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 格式:ppt
- 大小:2.01 MB
- 文档页数:12
《地图的阅读》思维导图及知识点解析一、思维导图答案:(1)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2)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3)上北下南,左西右东(4)指向标(5)北方(6)南北(7)东西二、知识点解析文字式:图上线段式:)李阳家所在的晶晶小区位于树园中学的(B.东南方在室外看地图,应手持地图,面向北,背向南,这样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箭头如果不特别指出,,)题,判读方向的方法有三种,本题属于在有指向标的地图南北方向。
由此可知晶晶小区位于树园中学的解析:常用的图例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题中铁路,C表示河流和湖泊,D表示国界。
答案: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判定方向。
判定方法基础知识点二、选择适用的地图地图的种类很多,一般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两大类。
①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水文图、气候图、植被图等。
②社会经济地图:包括人口图、交通图、工业图、农业图等。
A.自东南向西北C.自西南向东北解析:首先,移动指向标到河流的箭头处。
然后,根据指向标中的箭头方向标出北,再依次标出南、东、西方向。
最后,判断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
据“上步骤:a.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b.再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个方向。
c.连接A、B两点,即可得出②转动地图法。
如下图:根据所给指向标情况,转动地图(或书本)我们比较熟悉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就很方便了。
)经纬网定向法A.东北方向C.正东方向解析:本题中地球自转的方向呈逆时针,能够【例3-4】下图中,N表示北极,一架飞机从机飞行的方向是()。
A.先向北,后向南C.一直向南解析: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指向北极点的方向为北方,反之为南方,所以飞机飞行的方向是先向北,后向南。
①经纬线各自平行时,第一幅图中,中心是南极点(S),所以乙在丙的北方,因为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顺时针,所以乙在甲的东方,丙则在甲的东南方。
第二幅图中,中心是北极点(N),所以B在C的南方,北极上空看地球自B在A的西方,A在C的东南方。
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三种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的三种超棒方法呀!
第一种,那就是直接用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啦!就比如啊,你有张地图,图上两地之间是 5 厘米,比例尺是 1:10000,那实际距离不就是
5÷(1/10000)=50000 厘米,也就是 500 米嘛!
第二种呢,用比例关系来解决!就好像你做个数学题,知道图上距离和比例尺的比例,那实际距离不也就水到渠成能算出来啦!打个比方,地图上量得是 3 厘米,比例尺是 1:5000,那不就是设实际距离为 x 厘米,
3:x=1:5000,x 不就等于 15000 厘米,即 150 米嘛!
第三种,嘿嘿,那就是利用等量代换的思想哦!这就好比你玩拼图,换到对的位置就恍然大悟啦!好比有个图形,通过一些已知条件推出图上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那实际距离不就能轻松找到啦!比如说,已知一些相关信息推出图上距离是 4 厘米,比例尺是 1:8000,那实际距离自然就是
4÷(1/8000)=32000 厘米,也就是 320 米呀!
哇塞,这三种方法是不是超赞的呀!大家可一定要学会哦,这样以后遇到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就再也不怕啦!。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章比例》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5)一、填空.(每题2分,共30分)1. 5:15=20:60,2:7=14:49,像这样的式子叫做________.2. 4:10=2:5,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2.5,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2的比值是________,化成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4. 145. Y=KX(K一定),Y与X是成________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________关系。
6. 两个人的身高比是4:3,高个的160厘米,矮个的是________米。
7. A牌纯净水比B牌纯净水的容量多20%,A牌纯净水与B牌纯净水容量的是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8. 数值比例尺1:6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的距离代表实际________千米的距离。
如果实际距离是150千米,在这幅图上应画________厘米。
9. 用36的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单价、总价和数量,当单价一定时,总价和数量成________比例;当总价一定时,单价和数量成________比例;当数量一定时,单价和总价成________比例。
11. 子恒用3分钟写了36个字,照这样的速度,5分钟可以写________个字,写108个字需要________小时。
12. 在比例尺1:200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座大桥长7.2厘米,这座大桥的实际长度是________米。
如果小明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从桥上通过,需________分钟。
13. 一张精密仪器图纸,用8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的8毫米长,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14. 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得到的长方形的长是________厘米,宽是_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比例尺实际距离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这个公式是计算比例尺时常用的公式,它可以
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化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这个公式可以让我们根据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距离计算出比例尺,从而更好地理解地图的比例尺含义。
除了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单位间的换算,以及在实际应用中要考虑的细节问题,如方向、千米和厘米的换算等。
这些细节问题可能会影响比例尺的计算和地图的使用效果。
