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防雷方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282.21 KB
- 文档页数:13
消控机房防雷工程施工方案一、前言消防控制机房是公司的重要信息中心,其中包含了大量的重要设备和数据,一旦发生雷击等灾害事件,将对公司的正常运营造成巨大影响,甚至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对消控机房进行防雷工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消控机房防雷工程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说明,以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稳定的完成工程。
二、施工前准备1. 设计方案审核:在施工前,必须对防雷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严格审核,确保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公司的实际情况。
2. 公告通知:在施工前,必须向相关部门及人员发布施工通知,通知其在施工期间做好相关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安全施工。
3. 施工材料准备:在施工前,必须将所需的施工材料进行准备,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供应及质量的保证。
4. 环境调查:在施工前,必须对消控机房周围环境进行详细调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 施工人员培训: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三、施工流程1. 施工方案布置:在施工前,必须对防雷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进行详细布置,包括施工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等。
2. 布线施工:首先进行防雷设备的布线施工,包括引下、接地等工作,确保防雷设备的正常使用。
3. 设备安装:在防雷设备布线施工完毕后,进行相关的设备安装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4. 避雷针安装:在设备安装完毕后,对消控机房进行避雷针的安装,确保机房在雷电天气下的安全。
5. 地面铺设:在防雷设备安装完毕后,对消控机房地面进行相关的铺设工作,确保地面能够对雷电产生的压力有所缓解。
6. 设备测试:在所有施工工作完毕后,对相关的设备进行测试,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四、施工安全措施1. 施工现场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保护,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用电安全:在施工中,必须对用电进行严格管理,确保用电的安全可靠。
3. 起重安全:在施工中,必须对起重设备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起重过程的安全稳定。
监控系统设备雷电防护建议方案一、雷电对安防监控系统的危害众所周知,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其电压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雷击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体现于下列三种层次:①设备损坏,人员伤亡;②设备或元器件寿命降低;③传输或储存的信号、数据(模拟或数字)受到干扰或丢失,甚至使电子设备产生误动作而暂时瘫痪或整个系统停顿。
目前,世界上各种建筑、设施大多数仍在使用传统的避雷针防雷。
用避雷针防止直接雷击实践证明是经济和有效的。
但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精密电子设备的使用和联网,避雷针对这些电子设备的保护却显得无能为力。
避雷针不能阻止感应雷击过电压、操作过电压以及雷电波入侵过电压,而这类过电压却是破坏大量电子设备的罪魁祸首。
每年各种通讯控制系统或网络因雷击而受破坏的事例屡见不鲜,其中安防监控系统因受到雷击引起设备损坏,自动化监控失灵的事件也常有发生。
雷电对安防监控子系统的危害有以下几种形式:一、雷电直接击在室外暴露的视频线、控制线上,雷电流将沿线缆向两边流动而毁坏摄像机和监控主机或矩阵机,造成监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二、雷电直接击在室外暴露的电源线上,雷电流将沿线缆向两边流动而毁坏摄像机和电源设备,造成监控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三、雷电感应到视频线、控制线、电源线(包括主机供电线路、摄像机供电线路、电视屏幕供电线路)上,雷电流将沿线缆向两边流动而毁坏摄像机、电源设备及监控主机。
二、雷电设计说明系统防雷方案包括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个方面:外部防雷包括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接地极等等,其主要的功能是为了确保建筑物本体免受直击雷的侵袭,将可能击中建筑物的雷电通过避雷针、避雷带、引下线等,泄放入大地。
内部防雷系统是为保护建筑物内部的设备以及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
通过在需要保护设备的前端安装合适的避雷器,使设备、线路与大地形成一个有条件的等电位体。
将可能进入的雷电流阻拦在外,将因雷击而使内部设施所感应到的雷电流得以安全泄放入地,确保后接设备的安全。
中心机房防雷工程【设计方案】目录一、公司简介 (3)二、设计依据及原则 (5)三、设计方案 (8)四、服务 (12)五、工程报价 (13)一公司简介二、设计依据及原则1、设计依据XX是雷击高发区,每年因雷击造成的损失高达几亿元(去年有统计的数据为2.8亿元)。
为了促进防雷减灾工作的进行,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国气象局令第3号《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XX市气象条例》、《XX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
为了切实有效地解决雷击的危害问题,对所保护设备实施综合防雷工程。
2、设计理论由于雷电具有高电压、大电流和瞬时性特点,强大的闪电产生静电场、电磁场和电磁辐射,以及雷电波入侵、地电位反击等,统称雷击电磁脉冲LEMP,严重干扰无线电通讯和各种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许多微电子设备损坏。
