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类和对象
- 格式:ppt
- 大小:326.50 KB
- 文档页数:25
项城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一、目标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相关要求,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中关于保障住房安全的战略部署,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把4类重点对象的农村危房改造放在优先位置,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创新方法、精准实施,为切实做好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以下简称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确保2019年之前完成我市现有4类重点对象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4类重点对象改造房屋的建筑面积原则上1口人户建30平米以内、2口人户建40平米;3口人以上户(含3口人)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18平米,不得低于13平米。
各镇办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的面积标准控制实施。
对于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需要社保政策兜底脱贫的特困户,改造房屋面积按下限标准控制。
二、合理确定建设方式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以农户自建为主,农户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各镇办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帮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建。
各镇办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农村危房改造方式,大力推广加固改造方式,优先选择加固方式对危房进行改造,原则上C级危房必须采用加固方式改造,拟改造农村危房属整体危险(D级)的拆除重建。
各镇办要积极探索创新农村危房改造模式,对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的特困户,通过建设农村集体公租房、利用闲置农房和集体公租房置换、提高补助资金额度等方式,兜底解决特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三、严格控制建房面积完善居住功能保障安全和基本卫生条件。
4类重点对象的农村危房改造要符合村民住宅建设基本要求,执行最低建设要求,必须达到主要部件合格、房屋结构安全。
改造后的农房应配套卫生厕所、人畜分离等基本居住卫生条件。
开发推广低造价农房建造技术。
各镇办可编制符合安全要求及农民习惯的农房设计通用图集并免费发放到户,引导选择低成本改造方式,探索符合标准的就地取材建房技术方案,节约改造资金,提高居住功能。
实验4 类与对象基础实验(二)一、实验目的1.掌握String类与StringBuffer类2.掌握数组对象的使用3.掌握基本数据类型的包装类的使用二、实验内容1. 编程实现:解析身份证号码的生日。
2. 编程实现:字符串比较和转换。
3. 编程实现:解析身份证号码的地区。
4. 编程实现:数组操作。
三、实验步骤1. 编程实现:解析身份证号码的生日。
要求从键盘输入身份者号码字符串,将其中生日信息提取,并屏幕显示。
(身份证号码验证,只需要验证身份证号码为18位)。
运行效果如下:请输入你的身份证号码:1237123823身份证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3102301988050245558877身份证号码错误,请重新输入!310230************您的生日是:1988-05-022. 编程实现:字符串比较和转换。
编写一个Java应用程序,判断两个字符串是否相同,判断字符串的前缀、后缀是否和某个字符串相同,按照字典顺序比较两个字符串的大小关系,检索字符串,创建子字符串,将数字型字符串转换为数字,将字符串存放到数组中,用字符数组创建字符串。
public class StringExampl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tring s1=new String("you are a student");String s2=new String("how are you");if(【代码1】) // 使用equals方法判断s1与s2是否相同{System.out.println("s1与s2相同");}else{System.out.println("s1与s2不相同");}String s3=new String("22030219851022024");if(【代码2】) //判断s3的前缀是否是"220302"。
实验4类和对象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类的构造方法;2.掌握对象的使用方法。
3.复习具有不同访问属性的成员的访问方式。
4.观察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过程。
5.学习类的使用方法。
6.使用VC++的debug调试功能观察程序流程,跟踪观察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成员函数的执行顺序。