因此,在计算比例尺时,我们应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应用相关公式。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章 比例》小学数学-有答案-单元测试卷(山东省滨州市某校(2)一、填空.1. a ×b =c ,当c 一定时,a 和b 成________比例,当b 一定时,________和________成________比例,当a 一定时,c 和b 成________比例。
2. 和一定时,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成________比例。
3. 甲数的12等于乙数的13,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甲数等于乙数的34,那么乙数与甲数的比是________:________.4. 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外项是0.5,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5. 如果34a =12b ,那么a:b =________:________.6. b ÷5=a ×2,则a 和b 的最简比是________.7. 数A 和数B 的比是7:5,若A 为21,那么B 为________.8. 一种5毫米长的零件,画在图纸上长10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________.9. 12的约数有________,选出其中的四个约数把他们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10. 图上距离20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用线段比例尺表示是:________.11. 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厘米,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12. 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12和8,两个比的比值是34,写出这个比例________.13. 时间一定,速度和路程成________比例,如果两车的速度比是3:4,那么两车的路程比是________.14. 一种精密零件长5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的零件图上,长应画________厘米。
15. 一种精密零件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2:1图纸上量得长3.6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________毫米。
第三节地图热点考点聚焦命题方向联系实际考查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关系,在地图上辨方向。
从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图上提取所需信息,判断地势特征、坡度陡缓、地形类型,量距离辩方向。
【例1】(2003·淄博)读图1.3-16分析,上下两图中对应各位置正确的一组是A、1、2、3B、4、5、6C、1、5、6D、2、3、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绘制,稀疏与坡度关系。
从实物图可看出2、3点海拔相同,应在同一条高线上,可排除A、D选项。
1点位置、方向有明显错误,可排除C项。
本题通过实际联系考查教材知识点,是今后命题的方向。
答案:B【例2】在一张长为62厘米,宽为56厘米的纸上绘制中国政区图,要求图幅边缘各留2厘米。
已知我国领土南北长约5500千米,东西宽约5000千米,则该图最适合的比例尺是()。
A:1:1000000 B:1:5000000剖析:此题要求掌握比例尺的含义,并通过简单的计算,再选择与计算结果接近的比例尺。
要表示的实地距离为5500千米和5000千米,图上要表示的距离长=62-2×2=58(厘米),宽=56-2×2=52(厘米),则长和宽的比例尺为:长,58厘米/5500千米=58厘米/550000000=1/9480000,宽:52厘米/5000千米=52/500000000=1/9620000。
在选定一幅图的比例尺时,应以小比例尺为准,故应以1/9620000为参照标准。
答案:D典型例题剖析【例1】读图1.3-17判定各字母代表的山地部位:A B CD E F剖析:此题考查内容为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
由等高线数值变化可推断A 为山顶,B 为鞍部。
C 处等高线向山顶弯曲,故为山谷;而D 处等高线的弯曲方向C 相反,故为山脊。
E 处等高线稀疏,为缓坡;F 处等高线密集,故为陡坡。
答案:山顶 鞍部 山谷 山脊 缓坡 陡坡金钥匙:①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
比例尺知识点
1、比例尺定义
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比例尺
2、比例尺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或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3、比例尺的表示方式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这是比例尺的最基本形式。
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千米,可以写成1:20000000或写成1/20000000。
(2)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20千米。
(3)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这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相转换。
4、求比例尺时的注意要点
(1)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它是一个比,不应带有计量单位;
(2)求比例尺时,前项、后项的长度单位一定要化成同级单位;
(3)厘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是:厘米减五个0变成千米,千米加五个0变为厘米。
米和厘米的换算方法是加减两个0。
(4)计算结果,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表示;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或米表示。
六年级下册-打印版
根据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
问题导入A城到B城的实际距离是120 km,画在比例尺为1 :1000000的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可知比例尺是1:1000000,实际距离是120 km,求图上距离。
2.探究解题方法
解法一
分析根据“=比例尺”可以列方程求解。
因为所设的图上距离的单位是厘米,所以要先把实际距离转化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再列方程。
解答解:设应画x厘米。
120 km=12000000 cm
=
1000000x=12000000
x=12
解法二
分析要求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可以把120 km转化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再利用“实际距离×比例尺”直接求出图上距离。
解答 120 km= 12000000 cm
12000000×=12( cm)
答:应画12 cm。
归纳总结
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可以根据“=比例尺”列方程解答,也可以利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直接列式计算。