IEC指出:“雷电,高科技的天敌”。
因为防雷击电磁脉冲LEMP是富兰克林避雷针等防直击雷系统无法保证的。
雷击释放出数百兆焦耳能量,这一能量与敏感的电子设备可承受的毫焦耳量级差别悬殊,需要有一种合理的工程保护方式。
既要防护直接雷击,又要防护雷击电磁脉冲LEMP,这就是综合防雷工程。
⑴、防护直接雷击措施:泄流:建议全面检测建筑物原有的防雷击措施,测量防直击雷装置的接地电阻,对不合格的部分防雷设施进行整改,以便更好将雷击电流分流散流入地。
(2)、感应雷击防护措施:屏蔽、均压、合理布线、接地和箝位保护。
A.屏蔽:利用各种人工的屏蔽箱管、法拉第屏蔽笼、钢筋结构等和各种可以利用的自然屏蔽体来阻挡、衰减施加在微电子上的电磁干扰和过电压能量。
在主机房,安装防静电地板,用作电磁屏蔽和防静电感应。
B.均压:即等电位连接。
在建筑物的首层、顶层以及各机房均应实行等电位连接,指对于同一楼层同一部位的不同的电缆外皮金属屏蔽层、设备外壳、金属构架(构件)、管道在等电带上进行电气搭接,以均衡电位,消除雷电引起的毁灭性电位差。
机房防雷实施方案机房是企事业单位重要的信息技术设备存放区域,其中包含大量高端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由于机房内部的设备通常比较昂贵且敏感,一旦发生雷击等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机房防雷是很重要的。
下面,我将提出一份机房防雷的实施方案。
一、了解机房的环境特点在实施机房防雷方案之前,首先要了解机房所在地的气候特点和周边环境,例如常见的雷暴频率、降雨情况、地势高低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我们制定针对性的防雷方案。
二、安装基本的防雷设施1. 外部建筑物的防雷措施:机房的屋顶、墙体和天线等建筑物的防雷处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且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防雷功能正常。
2. 室内防雷设施:机房内部还应安装接地装置、防雷墙和避雷针等,以提供多重保护措施。
接地装置要符合规范要求,并通过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的接地效果。
三、加强电力系统的防雷能力1. 合理的电力接地:机房的电力系统要进行良好的接地,以确保雷击时的电流能够迅速地通过接地装置排除。
2. 安装有功防雷装置:有功防雷装置能有效地吸收雷击所产生的电能,减少雷电对设备的破坏。
因此,在机房的配电系统中应安装有适合的有功防雷装置。
四、规范设备的防雷措施1. 选择符合防雷要求的设备:在购买设备时,要选择符合防雷要求、具有防雷功能的产品。
2. 设备的接地处理:机房内的设备要进行良好的接地处理,确保设备能够迅速地将雷击电流引入到地中。
3. 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房内的设备要定期进行防雷性能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加强监控和预警系统的建设1. 安装防雷监测设备:在机房周边和设备附近安装防雷监测设备,可以及时掌握雷暴的情况,提前做好防护措施。
2. 配备雷电警报系统:在机房内部和周边设备上设置雷电警报装置,一旦检测到雷电活动,能够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以上就是一份机房防雷的实施方案,通过合理选择和安装防雷设施,加强电力系统和设备的防雷能力,以及建立监控和预警系统,能够有效地保护机房的设备免受雷击的破坏,确保机房的正常运行。
机房防雷接地工程方案1. 项目概况本方案针对某通信运营商位于城市中心的机房进行防雷接地工程设计,机房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内设有各种通信设备、服务器和电力设备,是通信运营商的核心设施之一。
由于机房位于城市中心,雷电活动频繁,因此必须做好防雷接地工程,保证机房设备的安全和通信的可靠性。
2. 接地系统设计2.1. 外部闪电防护外部闪电防护是机房防雷接地工程的首要任务,主要是通过设置避雷带和接地装置,将大气中的雷电荷引到地下安全释放。
由于机房建筑面积较大,为了增加避雷带的覆盖范围,特别是在机房屋顶设置了多组避雷带,以确保全面覆盖机房建筑。
在避雷带与接地装置之间设置了深埋接地体,保证了雷电荷的有效引流和安全释放。
2.2. 机房内部接地机房内部接地主要是为了保护机房内的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采用等电位接地的设计方案。
通过在机房内部设置多个接地装置,构建起良好的等电位网,保证了各设备之间的等电位连接,有效地消除了因接地不良导致的设备损坏和通信故障。
3. 接地系统建设3.1. 接地体建设接地体的建设是机房防雷接地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保证接地效果,需要选择合适的接地体材料和施工工艺。
在该项目中,选择了铜材料作为接地体的主要材料,通过专业的铜接地网施工队伍进行施工,保证了接地体的质量和可靠性。
3.2. 避雷带安装避雷带的安装是机房防雷接地工程的关键环节,为了保证避雷带的覆盖范围和安全性,需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避雷带的安装。
在该项目中,按照设计方案设置了多组避雷带,采用了专业的安装设备和施工工艺,保证了避雷带的安装质量和效果。
4. 接地系统检测4.1. 接地电阻测试接地系统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接地电阻测试,以确保接地效果符合要求。
在该项目中,采用了专业的接地电阻测试仪器进行接地电阻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接地效果良好。
4.2. 等电位测试为了保证机房内部设备的等电位连接效果,需进行等电位测试。
在该项目中,采用了专业的等电位测试仪器进行等电位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机房内部设备之间的等电位连接良好,有效地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性和通信的可靠性。
机房防雷接地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房设备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对机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中,机房的防雷接地施工是保障机房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机房防雷接地施工方案。
2. 方案概述机房防雷接地施工方案旨在确保机房内外设备在雷电活动时不受影响,保障机房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本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 - 机房接地系统设计 - 接地装置选配 - 施工细则3. 机房接地系统设计3.1 接地原理机房接地系统的设计遵循以下原理: 1. 安全接地:确保机房内的设备和人员在雷电活动期间能够安全地泄放雷电电荷。
