上药研末,糊丸梧桐子大,食后临卧,淡姜汤下五七至十丸。
如痰猛气实,加数丸不妨。
(3)三圣散:《儒门事亲》方。
有涌吐风痰之功。
主治中风闭证,失声闷乱,口眼[插图]邪,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脉滑实者。
对于癫痫,痰浊壅塞胸中,上逆时发者,亦可用之。
防风5g瓜蒂(炒黄)5g藜芦(去苗心)3g共为粗末,水煎,徐徐服之。
(4)苏合香丸(见中风附方)(5)四七汤(见心腹痛胸痹附方)(6)白金丸:《外科全生集》载马氏经验秘方。
有豁痰安神之效。
主治痰阻心窍的癫痫痴呆,突然昏倒,口吐涎沫。
小儿癫痫病按本方治两月可痊愈
小儿癫痫病按本方治两月可痊愈
我小儿今年3岁,经常犯癫痫病,神智昏迷,全身抽搐,在大医院医治花去600多元仍无效。
后来看到1994年第4期《农村百事通》湖南泪罗市人民医院李红辉推荐的治癫痫方治疗两个月,竟然痊愈了,到现在一直未复发。
真可谓“灵丹妙药”。
配方及用法:太子参、茯苓、石菖蒲、胆南星、天麻、半夏、枳壳、沉香、青果、神曲、琥珀、川芎、羌活各40克,橘红60克。
风痰痫加钧藤40克,生铁落26克,朱砂4.
5克;痰浊痫加:天竺黄40克,瓜蒌40克;风痰火痫加:山梔40克,薄荷40克,黄连15克,大黄25克;风痰瘀痫加:香附30克,牛膝40克,益母草30克;风痰惊痫加夜交藤40克,朱砂4.
5克;风痰虚痫:加党参40克,白术40克;伴肾虚者加服河车八味丸。
请医生诊断后再根据以上所属症型用药。
先将所需药物碾成细末,过120目筛成散剂或炼蜜为丸。
6岁以下患儿每次服2~4克,每日2~3次。
6岁以上患儿每次服4~8克,每日2~3次。
用温开水冲服。
一个月为一疗程,连服1~3个疗程即可奏效。
荐方人:福建上杭县临城镇龙翔村天山远耕队温金生。
治癫狂病症精选的药方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癫狂证病的症状,根据症状精选选了16个药方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一.癫证:以精神抑郁、沉默痴呆、喃喃自语为特点,病机以阴虚血少,痰气郁结为主。
癫病是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等为特征。
多由薯赋不足、七情内伤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滞痰结血瘀,蒙塞心神,神明失用而成.西医学的精神分裂症的精神抑郁型、躁狂抑郁症的抑郁型大致相当于本病。
凡此诸病出现上述表现者一.痰气郁结证: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语无伦次,或喃喃独语,喜怒无常。
不思饮食舌苔腻、脉弦滑。
顺气1.导痰汤合控涎丹加减。
半夏9克、陈皮3克、胆南星6克、茯苓6克、川贝母6克、竹沥9克、枳壳6克、木香6克、香附6克、菖蒲3克、郁金6克、远志6克加减:1.临证湿痰内阻,气机不畅而兼寒象者,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痰饮;2.若兼有化热之象者,可酌加竹茹、天竺黄等以清化痰郁所化之热;3.若痰阻风动,眩晕较重,可加天麻、白术等以熄风止眩。
加减:1. 病情较甚者,可用控涎丹以除胸膈之痰浊;2. 倘痰浊壅盛,胸膈瞀闷,口多痰涎,脉象滑大有力,形体壮实者,可暂用三圣散取吐,劫夺痰涎,惟药性猛悍,自当慎用,吐后形神俱乏,宜以饮食调养;3. 如神思迷惘,表情呆钝,言语错乱,目瞪不瞬,舌苔白腻,为痰迷心窍,治宜豁痰宣窍,理气散结,先用苏合香丸芳香开窍,继用四七汤加陈胆星、郁金、菖蒲、远志之类,以化痰行气;4. 如出现不寐易惊、躁烦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等证,系痰郁气结化热,痰热交蒸,上扰心神所致,有转化为狂病的趋势,宜清热化痰,可用温胆汤加黄连合白金丸;5. 若神昏志乱者,用至宝丹以清心开窍;6. 若逐渐出现高声吵闹,动手毁物,则为火盛欲狂之征,当从狂证论治。
临证参考本证多见于病之始发,以实证为多,及时涌吐痰涎,夺其痰浊,病可速愈或好转。
中医治疗精神分裂良方1剂——生铁落饮
【组成】生铁落,天门冬,麦门冬,贝母,胆南星,橘红,远志,石菖蒲,连翘,茯苓,茯神,玄参,钩藤,丹参,朱砂。
【主治】痰火上扰,之癫狂症,症见神志错乱、狂躁、渴喜冷饮、少食不眠、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可用于狂躁型精神分裂症、癫痫等病症。
【功效】镇心坠废,安神定志。
【用法】先将生铁落加水煎1小时,取汁煎余药。
每日1剂,日服2~3次。
【方解】方用生铁落、朱砂、茯神镇心安神定志;配以贝母、胆南星、橘红清化痰火;连翘、远志清心安神;石菖蒲、茯苓淡渗,开窍宁心;麦冬、天冬、玄参养心阴,泻心火;丹参活血化瘀;钩藤清热平肝。
诸药合用,共奏镇心坠痰,安神定志之功。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所述配伍、方剂药方、验方,药膳等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本文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