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22.52 KB
- 文档页数:3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护理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护理的治疗效果。
方法: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脑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
两组患者均给予包括药物、针灸、功能训练等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行心理干预措施。
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
结果:治疗组34例患者中,hamd积分干预前为30.25,干预后为12.43,mbi评分干预前为24.47,干预后为42.53;对照组34例患者中,hamd积分干预前为29.58,干预后为18.79,mbi干预前为25.41,干预后为37.27。
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应用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其抑郁程度。
关键词:心理干预脑卒中抑郁康复护理汉密顿抑郁量表。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残疾和死亡率。
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在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面临种种困难和挑战,如运动能力受限、言语障碍、学习障碍、记忆力
减退等。
这些困难和挑战不仅影响了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了患者的心理健康。
脑卒中后
遗症患者常常会出现负性情绪,如抑郁、焦虑、愤怒等,这些情绪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康
复和生活质量。
心理护理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巧,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和支持的一种护理方式。
在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中,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
抑郁情绪是常见的心理问题,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也容易受到抑郁情绪的困扰。
心理护
理在减轻脑卒中后遗症患者抑郁情绪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吴风芳、陈莉娟等(2018)通过
对60名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同时提高自我效能感。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干预护理。
结果:干预组较对照组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更为显著(均p<0.05)。
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护理干预;预后【中图分类号】r5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60-02脑卒中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也是我国致残率最高的疾病。
据文献报道,存活者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包括肢体、语言、认知等方面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1],且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卒中后抑郁状态(psd)。
研究表明,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为62.2%[2]。
脑卒中后发生抑郁,既可导致躯体症状加重,又可加重患者精神痛苦,使其生存质量降低[3]。
为探讨护理干预是否能有效缓解psd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笔者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4],对2009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30例脑卒中后并发抑郁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理想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0例psd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脑卒中诊断[5],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
②符合第3版(ccmd -3)[5]抑郁诊断标准且hamilton抑郁量表[6]总分≥17分;③排除脑卒中后意识障碍、失语和入组前有精神障碍或家庭史的患者,将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60例psd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龄55-81岁,平均68岁。
职业:干部25例,工人19例,农民16例。
脑梗死49例,脑出血11例。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脑卒中类型、病程、病情、民族、职业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心理的改善作用分析摘要:目的:研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心理的改善情况。
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某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传统组,每组各50例患者。
一组为传统组,实行传统护理方法,另一组为干预组,在传统组的护理前提下实行早期心理护理方法。
结果: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NIHSS评分、BI 评分、WHOQOL-BREF评分护理前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HAMD评分和NIHSS评分都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的BI和WHOQOL-BREF两项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血浆NE、5-HT含量变化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NE和5-HT含量两项得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的总有效率96.00%(48/50)显著高于传统组80.00%(40/50),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8.00%(49/50)显著高于传统组的护理满意率76.00%(38/50),P<0.05。
结论:临床中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通过实行早期心理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和心理的健康,并且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日常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
关键词:早期心理护理;脑卒中;抑郁患者;神经心理;改善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9月~2020年9月某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传统组,每组各50例患者。
传统组实行传统护理方法,干预组在传统组的护理前提下实行早期心理护理方法。
其中干预组中男患者24例,女患者26例,年龄范围在57~72岁,平均年龄55.53±10.12岁;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长1~49h,平均发病时长24.51±4.12h;患脑卒中疾病的时间1~6个月,平均患病时长3.41±1.22个月;抑郁时间4~20周,平均抑郁时长5.93土1.22周;其中包括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18例脑梗死患者,14例脑出血患者,19例说话不清的患者,9例吞咽不畅的患者,5例偏瘫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