2. 稳定性:保证接地系统的稳定性,防止因接地不良或不稳定而导致设备运行异常或电气故障。
3. 低电阻:通过合理的接地设计,减小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能。
3.2 接地系统布置机房接地系统的布置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接地方式,如埋地接地、接地棒接地等。
2. 机房空间:根据机房内设备的布置和空间限制,合理设计接地系统的布置和连接方式。
3. 导线规格:根据接地电流大小,选择合适的导线规格,以降低电阻。
3.3 接地设备选配机房接地设备的选配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材料品质:选择质量好、耐腐蚀能力强的铜或铜合金材料,以保证接地装置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2. 接地装置类型:根据机房接地系统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接地装置类型,如接地棒、接地桩等。
3. 接地装置数量:根据机房面积和设备数量进行合理配置,保证接地装置的均匀分布。
4. 施工细则4.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机房防雷接地施工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1. 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步骤、工具设备、材料选购等。
2. 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工作环境整洁、无障碍。
3. 检查接地装置和导线等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避免尺寸不符合要求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4.2 施工步骤机房防雷接地施工的步骤如下: 1. 定位:根据机房布局,确定接地装置和导线的布置位置。
机房防雷接地方案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雷电活动对机房设备造成的威胁不容忽视。
因此,机房应该采取合适的防雷接地方案,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2. 防雷接地原理防雷接地是指将机房内的设备与地面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电气连接,以便将雷击电流迅速引入地下,从而降低设备受雷击的概率和受到的损坏。
接地系统起到了稳定电压和防止电击的作用。
防雷接地方案的关键在于:•设备接地系统的合理设计和布置。
•地面的选择和处理,以确保良好的接地效果。
•接地设备的正确安装和维护。
3. 机房防雷接地方案的步骤3.1 需求分析和设计在制定机房防雷接地方案之前,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
这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机房内各种设备的雷电防护等级。
2.确定机房周围的地形和土壤情况。
3.综合考虑机房的实际情况,确定机房的防雷接地方案。
3.2 接地系统的设计和布置接地系统是机房防雷接地方案的核心部分。
它包含以下主要元素:1.外部接地系统:将机房与地面之间的大地电极相连。
通常使用垂直接地针或者水平接地网,以提供良好的接地效果。
2.内部接地系统:将机房内各种设备与外部接地系统相连。
这包括设备接地网、设备接地极等。
3.接地导线:负责将各个接地系统之间进行连接,确保接地的连续性。
3.3 地面处理地面处理是保证机房接地效果良好的关键。
合适的地面处理能够改善地面的电阻,增加接地效果。
地面处理的方法包括:1.地面湿化:通过喷洒水或者安装地下水系统,增加地面湿度,从而降低地面电阻。
2.地面增加导电物质:在地面上撒布导电物质,如盐水等,以提高地面的导电性能。
3.地面加宽:扩大地面的面积,增加接地的有效面积。
3.4 接地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在机房防雷接地方案实施后,接地设备的正确安装和维护是确保接地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
安装和维护接地设备时需要遵守以下注意事项:1.设备接地导线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机房防雷施工方案引言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机房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机房设备的高度集中性和高敏感性使得其特别容易受到雷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为了有效保护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失,本文将介绍一种机房防雷施工方案。
防雷施工方案地基建设首先,良好的地基是机房防雷施工的基础。
在选择机房位置时,应避免选择地势低洼、易积水的区域。
地基应由坚实的土壤构成,并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同时,在地基中设置软化层,能够分散并吸收雷电能量,从而减少雷电对地基的冲击。
天线设备安装机房的天线设备是雷击的主要目标之一。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天线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避免将天线设备安装在机房屋顶,可以选择将其安装在离机房较远的地方。
这样可以减少天线设备本身遭受雷击的概率。
2.合理选择天线材料,可以采用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如铜质或铝质材料,从而将雷击电流迅速地引导到地面。
3.在天线设备旁设置避雷针,避雷针可以吸引雷电并迅速将其引导到地下。
接地系统的建设机房的接地系统在防雷施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迅速将雷电引导到地下,并分散雷电的能量,从而减少对设备的损害。
以下是一些建设接地系统的要点:•选择具有良好导电性能的材料作为接地材料,如铜材或铝材。
•确保接地系统与机房内所有设备都有良好的接触,并保持良好的接地电阻。
•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接地极的数量和位置,以达到最佳的防雷效果。
防雷设备的安装在机房中安装专门的防雷设备,如避雷器、避雷网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机房的防雷能力。