【实验内容】1.声明一个名为Ellipse的结构体,其分量为椭圆的外切矩形的左上角与右下角两个点的坐标,并用它声明两个结构体变量,分别输入顶点坐标,计算并输出椭圆的面积;运行结果:实验遇到的问题:结构体的定义忘了,翻书后就ok了2.声明一个名为Ellipse的椭圆类,其公有的(public)数据成员为椭圆的外切矩形的左上角与右下角两个点的坐标;声明两个Ellipse类的对象,分别输入顶点坐标,计算并输出椭圆的面积;运行结果:3.声明一个名为Ellipse的椭圆类,其私有的(private)数据成员为椭圆的外切矩形的左上角与右下角两个点的坐标,声明公有的(public)成员函数访问椭圆的外切矩形的顶点坐标;声明两个Ellipse类的对象,分别输入顶点坐标,计算并输出椭圆的面积;运行结果:实验遇到的问题:暂时无太大的问题4,声明一个名为Ellipse的椭圆类,其私有的(private)数据成员为椭圆的外切矩形的左上角与右下角两个点的坐标,设计构造函数Ellipse(int,int,int,int)对椭圆的外切矩形的顶点坐标赋值,设计函数Area()计算椭圆的面积;声明两个Ellipse类的对象,计算并输出椭圆的面积。
实验遇到的问题:析构函数的构建不是太懂,查阅相关书籍后,基本上懂了。
5.定义一个类ClsName,要求该类设计如下:(1)该类有两个整型数据成员x和y;(2)为该类重载三个不同的构造函数:分别为无参数、带一个参数和带两个参数的构造函数,要求在构造函数中输出必要的信息以示区别;(3)设计2个成员函数用来读取数据成员x和y;(4)设计2个成员函数用来设置数据成员x和y;(5)设计1个成员函数用来在屏幕上打印输出数据成员x和y;(6)在main()函数中用三个不同的构造函数创建3个对象,并使用所有的成员函数对这些对象进行必要的操作。
实验4 类与对象(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Java类的结构、类的定义、方法和属性的定义以及对象的实现;
2.掌握类及其成员修饰符的使用;掌握构造函数的使用;方法的参数传递和返回值的
用法;
(二)实验要求
1. 正确地定义类、方法和属性;
2. 学会方法的参数传递和返回值的用法;
3. 熟练使用类及其成员修饰符;
4. 使用构造函数创建类的对象;
5. 程序应包括各个被调用方法的执行结果的显示。
6. 写出实验报告。
要求记录编译和执行Java程序当中的系统错误信息提示,并给出解
决办法。
(三)实验内容
1.编写3个基本类:Triangle, Ladder和Circle,分别用来刻画“三角形”、“梯形”和
“圆形”类;1个主类:Compute,负责计算每个形状的面积或周长。
具体要求:
•Triangle 定义3个变量:边长;和1个求周长的方法。
•Ladder 定义3个变量:上底,下底和高;定义1个求面积的方法。
•Circle 定义1个变量:半径;定义2个方法:求面积、求周长。
•3个基本类都要定义相应的构造方法,对变量进行初始化。
2.编写一个封装学生的类Student,
•包括属性:“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包括方法:“获得学号”、“获得姓名”、“获得性别”、“获得年龄”、“修改年龄”;
•另一个方法public String toString()把Student对象的所有属性信息组合成一个字符串,写程序检验这个功能。
四类重点对象认定标准
一、贫困户
1.家庭成员中有失业、残疾、疾病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且无其他收入来
源。
2.家庭年收入低于当地规定的贫困线,且家庭财产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
准。
3.家庭中有在校接受全日制教育的子女,且家庭经济负担较重。
4.家庭成员中有大病患者,且家庭医疗费用支出较大。
5.其他需要认定为贫困户的情况。
二、失业人员
1.已办理失业登记,并符合当地规定的失业人员认定条件。
2.在一定期间内积极寻找工作,但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3.家庭有特殊困难,如患有重大疾病、残疾等,需要照顾或抚养。
4.其他需要认定为失业人员的情况。
三、残疾人
1.经医疗机构鉴定,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经残联认定的残疾
人。
2.因疾病、事故等原因造成身体或精神上的残疾,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就业。
3.家庭中有残疾人员,且家庭经济负担较重。
4.其他需要认定为残疾人的情况。
四、孤寡老人
1.无配偶、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的老人。
2.家庭经济困难,无法负担养老费用。
3.身体状况较差,需要特殊照顾或护理。
4.其他需要认定为孤寡老人的情况。
类和对象的基本概念
类和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技术中的最基本的概念。
类(class)和对象(object)是两种以计算机为载体的计算机语言的合称。
其中,对象是对客观事物的抽象,类是对对象的抽象。
类是一种抽象的数据类型。
它们的关系是,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象的模板。
对象是通过new classname产生的,用来调用类的方法。
更多关于类和对象的基本概念,建议查阅计算机编程的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请注意,类和对象的概念在不同的编程语言中可能有所不同,但上述解释适用于大多数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类和对象的关系
什么是对象?
“万物皆对象”,通俗说:只要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对象。
举例:⼈、⼿机、电脑、汽车、飞机等等,我们所看到的实物都可以称做对象。
什么是类?
“对事物的描述”,确定对象将会拥有的特征(属性)和⾏为(⽅法),它不是具体客观存在的东西。
举例:⾝⾼180cm,会做饭,会打篮球,有车有房有存款,对⼈体贴的30岁以下的男⽣。
我们可以把上⾯这个条件称作“类”,满⾜这个条件的男⽣就是具体的对象。
类的特点:
1.类是对象的类型;
2.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法的⼀组对象集合(⼀个类可对应多个对象);
对象的属性:
就是对象具备的各种特征,⽐如上⾯条件中的“⾝⾼180cm,性别男⽣”,这就是对象的属性。
对象的⽅法:
就是对象执⾏的操作,⽐如上⾯条件中的“做饭,打篮球”。
总之,类是抽象的概念,仅仅代表事物的模板;
对象却是⼀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