以下是一些防雷设备的建议安装位置:1.机房屋顶:在机房屋顶安装避雷器,可以直接吸引雷电并将其引导到地下。
2.机房周围:在机房周围安装避雷网,可以形成一个保护层,防止雷电进入机房。
定期检查和维护一旦机房防雷施工完成,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是必不可少的。
定期检查接地系统、防雷设备、天线设备等是否正常运行,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更换设备。
网络机房防雷接地技术最全设计方案网络机房是现代信息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机房的正常运行需要保证其设备的稳定供电和可靠的传输通道。
然而,雷击是机房设备的潜在威胁之一,因此网络机房的防雷接地技术非常重要。
接下来,我将为您提供一个网络机房防雷接地技术的全面设计方案。
1.地网设计网络机房的地网是防止雷电入侵的基本防护措施。
地网应由保护接地体、机柜及设备接地线、大地网等组成。
保护接地体通常采用规模较大的接地体,如接地线圈,埋入地下降压。
机柜及设备接地线通过合理铺设,将机柜与地网相接。
大地网是由进入机房周围的接地电阻体组成,它能够将雷击电流迅速引到大地中。
2.避雷针引导线安装避雷针是网络机房中常见的防雷设备之一、通过避雷针接地引导线将避雷针与地网连接在一起,实现快速消散雷击,减少对机房设备的影响。
避雷针应安装在机房屋顶中心处,并保持与接地系统的良好连接。
3.雷电监测系统雷电监测系统是实时监测雷电活动的关键设备。
它可以通过检测雷电电磁信号、电场变化等,提前预警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护。
雷电监测系统应具备高灵敏度和可靠性,并与机房的自动监控系统相连接,实现实时反馈并触发应急预案。
4.电磁防护设计网络机房内的设备往往对电磁干扰非常敏感,因此电磁防护也是防雷接地技术的重点之一、首先,对重要设备进行有效的屏蔽设计,如金属屏蔽箱、屏蔽门等。
其次,合理规划设备布局,避免电磁干扰相互影响。
同时,选用符合国际电磁兼容标准的设备,降低不同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
5.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防雷接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机房人员的正确操作和安全意识。
相关人员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防雷接地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保持安全警觉。
同时,机房应设置防雷接地技术操作规程,明确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加强人员的防雷技能培养。
综上所述,网络机房防雷接地技术的全面设计方案应包括地网设计、避雷针引导线安装、雷电监测系统、电磁防护设计和人员培训与安全意识等内容。
这样的方案可以有效地保障网络机房的设备安全,提高网络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503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不要带图片,标题为:机房防雷设计方案# 机房防雷设计方案## 1. 引言机房作为存放计算机设备和服务器等重要设备的地方,保障其运行与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雷电是机房设备的主要威胁之一。
雷电可能会导致设备损坏、数据丢失以及停机等问题,因此,为了保障机房的安全运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
本文档将介绍机房的防雷设计方案。
## 2. 防雷设备选择为了有效地防止雷电对机房设备的损害,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防雷设备。
以下是目前常用的防雷设备:1. 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常见的防雷设备,能够吸引雷电并将其引导到大地中,以保护机房设备。
在机房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在机房屋顶选择合适的位置安装避雷针。
2. 雷电保护器:雷电保护器是一种电气设备,具有快速响应和高耐电压能力。
它能够检测雷电活动并迅速接地,以保护机房设备免受雷击。
在机房的主电源进线处和重要电路上,需要配置适当的雷电保护器。
3. 防雷接地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是机房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将机房设备与地面进行可靠的接地连接,有效地将雷电引导到地下,以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在机房建设过程中,需要专门设计、建设和维护防雷接地系统。
根据机房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防雷设备进行组合使用,以提高机房的防雷能力。
## 3. 机房建筑设计在机房的建筑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其防雷能力:1. 建筑高度:机房的建筑高度应考虑避雷针的安装高度要求,以确保避雷针能够有效地吸引和引导雷电。
一般来说,建筑高度应超过附近的建筑物和树木,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
2. 机房结构:机房的结构应选择能够抵御雷电攻击的材料和设计。
例如,使用金属屋顶和钢筋混凝土墙壁等能够有效地承受雷电击中的冲击。
3. 路径规划:机房周围的道路和人行道等应尽量避免设置在机房上方,以减少雷电击中的可能性。
同时,机房周围的草地和树木等应适当修剪,避免成为雷电击中的导体。
机房防雷工程方案1. 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机房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然而,由于机房内部设备众多、电气设备复杂、数据传输频繁,机房防雷问题尤为突出。
一旦发生雷击,不仅会导致机房设备的损坏,还会对企业的业务和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机房防雷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现有的防雷技术和经验,提出一套完善的机房防雷工程方案。
2. 防雷工程方案2.1 建筑结构设计机房的建筑结构设计是防雷工程的首要任务。
在设计机房的建筑结构时,应尽可能避免使用金属材料,并尽量采用混凝土、砖块等非导电性材料,以减少雷击对建筑结构和设备的影响。
同时,在机房的屋顶、墙壁等部位应设置避雷针、避雷带等防雷装置,将雷电引导至地下。
2.2 接地系统设计良好的接地系统是机房防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地系统主要用于将雷击过电流有效地引入地下,减少对机房设备的损害。
接地系统应采用大面积的接地网,同时在机房周围埋设足够深度的接地极,以提高接地效果。
2.3 避雷装置设计在机房的屋顶设置合适的避雷装置是防雷工程中的关键环节。
避雷装置应采用尖端放电器,其放电范围应覆盖整个机房的范围。
避雷装置的设置应遵循电气设计规范,尽可能减少雷电对机房设备的影响。
2.4 环境监测系统设计机房防雷工程还需要配备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以及时发现雷电活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包括雷电探测器、环境电场仪等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实时监测机房周围的雷电活动,提供数据支持,并在必要时发出预警。
2.5 设备防护设计除了以上的建筑结构和系统设计外,机房防雷工程还需要针对机房内部设备进行相应的防护设计。
主要包括使用防雷设备、增加电缆防护、加强设备接地等措施,以减少雷击对设备的影响。
3. 实施步骤3.1 工程准备在正式实施机房防雷工程之前,需对机房的结构、设备等进行全面的勘察和分析,制定详细的工程方案。
同时,在实施之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保障施工期间的安全。
机房防雷方案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房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基础设施,承载着大量的数据和关键设备。
然而,雷电是机房运行中不可忽视的风险之一。
一次雷击事件不仅可能导致设备故障和数据丢失,还有可能对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机房防雷方案至关重要。
1. 风险评估在制定机房防雷方案前,首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分析机房所处地区的雷电活动频率、周围环境和机房内设备的敏感程度,可以评估出机房防雷的具体需求。
2. 外部防雷设施(1)避雷针:安装避雷针是机房外部防雷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避雷针能够吸引并释放雷电电荷,从而保护机房内的设备和人员。
(2)接地系统: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是机房防雷的关键。
通过合理布置地网和接地线,将雷电流引导到地下,降低对机房的影响。
(3)避雷带:在机房周围安装避雷带可以进一步提高防雷能力。
避雷带能将雷电电流分散到地下,减少对机房设备的影响。
3. 内部防雷设施(1)金属屏蔽:机房内敏感设备可以采用金属屏蔽,有效限制外部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
(2)电源稳定器:在机房内安装电源稳定器能够保证设备供电的稳定性,避免因雷击导致的电力波动对设备造成的伤害。
(3)UPS电源:为机房内关键设备提供UPS电源是非常重要的。
UPS电源可以在供电中断时提供短暂的备用电力,避免因雷击而导致的断电造成的数据丢失和设备损坏。
4. 防雷检测和监控(1)防雷检测系统:安装防雷检测系统能够及时监测雷电活动并进行预警,提前采取保护措施。
(2)监控摄像头:在机房内安装监控摄像头能够实时监测机房内部的情况,及时发现雷击事件,保护人员安全。
5. 员工培训和应急预案(1)员工培训:定期对机房工作人员进行防雷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防雷意识和应对能力。
(2)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项应急措施和救援流程。
并定期进行演练,以确保机房在雷击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应对和处理。
结论机房防雷方案是保障机房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的重要措施。
机房防雷防水防尘措施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房作为数据中心的核心,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日益受到关注。
雷电、水灾和尘埃是机房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对机房设备和数据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机房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数据完整性,本文将从机房防雷、防水防尘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措施方案。
二、机房防雷措施1. 外部防雷外部防雷主要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等设施。
避雷针应安装在机房建筑物的最高点,避雷带和避雷网应覆盖整个建筑物,并与接地系统相连。
此外,应定期对避雷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内部防雷内部防雷主要包括电源防雷、信号线路防雷和接地系统。
电源防雷应采用分级防雷保护,一级防雷器安装在机房的总配电柜处,二级防雷器安装在机房内各设备电源入口处。
信号线路防雷应采用信号避雷器,对网络、电话、视频等信号线路进行保护。
接地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将机房内的所有设备、金属构件和接地体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接地网络。
三、机房防水防尘措施1. 防水措施(1)屋顶防水:机房屋顶应采用防水材料,确保屋顶不渗水。
同时,屋顶应设置排水系统,及时排出屋顶积水。
(2)墙壁防水:机房墙壁应采用防水材料,并设置防水层。
墙壁与地面、墙壁与屋顶的接缝处应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水分渗透。
(3)地面防水:机房地面应采用防水材料,并设置防水层。
地面与墙壁、地面与地漏的接缝处应进行密封处理,防止水分渗透。
(4)地漏防水:机房内应设置地漏,并定期清理地漏内的杂质,确保地漏排水畅通。
2. 防尘措施(1)通风系统:机房应采用密封式通风系统,防止外部尘埃进入机房内部。
通风系统的过滤器应定期清洗或更换,以保持通风效果。
(2)门窗密封:机房门窗应采用密封材料,防止外部尘埃进入机房内部。
门窗关闭时,应确保密封效果良好。
(3)地面清洁:机房地面应定期进行清洁,去除尘埃和杂物。
地面清洁时,应使用防静电拖把,避免产生静电。
(4)设备密封:机房内的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应采用密封机柜,防止尘埃进入设备内部。
目录一、现代雷电防护原理--------------------------------3 (一)雷电灾害概述----------------------------------3 (二)雷电袭击途径分析------------------------------3 (三)雷电及过电压的基本防护方法--------------------8 (四)防雷分区的划分--------------------------------11 二、现场勘测报告------------------------------------13 (一)外部防雷环境----------------------------------13 (二)现场勘测情况----------------------------------13三、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15四、设计依据----------------------------------------15五、雷击风险评估------------------------------------16六、防雷工程设计方案--------------------------------19 (一)总体解决方案----------------------------------20 (二)直击雷防护设计--------------------------------20 (三)供电系统防护设计------------------------------22 (四)信号系统防护设计------------------------------26(五)接地系统防护设计------------------------------29七、施工组织方案------------------------------------30(一)、施工准则--------------------------------------------------30(二)、施工方案流程:-----------------------------------------30八、工程验收------------------------------------31九、工程预算------------------------------------34一、现代雷电防护原理(一)雷电灾害概述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
机房防雷实施方案机房是电子设备的重要部分,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核心环节。
雷电是机房最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可能会导致机房设备损坏、数据丢失以及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
因此,为了保障机房的安全运行,制定一套完善的机房防雷实施方案十分必要。
1.预测与监测系统雷电发生前一般会有预兆,通过预测与监测系统可以提早发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预测系统可采用雷电探测仪,监测系统可采用高频雷电电磁波检测仪。
这些设备可以监测雷电云团的移动和变化,及时预警。
2.外部防护措施(1)针对大型雷电云的情况,应该在机房外层建筑物的场地布置避雷针,将雷电引向避雷针,保护机房。
(2)在机房周围设置避雷网,将机房与周围空间隔离,引导与机房相连的雷击通往其他地方。
(3)在机房外围埋设接地网,加强与土壤的接触,提高避雷效果。
3.内部防护措施(1)对机房的电源线进行保护,要求电源线设置过流保护器和过压保护器,以避免雷击过电流和过电压导致设备损坏。
(2)安装合适的防静电设备,预防静电对设备的损伤。
(3)机房内部的信号线、数据线采用可靠的屏蔽设计和接地措施,防止雷电电磁波对信号传输的干扰和损失。
(4)在机房内部设置避雷装置,如避雷带、避雷才、避雷器等,将雷击引向避雷设施,进一步保护机房设备。
4.员工防护培训对机房人员进行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防护意识和应对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雷电的基本知识、如何安全撤离机房等,并进行定期演练,使员工能够应对突发情况。
此外,员工还应定期检查防雷设施的工作状态,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5.应急预案综上所述,机房防雷实施方案应从预测与监测、外部防护、内部防护、员工培训和应急预案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机房的防雷能力,减少雷电灾害对机房设备和信息系统的损害,确保机房的安全运行。
网络机房雷电防护方案1、信号避雷器参数如下:SPD类别复合型SPD功能具有限压、限流功能标称工作电压Un 5V标称放电电流In(8/20μs)5KA最大放电电流Ima(8/20μs)10KA限制电压Up 15V数据传输速率Vs 100M bps插入损耗Ae ≤0.2dB响应时间Ta ≤1ns接口形式RJ45保护引脚1/2、3/6接口数量8路16路(口)24路(口)安装方式串联串联,19”机架式过载故障模式SPD的限压部分网络侧内部开路,线路不运行,但是设备仍受到开路保护工作环境温度-25~+65℃;湿度≤95%(25~30℃)外壳保护等级IP20测试标准GB18802.1 -18802.21,IEC61643-21:20002、电源一级防雷器参数:标称放电电流(8/20us) 40KA最大放电电流(8/20us) 80KA电压保护水平≤3.0KV响应时间≤25ns3、电源二级防雷器参数:标称放电电流(8/20us) 20KA最大放电电流(8/20us) 40KA额定工作电压 220V4、电源末级防雷器参数:标称工作电压220V通流容量10KA(8/20us)持续工作电压365VAC起动电压560V±10%保护水平700V保护等级C级/D级响应时间≤25ns接地电阻≤4Ω 外壳材料3铝合金外壳工作环境温度:-40℃至+85℃相对湿度≤95%(25℃)外形尺寸485*65*85 19存标准机架自动气象站雷电防护方案1、优化避雷针参数如下:2、地网参数如下:铜层最薄厚度≥0.3mm抗拉强度≥600N/mm2平直度误差≤1mm/m铜层可塑性:接地极弯曲,折角内外缘无裂缝现象;铜层结合度:经附着力试验,铜钢结合良好,未出现剥离现象。
3、接地模块参数如下:降阻特性低电阻烧结型接地模块采用非金属导电物质为主剂,是无机物理型降阻产品,无化学污染物。
电阻率低至1.5Ω.m。
长效特性低电阻烧结型接地模块所采用非金属导电物质具有良好的化学生物稳定性,保证产品使用后长期有效,接地模块材质本身超过30年的寿命。
消控机房防雷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消控机房作为消防设施的控制中心,承担着对整个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监控、报警和联动控制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消控机房内的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防止因雷击造成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等问题,特制定本消控机房防雷工程施工方案。
二、防雷工程目标1. 防止直击雷对消控机房设备造成损坏。
2. 防止雷电感应和电磁脉冲对消控机房设备产生影响。
3. 确保消控机房内设备正常运行,减小因雷击造成的停电时间。
三、防雷工程施工内容1. 接地系统施工:包括建筑物接地、设备接地、防雷接地等。
2. 防雷设备安装: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器等。
3. 防雷线路施工:包括防雷配电箱、防雷开关、防雷排等。
4. 等电位连接:将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管道等与接地系统连接,确保设备间电位相同。
四、防雷工程施工步骤1. 接地系统施工:(1)建筑物接地: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作接地体,确保接地电阻小于1Ω。
(2)设备接地:为每台设备配置独立的接地线,将设备金属外壳与接地系统连接。
(3)防雷接地:设置专用的防雷接地装置,将避雷针、避雷带等设备与接地系统连接。
2. 防雷设备安装:(1)避雷针:安装在建筑物顶部,引下线与接地系统连接。
(2)避雷带:沿建筑物周边安装,与接地系统连接。
(3)避雷器:安装在消控机房内部,用于保护重要设备。
3. 防雷线路施工:(1)防雷配电箱:设置在消控机房内,用于分配防雷保护设备。
(2)防雷开关:安装在电源进线处,用于保护电源线路。
(3)防雷排:安装在消控机房内部,用于保护设备电缆。
4. 等电位连接:(1)将消控机房内部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管道等与接地系统连接。
(2)确保建筑物内部各设备间电位相同,减小因雷击造成的电压差。
五、施工要求及质量标准1. 接地系统施工要求:(1)接地体焊接牢固,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
(2)接地线敷设整齐,固定可靠,无损伤。
(3)等电位连接处接触良好,连接线径足够。
2. 防雷设备安装要求:(1)避雷针、避雷带安装符合设计要求,固定可靠。
目录第一章前言 (3)第二章设计方案 (5)2.1设计参考标准 (5)2.2设计说明 (5)2.3保护对象 (6)2.4设计方案 (6)2.4.1.机房所在区域防雷措施概况 (6)2.4.2.电源系统及其防护 (7)2.4.3.信号系统及其防护: (8)2.5接地系统 (9)2.5.1.接地方式 (10)2.5.2.接地目的 (10)2.5.3.防雷接地的必要性 (10)2.5.4.机房内接地装置 (11)2.6小结 (11)第三章设计示意图 (12)第四章报价清单 (13)第一章前言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计算机机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近年来高科技技术正迅猛发展,但是只有通过稳定、可靠的运行才能发挥其效益,而计算机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要依靠机房的严格的环境条件,即温度、湿度、噪声、振动、静电、电磁干扰等条件及其控制精度,因此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日益被重视起来。
计算机机房工程是一种涉及到空调技术、配电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抗干扰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净化、消防、建筑、装潢等多种专业的综合性产业。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弱电接地技术要求: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79-85、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综合楼部分)YDJ26——89。
接地电阻:弱电单独接地小于等于4欧姆,综合接地小于等于1欧姆。
但这还不能保证弱电机房安全,根据国家规定还应设置防雷系统。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雷电的破坏性不仅仅表现在容易被感受到的直接雷击,还有感应雷击、雷电波的入侵;而雷电对某一对象的破坏渠道也包括空间通道、电源通道、信号和天馈通道、地电位反击通道等;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任何单一的防雷器件,已无法成功保证某一特定空间所有保护对象,要科学、经济、可靠地保护电子设备,只有采用现代防雷技术。
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热源辐射增多,建筑物不断增高和增多,电子、电气设备大量涌现和集中使用,雷击灾害特别是感应雷击灾害带来的危害也在不断的增加。
大量微电子设备广泛使用,其设备不但价格昂贵,精度要求高,而且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工作,将带来很大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
因此要完善防雷措施,尽可能减少雷电灾害带来的损失。
机房防雷主要目的是防止由于雷击时造成的如下损害:●大楼的钢筋结构在拦击大电流(一般为超过40KA)先导并经过引下线入地的过程中,在周围空间产生很强的电磁场,此时大厦内部的电源线、数据线因受感应电流的冲击而损坏。
●雷电的“绕击”现象引起的对内部设备的感应雷击。
这种绕击电流往往为10KA左右,避雷针接闪器无法吸引它,它的先导可能闪击该大厦旁侧的某个部位,机房内的电子设备就会被感应雷电流击坏。
●户外线路遭到直接雷击后,线路中的大电流窜入大厦内部,从而引起对内部设备的损坏,或当雷雨云之间、雷雨云对大地之间放电时,雷闪电流的高频电磁场对暴露在空间的电源线、信号线、数据线感应过电压,传至设备,使之损坏。
●雷电流引起的“地电位反击”:在大厦附近,如遭直接雷击,入地雷电流使地电位骤然升高,以电阻方式耦合至中性线或地线破坏设备。
●操作过电压引起的危害,这大多发生在储蓄设备的开关、输电线路的短路、周围大容量电器运行时,产生的工业干扰或操作过电压,在电源线上会产生5000-6000V、3KA的浪涌过电压及浪涌电流,它们窜入大厦内同样会产生很大的破坏性后果。
●因此,在机房电子设备防雷系统工程中,除了有良好的钢筋结构、引下线和地网系统外,同时必须在电源系统、数据信号系统进行可靠、有效的防护工作,并具有可靠的接地装置。
第二章设计方案2.1 设计参考标准1、GB50057-200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99D562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图集》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3、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4、IEC1312-1、2、3 《防雷电感应及防雷电电磁脉冲感应标准》5、GB2887-89 《计算站场地技术文件》6、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7、GB 18802.1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实验方法》2.2 设计说明根据IEC1024标准“任何单一器件不能阻止特定区域内的雷击发生”。
雷击是一个突发性、随机性很强的事件,雷击通道没有一个固定模式,可通过静电感应、电磁脉冲感应、地电位反击等很多渠道进入,不但有直击雷,还有雷电感应及雷电电磁脉冲感应,因此防雷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的工程,应该遵循“综合治理,整体防御,多重保护,层层设防”的方针,在雷电有可能进入的部位加以防护,通过屏蔽、等位、隔离、合理布线、正确接地、加装电子避雷器和防直击雷装置等措施进行综合防雷,是比较有效的防雷方法,这些措施联合使用,互相配合,各行其责,密不可分,以达到减少雷击造成的损失。
1、防雷防护必须按综合防雷系统的要求进行设计,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指导方针。
为确保防雷的科学性、先进性,在设计前做现场雷电环境评估。
2、防雷应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条件、雷电活动规律、雷击事故受损原因、系统设备的重要性、发生雷灾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电子信息系统所在建筑物均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安装外部防雷装置。
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应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优化设计、多重保护、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定期检测、随机维护的原则进行综合设计维护。
4、防雷设计应采用直击防护技术、等电位连接技术、屏蔽技术、合理布线技术、共用接地技术、电涌保护器(SPD)的设计技术进行综合防护设计。
5、根据所在地区雷暴等级、设备所在不同的雷电防护区以及系统对雷电电磁脉冲的抗扰度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2.3 保护对象1、机房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2、机房信号系统的防雷保护3、地电位反击2.4 设计方案2.4.1.机房所在区域防雷措施概况1、机房所在建筑物周围100米内无高大建筑物,机房所在建筑物楼顶安装有高度约10米避雷针,楼顶未作避雷带,避雷针由扁钢直接与墙体主钢筋连接,建筑物采用砖混结构,该建筑物所在区域未进行防雷接地网建设,因此当有超出原防雷设计参数的强雷电击中建筑物后就不能有效泄流和进行电磁屏蔽可能会导致建筑物内设备被损坏。
2、主配电柜及楼层配电柜均安装有电源浪涌保护器,依据文件标准GB18802.1中5.10低压电源(SPD)的测试5.10.1 SPD运行期间会因长时间工作或处在恶劣环境中而老化,也可能因受雷击电涌而引起性能下降、失效等故障。
因此需定期进行测试。
如测试结果表明SPD劣化或状态指示出SPD失效应及时更换。
备注:安装在在建筑物主配电柜、楼层配电柜的电源浪涌保护器通过近五年的使用已接近电源浪涌保护器使用年限的极限(正常使用期3-5年)。
如继续使用有时会发生莫名其妙的电源故障,如:突然掉电、空开合不上、电源浪涌保护器模块发热等故障。
给机房办公和数据安全造成隐患。
为了避免这样事故情况的发生建议更换楼层电源浪涌保护器。
用新的电源浪涌保护器保护计算机机房、楼层办公设备不受雷击感应雷的侵袭,为办公设备、机房数据安全提供保证。
3、机房铺设静电地板但未对机房进行等电位等相关技术处理,机房设备直接与墙体主钢筋相连,不符合机房防雷规范4、机房防雷改造建议:依照防雷规范对避雷带、地网、机房等电位、机房所在区域电源、信号等进行完善,机房防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缺一不可,由于雷击是一个突发性、随机性很强的事件,因此在整个机房防雷系统未进行完全符合防雷规范的改造前,根据客户要求在本次机房防雷改造工程中仅对建筑物的电源、信号、等电位等部分进行完善。
2.4.2.电源系统及其防护在各种各样的传输线中,电源线是分布最广的传输线,也就意味着受雷电感应的机率最高,最易引入感应雷。
根据对雷电波的频谱分析,雷电波的绝大部分能量集中在40KHz以下,其中最大的谐波分量就在工频附近,因此,雷电波最易和电源线发生耦合。
事实也证明60%~80%的感应雷和雷电入侵波来自于电力传输线。
信息电子设备的电源雷电侵害主要是通过线路侵入。
高压部分有专用高压避雷装置,电力传输线把对地的电压限制到小于6000V(IEEEEC62.41),而线对线则无法控制。
根据IEC防雷有关规定,对雷电入侵波应分区域防护,在每个区域的界面上采取相应的措施,逐级对雷电流进行泄放,直到将感应过电压降到设备可以承受的水平。
因此,电源系统的防雷应采取多重保护、层层设防的原则,根据设备的重要程度和地理位置有重点、有层次的保护。
所以,对380V低压线路应进行过电压保护,按国家规范应有三部分:建议在高压变压器后端到二次低压设备的总配电盘间的电缆内芯线两端应对地加避雷器或保护器,作一级保护;在二次低压设备的总配电盘至二次低压设备的配电箱间电缆内芯线两端应对地加装避雷器保护器,作二级保护;一级电源防雷器和二级电源防雷器之间的距离要大于10~15 m,如果两者间距不够,可采用带线圈的防雷箱,这样可以避免二级电源防雷器首先遭受雷击而损坏。
在所有重要的、精密的设备以及UPS的前端应对地加装避雷器或保护器,作为三级保护。
目的是用分流(限幅)技术即采用高吸收能量的分流设备(避雷器)将雷电过电压(脉冲)能量分流泄入大地,达到保护目的,所以,分流(限幅)技术中采用防护器的品质、性能的好坏是直接关系网络保护的关键,因此,选择合格优良的避雷器或保护器至关重要。
1 型号:ZGSD80-JY(TY)电源浪涌保护器参数:工作电压380V,雷电通流量80KA,限制电压≤1.5KV。
功能:泄流、限压。
安装位置:用于8楼主机房市电输入避雷。
数量:壹台。
2型号:ZGDD60-JY(TY)电源浪涌保护器参数:工作电压220V,雷电通流量60KA,限制电压≤1KV。
功能:泄流、限压。
安装位置:用于8楼主机房UPS供电输入避雷。
数量:壹台。
3型号:ZGSD40-JY(TY)电源浪涌保护器参数:工作电压220V,雷电通流量40KA,限制电压≤1KV。
功能:泄流、限压。
安装位置:用于1楼机房市电输入避雷。
数量:壹台。
4型号:ZGDD40(TY)电源浪涌保护器参数:工作电压220V,雷电通流量40KA,限制电压≤1KV。
功能:泄流、限压。
安装位置:用于1楼机房UPS供电输入避雷。
数量:壹台。
2.4.3.信号系统及其防护:由于雷电波在线路上能感应出较高的瞬时冲击能量,因此要求网络通信设备能够承受较高能量的瞬时冲击,而目前大部分设备由于电子元器件的高度集成化而使耐过电压、耐过电流水平下降,必须在网络通信接口处加装必要的防雷保护装置以确保网络通信系统的安全运行。
中光信号避雷器采用通流容量大的粗保护与具有快速响应的细保护相结合的多级保护电路组合而成,将来自信号线路上的感应雷电波通过地线泄放到大地,并在瞬间将线路上进入的过电压限制到设备耐压容许的安全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